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4.50 KB
  • 2021-06-09 发布

江苏省淮州中学等六校联盟2020届高三第二次学情调查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六校联盟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次学情调查 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的一生平淡而充足,像清高________的竹,不为世俗感染,而在世界的终点处又献上一点精彩。‎ ‎②而我们的愿望和信念则在于,过去那些优秀作品的________和标杆将推动并支撑在未来产生优秀的作品。‎ ‎③生活风格是一种选择,不是衡量的准则,也不是生活所必需的,但它是授予人类众多特权中的一种,而不能被任何人________。‎ A. 俭朴 简练 等闲视之 B. 简朴 简练 视同儿戏 C. 简朴 凝练 等闲视之 D. 俭朴 凝练 视同儿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实词成语和熟语的能力,注意啊考核近义词辨析。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区分,“简朴”着重指简单朴素,运用范围较广泛,可用于语言文字方面(如“语言文字简朴无华”),也可用于生活作风方面(如“他在吃、穿方面一向简朴”),还可用于设备条件方面(如“这是一间设备十分简朴的办公室”)。“俭朴”着重指节俭朴素,运用范围较小,多用于个人生活方面;简练:简要,精练。 凝练:紧凑,简练。等闲视之: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予重视。视同儿戏:比喻不当一回事,极不重视。语意比“等闲视之”重。根据语境选C项。‎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中国思想史上,不止一次出现过这样的情形:不仅仅是避世的道家,就是貌似与道家严重 对立、注重事功的儒家, ▲ , ▲ ; ▲ , ▲ , ▲ 。在这样的情形 中,人格的审美理想严重偏离道德的伦理理想,这种偏离使得道家超凡脱俗的个人修行和儒家至大至刚的“兼济天下苍生”都蜕变为“明哲保身”的犬儒哲学。‎ ‎①也极为推崇避世风流、个人逍遥 - 22 -‎ ‎②往往被嘲讽与讥笑 ‎③他们的行为也往往被歪曲 ‎④而忧天下之患者反被视为俗人 ‎⑤这类人被视为高洁之土 A. ①④②③⑤‎ B. ①⑤④②③‎ C. ④①②③⑤‎ D. ⑤①④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由横线前关联词“就是”,推测出①应是首句;由①句末“个人逍遥”后面为⑤“高洁之士”;另外④句句首为“而”,第三个横线前为分号,也基本确定⑤后面为④;②和③是前面④的表现,综合分析,B项正确。故选B。‎ ‎【点睛】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 ‎3.体育运动在我国由来已久。下列诗句与我国古代体育,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②掷球戏水争远近,流星一点耀波光。‎ ‎③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④侧身转臂著马腹,霹雳应手神珠驰。‎ A. ①围棋 ②蹴鞠 ③赛马 ④武术 B. ①象棋 ②水球 ③龙舟 ④马球 C. ①围棋 ②水球 ③龙舟 ④马球 D. ①象棋 ②蹴鞠 ③赛马 ④武术 - 22 -‎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逻辑思维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求考生抓住诗句中的重点字词,然后根据我国古代体育,选出正确选项。我国古代的体育项目有:中国古代足球运动——蹴鞠,中国古代摔跤运动——角力,射箭可谓是中国古代体育项目的鼻祖,中国古代体育运动——骑术,另外还有赛马、赛龙舟、武术、马球、围棋、象棋等体育项目。根据①中的“中军”“八面”“将军”“河外”“歩卒”可知对应的体育项目是象棋;根据②中的“掷球”“戏水”可知对应的体育项目是水球;根据③中的“扬桴击节”“乱流齐进”可知对应的体育项目是龙舟;根据④中的“马腹”“神珠”可知对应的体育项目是马球。‎ 故选B。‎ ‎4.下面是某市对三类人员使用微信情况的调查统计表 对上面图表蕴含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调查的三类人员中,在校大学生使用微信时间远超上班族和退休人员。‎ B. 相较于在校大学生,上班族和退休人员更经常利用微信的阅读功能。‎ C. 微信使用频率高,使用者已经产生依赖,严重影响使用者的学习和生活。‎ D. 建议微信使用者,特别是在校大学生,不要沉迷于微信的社交娱乐功能。‎ ‎【答案】C ‎【解析】‎ - 22 -‎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解读图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图表的数据及内容,然后将选项内容与图表内容做比照,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本题中,通过图表可知:在校大学生使用微信时间远超上班族和退休人员;相较于在校大学生,上班族和退休人员更经常利用微信的阅读功能;在校大学生应该警醒,不要沉迷于微信的社交娱乐功能。图表中没有反映出“建议微信使用者,特别是在校大学生,不要沉迷于微信的社交娱乐功能”的内容,所以C项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C。‎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 仁 浦 传 魏仁浦字道济,卫州汲人。