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6.50 KB
- 2021-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备战2017年高考二轮讲练测
专题02论述类阅读之筛选概括
训练基础
1.【2017届福建四地六校高三上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古代交通工具一般只有两类:一类是陆路的车马,一类是水路的舟船。正如南朝梁江淹在《别赋》中所写:“船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古代送别诗词中出现的“长亭”和“南浦”意象,就与运用这两类交通工具出行密切相关。
秦汉时期,自两京始,在车马所行的官道两旁,已经开始设置邮亭与驿站。邮、亭、驿的设置在功能上是有区别的。唐代颜师古为《汉书》作注时说“邮,行书舍也”,可见邮是负责递送文书的机构;而《汉官旧仪》中记载“亭长持三尺板以劾贼,索绳以收执盗”之语,可见亭的职能是抓捕奸盗。驿站的设置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个古代制度,驿的功能主要是递送朝廷文书或为朝廷任命的使者和官僚提供上任与出使的旅行服务。邮、亭、驿三者有区别也是有联系的,功能上有太多的重合,故有邮亭、邮驿、驿亭等复称。北周庾信在《哀江南赋》中说“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大多是文学家夸张之词,而非实录。《汉官旧仪》所载“十里一亭”“五里一邮”,并言邮亭相去“仅二里半”,汉代也未曾付之实施,这么密集的邮亭,得有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朝廷与民间的负担又是多少,可想而知。但长亭短驿,在中国古代交通体制中确实长期存在。《说郛》中记载了宋人一首打油诗:“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如何只说临安路,不数中原有几程?”这首打油诗就道出了中原地带有“长亭短驿”这样一个事实。
古代诗人们在南方写的诗词和在北方写的诗词,其所选用的意象形成的意象群显示出明显的差异。在古代送别诗词中,这种差异同样存在。南方作家所写的送别诗词,长亭、短亭、阳关、古道等意象,相对较少。如《楚辞》中,“长亭”“短亭”等意象的用例几乎没有;相反,与河流相关的“浦”或“南浦”的意象却极为常见。这种现象,与中国南北不同的地理特征紧密相连。
屈原是南方诗人的代表,其赋中多见“浦”字,《九歌》中有“望涔阳之极浦”之语,《离骚》中也有“送美人兮南浦”之句。对于“浦”,《说文解字》解释说:“浦,水滨也。”《风土记》说:“大水小口别通为浦。”这里有大小河道分流处,理所当然成为舟船停泊之所。“南浦”是什么时候开始演变为水路送别诗中比较固定的意象,据初步考察,或与屈原的“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言有很大关系。但使“南浦”这一意象和送别情怀形成比较固定联系的,完全得力于南北朝诗人。如江淹《别赋》中说“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谢朓《送远曲》诗中也有
“北梁辞欢宴,南浦送佳人”的诗句。唐诗宋词中,“南浦”意象俯拾皆是,王维《送别》诗曰“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李白《赠汉阳辅录事二首》诗曰“南浦登楼不见君,君今罢官在何处?”,柳永《倾杯》词曰“离宴殷勤,兰舟凝滞,看看送行南浦”。就这样,一代一代的诗人承继屈原这一手法,不断将离愁别绪的文化因子,添加到“南浦”之上,以致使“南浦”这一意象成为送别之地的代名词。李贺《黄头郎》诗曰:“黄头郎,捞拢去不归。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清人王琦注曰:“南浦,送别之地。”叶葱奇也注曰:“古人送别之地多称南浦。”
(节选自2015《古典文学常识》第1期)
(1)下列关于原文一、二两段内容的理解与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送别诗中经常出现“长亭”和“南浦”意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古代运用车马、舟船这两类交通工具出行有密切关系。
B.邮、亭、驿功能有别,邮负责传递文书,亭主司奸盗,驿则兼有传递朝廷文书或保障官员出行之责。
C.汉制规定,十里一亭,五里一邮,邮亭相距要近,实际上汉朝没有能力完成如此密集的交通设置。
D.《说郛》中记载了一首宋代人写的打油诗,提及宋代在很多地方设置了长亭短驿的事实,说明这种交通体制确实长期存在。
【答案】D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
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
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B混淆范围。
(2)下列关于“南浦”这一意象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南方作家所写的送别诗中经常出现与河流有关的“浦”或“南浦”等意象,这与南方交通多走水路、多用舟船有关。
B.“南浦”与送别产生固定联系,源于屈原,得力于南北朝诗人,在唐诗宋词已经成为极其普遍的文学现象。
C.屈原的《九歌》和《离骚》中有关“浦”的诗句赋于“浦”以文学的内涵,而《说文解字》和《风土记》则赋予它以地理的意义。
D.“南浦”从一个地理名称升华为文学意象,历代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起到了关键性用,赋予它以离情别绪的文化因子。
【答案】B
【解析】或然判断表述成肯定判断,文中为“或与屈原的“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言有很大关系”。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
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
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D项混淆范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们在南方写的送别诗多选取“南浦”一类的意象,在北方写的送别诗则多选取“长亭”“短亭”等意象。
B.南朝梁江淹《别赋》中的文句,引发了人们对“长亭”和“南浦”等意象的文化联想,生发了与“别”相关的情愫。
C.文中多处选取屈原的诗句,来论证“南浦”的文学内涵,缘于屈原是南方诗人的代表,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D.唐代李贺的《黄头郎》中的诗句“南浦芙蓉影”中的“南浦”意象已经定位为送别之地,后人对这种理解也多认同。
【答案】B
【解析】“别赋”中的“别”与南浦这个意象有关,与长亭这个意象无关。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是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
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
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D项曲解文意。
2.【2017届陕西西安一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儒家《易传·系辞上》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主张思想文化的融会贯通。西汉司马迁认为,“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诸子百家立论不同,但也有彼此相通的方面。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学说“相反而相成”。由此可见,会通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中国思想文化史就是思想文化会通的历史。这从《吕氏春秋》一书可以看出端倪。该书亦称《吕览》,为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以儒家和道家学说为主,兼论名、法、墨、农、阴阳各家。此书肯定了儒家的政治伦理,主张实行仁政,也赞成道家的君无为而臣有为的观点,体现了儒、道的会通。汉高祖刘邦之孙刘安被封为淮南王,与门客编撰《淮南子》一书。其中,既有道家的“无为”思想,也有儒家、墨家以天下为己任、劳作不息的论述。
从战国末期到秦汉及魏晋时期,其间贯串着儒家与道家学说的会通,由此产生了魏晋玄学。魏晋玄学以《周易》《道德经》《庄子》为基础,称为“三玄”。它既讲自然变化,也谈社会人事变迁;既鄙视世俗,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态度,又主张保持“名教”(身份等级的象征)传统和对自身既得利益的重视,用以论证“名教”与自然的一致性,体现了儒家与道家学说的会通。
中国思想文化的再次会通,起于唐代“三教并立”,至两宋,由南宋理学完成。唐代,中国佛学吸取了儒学和道家老子学说的某些方面,有些僧人以“人皆可以为尧舜”来解释佛性,并出现了专讲孝道的佛经,如《父母恩重经》。有些僧人以忠孝思想为内涵、以家族组织为形式编写禅律《百丈清规》,使佛教中的若干宗派世俗化,这样佛教才有了立足的文化基础。唐代思想家推崇儒学,同时研究佛学,居庙堂之上讲修齐治平、道德教化,处江湖之远则“栖心释梵,浪迹老庄”。时至两宋时期,儒学吸取了佛学哲学的某些论证方法,使自身的哲学思辨特别是在本体论上有了新的理论创造。
