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3.00 KB
- 2021-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三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或答题卡非题号对应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得在答卷上做任何标记。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年画,古称 “门神画”, 是中国特有的民间美术, 也是一种古老的编辑出版形式。起源可上溯到古时在门上刻绘人物以抵御外敌入侵和鬼魅骚扰,祈求吉祥平安的风俗。年画是从什么年代开始印制的? 推测应在隋唐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发展,木版水印年画逐渐兴起,这种雕版印刷,所用的各种颜色以水调兑,而不同于机器印刷时所用各种色彩的油墨。
滩头是湖南惟一年画产地,因刀功细腻、色彩明艳、线条流畅、雕版耐用,与天津杨柳青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 河南朱仙镇年画并称 “中国四大年画”。 滩头年画有“中国民间美术一绝”美誉,集热烈、 奔放、 神秘、 夸张等楚文化特征于一身, 作为少有的传统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作品整体具有浮雕一般的艺术效果,因而在中国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被英、美、德、荷、日等多国大型博物馆珍藏。目前,滩头年画的传统作品已成为收藏界的热门藏品, 清版 《老鼠娶亲》 更是一路攀升, 每幅市场价格已高达6000元。
滩头年画内容广泛,大致分为神像、寓意吉祥、戏文故事三大类,题材主要来自民间传说和故事,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现存的二十几个品种成为见证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
滩头年画能名扬神州,也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滩头素称纸业之里,以土纸为原料的滩头色纸、香粉纸和年画,合称 “滩头三绝”, 在国内外久享盛名;
隆回及附近地区盛产枣、梨、梓木,这些质地较硬的木材特别适宜雕版;邻近的永州市则是出刻工的地方,不少永州刻工长期汇集在滩头;印制年画的颜料大多为匠工自己采集的矿物和植物秘制而成,即使在南方梅雨季节也不易褪色,这是其他年画所不具有的。
近几年,滩头年画正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远去。 目前滩头仅剩下75 岁的钟海仙和70岁的老伴高腊梅还在执著地守护这一民间绝技。 四大年画的其他三家也日渐衰落,刻版、套印年画的传人都因市场萎缩而渐废技艺。
滩头年画日渐衰落,原因是多方面的:“文革”期间 “破四旧”,当地政府以滩头年画宣传封建迷信为由,将几乎所有的画版收去当柴烧掉,致使现在很多年画版都已失传。19世纪西方近代印刷术传入中国,给传统手工年画带来几乎是致命的打击。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说,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滩头年画的衰落不能怨天尤人,还得从自身找原因。印制年画用的木版一经雕成,可以用上几百年,导致滩头年画内容单一,形式老化,已经不能适应大众需要,年轻人对传统年画更不感兴趣。
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型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失去实用性的年画更加濒危。与年画一样,民间绘画、雕塑、戏曲、剪纸、皮影、烧造、服饰、装潢工艺等传统民族民间文化整体生存状态也令人担忧,亟待抢救。
(摘编自 《从滩头年画看中国濒绝民间艺术前景》)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雕版印刷发明于隋唐时期,所用的各种颜色以水调兑,不同于机器印刷所用的油墨。
B. 滩头年画是中国特有的民间美术,具有楚文化特征,被誉为 “中国民间美术一绝”。
C. 滩头年画内容和题材丰富,共有二十几个品种,是见证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
D. 滩头年画的颜料都是匠工自己采集的矿物和植物秘制而成,具有不易褪色的特点。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两个角度分析滩头年画的衰落原因,指出西方印刷术传入中国是根本原因。
B. 对于滩头年画,文章先阐述其价值,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揭示出了它的发展困境。
C. 文章通过对滩头年画的多方面介绍,表达了对这一传统民间文化的热爱和隐忧。
D. 文章以大量篇幅写滩头年画,最后引出对传统民族文化整体生存现状的忧虑和重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A. 年画起源于古时在门上刻绘人物以避祸祈福的风俗,推测是在隋唐时期开始印制。
B. 滩头年画因为整体具有浮雕一般的艺术效果,所以在中国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
C. 滩头年画的雕版可以用上几百年,导致它内容单一,形式老化,失去实用性。
D. 年画日渐走向衰落,而社会经济形态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其更加濒危。
【答案】1. B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A项,“雕版印刷......所用的各种颜色以水调兑,而不同于机器印刷时所用的油墨”错误,从文中来看,第一段说的是“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发展,木版水印年画逐渐兴起,这种雕版印刷,所用的各种颜色以水调兑,而不同于机器印刷时所用各种色彩的油墨”,可见不是“雕版印刷”,而是木板水印年画这种雕版印刷,选项偷换概念。C项,“共有二十几个品种”错误,第三段说的是“现存的二十几个品种”。D项,“滩头年画的颜料都是”中“都是”错误,第四段说的是“大多为”。故选B项。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A项,“指出西方印刷术传入中国是根本原因”错误,从文中来看,第六段说的是“19世纪西方近代印刷术传入中国,给传统手工年画带来几乎是致命的打击。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说,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滩头年画的衰落不能怨天尤人,还得从自身找原因”,由此可知,“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而“西方印刷术传入中国”是外因。故选A项。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B项,“滩头年画因为整体具有浮雕一般的艺术效果,所以在中国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错误,选项对滩头年画在中国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的原因分析不全面,从文中来看,独树一帜的原因不仅是“具有浮雕一般的艺术效果”,还有“集热烈、奔放、神秘、夸张等楚文化特征于一身”等。故选B项。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警服
李伶伶
李剑从上班那天起,就没好好穿过警服,因为他不认为自己是个警察。李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省公安大学,拥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和破案能力,以为毕业后会到公安局的刑侦大队工作,没想到被分配到一个街道的派出所当片警,整天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他很郁闷。
所长老陈知道他有情绪,找他谈了几次都没有效果,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他去了。
这天接到一个报警电话,小区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太太家里遭盗窃,上锁抽屉里的银行卡、金项链和2000元现金被偷走。
接到报警后,老陈叫上李剑一起赶到案发现场。老人住在二楼,门窗都完好无损,抽屉上的锁也没坏,屋里一切井然有序,也没留下指纹。要不是家里的猫碰掉了放在桌上的烟灰缸,烟灰上留下一个陌生的脚印,老太太还不知道家里进了贼。屋里没有监控录像,楼门口也没有,小区门口也没有,只有一个不完整的脚印和丢失的东西证明小偷来过。
老陈勘查完现场,看了李剑一眼说:“你觉得小偷是个怎样的人?”李剑说:“从现场情况和脚印看,是个男性惯偷,盗窃技术娴熟,还会开锁。”
老陈说:“惯偷作案前会先踩好点,老太太只是个普通的退休工人,他为什么会对她下手呢?”