幼孤贫,母为假黄缣制暑服,仁浦年十三,叹曰:“为人子不克供养,乃使慈母求贷以衣我,我能安乎!”因慷慨泣下。辞母诣洛阳,济河沉衣中流,誓曰:“不贵达,不复渡此!”晋末,隶枢密院为小吏,任职端谨,侪辈不能及。契丹入中原,仁浦随众北迁。会契丹主殂于真定,仁浦得脱归。魏帅杜重威素知仁浦谨厚,善书计,欲留补牙职。仁浦以重威降将,不愿事之,遂遁去。重威遣骑追之,不及。汉祖起太原,次巩县,仁浦迎谒道左,即补旧职。‎ 乾佑末,隐帝用武德使李邺等谋,诛大臣杨邠、史弘肇等,密诏澶帅李洪义杀骑将王殷,令郭崇害周祖。洪义知事不济,与殷谋,遣副使陈光穗赍诏示周祖。周祖惧,召仁浦入计,且示以诏曰:“朝廷将杀我,我死不惧,独不念麾下将士乎?”仁浦曰:“侍中握强兵临重镇,有功朝廷,君上信谗,图害忠良,虽欲割心自明,奚可得也,事将奈何。今诏始下,外无知者,莫若易诏以尽诛将士为名,激其怒心,非徒自免,亦可为杨、史雪冤。”周祖纳其言,易诏书以示诸将。众惧且怒.遂长驱渡河。及即位,以仁浦为枢密副承旨。‎ 周祖尝问仁浦诸州屯兵之数及将校名氏,令检簿视之。仁浦曰:“臣能记之。”遂手疏于纸,校簿无差,周祖尤倚重焉。周祖大渐,谓世宗曰:“李洪义长兴节镇,魏仁浦无遣违禁密。”世宗即位,欲命仁浦为宰执,议者以其不由科第,世宗曰:“古人为宰执者,尽由科第耶?”遂决意用之。‎ 宋初,进位右仆射。开宝二年春宴,太祖密谓仁浦曰:“朕欲亲征太原,如何?”仁浦曰:“欲速不达,惟陛下慎之。”从征太原,中途遏疾。还,至梁侯驿卒,年五十九,赠侍中。‎ 仁浦性宽厚,接士大夫有礼,务以德报怨。汉隐帝宠作坊使贾延徽,‎ - 22 -‎ 延徽与仁浦并居,欲并其第,屡谮仁浦,几至不测。及周祖入汴,有擒延徽授仁浦者,仁浦谢曰:“因兵戈以报怨,不忍为也。”力保全之。当时称其长者。世宗朝近侍有改忤上至死者,仁浦力救之,全活者众。淮南之役,获贼数千人,仁浦从容上言,俾隶诸军,军中无滥杀者。‎ ‎(选自《宋史·魏仁浦传》,有删改)‎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济河沉衣中流 济:渡,渡过 B. 侍中握强兵临重镇 临:统管 C. 令检簿视之 检:查看,查验 D. 俾隶诸军 俾:统率 ‎6.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殂:死亡。中国古代等级森严,指称死亡也因人而异,天子死亡叫“崩”,诸侯死叫“薨”,而“殂”字各色人等都可以使用,文中就用在了契丹君主身上。‎ B. 道左:道路左边,引申为道路旁边。我国古代座位以左为尊,官位以右为尊,所以有“虚左以待”“无出其右”等说法。‎ C. 科第:科举及第。科举制是我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汉武帝时开始出现,唐朝时真正成型,明清时已经十分完备。‎ D. 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所起的名号。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文中出现了“汉祖”“周祖”“宋太祖”三个称谓,魏仁浦就曾经历了汉祖、周祖、太祖所在的三个朝代。‎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莫若易诏以尽诛将士为名,激其怒心,非徒自免,亦可为杨、史雪冤。‎ ‎② 延徽与仁浦并居,欲并其第,屡谮仁浦,几至不测。‎ ‎8. 周祖临终交代世宗:“魏仁浦无遣违禁密”,要求世宗不要对魏仁浦隐瞒皇家秘密,周祖这样说是因为在他眼里魏仁浦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根据文章内容作简要概括。(不超过30字)‎ ‎【答案】5. D 6. C ‎ ‎7. ① 不如按照将杀掉全部将士的说法修改诏书内容,激起他们的愤怒之心,(这样)你不只能免去自己的灾祸,还可以为杨、史洗雪冤屈。‎ ‎② 延徽与仁浦比邻而居,想吞并他的宅第,多次诬陷仁浦,仁浦差点儿遭到不测。 ‎ ‎8. ①正直仁厚;②谨慎稳重;③熟悉政务;④善于筹谋。‎ ‎【解析】‎ - 22 -‎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推断能力。D项,“俾”:使。(俾:①作动词,使:~便考查。~众周知。②作名词,形声。从人,从卑,卑亦声。“卑”意为“替代物”、“代表物”。“人”与“卑”联合起来表示“主人的代表”。本义:门人、门役(代表主人站在门口为主人接客或传话)同本义)。故选D。‎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熟记能力。C项,汉武帝时开始实行的是察举制。故选C。‎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要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注意关键字词,(1)“易”改变;“徒”:只;“莫若易诏以尽诛将士为名”状语后置,译为“不如按照将杀掉全部将士的说法修改诏书内容”。(2)“并居”比邻而居;“并”并列;“谮”:说别人的坏话,诬陷,中伤;几至不测:省略句,补出主语“仁浦”。‎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要注意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如:在枢密院做一名小吏时,任职正直谨慎,一同做事的人都比不上他。可见其正直仁厚、谨慎稳重。他帮助周太祖改动诏书,谋划成事,可见其善于筹谋。周太祖曾问仁浦各州屯兵的数量和将校姓名,命令翻阅名册来查看,可仁浦直接提笔在纸上写成奏疏,核对名册没有一点差别,可见其熟悉政务。‎ 参考译文:‎ 魏仁浦字道济,卫州汲人。幼年丧父而家贫,他的母亲为他借黄缣做夏衣,当时仁浦十三岁,感叹说:“作为人子不能够供养母亲,却让慈母求人借贷来给我做衣服穿,我能安心吗?”因而情绪激动流下眼泪。告别母亲前往洛阳,过黄河时把衣服沉入河水,发誓说:“如不能富贵显达,不再渡过此河!”