“会通”,用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话说,就是为儒学寻找“活水源头”,否则儒学就会枯竭凋零。他在诗里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和其他理学家将“三教”会通在以儒学为主的思想体系中,称为“新儒学”。与朱熹理学有别,南宋产生了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思想,认为“心即理”,只要“发明本心”,即可“穷理尽性”。明代思想家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心学传统,论述“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学说,反映了人们要求独立思考的理性要求。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说,思想学术为天下之“公器”“公识”,要由天下士人共同研究,确定其价值。在他看来,思想学术上的会通精神有助于打破学术上的门户之见,综合各家之长,开辟出一条新路。
(节选自张岂之《中华文化具有会通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诸子百家虽立论、学说不同,但都主张思想文化的融会贯通,都具有会通精神。
B.《吕氏春秋》不仅会通儒、道两家的思想,还论及了名、法、墨、农、阴阳各家的学说和主张。
C.从《淮南子》有关道家、儒家、墨家思想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我国汉代在思想学术上也具有会通精神。
D.魏晋玄学以“三玄”为基础,其产生的条件之一就是儒家与道家学说从战国末期到魏晋时期的长期会通。
【答案】A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
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A项结合文本开头内容“儒家《易传•系辞上》
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主张思想文化的融会贯通”可知,儒家《易传•系辞上》主张思
想文化的贯通,不是司马迁和班固这样认为;司马迁、班固只是认为诸子百家有相会通的特点。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
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
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
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
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A结合文本开头内容“儒家《易传•系辞上》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
其会通。’主张思想文化的融会贯通”可知,儒家《易传•
系辞上》主张思想文化的贯通,不是司马迁和班
固这样认为;司马迁、班固只是认为诸子百家有相会通的特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唐代,中国佛学也吸取了儒学思想,令佛教中的若干宗派世俗化,使当时的佛教有了立足的文化基础。
B.唐代思想家推崇儒学,同时研究佛学,也会通道家的学说和思想;两宋儒学会通佛学,在理论创新上颇有成就。
C.南宋朱熹所代表的“新儒学”在以儒学为主的思想体系中会通了“三教”,为儒学寻找“活水源头”。
D.黄宗羲认为思想学术应该是由天下士人共同研究、确定其价值的“公器”“公识”,因而学术思想上的会通尤为重要。
【答案】C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结合文本内容“会通,用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话说,就是为儒学寻找活水源头,否则儒学就会枯竭凋零”“他和其他理学家将‘三教’会通在以儒学为主的思想体系中,称为‘新儒学’。”可知,会通“三教”的是朱熹和其他理学家,不是“新儒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战国末期到南宋末年,中国思想文化至少经历两次大的会通,会通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B.中国思想文化史就是思想文化会通的历史,其中儒、释、道“三教”的会通影响了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史。
C.思想文化史上的会通,既体现在学说和思想的融会贯通,也包括一些研究和论证方法的彼此借鉴和吸收。
D.思想学术上的会通精神,不仅有助于构建新的学术体系和学术流派,还可以丰富传统的思想学术。
【答案】B
【解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
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B项“儒、释、道‘三教’的会通影响了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史”错,由原文可知,
《吕览》体现了儒、道的会通,魏晋玄学也体现了儒家与道家学说的会通,唐代及以后,才有佛学,也就
是“释”的参与。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
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
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
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B“儒、释、道‘三教’的会通影响了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史”
错,由原文可知,《吕览》体现了儒、道的会通,魏晋玄学也体现了儒家与道家学说的会通,唐代及以后,
才有佛学,也就是“释”的参与。
3.【2017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①
21世纪将为信息的流通和储存以及传播提供前所未有的手段,因此,它将对教育提出乍看起来近乎矛盾的双重要求。一方面,教育应大量和有效地传授越来越多、不断发展并与认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因为这是造就未来人才的基础。同时,教育还应找到并标出判断事物的标准,使人们不会让自己被充斥公共和私人场所、多少称得上是瞬息万变的大量信息搞得晕头转向,使人们不脱离个人和集体发展的方向。可以这么说,教育既应提供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动的世界的地图,又应提供有助于在这个世界上航行的指南针。
②根据对未来的这种展望,仅从数量上满足对教育的那种无止境的需求(不断地加重课程负担)既不可能也不合适。每个人在人生之初积累知识,尔后就可无限期地加以利用,这实际上已经不够了。他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
③为了与其整个使命相适应,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识,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当然,这四种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一个整体,因为它们之间有许多连接、交叉和交流点。
④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正规教育仅仅是或主要是针对学会认识,较少针对学会做事。而另外两种学习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时也被看作是前两种学习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延伸。然而,委员会认为,在任何一种有组织的教育中,这四种“知识支柱”中的每一种应得到同等重视,使教育成为受教育者个人和社会成员在认识和实践方面的一种全面的、终生持续不断的经历。
⑤委员会的委员们从一开始工作就明显地感到,为了迎接下一个世纪的挑战,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的作用的看法。扩大了的教育新概念应该使每一个人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这意味着要充分地重视教育的作用,就是说使人们学会生存,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作用,不再把教育看作是一种手段,是达到某些目的(技能、获得各种能力、经济目的)的必经之路。
⑥学会认知更多地是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既可将其视为一种人生手段,也可将其视为一种人生目的。作为手段,它应使每个人学会了解他周围的世界,至少是使他能够有尊严地生活,能够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进行交往。作为目的,其基础是乐于理解、认识和发现。即便那种没有直接目的去学习的情况愈来愈少,但由于学习有用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变得很重要,学制越来越长、空闲时间越来越多,这将使越来越多的成人能够去感受知识和个人自学带来的乐趣。扩大知识面可以使每个人更好地从各个角度来了解他所处的环境,有助于唤起对知识的好奇心,激发批判精神并有助于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去辨别是非。从这种观点出发,让我们再次强调,每个儿童无论他在哪里,都应使他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学习科学而且终生成为“科学之友’;在中等和高等教育中,入门培训应向所有大、中学生介绍科学进步和当代思想模式所提供的各种手段、概念和参照方法。
⑦然而,由于知识涉及到方方面面,并且始终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试图想什么都知道愈来愈做不到,而且在基础教育之后仍保持对所有学科的教学也不切合实际。不过,专业化学习,哪怕是未来的研究人员的专业化学习也不应排斥对普通文化知识的学习。“
