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00 KB
  • 2021-06-09 发布

江苏省淮安市马坝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3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三语文 Ⅰ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列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从屈辱到崛起、从 到独立富强,经过 70 年的风雨前行,如今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是一个生机盎然的中国。从温饱不足、 欺凌到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全球治 理的主要参与者,经过 70 年的 ,如今铺陈在世界面前的,是一幅瑰丽无比的中国 画卷。‎ A. 积重难返 倍受 栉风沐雨 B. 积贫积弱 倍受 风雨飘摇 C. 积重难返 备受 风雨飘摇 D. 积贫积弱 备受 栉风沐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积贫积弱:长期积累的贫困衰弱。‎ 积重难返:长期形成的不良的风俗、习惯不易改变,也指长期积累的问题难以解决。‎ 此处与后文“独立富强” 相照应,应该选积贫积弱。‎ 备受、倍受:备,完全、周遍,是从“范围”角度着眼的; ‎ 倍受,加倍,是从“程度”角度着眼的。‎ 此处后文接“欺凌”,是指遭受到各种各样的欺凌,故选“备受”。‎ 栉风沐雨: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文中有艰苦奋斗之意。 ‎ 风雨飘摇: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与语境不合。‎ 与后文“一幅瑰丽无比的中国画卷”相照应的,应该是如何艰苦奋斗,当选“栉风沐雨”。‎ 故选D。‎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海弄堂的房屋,看上去鳞次栉比,挤挤挨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实在是极其美丽的景象。‎ ‎①看上去有些乱,实际上却错落有致 ②站在至高点上,它们全都连成一片 ‎③它们还如水漫流,见缝就钻 ④无边无际的,东南西北有些分不清 ‎⑤屋脊连绵起伏,横看成岭坚成峰 ⑥又辽阔又密实,像农人撒播然后丰收的麦田 A. ⑤②④③①⑥ B. ⑤④②①③⑥ C. ③⑥①④⑤② D. ③①⑥⑤④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解答本题,首先整体分析文段,本语段描写上海弄堂的房屋特点;再结合上下文确定首句或尾句,根据上文“挤挤挨挨”的特点,形容房屋密集,首句应选用⑤,排除CD;最后根据句间关系确定小组的顺序,④紧承②,写站在高处看到的景象;①是对③的解说,应该先③后①,排除B。故选A。‎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句是 A.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B. 鬓向此时应有雪,心从别处始成灰。‎ C.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D.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 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A 项,“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用“银钏金钗”借代青年妇女,用“长刀短笠”借代壮年男子。‎ C 项,“玉箸”指的是白色的筷子(玉筷),比喻思妇的泪水如注。此代指思妇。‎ D 项,“管弦”,“管”指管类乐器,如笛子、 箫之类;“弦”指弦类乐器,如古筝、琵琶。此处指代音乐。‎ 故选 B。‎ ‎4.下列诗句中,与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 A.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B. 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C.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D.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漫画的意境的题目,要求选出和漫画内涵最吻合的一项是,注意诗中的意象,明确画面的内容、主体。A项,是李白《将进酒》的最后一句,虽然极兴奋,但是暗含催促再饮的意思,是酒喝到极尽兴时想延续快乐,与画面酒渐入酣处不同。B项,“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画面上坐着的两人正在靠近欢谈,站着的人不知是穿衣还是脱衣,但是面朝着坐着的两人而笑,仍在参与酒宴,这个酒席的气氛是热烈欢乐的。C项,这句诗是告别的意思。D项,这句诗中的灯火是昏黄的,渲染的是温馨的气氛,而题中漫画里的灯火是辉煌的,是热烈的气氛。‎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红线传 袁郊 红线,潞州节度使薛嵩青衣。时军中大宴,红线谓嵩曰:“羯鼓之音调颇悲,其击者 必有事也。”乃召而问之,云:“某妻昨夜亡,不敢乞假。”嵩遽遣放归。‎ 时至德之后,两河未宁,以釜阳为镇,命嵩固守,控压山东。杀伤之余,军府草创。‎ 朝廷复遣嵩女嫁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男,男娶滑州节度使令狐彰女,三镇互为姻娅。田承嗣 患热毒风,遇夏增剧。每曰:“我若移镇山东,纳其凉冷,可缓数年之命。”乃募军中武勇十倍者得三千人,号“外宅男”,而厚恤养之。常令三百人夜直州宅。卜选良日,将迁潞州。‎ 嵩闻之,日夜忧闷,计无所出。红线曰:“主不遑寝食,意有所属,岂非邻境乎?”嵩曰:‎ ‎“我承祖父遗业,一旦失其疆土,即数百年勋业尽矣。”红线曰:“易尔,不足劳主忧。乞放某一到魏郡,看其形势,觇其有无。今一更首途,三更可以复命。”嵩大惊曰:“不知汝是异人,然事若不济,反速其祸,奈何?”红线曰:“某之行,无不济者。”再拜,倏忽不见。‎ 嵩常时饮酒,不过数合,是夕举觞十余不醉。忽闻晓角吟风,一叶坠露,红线回矣。‎ 嵩曰:“事谐否?”曰:“不敢辱命。”又问曰:“无伤杀否?”曰:“不至是。但取床头金合为信耳。某子夜前三刻,即到魏郡,凡历数门,遂及寝所。见田亲家翁正于帐内,鼓趺酣眠,枕头露一七星剑。剑前一金合。遂持之以归。既出魏城西门,见晨飙动野,斜月在林。忧往喜还,顿忘于行役;感知酬德,聊副于心期。所以夜漏三时,往返七百里,入危邦,经五六城,冀减主忧,敢言其苦?”‎ 嵩乃发使遗承嗣书曰:“昨夜有客从魏中来,云:自元帅头边获一金合,不敢留驻,谨却封纳。”专使星驰,夜半方到。见搜捕金合,一军忧疑。使者以马挝扣门,承嗣遽出,以金合授之。捧承之时,惊怛绝倒。明日遣使赉缯帛三万匹、名马二百匹,以献于嵩曰:“某之首领,系在恩私。便宜知过自新,不复更贻伊戚。专膺指使,敢议姻亲?所置纪纲仆号为外宅男者,本防它盗,亦非异图。今并脱其甲裳,放归田亩矣。”‎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令三百人夜直州宅 直:同“值”,值守 B. 主不遑寝食 遑:闲暇 C. 不复更贻伊戚 戚:亲戚 D. 聊副于心期 副:符合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军中的宴会上,红线告诉薛嵩她从羯鼓声中听出了打鼓者内心的悲伤。经询问,事 实果然不出红线所料。‎ B. 田承嗣本无异心,红线盗盒之后,他意识到自己处境危险,为打消薛嵩的疑虑以防不 测,他送礼赔罪并解散了“外宅男”。‎ C. 为了维护地方的稳定与安宁,朝廷采用了让节度使结为儿女亲家的方式来调解他们之 间可能存在的矛盾。‎ D. 薛嵩的“日夜忧闷,计无所出”与红线的“胸有成竹、不辱使命”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红 线形象的性格特点。