晋末,在枢密院做一名小吏,任职正直谨慎,一同做事的人都比不上他。契丹进入中原,仁浦随众北迁。适逢契丹主在真定死亡,仁浦得以脱身。魏帅杜重威一向知道仁浦谨慎厚道,擅长文书和筹算,想留他补任低级职务。仁浦因为重威是降将,不愿侍奉他,就逃走了。重威派人骑马去追赶他,没有追上。汉祖在太原起兵,驻扎巩县时,仁浦在道旁迎接,汉祖当即授予他原职。‎ - 22 -‎ 乾佑末年,隐帝采用武德使李邺等人的计谋,杀掉大臣杨邠、史弘肇等,秘密命令澶州元帅李洪义杀掉骑将王殷,命令郭崇杀害周太祖。洪义知道事情不成,与王殷商量,派遣副使陈光穗携带诏书给周太祖看。周太祖很害怕,召仁浦入府谋划,并且把诏书给他看,说:“朝廷要杀我,我死不可怕,难道不为部下将士想想吗?”仁浦说:“侍中您掌握着强大的军队和重要藩镇,对朝廷有功,君上听信谗言,图谋杀害忠良,即使想要表明心迹,又怎能做到呢,事情将如何对付。现在诏书刚刚发下,外面没有人知道,不如按照将杀掉全部将士的说法修改诏书内容,激起他们的愤怒之心,(这样)你不只能免去自己的灾祸,还可以为杨、史洗雪冤屈。”周太祖采纳了他的意见,改动诏书给诸将看。大家又害怕又愤怒,于是长驱渡过黄河。到即位时,任用仁浦为枢密副承旨。‎ 周太祖曾问仁浦各州屯兵的数量和将校姓名,命令翻阅名册来查看。仁浦说:“臣记得。”于是提笔在纸上写成奏疏,核对名册没有一点差别,周太祖特别倚重他。周太祖临终,对世宗说:“李洪义永远给予节镇,魏仁浦不要对他隐瞒皇家秘密。”世宗即位,想要任命仁浦为宰相,议者认为他不是科第出身,世宗说:“从古以来做宰相的难道都是通过科第吗?”于是坚决用他。‎ 宋初,提升官位为右仆射。开宝二年春天宴会,皇帝悄悄对仁浦说:“我想亲自出征太原,怎么样?”仁浦说:“欲速则不达,望陛下慎重。”魏仁浦跟从出征太原,中途患病。返回途中到梁侯驿去世,享年五十九岁,赠侍中。‎ 仁浦性情宽厚,接待士大夫礼节周全,一定以德报怨。汉隐帝宠信作坊使贾延徽,延徽与仁浦比邻而居,想吞并他的宅第,多次诬陷仁浦,仁浦差点儿遭到不测。等到周太祖进入汴京,有人擒住延徽交给仁浦,仁浦推辞说:“趁战乱报私怨,不忍心这样做啊。”努力保全了他。当时舆论称赞他是长者。世宗朝近侍有触犯皇上定了死罪的,仁浦努力挽救他们,(被他)保全性命的人很多。征伐淮南的战役,俘获贼兵数千人,仁浦从容向皇帝进言,让他们都分到各军去,军队里没有滥杀无辜的情况。‎ 三、古诗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淡黄柳 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惟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 22 -‎ ‎【注】空城:合肥曾被金兵掠夺一空。‎ ‎9. 结合诗句,赏析上阙前三句的表达效果。‎ ‎10. 这首词序言中说“因度此阕,以纾客怀”,作者的“客怀”有哪些?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案】9. 上阙前三句,从视、听、触觉的角度,写出晚春(点明季节)合肥城里荒凉寂静的情景;点出人物,通过马上踽踽独行的客子的所见所闻,写出衣衫单薄的诗人内心的凄恻岑寂。为下文抒写由鹅黄嫩绿的柳色想到江南的故乡等作铺垫。 ‎ ‎10. (1)客居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由空城的凄恻到夹道的柳色,加之异乡逢节日,抒发思乡的“岑寂”。(2)感时伤世的家国之思,以春柳的生机勃发反衬“巷阳妻凉”“空城晓角”之悲凉。(3)怕春易逝的惜春之情,怕梨花落尽,春天归去,“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解析】‎ ‎【9题详解】‎ 此题考核综合赏析诗句的能力,要求赏析上阙前三句的表达效果,诗句赏析的题目,要找到切入点,此题要求赏析的句子是景物描写,应该从景物描写的方式和景物和情感的关系以及诗句在结构上的作用等角度分析,诗句中“晓角”从听觉、“垂杨”从视觉、“寒恻恻”从触觉写景;从情景关系看,景物具有“荒凉寂静”,情感正合后文的“岑寂”;从结构看,结合下文“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此句为下文作铺垫。‎ ‎【10题详解】‎ 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根据文中“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分析客居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根据“合肥曾被金兵掠夺一空”和文中景物“巷阳妻凉”“空城晓角”分析家国之思;根据“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分析惜春之情。‎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四、名句默写(8分)‎ - 22 -‎ ‎11.(1) _______________ ,翼若垂天之云。‎ ‎(2) 孔子曰:“三人行,_______________。”‎ ‎(3) 盈虚者如彼,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5) 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 ‎(6) 安得广夏千万间,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 ‎(7)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_________,不宜异同。‎ ‎(8) 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背若泰山 (2). 则必有我师 (3). 而卒莫消长也 (4). 无边落木萧萧下 (5). 决眦入归鸟 (6).