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00 KB
  • 2021-06-09 发布

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 3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测试 语文 ‎ ‎2020春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寒风凛冽的严冬,生活在北京的鸟类多是麻雀、喜鹊等留鸟。到了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季节,京城的鸟会多起来,因为夏候鸟来了。在众多的夏候鸟中,最著名的要数北京雨燕。‎ ‎1870年,英国著名鸟类学家罗伯特·斯温侯在北京采集到了这种乌的标本,并将其命名为“北京雨燕”。北京雨燕翅膀呈细长而尖的镰刀形,尾羽有分叉,体重只有31‎-41克,体长169—184毫米。成鸟的体羽多为黑褐色,喉部呈灰白色,胸腹部有白色细纵纹。喙呈短三角形,口裂非常宽大,能够使它们在飞行中兜捕到大量农林害虫,包括蚊、蝇、虻等。‎ 北京雨燕是典型的夏候鸟。每年4月底,它们飞抵北京,繁殖、育雏,再于当年8月离开,飞往远方过冬。它们具有超强的导航定向能力,常多年返回同一地点,有延用旧巢的习性。‎ 北京雨燕具有高超的飞行本领,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110—200公里。在风雨到来之前,它们常常作超低空飞行表演,流矢一般掠地而过,成为天气变化的一种标志。雨燕身形小巧,在高空飞行时很少扇翅,尖长的翅膀能提供强大的升力。展开双翅时,雨燕能够长距离地滑翔;向内收起翅膀时,又能够高速冲刺追捕飞虫。‎ 它们飞行技术高超,可是脚爪却很细弱,四趾向前,无法握住树枝,也就无法借此腾跃,要想飞起来,就只能在从高处向下落的过程中展翅飞翔。这种生理结构特性决定了其迁徙到京城之后,会选择在高耸的城楼、高大的皇城建筑和古塔筑巢。这些建筑飞檐翘角,梁、檩、椽纵横交错,形成一个个“人造洞穴”,为雨燕提供了理想的集群繁殖之所和起飞滑翔的平台。‎ 北京雨燕,是极少数以“北京”命名的野生动物之一。春夏季节的黄昏,从太庙到雍和宫,从天安门到内外城的城门楼、箭楼,从天坛到十三陵,从通州的燃灯塔到海淀的慈寿寺塔,以及景山、颐和园等处的楼台亭阁,雨燕倾巢而出,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尖锐叫声,一道道黑色的剪影划过天空,成为古都北京引人注目的景观。春燕衔泥、老燕哺邹的情景,沙燕风筝、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之一“妮妮”的形象,也早已融入北京人的日常生活,融入北京文化之中了。‎ ‎(取材于张正旺、王宁、崔爽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要弄清迁徙的鸟都飞到哪里去了,来年飞回来的是不是同一群鸟等问题,就需要对其进行追踪。通过了解它们的中转地、繁殖地和越冬地,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研究候鸟的活动范围和迁徒规律,探明沿线有哪些不利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 鸟迁徒时常常经过一些固定地点,人们可以在这些地方集中观测鸟的种类、数量和迁徙方向,这就是定点调查法。但这种方法只能预测鸟类可能的迁徙路线,无法准确获取相关信息,于是科学家研发了为鸟佩戴环志的追踪方法。‎ 环志由金属材料制成,上有编码。佩戴了环志的鸟再次被观察到时,研究人员根据编号就能识别出个体,通过比较同一只鸟两次或多次被观察到的时间、地点等信息,就能大致判断出它迁徙的路线和飞行速度。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应用比较广泛。其缺点是需要积累的数据量大,两次甚至多次观察到同一只鸟有难度,开展跨地区、跨国界研究较为困难。‎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给鸟类佩戴信号发射器,从而实现了对鸟类全球范围的实时追踪。现在,这种技术已普遍应用在对大中型乌类的追踪上。最小的GPS卫星定位仪重量约为‎5克,已经很轻了,但这对体重本来就小、还要动辄飞成千上万公里的候鸟来说,仍然是个大包袱,过重的负担会让鸟类的死亡率显著上升,目前科学界以物种平均体重的4%一5%来限制定位器的重量。‎ 直到近年,光敏地理定位仪的出现,才使得对小型鸟类迁徙的精确定位和研究成为可能。光敏定位仪具有重量轻、续航时间长、记录数据多等特性。小的光敏定位仪重量不到‎1克,可以持续运行两年左右。光敏定位仪佩戴在候鸟身上,可以记录周围环境光照强度的周期性变化。待鸟迁徙结束,科学家回收定位仪,利用软件读取信息,来估测鸟类的地理位置。经度值由日出和日落时间的中间点确定,纬度值则由当天的日照时长计算得出。这样便可计算出乌迁徒的准确路线、飞行速度和确切越冬地。这种方法的短板是没有卫星定位准确,无法实时反馈信息,而且只能通过回收同一个体的追踪器来获取被记录的数据。‎ ‎(取材于付建平、金子兴、赵天昊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监测数据显示,雨燕的迁飞路线几乎和“一带一路”重叠。每年8月它们以北京为起点,经内蒙古方向往西北迁飞,从天山北部到达中亚地区,然后向南穿过阿拉伯半岛,于11月上旬到达非洲南部越冬。北京雨燕迁徙路线的单程距离超过1.6万公里,全年迁徙距离在3.2万公里以上。‎ ‎20世纪前期,北京雨燕数量曾达到鼎盛,有5万只之多。从1950年开始,随着旧城改造和地铁修建,城门、城墙等先后被拆,北京雨燕栖息地迅速减少。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北京新建起许多以玻璃和钢筋水泥为材料的高楼大厦。这些现代建筑没有给北京雨燕留下居住空间,而玻璃幕墙镜面反射天空,又会让雨燕迁飞时误认为前方开阔,撞向玻璃,每年都有不少雨燕因此伤亡。同时北京湿地迅速减少,海淀多处稻田逐渐消失,南郊三海子等处的池塘面积大大缩小,雨燕的食物来源受到极大影响。2014年7月,据中国观鸟会统计,北京雨燕数量锐减,仅剩2700多只。‎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领导一再强调要抓好生态修复,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问题,把营造完整生态链作为北京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分,“要讲好雨燕的故事”“让城市能留得住雨燕、长耳鸦等野生动物”。‎ ‎2016年,北京市启动每年2200公顷的湿地恢复、新建项目,至2018年底,全市累计恢复、新建湿地6674公顷,预计“十三五”期间,要累计恢复、新建湿地1.1万公顷。一批批萎缩湿地被唤醒,滋润了北京城乡,同时也保证了候鸟等野生动物生存的需要。于2018年启动的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通过种乡土树、混交林、食源植物,让野花野草在林下扎根,为野生动物营造觅食地和“安居房”,进而保护生物多样性。新造林和原有林有机连接,形成了大尺度的森林湿地和相互联通的绿色廊道,为野生动物迁徙建好“高速路”和“休息区”。2019年春季,市政府启动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调查,对生物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考量。根据调查情况,市园林绿化局建立了城区动植物栖息地保护名录,并划分保护地,划出保育区,让野生动植物自由栖息。‎ 又见雨燕归来,北京已在探索的路上。‎ ‎(取材于高武、石河等的相关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口裂非常宽大、飞行技术高超,使得北京雨燕能够在空中飞行时捕食大量的害虫。‎ B. 导航定向能力强、能够预报天气变化,是以北京雨燕为代表的夏候鸟的典型特征。‎ C. 北京雨燕飞行本领强,与其体重较小且翅膀呈细长而尖镰刀形等形体特点有关。‎ D. 北京雨燕选择在城楼、古塔等处筑巢,这些建筑物为其提供了居住、起飞的条件。‎ ‎2.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追踪鸟类迁徙所用方法的分析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运用定点调查的方法,即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很难保证调查效果。‎ B. 制作用于追踪候鸟迁徙的环志应选用耐磨损、耐腐蚀、质量轻的金属材料。‎ C. 卫星定位技术能对鸟类做全球实时追踪,却导致了鸟类死亡率的显著上升。‎ D. 光敏地理定位仪能够记录鸟迁徙时周围光照强度周期性变化的一系列数据 ‎3. 如果要对北京雨燕的迁徙进行追踪,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简要分析。‎ ‎4. 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导致北京雨燕数量减少原因的一项是 A. 北京雨燕迁徙路线距离过长 B. 古建筑的大量拆除 C. 现代建筑物玻璃幕墙光污染 D. 湿地面积迅速减少 ‎5. 保护北京雨燕有哪些意义?为保护北京雨燕,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请根据上面三则材料概括回答。‎ ‎【答案】1. B 2. C ‎ ‎3. 最有效的方法是为北京雨燕佩戴光敏地理定位仪。