李剑说:“我刚才跟老太太聊天,了解到老太太的侄女最近在她家住,侄女是做生意的,有钱,开的车是宝马。可能小偷踩点时误以为她是老太太的女儿,所以趁老太太遛弯时作案。”
老陈说:“你的分析很有逻辑,不过我的结论跟你正好相反,我觉得是熟人作案。”李剑说:“怎么会是熟人呢?”老陈说:“现场纹丝不乱,像没被翻过,说明案犯知道东西在哪儿;门窗没有破损,说明案犯有这家的钥匙。而他能在老人外出遛弯这半小时的工夫把东西偷走,说明他对老人的生活作息很熟悉。这个人的身高不足一米七,体重不超过一百三十斤,年纪三十八岁左右。”
李剑说:“你怎么知道?”老陈说:“脚印告诉我的。”李剑不太相信。
老陈问老太太:“亲朋好友或是认识的人里有没有符合这些条件的?比如邻居什么的?”老太太被点醒了似的说:“我家对门的情况跟你说的挺像,可是他好多天不回来了。”老陈说:“他干啥去了?”老太太说:“不知道,自从他媳妇跟他离婚后,就没怎么见过他。”
老陈说:“以前经常见?”老太太说:“是,见着还会聊几句。”老陈去敲对门的门,没人应。老陈让李剑在这儿蹲坑守候。
李剑在楼门口蹲了一宿一天,也没见到人。刚想给老陈打电话说不蹲了,就看见进来一个男人,身高、体重和年纪、相貌都跟老陈说的差不多。李剑趁他走过来抓住他的手腕说:“别动!”男人意识到了什么,转身就跑。李剑很快追上他,却出其不意地被他扎了一刀。李剑手捂着伤口追赶男人,幸好来替换他的同事及时赶到,才没让那个男人逃掉。
经审讯,男人正是偷老太太钱财的人。他打麻将输了,回来看到老太太门上挂着钥匙。他敲敲门,想提醒老太太把钥匙拔下来,却没有回音。鬼使神差地,进了屋,看见有个上锁的抽屉,就打开抽屉,拿了东西。至于为什么没有留下指纹,因为他戴着手套。天冷,他习惯戴手套。
李剑把所长佩服得五体投地,问他有这么高超的本领为什么甘于待在这么个小地方?老陈说:“保卫国家和守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是警察的责任,跟在哪里没有任何关系!”
出院上班后,李剑第一次把警服穿得一丝不苟。见到所长老陈,给他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老陈满意地笑了。
(选自《小说月刊(上半月)》2015年12期,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如勘察现场,讨论案情,询问老太太等,这些细节使文章情节更紧凑合理,使读者入情入境。
B. 李剑从开始不好好穿警服、不愿意当片警,到最后认真穿警服、敬标准军礼,表现了人物思想认识和工作态度的转变。
C. 小说写老陈的结论和李剑正好相反,表现了李剑的破案经验不足和对工作的敷衍,并引出下文老陈对案犯特征的判断。
D. 小说写对案犯的抓捕和审讯过程,既印证了老陈对案情的分析,突出了他本领的高超,又塑造了陈剑负责勇敢的形象。
5. 作为小说的一个重要人物,老陈有什么性格特征?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 小说以“警服”为题,妙在哪里?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答案】4. C 5. (1)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或甘于奉献的精神)。即便做片警,老陈也把保卫国家和守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当成自己的责任。(2)细致敏锐,有洞察力。老陈在破案线索极少的情况下,准确推断出小偷的特征,并及时将其抓获。(3)宽厚耐心,善于鼓励、引导年轻人。在李剑对案发现场进行分析后,老陈对他及时肯定、鼓励;以自己高超的本领和人格魅力,使李剑受到感染,认识到警察的责任。
6. (1)从小说主旨看,警服代表着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神圣使命,折射出的是正义与责任。(2)从情节设置看,小说以李剑对警服的态度转变为主,李剑开始“就没好好穿过”警服,最后却“穿得一丝不苟”。(3)从塑造的人物形象看,写出了李剑对警察责任的深刻认识及其态度转变。(4)从表达效果看,以“警服”为题,言简意赅,发人深思,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C
项,不能表现李剑对工作的敷衍。
【5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作为小说的一个重要人物,老陈有什么性格特征?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人物形象。通读全文,找到有关老陈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语句或段落,结合小说的情节分析老陈的性格特点。围绕抓小偷的中心事件,老陈的判断是这样的:“现场纹丝不乱,像没被翻过,说明案犯知道东西放在哪儿;门窗没有破损,说明案犯有这家的钥匙。而他能在老人外出遛弯这半小时的功夫把东西偷走,说明他对老人的生活作息很熟悉。这个人的身高不足一米七,体重不超过一百三十斤,年纪三十八岁左右。”“脚印告诉我的。”李剑不太相信。“保卫国家和守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警察的责任,跟在哪里没有任何关系!”“你的分析很有逻辑性,不过我的结论跟你正好相反,我觉得这是熟人作案。”以上这些语句都是老陈的话,通过他的语言描写可知道老陈是一个细致敏锐,有洞察力,宽厚耐心,善于鼓励、引导年轻人,具有强烈的责任感的老警察。另外,“出院上班后,李剑第一次把警服穿得一丝不苟。见到所长老陈,给他敬了个标准的军礼。”通过李剑思想认识和工作态度的转变表现了老陈以自己高超的本领和人格魅力,感染李剑,让李剑认识到警察的责任。最后,分点回答问题即可。
