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00 KB
  • 2021-06-09 发布

山东省潍坊一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检测语文试题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潍坊一中高71级一模第七次模拟试题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I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积极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价值观的出现以社会共有意识的形态引领社会心态。因此,核心价值观引领是社会积极健康心态培育的基础。而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心态反映,可依靠核心价值观引领,在网络情感宣泄情景中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网民的价值意识,帮助网民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首先,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包容作用,给予网民正确的价值培育,帮助其找准个人的价值定位,坚定目标,寻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其次,使用核心价值观弥补社会个体与群体共同价值方面的心理缺失,通过引导反映社会积极心态的流行语传播,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正向引导作用,使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塑造价值,在快速的网络化传播中消解消极的社会心态。最后,使用流行语以接地气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代了传统固化、呆板、说教的价值观传播形式,有助于塑造网民正能量的社会心态。‎ ‎(摘编自《流行语的传播生态与价值引领》)‎ 材料二:‎ 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符号,流行语则反映着时代的侧面。近日,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选、媒体投票等环节,《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9年十大流行语”,“文明互鉴”“区块链”等热词榜上有名,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在语言上不断留下“辙痕”。新表达、新句式、新修辞为开放的语言系统注入生命力,有的甚至沉淀为常用语。但另一方面,有的内涵有限,在网络空间、娱乐文化中热闹一时后,无法逃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命运。沉淀与流失,是语言流变的自然过程。‎ 流行语是一个语言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其中既有个人表达,也有宏大叙事。从更大层面看,正如“区块链”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文明互鉴”向世界宣示交流对话的中国主张,流行语的变化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步伐相伴随。‎ 在生活的场景中,有顺境也有挑战。流行语中,也自然存在一些带有情绪的真实表达。今年评选出的“我太难了”,是一些人面对生活压力时的真实感受。但从当年的“蓝瘦香菇”,到“扎心了,老铁”“我太难了”,不少流行语本身带有幽默调侃、自我解压的色彩,也有通过网络社交抱团取暖的含义。进一步说,“‎996”‎对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融梗”与抄袭界限不清倒逼法律进一步细化,正视流行语中折射出的问题与挑战,个人才能在克服困难中成长,社会才能在解决问题中进步,进而激发出更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年度流行语是一个以年为跨度的社会观察哨。换上历史的广角镜头,流行语的变迁展现出时代的变与不变。以科学技术领域为例,从几年前的“互联网+”“引力波”,到时下的“‎5G”“区块链”,日新月异的革新不断拓展着生产生活的疆域。从“两弹一星”“陈氏定理”,到“神舟飞船”“港珠澳大桥”,中国科技的历史性跨越,成为新中国70年辉煌历程的生动注脚。流行语持续更新,归根结底是因为时代在变化、国家在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铁人精神”还是“蛮拼的”态度,无论是“个体户”首吃螃蟹还是“创客”掀起创业热潮,拼搏奋斗的精神始终不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始终不变,这些都将汇聚起推动中国向好发展的磅礴力量。‎ 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临近年末,很多机构相继发布了不同版本的年度热词,其选择各有不同。但无论如何,流行语只能投射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并不能代表时代的全部。流行语选择愈多样、变化愈快速,越说明我们这个时代充满了进步的多样性,越说明中国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 ‎(摘编自《流行语中的时代活力》,‎2019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 微博、微信、QQ等聊天工具的兴起,着实让网络变得沸腾起来,不断涌现的网络词语开始从网络走进生活,这是一种新的文化,也是一种进步,激活了网民的创新意识。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不少网络词语也纷纷进入了词典。这让网友们更加热情高涨。市民陈小姐认为,“现在网络发展太过迅速,几乎每天都会有很多新词出现,平时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别人时不时会说一些比较潮的词汇,很多我都不太懂,然后就去百度,有的很有意思,也很容易就能接受,比如‘十动然拒’,‘囧’、‘么么哒’等等,对于年轻人来说,只有不断地接受新事物才不会被淘汰,用网络词汇武装自己,看起来也很潮不是么?”网络词汇的涌现已经势不可挡,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化,这些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具有新意与活力,但是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有的市民担忧,过度的简单化、碎片化、卡通化,是否对下一代产生不好的影响呢?也有部分市民对此不以为然,市民易先生说:“就像古时候的成语一样,网络词语都是通过不断的积累而来,也有很多表达贴切,极具新意,如果能从中不断地吸收时代中好的部分,也不失为一件好事。”部分词汇超文化底线好词坏词能否“一刀切”?由于网络词汇是在自由化的网络上产生的,所以,在“野蛮生长”的环境下,既存在积极正面的词汇,例如“正能量”,“干巴爹”,“给力”,同时也有非常多的词汇并不文雅例如“屌丝”、“撕逼”、“绿茶婊”等等。这样特定含义网络词语、成语并非那么容易为社会所接受。‎ ‎(摘编自《网络流行语来袭,传统汉语“伤不起”?》)‎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流行语具有接地气的优势,利用这一优势来传播价值观,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 B. 流行语的去留符合语言流变的自然过程,在不能为语言系统注入生命力的时候,就会选择快速流行随后快速消失的结局。‎ C. 流行语伴随网络文化普及而流行,已经成为年轻人保持活力的新事物,这使得网友也热情高涨地推动网络词语进入词典。‎ D. 流行语的流行和积累与成语有相似性,只要能从中不断吸收符合时代潮流的部分,就一定能够产生积极的、正面的作用。‎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积极心态的基础,具有包容特征,可以用来引领社会心态,帮助个人寻求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B.