因为:①光敏定位仪重量很轻,适合佩戴在体重较轻的北京雨燕身上;②光敏定位仪续航时间长,适合远距离、长时间迁徙的北京雨燕;③光敏定位仪需要回收同一个体的追踪器获取数据,适合多年往返同一地点、延用旧巢的北京雨燕;④科学家通过光敏定位仪记录的信息,可计算出鸟迁徙的准确路线、飞行速度和确切越冬地,该方法适合飞往远方过冬的北京雨燕。 4. A ‎ ‎5. 第一问:①保护北京雨燕,有助于北京本土特色文化的传承。②保护北京雨燕,具有宣传“一带一路”的文化意义。③保护北京雨燕,对于北京城市生态修复具有示范意义。‎ 第二问:①迁徙路线研究方面;②生态环境改善方面;③野生动物保护方面。‎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A项,对应文中第二段“口裂非常宽大,能够使它们在飞行中兜捕到大量农林害虫”,第三段“北京雨燕具有高超的飞行本领”两句,A选项正确。‎ B项,“导航能力强”对应文中“它们具有超强的导航定向能力”一句;“能够预报天气变化对应文中“成为天气变化的一种标志”一句,但“以北京雨燕为代表的夏候鸟的典型特征”并没有在文中体现,B项错误。‎ C 项,对应文中第四段“雨燕身形小巧,在高空飞行时很少扇翅,尖长的翅膀能提供强大的升力”一句,“身形小巧”对应“体重较小”,“尖长的翅膀”对应“翅膀呈细长而尖的镰力形”,这两点都是雨燕的“形体特点”,而“提供强大的升力”则是雨燕“飞行本领强”的原因,因此C选项正确。‎ D项,对应文中“会选择在高耸的城楼、高大的皇城建筑和中古塔筑巢”“为雨燕提供了理想的集群繁殖之所和起飞滑翔的平台”两句,D选项正确。‎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A项,对应文中第二段描述定点调查法时“无法准确获取相关信息”一句,不能得到准确信息即“很难保证调查效果”,因此A选项正确;‎ B项,对应文中“环志由金属材料制成”一句,“耐磨损”“耐腐蚀”两个特点可由鸟类迁徙距离长这一特点推断出,“质量轻”可由“目前科学界以物种平均体重的4% 5%来限制定位器的重量”一句推断出,因此B选项正确;‎ C项,导致鸟类死亡率上升的“过重的负担”指的是卫星定位仪,而不是卫星定位技术,偷换概念,因此C选项错误。‎ D项,对应文中描述光敏地理定位仪时“记录周围环境光照强度的周期性变化”一句得出,因此D项正确。‎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 从材料一中“体重只有31‎-41克”一句可看出北京雨燕体重较轻的特点,从材料二中“小的光敏定位仪重量不到‎1克 ‎”可以看出光敏定位仪的重量很轻,因此适合佩戴在体重较轻的北京雨燕身上;从材料一中“飞往远方过冬”一句可看出北京雨燕远距离、长时间迁徙的特点,而材料二中所体现的光敏定位仅“续航时间长”的特点,正适合远距离、长时间迁徙的北京南燕;从材料一可得知北京雨燕拥有“常多年返回同地点,有延用旧巢的习性”,而材料二中“科学家回收定位仪,利用软件读取信息”一句说明科学家会通过回收每一个个体的光敏定位仪来获取数据,适合多年往返同地点、延用旧巢的北京雨燕;从材料一可得知北京雨燕“飞往远方过冬”,而科学家们可通过光敏定位仪获取的数据“计算出鸟迁徒的准确路线、飞行速度和确切越冬地”,因此该方法适合飞往远方过冬的北京雨燕。‎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A项,虽然在材料第一段“北京雨燕迁徙路线的单程距离超过1.6万公里,全年迁徙距离在3.2万公里以上”一句中有所体现,但是雨燕本身的迁徙路线是不变的,减少的原因应该侧重于外部条件的改变。‎ B项,可由材料中“随着旧城改造和地铁修建,城门、城墙等先后被拆,北京雨燕栖息地迅速减少”一句得出;‎ C项,可由“玻璃幕墙镜面反射天空,又会让雨燕迁飞时误认为前方开阔,撞向玻璃,每年都有不少雨燕因此伤亡”一句得出;‎ D项,可由“北京湿地迅速减少,海淀多处稻田逐渐消失,南郊三海子等处的池塘面积大大缩小,雨燕的食物来源受到极大影响”一句得出;‎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第一问为“保护北京雨燕有哪些意义”。材料一中,“北京雨燕是极少数以‘北京’命名的野生动物之一”“成为古都北京引人注目的景观”“早已融入北京人的日常生活,融入北京文化之中了”三句都体现出北京雨燕对北京人民生活的影响,因此保护北京雨燕,有助于北京本土特色文化的传承;材料三中,“雨燕的迁飞路线几乎和‘一带一路’重叠”一句表明,保护北京雨燕具有宣传“一带一路”的文化意义。材料一中,“它们在飞行中兜捕到大量农林害虫,包括蚊、蝇、虻等”以及材料三中“把营造完整生态链作为北京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分”“要讲好雨燕的故事”三句都体现出雨燕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保护北京雨燕,对于北京城市生态修复具有示范意义。‎ 第二问为“为保护北京雨燕,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材料三中“玻璃幕墙镜面反射天空,又会让雨燕迁飞时误认为前方开阔,撞向玻科茶璃,每年都有不少雨燕因此伤亡”一句说明迁徙之路上存在的障碍会造成雨燕的伤亡,所以因此保护雨燕应该做好迁徒路线研究方面的工作;材料三中“市委、市政府领导再强调要抓好生态修复,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中问题”“抓好生态修复,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问题”两句可看出保护雨燕应做好生态环境改善方面的工作;材料三中“一批批菱缩湿地被唤醒,滋润了北京城乡,同时也保证了候鸟等野生动物生存的需要”“于2018年启动的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通过种乡土树、混交林,食源植物,让野花野草在林下扎根,为野生动物营造觅食地和‘安居房’”“新造林和原有林有机连接,形成了大尺度的森林湿地和相互联通的绿色廊道,为野生动物迁徙建好“高速路’和‘休息区’”“市园林绿化局建立了城区动植物栖息地保护名录,并划分保护地,划出保有区,让野生动植物自由栖息”四句可看出保护雨燕也应做好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工作。‎ ‎【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6分。‎ ‎(一) (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吾尝谓医之在天下,其资生民之用,盖与谷帛等,窃怪世之工其道者何少也。自三代以来,以医名世者多矣,其为论说方术大备矣。又尝怪夫世之医者,皆忽而不学。使孝子慈孙不能无恨于疾苦之际者以此也,可不悲哉!予少多病,世之医往往与之游,率按前人成说而用之,未有心得而能原其所以说者也。而世医不以术易衣食者鲜矣,何暇及此哉!宜工之者寡,而古学之废也。意必有聪明微妙之君子,悯兹学之不振,悼生人之疾疠,独治其道,修其术,而莫或知之者焉。‎ 绍圣丁丑,予得罪谪官齐安,而得蕲水庞君馬。其于医,殆所谓聪明微妙者也。君讳安时,字安常,蕲州蕲水人。儿时读书,尝问医于父,父授以《脉诀》,君曰:“是不足为也。”独取黄帝、扁鹊之脉书治之。未久,已能通其说,时出新意,辨诘不可屈,父大惊,君时未冠也。已而病聋,君曰:“天使我隐于医欤!”乃益读《灵枢》《太素》诸秘书,凡经传百家之涉其道者,靡 不贯通。时时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有與疾自千里踵门求治者,君为辟第舍居之,亲视膳粥、药物,既愈而后遣之,如是常数十百人不绝也。其不可为者,必实告之,亦不复为治。活人无数,病家持金帛来谢,不尽取也。‎ 戊寅之春,予见君于蕲水山中。视其貌伟然,听其议博而不繁,妙而易晓。告予曰:“世所谓医书,予皆见之,惟扁鹊之言深矣,盖所谓《难经》者也。予欲以其术告后世,故著《难经解》数万言。观草木之性与五脏之宜,秩其职任,官其寒热,班其奇偶,以疗百疾,著《主对集》一卷。古今异宜,方术脱遗,备伤寒之变,补仲景《伤寒论》。药有后出,古所未知,今不能辨,尝试有功,不可遗也,作《本草补遗》一卷。”吁!其备矣。予问以华佗之事,君曰:“术若是,非人所能为也,其史之妄乎!”‎ 是冬而君疾作。明年春而剧。门人请自视脉,君笑曰:“予察之审矣,胃气已绝,死矣。”因尽屏药饵,忽焉韵语数句,授其婿,盖超然达者语也。后数日,与客坐语而卒,年五十八,时二月初六也。‎ ‎(取材于张耒《庞安常墓志铭》)‎ ‎6.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世医不以术易衣食者鲜矣 易:改变 ‎②悼生人之疾疠 悼:为……担心 ‎③独取黄帝、扁鹊之脉书治之 治:研究 ‎④乃益读《灵枢》《太素》诸秘书 乃:于是 ‎⑤靡不贯通 靡:没有 ‎⑥亦不复为治 为:因为 ‎⑦其史之妄乎 其:恐怕、大概 ‎⑧予察之审矣 审:清楚 A. ①⑥ B. ②⑦ C. ③⑤ D. ④⑧‎ ‎7.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盖与谷帛等 大概是和谷物布帛相同的 B. 天使我隐于医欤 这是上天让我无法行医了 C. 秩其职任 整编排列它们功用的次序 D. 因尽屏药饵 于是完全不服用任何药物 ‎8.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在第一段表达了对当时部分从医者的不满,但也相信有“治其道,修其术”的良医存在 B. 庞安时医术高明,有仁爱之心,为求医者提供居所,调理饮食,事必躬亲,不取分文。‎ C. 庞安时对古代医学理论常有自己的见解,对名医扁鹊的医书、华佗的事迹有客观评价。‎ D. 文章结尾处写庞安时痼疾加剧,却能够淡然处之,表现了他超然达观的人生态度。‎ ‎9. 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率按前人成说而用之,未有心得而能原其所以说者也。‎ ‎10. 第三段中的“吁!其备矣”,是作者对庞安时著述完备的感叹。请结合本段内容,简述作者这样感叹的理由。