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7). 陟罚臧否 (8).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泰”“必”“卒”“萧”“眦”“寒”“臧”“阙”。‎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五、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雨夜小站 柳青 春雨刷刷地下着。透过淌着雨水的玻璃车窗,看见秦岭西部太白山的远峰、松坡,渭河上游的平原、竹林、乡村,百里烟波,都笼罩在白茫茫的春雨中。‎ - 22 -‎ 当潼关到宝鸡的列车进站的时候,小街两边的店铺已经点起了灯火。由于春汛,渭河的渡口暂时取消了最后一次摆渡,旅客们都陆陆续续进了这个旅馆或那个旅馆,只剩年轻的庄稼人梁生宝,头上顶着一条麻袋,背上披着一条麻袋,一只胳膊抱着用一条麻袋包着的被窝卷儿,黑幢幢地站在街边靠墙搭的破席棚底下。‎ 来这里买稻种的生宝,碰到一个难题。小伙子问过几家旅馆,连睡大炕也要两角钱。他从家乡起身时,根本没预备住客店的钱。心想:随便什么地方不能滚一夜呢?没想到眼前刷刷的春雨却把他搁在了这个小站。‎ ‎“把他的!到哪里过一夜呢?”‎ 站在这异乡的陌生小街上,生宝的心却回到渭河下游的稻地里去了。钱对于那里的贫雇农,是多么困难啊!起身时收集稻种钱,难着哩!其他互助组的庄稼人,要劳驾他捎买些稻种,临了却没弄到钱。本互助组有两户,也是作为组长的他先垫着。生宝心里明白:他带来了多少钱,要买多少稻种,还要运费和来回的车票。他怎能贪图睡得舒服,多花一角钱呢?‎ 从前,汤河上的庄稼人不知道这郭县地面有种叫“百日黄”的急稻子,秋天割倒稻子来得及种麦,夏天割倒麦能赶上泡地插秧;只要有肥料,一年可以稻麦两熟。‎ 任老四曾经溅着唾沫星子感激地对他说:“宝娃子!你这回领着大伙试办成功了,娃们就有馍吃了嘛!”‎ ‎“就说稻地麦一亩只收二百斤吧!全黄堡区五千亩稻地,要增产一百万斤小麦哩!生宝同志!”这是区委王书记开会时拿眼睛盯着生宝说的,生宝明白:那是希望和信赖的眼光……‎ ‎“我哪怕就在这席棚底下蹲一夜哩,也要省下这两角钱!”生宝对自己说,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十三岁就给财东家熬半拉子长工,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他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叫作“困难”!他觉得: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受苦”就是享乐。可他知道继父梁三不这么着想……‎ 一九二九年,生宝跟着他妈夹在衣衫褴褛的人群中,逃难到下堡村,是继父梁三的草棚屋收留了他们。梁三命运不济,接连死了两回牛,后来连媳妇也死了,再后来租不到地,连父亲留下的三间房也拆得卖了木料和砖瓦。可自从草棚屋里有了生宝母子,曾经被命运打倒的梁三,又开始创立起家业来,他操劳着、忍耐着,把希望寄托在将来。可拆掉三间房的地上长起来的榆树已经比碗口粗了,家业依旧没创起来。‎ 土地改革的那年冬天,梁三家分得十来亩稻地,老汉早已干瘪的身体突然就有莫名其妙的精力,见天天不亮就开始忙乱起来,但对于生宝也渐渐生出许多不满。‎ 看见郭振山家盖瓦房,他心里气:“你把俺生宝拉进党里头做啥嘛?你弟兄三个外头有人干事,屋里有人种地,你们积极得起啊!可俺家里的地怎弄哩?”‎ - 22 -‎ 听说生宝担任互助组组长,他冲到老婆跟前抱怨:“他为人民服务!谁为我服务?成天不着家,啥时才能创立咱自个儿的家业?”‎ 这次买稻种,老汉照旧不高兴:“谁见过汤河上割毕稻子种麦来?等碰破了脑壳后,你才知道铁是铁,石头是石头。”‎ 想到这,生宝觉得有必要回去后认真地跟继父做点解释工作,主要说明大家富裕的道路和自发的道路有啥不同。爷俩使足了劲种地,的确年年粮食有余,然后有力量买地。可像任老四家那样的,劳力软、娃多,离开互助组就搞不好生产,就得年年卖地。那十年八年后,老任家又和没土改一样,地全到他爷俩名下了!‎ 想到能改变继父的想法,生宝满脸堆起笑容,他走进一家小饭铺,要了碗汤面,然后取开棉袄口袋上的锁针用嘴唇夹住,掏出一个红布小包来,在饭桌上很仔细地打开,在那些七凑八凑来的人民币中拣出最破的一张五分票,付了汤面钱。‎ 踏着土街上的泥泞,生宝从饭铺跑到车站票房。划着一根洋火,观察了全部情况;划第二根洋火,选定睡觉的地方;划了第三根洋火,把麻袋在地上铺开来。头枕着过行李的磅秤底盘,生宝和衣睡下了。他想:在这里美美睡上一夜,明日一早过渭河,到太白山下的产稻区买稻种呀!‎ 票房外头,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天气是凉的,可生宝心中是热的……‎ ‎(节选自柳青长篇小说《创业史》,有删改)‎ ‎【注】互助组:指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农民为解决各自劳动力、生产工具不足的困难,而建立的劳动互帮互助组织。‎ ‎1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中有多处生动的细节刻画,如第二段中对梁生宝的外貌描写,一身三条“麻袋”,真实呈现了生宝朴实坚定、艰苦创业的庄稼汉子形象。‎ B. 小说采用倒叙手法,先描述生宝雨夜到达小站的情景,设置悬念:梁生宝是谁?为何不住旅馆?既避免了平铺直叙,又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C. 通过继父对生宝的不满,可以看出虽然两人都吃苦耐劳,都想发家致富,但梁生宝更加乐于奉献,有责任,有担当,社会主义建设就需要生宝这样的带头人。‎ D. 小说人物语言很有特色,如“把他的!到哪里过一夜呢?”“你把俺生宝拉进党里头做啥嘛?”,富有地域特点和乡土气息,质朴而又富有情韵。‎ ‎13. 小说中两次描写“春雨”,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14. 小说节选自柳青的代表作《创业史》,请分析“创业”一词在选文中的丰富意蕴。