今天,一个真正受到全面培养的人需要有广泛的普通文化知识并有机会深入地学习研究少量的学科。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该促进这两个方面同时发展”。因为普通文化教育使受教育者能接触到其他语言和知识,首先就有助于交往。专家封闭在自己的学科中,可能对他人所为不感兴趣。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都会感到难以与人合作。另一方面,文化教育作为超越时间和空间将各个社会联系起来的纽带,势必会使受教育者了解到其它领域的知识,从而有助于充分发挥各学科之间的协同作用。特别是在研究方面,某些知识的重大进展就是在各学科的交叉领域中产生的。
(1)下列关于21世纪教育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21世纪,信息流通、储存和传播的手段都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这就要求教育应该让人们去更新、深化和充实已有的知识,以适应不断变革的社会。
B.21世纪的教育不仅应该受教育者提供知识和技能,还应该提供判断事物的标准,教会他们对信息进行判断选择,这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
C.相对于过去的教育,现在我们必须扩大教育的概念,让每个人的创造潜力都得到发挥和加强,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D.在21世纪,教育的作用应该得到充分重视,但不应该把教育看作是到达某种目的——例如获得某种技能、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
【答案】D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的理解和概括能力。D项“但不应该把教育看作是……”表述有误,应
为“不再把教育单纯看作是……”。见第⑤段。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
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
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比如本题,D项 “但不应该把教育看作是……”表述和
文本内容不符,依据文本第⑤段的表述,应为“不再把教育单纯看作是……”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学会认知、做事、共处和生存,这四种基本学习在获取知识的途径方面有许多连接、交叉和交流点,它们是一个整体。
B.在现实中,一个专业研究人员能够深入学习研究的只是少量学科。但是扩大知识面能够促进他的研究工作。
C.在一般情况下,正规教育对于“学会做事”重视不够,因而在21世纪的教育中,要特别突出“学会做事”的内容。
D.向所有大、中学生介绍科学进步和当代思想模式所提供的各种手段、概念和参照方法,有助于唤醒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
【答案】C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意的归纳概括能力。C项“因而……要特别突出‘学会做事’的内容”表述有误,
应为“然而,委员会认为,在任何一种有组织的教育中,这四种‘知识支柱’中的每一种应得到同等重视”。
见第④段。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时候,首先应认真审题,“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那就要求
考生应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然后认真辨析所给的选项,把文本的信息和选项进行比较,看选项
有无改变文章的表述。C项“因而……要特别突出‘学会做事’的内容”表述有误,由第④段表述可知,应
为“然而,委员会认为,在任何一种有组织的教育中,这四种‘知识支柱’中的每一种应得到同等重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1世纪的教育要大量和有效地传授与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技能,但不能仅从数量上满足对教育的无止境的需求。
B.学会认知不是获得系统化知识,而主要是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这与古人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类似。
C.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该促进要有广泛的普通文化知识和有机会深入地学习研究少量学科这两方面的同时发展。
D.如今的科学研究越来越离不开各学科之间的协同作用,因此一个封闭在自己学科中,不研究交叉学科的专家是不能取得重大进展的。
【答案】D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题干中审明答题的方向,比如本题中,“根据原文内
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就要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
项是否一致。D项“是不能取得重大进展的”说法绝对,原文为“专家封闭在自己的学科中,可能对他人
所为不感兴趣”,“某些知识的重大进展就是在各学科的交叉领域中产生的”。
4.【2017届重庆一中高三上10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所谓六艺乃春秋时固有之学问,先孔子而存在,孔子实未制作之。但孔子虽未曾制作六艺,而却曾以六艺教弟子。故后人以六艺为特别与孔子有密切关系。亦非毫无根据,以六艺教人,并不必与始于孔子,据《国语》,士鉴教楚太子之功课表中,已有“诗”、“礼”、“乐”、“春秋”、“故态”等。但此等教育,并一般人所能接受,仅当时之平民未必有机会接受此等完全教育,即当时之贵族亦未必尽人皆有受此等完全教育之机会。吴王寿梦第四子季礼到鲁方能见各国之诗与乐,可见“乐”、“诗”各书,在当时乃是极名贵的典籍学问。
孔子则抱定“有教无类”之宗旨,“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如此大招学生,不问身寒,凡缴学费即收,一律教以各种功课,教读各种名贵典籍,此实一大解放也。故以六艺教人,或不始于孔子,但以六艺教一般人,使六艺民众化,实始于孔子。以后各家蜂起,竟聚生徒,然此风气实孔子开之。
孔子之讲学,又与其后别家不同,别家皆注重自家之一家言,如《庄子。天下篇》所说,墨家弟子诵《墨经》。但孔子则是教育家,他讲学目的,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之人,并不在于养成某一家的学者。所以他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所以颜渊说:“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庄子.天下篇》评及儒家,即说:“诗”以道态、“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此六者正是儒家教人之六种功课。
惟其如此,所以孔子弟于子之成就,亦不一律,《论语》谓:“
德行,颜渊,闵子岑,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李路,文学:子游,子夏。”可见孔子教徒弟,完全欲使之成“人”,不是教他做一家的学者。
孔子又继续不断游说于君,带领学生,周游别国,此等举动,前亦未闻,而以后则成为风气;此风气亦孔子开之。
再说孔子以前,未闻有不农不工不商不仕,而只以讲学为职业因以某生活之人,古时除贵族世代以做官为生者外,吾人以尝闻有起于微贱之人物。此等人物,在未仕时,皆成为农或为工或为商,以维持其生活。孟子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殷南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孔子以前,不仕而又别不事生产者,实未闻有人。《左传》中说寡缺未仕时,亦是以农为业,孔子早年,据孟子说:亦尝为贫而仕,“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孟子•万章下》)。但自大收学生以来,即纯以讲学为职业,为谋生之道。不但他自己不治生产,他还不愿教弟子治生产。樊迟“请学稼”,“请学为圆”;孔子说:“小人哉!樊频也。”他这种不治生产的办法,颇为其时人所诟病。据《论语》所说,荷丈人谓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此外《庄子》亦载盗跖谓孔子:“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 …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侥幸于诸侯富贵者也。”《庄子》中所说,不可以为实事,但此等批评,则是当时可能有者。
观此可知儒家之一种风气,惟其风气如此,于是后来即有一种非农、非公、非商、非官僚之“士”,不治生产而专待人之养己,此士之阶级。孔子以前,似亦无有,多系大夫士之士或系男子军士之称,非后世所谓士农工商之士也。此种士之阶级只能做两种事情;即做官与讲学,此所谓: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孔子即是此阶级之创立者,至少亦是其发扬光大者。
摘编自冯友兰《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六艺是春秋时期固有的学问,孔子虽未创作六艺,却其当做教学的材料,所以后世认为六艺与孔子关系密切,也有一定道理。
B.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理念,不过问学生的出身,只要缴纳学费者。一律教给他们各种功课和名贵典籍。这在当时是一大解放。
C.孔子之所以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是因为他讲学的目的并不在于培养儒家学派的学者,而在于培养能为国家服务的人才。
D.孔子一直以来不治生产,不农不工不商不仕。颇受时人诟病。荷老人说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即是批评其此种生活态度。