‎ ‎【答案】6. A 7. B 8. B ‎ ‎9. (当世的医生)大都沿袭前人通行的说法来治病,(他们)没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更不能去推究前人这样说的原因。 ‎ ‎10. 作者感叹庞安时著述完备,是因为庞安时医学著述多,且研究方向全面。其著述中:①有将扁鹊《难经》中深奥的医学理论解说给后人的《难经解》;②有研究记录药物性能与人体脏器匹配关系的《主对集》;③有对张仲景《伤寒论》遗漏药方和对伤寒症状的表现进行补充的著述;④有对古书没有记载的新出现的有效药物,进行研究记录的《本草补遗》。‎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①而世医不以术易衣食者鲜矣,意思是“况且世上的医生不拿医术作为谋生手段,来换取衣食的人已经很少了”。易:交换、换取;‎ ‎⑥亦不复为治,意思是“也不再给(他们)治疗”。为:替、给。‎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B项,天使我隐于医欤,意思是“这是上天让我潜心研究医学”。选项“无法行医”翻译错误。‎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 B项,“不取分文”错,根据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尽取也”,可以得出“不全收取”,不是“分文不取”。‎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本题关键词有:“率”,都是;“成说”,已有的学说;“原”,追溯,推……的本源;“所以”,……的原因。‎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筛选概括能力。文言文中的概括题,是在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对文本的翻译还是要放在首位;其次,按照题干提示从文中筛选出相关信息,然后再进行概括。这个难度不大。‎ 从第三段“世所谓医书,予皆见之,惟扁鹊之言深矣,盖所谓《难经》者也。予欲以其术告后世,故著《难经解》数万言。观草木之性与五脏之宜,秩其职任,官其寒热,班其奇偶,以疗百疾,著《主对集》一卷。古今异宜,方术脱遗,备伤寒之变,补仲景《伤寒论》。药有后出,古所未知,今不能辨,尝试有功,不可遗也,作《本草补遗》一卷。”可得出本题答案的内容。‎ 此处可译为:“社会上的人所说的医书,我都看了,只有扁鹊的言论深奥。所谓《难经》,是扁鹊把医术寓于这本书中。我想把医术传给后世,所以写了数万字的《难经辨》。观察药性与内脏的相应关系,即某药适宜治某脏的病,分清脏器的职能,分清药性的寒热,分清奇方和偶方的用法,来治百病,著《主对集》一卷。古今不同的事宜,医药学著作没有记载的,他都根据阴阳的变化,补充张仲景的《伤寒论》。后代才发现的药,是古人不知道的,当代人也不能分辨,经过试验有效的,不可遗漏的,写了《本草补遗》。”‎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我曾经说过,世间的医生对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来说,他们的作用大概是和谷物布帛一样的, 我私下里奇怪现在擅长医道的人怎么那么少啊。从夏商周以来,凭借医术而闻名于世的人很多,他们论说医术的著作也很完备了。我又奇怪于现在的医生都轻忽那些医书而不研习。因此,致使众多孝子慈孙在亲人遭受疾病痛苦,需要救治的时候,留下了许多遗憾,这难道不令人悲痛吗!我小时候身体孱弱多病,因此经常与当世的-些医生交游,(当世的医生)大都沿袭前人通行的说法来治病,(他们) 没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更不能去推究前人成书立说的原因。况且世上的医生不拿医术作为谋生手段,来换取衣食的人已经很少了,又哪里有精力顾及到这些呢。自然擅长医道和医术的人越来越少,而古代的医学传统也荒废了。(但是) 我想世间一定会有明察事理、 精微深奥、才能出众的医者,悲悯医学的的凋救,为老百姓长期遭受病痛感到极度的哀伤,独自专心研究治病的本领,钻研精进医疗技术,只是目前没有什么人知道他们罢了。‎ 绍圣丁丑,我获罪被贬谪到齐安,后来认识了蕲水的庞安时。他在医学方面,大概就是我所说的明察事理、精微深奥的人。庞君名安时,字安常,蕲州蕲水人。庞安时小时候读书,曾向父亲求问医学,父亲将《脉诀》给他,庞安时说:“《脉诀》内容浅显,不值得学。”然后,他只选取了黄帝和扁鹊的脉书潜心研究。不久,他便能通晓书中的全部内容,并且时常有自己新的见解,(别人) 与他辩驳诘难也不能使他改变。他的父亲大为惊奇,当时庞安时还未成年。不久,庞安时因患病而耳聋,他感叹道:“这是 (上天)让我退隐为医(潜心研习医术)啊!”于是他更加刻苦地研究《灵枢》《太素》等珍贵的医书,经传百家之言凡是涉及医学内容的,无不融会贯通。庞安时常常为人治病,一般十有八九都能痊愈。‎ ‎ 有抱病乘车从千里之外上门来求治的人,庞安时为他们腾出房间,让他们居住,并且亲自察看患者的食物、药品,等病人痊愈后才让他们回家,这样的情况常常是数十上百人不断。那些无法救治的病人,他定如实告诉他们病情,也不再为(他们)治疗。庞安时治好了无数的病人,-些患者拿着财物来感谢,他并不都收取。‎ 演之春,我在蕲水的深山之中见到了庞安时。我看他形貌出众,听他言谈,(其言论) 既渊博丰富又切要简明,既精深微妙又通俗易懂。( 庞安时)告诉我:“世上的医书,我基本上都看过,只有扁鹊的医术写的最深奥,就是那本《难经》。我想把<难经》里记载的医术解说给后人,所以著《难经解》共数万言。我仔细观察植物(药物)的性能,及其与人体脏器间的匹配关系,整编排列药物功用的次序,评定药物的寒热性气,分辨药物的阴阳属性,用它们来治疗各种疾病,并著《主对集》-卷。(对于) 古今观点不同有争议的,医术有所缺漏的,(为了) 使得伤寒的不同症状表现能记录得更加详细,我对张仲景的《伤寒论》进行了补充。有些药物是后世才出现,古人没有记载,现在的人又不能济别的。我经过尝试,确认了这些药材的功效,认为医书中不应该遗届,为此写了《本草补遗》-卷。 ”啊,实在是太完备了!我曾问他有关华佗的事,他说:“医术如果真的像书中所写的这样,不是人所能达到的,大概史书的记载并不真实吧!”‎ 这年冬天,庞安时顽疾发作。到了第二年的春天,病情加剧。他的学生请他给自己诊脉,他笑看说:“我已仔细地研究了, 我的胃气已绝,该死了。”于是他完全不再服用任何药物。有一一天他忽然说了几句韵语给他的女婿, 都是些超脱旷达的人常说的话。过了几天,他在与喜人坐看谈话时安然辞世,时年五十八岁,时间是二月初六日。‎ ‎(二) (共7分)‎ 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②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1】犹犬羊之鞟。”‎ ‎(《论语·颜渊》)‎ 注释:【1】鞟(kuò) :去毛的兽皮。‎ ‎11. 文中画线句,有人断句为“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有人断句为“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断句方法,分别解释句意。‎ ‎12. 阅读以上两则材料,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儒家对于“质”和“文”关系的认识,并选择某一个领域(文学、艺术、教育等),结合实例谈谈你的思考。‎ ‎【答案】11. 先生的话是出自君子之口,可惜说错了。 先生这样谈论君子,可惜说错了。 ‎ ‎12. 第一问:“质”“文”同等重要。第二问,结合例子分析即可。‎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对文意的影响,以及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按照不同断句翻译名著的内容,然后分析这样断句有什么区别。‎ ‎“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这样断句, “夫子之说/君子也”的“说”,就是“话”“学说”的意思,是名词;“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这样断句,“说”就是“谈论”,是动词。根据这一点来翻译即可。‎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名著思想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首先翻译整个材料,理解文本大意,然后抓住主要概念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思考其思想在当今时代的价值。‎ ‎①这是孔子的传世名言。它高度概括了文与质的合理互补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未经加工的质朴是朴实淳厚的,但容易显得粗野。后天习得的文饰,虽然华丽可观,但易流于虚浮。‎ ‎②棘子成的话是君子应有的意思。然而可惜他言语过激,有藐视文采作用的意图,可能会招致人们轻视文化教育的心思,所以子贡出言警示他。意思是指,棘子成看似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但却忽略了个性的重要。“质”的确重要,但是本质和文采同样重要,这两个是本与末的关系:本,就好比大树的根,末,就好比天树的树冠。所有的植物都具备根系,但如果把露出地表的部分都砍去,那么所有的植物都是一样的,失去了生机。所以,如果忽视了末(文),那么万物都会是一个样态,世界失去了千姿百态的面貌,虽然可以保住一时的辉煌,但长此以往失去生机,必将走至衰败与堕落。‎ ‎“质”代表本质,“文”代表形式,要想成就君子,贯彻中庸之道,文与质缺一不可,更需达到平衡,方能是至高境界。