‎ ‎7.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乞放某一到魏郡,看其形势,觇其有无。‎ ‎(2)不知汝是异人,然事若不济,反速其祸,奈何?‎ ‎8. 红线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5. C 6. B ‎ ‎7. (1)请放我出去到魏郡走一趟,观察那里的形势,窥探他有无(发兵的准备)。(2)不知你是一个奇异的人,可是事情如果没办成,反而招来祸患,怎么办呢? ‎ ‎8. 聪慧,能从一些细节中了解他人的心理或不杀一人而以盗取田承嗣贴身之物来 警戒其非分之想;勇武,去魏郡盗取金盒如入无人之境;忠义,对主人薛嵩忠心耿耿,能 主动为他分忧解难。‎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看是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别出现因为审题不清导致正误错位,留下遗憾。最好的方法是凭借知识迁移能力兼用代入法、排除法。‎ C项,句意为:不再给您添忧愁。戚:忧愁。‎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田承嗣本无异心”理解错误。第三段中说:(田承嗣)每曰:“我若移镇山东,纳其凉冷,可缓数年之命。”乃募军中武勇 十倍者得三千人……可见,其早有预谋。且最后一段中田承嗣说:便宜知过自新。也能见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基本上做到字子对译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注意:(1)中,乞:请求。某:我。觇:窥探。‎ ‎(2)中,济:成功。速:招致。奈何:怎么办?‎ ‎8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往往首先判断人物的身份、地位,再根据文中人物的具体言行综合分析。‎ 第一段中,红线判定“羯鼓之音调颇悲,其击者 必有事也。”后果如此,可见其聪慧。‎ 在薛嵩“日夜忧闷,计无所出”之时,她能够主动帮主人解围,可见其忠心耿耿,且能够想出计策并实施,可见去聪慧。‎ 她能够只身前往戒备森严的田承嗣府宅,且能圆满完成任务。可见其勇武。‎ 故此,她是一位聪慧、勇武、忠心耿耿奇女子形象。‎ ‎【点睛】参考译文:‎ 红线是潞州节度使薛嵩的婢女。一次,军中大摆宴席,红线对薛嵩说:“听这羯鼓的声音相当悲伤,击鼓之人必有伤心之事。”于是把击鼓人叫来问他,他说:“我的妻子昨晚死了,不敢请假。”薛嵩立时就放他回去了。‎ 至德之后,河南河北还不安宁,以釜阳为驻地,命薛嵩牢他牢镇守,控制山东一带。战事刚刚过去,帅府也刚刚建立。‎ 朝廷又让薛嵩将女儿嫁与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之子,为儿子迎娶滑州节度使令狐彰的女儿,三镇互相结为姻亲。田承嗣经常患热毒风,遇到夏季,病情更加厉害。他常说:“我若能将驻地移至山东,接受那里的清凉之气,就可以多活几年。”于是从军队中招募了三千名武艺特别高强又特别勇敢的士兵,号称“外宅男”,而予以优厚的待遇。常命三百人在其州中宅第值班守护,并选定了良辰吉日,要将驻地迁往潞州。‎ 薛嵩听说这个消息,日夜忧愁烦闷,不知如何是好。红线说:“主人无暇顾及饮食休息,是不是在考虑邻境之事?”薛嵩说:‎ ‎“我承继祖父的遗业,一旦失去所守的土地,几百年的功勋、事业就全完了。”红线说:“这事容易办,不值得让主人担忧。请放我出去,到魏郡走一趟,观察一下那里的形势,窥探一下他有无发兵的准备。现在一更出发,三更可以回来向你报告。”薛嵩大惊说:“不知你是一个非常之人,可是事情如果没办成,反而招来祸患,怎么办呢?”红线说:“我的行动没有不成功的。”向薛嵩恭身再拜,一晃,不见其踪影。‎ 薛嵩平常饮酒,不过数杯而已,这天晚上饮了十余杯还不觉醉。(正在饮酒)忽然听见清晨的号角随风呜咽,露水从树叶上坠落下来,原来是红线回来了。‎ 薛嵩问道:“事情办妥了吗?”回答说:“不敢辜负主人的使命。”又问:“没伤人吗?‎ ‎”她说:“不至于如此,只是取来了床头上的金盒作为信物罢了。我在子夜前三刻就到了魏郡,进了几座门,到了卧室。只见田亲家翁正在帐中曲腿酣睡,枕前露出一支七星剑。剑前是一个盒子,就拿了回来。出了魏城西门后,见晨风吹动原野,斜月尚挂林梢。担忧而往,欢喜而归,顿然忘掉了奔走之苦。感激主人的知遇,(以此)酬报主人的恩德,勉强实现了我的心愿。在夜里三个时辰之间,往返走了七百里路,身入危险之地,经过五六座城池的原因,只想减少主人的烦恼,哪敢说自己的辛苦。”‎ 薛嵩于是派人送给田承嗣一封信,信中说:“昨天晚上有个客人从魏州来,说是从元帅头边得到一个金盒。我不敢留下自用,特意封起送还。”专使日夜兼程,半夜到达魏州,见田府正在搜寻金盒,全军都发愁而心中猜疑。使者用马鞭扣门,田承嗣(心觉有异)立即出来相见。使者将金盒递给了他,他手捧金盒,惊讶异常。第二天,派使者带了三万匹丝绸、二百匹名马献给薛嵩。说:“我能保全头颅,都是由于你的恩德,我现已知过,自应改过自新,不再给您添忧愁。专心听从指使,不敢以姻亲之故来和你讲平等地位。我所设置的号称‘外宅男’的奴仆,本是用以防盗,并非有什么别的企图,现在都已命他们脱去戎装,回去种田了。”‎ 三、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南康望湖亭①‎ 苏轼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 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②术已虚。‎ 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注】:①时苏轼被贬惠州,途经鄱阳湖边的南康。②康时:即匡时,以避宋太祖赵匡胤名讳。‎ ‎9. 请赏析颔联的写景艺术。‎ ‎10. 简要概括诗歌后两联所蕴含的情感。‎ ‎【答案】9. ①动静结合,“片帆”动,“一山”静;②借景抒情,秋风劲吹,片帆急渡,暮霭弥漫,孤山静立,表现了诗人的愤懑、孤独之情。 ‎ ‎10. ①报国无门的愤懑(济世无术的无奈);②漂泊异乡的孤苦;③思归不得的忧伤。‎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赏析颔联的写景艺术”,写景艺术分析需要结合修辞手法、写景角度等方面分析。古诗词常见的写景角度:远近结合,动静结合,视角: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角度描写景色,虚与实的结合,点与面的结合,时空角度等。诗歌写景常用的手法有答题时先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再结合诗句怎样运用这种手法,最后指出)此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颔联中“片帆”“一山”,一动一静,“急”“孤”透露出诗人的情感,景中含情,结合注释①分析,表现了诗人的愤懑、孤独之情。‎ ‎【10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表明作者有为国效力之意,然而面对自己不断贬谪的命运,却报国无门,济世无术;“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则表达诗人漂泊异乡,思乡而无法归去的悲苦之情。‎ ‎【点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四、名句名篇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 ‎(1)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____!(韩愈《师说》)‎ ‎(3)_____,夕揽洲之宿莽。 (屈原《离骚》)‎ ‎(4)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 ‎(5)_____,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6)高者挂罥长林梢,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_______,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8)_______,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答案】 (1).