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强调流行语有宣泄情绪的作用,也都认为流行语有助于个人在克服困难中成长,塑造积极的社会心态。‎ C. 流行语有个人表达和宏大叙事两个层面,其中,“我太难了”属于低层次的个人表达,“文明互鉴”是高层次的宏大叙事。‎ D. 中国科技领域持续更新的流行语,既反映出中国科技的历史性跨越,也折射出新中国不断取得的新成果和创造的新辉煌。‎ ‎3.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教科书式”源自一段上海民警街头执法的视频,其中记录的执法程序和现场指令都无可挑剔,具有教科书般的规范性。‎ B. 营造网络流行语不等于低俗全民意识,主流媒体做到坚决不用低俗流行语,鼓励全体网民主动抵制有害的低俗流行语。‎ C. 从网络热词中驱散负能量的寒霜,让流行语成为正能量的载体,才能让这座语言的花园更美丽、这个语言的城市更繁荣。‎ D. 若真想让年轻的网络流行语成为一种坚实的语言力量,那么对网络流行语的创造与使用有一些适当规范也是非常必要的。‎ ‎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如何辩证评价材料二中画线句“流行语选择愈多样、变化愈快速,越说明我们这个时代充满了进步的多样性,越说明中国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D 2. C 3. C ‎ ‎4. ①以具有辩证关系的三组词引出和总结强化论点,引导读者辩证看待流行语现象。②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各分论点从“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三个侧面,并列式展开论证,有较强的的说服力。③论证中综合使用多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 ‎ ‎5. ①画线句的因果关系成立。流行语源自各个社会生活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变化和国家发展,体现人们正面的精神和追求,说明中国向好发展。②画线句在逻辑上不严谨。产生于“野蛮生长”环境下的流行语,有的带有粗俗的特定含义,与时代进步相悖,对中国发展会产生负面作用。③画线句需要加上“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前提,才能严谨地表达出流行语对时代和国家发展的正面意义。‎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中,A项,“利用这一优势来传播价值观,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错,文中“使用流行语以接地气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代了传统固化、呆板、说教的价值观传播形式,有助于塑造网民正能量的社会心态”,可知题干中的“价值观”并未说明是何种价值观,不一定会产生选项所示的作用。‎ B项,文中“但另一方面,有的内涵有限,在网络空间、娱乐文化中热闹一时后,无法逃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命运。”知原文说的是“无法逃脱”,而不是带有主动倾向的“选择”。‎ C 项,因果颠倒,文中“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不少网络词语也纷纷进入了词典。这让网友们更加热情高涨。”“这”的指代是“不少网络词语也纷纷进入了词典”,才让“网友们更加热情高涨”。题干却是“网友也热情高涨地推动网络词语进入词典”,颠倒了原文中的因果关系。‎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本题中,材料二提到“流行语是一个语言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其中既有个人表达,也有宏大叙事。从更大层面看,正如“区块链”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文明互鉴”向世界宣示交流对话的中国主张”“在生活的场景中,有顺境也有挑战。流行语中,也自然存在一些带有情绪的真实表达。今年评选出的“我太难了”,是一些人面对生活压力时的真实感受。”由此可知,“从更大层面看”中的“大”指流行语适用对象相对于“个人表达”和“宏大叙事”更大,并不是选项所说的层次高低。如“文明互鉴”已经超越了“宏大叙事”范畴,成为中国主张。‎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和观点态度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本题中,从文中材料二的首段和结尾段知观点侧重从正面阐述流行语的选择和变化与时代进步的多样性和中国发展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 A项,侧重流行语的来源。‎ B项,主流媒体对待流行语的态度。‎ C项,侧重于让流行语成为正能量载体,能够体现时代进步。‎ D项,侧重流行语的规范问题。‎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定向信息的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概括和个性化解读能力以及分析论证方式方法的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本题中,材料二用“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开篇,结尾段首句也是“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是以具有辩证关系的三组词引出和总结强化论点,引导读者辩证看待流行语现象。‎ 结构上采用总分总的方式,开头结尾又相互照应,中间分论点并列式展开论证,二三两段是说“新与旧”,四五两段是说“小与大”,第六段是说“变与不变”,有较强的的说服力。‎ 论证中综合使用多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如“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是引用论证,“新表达、新句式、新修辞为开放的语言系统注入生命力,有的甚至沉淀为常用语。但另一方面,有的内涵有限,在网络空间、娱乐文化中热闹一时后,无法逃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命运。”是对比论证,“从“两弹一星”“陈氏定理”,到“神舟飞船”“港珠澳大桥”,中国科技的历史性跨越,成为新中国70年辉煌历程的生动注脚”等是举例论证。‎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和个性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离不开上下文的语境,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同时分析句子本身的基本意思。本题中,“流行语选择愈多样、变化愈快速”与“越说明我们这个时代充满了进步的多样性,越说明中国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构成因果关系,说明流行语的选择多样性与快速变化,能给时代进步带来多样性,体现人们正面的精神和追求,说明中国向好发展。 ‎ 材料三中的说到“由于网络词汇是在自由化的网络上产生的,所以,在“野蛮生长”的环境下,既存在积极正面的词汇,例如“正能量”,“干巴爹”,“给力”,同时也有非常多的词汇并不文雅例如“屌丝”、“撕逼”、“绿茶婊”等等。这样特定含义网络词语、成语并非那么容易为社会所接受。”这就说明产生于“野蛮生长”环境下的流行语,有的带有粗俗的特定含义,与时代进步相悖,对中国发展会产生负面作用,所以画线句在逻辑上不严谨。‎ 如果加上“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前提,就能严谨地表达出流行语对时代和国家发展的正面意义。‎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现代文阅读II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茶馆(节选)‎ 老舍 时间 与前幕相隔十余年,现在是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指使中国军阀进行割据,时时发动内战的时候。