举例可选择“文学、艺术、教育”中的一个,围绕形式与内容来谈即可。‎ ‎【点睛】‎ 高中学生对名著的理解、赏析能力相对强得多,初次接触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就有较高的起点,较广的视野。因此,在阅读指导的过程中,高中学生可以对原著进行精读。精读要求“循文入义”做到“字训其义,句贯其旨,文循其脉,篇会其旨”,逐步进入“文会、意会、情理、神会”的境界。即要求学生做到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表达方式、总体布局、熟悉文学作品的大意,记忆其中重要的部分,又要让学生能抓着中心,细心揣摩某些精彩段落,做好读书笔记。高中学生尤其是高二学生学业负担重,因此有些名著名篇可以采用泛读的方法。泛读是一种略观大意、知其梗概、不示源探微、不究其深意的阅读方法。泛读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泛读书的书名、作者、前言、出版社、出版期,了解书刊的内容和形式特征;然后是略读正文,了解章节名称、文章的大大小小的标题和能反映书和文章的内容的字、句、段落;最后细读自己所需要或感兴趣的内容。‎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②棘子成说:“君子有好本质就行啦,要文采做什么呢?”子贡说:“可惜呀!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文采如同本质,本质也如同文采,二者是同等重要的。假如去掉虎豹和犬羊的有文采的皮毛,那这两样皮革就没有多大的区别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一) (共1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龙吟·莲子 王夫之【1】‎ 平湖渺渺波无际,难认旧时青盖。荻絮横飞,蓼红斜眩,秋光无赖。拚【2】不含愁,韫香密裹,泠泠珠佩。伴江妃【3】、泪颗盈盈,怕谁厮恼,幽房里,深深缀。‎ 十斛明珠谁买。空望眼、悬愁碧海。露冷昆明【4】,霜凋玉井【5】,兰舟罢采。自抱冰魂,海枯石烂,千年不坏。莫抛掷、一点孤心,苦留得、秋容在。‎ 注释:【1】王夫之:明末清初人,曾在衡山举兵反清,明亡后隐居石船山。【2】拚:同“拼”。【3】江妃:指唐玄宗妃子江采萍,她失宠后曾拒绝玄宗赏赐的珍珠。【4】昆明:指汉武帝所建的昆明池。【5】玉井:井的美称。‎ ‎13.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阕前五句描写了波光浩渺、残阳冷照、万物凋残、萧瑟凄清的景象。‎ B. “十斛明珠谁买”承上启下,一个“谁”字表达了作者悲愤无奈的情感。‎ C. 作者借莲子形象、江妃典故寄托自己的情感与追求,表达含蓄蕴藉。‎ D. 本词运用“渺渺”“泠泠”“盈盈”等叠词,生动形象,读来音韵和谐。‎ ‎14. ‎ ‎“空望眼、悬愁碧海”一句中“悬”字化无形为有形,下列诗句的“悬”字也具有这一表达效果的是 A.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B.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杜甫《月三首》)‎ C.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D.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温庭筠《咸阳值雨》)‎ ‎15. 屈原的《离骚》状写香草寄托忠贞,后人评价王夫之这首词“神契《离骚》”,请结合本词和下面《离骚》的相关诗句,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①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②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答案】13. A 14. C ‎ ‎15. ①王词托物言志,状写莲子寄托忠贞,在这一点上与《离骚》创作手法与情感相同。②《离骚》诗中,作者写用江离、辟芷、秋兰、芰荷、芙蓉打扮自己,表现诗人的美好外形与内质,突出其高尚忠贞的爱国情怀。③王词描绘莲子质地晶莹、芬芳馥郁,赞美莲子“自抱冰魂,海枯石烂,千年不坏”的特质,并借莲子相关的典故,表现作者亡国的悲苦、不改初衷的人生追求和对故国的一腔忠贞。‎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A项,词中“荻絮横飞”“蓼红斜眩”说明刚到秋季并非深秋,与题干“万物凋残”矛盾;“秋光无赖”是表现秋光的美好,与选项中“萧瑟凄清”矛盾,因此A项不正确。‎ 故选A。‎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鉴赏中的“炼字”题。一般炼字题往往要注意动词、形容词、副词、叠音词等有特色的词;要先解释本字,再翻译句子意思,再结合语境分析手法、效果等。‎ C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秋香为无形,“悬” 字将无形化为有形,具体可感。ABD项的月、泪、雨,均为“有形”之物,与要求不符。‎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手法及某方面写作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采用了比较鉴赏的方法,增加了难度。考生首先要分析题干中的提示语,找到思路;然后具体分析两首诗词中运用到这一手法的句子,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内容、手法、思想感情等;最后再扣住题干提示总结。‎ ‎《水龙吟.莲子》为咏物诗,典型的托物言志。本题要求与《离骚》进行类比,因此要求学生明确以下信息:①题干有诗评内容,注意做好翻译和理解;②二诗有相似点,即本题为对比分析题的类比题;③具体作答中,要求学生一方面读懂《水龙吟.莲子》,一方面理解《离骚》给的诗句;④作答中,学生要注意逐一展开表达。屈原的《离骚》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屈原以来,“香草美人” 就已经成为了高洁人格的象征。题目中说王夫之的此诗“神契《离骚》”,那也是写作手法或精神内核延续其传统,找出其与《离骚》的相同点即可。如王夫之使用“莲子”千年不坏表达自己对旧朝廷忠心耿耿的决心,与屈原的状写“香草”寄托忠贞如出一辙。‎ ‎【点睛】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包括:(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和想像 (又叫虚实结合); (3)对比; (4)白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 借代、对偶等。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等。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古代文人常借助不同的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周敦颐在《爱莲说》中通过描写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的高洁之志;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春日景象,表达回归田园的喜悦;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周瑜“__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的儒将形象,对比出自己的落寞无奈;诗人们还常借用芳草的形象表达愁情,如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香远益清 (2). 亭亭净植 (3). 木欣欣以向荣 (4). 泉涓涓而始流 (5). 羽扇纶巾 (6). 樯橹灰飞烟灭 (7). 芳草无情 (8). 更在斜阳外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葛”“涓涓”“纶”“樯橹”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二) (共5分)‎ ‎17.《红楼梦》第22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迷贾政悲谶语”讲述了贾府上下在上元节制灯谜、猜谜语的故事。其中“更香”(古代用于计时的一种香)的谜面有这样四句诗:‎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在曹雪芹的构思里,每个谜语都象征着制谜人的性格,暗示了其命运。“更香”这个谜语在小说中是谁出的,不同版本存在争议,一说是薛宝钗,一说是林黛玉。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具体情节简要分析。‎ ‎【答案】结合诗句分析制谜人性格特点,结合小说情节印证;结合诗句分析制谜人命运特征。如认为是宝钗,可分析其结局;如认为是黛玉,可从性格角度分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对大纲规定的名著名篇有熟悉程度,特别注意情节、人物、主题的把握,还要注意一些细节。做题时要仔细。‎ 完成这道的《红楼梦》题,首先要读懂题干,理解“更香”和“谜面”的意思。其次关注题干中“性格”“命运”“情节” 等关键词,以及“二选一”的对应人物。要求学生任选黛钗一人,进行分析说明。若认为是薛宝钗,可说这是作者在暗示薛宝钗的结局。