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 其可怪也欤 (3). 朝搴阰之木兰兮 (4). 别有幽愁暗恨生 (5). 清荣峻茂 (6). 下者飘转沉塘坳 (7).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8). 仁以为己任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抟、扶摇、欤、搴阰、兮、幽、峻茂、塘坳、己。‎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超 人 冰心 何彬是一个冷心肠的青年,从来没有人看见他和人有什么来往。他不轻易和人打招呼,也永远没得到过一封信。‎ 他不但是和人没有交际,凡带一点生气的东西,他都不爱,屋里连一朵花,一根草,都没有。他从局里低头独步回来,关上门,便坐在书桌旁边。偶然疲倦了,拉开帘幕望一望,但不多一会儿,便又闭上了。‎ 程姥姥总算是他另眼看待的一个人,她端进饭去,有时便站在一边,絮絮叨叨,也问他为何这样孤零。何彬偶然答应几句:“人和人都不过如同演剧一般:上了台是父子母女,亲密的了不得;下了台,摘了假面具,便各自散了……尼采说得好,爱和怜悯都是恶……”‎ 这一夜他忽然醒了。听得对面楼下凄惨的呻吟,这痛苦的声音,断断续续,在这沉寂的黑夜里只管颤动。他虽然毫不动心,却也搅得他一夜睡不着。月光如水,从窗纱外泻将进来,他想起了许多幼年的事情——慈爱的母亲,天上的繁星,院子里的花……他的脑子累极了,极力想摈绝这些思想,无奈这些事只管奔凑了来,直到天明,才微微的合一合眼。‎ 他听了三夜的呻吟,看了三夜的月,想了三夜的往事——‎ 他每天还是机械似的做他的事,然而在他空洞洞的脑子里,凭空添了一个深夜的病人。‎ 第七天早起,他忽然问程姥姥对面楼下的病人是谁?程姥姥一面惊讶着,一面说:“那是厨房里跑街的孩子禄儿,腿摔坏了,每夜呻吟。这孩子真可怜,今年才十二岁呢……”何彬自己只管穿衣戴帽,好像没有听见似的,走到门边,却慢慢的从袋里拿出一张钞票来:“给那禄儿罢,叫他请大夫治一治。”说完了,头也不回,径自走了。‎ 程姥姥一看那巨大的数目,不禁愕然,何先生也会动起慈悲念头来! ‎ 呻吟的声音,渐渐的轻了,月儿也渐渐的缺了。何彬还是朦朦胧胧的——慈爱的母亲,天上的繁星,院子里的花……他的脑子累极了,竭力的想摈绝这些思想,无奈这些事只管奔凑了来。‎ 程姥姥带着禄儿几次来叩门,要跟他道谢;他好像忘记了似的,冷冷的抬起头来看了一看,又摇了摇头,仍去看他的书。禄儿仰着黑胖的脸,在门外张着,几乎要哭了出来。‎ 这一天晚饭的时候,何彬告诉程姥姥说他要调到别的局了,后天早晨便要起身,请她将房租饭钱,都清算一下。‎ 他觉得很疲倦,一会儿便睡下了。——忽然听得自己的门钮动了几下,接着又听见似乎有人用手推的样子。他不言不动,只静静的卧着,一会儿也便渺无声息。‎ 第二天他自己又关着门忙时,忽然想起绳子忘了买了。他打开门,只见人影儿一闪,再看时,禄儿在对面门后藏着呢。他踌躇着四围看了一看,一个仆人都没有,便唤:“禄儿,你替我买几根绳子来。”禄儿趑趄的走过来,欢天喜地的接了钱,如飞走下楼去。‎ 不一会儿,禄儿跑的通红的脸,喘息着走上来,一只手拿着绳子,一只手背在身后,微微露着一两点金黄色的星儿。他递过了绳子,仰着头似乎要说话,何彬却不理会,拿着绳子自己进屋去了。‎ 累了两天了,何彬闭上双眼,又想起了深夜的病人——慈爱的母亲,满天的繁星,院子里的花……十几年来隐藏起来的爱的神情,又呈露在何彬的脸上;十几年来不见点滴的泪儿,也珍珠般散落了下来。‎ 微微睁开眼,四面的白壁,一天的微光,屡屡清香,一个小人儿,蹑手蹑脚的走了出去,临到门口,还回过小脸儿来,望了一望。‎ 何彬竭力的坐起来。那边捆好了的书籍上面,放着一篮金黄色的花儿,花篮底下还压着一张纸: ‎ ‎……这篮子里的花,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名字,是我自己种的,倒是香得很,我最爱它。‎ 我想先生一定是不要的。然而我有一个母亲,她因为爱我的缘故,也很感激先生。先生有母亲么?她一定是爱先生的。这样我的母亲和先生的母亲是好朋友了。所以先生必要收下母亲的朋友的儿子的东西。‎ 禄儿叩……‎ 何彬看完了,捧着花儿,回到床前,不禁呜呜咽咽的痛哭起来。 ‎ 清香还在。窗内窗外,互相辉映的,只有月光,星光,泪光——‎ ‎1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从何彬被禄儿半夜呻吟引起思绪,到与程姥姥的对话,再到何彬反复做的关于母亲的梦,最后写他与禄儿的心对心的交流,层层渲染,终于,坚冰化为一泓温暖的春水。‎ B. 作品命名为《超人》,但通篇没有出现“超人”的字样,而是通过暗示的方法让读者自己去领悟的。小说通过写“超人”何彬的转变过程,表现了爱的力量这一主题。‎ C. 小说谋篇布局颇具匠心,三次写“慈爱的母亲……”,直接赞美母爱,既推动了情节发展,又使小说脉络清晰,主题突出。‎ D. 小说的全篇是写实的,但作者把浪漫主义创作中富于表现力的艺术手法运用到小说的意境和氛围的构筑中,十分自然地把主人公置于诗情画意的思绪中。‎ ‎13. 请简要分析何彬这一人物形象。‎ ‎14. 请结合全文,探究小说结尾的作用。‎ ‎【答案】12. C 13. (1)从他人际交往和对一切都很排斥等,看出他是一个冷对社会、与世隔绝、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2)从他听到禄儿的呻吟,并不自觉地拿出钱,而且还不是小数目,看出他有爱心的人。(3)从他梦到母亲,特别是看到禄儿的信后彻底醒悟,看出他已从冷漠中苏醒,真正变成一个透明温暖的人。 ‎ ‎14. ①从情节结构上看,窗内窗外的描写呼应了前文对回忆母亲和禄儿送花的描写,使小说结构更加严谨。②从人物塑造看,完成了人物的塑造,何彬由一个冷漠,内心灰暗的人转变成了一个有爱心,心灵亮堂的人。③从主旨看,揭示了小说的主题,爱可以改变人生,爱能够净化人的心灵。④从艺术表现力看,小说以窗内窗外的描写结尾,委婉含蓄,意境深远。‎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C项,“直接赞美母爱”理解错误。小说没有直接赞美母爱,而是让慈母的形象反复在主人公思想的关键时候发生作用,委婉含蓄地赋予慈母之爱以巨大的力量。‎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开篇“何彬是一个冷心肠的青年,从来没有人看见他和人有什么来往。他不轻易和人打招呼”,“人和人都不过如同演剧一般:……”由其言行可见他的冷漠与隔绝,和社会格格不入。“他听了三夜的呻吟”“凭空添了一个深夜的病人”“从袋里拿出一张钞票来……程姥姥一看那巨大的数目……”能给一个陌生孩子这么多钱,可见出他的爱心。“十几年来隐藏起来的爱的神情,又呈露在何彬的脸上;十几年来不见点滴的泪儿,也珍珠般散落了下来”;“何彬看完了,捧着花儿,回到床前,不禁呜呜咽咽的痛哭起来。”能被感动,可见心苏醒、温暖了起来。‎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重要情节特点、作用的能力。小说的结尾,可从文中重要情节的角度分析思考,小说情节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情节和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就是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上的具体作用。二.情节与情节之间的关系。一般情节在开头,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或者埋下伏笔;在中间,承上启下;情在结尾处,上照应前文。三.情节与小说环境之间的关系,突出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四.情节与小说主题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是点题、突出主题或者揭示主旨。小说结尾以景结情,委婉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结尾的描写和前面“慈爱的母亲,满天的繁星”,“十几年来不见点滴的泪儿”“清香”等内容呼应。从“泪光”可出主人公的心已复苏,重新感到了温暖。从而揭示了小说“爱”的主题。