初夏,上午。‎ 地点 同前幕。‎ ‎【幕启:北京城内的大茶馆已先后相继关了门。“裕泰”是硕果仅存的一家了,可是为避免被淘汰,它已改变了样子与作风。现在,它的前部仍然卖茶,后部却改成了公寓。前部只卖茶和瓜子什么的,“烂肉面”等等已成为历史名词。厨房挪到后面去,专包公寓住客的伙食。茶座也大加改良:一律是小桌与藤椅,桌上铺着浅绿桌布。墙上的“醉八仙”大画,连财神龛,均已撤去,代以时装美人——外国香烟公司的广 告画。“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保存了下来,而且字写得更大。王利发真像个“圣之时者也”,不但没使“裕泰”灭亡,而且使它有了新的发展。‎ ‎【因为修理门面,茶馆停了几天营业,预备明天开张。王淑芬正和李三忙着布置,把桌椅移了又移,摆了又摆,以期尽善尽美。‎ ‎【王淑芬梳时兴的圆髻,而李三却还带着小辫儿。‎ ‎【二三学生由后面来,与他们打招呼,出去。‎ 王淑芬 (看李三的辫子碍事)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 李三 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王淑芬 也不能那么说! 三爷你看,听说西直门的德泰,北新桥的广泰,鼓楼前的天泰,这些大茶馆全先后脚儿关了门!只有咱们裕泰还开着,为什么?不是因为栓子的爸爸懂得改良吗?‎ 李三 哼!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做皇上。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几个打炮,明几个关城,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 王淑芬 别顽固啦,三爷!人家给咱们改了民国,咱们还能不随着走吗?你看,咱们这么一收拾,不比以前干净,好看?专招待文明人,不更体面?可是,你要还带着小辫儿,看着多么不顺眼哪!‎ 李三 太太,您觉得不顺眼,我还不顺心呢!‎ 王淑芬 哟,你不顺心? 怎么?‎ 李三 你还不明白? 前面茶馆,后面公寓,全仗 着掌柜的跟我两个人,无论怎么说,也忙不过来呀!‎ 王淑芬 前面的事归他,后面的事不是还有我帮助你吗?‎ 李三 就算有你帮助,打扫二十来间屋子,侍候二十多人的伙食,还要沏茶灌水,买东西送信,问问你自己,受得了受不了!‎ 王淑芬 三爷,你说的对!可是呀,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有个事儿做也就得念佛!咱们都得忍着点!‎ 李三 我干不了!天天睡四五个钟头的觉,谁也不是铁打的!‎ 王淑芬 唉! 三爷,这年月谁也舒服不了!你等着,大栓子暑假就高小毕业,二栓子也快长起来,他们一有用处,咱们可就清闲点啦。从老王掌柜在世的时候,你就帮助我们,老朋友,老伙计啦!‎ ‎【王利发老气横秋地从后面进来。‎ 李三 老伙计?二十多年了,他们可给我涨过工钱?什么都改良,为什么工钱不跟着改良呢?‎ 王利发 哟!你这是什么话呀?咱们的买卖要是越做越好,我能不给你涨工钱吗?得了,明天咱们开张,取个吉利,先别吵嘴,就这么办吧! All right?‎ 李三 就这么办啦?不改我的良,我干不下去啦!‎ ‎【后面叫:李三!李三!‎ 王利发 崔先生叫你快去!咱们的事,有工夫再细研究!‎ 李三 哼!‎ 王淑芬 我说,昨天就关了城门,今儿个还说不定关不关,三爷,这里的事交给掌柜的,你去买点菜吧!别的不说,咸菜总得买下点呀!‎ ‎【后面又叫:李三!李三!‎ 李三 对,后边叫,前边 催,把我劈成两半儿好不好! (忿忿地往后走)‎ 王利发 栓子的妈,他岁数大了点,你可得.....‎ 王淑芬 他抱怨了大半天了!可是抱怨得对!当着他,我不便直说;对你,我可得说实话:咱们得添人!‎ 王利发 添人得给工钱,咱们赚得出来吗?我要是会干别的,可是还开茶馆,我是孙子!‎ ‎【远处隐隐有炮声。‎ 王利发 听听,又开炮了 !你闹,闹!明天开得了张才怪!这是怎么说的!‎ 王淑芬 明白人别说糊涂话,开炮是我闹的?‎ 王利发 别再瞎扯,干活儿去! 嘿!‎ 王淑芬 早晚不是累死,就得叫炮轰死,我看透了! (慢慢地往后边走)‎ 王利发 (温和了些)栓子的妈,甭害怕,开过多少回炮,一回也没打死咱们,北京城是宝地!‎ 王淑芬 心哪,老跳到嗓子眼 里,宝地!我给三爷拿菜钱去。(下)‎ ‎6. 下列对剧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经过了停业改良的裕泰茶馆准备重新开张,老伙计李三却抱怨工资少而事务多,这一情节暗示出茶馆的前景暗淡。‎ B. 文中说“王利发真像个“圣之时者也””,这句话表明了王利发精明干练,善于经营,善于改良,能够顺应时代。‎ C. “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由此可见李三老于世故,也可见他对清王朝的愚忠。‎ D. “可是呀,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有个事儿做也就得念佛。”王淑芬的这句话道出了当时人们生存的艰难与无奈。‎ ‎7. 下列对剧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的舞台说明属于社会环境描写。“莫谈国事"的纸条是剧中的重要道具,对它的交代属于细节描写,字写得更大,影射社会更加黑暗。‎ B. “王淑芬正和李三忙着布置,把桌椅移了又移,摆了又摆,以期尽善尽美”既摹动作又写心理,表现出她们对茶馆即将开业的期待和兴奋。‎ C. “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运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在无奈而悲凉的语气里折射出李三对社会改良的失望,这是--种含泪的幽默。‎ D. 在影视片或戏剧中,有时会出现--种画外音。上文中的“远处有隐隐的炮声”,就是画外音,与开头的时间交代相照应,暗示了时代背景。‎ ‎8. 在《茶馆》一剧中,王淑芬是一个不具有主角光环的次要人物,但在上述节选部分中,她形象丰满,性格鲜明,请简要分析其形象特点。‎ ‎9. 矛盾冲突是戏剧的灵魂,一部优秀剧作中的矛盾冲突往往是多层面,立体性的。上述《茶馆》节选部分主要揭示了哪些矛盾冲突?请简要分析。‎ ‎【答案】6. C 7. B ‎ ‎8. ①能够顺应时代潮流。王淑芬是裕泰茶馆的老板娘,也许是平时见惯了三教九流的人,所以她的思想比较超前、活跃,在急剧变革的时代,没有因循守旧,抵制变革。她梳着时兴的圆髻,看不顺眼李三的小辫儿,又劝李三“不要顽固,既然改了民国,就应该随着走”,都可表现出她的与时俱进。‎ ‎②勤劳。作为老板娘,她并没有把自己放在主子的位置上,吆三喝四,而是和伙计一起忙前忙后,里外操劳。‎ ‎③善良。从王淑芬对李三抱怨的理解中可以看出她比王利发更能体谅别人,内心更为善良;她还劝王利发添人,既是茶馆的实际需要,也是出于对李三忙不过来的关照。 ‎ ‎9. ①雇员(李三)与老板(王利发)之间的薪酬利益冲突。②新思潮(王淑芬时兴的圆髻)与旧思想(李三的小辫儿)之间的冲突。③小人物(王利发一干人等)与大时代(军阀割据)之间的冲突。‎ ‎【解析】‎ ‎【6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概括主旨,把握艺术特色;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辨析,最后做出判断。错误的设置,有的是手法错误,有的是表达效果的错误,有的是人物形象的分析错误,一定要静下心来,判断时要仔细认真。‎ C项,“可见他对清王朝的愚忠”理解错误,李三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他见惯了军阀混战,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情景,对社会的改良失去了信心。‎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剧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B项,“表现出她们对茶馆即将开业的期待和兴奋”分析错误。这些动作描写,不能表现出她们对茶馆即将开业的期待和兴奋,主要是表现此时没有顾客光临,她们的无事可做以及对茶馆前景的不自信。‎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剧中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剧本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结合文本对王淑芬的形象特点分析如下:‎ ‎①“王淑芬正和李三忙着布置,把桌椅移了又移,摆了又摆,以期尽善尽美”“前面的事归他,后面的事不是还有我帮助你吗?”作为老板娘,她并没有把自己放在主子的位置上,吆三喝四,而是和伙计一起忙前忙后,里外操劳,是一个勤劳的人。