【答案】D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D结合文本内容“再说孔子以前,未闻有不农不工不商不仕,而只以讲学为职业因以某生活之人,古时除贵族世代以做官为生者外,吾人以尝闻有起于微贱之人物”“ 但自大收学生以来,即纯以讲学为职业,为谋生之道。不但他自己不治生产,他还不愿教弟子治生产”可知,孔子并不是不治生产,而是广收学生才不治生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的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孔子以前为官的人有两种:世代为官的贵族,出身微贱但后来出仕的人物。第二种人在为官以前,都为维持生计而干过其他行业。
B.孔子的学生樊迟希望学习农耕和种植的技能,孔子斥其为“小人”,说明孔子认为读书人从事农业生产是品德卑劣的体现。
C.《庄子》记载的盗跖对孔子不耕不织,以如簧巧舌迷惑君主等批评虽然未必是实事,但可能是当时的人对儒家的看法。
D.孔子创立或至少是发扬光大了士人这一新兴阶层,这个阶层只能为官与讲学两件事情。并且这两件事情还能互相促进。
【答案】B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
段,选项B结合文本第六节内容壳子,此处“小人”是指没有志气、目光短浅的人。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
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
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
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结合文本第六节内容壳子,此处“小人”是指没有志气、目
光短浅的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要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据《左传》记载,晋国的世卿韩宣子到鲁国办外交之时,才首次“见《易》象与鲁《春秋》”,这也可印证六艺学问在当时的重要性。
B.孔子欲使弟子成人,而非成一家之学者。所以颜渊子路虽皆为孔子门生,但颜渊注重仁德修养。子路擅长政治事务。他们的成就并不一律。
C.因孔子首以六艺教人,从而开创了就教育的风气,其后各家蜂起,皆效仿孔子招收学生,故而后世推崇其为“万世师表”。
D.孔子对先秦时期教育的普及、游说之风的兴起,士人阶级的出现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可见其在我国历史上享有的极高地位。
【答案】C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C结合文本内容“但孔子虽未曾制作六艺,而却曾以六艺教弟子。故后人以六艺为特别与孔子有密切关系。亦非毫无根据,以六艺教人,并不必与始于孔子”可知,孔子并非首先以六艺教人,而是首先以六艺教一般人,而开创了教育风气。
训练提升
1.【2017届四川绵阳高三11月第一次诊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9分,每小题3分)
宋词中,词人频频以水入词,传情达意,主要是因为水与词的特质相通。
词“以清切婉丽为宗”,水的运用使得这一盛行于秦楼楚馆的文体洗尽铅华,增添了一分清婉、灵动和含蓄。“诗庄词媚”,词较于诗有更多儿女情长、爱恨相思的描写,文入词更侧重内心对恋情的执着与迷惘,借助水这一意象,既突出恋人的柔情和恋情的纯洁,又显得含蓄蕴藉、缠绵悱恻。
婉约词主言情,尚含蓄,涓涓细流恰可将那些要眇之情、凄迷之境娓娓道出,并将其表现得欲露而不露。即使是豪放词,也宜表达得沉绵深挚。流水恰可进行一种缓冲,使之于豪壮中更显沉咽缠绵、刚柔并济。
水具有流动性和传递性,视线随着流水放射出去,心中百感也随之生发、释放。范仲淹的《苏幕遮》由天到地,由黄叶到秋水,接天连地的一江秋水,在带动词人视线移动的同时,更将思乡之情、羁旅之倦吟唱出来。
水的绵绵不断常常带动着忧思情感的传递,水又是没有约束性的,象征着情感的一发不可收。“离思迢迢远,一似长江水。去不断,来无际。”(欧阳修《千岁秋》)流水缠绵、源源不绝,激发人绵绵不断的情思,离人的目光、伊人的相思,都可以顺着流水延续千里。流动的水连接两地、贯通两心,分离的人可以以水传情,可以思接千里。
古代交通不便,横亘于前的江河湖海是词人与恋人、友人的阻隔,也是与家乡、亲人的阻隔;同时,水也可以代指无法逾越的抽象意义上的阻碍或心灵隔阂,如故国、亡人、无法企及的爱情、对往昔的追忆等。
山遥水远,音信难托,水的阻隔性令牵挂、思念无法传递,郁结于心,只有将这份怅惘诉诸流水,“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张先《碧牡丹>)。于是,常借助飞翔的大雁、水中的游鱼来逾越流水的阻碍,传递思念,“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晏殊《清平乐》)。
水的流逝还极易引起词人的忧伤与感怀。淡烟流水,轻寒漠漠,心思纤密之人生无端闲愁;逝者如川,春秋代序,多愁善感之人感时伤怀,叹流年似水易逝,红颜如花易陨;滚滚江水,淘尽英雄豪杰,淘尽兴衰荣枯,豪放悲悯之人思接千古,叹世易时移,生故国之思。
缪钺《论词》指出,词体的生发因其与自然之境界、人心之情感相应和,文章的体格、意象的选择都折射出作者的修养和品格。宋代士人经常通过描写开阔澄净的水面、晴朗空明的月色,来映衬自己的高洁人格、旷达胸襟和俊朗风神。在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正是一句“表里俱澄澈”,道出了士大夫的气节一一高洁傲岸、冰清玉洁。与此同时,当文人士子仕途偃蹇、报国无门时,静水流深也恰能抚慰他们失落受伤的心灵。
有宋一朝,一方面士大夫过着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的风雅生活,另一方面,积贫积弱的国情、险恶多变的仕途以及丈人柔弱敏感的情思,令他们有着无尽的慨叹,而水,恰以它的特点触发、传递和排遣着这些情思,作为一种独特的媒介频频出现在词作中。宋词也因此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湿润的一卷。
(摘自《思与格:宋词水意象的情感解读》,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让盛行于秦楼楚馆的词得以洗尽铅华,增添了清婉、灵动和含蓄之韵,这得益于“水”这一意象的运用。
B.文人词更侧重内心对恋情的执着与迷惘,借助“水”这一意象,既可突出恋情的纯洁,又显得含蓄蕴藉、缠绵悱恻。
C.“涓涓细流”可将要眇之情、凄迷之境娓娓道出,并将其表现得欲露而不露,这很符合婉约词“尚含蓄”的特征。
D.水具有流动性和传递性,视线随着流水放射出去,心中百感也随之生发,范仲淹《苏幕遮》中的情感正是因“水”而生。
【答案】D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
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
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即可得到答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水既可代指具体的与恋人、友人、亲人、家乡的阻隔,也可代指抽象意义上无法逾越的心灵隔阂。
B.牵挂、思念难以传递,郁结于心,因此可以逾越流水阻碍的大雁、游鱼就成为词人常用的传递思念的意象。
C.水的流逝极易引起词人的忧伤与感怀,虽说感怀的内容不尽相同,但都会给人以沉重而悲戚的感受。
D.意象的选择,能体现作者的修养和品格,如从“表里俱澄澈”中就能让人感知到张孝祥高洁傲岸的人格。
【答案】C
【解析】信息在原文倒数第三段,原文说“水的流逝还极易引起词人的忧伤与感怀。……心思纤密之人生
无端闲愁;……多愁善感之人感时伤怀,叹流年似水易逝,红颜如花易陨;……豪放悲悯之人思接千古,
叹世易时移,生故国之思”只是列举了几种情况,“都会给人以沉重而悲戚的感受”,无中生有。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注意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
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确定答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出自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作者借“水”这一意象将感情表达得沉绵深挚。
B.“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和“离思迢迢远,一似长江水”有异曲同工之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情感的触动、生发、郁结于心。
C.流动的水可以连接两地,贯通两心,分离的人可以以水传情。如“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D.“水”是宋词中的高频意象之一,“水”的特征暗合了词体清切要眇的特质和宋代士人的高洁情操,也与宋词抒情的特点相通。
【答案】B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答时要注意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
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注意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
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
2.【2017届湖南株潭岳益五市十校高三12月联考】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
①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