‎ ‎【点睛】小说情节作用一般从以下方面分析:‎ ‎①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考虑,如突出人物个性,展示人物的精神品格。‎ ‎②从情节与上下情节的关系考虑,如创造悬念;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前后照应、对比;推动情节的发展等。‎ ‎③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考虑,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④从给读者的感受分析,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今天更值得“官宣”的是什么 晁星 ‎①这几天,一对明星结婚带大了“官宣体”。一时间,五花八门的“官宣”刷屏。在这场全民娱乐中,脱颖而出的是人民日报新媒体发出的一张“号外”: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再看54年前的报纸,泛黄的铅字难掩当时的举国振奋,同友们不由感慨:“这才叫‘官宣’!”‎ ‎②到底什么是一个时代最值得关注、最值得“官宣”的大事?‎ ‎③就拿10月16日来说,没有54年前那团蘑菇云的腾空而起,“中国就不能叫有更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15年前,神舟五号成功着陆,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如果说这些都已是历史,那不妨再看今朝,“官宣热”的同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宣布一颗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意在纪念将“中国天文学带到世界第一梯队”的“天眼之父”南仁东。可以说,恰是这些国之重器,莫定了中国的崛起之路:恰是这些科学巨匠,夯实着中国的实力根基。但遗憾的是,这些本该大书特书的内容,分得的流量却不多。‎ ‎④“官宣”是一个切口,从中我们看到注意力资源的滥用与失衡。娱乐新闻可以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类似消息不该是全民追捧的“主食”。虽然众多心无旁骛的科学家并不在乎自己获得了多少关注,更不需要所谓“热搜”“名气”,但就整个社会而言,如果大部分人对这些默默奉献的国之栋梁知之甚少,对事关家国命运的大事要事不甚关注,无疑是一种危险。在瞬息万变的今天,假如国人一味在“小时代”的浮华轻飘、熙熙攘攘里沉溺,不仅视野与格局越缩越小,更会消解掉蓬勃向上、锐意进取的精气神。长远来看,这也是对大时代大未来的不负责。今天我们翻出老报纸,尚能鲜明感受到那一代人比学赶超、心系家国的赤子之心,我们更该发问,这个时代需要留下什么,又能让子孙后代记住什么?难道希望后人回溯今日时,看到的大热号外都是娱乐圈动态吗?‎ ‎⑤流量重新聚焦,这不仅是适时纠偏,更是时代所需。当此之时,“中国号”正行进至复兴路上的关键一站,中国人念兹在兹的小康梦可望可即。然而,“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我们国家各个发展领域的“娄山关”“腊子口”不少,外部环境又波谲云诡,可以说是激流之上、不进别退。作为一分子的你我,关注什么,思考什么,憧憬什么,展现出什么样的精神面貌,构成了这个社会的底色,影响着国家发展的走向。享受岁月静好当然可以,但切莫被莺歌燕舞、纸醉金迷蒙蔽。与大时代和大叙事的疏离,其实是另一种对未来的不负责。‎ ‎⑥什么是今天值得“官宣”的大事,是一道所有人都该好好思考的命题。这其中,媒体当有使命感,在流量与责任的权衡中,在放任与引领的博弈中,作出鲜明的选择。“能让中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有一帮人在拼命,不是我一个人,一帮人全是这种心态,我们在一块儿可热闹了,这是一个群体。”这是巨匠的心声,更是这个时代的潮涌。更多“官宣”那些“大写人生”“大国故事”,关注这个澎湃的时代,我们方能书写厚重的大历史。‎ ‎15.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神舟五号、“天眼之父”南仁东等,都应该是“官宣”大力宣传的内容,得到的关注却不多。‎ B. “官宣”聚焦娱乐新闻,反映出注意力资源的滥用与失衡,也休现了国人与大时代、大叙事的疏离。‎ C. 众多科学家并不在乎“名气”,再加上媒体关注流量,使得很多人对默默奉献的国之栋梁知之甚少。‎ D. 流量重新聚焦,使国人走出“官宣”误区,不仅是适时纠偏,更是时代和国家发展需要。‎ ‎16.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由一对明星结婚带火了“官宣体”这一事件引出话题:什么是最值得“官宣”的大事。‎ B. 文章第三段从正面立论:正是科学巨匠奠定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夯实着中国的实力根基。‎ C. 文章第四、五段着重分析了“官宣”聚焦娱乐新闻的弊端和流量重新聚焦的必要性。‎ D. 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并以中国的复兴梦为立论基础,具有现实针对性。‎ ‎17. 结合文本,概述如何走出“官宣”的误区。‎ ‎【答案】15. C 16. B ‎ ‎17. ①国人要树立家国意识和责任意识,多关注和思考“大写人生”“大国故事”等,扩大视野和格局,②媒体要真正担起自己的引领使命,聚焦厚重的大历史。‎ ‎【解析】‎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C 项,“众多科学家并不在乎‘名气’……使得很多人对默默奉献的国之栋梁知之甚少”错误。结合文本内容“虽然众多心无旁骛的科学家并不在乎自己获得了多少关注,更不需要所谓‘热搜’‘名气’,但就整个社会而言,如果大部分人对这些默默奉献的国之栋梁知之甚少,对事关家国命运的大事要事不甚关注,无疑是一种危险”分析可知,“众多科学家并不在乎‘名气’”不是“很多人对默默奉献的国之栋梁知之甚少”的原因。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B项,“正是科学巨匠奠定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夯实着中国的实力根基”错误。结合文本内容“恰是这些国之重器,莫定了中国的崛起之路:恰是这些科学巨匠,夯实着中国的实力根基。但遗憾的是,这些本该大书特书的内容,分得的流量却不多”分析可知,第三段指出正是科学巨匠奠定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夯实者中国的实力根基,是为了论证“官宣”应该大力宣传国之栋梁,大国故事的论点。‎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与文本有关内容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结合文本内容“流量重新聚焦,这不仅是适时纠偏,更是时代所需”“作为一分子的你我,关注什么,思考什么,憧憬什么,展现出什么样的精神面貌,构成了这个社会的底色,影响着国家发展的走向”“与大时代和大叙事的疏离,其实是另一种对未来的不负责”“假如国人一味……不仅视野与格局越缩越小,更会消解掉蓬勃向上、锐意进取的精气神。长远来看,这也是对大时代大未来的不负责”等分析可知,国人要树立家国意识和责任意识,多关注和思考“大写人生”“大国故事”等,扩大视野和格局;结合“这其中,媒体当有使命感,在流量与责任的权衡中,在放任与引领的博弈中,作出鲜明的选择”“更多‘官宣’那些‘大写人生’‘大国故事’,关注这个澎湃的时代,我们方能书写厚重的大历史”等分析可知,媒体要真正担起自己的引领使命,聚焦厚重的大历史。‎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日前,华为在北京发布了全球首款 5G 基站核心芯片——华为天罡,致力打 造极简 5G,助推全球 5G 大规模快速部署。‎ 华为秉承“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客户”的理念,积极投入、持续创新。