‎ - 22 -‎ ‎【答案】12. B 13. ①故事在“春雨”中展开,又在“春雨”中收束,首尾呼应,使小说的情节结构更加严谨。②开篇的“春雨”为故事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正是因为春雨导致春汛,才使得渭河停渡,生宝只好在小站过夜;也正是因为春雨不停,使“怎么过夜”成了生宝眼下的难题。③结尾的“春用”反衬出人物心理。淅淅沥沥的春雨带来丝丝凉意,使梁生宝渴望带领大家共同发家致富的火热激情显得更加强烈。 ‎ ‎14. ①“创业”指梁三老汉口中的“创立咱自个儿的家业”,是个人的发家致富。②“创业”指梁生宝心中的“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是带领大家共同追求美好生活。③“创业”表现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人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努力改变命运,创建新生活的可贵精神。‎ ‎【解析】‎ ‎【12题详解】‎ 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思想内容是文章的主旨,就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就是作者主要要反映的内容,是作者写文章的目的。艺术特色一般来说,赏析它的结构,独特的修辞,这类题型都要结合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此题是选“不正确的一项”,B项,“小说采用倒叙手法”错误,小说采用的是顺叙手法,小说中提及梁三老汉的内容属于插叙。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中两次描写“春雨”,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然后到小说中找到两次描写“春雨”的内容,看内容上写了什么,然后再从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和表现主题上分析作用。首先,小说在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了“春雨”,故事在“春雨”中展开,又在“春雨”中收束,从情节结构上看,首尾呼应,使小说的情节结构更加严谨;从情节发展上看,开篇的“春雨”为故事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正是因为春雨导致春汛,才使得渭河停渡,生宝只好在小站过夜;也正是因为春雨不停,使“怎么过夜”成了生宝眼下的难题;从人物塑造上看,结尾的“春用”反衬出人物心理。淅淅沥沥的春雨带来丝丝凉意,使梁生宝渴望带领大家共同发家致富的火热激情显得更加强烈。考生围绕这些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14题详解】‎ - 22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基本能力。要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本题要求分析 “‘创业’一词在选文中的丰富意蕴”,需要抓住关键词语“创业”,明确创业写的是什么,如何来写的,达到了什么效果。由梁三老汉口中的“创立咱自个儿的家业”“你们积极得起啊!可俺家里的地怎弄哩?”,“创业”是指个人的发家致富;由梁生宝心中的“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受苦’就是享乐”,“创业”是指带领大家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由农村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人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表现,“创业”是指努力改变命运,创建新生活的可贵精神。‎ 六、现代文阅读(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下,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产生了怀疑。“汉字落后”论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声称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 22 -‎ 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有的教学实验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和“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通过这些方法,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有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 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神的高度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心中。‎ ‎(摘编自王殿卿《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 ‎15.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的创新,有助于实现以字养德,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B. 