②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礼记》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其贡献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但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到了周代,“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制度,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管理乐。
③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并且,他以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④“礼”是人性的基础。《礼记》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是人类文明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礼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懂得尊敬和谦让,使人区别事物或行为的是非,懂得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的。“礼”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因此,礼乐文明更强调通过礼教,使社会规则内化为人的内心尺度,通过让他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
⑤“乐”的社会作用重在和谐精神。《礼记》曰:“故乐者,审一以定和,以和合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它的作用是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乐”也有陶冶情操,移风易俗的功用。《孝经》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即乐教有陶冶心性,使人快乐安宁,生命长久之功。因此,孔子要求人们要听雅乐,远淫音。
⑥“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乐者为同,礼者为异”是说乐的作用在于协调上下,礼的作用在于区别次序。然而,礼和乐虽有形式、功用上的不同,但却是相辅相成的。在远古传统中,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到了周代,礼、乐虽各有制度,但是乐毕竟仍是礼制的一个方面,乐的“和”也是为实现礼而辅助、服从于礼的乐之“和”,能够弥合礼之“分”所造成的心理差距。孔子等儒家常将“礼”、“乐”相提并论,就是因二者之结合,能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
⑦先秦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摒弃旧礼中的贵贱之分,汲取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具有现实意义。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注:燔黍捭豚:指上古烹饪用具出现前对食物的简单加工情况。捭,撕裂。
(1)下列有关“礼乐文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代先贤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制礼作乐,逐步形成了一套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
B.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是在周代完备、成熟起来的,因为那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了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
C.周公是礼乐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他继承了殷商的礼乐形式,并注入了“德”的因素,使其有较大的发展。
D.先秦的礼乐文明经历代继承发扬和变革发展,其内容不断丰富变化,主旨却不变。
【答案】C
【解析】C项,周公“继承了殷商的礼乐”解说不确,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原文是“他制礼作乐,
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以“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
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
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
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就可得出答案。
(2)下列对于“礼”与“乐”的相关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礼”是人性的基础,能够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能陶冶情操,移风易俗,使人们知礼、守礼。
B.“乐”的作用在于使人明确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关系;“礼”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
C.远古时期,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周代以后,“乐”成为礼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D.由于“礼”“乐”的结合,能够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所以古代的人们常常将其相提并论。
【答案】C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
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
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即可得到答案。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的礼乐文明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了礼乐仪式。
B.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的礼仪,表明礼仪制度在那时就已初步建立。
C.孔子不仅整理、传播了儒家经典“六经”,还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D.礼乐文明强调通过礼教,让人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
【答案】B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注意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
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确定答案。
3.【2017届江西兴国中学、兴国三中、平川中学等四校高三上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人民日报评论部: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创造一个更好的中国
新技术是伟大的“改变者”。如果以山峰为喻,从山脚的村歌社鼓,到山巅的阳春白雪,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不同类型文化构成的群落,拼贴出文化中国的四季春秋。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文化的层峦叠嶂架起高速索道,不必费力攀爬,便可悠游其间、览尽风光。
打开微信“朋友圈”,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有痛心质问“传统文化怎么了”,也有娓娓道来“告诉你真实的美国”;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实体书店和报刊亭逐渐凋零,城市正失去文化之肺……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阅读吧!甚至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升级,都会引起文化焦虑。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交流思想?哲人的忧思从另一个角度给出历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接受新事物。看看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学者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当长时间内,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对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化的建设者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但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士志于道”曾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