华为提供涵盖终端、网络、数据中心的端到端 5G 自研芯片,支持“全制式、全频谱(C Band 3.5G、2.6G)”网络,并将最好的 5G 无线技术和微波技术带给客户。‎ 华为常务董事、运营商 BG 总裁丁耘表示:“华为长期致力于基础科技和技术投入,率 先突破 5G 规模商用的关键技术;以全面领先的 5G 端到端能力,实现 5G 的极简网络和极 简运维,推动 5G 大规模商业应用和生态成熟。”‎ 据介绍,华为发布的全球首款 5G 基站核心芯片——华为天罡,在集成度、算力、频 谱带宽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极高集成,首次在极低的天面尺寸规格下, 支持大规 模集成有源 PA(功放)和无源阵子;极强算力,实现 2.5 倍运算能力的提升,搭载最新的 算法及波束赋形,单芯片可控制高达业界最高 64 路通道;极宽频谱,支持 200M 运营商 频谱带宽,一步到位满足未来网络的部署需求。同时,该芯片实现基站尺寸缩小超 50%, 重量减轻 23%,功耗节省达 21%,安装时间比标准的 4G 基站,节省一半时间,有效应对 站点获取难、成本高等挑战。‎ ‎(摘自中国经济网《华为发布全球首款 5G 基站核心芯片》)‎ 材料二:‎ 专家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仅芯片设计人才需求达 14 万人,而同 期全国高校培养规模约 10 万名,算上 30%的流失率,真正进入到这个行业的人才不到 7 万人,缺口近半。迫在眉睫的中国芯在此刻,不仅要避免急功近利,更要以长远眼光在人 才的培养和挖掘上下苦功夫,遵循市场规律,在夹缝中砥砺前行,才能保证企业的健康稳 步发展。‎ 中国芯想要真正逆袭,面临诸多挑战,一个是技术差距,另一个是制作水平的薄弱。 而芯片研发所需的不断积累和完善的长周期、巨大投入,也是国内许多企业望而却步的重 ‎ 要原因。5G 被认为将是中国自主手机芯片赶超的关键。目前紫光展锐、华为、小米都在针对5G 技术进行相应的研发,并希望实现与 5G 移动网络的部署同步推向市场。业内专家认为, 在市场带动下,中国不仅是手机整机研发的聚集地,还将成为全球集成电路发展的聚集地。 越来越多的国际科技企业表现出和中国企业合作的强烈意愿。如果能够引导龙头企业发挥 带动作用,将给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带来良机。‎ 业内专家认为,国际合作是途径,国内企业的落脚点是自主创新,掌握拥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核心技术。与国际先进企业合作有助于国内企业迅速提升技术实力,实现优势互补, 完成技术积累,推出更贴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从而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摘编自余建斌《国产手机何时不再“芯痛”》)‎ 材料三:‎ ‎2010—2019 E 本土芯片供应与需求量对比(单位:十亿美元)‎ 注:E 表示预测。‎ ‎(摘编自《2018—2024 年中国半导体光电器件行业竞争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材料四:‎ 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电子信息行业总决赛日前在深圳落幕。在跻身总决赛的 22家企业中,芯片领域企业占比最大,成为本次赛事的焦点。在当天的决赛赛场,从全国半决赛晋级的 6 家初创企业和 16 家成长企业陆续上台,面对400余位现场评委、观众和直播平台上收看赛事的网友进行路演,并接受 7 位评委的 现场问询考核。在众多参赛企业中,用不同技术创造、应用在不同领域的芯片项目十分引 人注目。面向医疗和物联网终端的人工智能芯片、晶圆级光芯片、智能存储芯片、固态多 光谱传感器芯片、窄带物联网芯片、智能终端触摸屏控制芯片、人工智能语音芯片等项目 陆续登台,讲述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用中国心创造中国“芯”的精彩创业故事。‎ 获得初创企业组一等奖的企业是来自广州的真微科技,这家由中山大学集成电路博士 研究团队创建的人工智能科技公司,主要向移动通信设备、物联网终端、移动穿戴医疗领 ‎ 域提供包含算法、芯片和系统完整嵌入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公司首席执行官陈小柏介绍 说,公司的关键技术是通过芯片架构创新和优化底层电路电压的方式,降低芯片的计算功 耗,为移动终端设备提升续航能力。“电子信息是一个技术驱动型产业,创业团队要拥有 一定的技术沉淀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并且进行迎合市场的技术创新,才能形成真正有价值 的创新。”在电子信息行业从业 5 年、对行业创新创业深有体会的陈小柏说。‎ ‎(摘编自中国财经报《中国“芯”成为焦点》)‎ ‎1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十三五”期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设计人才需求达 14 万人,而同期全国高校培养的能真正进入到这个行业的人才不到 7 万人。‎ B. 华为天罡,凭着极高集成、极强算力、极宽频谱等诸多优势,率先突破 5G 规模 商用的关键技术。‎ C. 自 2010 年以来,国产芯片正在崛起,然而国内芯片产业发展与其庞大的市场需 求并不匹配。‎ D. 在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电子信息行业总决赛中,芯片项目十分引人注目,我 国科技创新人才,创造中国“芯”的创业故事也十分精彩。‎ ‎1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华为率先突破 5G 规模商用的关键技术,提供全覆盖的端到端 5G 自研芯片,实现5G 的极简网络和极简运维,推动 5G 大规模商业应用和生态成熟。”‎ B. 业内专家认为,在市场带动下,中国不仅仅只是手机整机研发的聚集地,而且还是全球集成电路发展的聚集地。‎ C. 5G 被认为将是中国自主手机芯片赶超的关键。不过,据预测,2019 年本土芯片供 应依然不能满足本土芯片市场的需求。‎ D. 业内人士认为“创业团队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沉淀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并且进行迎 合市场的技术创新,就能形成真正有价值的创新。”‎ ‎20. 结合上述四则材料,简要概述“中国芯”令人喜忧交加的原因。‎ ‎【答案】18. A 19. C ‎ ‎20. 喜:①华为发布的全球首款 5G 基站核心芯片——华为天罡,在集成度、算力、频谱带 宽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②5G 将是中国自主手机芯片赶超的关键。市场优势使越 ‎ 来越多的国际科技企业希望和中国本土企业合作;③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精彩创业,他们用中国心创造中国“芯”。 忧:①“十三五”期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缺口大;②企业在芯片研发方面,缺少长期的积累和投入,在技术、制作水平方面也有很多不足;③本土芯片产业发展与其庞大 的市场需求依然不匹配。‎ ‎【解析】‎ ‎【18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型,学生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其次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最后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最后将选项和原文及题干细心比照判断。‎ A项对应点在材料二的第1节,原材料表述为,“专家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仅芯片设计人才需求达14万人。”A选项,漏掉了“仅芯片”这个重要的信息点。以整体代部分,理解有误。