【6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小说以‘警服’为题,妙在哪里?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本题考查欣赏小说标题的作用。标题是小说的眼睛。要想回答出标题的作用,应该从情节的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主旨的揭示和表达效果等方面思考。围绕“警服”,小说先写了李剑开始工作时“就没好好穿过”警服,最后却把“警服”“穿得一丝不苟”。写出了李剑对警察责任的深刻认识及其态度转变。他认识到“警服”代表着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神圣使命,折射出的是正义与责任。穿上“警服”,就意味着“保卫国家和守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警察的责任”。从表达效果看,以“警服”为题,言简意赅,发人深思,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点睛:标题若是文中出现的某一事物,该事物很可能是文章的线索,有意无意的贯穿情节始终,甚至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小说的标题,有的十分含蓄,如结合社会现实,深入思考之后,会发现它实际上还具有深层的含义,语义双关。反映小说的主要内容,寄托作者思想情感,揭示文章中心主旨。标题是小说的眼睛,有的标题直接点出了事件的主要情节,反映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有的标题暗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点出小说的主旨。有的标题具有反讽义,体会文章主旨是要结合社会现实来理解。对于小说的理解,在做题时一定要建立“情节——人物——环境——主旨”四级循环的答题模式解答,小说标题类题目时也应如此。比如本文的标题“警服”,就可以考虑寄托作者思想情感,揭示文章中心主旨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上,科学家们探讨用机器模拟人类智能等问题,并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术语,AI(人工智能)的名称和任务得以确定。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它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摘编自百度文库)
材料二:
各类人工智能公司数量统计
(摘编大数据文摘《15张图表看清人工智能发展现状》)
材料三:
国务院近日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规划》明确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摘编自新华社《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材料四:
中国许多地方政府提供财政支持来鼓励人工智能的创新。贵州已经成为中国的“大数据产业基地”,苹果、阿里巴巴、腾讯、高通等互联网巨头都在该省成立了新的大数据中心。重庆市成立了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办事处。中国其他地方,如雄安新区及粤港澳大湾区,也纷纷将人工智能定位为未来发展的核心增长引擎。
然而,中国如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导者,还需要弥补几项重大差距:在公司数量上落后于美国,尤其是核心部件和技术流程方面;在创意和底层研究方面也不及美国。另一潜在挑战是地缘政治。美国政府认为中国对其国家安全存在潜在威胁。因此,针对敏感度高的前沿人工智能技术,美国想要严格审查有关跨境投资。然而美国政府提议削减“智能系统”上的拨款,对中国来说将是潜在机会。中国可以凭借其强大的政府支持和财政奖励,吸引美国优秀的人工智能人才在中国建立人工智能实验室。
中国若要成为人工智能的全球领导者,仍需不断努力和创新。中国具有实现该目标的资源和人才,再加上有国家战略和相关政策来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中国对于全球人工智能领导者的地位似乎志在必得。
(摘编自《亚布力观点》2017年11月刊《中国是否会成为全球人工智能的领导者?》)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8.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以及应用系统。
B. 人工智能自上世纪50年代诞生后,理论和技术日渐成熟,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其带来的科技产品必将超过人的智能。
C. 《规划》提出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最重要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D. 中国许多地方政府提供财政支持来鼓励人工智能的创新,贵州、重庆等地的人工智能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9. 中国想要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导者,应该如何做?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答案】7. D 8. AD
9. (1)要不断努力创新;(2)要在人工智能公司数量、核心部件和技术流程方面赶超美国;(3)要在人工智能的创意和底层研究方面赶超美国;(4)要加大政府支持和财政奖励,吸引美国优秀人工智能人才到我国建立人工智能实验室;(5)要发挥资源和人才优势,依靠国家战略和相关政策来发展人工智能产业。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梳理文本的内容,在浏览选项便于文本进行对比,做出判断本题中D项“中国政府财政支持互联网巨头成立省级大数据中心”,错误。材料四中只是说互联网巨头都在该省成立了新的大数据中心,不能由此推出中国政府支持互联网巨头成立省级大数据中心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况中心思想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提战要求及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B项“其带来的科技产品必将超过人的智能”,错误。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一最后一句说的是“可能”。C项,“我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成为世界最重要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错误。材料三原文是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不是最重要的,另外,“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错误。