现在一些人鄙视汉语而重视英语,直接冲击和削弱了汉字教育,不利于文化传承。‎ C. 清末民初以来,一些知识分子对汉字产生了怀疑,原因之一是当时国人文化自信不足。‎ D. 汉字的形音义三要素,决定了汉字教育必须摒除拼音教学法,使用形象化教学法。‎ ‎16.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它既能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这是拼音文字所不能相比的。‎ B. 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拼音教学方法,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优点也有缺点,不一定符合汉子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C. 近年来,根据“音、形、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形成了“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的汉字教学新理念。‎ D. 文章首尾呼应,论述了汉字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加强汉字教育提出了建议。‎ ‎17. 请概述哪些方面的原因使得汉字面临危机?‎ ‎【答案】15. C 16. C ‎ ‎17. ①清末民初以来,有学者认为“汉字落后”“汉字难学”“儿童识字有害”;②受到外语尤其是英语的冲击;③信息化社会里,书写机会减少,提笔忘字的问题增多(受到信息化的挑战);④社会对汉字、汉字教学重视不够。‎ ‎【解析】‎ - 22 -‎ ‎【15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的创新,有助于实现以字养德,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逻辑错误,原文中是递进关系,先产生兴趣,后实现以字养德。B项,“现在一些人鄙视汉语”曲解文意,原文是“在汉语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没有鄙视之意。D项,“必须摒除拼音教学法”错误,过于绝对。故选C。‎ ‎【16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C项,“形成了”错误,原文只是“探索”。故选C。‎ ‎【17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的一般方法是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要求锁定答题区位,然后摘取文中的重点词句作答,此题要求概括使得汉字面临危机,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下,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产生了怀疑”“汉字落后”“汉字难学”“儿童识字有害”“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概括答题要点即可。‎ ‎【点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园林之中西互映 一位法国诗人说“我很爱野趣弥漫的国林。”这恰当点出了西方与中国国林的差异,后者毫无野气息。中国园林实非旷地一块,而是分成走廊和庭院,是房屋而非植物在那里起支配作用。中国园林建筑是如此洒脱有趣,以至即使没有花木,它仍成为园林。在西方园林中,风景成分比建筑重得多,偶现一座房屋亦是赫然独立。树木、花草和泉池之间的关系比它们与房屋的关系紧密得多,尽管人们也曾努力按建筑方式甚至对称轴线布置它们。‎ - 22 -‎ 罗马是欧美园林的源泉,尤以台地和林木为最佳,这皆为地形和气候的慷慨赋予。花坛、雕像阶梯和小瀑泉布局规整,高大粕树排列森严。然而,尽管有众多軸线和重复,意大利园林借助于层层台地,确实达到了一个目的-----使人惊奇。这也是中国园林存在的原因之一。走进蒂沃利的艾斯泰庄园,穿过昏暗的走廊和大厅,眼前豁然出现一片无比壮丽的风光。在罗马园林中,层层升起的台地具有相似的空间的境界。而在诸如法国的平坦地面土的园林,这出人意料的因素尽失,尺度扩大更增强其单调感。‎ 中国园林从不表现宏伟,造园是一种亲切宜人而精致的艺术。中国园林很少出现西方园林常有的令人敬畏的空旷景象。即使规模宏大,中国园林也绝不丧失其亲切感。但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园林,只有星期日的拥挤人群才能驱散荒凉气氛。中国纪念性建筑甚至居住建筑都含有对称性,然而在园林布局中全然不用,因为决定的因素是寻求悠闲而不是理性。‎ 中国园林并非大众游乐场所。西方园林令人钦佩地用纵横轴线和十字道路解决的交通问题,在此全不存在。因为游人是“漫步”而非“径穿”。中国园林的长廊、狭门和曲径并非从大众出发,台阶、小桥和假山亦非为逗引儿童而设。这里不是消遣场所,而是退隐静思之地。‎ 诚然,中国园林是一种精致艺术的产物,共种植物却常不带任何人工痕迹。那里没有修剪整齐的树篱,也没有按几何图案排列的花卉。欧洲造园家在植物上所倾注的任何奇特构思,中国人都融于园林建筑中。虽师法自然,但中国园林绝不等同于植物园。显而易见的是没有人工修剪的草地,这种草地对母牛具有诱惑力,却几乎不能引起有智人类的兴趣。高高的柏树排成大道,被修剪的黄杨形同鸟兽,受控的泉水射向定高。这一切似乎是“大自然的两笔”。尽管如此,西方园林从未成功地消除其荒漠气息。‎ 中国园林旨在“迷人、喜人、乐人”,同时体现某种可称为蒙蔽术的东西。我不想武断地说,游人都完全明白其被蒙蔽,一旦忘却“园”而沉湎入“画”,游人就不再感受到尘世沉浮的烦扰。世界在他眼前敞开,诗铭唤起他的想象,美景激发他的好奇。的确,每件景物都恰似出现在画中。