她在丈夫出家为僧后,将过着冷落孤凄、终生愁恨的孀居生活。更香同风雨阴晴的变化无关,却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地消耗着自身。隐喻着宝钗的命运和结局。若认为是林黛玉,可说黛玉性格敏感、多愁善感,以及红颜薄命的结局。但同时黛玉也在俗世中保持着自己的独特品质和一片冰心。分析理由充分,有具体情节。‎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依赖一条邮路 ‎①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自以为获得专业创作的最佳境地时,决定回归乡下祖居的老家,以求得一个耳目清静的环境,而不是陶渊明式的避世隐居。我在这里可以坐下来潜心阅读世界名著,可以平心静气回嚼20年乡村生活,形成新的作品。我几乎本能地关注着生活,尤其是乡村世界的变化,自然少不得一份报纸。能否每天看到当日的地方报纸,成为一个小小的却也揪心的问题。‎ ‎②我祖居的村子虽然距西安不过50华里,却是一个被地理环境限制着的“死角”。回到这样环境的老屋里,我首先想到如何能读到当天的报纸。得知这里的邮递员仍旧是我熟悉的那位姓史的乡党,便找到他商量,把我所订的报纸投送到他每天必经的村子的我的一位亲戚家,由我走读上中学的儿子放晚学时顺便捎回来。这样,每天傍晚,我停歇工作的时候,坐在祖居的小院里,借着尚未暗淡的天光,打开《参考消息》,看世界的这个和那个角落又发生了什么值得关注的大事和趣闻;还有贴近我生活的《西安晚报》,既有国家大事,更有城市和乡村的新鲜事。我曾在该报上读到一位农村女人首创家庭养鸡场的新闻报道,竟然兴奋不已,随之便搭乘汽车追到西安西边的户县进行采访,先写了一篇报告文学发表在《西安晚报》,后又演绎成8万字的中篇小说《四妹子》,这是我写农村体制改革最用心也最得意的一部小说。‎ ‎③每有或长或短的小说或散文写成,或者要投寄一封信,我便骑自行车赶到4公里远的邮政代办点。代办点设在军校大门内右侧的一间小平房里,只有一位代办员。我把自行车停在路边,便拿出要寄的稿件或信件走到办理窗口前,看着那张熟悉面孔的眼神里显示出“你来了”的意象,等着我先开口。如果是寄信,我便会说要几张邮票;如果是寄稿件,便把封好的信递给他,让他在桌旁的磅秤上称一下重量,然后用算盘算出邮资。我用他摆在窗台上的糊贴好邮票,再把装着文稿的信封给他。他砸上有“挂号”字样的邮戳,仍然不说话,眉宇和眼神里显示出“办妥了”的意象,我也不多嘴,点点头便告辞了。‎ ‎④我至今依然记得那张面孔,以及那脸上的表情。那张面孔,脸色微黄偏白,很洁净;眼睛不大也不小,永远是一种平和的神色;鼻梁不高不细,端正而庄重。他完全专注于案头的工作,多余一句客套话也不说,更不会有东拉西扯的闲话乃至废话了。有一次交办完邮件离开窗口时突然想到,他是只和我短言少语呢,还是对所有人都如此这般?我便侧立在一旁观望。见一位穿戴整齐的军校女学员走到窗口,手里拿着一个包裹送进窗口,然后看见他从窗口接过去,认真地检查,称重,算资,整个过程只听见一两句关于邮资的简短对话。一位同样年轻的男军人走到窗口,和那位女军人的过程如出一辙。接着看到一位穿戴不凡的中年女人,从衣着打扮和太过自信的走路姿势,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傲慢的人。她走到窗口,却不邮寄任何东西,只听她嗓门很响亮地向窗口内询问,却听不到窗口里他的声音。约略可以听得出来,她给远方老家的邮件,怎么还没收到?需要多少日子才能到?不会丢吧?从她离开窗口时的表情判断,她自己得到肯定的、可以放心的答复了,咣当响着的皮鞋敲击水泥路面的声音也是欢愉的。原来这人就是不爱说话。‎ ‎⑤记得有一次例外,在我往信封上抹糊的时候,他却主动开口了:“你前日在报上登了一篇文章?”我颇为惊讶,他竟关注我的写作了。他接着又说了一句:“昨日回局里参加学习,我听大家说的。”他没说邮局里的人如何说我这篇小说。‎ ‎⑥在我蜗居乡下祖屋写作的10年里,每有或长或短的小说写成,我便骑上自行车,骑过坑坑洼洼的砂石公路,在送到代办点的这4公里路途中,充满着一种跃着的心情,砂石公路上坑坑洼洼致成的连续性颠簸,不仅破坏不了我的好心情,反倒激发着蹈跃的连续性。乃至赶到熟悉的窗口前,和那张熟悉的脸孔面对面时,领会到那眼神里又现出“你又来了”的意象,我也不说一句客套话,只把邮件送进窗口……我已记不清10年间经他的手寄出过多少文稿和信件,从来没有丢失过。在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这位代办员便成为我实现和外部世界沟通的最可靠的桥梁。‎ ‎⑦新的世纪刚刚到来,我又回到离别了七八年之久的屋院,一个人住了两年,这是一种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最踏实也最美好的感觉。写作的欲望潮起时,便在那间小书屋里铺开稿纸。每有文章写成,依旧踏上轻便自如的自行车和大半生走得最多也最熟悉的家乡路,赶到4公里外的代办点,依旧是那间门口墙上挂着绿色邮箱的平房,依旧是开着下层窗户的窗口,依旧坐着那位微黄偏白面孔的代办员,变化的仅仅是他的头顶出现了白发。他在看见我的一瞬,眉眼里现出一缕不易觉察的诧异神色,问:“你不是进城了吗?”我答:“我又回来了。”之后再无话。我交寄了信件,点点头便告辞了。我至今不会使用轻便快捷的电子文稿的传递方法,还依赖于原始的邮寄手写稿件的途径。‎ ‎⑧重回乡下祖居屋院的第二年,我骑上自行车赶到代办点的窗口前,交办完要邮寄的稿件窗口里的他让我等一下,对我说:“麻烦你办点事。”依旧是谦谦地微笑着,语气平静地告诉我,他很快要退休了。我不觉一愣,看不出这张呈现着中年人气色的脸,已经年上花甲了。心头微微一震,顿生眷眷之情了。他告诉我,孩子知道他认识我,便买了我的两本书,让他再见我的时候给书上签名。我自然应诺,用自己的钢笔,在那两本书上签下了我的名字。这应该是我最用心最认真的签名之一。他连着说了两句感谢的话。我为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和读者不知签过多少万册书了,却不敢接受他的感谢。我和他握手告别,他竟破例走出门来,在我准备推起自行车的时候,我又握住了他的手,有点不忍松开。‎ ‎(取材于陈忠实的同名散文)‎ ‎18. 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成为一个小小的却也揪心的问题 揪心:焦虑,令人悲痛 B. 显示出“你来了”的意象 意象:表情达意的神态 C. 和那位女军人的过程如出一辙 如出一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D. 顿生眷眷之情了 眷眷之情:难舍、留恋的情感 ‎19.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②段作者写自己获得新闻素材后“追”到户县采访,得以写出成功的作品,体现了作家对生活的深入关注。‎ B. 第⑥段写公路上“连续性的颠簸”不断激发着作者内心的蹦跃之情,这突显其去邮寄新作品时内心激动不已。‎ C. 第⑦段连用四个“依旧”,层层铺写,强调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熟悉亲切之感,和回归乡村后的踏实欣喜之情。‎ D. 第⑧段写作者“不敢”接受感谢,表现了他的平和谦逊;写握手时“不忍”松开,表现了对代办员的感激与不舍。‎ ‎20. 文章题目“依赖一条邮路”有哪些含义?请结合全文,加以解释。‎ ‎21. 这篇散文朴实醇厚,语淡情浓。有人说,作品的风格就是作品中人物的性格,请结合文中代办员这个人物,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 ‎【答案】18. A 19. D ‎ ‎20. ①作者回到乡村生活,通过邮递订阅报纸,关注时代变化,获取写作素材。②作者通过邮政代办点,邮寄稿件、信件,与外部世界实现沟通。③在邮寄的过程中,作者认识、了解了代办员,对他充满信任、感激之情。④作者对自己曾经的生活和传统生活方式的珍惜和留恋。 ‎ ‎21. ①文中“代办员”这个人物形象,平和沉稳、谦逊有礼;待人平等;认真敬业、情感真挚。他不爱说话,但办事牢靠,经他寄出的信件从未丢失过;②本文叙事近乎直叙,用语平常,没有过多雕饰,情感深厚真挚,与“代办员”的性格协调一致; ③由此可见,作品风格和人物性格要和谐统一,作品风格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人物性格也促进文章风格的形成。‎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从词语的本意出发,然后放入语境当中,结合上下文分析词语的语境义。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A项,“揪心”在文中主要指的是我在农村因看不到报纸而产生的焦虑、担忧,“令人悲痛”则情感太过,不符语境。‎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这道题考查的是对于文段内容的理解。‎ D项,“作者‘不敢’接受感谢,表现了他的平和谦逊”不准确,正是因为小邮递员作者才能够读到报纸写出作品、寄出作品和信,对于作者而言,小邮递员对他的帮助要大的多,所以他“不敢”接受感谢,承受不起,而不是为了表现作者的“平和谦逊”。‎ 故选D。‎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标题的含义。理解标题的含义可从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一语双关、双层含义等角度思考。这是一道分析文章标题含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入手分析,表层含义注意结合情节和内容分析。