• 1.33 MB
  • 2021-06-09 发布

2020版高中语文4-21马致远散曲二首课件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

  • 4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21 课   马致远散曲二首 【 助读链接 】   一、作者名片 秋思之祖 —— 马致远   马致远 ( 约 1250— 约 1321) ,字千里, 号东篱,大都 ( 今北京 ) 人。元代戏曲作 家。少时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 抱负,但仕途坎坷,遂退隐林泉,晚年 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   马致远是元代散曲大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因 《 天净沙 · 秋思 》 而被称为“秋思之祖”。   马致远的散曲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写景、叹世、闺情、世相。其作品语言熔诗词与口语为一炉,创造了散曲的独特意境。今存散曲 130 多首。   二、背景回放    1.《 山市晴岚 》 的背景   这是马致远以“潇湘八景”为题所写八首小令中的一首。   据 《 寄园寄所寄 》《 梦溪笔谈 》 等书记载,宋代宋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时人称为“潇湘八景”,或称“八景”。这八景是: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马致远所描写的八首 《 寿阳曲 》 的名称与之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他描写的八曲也就是潇湘八景。此曲乃写其中之一。    2.《 双调 · 拨不断 》 的背景   元代文人由于政治上受压制,故多沉沦和与统治者的对立。元代文人的“叹世”作品中经常流露出厌世感,他们在“叹世”之时火气颇大,这自然与社会情状的特别黑暗有关,散曲为他们提供了吐发怨气的宣泄口。   马致远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态咏叹历史的。马致远曾作了十五首 【 拨不断 】 的无题小令。 【 作品简介 】    1. 这边风景独好    《 山市晴岚 》 ,从曲中画面看, 作者所写的是以“山市”为背景的 “晴岚”。“花村外,草店西”首 先展现的是“山市”,是鲜花盛放 的村庄与商业性的草店。第三句“晚霞明雨收天霁”所写的是视觉中的山市景象。其中虽有雨过天晴的描写,但尚未直接写晴岚,只是为晴岚的描写铺垫。第四句写残照中的四围山色,其中虽有晴岚在,但未直接写出。直至第五句“又添铺翠”出现,作者才把晴岚及其造成的景致和盘托出。以“又添铺翠”这样的点睛般句子煞尾,使“山市”与“晴岚”的意象都鲜明地呈现了出来。   景物描写中体现作者的心态,也是该曲的一个特点。该曲虽重在写“晴岚”,但并非只写晴岚,还有草店、晚霞、山色等,真是一笔一景,曲中有画。从这大自然之美中,显现曲家恬淡平和、向往宁静的心态。    2.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双调 · 拨不断 》 以吊古开 篇,以“一场恶梦”来否定历史 上的“英雄”们的王霸事业,反 衬“布衣”的优游,是作者失意心情的曲折反映。在 作者眼中,功名之大无过王图霸业,而王霸之业又有 何用呢?不也落得个残官禾黍、荒冢楸梧的结局?这种从感叹功名难遂,到否定功名霸业应该是作者看破红尘、官场失望后的意识提升。 从诗歌艺术角度看,用远近高低的楸梧荒冢,做功业无凭的证据,既形象具体,又寄意深远。其中化用唐人诗句不着痕迹,自然贴切,颇具艺术功力。 【 初读自测 】 一、读准字音 二、明确句意 ( 填空或判断正误 ) (1) 晚霞 明雨收天霁    天霁: ___________ (2) 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雨后天放晴 太阳就要落山了,四周的山岭都在霞光的映 照里,像锦绣的屏风又添铺了一层翠绿 ﹒ ﹒ (3 ) 布衣中 ,问英雄 布衣:用布做的衣服。 ( ) (4) 禾黍 高低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冢。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 。应指没有官职的人 过去繁华的皇宫今已禾黍满目,达官显宦的坟 墓成了一片楸梧荒冢 ﹒ ﹒ 三、把握大意 下列对本节所选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山市晴岚 》 除重点写“晴岚”外,曲中还写花村、草店、晚霞、山色等,构成一幅井然有序、恬静清新的“山市晴岚”图。 B.《 山市晴岚 》“ 晚霞明雨收天霁”中的“明”字恰到好处地表现了雨后晚晴给人的视觉印象和心理感受,是全曲风景描写之“眼”。 C.《 双调 · 拨不断 》 在作者看来,建功立业,成就一番“王图霸业”才称得上是英雄所为,表现了作者的欣羡之情。 D.《 双调 · 拨不断 》“ 一场恶梦”,这是对“王图霸业”的彻底否定,说那不过是一场恶梦。 【 明确 】 选 C 。 C 项,一切霸业,化为尘土,如同一场恶梦,表现了作者的叹世情绪。 【 文本导学 】 微课:鉴赏诗歌中的情景关系 1.《 山市晴岚 》 这支小令曲中有画,主要描绘了哪些景色?这些景色在曲中有什么作用? 【 明确 】 除重点写“晴岚”外,曲中还写花村、草店、晚霞、山色等。这些景色共同构成一幅井然有序、恬静清新的“山市晴岚”图,突出表现了自然之美,这种明丽的景色正是作者所向往的,间接表达了作者的隐逸情怀。 2. 试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 《 双调 · 拨不断 》“ 禾黍高低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冢”两句。 【 明确 】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原先的“王图霸业”已成满眼“禾黍”,一片“千官冢”,就是称王称霸又如何呢,还不是落个荒凉败落。作者把对“王图霸业”的否定融入满目的疮痍之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 疑难探究 】 1.