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时代变迁,技术条件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信息时代,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不同的每个人都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和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B.文化空气日益稀薄,使一部分人十分痛心,这些人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C.任何一次技术手段升级,都会引起文化焦虑,这是近几个世纪以来文化史上所特有的现象。
D.当代文化人要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和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网络文化,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答案】C
【解析】选项“任何一次技术手段升级”说法绝对化,原文“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
的文化焦虑”。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
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
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C混淆范围。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当今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但好书和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阅读。
B.海德格尔等人的忧思表明,拥有文化话语权,草根精英能更早接受新事物、拥抱新的文化场。
C.信息时代文化共存,主流文化建设者应防止文化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
D.受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影响,文化领域长时间内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
【答案】B
【解析】曲解原意。原文“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
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接受新事物。”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
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
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B曲解文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不闭关自守,这是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主流文化建设者应有的态度。
B.“士志于道”是中国文化与文人的光辉传统,为时代文化加厚土层应成为当代文人的历史使命。
C.加厚信息时代文化土层,需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D.如果人心向善向美没改变,就能以积极态度、包容气度、渊博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答案】D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是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
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
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D项混淆逻辑范围。
4.【2017届安徽蚌埠二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当全国人民都在纪念抗日英雄的时候,现实生活中却有一种不良的文化现象屡屡发生,这就是英雄叙事的扭曲问题。比如,大量抗战“雷剧”“神剧”涌现,将严肃的抗战历史娱乐化;有人对抗战中的英雄人物进行解构乃至重构,试图颠覆或终结相关英雄的经典形象。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为代表的“三微一端”全面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一些错误的英雄叙事借助新媒介,传播范围更广,受众更多,产生了更加恶劣的影响。比如,近年来互联网上出现了不少诋毁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的各种扭曲的“英雄叙事”。媒体把这类叙事的“主体”命名为“凿船党”,并表达了对他们的警惕:“他们每天寻寻觅觅,看见正面的东西就上去凿几下子,而且每每有所斩获,用着放大镜在英雄身上发现了一些瑕疵,他们便极力将其放大。慢慢地,一些英雄的形象开始坍塌。”与此同时,一些抗战题材影视剧不顾历史本真,肆意将爱情、悬疑、性感、时尚等元素塞进来,这种做法是对英雄形象的亵渎,以至连普通观众对“手撕鬼子”之类不靠谱的剧情都忍无可忍。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这些影视剧经由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媒介渠道得以在更大范围传播开来。伴随着上述种种媒介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濡染,这种不着边际的“英雄叙事”对成千上万的普通观众——
尤其是对年轻人贻害不小。抹黑恶搞英雄形象,导致英雄形象扭曲,既伤害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和身份认同,也恶劣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这种错误的英雄叙事,既具有明显的隐喻性特征——它隐喻了当下有些人存在着虚无化的价值取向和戏谑化的政治取向,也具有另一种特征——扭曲的生活化叙事:传统的英雄叙事在本质上是传奇性的叙事,近年来由传奇性叙事向生活化叙事的转变,有人刻意对英雄人物进行解构甚至污蔑。
新媒介环境下,扭曲的英雄叙事的出现有着诸多原因。首先,新媒介的技术特性,对英雄叙事的变迁乃至扭曲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新媒介为英雄叙事提供了相应的技术环境和文化环境,也被“凿船党”们纳为其建构与传播“英雄叙事”的重要平台。进而,英雄形象的崇高性与非功利性被消解,并呈现出融合世俗、迎合消费的特征。其次,网络推动了众多思潮的传播,一些非主流思潮成为扭曲的英雄叙事得以展开的思想土壤。一些人站在人民群众利益和情感的对立面,利用网络上的社区、微博、微信等媒介,散播包括其“英雄叙事”在内的种种言论,挑衅人们的传统信仰,鼓吹错误的价值观。在这种思想土壤之上,“凿船党”们进行“英雄叙事”,是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所谓“策略”而已。再次,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双向互动的“微时代”,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助推了英雄叙事的扭曲现象。
作为国人精神图腾的英雄形象,体现了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精神,不应被扭曲的英雄叙事所游戏化、娱乐化,而应成为国人的精神塔基。面对扭曲的英雄叙事及其危害,我们不可漠视,要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价值立场。
(改编自《光明日报》,丁松虎《英雄叙事的扭曲与纠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量抗战“雷剧”“神剧”涌现以及有人试图颠覆或终结抗战中的英雄人物的经典形象,这都属于英雄叙事的扭曲问题。
B.“凿船党”们借助“三微一端”等新媒介将一些错误的英雄叙事传播的范围更广,受众更多,产生了更加恶劣的影响。
C.一些抗战题材影视剧出现“手撕鬼子”之类不靠谱的剧情,是因为创作者在剧中加入了许多爱情、悬疑、性感、时尚等元素。
D.不着边际的“英雄叙事”,抹黑恶搞英雄形象,既伤害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和身份认同,也恶劣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答案】C
【解析】强加因果,前后内容不构成因果关系。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往往要对原文信息进行综合梳理。从文章中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
的信息,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在文章重要内容上。一段或一篇文章的重要内容包括:文章的基本概念
和新的知识,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述,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等。文中“一些
抗战题材影视剧不顾历史本真,肆意将爱情、悬疑、性感、时尚等元素塞进来,这种做法是对英雄形象的