‎ 本题为理解概括题的综合题,需结合文章内容,答出表层,深层,情感三个部分,“依赖一条邮路”,结合“这样,每天傍晚,我停歇工作的时候,坐在祖居的小院里,借着尚未暗淡的天光,打开《参考消息》,看世界的这个和那个角落又发生了什么值得关注的大事和趣闻;还有贴近我生活的《西安晚报》……这是我写农村体制改革最用心也最得意的一部小说”,可见“邮路”表意指的是在我蜗居乡下写作时,我向外界寄出完成的作品或信件都需要骑着自行车赶到4公里远的邮政代办点,完成邮寄,以及通过邮递订阅报纸,获得写作素材;深意,结合“我已记不清10年间经他的手寄出过多少文稿和信件,从来没有丢失过。在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这位代办员便成为我实现和外部世界沟通的最可靠的桥梁”,可见“邮路”是认真负责的邮局代办员使作者实现和外部沟通的桥梁,表达了作者对一直以来承担我信件邮寄工作的代办员的感激和信任;最后情感注意上位,结合“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自以为获得专业创作的最佳境地时,决定回归乡下祖居的老家,以求得一个耳目清静的环境,而不是陶渊明式的避世隐居”“新的世纪刚刚到来,我又回到离别了七八年之久的屋院,一个人住了两年,这是一种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最踏实也最美好的感觉”,可见“邮路”在文中的上位概念应该是传统生活方式,表达了作者的珍惜和留恋。‎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与鉴赏作品的风格。鉴赏人物形象离不开文中对人物的描写,考生找到这些描写,概括出人物性格即可;注意题干提示的“这篇散文朴实醇厚,语淡情浓。有人说,作品的风格就是作品中人物的性格”,把握住答题方向。‎ 首先要解读文章风格“朴实淳厚,语淡情浓”的含义,即在朴实的写人叙事中富有韵味,平淡朴素的语言,叙述中饱含深情,用语平常,情感深厚真挚;体现在人物形象上,指的是文中小邮递员表面上的“平和”“寡言少语”,却是一个对工作认真,待人富有情谊的人,结合具体事例,给出人物形象的词汇,最后答出两者之间的关系,人物与文章风格协调一致,且相辅相成。‎ 比如“那张面孔,脸色微黄偏白,很洁净;眼睛不大也不小,永远是一种平和的神色;鼻梁不高不细,端正而庄重。他完全专注于案头的工作,多余一句客套话也不说,更不会有东拉西扯的闲话乃至废话了”“约略可以听得出来,她给远方老家的邮件,怎么还没收到?需要多少日子才能到?不会丢吧?从她离开窗口时的表情判断,她自己得到肯定的、可以放心的答复了”“我已记不清10年间经他的手寄出过多少文稿和信件,从来没有丢失过”“交办完要邮寄的稿件窗口里的他让我等一下,对我说:‘麻烦你办点事。’依旧是谦谦地微笑着,语气平静地告诉我,他很快要退休了”,根据这些描写可以看出文中“代办员”这个人物形象,平和沉稳、谦逊有礼;待人平等;认真敬业、情感真挚。他不爱说话,但办事牢靠,经他寄出的信件从未丢失过。这是人物形象。‎ 再看叙述风格,“回到这样环境的老屋里,我首先想到如何能读到当天的报纸。得知这里的邮递员仍旧是我熟悉的那位姓史的乡党,便找到他商量,把我所订的报纸投送到他每天必经的村子的我的一位亲戚家,由我走读上中学的儿子放晚学时顺便捎回来”“我为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和读者不知签过多少万册书了,却不敢接受他的感谢。我和他握手告别,他竟破例走出门来,在我准备推起自行车的时候,我又握住了他的手,有点不忍松开”等,可以看出本文叙事近乎直叙,用语平常,没有过多雕饰,情感深厚真挚,与“代办员”的性格协调一致。‎ 由此可见,人物与文章风格协调一致,且相辅相成。‎ ‎【点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2.语言基础运用。‎ 很多人认为葡萄上的白霜是农药残留的痕迹,所以在吃葡萄前, ① 。‎ 当然,也有很多人坚信这些白霜不过是些葡萄糖。其实,这种白霜既不是农药,也不是葡萄糖,而是葡萄表皮上的蜡质。 ② ,主要是为了防止水分的蒸发,同时还能抵御病菌的侵染,是葡萄自己生产的“安全农药”。它的成分主要是一种叫齐墩果酸的物质,‎ 这种物质可以占到白霜总重的60%一70%。除此之外,白霜中还含有一些醇类、酯类物质。这些物质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溶于水。不过,这些白霜洗不掉也没有关系。因为, ③ ,甚至还对保护肝脏和抗病毒有帮助。‎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这些物质”指代对象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一些醇类、酯类物质 B.蜡质和齐墩果酸 C.齐墩果酸和一些醇类、酯类物质 D.白霜和一些醇类、酯类物质 ‎(2)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1)C(2)①总是想努力把这层白霜洗掉;②表皮上的这层蜡质;③它不仅不会危害健康.‎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理解指代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考查学生是否能从文段中找到文章指代的对象,因此需要仔细阅读文章内容,找到与指代内容有关的部分,然后具体筛选出指代对象。‎ 前文内容主要在论述白霜中的成分,由文中提到的“它的成分主要是一种叫齐墩果酸的物质”,可知“齐墩果酸”为答案之一;同时前文又提到了“白霜中还含有一些醇类、酯类物质”,因此可知选择C 项。‎ 故选C。‎ ‎(2)本题考查情境补写能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 第一处所在段落是阐述人们之前对待葡萄上白霜的误区,既然认为它是农药或有害物质,那吃葡萄前肯定会将它洗掉;第二处由后文可知是在讲解“蜡质”的作用,第二句需要强调“蜡质”;第三处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根据后文“甚至”的关联词,可推知前句内容为“它不仅不会危害健康”。‎ ‎23.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悲剧美是指在文学艺术中将美好的事物毁灭,通过对立和冲突,展现动人心魄、撼人心灵的美感。请以《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巴黎圣母院》中的某一个人物为例,谈谈你对悲剧美的理解。要求:结合作品内容分析。150字左右。‎ ‎②最近,多地中学生联合发起“推广分餐,拥抱健康,从这个春天开始”的倡议。请拟写一则微信,劝说自己的长辈接受该倡议。要求:有理有据,语言得体。150字左右。‎ ‎③请以“盼”为题目,写一首现代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写现代诗,要使用意象;写抒情文字,要借助场景描写来抒情。不超过150字。‎ ‎【答案】①《巴黎圣母院》中的伽西莫多虽然是一个外形丑陋的教堂敲钟人,但是其内心却柔情似水,温和善良。他对自己的恩人克洛德有情有义,对自己钟爱的爱斯梅拉达更是给予其无私的爱。他将暴露出魔鬼面目的弗罗洛扔下了钟楼,自己则选择了与艾斯美拉达死在一起。从亲情和爱情两方面阐释伽西莫多身上的悲剧美,就能发现伽西莫多身上别样的人性美。‎ ‎②爷爷奶奶,您二老身体还好吧。今年的疫情让我们全家没能在春节聚餐,大家都感到很遗憾。爷爷奶奶,您知道吗?中国传统的合餐制度有许多弊端,很容易导致疾病传播,有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都是因为聚餐引起的。相比之下,分餐制能够很好地解决许多问题,能有效阻断病毒和细菌的传播。爷爷奶奶,今年春天,我们发起了一个倡议,叫做“推广分餐,拥抱健康,从这个春天开始”,希望您二老带头支持我呀。‎ ‎③盼 一双望眼 投出心头的一缕绵绵 一缕最短也是最长的风景线 无可丈量 有多少个盼者生动的形象 就有多少种牵挂的情思 或立,或坐,或倚,或臥 或奔走,或梦驰,或漂泊 姿态不同,而同为 灵魂的守望 可能在柴门里的一缕炊烟下 可能在六月采莲的的荷叶间 可能在风雪拍打的破窗之内 可能在云雾缭绕的万仞之巅 一个盼字 足以支撑一生 先人有所盼,盼得双眼滴血 我们有所盼,盼得望眼欲穿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①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②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③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④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 ‎①第一题是传统风格的名著阅读题,属于议论类。要求在选读的5部名著里择一而写,谈谈对于悲剧美的理解。格外需要注意的是,题目中要求的5部名著没有包含传统的《老人与海》,而是加入了《巴黎圣母院》,这暗示同学们也需阅读并了解《巴黎圣母院》的相关内容。按照答题步骤,首先解释什么是“悲剧美”,然后在选读的5部名著里确定某一个具有悲剧美的人物,比如《呐喊》中的单四嫂子、《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兰花等。然后运用名著中的2-3个具体情节,进行悲剧美的论证。‎ ‎②微写作第二题出现了实用类文体,体现了北京卷的改革方向。题目要求写一则微信,规劝长辈进行分餐。一般而言,实用类文体相对简单,任何分数段的同学都可以上手,属于微写作中的保底题目。对于这类题目的备考,最重点的是在写作中要注意格式的正确性,并凸显语言特点。本题中,格式虽然是微信,但是仍需保留抬头。语言要注意是给长辈的倡议,所以要有尊敬、规劝的特点。理由给出通俗易懂的2-3点即可。‎ ‎③第三题是抒情类,要求以“盼”为题写-段抒情文字(或一首现代诗) ,要求较高。题目规定,必须借助场景描写来抒情,也就是说本题要进行场景描写,在场景描科蓉写的基础上抒发情感。实际考场上建议以前面两道题目的作答为主。