‎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然后将选项与文本内容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材料三图表“2010—2019 E本土芯片供应与需求量对比”,可以看出,我国芯片产业需求与国内芯片供应均呈稳步增长态势,然而国内芯片产业发展与其庞大的市场需求并不匹配。‎ A项“提供全覆盖的端到端5G自研芯片”有误,对应点在材料一的第2节,原材料表述为,“华为可提供涵盖终端、网络、数据中心的端到端5G自研芯片”,选项A是“全覆盖”,以偏概全。‎ B项“而且还是全球集成电路发展的聚集地”有误,对应点在材料二的第3节,原材料表述为,“在市场带动下,中国不仅是手机整机研发的聚集地,还将成为全球集成电路发展的聚集地,选项B,变“未然为已然”,表述错误。‎ D项“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沉淀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并且进行迎合市场的技术创新,就能形成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有误,对应点在材料四的第3节,表述为,“电子信息是一个技术驱动型产业,创业团队要拥有一定的技术沉淀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并且进行迎合市场的技术创新,才能形成真正有价值的创新。”选项D是混淆充分、必要条件。‎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归纳和概括原文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筛选主要的信息,并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最后得出答案。‎ 材料一“华为发布的全球首款5G 基站核心芯片——华为天罡,在集成度、算力、频谱带宽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材料二“5G被认为将是中国自主手机芯片赶超的关键……在市场带动下,中国不仅是手机整机研发的聚集地,还将成为全球集成电路发展的聚集地。越来越多的国际科技企业表现出和中国企业合作的强烈意愿。”材料四“不同技术创造、应用在不同领域的芯片……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用中国心创造中国“芯””。以上内容可整合成“中国芯”令人喜的原因。材料二的人才“缺口近半”,“技术差距”,“制作水平的薄弱”,“芯片研发所需的不断积累和完善的长周期、巨大投入,也是国内许多企业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材料三的图显示本土芯片的的供应和需求差距过大。整合以上信息得出“忧”的原因。‎ ‎【点睛】实用类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八、作文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国产动漫《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反派一哥申公豹的一句话,戳痛无数人的心:“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搬动它。”培根有一句关于“成见”的名言,他也认为真正可怕的,并不是那种人人都难以避免的一念之差,而是那种深入习俗、盘踞于人心深处的偏见。‎ ‎【答案】【例文】‎ 摒弃成见 ‎ 成见是我们对人或事物所抱的固定不变的看法。我们之所以常常犯错误,多半是因为这成见二字。‎ ‎ 看一个有关胡长清的记录片,镜头中交替出现的是他的姐姐、姐夫和他本人的画面。他的姐姐和姐夫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们涕泪交流地介绍着弟弟被正法以前的事情。胡长清是个穷孩子出身,自幼就聪颖好学,听话懂事,写一手好字。18岁的时候,尽管其貌不扬,但领兵的因为看中了这一手好字,坚决征他入伍。后来,他的官越做越大,但是他定期回家看望老母亲。回到了老家,当地的官员给他在宾馆安排了豪华客房,但是他从来也不去住,而是在老母亲的床边席地而卧,让所有目睹此景的人由衷感佩。‎ ‎ ‎ ‎ 这是案发之前,胡长清给人们留下的口碑,是他作为一个官员的公开形象。当他的事情败露之后,几乎所有的人都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因为,他的一贯的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成为一种成见,人们无法相信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一个大贪官。‎ ‎ 同样的例子在那些著名的历史人物中也多有存在。我们都知道二战时期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他们因为自己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坚强意志成为抗击法西斯的英雄。但是,许多美国人也知道罗斯福相信占星术,有婚外情,是个烟鬼、酒鬼。英国的选民也知道丘吉尔有过两次被解雇的记录,每一天睡到中午才起床,上大学的时候就因为吸毒差点被开除。在竞选总统和首相的时候,他们这些劣迹,成为选民不信任的依据。人们知道他们是有能力和智慧的人,但是自己的成见又成为否定的巨大力量。当时,在美国和英国都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有关成见的争论,是相信自己的成见否定他们,还是相信他们对未来的许诺投赞成票,让选民们举棋不定。‎ ‎ 人类幸运的是,美国和英国的选民都否定了自己的成见,人类因而拥有了两位战胜法西斯的英雄领袖。‎ ‎ 而在同时,德国的选民却败在了自己的成见之下。希特勒竞选总理的时候,选民们都知道希特勒是一位被授过勋章的民族英雄,是一个素食者,是一个从来都不嗜烟酒的人,是一个没有任何婚外情的人。人们相信有这样品格的人会是一个称职的领袖。‎ 当二战过后,当希特勒成为人类也成了德意志人民千古罪人的时候,德国的选民才猛醒过来,他们为自己的成见付出了难以挽回的代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 ‎【审题】本题的材料中有两句话,一是动漫电影中的人物语言,一是大哲学家培根的名言。申公豹的话:“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搬动它。”指出“成见”对人的影响之大,打破成见难度之高。培根:“真正可怕的,并不是那种人人都难以避免的一念之差,而是那种深入习俗、盘踞于人心深处的偏见。”指出偏见的危害性。这道作文题的核心词是“成见”、“偏见”。《现代汉语词典》对“成见”的解释为: (1)对人或事物所抱的固定不变的看法(多指不好的) ;(2) 形成的个人见解;定见。对“偏见”的解释为:偏于一方面的见解;成见。‎ 参考立意:‎ ‎(1)打破成见;‎ ‎(2)摈弃偏见;‎ ‎(3)成见不可有,远见不可无。 ‎ 素材准备:‎ 选文一:‎ 打破成见 ‎ 人世百态,见得多了,心中装的东西便日益增多,阅历自然增加,眼界因此会更加开阔。但如果因此看人处世先入为主,那你看到的世界便可能不是真实的世界,你可能会以偏概全,也可能会庸人自扰。‎ ‎  见的黑暗面多了,便以为世界就是如此,等到曙光来临之际,就开始害怕阳光,甚至刻意拒绝阳光,认为这布满阳光的世界是虚假的。听多了骗子的故事,便以为天下人都是骗子,听到感动的事,便认为是在作秀,是在欺骗。听多了腐败的故事,便以为当官的都在腐败。一听到坍塌事故,就会想当官的贪污了多少工程款……‎ ‎  而在生活中,和同学朋友交往时,我也曾经先入为主。我喜欢心理学,曾经阅读了一些微表情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看了一些影片,大到一个动作,小到一个眼神,我总是细细揣摩,从中分析出人的各种心理活动。这样,和同学打交道时我总是揣摩他们的心思。可是,不久,我便感到恐慌了,因为知道的越多,想的也越多,越感觉到不快乐。同学的一个不经意的眼神,我心里就开始做出各种推断:“这个表情表示他对我的话不认同,或者是轻视”,“不对,他在隐瞒什么”,或是“他这是在说谎”。