从文中来看,应是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故选A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提干的要求,如本题,中国想要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导者,应该如何做?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然后圈出直接提出做法的内容,还可以圈出中国与美国等领先国家存在的差距,再根据这些差距提出具体的做法,浏览材料可知本题的试题区在材料四。由“中国如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导者,还需要弥补几项重大差距,在公司数量上落后于美国,尤其是核心部件和技术流程方面。”可知:应在人工智能公司数量核心部件和技术流程方面,赶超美国。由“在创意和底层研究方面也不及美国”可知,应在人工智能创意和底层研究方面赶超美国,由“中国可以凭借其强大的政府支持和财政奖励,吸引美国优秀的人工智能人才在中国建立人工智能实验室”,可知要加大政府支持和财政奖励,吸引美国优秀人工智能人才,我国建立人工智能实验室,由“中国若要成为人工智能全球领导者,仍需不断努力和创新”可知,要不断努力创新,由中国具有实现该目标的资源和人才。再加上有国家战略和相关政策来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可知要发挥资源和人才优势,依靠国家战略和相关政策来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考生,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邵宗元,字景康,砀山人。由恩贡生历保定同知,有治行。李自成陷山西,遣伪副将军刘方亮由固关东犯,畿辅震动。及真定游击谢嘉福杀巡抚徐标反,遣使迎贼,人情益汹汹。宗元时摄府事,亟集通判王宗周,推官许曰可,清苑知县朱永康,后卫指挥刘忠嗣及乡官张罗彦、尹洗等,议城守。时何复任保定知府,闻,兼程驰入城,宗元授以印。复曰:“公部署已定,印仍佩之,我相与僇力可也。”乃谒文庙,与诸生讲 《见危致命章》,词气激烈,讲毕,登城分守。
都城陷之次日,贼使投书诱降,宗元手裂之。明日,贼大至,络绎三百里。有数十骑服妇人衣,言:“所过百余城,皆开门远迎,不降即屠。且京师已破,汝为谁守?”城上人闻之,发竖眦裂。贼环攻累日,宗元等守甚坚,贼稍稍引却。
督师大学士李建泰率残卒数百,辇饷银十余辆,叩城求入。宗元等不许。建泰举敕印示之宗元等曰荷天子厚恩御门赐剑酌酒饯别今不仗钺西征乃叩关避贼耶。建泰怒,厉声叱呼,且举尚方剑胁之。或请启门,宗元曰:“脱贼诈为之,若何?”众以御史金毓峒尝监建泰军,识建泰,推出视之信,乃纳之。建泰入,贼攻益厉。建泰倡言曰: “势不支矣,姑与议降。”书牒,迫宗元用印。宗元抵印厉声曰:“我为朝廷守土,义不降,欲降者任为之。”大哭,引刀将自刎,左右急止之,皆雨泣。罗彦前曰:“邪说勿听,速击贼。”复自起爇西洋巨炮,火发,被燎几死。
贼攻无遗力, 雉堞尽倾。 俄贼火箭中城西北楼,复遂焚死。南郭门又焚,守者多散。南城守将王登洲缒城出降,贼蜂拥而上。建泰中军副将郭中杰等为内应,城遂陷。宗元及中官方正化不屈死。建泰率曰可、永康出降。
(节选自 《明史·邵宗元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建泰举敕印示之宗元等/曰/荷天子/厚恩御门/赐剑酌酒饯别/今不仗钺西征/乃叩关避贼耶
B. 建泰举敕印示之/宗元等曰/荷天子厚恩/御门赐剑/酌酒饯别/今不仗钺西征/乃叩关避贼耶
C. 建泰举敕印示之宗元等/曰/荷天子厚恩/御门赐剑酌酒饯别/今不仗钺/西征/乃叩关避贼耶
D. 建泰举敕印示之/宗元等曰/荷天子厚恩御门/赐剑酌酒饯别/今不仗钺/西征/乃叩关避贼耶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恩贡生,举人考中会试者称贡生,凡遇皇室或国家庆典,加试被录者为恩贡生。
B. 同知,明清时期官名,是知府的副职,因事而设,每府设一二人,无定员。
C. 文庙,是纪念和祭祀孔子祠庙建筑,分为家庙、国庙、学庙,本文即学庙。
D. 牒,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用于不相统属的各官府之间。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邵宗元临危受命,不贪权势。因为知府何复还未赶到, 邵宗元就出面召集官员商讨守城的大计,待何复来到后,邵宗元就要把大印交给他。
B. 邵宗元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督师大学士李建泰带着残兵叩城请入,邵宗元开始不允许,并指责他有负皇恩,后经辨认后才放他入城。
C. 邵宗元坚守城池, 舍命报国。 乱军兵临城下, 以屠城相威胁, 他顽强抵抗, 乱军退却。李建泰以尚方宝剑逼迫他写投降书,他宁死不从。
D. 邵宗元知仁守义,忠烈不屈。 乱军来犯, 他参拜文庙, 为青年学生们宣讲 《见危致命章》,词气激昂。与乱军对抗中尽忠守义,身死不顾。
1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都城陷之次日,贼使投书诱降,宗元手裂之。
(2)宗元抵印厉声曰:“我为朝廷守土,义不降,欲降者任为之。”
【答案】10. B 11. A 12. C
13. (1)都城被攻陷的第二天,流贼使者送来书信劝诱投降,宗元亲手撕毁来信。
(2)邵宗元扔掉印,厉声说:“我替朝廷守卫国土,坚守正义决不投降。想要投降的任凭你们自己去作。”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建泰举敕印示之,宗元等曰:‘荷天子厚恩,御门赐剑,酌酒饯别。今不仗钺西征,乃叩关避贼耶’”,这段话是说“建泰举起皇帝颁发的文书官印给城上人看,宗元等说:“你蒙天子厚恩,亲临宫门赐予尚方剑,斟酒饯别,今不领兵西征,到这来是想入城躲避流贼吗”,圈出句子中名词和代词,如“建泰”“敕印”“之”“宗元”等然后根据句意、虚词、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如“示”的宾语是“之”,主谓宾结构俱全,且“宗元等人”是“曰”的主语,故应在“之”和“宗元”之间断开,这就排除AC两项;“荷”是动词,宾语是“天子厚恩”,后面“御门赐剑/酌酒饯别”是“厚恩”的具体表现,应在“厚恩”后断开,排除D项,故选B项。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A项,“恩贡生,举人考中会试者称贡生,凡遇皇室或国家庆典,加试被录者为恩贡生”错误,举人经会试而被录取者称贡士。