‎ ‎24.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丹麦设计师瓦格纳设计的“Y型椅”,既汲取了中国明式圈椅外形和意蕴的精髓,同时又体现了北欧设计的简洁思想。中国味与北欧风的完美融合,使得“Y型椅”成为现代家具设计中的经典之作。‎ 从美洲传到中国的辣椒,最早只是被当作盐的代替品。后来中国人创造出了许多“辣味十足”的美食,辣椒成为中国烹饪的重要食材。而今,有些“辣味十足”的美食已经跨出国门,走向世界了。‎ 由此可见,不同的文化可以相互借鉴、融合、发展。‎ 请以“文化互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具有逻辑性;语言得体。‎ ‎②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2020年的春天变得不再平凡。‎ ‎2月3日‎,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投入使用,来自各省市的1400余名医务工作者身着防护服,在抗疫最前线与病毒展开殊死搏斗。‎ ‎2月24日‎,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各社区门口仍能见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 ‎3月3日‎,北京市新高考首次适应性测试开考,5万余名考生“居家考试”。‎ ‎3月26日‎,北京驰援武汉医疗队首批返回人员,受到首都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与此同时,在意大利、塞尔维亚等国家,中国医疗队的援助工作已经展开。‎ ‎......‎ 雪冷不妨春意到,在举国上下抗击疫情的日子里,我们都在现场。请以“我也在现场”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可写实,可想象;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语言得体。‎ ‎【答案】例文:‎ 文化互鉴 ‎“Y”型椅的中西合璧,辣椒的饮食互融,都是“文化互鉴”的最好范例。如今,世界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璀璨光辉的一面,与其歧视对抗,不如“文化互鉴”,共同繁荣。‎ 文化交流是一个机遇, 它从来不是灾难。‎ 在《圣经》中曾有这样的故事:生活日益繁荣,于是各地人们聚集在一起,建筑一座通天的宝塔,接近他们的上帝。巴别塔越筑越高,几近通天,上帝发了怒,将塔推毁,然而人们又重筑。上帝发现,人们筑塔时协调有序,交流没有障碍,于是他让人们说不同的语言。果然,最终这通天的宝塔再没有建造下去。这虽是虚无缥缈的故事,可我们据此知道,若世界人民不交流,不合作,是什么也做不成的。如今,各地区间文化交流深入,我们应尽力清除隔阂,筑起人类繁荣进步的“巴别塔”。‎ 文化的交流并不是一个灾难。诚然,外来文化的冲击会使本民族文化受到影响,甚至会失去原来的样子。可是,就像一个人跌倒之后并不应该去理怨地面不平,或从此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再上路,相反他应该查找原因,将地面填平或改变自己行走的方式。同理,在这“越来越小”的世界里,我们应该保护并弘扬本民族的文化,而不是直接野蛮地将所有外来文化都拒之门外。‎ 文化互鉴使人受益。无论是“东风西渐”还是“西风东渐”,东西方都会因文化交流而受益。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各地间的文明相互学习借鉴,使彼此的发展都获益良多。唐时的中国因开放交流而繁荣,明清时的中国因闭关自守而落后,交流会使国家进步,文化繁荣。文化的传播并不是“文化侵略”,而是代表和平友好。两国的文化交流传播并不意味着一国对另一国的文化输出,两国文化的趋同。它更有可能的结果是两国文化和谐并包,共同发展。两国文化交流的深入,有利于加深两国友谊,推进世界的和平。‎ 当然,“鉴”就意味着并非全部“拿来”,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拿来之后,还要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或用、或改、或舍,这样的文化交流才能称之为“互鉴”。‎ 在当今时代,时代的浪潮已经扑面而来,文化交流已经无法避免。在这时候,逆着这股潮流狭隘地遵循着民族主义是十分不明智的。相反,勇敢地投入这股浪潮,为世界与本民族的文明发展都能贡献一份力量。一味回避,一味逃脱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既然文化交流的大潮已经涌来,何不勇敢地投身其中?‎ 时代的机遇让人们能了解对方。各族人民渐渐解决了语言上的障碍,何不共同助力于人类的繁荣进步?联合已初现端倪,区域集团化组织出现且联合不断深入。我们不妨大胆假设,在某一天的地球上,世界只有一个国家,而国家之中文明交汇而又保持了自己的特色,丰富而多彩。这个国家的子民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即为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献上自己的力量,再无所谓极端民族主义作祟。人们和乐,共同发展。‎ 在文化交流深入的今天,请敞开胸怀,大胆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文化互鉴,做与世界相融的国,而不是一个“局外人”,与世界人民一起,共筑一座人类文明繁荣的“巴别塔”。‎ 我也在现场 ‎2020年的这个春天,注定不平凡。在这场声势浩大的疫情狙击战中,我见证了无数伟大或平凡的生命所绽放的美。那些奋笔写下“请战书”的医护工作者,开建武汉火神山医院的施工人员,用爱搭建桥梁,日夜驰援运送物资的驾驶员……他们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这个春天,到处都是令人感动的故事,而我,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在现场。‎ 这是日落西山之后,夜晚即将来临,阳光下喧嚣的万物收拢华美的翅膀,正在谢幕。这是回家的时刻,你看那万家灯火次第闪现,照亮旅人归程,每一个窗口都在演绎人间的温暖。高铁,餐车旁。一位老人在靠着椅背闭目小憩,花白的头发,满脸的疲惫。一张高铁票静静地放在他面前的餐桌上:G1022次列车,广州南到武汉,二等座,无座。乘车人是钟南山院士。‎ ‎83岁的钟老,周六全天无休,刚从深圳抢救完病人回到广州,下午开会就接到紧急通知,即刻赶往武汉。钟老,已值耄耋之年,您的身上有多少风霜和尘埃,疲惫和沧桑?您还有多少忧思与焦灼?关于生灵与人类,关于生命的来处和去处。多想,我也在现场,为您递上一块毛巾,让您擦去脸上的尘土,为您倒上一杯热茶,让您润一润干渴的喉咙。‎ 这是一条通往县城8公里外疫情监测点的公路,警嫂吉尔娜正开车赶往那里,车上是为执勤的丈夫和民警、辅警送去的可口的热饭、醇香的奶茶。这是吉尔娜清晨起来,趁着7个月的女儿还在熟睡的时候做的。她想起昨晚当民警的丈夫冉春生的话:“疫情严重,我必须在监测点蹲守,家里就辛苦你了。”她也记得自己的回答:“你在前沿一线守护大家的安宁,我是你坚强的后盾。疫情防控需要我们每个人贡献力量。” 吉尔娜,你不是一个人,我也在现场,我在为你们夫妻加油鼓劲。当人们关注着在疫情防控战场上日夜奋战的逆行身影时,是否留意到公安干警们身后那束满怀关爱、略显担忧的目光。她们有一个特殊的称号——警嫂。她们是妻子、是母亲、也是女儿。她们在平凡的生活中默默支持着丈夫的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间真情挚爱,用瘦弱的肩膀为庄严的警营撑起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无数个任春生和吉尔娜,我为你们自豪。‎ 我还在社区门口看到这样一群青年。他们身着红马甲,佩戴红袖章,穿梭在每一个小区楼栋,奔走在每一条公路干道,活跃在城乡的每一个角落。防疫检查、信息登记、体温测量、知识宣传、物资派发、心理疏导,他们有的是追随父母长辈的步伐,有的是兄弟姐妹共同战“疫”,有的是朋友同学齐上阵。摘下口罩,他们是青春洋溢、稚气未脱的在校学生;戴上口罩,他们用逆行者的身姿诠释着“小战士”的勇敢与坚毅,彰显出青年一代的使命与担当。‎ 彭银华与妻子约定“疫情不散,婚期延迟”的时候,我也在现场;周丽穿梭在社区的大街小巷,楼上楼下、挨家挨户排查外来人员,反复呼吁居民带上口罩、减少聚会的时候,我在现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护士单霞,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防护服的时间,在投入一线工作前,要求理发师剃光及腰长发的时候,我在现场;武汉的很多医护人员超负荷应对疫情,一周每天只睡2个小时,直到增员的医护人员到后,疲惫至极的他们直接倒在医院走廊睡过去的时候,我在现场;76岁高龄的陆三满捐出仅有的1000块钱的时候,我也现场……‎ 是的,每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中,“我”都在现场,我见证了中华儿女的众志成城,见证了我们伟大祖国的顽强与坚韧。我会从这一个个“现场”中,汲取精神的力量,做好我自己该做的事,为这个春天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解析】‎ ‎【详解】①本次议论文难度不高,主题还是热点“文化”。之前的考题“文化”“文化认同”都是此类型的文章。 类型属于今年议论文的两类重点题型之一的“核心概念讨论类”,重点写解释和怎么办,也就是我们要如何进行文化互鉴,一定要给出清晰具体的方法,方法越清晰具体,分数会越理想。根据解题方法,首先使用核心概念阐释法,解释“文化”和“互鉴”两个词。从中可以得到在文化领域的互相借鉴。