这种判断一经做出,对同学先有了不好的印象,之后就再也没有兴致去开心地交流了,大脑里充斥着各种猜疑,再也没有空隙去盛装快乐。我的心情因此而黯淡,人际交往也出现了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状态如繁茂的杂草,将我紧紧缠绕,使我无法挣扎逃离。‎ ‎  现在我终于明白,生活中本来就有光明和阴暗,如果关注了太多的阴影,就看不到光明。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光的地方必有阴影。总认为自己才是看得最透彻的人,却不知戴着有色眼镜去观察世界,就看不到真实的世界了。‎ ‎  朋友们,即使你曾经遭受欺骗,也别总让心中充满阴霾。拂去尘土,光芒就会洒进心里。看人处世,别总是先入为主,只有摘下有色眼镜,你才知道世界真正的颜色是什么。‎ 没有空隙的土地流不进泉水,没有空隙的心灵装不下快乐。不要先入为主,用成见把心填满,给自己的心留一些空隙,我们就会发现,原来,生活可以如此快乐,如此美好。‎ 选文二:‎ 成见不可有,远见不可无 ‎ 与人相处,最高明的智慧是心无成见;‎ ‎ 成就自我,最重要的品质是远见明察。‎ ‎ 成见好坏,不过心态一瞬的转变,累的是自己,轻松的也可能是自己。远见高低决定了一个人的境界,一艘船是划到对岸,还是航向浩瀚大海,就要看它的目的地定在哪里。‎ ‎ 真正优秀的人,早已明白这个道理:成见不可有,远见不可无。‎ ‎- 成见不可有 -‎ ‎ 《沉思录》中说过:“如果你因什么外在的事物而感到痛苦,打扰你的不是这一事物,而是你自己对它的判断。”‎ ‎ 有人说茶是苦的,那不喝作罢,自有欣赏的人对它爱慕有加。我们无法改变茶原本的滋味,但可以改变喝茶时的心情,茶虽苦,却一下刺激了你的味蕾,引起你的注意力,等来了回甘,你才会倍感珍惜。‎ ‎ 人亦有如茶味参差般的性格百态,相处时难免出现摩擦,需要慢慢磨合,也会有一见如故的默契。性格相惜,朋友知己;性格相斥,各自安好。‎ 心里有恶果的人,若对他们抱有成见,那不正中下怀,让他们在我们心中也种下了恶果,变为了他们那样的恶人。‎ 对付这样的人,心无成见就是最好的招数,以无招胜有招。‎ ‎- 远见不可无 -‎ ‎ 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一个人如果没有足够长远的眼界,那么他总会被眼下的小问题困住心智。再往深了想一想,眼下这些小问题,是不是也因为之前没有进行长久的思考而造成的呢?这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 ‎ 看得多远,才能走得多远。事无巨细,都考虑周全,所谓“小处不失手,方为大英雄”。‎ 面对眼前的困难,试着换个时间,换个角度去思考,也许能减少你现在的忧虑。‎ ‎ 任何一件事,放在发生的当下和十年后的未来,产生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现在的你不会为了一次考试不及格而意志消沉,十年后的你也不会因为今天摔坏了一个杯子而难过。‎ 不妨想一想,你正在纠结的问题,会影响你十年后的生活吗?人有远见,最重要的是能为自己解忧。‎ 行文结构:‎ 本题适合于写成议论文。先根据材料确定一种立意,如“打破成见”。给文章拟一个明确的标题。文章开头可以从材料引出论题,提出中心论点,也可以根据立意直接提出中心论点。 论证过程中,要选取典型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论证过程可以采取并列式或对照式。重点是通过材料指出成见的危害。论证过程中要联系自身实际和时代特点,要有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要做一个有辨别、无成见和偏见的时代青年。最后,总结全文。‎ ‎【点睛】多角度入手:‎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 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伸。‎ ‎“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 ‎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 附加题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 余不喜黄山谷诗,而古人所见有相同者。魏泰讥山谷:得机羽而失鹇鹏,专拾取古人所吐弃不屑用之字,而矜矜然自炫其奇抑末也王弁州曰山谷诗瘦硬有类驴夫脚跟恶僧藜杖。余尝比山谷诗:如果中之百合,蔬中之刀豆也,毕竟味少。‎ ‎ (选自袁枚《随园诗话》)‎ ‎22. 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5处)‎ ‎23. 材料中黄山谷是________(朝代)________(姓名)。‎ ‎24. 根据材料,概括作者的观点。‎ ‎【答案】22. 专而矜矜然自炫其奇/抑末也/王弁州曰/山谷诗瘦硬/有类驴夫脚跟/恶僧藜杖 ‎ ‎23. (1). 宋(北宋)、 (2). 黄庭坚(鲁直) ‎ ‎24. 黄庭坚的诗刻意使用冷僻字,痩硬,少韵味。‎ ‎【解析】‎ ‎【22题详解】‎ 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此题注意“曰”“也”后断开;“矜矜然自炫其奇”“抑末”主谓之间断开;“山谷诗瘦硬”“有类驴夫脚跟,恶僧藜杖”主谓之间断开;“驴夫脚跟”“恶僧藜杖”并列宾语之间断开。‎ ‎【23题详解】‎ 此题考核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此题可从“黄山谷”中的黄姓可提供一些信息。‎ ‎【24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要求概括“作者的观点”,此类试题一般根据文中的重点词语概括,此题可根据文中的“专拾取古人所吐弃不屑用之字”“瘦硬”“味少”概括答题要点。‎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我不喜欢黄山谷的诗,而且古人的观点有和我相同的。魏泰讥讽黄山谷:只是得一片殊异的羽毛而失去整只鹇鹏,刻意拾取古人所吐弃不屑使用的字,并且很骄傲地自我夸耀新奇,这大概是最末等的做法,王弁州说:黄山谷诗作风格瘦硬,就像赶驴脚夫的脚后跟和凶恶僧人的藜杖。我曾经这样类比黄山谷的诗:正如水果中的百合,蔬菜中的刀豆,毕竟味道寡淡。‎ 二、名著阅读题。‎ ‎25.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红楼梦》中探春发起诗社活动,众人都起了别号雅称,黛玉是“潇湘妃子”,探春是“秋 爽居士”,宝钗是“蘅芜君”,李纨是“稻香老农”。众人作的海棠诗,李纨评定黛玉当居第一。‎ B. 《三国演义》中,曹操在官渡与袁绍军队对垒,因兵弱粮少,欲回许昌。在谋士荀彧 的建议下坚守官渡,并依其火烧乌巢之计,大败袁军。‎ C. 《红楼梦》中,王夫人为丫鬟金钏投井一事而自悔,独在屋中垂泪,宝钗见状连忙劝 慰她,并拿出自己新做的两套衣服给金钏做装裹用。‎ D. 《三国演义》中,公孙瓒为文丑所追,一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刺文丑,救下公孙瓒。 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正是赵云。‎ E. 《红楼梦》中,平儿心地善良,处事得体慎重。她知晓丫环坠儿偷了虾须镯,但为了顾 全宝玉的面子,没有将此事告诉王熙凤。‎ ‎【答案】A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相关知识。这类题需要首先在熟悉名著的情况下,认真阅读选项,根据自己平时积累做出判断。‎ A 项,“众人作的海棠诗,李纨评定黛玉当居第一”不正确,由《红楼梦》原文可知,大观园海棠诗社的第一期题目是咏白海棠,林黛玉的诗作最后完成,贾宝玉非常喜欢林黛玉的诗,众人皆言林黛玉的诗应评为第一。社长李纨认为林黛玉的诗风流别致,但含蓄浑厚 方面不及薛宝钗,于是把薛宝钗的《咏白海棠》列为第一。‎ B 项,“并依其火烧乌巢之计”不正确,“火烧乌巢之计”不是荀彧的计谋,而是许攸的计谋。‎ 故选AB。‎ ‎26.简答题。‎ ‎(1)《红楼梦》第五十七回:她便动了气,说:“等我问二姐姐去。我骂那起婆子丫头一 顿……”说着便要走。宝钗忙一把拉住她,笑道“你又发疯了,还不给我坐着呢。”