‎ ‎②“可是呀,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有个事儿做也就得念佛!咱们都得忍着点!”“他抱怨了大半天了!可是抱怨得对!当着他,我不便直说;对你,我可得说实话:咱们得添人!”从王淑芬对李三抱怨的理解中可以看出她比王利发更能体谅别人,内心更为善良;她还劝王利发添人,既是茶馆的实际需要,也是出于对李三忙不过来的关照。‎ ‎③她能够顺应时代潮流。“王淑芬梳时兴的圆髻,而李三却还带着小辫儿”“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王淑芬是裕泰茶馆的老板娘,也许是平时见惯了三教九流的人,所以她的思想比较超前、活跃,在急剧变革的时代,没有因循守旧,抵制变革。她梳着时兴的圆髻,看不顺眼李三的小辫儿,又劝李三“不要顽固,既然改了民国,就应该随着走”,都可表现出她的与时俱进。‎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 节选部分有三组矛盾冲突,分别是:‎ ‎①雇员李三与老板王利发之间的薪酬利益冲突。“二十多年了,他们可给我涨过工钱?什么都改良,为什么工钱不跟着改良呢?”“添人得给工钱,咱们赚得出来吗?”‎ ‎②新思潮与旧思想之间的冲突。“王淑芬梳时兴的圆髻,而李三却还带着小辫儿”“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 ‎③小人物与大时代之间的冲突。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军阀割据,社会动荡,开茶馆的王利发,老板娘王淑芬,以及伙计们李三等一干人等,他们尽管努力经营,还是难以经验惨淡,维持生计。‎ ‎【点睛】分析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的方法: ‎ ‎1、把握人物的身份特征。人物的身份特征包括人物的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形成。在分析某一人物形象时,须结合全文,准确把握其在文中的身份特征,进而可以准确判断出该人物的行为依据。 ‎ ‎2、揣摩人物的言外之意。戏剧主要由人物对话组成,它是戏剧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如果在阅读时只是一直平平地看下去,不去细细领会对话中的潜台词,就很难体会到戏剧的魅力所在。所以要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体味话里之因,话中之话,话外之意,补充和丰富原台词的内容,从而把握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 ‎3、分析人物的冲突关系。有人说,“戏剧就是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把握了戏剧冲突,也就牵住了全剧的“牛鼻子”。而戏剧冲突的实质是性格冲突,因此,要想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就应从分析冲突入手。其方法是分析戏剧一共写了多少冲突,哪些是主要冲突,以及引起各种冲突的原因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甘茂者,下蔡人也。事下蔡史举先生,学百家之术。因张仪、樗里子而求见秦惠王。王见而说之,使将,而佐魏章略定汉中地。‎ 惠王卒,武王立。蜀侯辉、相壮反,秦使甘茂定蜀。还,而以甘茂为左丞相,以樗里子为右丞相。‎ 秦武王三年,谓甘茂曰:“寡人欲容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甘茂曰:“请之魏,约以伐韩,而令向寿辅行。”甘茂至,谓向寿曰:“子归,言之于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伐’。事成,尽以为子功。”向寿归,以告王,王迎甘茂于息壤。甘茂至,王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子、公孙奭二人者挟韩而议之,王必听之,是王欺魏王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卒使丞相甘茂将兵伐宜阳。五月而不拔,樗里子、公孙奭果争之。武王召甘茂,欲罢兵。甘茂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大悉起兵,使甘茂击之。斩首六万,遂拔宜阳。韩襄王使公仲侈入谢,与秦平。‎ 武王竟至周,而卒于周。其弟立,为昭王。甘茂竟言秦昭王,以武遂复归之韩。向寿、公孙奭争之,不能得。向寿、公孙奭由此怨,谗甘茂。茂惧,辍伐魏蒲阪,亡去。樗里子与魏讲,罢兵。‎ 甘茂之亡秦奔齐,齐使甘茂于楚,楚怀王新与秦合婚而欢。而秦闻甘茂在楚,使人谓楚王曰:“愿送甘茂于秦。”楚王问于范蜎曰:“寡人欲置相于秦,孰可?”对曰:“臣不足以识之。”楚王曰:“寡人欲相甘茂,可乎?”对曰:“不可。茂诚贤者也,然不可相于秦。夫秦之有贤相,非楚国之利也。且王前尝用召滑于越,而内行章义之难,越国乱,故楚南塞厉门而郡江东。计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国乱而楚治也。今王知用诸越而忘用诸秦,臣以王为钜过矣。”于是使使请秦相向寿于秦。秦卒相向寿。而甘茂竟不得复入秦,卒于魏。‎ ‎(节选自《史记·甘茂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 B. 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 C. 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 D. 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和兵家等。‎ B. 周室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一个世袭王朝,分为西周与东周两个时期,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时期。‎ C. 息壤是传说的一种能自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山海经》:“洪水滔天,鯀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也用来指沃土。‎ D. 江东一个人文地理名词,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定义,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文中的“江东”是指会稽等吴越之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甘茂才学出众,足智多谋。甘茂得到张仪、樗里子、秦惠王、秦武王的赏识,并被委以重任,他也在攻取汉中、平定蜀乱中施展才能,凯旋而归,随即被委以左丞相的大任。‎ B. 甘茂尽心事主,审时度势。秦武王向甘茂表达一统天下的雄心之后,甘茂巧妙利用秦国与魏国、韩国之间的错杂关系,破除来自内部和外部的阻碍,取得了攻韩战争的胜利。‎ C. 甘茂聪明睿智,深谋远虑。出师攻韩以前,甘茂不仅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和艰巨性,更认识到谗言的危险性。为此,甘茂用与秦王结盟的方式来抵御谗言,实现了既定目标。‎ D. 甘茂善谋大略,不擅内斗。甘茂在受到诋毁之后借机出逃,先后到了齐国和楚国,甚至有机会被楚怀王任命为丞相,最终却因为召滑搞乱越国的前车之鉴遭遗弃,死于魏国。‎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卒使丞相甘茂将兵伐宜阳。五月而不拔,樗里子、公孙奭果争之。‎ ‎(2)计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国乱而楚治也。今王知用诸越而忘用诸秦,臣以王为钜过。‎ ‎14. 秦国最终任用向寿为丞相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答案】10. A 11. C 12. D ‎ ‎13. (1)终于让丞相甘茂带兵攻打宜阳。打了五个月却拿不下宜阳,樗里子和公孙奭果然提出反对意见。‎ ‎(2)我考虑大王的功绩所以能够达到如此辉煌的地步,其原因就是越国大乱,而楚国大治。现在大王只知道把这种谋略用于越国却忘记用于秦国,我认为您派甘茂到秦国任相是个重大的过失。 ‎ ‎14. ①向寿曾因攻韩、和魏之事立功;甘茂从秦国出逃,给自己带来信任危机。②楚怀王凭借与秦国的亲近关系极力促成向寿为丞相,从而排挤掉甘茂,使自己受益。