既然是互相,那就需要相互学习,所以只强调有一方面好是不行的。既然是借鉴,那就不能全盘接受,而是要使用好的内容融合到自己的文化中。根据多维角度阐释法,可以得到“互相”就势必有两个主体,可以是中外,也可以是古今。根据拆字法,可以得到“借”是用别人的,“鉴”是仔细审查和参照。要注意借鉴的特点,和抄袭要有所区别。以上是“如何借鉴”可以使用的角度,在写作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根据作文方法,开阔思维,思考出自己的文章思路。‎ 参考立意:‎ ‎1.文化因交流互鉴而精彩 ‎2.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3.多姿多彩共存,文化之美互鉴。‎ ‎4.交流互鉴,造就多样文明。‎ ‎5.搭文化之桥,建多彩文明。‎ ‎6.兼收并蓄,成就中华先进文化。‎ 参考素材:‎ ‎1. 历史上,澳大利亚被称为“幸运之国”,丰富自然资源使这里的人们习惯了田园牧歌般的悠闲生活。19世纪50年代,亚裔移民来到澳大利亚“淘金”。他们靠勤奋积累了不少财富。亚裔移民克勤克俭,让一些人尤其是蓝领工人感到压力,担心自己的工作被抢走。‎ 迥异的文化传统以及较低的融入程度,也造成新老移民的隔阂。澳大利亚人大部分是欧洲后裔,约占人口总数85%,其中又以英裔最多,占33.9%。随着越来越多的亚裔面孔出现,一些欧洲后裔心理失衡,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行为屡禁不止。‎ ‎2. 华夏民族上下五千年,漫漫长路,从诸子百家到新中国成立,有许多令人惊叹的优秀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喷搏,绽放,然后深深烙印在万千中国人的骨髓之中,隐隐跳动,脉搏滚滚。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在带来了西城文化的同时,也把中国的丝绸、瓷器传入西方,中华文化的力量在西域的国度里生根发芽。‎ 中华民族天生富有创造性。儒学带来许多影响世界至深的道德观念、为人处世之理;秦创郡县制,在现如今许多国家的制度里有迹可循:可见中华文化之伟大,对世界影响之深刻。‎ ‎3.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民族文化之所以存在,在于其始终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让它不同名族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则为其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在交流与碰撞中,各民族不断吸收对方优秀的文化特质,摒弃已有的不合时宜的因素,改造自己,发展自己,最终融合成-一种新的体现时代要求与内涵的文化。在文化融合中,原有的民族文化并没有消亡,而是以新的形式保存下来,就像一台机器,换掉老旧的、生锈的、低效的,机器的升级版仍是机器,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正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4. 文化交流不仅是艺术品的相互鉴赏,更是走进人心的切磋与对话。2006年创立的“非洲文化人士访问计划”,如同打开了一扇窗,让更多非洲国家文化人士与中国零距离接触,来华观摩、调研、创作,受到各非洲国家的普遍欢迎和赞扬。如今,由非洲国家文化官员来华参加的文化政策圆桌会议已举办了两届,去年又将人员范围扩大至来华创作的客座艺术家、挂职调研的文博专家等。‎ 中国的艺术家对非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也取得可喜成果。在喀麦隆,中国舞蹈家辛勤耕耘3年,让沉寂了20多年的喀麦隆国家舞蹈团重焕活力,成为喀麦隆引为自豪的文化品牌;在厄立特里亚,中国艺术家通过举办大型庆典演出培训班,培养出众多专业人才;还有从中国杂技之乡吴桥走出的一批批非洲学员,在“非洲文化聚焦”的大型晚会上,以精彩的技艺博得满堂喝彩。‎ 参考结构:题目是《文化互鉴》开头从“Y”型椅和辣椒引出论点,与其歧视对抗,不如“文化互鉴”,共同繁荣。接着解释“巴别塔”的由来,照应结尾;然后论述文化的交流并不是一个灾难,应当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责怪别人的文化;在论述“文化互鉴”使人受益,以唐朝的繁荣和清朝的闭关锁国进行对照,说明文化开放的好处;文章最精彩的地方是关于“互鉴”的具体做法, 以鲁迅《拿来主义》的口吻说明,拿来之后,还要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或用、或改、或舍,这样的文化交流才能称之为“互鉴”。最后指出,在文化交流深入的今天,请敞开胸怀,大胆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文化互鉴,做与世界相融的国,而不是一个“局外人”,与世界人民一起,共筑一座人类文明繁荣的“巴别塔”。‎ ‎②本次记叙文看起来言简意赅,但实际有很多可挖掘的点。题目“我也在现场”,首先体现“我”,其次“现场”,再次“也在”,为什么“我”“在现场”在一个什么样的“现场”,还有谁“在现场”等等,都是同学们可以延展思考的方向。‎ 记叙文写作难度较大,需要同学们调动更多的写作技巧,展现语言的驾驭能力,这体现在记叙文卷面分数方差较大。这就需要同学们对审题、破题建立一套标准的思路 。建议这道题首先抓住“现场”,可以沿着材料给的几个场景,根据核心概念阐释法,思考“现场”的具体定义。材料给的现场包括武汉火神山医院、社区门口、北京“居家考试”、首都各界群众热烈欢迎驰援武汉医疗队返京、中国医疗队在海外的工作等,同学们可充分展开,进行记叙、描写。“我”的内涵更为丰富,火神山医院的线医务工作者、 社区志愿者、居家考试的考生、中国海外医疗队成......关键要定义清楚“我”的内涵;另外注意“也在”现场,除了“我”之外,还有其他对象,这些都应出现在作文中。总之,记叙文要会“讲故事”,故事中的参与对象和场景要具体清晰,也要重视语言及布局谋篇的能力,充分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不要写成一系列的现象展示。无论是论议论文还是记叙文,都需要同学们对核心概念进行深入思考挖掘,重视审题及立意,并丰富素材和语言。‎ 参考立意:‎ ‎1.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2. 一千句“加油”,不如一次行动;‎ ‎3.什么样的人才配的上“英雄”的称号;‎ ‎4. 抗击疫情,不做旁观者。‎ 参考素材:‎ ‎1. 一月初,竟陵市委王书记才去北京学习回来就贪上个大事件,下午四点下了火车,打车回到市委,前脚才踏进办公室的门,秘书就递过来一份贴了红条的加急文件。不等放下公文包,他抓紧打开,“啊!果不其然!”其实就在北京这最后的几天,他隐隐约约有听到身边的同志说到“海鲜黑市”、“冠状病毒”的字眼,只是万万没想到,事故就发生在自己的家乡,而且离自己负责的区域那么近。现在这传染源已经搭上省里最大的两个火车站了,那些蜂拥返程的人……不敢再往下想。‎ ‎2. ‎2月3日,一位戴着口罩的中年女群众来到福建福清石竹派出所大门口,她跟门卫说所里来了个快递,然后放下一个黑色包裹就离开了。民警打开包裹,发现里面有2000元现金,60个口罩和一张纸条。‎ ‎3. 儋州一位支援湖北医生妻子的独白:你赴前线抗疫 我在后方护家 ‎2020年1月24日‎,天气晴朗,心情有点压抑。支援湖北医疗队名单出来了,松了一口气,没有我和他的名字。但又有些失落,到前线去,应该是所有医护人员最大的愿望。全省乃至全国都在不断增派医务人员支援湖北,有医生、护士、感控人员、检验技术人员、影像师……但需求量最大的是护士,其次是医生,我和他都是医生,我们时刻准备着。‎ ‎2020年1月27日‎,正月初三,医院最新的支援湖北医疗队名单出来了,“李材忠,重症组”。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真的见到名单的那一刻,我的心里五味杂陈,所有的不安与恐惧向我袭来。对于大家来说,他是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对于我们这个小家来说,他的身份是丈夫、是爸爸,是我们的整个世界!‎ 当时,我第一时间就跑到办公室去找他。他微笑地看着我,平静地说:“你知道我们应该去帮忙,所以彼此都没通知对方就报了 ..........‎ ‎4. “亲爱的老婆:你在武汉辛苦了!视频看到你在那边没事,真好!你专心坚守自己的岗位,我和爸妈做你坚强的后盾……也请你照顾好自己,我们等着你们尽快打赢这场防疫战,早日回家团聚!”‎2月10日,是第二批河北支援湖北医疗队入驻武汉市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的第四天。“90后”护士马玉洁收到了丈夫满怀深情的信,信息虽简短却饱含牵挂。‎ 参考结构:题目是《我也在现场》。文章通过几个感人的片段来表现“抗击疫情,众志成城”的主题。第一个片段是钟南山院士的车票和高铁上的小憩,运用细节描写表达对钟老的尊敬。第二个片段是从民警冉春生的妻子吉尔娜的角度,写她去给丈夫以及同事们送饭,通过夫妻对话展示公安干警及家人的付出;第三个片段是青年群像,通过描写他们每天做的事,展现一代青年的精神风貌;第四个片段是英雄群像,有社区工作者、医护人员、捐款的群众等,由点到面地展示中华儿女在抗疫斗争中的风采。而且作者在每一个片段里都有扣题,不断出现“我也现场”,这样就使得文章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 一事多人 的材料,有几个 人 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一事多因 的材料,有几个 因 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