黛玉笑她 道:“你要是个男人,出去打一个抱不平儿——你又充什么荆轲聂政,真真好笑。”“她”是谁?为什么事打抱不平?体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征? ‎ ‎(2)初次见刘备,徐庶用什么方法试探刘备之为人?结果如何?‎ ‎【答案】(1) 史湘云。邢岫烟投奔邢夫人却不受关照,结果入不敷出,只得在 冬日里当掉棉衣。天真无邪、嫉恶如仇、有侠义心肠的性格特征。‎ ‎(2) 徐庶告诉刘备,其所乘“的卢”马妨主,劝刘备将此马赐给与自己有 仇怨的人,妨过了别人后,自己再乘。这个建议遭到刘备的严厉拒绝,以此徐庶确信刘备“仁德及人”,决定衷心追随刘备, 即使后来被迫离开刘备,也从来不做一件损害刘备的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重点考查的是对《红楼梦》‎ ‎ 的情节和人物的了解,解答时可按要求理清相关情节,结合上下文分析概括。本题所考查情节在《红楼梦》第五十七回结尾部分,相关情节是宝钗和薛姨妈不约而同来看黛玉,正说话间,湘云拿着一张纸片进来,这纸片原来是邢岫烟典当衣服的当票。结合上文可知邢岫烟寄身在贾迎春的房中,二两银子的月钱被邢夫人克扣一两给了父母,剩下一两就连打发迎春房中的奴才都不够,落得要当冬衣打点奴才的地步。湘云得知后同情邢岫烟的遭遇,是要出头为岫烟出气,这段情节表现出湘云天真无邪、嫉恶如仇、有侠义之气。‎ ‎(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三国演义》阅读情况。选文部分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只要学生认真读过《三国演义》,并对相关的只是进行了解识记。回答本题不难。‎ 原文如下:单福曰:“适使君所乘之马,再乞一观。”玄德命去鞍牵于堂下。单福曰:“此非的卢马乎?虽是千里马,却只妨主,不可乘也。”玄德曰:“已应之矣。”遂具言跃檀溪之事。福曰:“此乃救主,非妨主也;终必妨一主。某有一法可禳。玄德曰:“愿闻禳法。”福曰:“公意中有仇怨之人,可将此马赐之;待妨过了此人,然后乘之,自然无事。”玄德闻言变色曰:“公初至此,不教吾以正道,便教作利己妨人之事,备不敢闻教。”福笑谢曰:“向闻使君仁德,未敢便信,故以此言相试耳。”‎ 由此可以概括出来即可。‎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浮在油腻保温杯里的中年之尬 油腻之本义,发乎庖厨。之于人,大抵是说离“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境界越来越远;而保温杯,与青春的要义背道而驰。青春在于挥霍和放纵,并且有资本来挥霍和放纵。一旦变得小心翼翼,意味着曾经有过的硬气、嚣张、不羁都已丧失殆尽,向人生投了降。‎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油腻”与“保温杯”被解读为中年男人的危机似乎说得通。年轻人失败大不了重头来过,但中年男人在社会、家庭的重压之下,改变现状对他们而言并非一件易事。中年男人大多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生活压力较大,加上职场天花板开始显现,心理上容易出现自我否定、怀疑不安等焦虑情绪。‎ 事实上,“油腻”与“保温杯”话题的背后,还存在两种隐性逻辑:一是中国快速发展,而很多共识还来不及沉淀为行为规范。中国用几十年走完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历程,要完成人格层面的养成、精神层面的规变,道阻且长。社会跨越式发展,还留下不少没跨过来的社会人群,在新生代那里,就成了有意无意嘲笑的对象。‎ 二是代际间的话语权斗争。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以及90后走向社会,使年轻人逐步掌握了话语权;另一方面,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为了获取更优质的社会资源,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与久经职场的中年人之间的矛盾凸显,而“讨好年轻人,是社会的通病”。这种通病里,尽管有情感与价值的现实考量,更多的则是社会对中年群体缺乏认同与鼓励的习惯。‎ 对于中年之尬,或许不必过于焦虑。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现代人格的养成,本身也是一个界定价值、涵养宽容、接受多元的过程。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该进化成“最好的自己”,不被外界的标签和期待所左右,诚恳对待自己的身体,认真践行内心所信奉的价值,也许这才是足够好的中年生活。‎ ‎27. 结合第一段,理解“油腻”与“保温杯”的含义。‎ ‎28. 造成“中年男人危机”的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29. 根据材料,简述人到中年如何面对“中年之尬”?‎ ‎【答案】27. 油腻:世俗(市侩、世故)、看重名利;保温杯:小心谨慎、投降主义 ‎ ‎28. 个人因素:①家庭(生活)压力大;②事业(职场)发展空间小;③心理焦虑.社会因素:①社会跨越式发展,中年群体的人格养成、精神蜕变跟不上;②社会对中年群体缺乏认同与鼓励的习惯 ‎ ‎29. ①不必过于焦虑,保持平和的心态;②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不被外界左右;③诚恳对待自己。‎ ‎【解析】‎ ‎【2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回到原文,找到该词语在文中的位置,再结合上下文来分析加点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进而体会词语的含义。文中,“油腻”,大抵是说离“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境界越来越远,,而清欢的意思是清雅恬适之乐,所以,油腻通常可以理解为形容某人活的不清爽、不体面、不优雅。也指代那些油腔滑调,世故圆滑,不修边幅邋遢不堪,没有真正的才学和能力又喜欢吹嘘的中年人。简言之,即:世俗(市侩、世故)。“保温杯”通常指中年男子生活压力较大,加上职场天花板开始显现,心理上容易出现自我否定、怀疑不安等焦虑情绪,做事小心谨慎,缺乏工作激情和创新精神。简言之,即:小心谨慎、投降主义。‎ ‎【28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第三步,逐项和原文对照,确定答案。从分析文本可知,造成“中年男人危机”的个人因素:①家庭(生活)压力大。人到中年大多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生活压力较大。②事业(职场)发展空间小。职场上晋升空间越来越小,职场天花板开始显现。③心理焦虑。这时候,中年人的心理上容易出现自我否定、怀疑不安等焦虑情绪。社会因素:①社会跨越式发展,中年群体的人格养成、精神蜕变跟不上。有相当一部分中年人,没跟上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在新生代那里,就成了有意无意嘲笑的对象。②社会对中年群体缺乏认同与鼓励的习惯。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为了获取更优质的社会资源,年轻人与中年人的矛盾突出,而“讨好年轻人,是社会的通病”,这使中年人很难获得社会的认同。‎ ‎【29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根据材料,中年人要想摆脱“中年之尬”需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必过于焦虑。中年人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涵养人格,保持个性,不被外界左右。诚恳对待自己。中年人要不被外界的标签和期待所左右,诚恳对待自己的身体,认真践行内心所信奉的价值。‎ ‎【点睛】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 ‎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