‎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本题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宜阳,是个大县,上党、南阳财赋的积贮经时很久了。名称叫县,其实是个郡。现在大王离开自己所凭据的几处险要关隘,远行千里去攻打它们,取胜有很大困难。按照“……,……也”判断句的结构,排除BD;‎ 按照句意“上党、南阳财赋的积贮经时很久了”知“久”前不可断,排除BD;‎ ‎“名称叫县”知“曰”后不能断,排除C;‎ ‎“难”的内容是“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而不是“攻之”,在“难”前断。‎ 故选A。‎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C项“息壤是传说的一种能自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错,文中的息壤是地名。‎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D项“甚至有机会被楚怀王任命为丞相”错,由文中“楚王问于范蜎曰:‘寡人欲置相于秦,孰可?’”知楚怀王是想要送甘茂回秦国担任秦国丞相。‎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 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译文为:终于让丞相甘茂带兵攻打宜阳。打了五个月却拿不下宜阳,樗里子和公孙奭果然提出反对意见。卒,终于;伐,攻打;拔,攻破。‎ 第二句的译文为:我考虑大王的功绩所以能够达到如此辉煌的地步,其原因就是越国大乱,而楚国大治。现在大王只知道把这种谋略用于越国却忘记用于秦国,我认为您派甘茂到秦国任相是个重大的过失。计,考虑;所以,表原因;诸,之于;臣以王为钜过,重大的过失。‎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通读全文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要求找寻题目对应的地方,筛选并整合关键信息。本题中,题干要求“秦国最终任用向寿为丞相的原因有哪些?”文中“甘茂至,谓向寿曰:“子归,言之于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伐’。事成,尽以为子功。”向寿归,以告王,王迎甘茂于息壤”说明向寿曾因攻韩、和魏之事立功 ‎“向寿、公孙奭由此怨,谗甘茂。茂惧,辍伐魏蒲阪,亡去”说明甘茂从秦国出逃,给自己带来信任危机;‎ ‎“楚怀王新与秦合婚而欢。想送甘茂去秦国,范蜎说:“不可。茂诚贤者也,然不可相于秦。夫秦之有贤相,非楚国之利也。且王前尝用召滑于越,而内行章义之难,越国乱,故楚南塞厉门而郡江东。计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国乱而楚治也。今王知用诸越而忘用诸秦,臣以王为钜过矣。”于是使使请秦相向寿于秦。”说明楚怀王凭借与秦国的亲近关系极力促成向寿为丞相,从而排挤掉甘茂,使自己受益。‎ ‎【点睛】‎ 可以借助如下特点进行断句,借古代文化常识断句。要给文言断句,常常需借助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历史、官职、科举、姓名等。根据互文、对偶、排比等断句,文言中常有对偶句、互文句、排比句,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根据前后相承关系断句,文言文多写得紧凑严密,行文中多使用前后相承句。根据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关系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掌握了这个写法,对断句定有帮助。根据韵文的特点断句,有的文言文是韵文,韵文有一定的用韵规律。按照这个规律去断句,常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借助对话的标志断句,文言对话常用“日”、“云”等字,根据这些有标志的词去断句,也能收到好的效果。根据反复结构断句,文言文中常有些反复的句子结构,根据这个特点去断句,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借助文言虚词断句,文言行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如句首就常用如下语气助词:夫、盖、盍、若夫、嗟夫等,句末常用如下语气助词:者、也、矣、乎、哉、耶、耳、而已、欤(与)等,借助这些文言虚词,就可帮助断句。借助误法结构断句,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科”、“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参考译文:‎ 甘茂,是下蔡人。曾侍奉下蔡的史举先生,跟他学习诸子百家的学说。后来通过张仪、樗里子的引荐得到拜见秦惠王的机会。惠王接见后,很喜欢他,就派他带兵,去帮助魏章夺取汉中地区。‎ 惠王死后,武王即位。秦公子蜀侯辉和他的辅相陈壮谋反,武王就指派甘茂去平定蜀地。返回秦国后,武王任命甘茂为左丞相,任命樗里子为右丞相。‎ 秦武王三年,武王对甘茂说:“本人有个心愿想乘着垂帷挂幔的车子,通过三川之地,去看一看周朝都城,即使死去也算心满意足了。”甘茂心领神会,便说:“请允许我到魏国,与魏国相约去攻打韩国,并请让向寿辅助我一同前往。”武王应许了甘茂的请求。甘茂到魏国后,就对向寿说:“您回去,把出使的情况报告给武王说‘魏国听从我的主张了,但我希望大王先不要攻打韩国’。事情成功了,全算作您的功劳。向寿回到秦国,把甘茂的话报告给武王,武王到息壤迎接甘茂。甘茂抵达息壤,武王问他先不攻打韩国是什么缘故。甘茂回答说:“宜阳,是个大县,上党、南阳财赋的积贮经时很久了。名称叫县,其实是个郡。现在大王离开自己所凭据的几处险要关隘,远行千里去攻打它们,取胜有很大困难。如今我是个寄居此地的臣僚。樗里子和公孙大奭二人会以韩国国力强为理由来同我争议攻韩的得失,大王一定会听从他们的意见,这样就会造成大王欺骗魏王而我将遭到韩相公仲侈怨恨的结果。”武王说:“我不听他们的,请让我跟您盟誓。”终于让丞相甘茂带兵攻打宜阳。打了五个月却拿不下宜阳,樗里子和公孙奭果然提出反对意见。武王召甘茂回国,打算退兵不攻了。甘茂说:“息壤就在那里,您可不要忘记。”武王说:“有过盟誓。”于是调集了全部兵力,让甘茂进攻宜阳,斩敌六万人,终于拿下了宜阳。韩襄王派公仲侈到秦国谢罪,同秦国讲和。‎ 武王终于通过了三川之地到了周都,最后死在那里。武王的弟弟即位,就是昭王。甘茂终于向秦昭王提出,把武遂归还给韩国。向寿和公孙奭竭力反对这么做,但没有成功。向寿和公孙奭因此而怨愤,常在昭王面前说甘茂的坏话。甘茂恐惧,怕有不测,便停止攻打魏国的蒲阪,乘机逃亡而去。樗里子与魏国和解,撤兵作罢。‎ 甘茂逃出秦国跑到齐国,齐国派甘茂出使楚国,楚怀王刚刚与秦国通婚结亲,对秦国亲热得很。秦王听说甘茂正在楚国,就派人对楚王说:“希望把甘茂送到秦国来。”楚王向范蜎询问说:“我想在秦国安排个丞相,您看谁合适?”范蜎回答说:“我的能力不够,看不准谁合适。”楚王说:“我打算让甘茂去任丞相,合适吗?”范蜎回答道:“不合适。甘茂的确是个贤才,但不能到秦国任丞相。秦国有贤能的丞相,不是楚国的好事。况且大王先前曾把召滑推荐到越国任职,他暗地里鼓动章义发难,搞得越国大乱,因此楚国才能够开拓疆域,以厉门为边塞,把江东作郡县。我考虑大王的功绩所以能够达到如此辉煌的地步,其原因就是越国大乱,而楚国大治。现在大王只知道把这种谋略用于越国却忘记用于秦国,我认为您派甘茂到秦国任相是个重大的过失。”于是楚王派使臣去请求秦王让向寿在秦国任相。秦国终于让向寿担任了丞相。甘茂最终也没能够再到秦,后来死在魏国。‎ ‎(二)古诗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贺王帅宣子①平湖南寇 宋•辛弃疾 笳鼓归来,举鞭问、何如诸葛。人道是、匆匆五月,渡泸深入。白羽②风生貔虎噪,青溪路断鼪鼯泣。早红尘、一骑落平冈,捷书急。‎ 三万卷,龙头客③。浑未得,文章力。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金印明年如斗大,貂蝉元自兜鍪出④。待刻公、勋业到云霄,涪溪石。‎ ‎ 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 ‎【注】①王帅宣子:指王佐,王佐字宣子,1179年以潭州知州身份平定陈唄叛乱。②白羽:裴启《语林》 云“诸葛武侯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麾三军③龙头客:指科举时代中状元人,王佐为宋高宗绍兴十 八年进士状元。④貂蝉:指侍从贵臣所着冠上之饰;兜鍪:古时战士的头盔。‎ ‎15. 