一座中国园林就是一幅三维风景画,一幅写意中国画。‎ 一个人游历中西两类园林,会受到完全相反的两种情感作用。人们在离开弗拉斯卡蒂和蒂沃利时,对意大利园林的生动、壮观和纪念性无不留下强烈印象,中国园林不使游人生畏,而以温馨的魅力和缠绵拥抱他。身后的门戛然关闭,他方从一个愉快的梦中醒来。‎ ‎(摘编时题目有改动)‎ ‎18.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西方园林中,尽管人们努力按建筑方式和对称轴线去布置树木、花草和泉池,但是它们与房屋的关系仍然不够紧密。家平情言 B. 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园林,只有星期日的拥挤人群才能驱散荒凉气氛,因此它虽然宏伟,却常有一种令人敬畏的空旷景象。‎ - 22 -‎ C. 中国园林布局不以理性为决定因素,全然不用纵横轴线和十字道路解决交通问题,是为了给游人提供消闲放松之地。‎ D. 欧洲造园家在植物上倾注了很多奇妙构思,比如黄杨被修剪得形同鸟兽,受控的泉水射向定高,但这仍未消除西方园林的荒漠气息。‎ ‎19.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意大利园林中,因为有众多的轴线和重复,所以花坛、雕像阶梯和小瀑泉布局规整,高大柏树排列森严,层层台地让人惊奇。‎ B. 中国园林可谓如诗如画,游人进入园中就会忘记“园”而沉湎入“画”,让人一扫俗世烦忧,激起人无穷的想象。‎ C. 游历中西两类园林,会拥有两种相反的体验,西方园林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中国园林给人置身梦中愉悦之感。‎ D. 文章运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中西园林的种种不同,实际上旨在说明中西园林的结构互相映衬。‎ ‎20. 请结合全文概括中国园林的特点。‎ ‎【答案】18. C 19. B ‎ ‎20. (1)毫无山野气息,房屋在中国园林中起支配作用。(2)造园精致,给人一种亲切宜人之感。(3)园林布局以寻求悠闲为主,无对称性。(4)崇尚自然,种植物不带任何人工痕迹。‎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问题有:遗漏或添加信息、时空交错、偷换概念、张冠李戴、逻辑出错等。‎ C项,“中国园林布局不以理性为决定因素”无中生有,原文第4段“西方园林令人钦佩地用纵横轴线和十字道路解决的交通问题,在此全不存在。因为游人是“漫步”而非‘径穿’”没有“中国园林布局不以理性为决定因素”的内容。‎ 故选C。‎ ‎【19题详解】‎ - 22 -‎ 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因为是“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句子,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出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 B项,“游人进入园中就会忘记“园”而沉湎入‘画’”扩大范围,原文倒数第二段“我不想武断地说,游人都完全明白其被蒙蔽,一旦忘却‘园’而沉湎入‘画’,游人就不再感受到尘世沉浮的烦扰。世界在他眼前敞开,诗铭唤起他的想象,美景激发他的好奇。的确,每件景物都恰似出现在画中。一座中国园林就是一幅三维风景画,一幅写意中国画。”原文没有囊括全部,而题干指的是全部。‎ 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相关材料,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从原文第1段可概括出中国园林的特点:园林无山野气息,房屋在中国园林中起支配作用;从原文第3段可概括出中国园林的特点:园林造园精致,给人一种亲切宜人之感;从原文第3、4段可概括出中国园林的特点:园林布局以寻求悠闲为主,没有对称性;从原文第5段可概括出中国园林的特点:崇尚自然,种植物不带任何人工痕迹。‎ 八、作文(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社会,大自然,都有自己的风格。‎ 风格彰显个性,风格丰富生活,风格传承文明……‎ ‎【答案】‎ 参考范文 风格的作用 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社会、大自然,都有自己的风格。风格彰显个性,风格丰富生活,风格传承文明……风格发挥着其巨大的作用。‎ 风格彰显个性。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那个“带月荷锄归”的农夫,对,他来了,带来了阵阵菊香,面对官阙,他选择了隐世,选择了自然的那份恬适。面对繁华,他选择了归园,他用他那“阡陌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绽放了压在心底的那份最质朴的天真,他的丰碑永远树立于田园之上……‎ - 22 -‎ 千帆过尽,一片汪洋,浊浪便似那杯煮过的酒,李白这一喝,便醉了一部唐代的史诗篇章。仗剑天涯的他,选择了诗意的生活。于是便有了历史长河中青莲居士洒脱的背影,一匹白鹿,一袭青衫,让李白找寻到了活的快乐,倘佯于山水。正是李白、陶渊明独特的风格,彰显了他们的个性。‎ 风格丰富生活。广州的美食风格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泮溪、孖陶、莲香、北苑……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土里遁的,几乎什么都吃。一壶香茗,几碟点心,早茶的习惯。艇仔及第、虾饺烧卖、拉肠牛河、烧鹅腊味,悠闲慢慢叹;盒饭快餐,焦急匆匆吃。煲仔饭、叉烧包、马蹄糕、双皮奶、炖雪蛤、廿四味、老火汤……敢吃、通吃、识吃、肯吃,材料新鲜,品种多样。