亵渎,以至连普通观众对‘手撕鬼子’之类不靠谱的剧情都忍无可忍”,“手撕鬼子”和“爱情、悬疑、性
感、时尚等元素”没有因果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错误的“英雄叙事”反映了有些人错误的价值取向和政治取向,也反映了英雄叙事文本由传奇性叙事向扭曲的生活化叙事的转变。
B.英雄形象被一些人解构甚至污蔑,从而他们的崇高性与非功利性被消解,并呈现出融合世俗、迎合消费的特征。
C.“凿船党”们为达到扭曲 “英雄叙事”的目的,采取的是利用网络上的社区、微博、微信等媒介传播的策略。
D.英雄形象是国人的精神图腾和精神塔基,体现了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精神,不应被扭曲的英雄叙事所游戏化、娱乐化。
【答案】C
【解析】弄混了“目的”和“策略”。“凿船党”们进行“英雄叙事”,是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所谓“策略”
而已。
【考点定位】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理解文章内容,要了解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文中“在非主流思潮成为扭曲的英雄叙事得以展
开的思想土壤之上,‘凿船党’们进行‘英雄叙事’,是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所谓‘策略’而已。”“英雄
叙事”是他们采用的策略,不是目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全国人民纪念抗日英雄时,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人站在人民群众利益和情感的对立面,挑衅人们的传统信仰,鼓吹错误的价值观。
B.英雄人物身上可能存在一些瑕疵,但是“凿船党”们发现这些瑕疵后,把这些瑕疵极力放大,慢慢地,一些英雄的形象慢慢坍塌。
C.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双向互动的“微时代”,助推了英雄叙事的扭曲现象,加强对微博、微信的监管能一定程度上遏制这种现象。
D.我们面对扭曲的英雄叙事及其危害不能漠视,只要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价值立场,就能防止扭曲的英雄叙事对我们带来危害。
【答案】D
【解析】“就能防止扭曲的英雄叙事对我们带来危害”说法过于绝对。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
“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D
项“只要……就……”是充分条件,前面条件成立,必然有后面的结果,有些绝对化。
训练高考
1.(2015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真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不能把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成功地揭示出来,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
巴金曾经指出:“为了应付新的需要,有人注意到了优点和缺点,于是在正面人物身上加入一些缺点,在动摇人物身上加入一些优点,总之使得每个人甚至反面人物都带有‘人情味’。但是作品里面的那些人仍然没有血色,不像真人。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除了优点和缺点以外,活人的身上还有别的东西。”
人类复杂的内心图景,不是用几笔鲜明的色彩可以描画清楚的,不是“优点”“缺点”这种具有确定范围的概念性语言可以概括的。事实上,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性格元素模糊性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性格元素之间往往是不同向的,甚至是彼此矛盾对立的: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肯定性方向,表现为善,表现为美,表现为真,表现为圣洁;另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否定性方向,表现为恶,表现为丑,表现为伪,表现为鄙俗。这种双向性,使一个人的性格表象变得纷纭复杂,使一个人有时像他自己,有时又不像他自己;有时忠于他自己,有时又背叛他自己。这就是说,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往往不能按照同一确定的方向运动,而正是这种非同向发展的各种性格因索,才形成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例如构成阿Q性格的元素是非常复杂的 ,而这些杂多的性格元素,又表现为双向性: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践,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这些元素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互相碰撞,互相交叉,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
性格元素模糊性的另一层意思,则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带有二重性,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也包含着肯定。因此,性格元素自身的性质不可能完全确定。它在不同的情境中总是显示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例如,当一个人在追求真理时,“倔强”的性格元素就表现为肯定性质的“韧性”,而当真理不复存在时还要硬去碰撞,“倔强”元素就转化为否定性质的“团执”。一个人的勇敢,在某种情况下可表现为见义勇为的善,在某种情况下则又可能表现为不义亦为的恶。李逵的勇猛有时表现为昨常可爱的战斗精神,有时则表现为“排头砍去”的鲁莽。
此外,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似是而非的情状,使人们感到难以捉摸。狄德罗曾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 因此,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确实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
(节选自刘再复《性格组合论》.有删减)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充满着内在的矛盾性.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B.多向的性格构成,杂多的性格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交叉,使人物性格表象纷纭复杂,不断变化。
C.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要刻画鲜明的人物,离不开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体察
D.性格元素之间的非同向和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的二重性,是构成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层主要意思。
【答案】C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科考试说明 》中“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部分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考点,指向明确,难度适中。这类题目解答时可通读全文,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尾段中心句,结合对文本主要内容的分析,概括得出答案。本题与14年同题相比,题型没有任何变化。从选项设置来看,AB两个选项本身有错误,A项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属于偷换概念,而B项“多向”应为“双向”,也属于偷换概念,比较好排除;D项不全面,显然不可以看作是主旨。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有人将人物的“优点”“缺点”机械叠加,以写出 “人情味”,但这样还体现不出人物性格的模糊性。
B.人物性格具有模糊性,这要求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以避免人物形象的明确性和概念化。
C.一个人追求真理时的坚定和自以为时的固执,显示了倔强这一性格元素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表现。
D.要解读人物性格元素的本质,不能仅仅看他外在的言谈举止,更要努力深入他的内心和灵魂。
【答案】B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科考试说明 》中“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部分的“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考点,这类题目是历年高考山东卷必考题型,也是全国卷及各省市高考论述类文本必考题型。解答这类题,关键是依靠题干找准答题区间,着重研读某一段落。一定要注意熟悉原文的大致内容,二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基础上,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照分析,辨清意思是否有差异。本题难度适中,从选项设置来看,每个选项所涉及的信息在文本中的位置都比较明显,考生稍加梳理筛选就可以找出。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有的人,正像我一样,郁是黑白相间的花斑马——好坏相间,好好坏坏,亦好亦坏。”这句话道出了人的性格模糊性特征。