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笳鼓归来”既描绘了王佐得胜归来时军乐演奏的景况,也照应了本词题目中的*贺".‎ B. “貌虎噪""雜賠泣,巧用比喻和对比,着力表现了我军勇武强大和敌军的不堪一击。‎ C. “浑未得,文章力”写王佐建功却非凭文章,词人敬佩中也暗含对朝廷不识才的遗憾。‎ D. “笑驱锋铀”写王佐指挥情状,同“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写周瑜有异曲同工之妙。‎ ‎16. 本词上片“何如诸葛”'渡泸深入” “白羽风生”三处皆涉及诸葛亮,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 ①交待战事的相似性:两者皆在五月出兵平寇,以诸葛亮南征,暗叙王佐平寇之事。‎ ‎②言明二者气度相类:皆以“白羽”装饰且能在敌前潇洒从容的指挥,突出王佐的儒将风采。‎ ‎③对两者情感相同:王佐与诸葛亮皆为文将却能平乱,表达对王佐的推崇与赞赏。‎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暗含对朝廷不识才的遗憾”理解错误。原文有“金印明年如斗大,貂蝉元自兜鍪出”,可以见出词人对王佐的期望,而且被任命评定叛乱,可见被皇帝信任。‎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用典的作用。用典,又叫用事,是一种修辞手法,多见于诗歌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 用典可以使立论有根据;可以委婉表意,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转道出作者之心声;可以减少语辞之繁累;可以充实内容、美化词句。‎ 本题,要求分析“何如诸葛”“渡泸深入” “白羽风生”三处皆涉及诸葛亮的原因。‎ ‎“何如诸葛”意思是和诸葛亮相比怎么样?在词中,辛弃疾将王佐比作诸葛亮,表达了对王佐的推崇和赞赏。‎ ‎“渡泸深入”前有“匆匆五月”,点明了王佐和诸葛亮出兵的时间一致,表面写诸葛亮,暗写王佐平寇之事。‎ ‎“白羽风生”本是指诸葛亮的白羽扇,一派儒将打扮。此处用此句突出王佐也有儒将风度。‎ ‎(三)名句名篇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过秦论》中,贾谊则指出,秦王朝的灭亡是由于_______。《阿房宫赋》 中,杜牧假设秦灭六国后如果能做到________,那么就会基业稳固,不至于二世而亡。‎ ‎(2)韩愈 《师说》中“__________”两句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马援诫兄子严敦书》中,马援用比喻的手法分别对子侄效仿龙伯高、杜季良的效果加以形容,从而形成对比分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3). ‎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4). (3)刻鹄不成尚类鹜,画虎不成反类狗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施”“鹜”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三、语言基础应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千佛山、大明湖和约突泉,是济南的三大 。( ① )。泉太好了。泉池差不多见方,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________,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的看三分钟,你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是自然有这样的力量!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草藻上 _着,使你不由的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②):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的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的,有姿态 的,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了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 上来,像一朵攒整齐的 珠花,雪白。有的……这比那大泉还更有味。‎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名胜 不舍昼夜 游荡 涌 B. 名胜 昼夜不停 飘荡 挤 C. 圣地 昼夜不停 游荡 挤 D. 圣地 不舍昼夜 飘荡 涌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永远那么纯洁,活泼,鲜明”,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 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10个字。‎ ‎【答案】18. B 19. ①原文句式整齐,构成排比,层次感明显;②原文用三个分句表达了更强烈的情感,有强调作用。 ‎ ‎20. ①现在单讲趵突泉②池边还有小泉呢。‎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能力。解答技巧:(1)看词义,抓住近义成语中不同的语素或整个成语的含义,分析各自的侧重点、范围的大小、词义的轻重。(2)看对象,近义成语适用对象不同,有的适用于人,有的适用于物。(3)看褒贬近义成语感情色彩有不同,有褒义、贬义、中性之分。(4)看语体,有的成语用于书面,有的用于口语。(5)看功能,近义成语语法功能不同,不可乱用。‎ 名胜,有古迹或优美风景的著名的地方。‎ 圣地,指在某方面有特殊意义和作用的地方。‎ 这里指风景优美,所以用“名胜”。‎ 不舍昼夜,不放弃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多指人。‎ 昼夜不停,指白天黑夜都不停止。‎ 这里指泉水不停地翻滚,所以用“昼夜不停”。 ‎ 游荡,闲游放荡。‎ 飘荡,在水上浮动;在空中飘浮、飘来飘去。‎ 这里指在水上浮动,所以选“飘荡”。‎ 涌,水或云气冒出。‎ 挤,(人、物)紧紧靠拢在一起。‎ 这里指小水泡紧紧靠拢在一起,所以用“挤”。‎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赏析句子效果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从修辞的角度和词语运用的角度两方面来分析,修辞上一般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使句子更生动具体,词语运用上可以主要抓动词、形容词、数量词或一些带感情的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本题原文句式连用三个“永远”构成排比,使句式整齐,层次感明显;原文是三个分句,而题干“永远那么纯洁,活泼,鲜明”是连用三个词语构成一句话,所以原文的句子表达了更强烈的情感,有强调作用。‎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衔接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本题①是承上启下的句子,从后文内容可知这里重在引出下文的“趵突泉”,从而得出答案:现在单讲趵突泉;从②后面的冒号可知②是下文的总括句,从文段的最后一句“这比那大泉还更有味”可知这里介绍的是池边的小泉,从而得出答案:池边还有小泉呢。‎ ‎【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旧书店与图书馆的意义有着某种相通之处,既是知识的海洋,蕴藏着精神财富,②更重要的是探寻文化的宝地,是人与书亲密接触的地方。③可以说,因为旧书店绝不是故纸堆里的旧时光,④恰恰相反,是一个传承知识、传递书香的文化场所。⑤让旧书店成为城市的有机部分,不仅能让更多人与好书相遇、被书香浸润,⑥更能塑造文化地标、装点城市风景、提升城市气质。⑦在这个意义上,有其存在的文化价值。⑧留住旧书店,不能只靠情怀。⑨这些年来,不少旧书店都在寻找新的生长点,或是在开发文创产品上做文章,或是在书籍品质提高上下功夫,线上线下齐发力。