广州的美食风格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风格传承文明。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具有独特的中国建筑风格。‎ 万里长城翻山越岭蜿蜒迂回于崇山之间,好似一条中国龙蜿蜒迂回在崇山之间。看见它,人们不由肃然起敬:难以想象,在毫无科技技术的古代,它们又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长城是浩大的,长城之浩大是举世无双的;长城是伟大的,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修建了2000多年的古代防御工程,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之一,它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坚强毅力和高度智慧的结晶。‎ 长城、故宫用其独特的中国风格向世界传承着文明。‎ 风格彰显个性,风格丰富生活,风格传承文明……风格发挥着其巨大的作用。‎ ‎【解析】‎ ‎【详解】一、审题要点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任何文章都是现实生活的直接或间接反映,作文话题不管形式怎样变化,它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要写好它,必然要使自己的行文内容回归现实,反映现实,这是一则话题作文,中心话题是“风格”,首先理解“风格”在此处的含义: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社会,大自然,都有自己的风格。风格彰显个性,风格丰富生活,风格传承文明……所以考生在行文时可以就话题中风格含义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组织文章。‎ 二、参考立意:‎ ‎1、从个人方面:风格彰显个性 ‎2、从社会方面:风格丰富生活 - 22 -‎ ‎3、从自然文化方面:风格传承文明 ‎4、把上述三方面综合组织文章 三、作文素材 ‎1、先到象岗、东山、荔湾、沙面转一圈,再到中信广场、四季花城、珠江新城、会展新翼走一遭,从南越王墓故址博物馆、华侨的别墅豪宅,到西关商贾的趟拢屋、骑楼仔,再到西方的教堂洋楼、新中央商务区(城市cbd),好像时空穿越——历史到现实,传统到新潮,古朴到时尚,岭南印象到欧陆风情,千年古城到现代都市。双塔矗立,彼此争锋。跨江大桥,龙蟒横卧。夜游珠江,只见波光粼粼,灯火灼灼,楼宇森森,如梦似幻——这就是广州城市建筑的风格。‎ ‎2、讷于言,敏于行,诚于信。广州人实在、低调,不泼辣、不抠索、不横蛮、不傲慢、不刁钻。埋头搞经济,不热衷政治,不狠命读书,没有强烈的为官入仕的愿望,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率先改革开放,敢为人先,不甘人后。包容,开放——海禁的年代,西关几度成为全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既输出又拿来,从不闭塞;内地沿海、黑皮白肤、上帝真主,都兼收并蓄。开门迎宾客,和气生钱财——这就是广州人发家致富、待人接物的风格。‎ 四、作文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点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可以设立分论点,如此题可围绕“风格”这一中心话题设立分论点进行论述;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安排结果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点睛】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 (一)化大为小。‎ ‎ 要想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善于“化大为小”。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那么宽泛,如果仅把话题当作一个僵死的的概念,看为“铁板一块,不可分割”的整体,笼而统之去做文章,势必内容空泛、文意散漫。所以,写好话题作文的第一个本事是“目无全牛”,善于在一个大的、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在800字左右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好文章。注意: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以小见大,“一针见血”。‎ ‎1.限制话题。话题的限制越少,给人的思考空间就越大,标题的字越少,词语的外延也就越大。实际写作时我们必须对话题加以限制,做到宽题窄写,大题小作,否则,切入口径过大,主题就难以收拢。‎ - 22 -‎ 关于话题的许多信息不是都选,只能取其一条,哪一个最能打动你,让你最有话可说而最不落俗套的,你就选哪一个。‎ ‎ 2.设问构思。面对话题,运用设问,在脑子里多问几个为什么,以此打开思路,缩小写作半径,并引起对话题内容的思考,从而使文章内容和主题更深刻。通过设问,对话题的理解就会更透彻,文章的立意也就容易确定了。‎ ‎ (二)化虚为实。‎ 有时话题是抽象的、虚拟的,甚至蒙上科幻的假象,面对这样的话题我们一时捉摸不准,无从下手,这时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虚为实,把话题引向现实生活,立足于现实,思考现实,表现现实,写成针对现实、发表见解、抒发真情实感的文章。‎ ‎ ‎ - 22 -‎ ‎ ‎ -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