《 山市晴岚 》“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是如何扣题的? 【 点拨 】 开句切入题目中的“山市”。“花村”指山 花烂漫的山村。“草店”指山野小店。其中的“外” 和“西”,把景物描写的境界扩大了,不只是写“花 村”和“草店”本身,而是写更宽阔的自然风光。 “晚霞明”写山市上空景象 —— 一片清新通明,霞光 万丈。“明”字恰到好处地表现了雨后晚晴给人的 视觉印象和心理感受。下文的描写无不由此字出,此可谓全曲之眼。“雨收天霁”紧扣题目“晴”字,写出明丽的晚霞并非一般之明丽,而是雨过天晴后的通明透丽。 2.“ 山市晴岚”是宋元间画家、诗人笔下经常出现的一个审美境界,元代著名诗人揭傒斯也写有 《 山市晴岚 》 诗:“近树参差出,行人取次多。板桥双路口,此世几回过。”两人对于同一审美对象有着不同的审美感受和表现中心,试做分析。 【 点拨 】 审美对象 作者 题咏角度 描写中心 表现主旨 山市 晴岚 马致远 由天及地 晴岚 表现自然美 揭傒斯 地面景物 行人 表现生活美 3.《 双调 · 拨不断 》 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其作用如何? 【 点拨 】 艺术手法 作用 ① 用典 “ 禾黍高低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冢”化用唐朝诗人许浑 《 金陵怀古 》 中的两句诗 ② 借古讽今。化用前人诗句,表达个人对功名的否定之情 艺术手法 作用 设问 ③“ 成何用”,作者自问自答 承上启下。承前“问英雄”,说出霸业无用,启后道出英雄业绩终将化为乌有 ④ 对偶 “ 禾黍”对“楸梧”,“高低”对“远近”,“六代”对“千官”,“宫”对“冢” ⑤ 对仗工整,意境深邃,释理透彻 【 备选要点 】 《 山市晴岚 》 这首曲子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 点拨 】 仰望天空,天空明净如洗,晚霞又照得满天光华绚艳,景色极为迷人。山村小镇四周的山峦,笼罩在夕阳的光辉里,给人一种柔和而明丽的感觉。本来就很美的像是小镇屏风的山峦,经过雨水的洗濯,又在夕阳的映照之下,还飘散着薄纱似的水汽,显得格外青翠,像是在原来的绿色上添上一层绿色。天上的晚霞和四周的山色,给这个山村小市增添了静谧气氛和美丽景色。 【 知识钩要 】 多层次多角度写景   中国古典诗歌“贵含蓄,忌直露”,有情不直言情,有恨不直说恨,而是借助于外界事物来表达,诗人惯用的手法便是借景抒情,于是就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写景诗。写景是诗歌的主要内容,鉴赏诗歌的写景就要从诗人写景的方式入手,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景物中所寓含的诗人的情感。    1. 从观察的角度、立足点、层次来写:远看与近 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 低结合。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 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 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 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 感受。杜牧的 《 山行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    2. 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 ( 诸觉结合 ) :视觉 ( 形色 ) 、听觉 ( 声 ) 、嗅觉 ( 气味 ) 、味觉、触觉或通感。 即调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各种感觉器官来描写景物:如李白的 《 蜀道难 》“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就从听觉和视觉上渲染了一种惊险的气氛,烘托了蜀道的难与险。 【 考题对接 】 (2019· 宜昌高二检测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9 分 ) 望 海 楼 米 芾 云间铁瓮 ① 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 ② 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 注 】 ① 宋时望海楼在镇江城内,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米芾一生喜好观览山川之胜,晚年过镇江,因喜爱其江山胜境而定居下来,这首诗是他定居镇江后的作品。②沧洲:滨水的地方。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    ) A. 首句用夸张的手法,写铁瓮城矗立云间,烘托望海楼的高峻奇伟。 B. 颔联从现在和未来两个方面拓展了诗歌的境界,增强了诗歌的气势。 C. 涛声阵阵,片片帆影,激发诗人作诗的逸趣,引起诗人饮酒的雅兴。 D. 繁华不再,夕阳西沉,作者转而心情感伤,情感比较深沉。 【 解析 】 选 B 。 B 项,“颔联从现在和未来两个方面拓展了诗歌的境界”说法错误,颔联没有从未来的方面来拓展诗境。 ★2.“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起白烟”从多个角度写景,请具体赏析。 (6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这一联写景自楼内向外远望,红日、白烟形成色彩的对比;画角、沧洲形成听觉和视觉的对比;红日落处、白烟起处形成远近的对比,把它们融合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 应考指津 】 1. 先答出诗词观察的角度、立足点。 2. 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3. 这一方式有什么作用或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