‎ ‎【答案】(1)语句:②;修改为:“更重要的是”改为“也”或“还”(2)语句:③;修改为:“因为”删除(3)语句:⑦;修改为:“有其存在的文化价值”前加“旧书店”(4)语句:⑨;修改为:“书籍品质提高”改为“提高书籍品质”‎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本题中,题干要求“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所以先找出句子,在修改。第一处是②,关联词语搭配不当,由“既是知识的海洋”知“更重要的是”不合适,应改为“也”或“还”。‎ 第二处是③,强加因果,应将“因为”取掉。‎ 第三处是⑦,缺少主语,“有其存在的文化价值”前加“旧书店”。‎ 第三处是⑨,前后句式不一致,前面“开发文创产品上做文章”是动宾结构,“书籍品质提高”改为“提高书籍品质”。‎ ‎22.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不超过50个字。‎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于‎2019年9月25日正式投入运营。这项被誉为“新世界第七大奇迹”的工程备受瞩目。大兴机场采用了崭新的设计理动,一改传统的横向分散布局,将国际和国内旅客功能集中垂直叠加,形成一个集中的航站楼。这是全球首创。大兴机场还使用了很多智能“黑科技”:智能停车、智能安检等便利了人们的出行,工件人员佩戴着AR眼镜就可以精准提醒旅客及时登机。‎ ‎【答案】(1)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2)它首创了垂直叠加式航站楼。(3)它运用智能“黑科技”使出行更便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注意把握语段内容,理清行文思路,然后提取关键信息,最后用简洁明了的文字概括,注意字数限制。本题要求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不超过50个字。这是一则新闻报道,对其压缩重点是把握新闻的要素:首先要保留时间,;接着明确这则报道叙述的主要事件。可概括为“大兴国际机场主要工程项目的如期竣工”;写明事件后,应交代后续的工作,从材料可知:后续工作是“相关竣工验收工作有序推进”,即验收工作有序推进,验收完毕要投入运营,“投入运营阶段,大兴机场将进行6次综合演练”。总之,压缩信息时,一定要注意理清顺序,按步骤、分角度去压缩信息,最后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即可。‎ 四、写作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①“快乐教育”概念的创造者斯宾塞说:“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应该让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 ‎②现如今,有很多父母都崇尚“快乐教育”。他们认为,孩子的感觉最重要,应该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如果孩子对学习感到痛苦了,那么就不要逼着孩子学习。‎ ‎③郎朗在他的自传里,记录下了父亲小时候逼他练琴的样子……成功后的郎朗回忆说:“那是一段残酷的岁月,但如果没有我父亲的那种逼迫,也许就没有今天的自己。”‎ ‎④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任何国家都一样,精英教育从来就不是放养出来的!”‎ ‎⑤清华教授就曾愤慨地说:“中国教育最大的骗局就是,快乐救育,释放天性和学习无用论。”‎ 请结合材料内容,在班内以“快乐教育真的是骗局吗?”为辩题举行一次辩论会,请你选择其中一方,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表达你的态度。‎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例文:‎ 快乐教育就是一场骗局 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 ‎ 大家好!我方的辩题是:快乐教育就是一场骗局!‎ 在中国,有三种被捧上天的教育,分别是:快乐教育、学历无用以及“释放孩子的天性”。一位清华教授愤慨地说,这三种垃圾教育,纯粹是一个骗局。所以,我方认为快乐式放养让孩子没有规则意识。‎ 江苏无锡的一家火锅店,一个小孩很没教养地跑来跑去,店家好言劝告,父母回曰:孩子高兴就好!不仅不管教,反而频频示以微笑。最终的结果是孩子撞上端着一锅烤鱼的服务员被烫伤。事后,孩子的父母不仅不反思,反而态度嚣张地索取39万赔偿费用。这恐怕就是中国的孩子缺乏规则意识的原因吧!在很多父母眼里,孩子的天性高于一切。可以跑、可以闹,可以肆无忌惮地无视规则。‎ 君不闻一名73岁的老奶奶被13岁的孙子杀死在自家门口,起因只是在他疯狂玩手机游戏不写作业时老奶奶批评了他一句。每个孩子的心中都藏着一个恶魔,在没有约束与管教的前提下,无条件的放养、释放,只会让孩子缺乏最基本的教养和规则意识,蛮不讲理恣意妄为,甚至连最基本的感恩、善心都泯灭掉。可见快乐是教育是多么可怕,不仅自欺还会欺人害人伤人。‎ 放养的背后,是熊,任性。孩子的自律意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放养到到最后,不是孩子控制了命运,而是手机控制了孩子。快乐教育下孩子大多不自律,而一个不懂得自律的孩子,是永远不会有美好未来的,放养、释放,让孩子丧失最基本的控制力、竞争力。‎ 所谓的快乐教育其实是无能懒惰父母给自己找的托词借口,是无力教育,不得不被动选择择放养。这些年,放养被很多父母捧上了天,孩子要快乐、要自由、要释放他们最完美的天性、要让他们独立自由地成长。看上去很美,实际却糟糕透顶。很多父母根本不是“放养”,他们眼中的放养,其实是放弃、是放纵,最后成了犯戒、甚至犯法。‎ ‎《不平等的童年》一书中写道:至少在一定范围内,美国精英阶层普遍实行协作培养,大致可以理解为“圈养”,而工人阶级和贫民实行的育儿方式才是顺其自然的成长,也就是我们说的“放养”。看吧,被捧上天的“放养”,不过是美国底层人民无奈的选择罢了,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些父母,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去教育他们的孩子。背后而且更严峻的现实是:放养出来的孩子,根本没有实力同精英家庭的孩子相竞争,放养的代价可能是,你将永远失去上升的通道。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享不尽它给你带来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一辈子都在偿还无尽的债务。”其实,任何国家都一样,精英教育从来就不是放养出来的!‎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快乐教育就是一场骗局,它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夺人性命,阻碍成功,毁人前程,该打住了!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一.关于审题:‎ 根据要求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但首先要审好所给材料作文,所以写好本次作文的前提是细致审题,准确立意。常见的审题方法有抓关键词语和由果溯因法(由现象看本质)。本题适合抓关键词句,然后分层次,加以整合归纳。首先看材料①“‎ ‎ ‘快乐教育’概念的创造者斯宾塞说:‘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应该让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引用西方名言提出快乐教育的思想主张。材料②“现如今,有很多父母都崇尚‘快乐教育’。他们认为,孩子的感觉最重要,应该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如果孩子对学习感到痛苦了,那么就不要逼着孩子学习。”联系现实,显然也是在倡导快乐教育。材料③“郎朗在他的自传里,记录下了父亲小时候逼他练琴的样子……成功后的郎朗回忆说:‘那是一段残酷的岁月,但如果没有我父亲的那种逼迫,也许就没有今天的自己。’”由天才的钢琴家郎朗的事例引出成功源自“残酷”“逼迫”,可见这个与前两则快乐教育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材料④“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任何国家都一样,精英教育从来就不是放养出来的’”与材料③观点一致,放羊教育不出精英来。材料⑤“清华教授就曾愤慨地说:‘中国教育最大的骗局就是快乐救育,释放天性和学习无用论。’”