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会试不加选,贡生加选。故选A项。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C项,“李建泰以尚方宝剑逼迫他写投降文书”错误,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书牒,迫宗元用印”,意思是“写好了公文,强迫宗元用印”,由此可知是强迫宗元用印,而非“写投降书”。故选C项。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都城陷”是被动句,“陷”动词本身包含被动,被攻陷;“次日”,第二天;“投”,送来;“书”,书信;“手”,名词作状语,亲手;“裂”,撕毁;第一个“之”,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代词,代书信。第二句中,“抵”,扔掉;第一个“为”,介词,替,第二个“为”,动词,做,指投降;“义”,坚守正义;“任”,任凭。
【点睛】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虚词断句法。①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②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③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④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⑤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语序句式断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译文:
邵宗元,字景康,徐州砀山人。由恩贡生出身官至保定同知,为官施政有方。李自成攻克山西,遣伪副将军刘方亮由固关向东进犯,京师附近为之震动。待真定游击谢嘉福叛变杀死巡抚徐标,遣人迎接流贼,人心更加惶惶不安。宗元此时代理保定府事,急忙召集通判王宗周、推官许曰可、清苑知县朱永康、后卫指挥刘忠嗣及乡官张罗彦、尹洗等,商讨守城。当时何复任保定知府,闻知,兼程奔驰进入真定。宗元将官印交给他,何复曰:“您部署已定,官印还是由您执掌,我与您齐心协力就可以了。”他们共同参拜文庙,与生员们讲《见危致命章》,词气激昂。讲毕,登城分别把守。
都城被攻陷的第二天,流贼使者送来书信劝诱投降,宗元亲手撕毁来信。第二天流贼大队人马来到,队伍络绎不绝三百里,有数十穿着女服的骑兵,声称:“所过百余城,都开门投降,不降就屠城,今京师已破,你们为谁守城?”城上的人听到这番话,气得毛发直立眼角迸裂。流贼连续几天四面进攻,宗元等防守非常顽强,流贼稍稍退却。
督师大学士李建泰率领数百残兵,载运饷银十余车,叩城请求进入,宗元等不许。建泰举起皇帝颁发的文书官印给城上人看,宗元等说:“你蒙天子厚恩,亲临宫门赐予尚方剑,斟酒饯别,今不领兵西征,到这来是想入城躲避流贼吗?”建泰大怒,厉声喝叱,并举起尚方剑来威胁他们。有人请求开城门,宗元说:“倘若是流贼假扮的,怎么办?”大家因为御史金毓峒曾任建泰部队建军,认识李建泰,推举他出来辨认,果然是真的,这才放他们入城。建泰入城后,义军攻打更烈,建泰提出:“大势已去,姑且议降。”写好了公文,强迫宗元用印。邵宗元手掷印厉声说:“我替朝廷守卫国土,坚守正义决不投降。想要投降的任凭你们自己去做。”大哭,出刀自刎,左右忙劝止,都泪如雨下。罗彦上前说:“不要听邪说,快点打流贼。”何复自己起身点燃西洋炮,火药爆炸,几乎被灼死。流贼全力进攻,城上矮墙全都倒塌。不久,流贼火箭击中西北城楼,何复被烧死。南郭门又被焚,守卫士兵大多逃散。南城守将王登洲用绳子缒下城墙投降,流贼蜂拥而上。建泰中军副将为内应,城池终为流贼攻下。宗元及宦官万正化不屈而死。建泰带领许曰可、朱永康出城投降。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各题。
过沙沟店
王恽
高柳长涂送客吟,暗惊时序变鸣禽。
清风破暑连三日,好雨依时抵万金。
远岭抱枝围野色,行云随马弄轻阴。
摇鞭喜人肥城界,桑柘阴浓麦浪深。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过沙沟店》写诗人拜访游览沙沟店时的所见所闻,“过”是 “拜访”的意思。
B. 诗人信马摇鞭,欣赏高柳长途,听闻鸟儿在柳枝间鸣叫,体会到季节的转换。
C. 从“清风破暑”和 “麦浪深”可以推知,诗人所写之景正是夏末秋初的时节。
D. 颔联化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一诗句,表达了诗人对雨的喜爱。
E. 桑柘即桑木与柘木,代指农桑之事。作者写的是旅途所见,关心的是民间疾苦。
15. 本诗 “远岭抱枝围野色,行云随马弄轻阴”一联颇为精妙,请加以赏析。
【答案】14. AC 15. (1)颈联描写了行云微阴下,诗人信马途中看到的田野山岭一派静谧祥和的景象;(2)①动静结合,远岭野色是静景,而行云游马是动景。②远近结合,远处的山岭,近处的田野,上有行云。③拟人手法。着一“抱”字,就把阴天中本是静默肃穆的山岭,写出了温暖又主动的情意,“弄”字,更是把本显压抑的阴云写的调皮欢快。(3)表现了诗人轻松惬意的心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恰当的两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A项,“写诗人拜访游览沙沟店时的所见所闻,‘过’是‘拜访’的意思”错误,从诗中来看,“过沙沟店”,“沙沟店”是地方,“拜访”的对象一般为人,后面是地方的时候,“过”一般是“经过”之意,不是“拜访”。C项,“夏末秋初”错误,根据“清风破暑”和 “麦浪深”应该推知是春末夏初。故选AC两项。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本诗‘远岭抱枝围野色,行云随马弄轻阴’一联颇为精妙,请加以赏析”,然后考虑如下问题,诗句写了什么,使用什么技巧,有何效果。“远岭抱枝围野色,行云随马弄轻阴”,诗句中主要写了“远岭”“野色”“行云”“轻阴”,这是诗人经过沙沟店行走在郊野中所见的景象,前一句中写远处的山岭、周围的田野,这些都是静态的画面,后一句中写“行云随马”,“云”是动的,“马”也是动的,是动态的画面,考生可以从东京结合的角度来赏析;从空间角度来看,“远岭”是远处所见之景,“野色”是近处田野,远近结合,“远岭”“野色”“马”都是地上之景,而“行云”则是空中之景,这是由地面到空中;从用词的角度来看,作者以“抱”来写远处的山岭,这就赋予山岭以人的特点,以“弄”来写“行云”让云也变得像人一样调皮,这是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这些景物展现出人物内心的悠闲惬意。考生围绕这些内容分析即可。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赏析语句题是以句子为赏析对象的一种题型。“句子”可以是某联或某阕这些局部语言。题干用语一般为“请赏析……句”“请赏析……联的妙处”“请从角度赏析……两句”。赏析语句是与赏析字词或整首诗相并列的一种题型。这种题型综合性强、自由度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
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使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赏析语句分两种题型:一是定向赏析型,题干规定好了鉴赏角度,如从虚实结合角度赏析该句;二是综合赏析型,未规定赏析角度,需要考生自行选择角度,如“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某……”。这就可以从描写的角度、修辞的角度、抒情方式的角度、遣词造句的角度等方面赏析。答题的时候,可以先分析诗句的意思,看诗句是写景还是抒情,写景是写了什么景,突出景物什么特点,景物是实实在在的,还是诗人想象的,由此可以考虑是否使用虚实结合或相衬;是动态的画面,还是静态的场景,由此可以考虑动静结合或相衬;景是乐还是哀,情是喜还是悲,由此可以考虑是借景抒情还是以乐景衬哀情;有没有使用什么修辞,一般考虑比喻、比拟、借代和夸张;句式如何,是否对仗;有无动词、形容词、副词,这些词语在表达情感方面有无明显的表现力,等等。答题步骤:解释该句的含意、表达的情感;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岳阳楼记》一文中, 动静结合, 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从形、声、色三个角度描写赤壁古战场壮丽雄奇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浮光跃金 (2). 静影沉璧 (3). 乱石穿空 (4). 惊涛拍岸 (5). 卷起千堆雪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浮”“跃”“璧”“涛”。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习近平总书记以身为范,期待其他官员们能够风行草偃,真正深入基层,引领风清气正的良好风尚。
②夏天的花园里争奇斗艳,芬芳四溢,姹紫嫣红的花儿在金色的阳光下随风舞动,真是美轮美奂。
③消防部门提醒大家:一定要加强防火安全意识,请不要将易燃物置于火源之旁,曲突徙薪,以策安全。
④秋天到来,落叶翩飞,或横扫半空,或坠落大地,飘飞出一种智慧,一种成全,令人发出风树之感。
⑤然而,不管原来它的定价是多少,如果人们看不到,作品就毫无价值。没被发现的杰作
一文不名。
⑥一个人如果用不良的居心去做那种不道德的事情,无疑是厝火积薪,灾祸也一定会降临到自己身上。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④⑤⑥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①使用正确,“风行草偃”,比喻道德文教能感化人。句中是说希望其他的官员能用自身的德行来感化人,符合语境。②使用错误,“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句中形容鲜花怒放的美景,使用对象不当。③使用正确,“曲突徙薪”,比喻消除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防患于未然。句中说消除火灾发生的隐患,符合语境。④使用错误,“风树之感”,比喻父母已亡故,不得孝养的感伤之情。句中误把“风树”理解为自然界的“风”和“树”,属于望文生义。⑤使用错误,“一文不名”,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句中是说没有被发现的作品没有价值,不合语境,应用“一文不值”。属于近义词混用。⑥使用正确,“厝火积薪”,是贬义词,把火置于堆积的柴草之下,比喻潜藏着极大的危险。符合语境。故选C项。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论断,改变了简单地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深刻揭示了发展与保护的内在统一的关系。
B. 鼓浪屿海滩上有一礁石, 涨潮时浪击礁石声似擂鼓而得名。 鼓浪屿申遗工作2008年启动,2017年成功,成为中国第52处世界遗产。
C. 韩国部署 “萨德”致使中韩建交25年来最严重的外交危机。韩国总统文在寅12月13日的中国访问,被认为是“修补篱笆之旅”。
D. 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期间,两国企业签订经贸大单2535亿美元,这既创造了中美经贸合作的纪录,也刷新了世界经贸合作的纪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改变了简单地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搭配不当,“改变”与“思维束缚”不搭配,应该是“打破了简单地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B项,“涨潮时浪击礁石声似擂鼓而得名”搭配不当,应为“(因)……而得名”;“鼓浪屿申遗工作……成为中国第52处世界遗产”暗换主语,应是“鼓浪屿”成为中国第52处世界遗产。C项,“致使中韩建交25年来最严重的外交危机”成分残缺,应为“致使中韩遭遇建交25年来最严重的外交危机”。故选D项。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如果生活和工作上遇到了什么难处, 你只管开口, 千万别见外, 咱们昆仲之间何必客气。
B. 为了迎接新的一年, 本报社又开辟了几个新的栏目, 祈求广大读者惠赐尊作,增光版面。
C. 你身为师傅的入室大弟子,却做出这样羞耻之事, 真是忝列门墙, 做师弟的也为之汗颜。
D. 不聊不知道啊,真没想到你的家姊和我的舍妹竟然是同学, 她们都是保定女中的毕业生。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然后根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分析正误。本题中,B项,“惠赐”,为人所赠的敬词,或指对方给予了好处。使用正确。A项,“昆仲”是称呼别人兄弟的敬词。“昆”,古义为哥哥,