后三则材料可谓层层推进,最终归结为“快乐教育是骗局”。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把所给5则材料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主张释放天性放养式的快乐教育,第二大类便是反对快乐教育,严苛出人才,成功源自严格的“逼迫”。以上为审题确定立意的过程。综合而言参考立意不外乎三类:肯定快乐教育,不是骗局;否定快乐教育,是骗局;辩证而言快乐教育利弊均有,适合最好。但因为要求写成辩论赛的发言稿,就只能占位非黑即白的一方,所以本次作文就肯否两种立意角度。‎ 二.参考立意:我认为快乐教育就是骗局;我认为快乐教育不是骗局。‎ 三.可用素材:‎ ‎1.教育学者丁琳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前段时间,她家里来了一位美国客人——一位三年级的小姑娘。像所有的小孩子一样,小姑娘对糖果没有丝毫的抵抗力,吃完第一颗,还想吃第二颗。她问妈妈,是否可以。妈妈很明确地说,不可以。小姑娘只好平静地接受。很多人都喜欢讲国外的教育多么自由、多么先进、多么地尊重孩子的意愿,却有意无意忽略掉了,这自由的前面,还有一条清晰可见的边界,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坚决不能做。‎ ‎2.奥巴马是美国总统,也是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但有一个身份更令他自豪——两个孩子的父亲,奥巴马对孩子的教育,堪称美国精英教育的典范。奥巴马有两个女儿,在她们分别10岁和7岁的时候,他制定了九条家规,内容并不复杂,但操作性强,而且极具意义:家规1:不能有无理的抱怨、争吵或者惹人讨厌的取笑;家规2:一定要铺床,不能只是看上去整洁而已;家规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冲麦片或倒牛奶,自己叠被子,自己设置闹钟,自己起床并穿衣服;家规4:保持玩具房的干净;家规5:帮父母分担家务,每周1美元;家规6:每逢生日或是圣诞节,没有豪华的礼物和华丽的聚会;家规7:每晚8点30分准时熄灯。家规8:安排充实的课余生活:跳舞、排戏、弹钢琴、打网球、玩橄榄球;家规9:不准追星。这样看下来,你会发现奥巴马最重视的还是规则的养成,而且都是生活中切切实实可以操作的事情。‎ ‎3.父母应该给与孩子自由,但这个自由不是无限制、无规则、无节制的,更不是纵容和无作为。一定的释放和宽容没有错,但在释放的面前,必须有一条清晰的界限,有些事情可以容忍,但有些界限坚决不能跨越。‎ ‎4.当下,赏识教育、快乐教育几乎已成为中国教育的核心理念,甚至是价值观,确实快乐教育和赏识教育是糖衣炮弹,是家长和老师经常使用的有效武器,虽说良药不一定苦口,可她是能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吗?古人说: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又说:是药三分毒,用药不当,是会有毒副作用的。由此,可想而知,泛滥而又缺乏理性的所谓快乐教育必将完全背离教育的初衷,那么一味滥用她就有可能成为对孩子、家庭、民族、国家的一副迷魂药。‎ ‎5.孩子的成长、成熟与成才,是一个复杂且艰辛及相对漫长的过程,其间每一个环节中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的完成,都不一定快乐,有可能还是充满痛苦的。古人说“十年寒窗苦读”,为什么有个“苦”字?因为学习的过程首先是痛苦的过程,教育即是劳动,成长必有痛苦,单纯的快乐教育收获的将是瓦砾,只有饱含痛苦与幸福的教育收获的才是金砖。可以说以快乐为目的的教育并不是教育,所谓的快乐教育,往往岐解老师理念,模糊家长视线,迷失孩子灵魂。最终使孩子麻木、沉沦而忘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最终即产生现代文盲、法盲乃至流氓。‎ ‎6.快乐教育及赏识教育已流行有一些年头了,其负面作用已日益凸显。其实,没有哪一种教育是万能的。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也有人说“磨难成就英雄”,一个是成功的赏识教育,一个是成功的挫折教育,都有道理,但从辩证法的角度分析都有些极端,因为两种方式都不适合所有孩子,都不能作为公式套用。‎ ‎7.中国的传统教育其实很崇尚“严”“勤”“苦”三个字,如“教不严,师之惰;玉不琢,不成器”“严师出高徒” “棍棒底下出孝子”“勤能补拙”“悬梁刺股”等等,我们历代先贤如:老孔诸子、秦皇汉武、毛泽东、周恩来哪个不是受传统教育而成就的一番事业呢?再说传统教育并不是就排斥赏识教育,如我们经常说的“孺子可教也”,不就是赏识教育吗?可见赏识教育本来就是传统教育的一部分,由此看来,当代的中国教育,当代的中国教育工作者,传统教育的传承方面是否还做得不够呢?我想现在应该是我们要反思的时候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合适的、有效的都是好方法,而不是流行的才是好方法。‎ ‎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某些缺点或过错,此时,我们仍然采用快乐、鼓励的方式是否还恰当?是否还能奏效?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人身心两方面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鼓励和爱护,同时也需要经受一定的挫折,而规则意识的强化,更需要惩戒教育的参与。‎ ‎9.惩戒教育其实是一个陈旧而崭新的话题,陈旧是缘于它几乎伴随着教育的产生而产生,对教与学曾产生深远的影响,可在现今的教育理念中已被淡忘或抛弃;崭新是因为现在的学生规则意识的淡薄、道德素养的低下,已是不争的事实,教育惩戒必将被越来越多的重新关注。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只有法律而没有监狱,那法律岂不是成了聋子的耳朵吗?那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法治社会吗?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指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才能,能培养学生抵制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适当的惩戒,不仅是教育者的权利,也是教育者的义务”。‎ 四. 行文结构:‎ 首先照应材料亮出靶子——“快乐教育”,然后通过对立的名人名言来否定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并顺势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反对快乐教育,认为它就是一场骗局。正文主体部分举出例子并讲道理论证,既有反面事例又有正面事例,正反对比突出观点。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结构篇章,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结尾部分联系现实明确怎么做。行文中善于使用多种论证方法,引用、对比、比喻等等,内容充实,论证深刻,生动形象。‎ ‎【点睛】(一)辩论稿的格式一般分标题、正文、署名、日期等几部分。‎ 标题可点明辩论稿的中心,或标明中心事件,或标明中心的论题,最好让人看到标题就能了解辩论的内容.。‎ 正文一般分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开头应接触辩论题目,提出辩论稿主要内容,使听众了解你要讲的东西,当然也应使开头有点技巧,使听众有兴趣听下去。‎ 主体是辩论稿的重点部分,要突出中心,用典型的材料,有力的分析,使听众点头赞同。结尾可归纳自己的见解,使听众有个完整的印象。结尾要有力,能给人启示和回味。‎ 署名是署辩论者的姓名,日期是辩论的日期。‎ ‎(二)辩论的三要素 ‎1、辩论中存在着持不同意见的双方或多方。有不同意见的双方或多方存在才能实现思想交锋。一个人不可能自己同自己辩论,一个人头脑中几种方案或做法的权衡和比较,那是思考或思辨而不是辩论。‎ ‎2、辩论必须针对同类事物或同一问题,即存在着同一论题。如果各方谈论的论题不同,就不能实现有意义的辩论。‎ ‎3、辩论的诸方有或多或少的共同认识或共同承认的前提,如思维的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和正确推理的方法等,以及如社会公理、科学规律等是非真伪标准和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