胞兄。“仲”,则是弟弟的意思。句中说“咱们昆仲”,用于自己,谦敬不当。C项,“忝列门墙”, 谦辞,表示自己愧在师门。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句中用于对方,错误。D项,“家姊”,是称自己的姐姐,不能用于别人;舍妹是称自己的妹妹,这里重复。故选B项。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家庭和睦对家庭的健康发展,个人的顺利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①________,中国人就认这个理。 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国家就是一个大家庭, 大家庭和睦,②________。因为只有 “家和”,才能“万事兴”。③________,“兴”是目标。我们的生活 就是为了安康、幸福和美满。
【答案】 (1). (1)家和万事兴 (2). (2)国家才能强盛、富裕 (3). (3)“和”是手段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既考查句子的连贯性,又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总结概括能力,及文段的推断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的中心话题,然后结合横线前后句子的内容和句式进行拟写。这段文字是说家庭和睦的作用。第一处,前面是说“家庭和睦”对家庭、个人的作用,后面说“中国人就认这个理”,可见横线处应是相当于哲理性的句子,再根据后面“家和”“万事兴”即可知道,这地方应是“家和万事兴”;第二处,前面说“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国家就是一个大家庭, 大家庭和睦”,后面应是“大家庭和睦”的结果,而这个“大家庭”是指国家,国家和睦结果自然是繁荣昌盛;第三处,前面是说“家和”和“万事兴”的关系,后面说“‘兴’是目标”,可见“和”应是手段。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通识教育就是我们所说“专业”或者“职业”知识之外的教育,现在国内许多大学都很重视通识教育。只要有通识教育的准备,学生就一定能在毕业后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在未来就能完全应对多元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能在任何知识领域取得很好的发展。
①有了通识教育,学生也不一定能在毕业后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有了通识教育,有些学生也不能完全应对多元世界的变化。 (2). (3)有了通识教育,学生也不见得在任何知识领域都取得很好的发展。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然后到语段中圈出语言表达过于绝对化的句子,尤其关注“必定”“一定”“只要……就”“只有……才”“如果……就能”等词语,圈出这些句子后,再仿照示例进行修改即可。“只要有通识教育的准备,学生就一定能在毕业后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在未来就能完全应对多元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能在任何知识领域取得很好的发展”表述过于绝对,主要是“只要有……就一定能”“就能”“能”等词语太绝对;示例“有了通识教育,学生也不一定能在毕业后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删除“只要”,并在后一句中添加“不”,考生仿照这种方式进行修改即可。
四、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门头沟区龙泉镇曾有着“中国皇家琉璃之乡”美誉。故宫、颐和园等皇家建筑每次大修或改造,都要用到该地烧制的琉璃。 然而, 自2017 年4 月起, 该地所有琉璃厂因烧煤不符合环保规定而被关停。这意味着相传700多年的琉璃窑火暂时熄灭。此前,该厂还承接着故宫、内蒙古成吉思汗陵等地的古建修缮订单。从非遗角度求生存,从环保角度只能关停,琉璃技艺与城市环保存矛盾,非遗文化难传承。
读了上面内容,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能抄袭。
【答案】保护非遗,传承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人民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文化瑰宝,是炎黄子孙智慧的结晶。今天,我将以“江海小记者”的身份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非遗工坊,并体验剪纸的乐趣。
军山脚下的非遗工坊古色古香、绿意盎然,让人心旷神怡。一进入非遗工坊的精品馆一楼,蓝印花布、板鹞风筝便映入眼帘。向前走几步,一个个庞大又栩栩如生的木雕伴着淡淡的木香迎面而来。走上二楼,只见一幅幅巧夺天工的剪纸作品,让我惊叹到合不拢嘴,每一个细节都精致入微,特别是“十二生肖福字图”,那十二生肖个个活灵活现,仿佛都会在下一秒从作品上跑下来。
走了十几米,便进入了一间宽大明亮的教室,待人员到齐,剪纸活动开始了!教我们剪纸的何老师把准备好的纸放在桌上,每人都有两张已经画好图案的蜡纸,这些纸上的图案各不相同,有昂首报晓的公鸡,有翩翩起舞的蝴蝶。何老师耐心地讲明剪纸的技巧与方法后,我们就挥舞剪刀开剪了。
我还没剪几下,身边的小男孩便“哎哟”一声叫起来:“老师,我太心急了,纸被我剪断了!”我听了,不想再犯同样的错误,便静下心来,慢慢地剪,生怕也把纸剪坏,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个道理。
纸上的图案中有一部分是镂空的,我始终剪不出镂空图案,急得抓耳挠腮,可还是一作文筹莫展、束手无策,我一旁的小黄也没有进展,向我喋喋不休地抱怨:“你说说,这该怎么剪镂空的!掏孔?对折?划开?”突然,我俩同时想到了何老师教的关键步骤,是“对折!”我俩异口同声。
掌握了窍门,我们很快剪出了漂亮的窗花,何老师见了我剪的窗花,还称赞我心灵手巧呢!我十分好奇何老师是如何练成这般高强本领的,便向他抛出了小问号:“您在哪儿工作?”“在非遗工坊干了好几年。”“您练手艺有诀窍吗?”“熟能生巧,天天练就练成了。”“您平时在哪里创作作品?”“在后面小园,你可以去那儿看看我平时是怎么工作的!”
我叫上了几位同学一同前往,一到那儿就发现何老师正在给一盏花灯做最后一道工序。只见他在一张薄似轻纱的纸上用铅笔画上了一朵朵花,再用颜料一丝不苟地涂色,不到五分钟,便画好三朵莲花,何老师涂上了糨糊,粘在了花灯上。
我环顾了这间小小的创作室,四处挂满了何老师亲手创作的艺术品。他不辞辛苦采集原料,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最好,是为了让非遗继续流传下去,是为了让我们的后代继续看到惟妙惟肖的蓝印花布、板鹞风筝、蜡版画……。
短暂而有意义的小记者活动结束了,我们通过近距离接触和感受非遗文化,在内心增强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一定要保护非遗,传承华夏文化的精华!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首先解读所给的材料,概括材料的内容,把握立意的角度。材料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事件,即门头沟景区龙泉镇的琉璃厂因烧煤不符合环保规定而被关停,二是这一事件的影响,一是“相传700多年的琉璃窑火暂时熄灭”,而且“该厂还承接着故宫、内蒙古成吉思汗陵等地的古建修缮订单”。该事件让人纠结的是“从非遗角度求生存,从环保角度只能关停,琉璃技艺与城市环保存矛盾,非遗文化难传承”,由此可知本次作文的中心应是“非遗”和“环保”,考生可以从支持环保的角度立意指出“非遗”应该让步,也可以从支持“非遗”的角度立意,指出环保应该让步,还可以折中二者的做法,指出各让一步。从文体来看,材料没有限定文体,考生可以选取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作,但要记住应文体清晰。从行文构思来看,以议论文为例,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引出自己的观点“支持环保,‘非遗’让步”;然后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层层深入进行分析论证,如“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地球,就是在保护人类”“‘非遗’属于过去,环保捍卫未来”“保护环境义不容辞”的角度分析。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安排结构时要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参考立意:
(一)支持环保,“非遗”让步。
1.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地球,就是在保护人类。
2.“非遗”属于过去,环保捍卫未来。
3.保护环境----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支持“非遗”,环保让步。
1.保存琉璃制品的原生态,不放弃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吸纳人才的地域优势。
2.传统的张扬在于维护传统的规范,经典的传承在于维护经典的本原。
3.呼吁保护文化遗产。
(三)折中处理,各自让步。
1.“非遗”琉璃,若要保存本真,就搬迁,但国家提供有力的财政支持,促进琉璃产业的合理搬迁,以及人才的转移和招纳。
2.立足环保,若不搬迁,只能改进。改造生产方式。一方面可将煤改天然气,一方面可以引入相关设备过滤煤烟,达到排放标准。
3.根据城市发展定位,若不搬迁,只能改进+拓展。琉璃厂应具备新时代思维能力,可引入现代工艺,提升传统技艺的可操作性、延续性。开拓市场,吸纳人才。
素材:
我不是不爱人类,而不更爱大自然。 [英]拜伦《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一切事物在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时候都是完美的;一切事物到人的手中都变坏了。 [法]卢梭《爱弥儿》
美国今天站在财富和力量的顶峰,然而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美正在日益消减,丑陋在不断增长,开阔的空间在缩小,整个环境因污染、噪音和变得不利的自然条而在逐日受到破坏。 [美]尤达尔《无声的危机》
毁坏自己土地的国家就是在毁坏着自身。 [美]罗斯福《1937年2月26日致各州州长的信》
大自然从来不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永远是我们自己。 [法]卢梭《爱弥儿》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
为了人类的生存,请节约使用每一滴水。 环保宣传标语
幸福——那就是跟大自然在一起,看着她,跟她谈话。 [俄]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文学史》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汉·贾谊
数罟不入跨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
我们只拥有一个地球。
世界环发大会主题词
水积鱼聚,木茂鸟集。
如果任凭环境无休止地恶化,人类在地球上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广而告之》
【点睛】对时事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构思行文。一、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知道,许多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特别是当前一些新生事
物,更是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面对一件事情,我们首先应当“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探究其内在原因。也就是说,面对时事类作文材料,我们首先可以考虑从事件发生的原因或反映的本质这一角度立意。二、辩证角度析问题:时事类作文材料中的事件,很多情况下是利弊互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使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对事件“表明态度,阐述看法”,从而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三、明确主体作分析:众所周知,一件事情会涉及不同的主体。因此,对于时事类作文材料,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涉事主体出发,引发不同的议论角度。组织成文时,可以其中一个角度为主,其他角度为次;也可几个角度的议论内容平分笔力。四、联系现实求拓展:为了增强作文的思想深刻性,使作文更具现实意义,时事类作文还须在就事论事之外,联系现实作拓展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