B.某作家说自己的写作经历过“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把自己当罪人写”三个阶段,这体现了他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重视。
C.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周朴园这一人物,既伪善霸道,又对侍萍怀有某种真挚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性格元素模糊性。
D.鲁迅在《祝福》中通过“我”的的叙述,来展现祥林嫂性格元素的模糊性,而“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不当。《祝福》中的“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但又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性格元素的模糊性”并不缺失。本题重点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首先要吃透原文,明确文本中所谈到的“性格模糊性”的内涵,然后依据自己的理解,逐一衡量选项所列现象,得出答案。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科考试说明 》中“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部分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不仅考查学生对作者观点的理解,还考查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还兼顾考查考生对文学创作塑造人物性格规律的理解,指向明确。所设置的四个选项并不在原文之中,需要对原文观点和论述理解吸收后再做出判断,难度稍高。A项材料出自俄国文学巨匠托尔斯泰
的名言,B项材料出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山东籍著名作家莫言的名言,这两个选项的材料考生虽不熟悉,但不难判断。C项、D项材料皆选自课本,而且正确选项就设在这两个选项之中,体现了高考与基础年级语文教学接轨的思想,值得提倡。不过,作为正确选项的D项,设误点却是基于对课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似乎有悖于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宗旨,可能会对学生形成误导。
2.(2015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罗丹的雕刻
熊秉明
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无论是对神秘力的崇拜,对神的崇拜,或者对英雄的崇拜。把神像放在神龛里,把英雄像放在广场的高伟基座上,都表示这一种瞻仰或膜拜的情操。雕刻家把神与英雄的形象具体化。他的创作是社会交给他的任务。所以雕刻家在工作中,虽然有相当的自由,可以发挥个人才华,但是无论在内容上,在形式上,还要首先服从一个社会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有时,我们在庙宇装饰、纪念碑细部也看到日常生活的描写,有趣而抒情,然而那是附带的配曲。
罗丹的出现,把雕刻作了根本性的变革,把雕刻受到的外在约束打破。他不从传统的规格、观众的期待去考虑构思,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雕刻首先是一座艺术品,有其丰富的内容,有它的自足性,然后取得它的社会意义。所以他的作品呈现的时候,一般观众,乃至保守的雕刻家,都不免惊骇,继之以愤怒、嘲讽,而终于接受、欣赏。他一生的作品,从最早期的《塌鼻的人》《青铜时代》,一直到他最晚年的《克列蒙梭》《教皇伯诺亚第十五》都受到这样的遭遇,只不过引起的波澜大小不同而已。
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从婴孩到青春,从成熟到衰老,人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爱和欲,哭和笑,奋起和疲惫,信念的苏醒,绝望的呼诉……都写在肉体上。
摇摇他说“忠于自然”,而在他的手中,人体已经开始扭曲,破裂;他说“尊重传统”,然而他已经把雕刻从纪念碑功能中游离出来。他所做的不是凯旋门,而是“地狱之门”。这是一大转变。凯旋门歌颂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而“地狱之门”上没有英雄。“地狱之门”其实也可以称作“人间之门”,而罗丹所描述的人间固然有鲜美和酣醉,但也弥漫阴影和苦难,烦忧和悲痛,奋起和陨落。罗丹用雕刻自由抒情,捕捉他想象世界中的诸影,诸相。雕刻是他恣意歌唱的语言。在罗丹手中,塑泥变成听话的工具,从此,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更大胆地改造人体,更自由地探索尝试,更痛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现代雕刻从此可能。
说他的雕刻是最雕刻的雕刻是可以的,因为雕刻本身取得意义;说他的雕刻破坏雕刻的定义,已经不是雕刻,也是可以的,因为雕刻不仅具有坚实的三度实体的造型美,而且侵入诗,侵入哲学。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见雕刻的源起是可以的;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到雕刻的消亡也是可以的。因为他的雕刻在生命的波澜中浮现凝定,生命啄破雕刻的外壳又一次诞生。
他说:“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做一个人”。”
每天有那么多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从世界的各个角落来到巴黎罗丹美术馆,在他的雕像之间徘徊,沉思,因为那些青铜和大理石不只是雕刻,那是,用他自己的话说,“开向生命的窗子”。
(有删改)
16.请简要概述第一段的论述层次。(6分)
【答案】首先指出雕刻的发生源自人类的崇拜心理,接着论述雕刻家的创作要服从于约定俗成的社会要求,最后补充说明雕刻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只是配曲。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针对论证思路来设题是江苏卷的常考题型,可以针对全篇出题,也可以针对局部设题,解题思路和答案的拟写模式都大同小异。首先应先回顾答题的模式,首先引出……,然后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然后分析有几段文字或几句话,段首句是否能统领一段文字,哪些段落或句子可以合并同类项,最后按照模式拟写答案即可。
17.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答案】在雕刻观念上,罗丹是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为出发点进行创作;在雕刻内容上,罗丹的雕刻体现人的生命全景;在雕刻形式上,突破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段,大胆改造人体,恣意表现生命,自由表达想象中的诡奇形象。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信息和理解概念的题目。筛选信息要有目标意识。目标意识是指在读文章时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路。答题的目标意识就是始终抓住题干,特别是分析选项时,不要忘记题干要求。(2)整合信息,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同一信息:文章往往在表述同一内容时会变换不同的说法,但这些不同说法体现的信息是一样的;或者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故意变换一种说法,其实这种说法和文本中的说法是一个意思。判断信息是否同一是整合信息的一个难点。遥远信息:在一篇文章中,解说同一观点的材料可能不集中在同一段落或相邻的段落,可能相距较远;或能支持某观点的句子、名言、例子相距较远,这些信息不聚在一起,但解说的是同一观点。阅读时要善于寻找遥远的信息,并把它们拉近,使其聚在一起。寻找遥远信息是阅读文章,特别是阅读论述类文本经常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也是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重点之一。潜在信息:“潜在”或是言在此意在彼,或是有隐含的话,亦即话外之音。如果离开具体的语境,该句就不再是这个意思了。分散信息:有些重要的信息不一定集中在一个段落中,常常分散在文章的各个部分。这些分散的信息组合在一起,恰恰说明某一个问题;或者某几句组合起来,说明的是一个问题,另几个句子组合起来,说明的又是另一个问题。本题在筛选信息的时候就要牢记“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这一筛选依据,按照由近及远的原则,逐一排查。
18.请结合文章,阐释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6分)
【答案】雕刻开启了以生命为表现内容的历史;雕刻成为人们思考生命的载体;雕刻呈现了罗丹对生命的思考与想象;雕刻带给艺术家们以创作的启示。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阐释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这是考查句子的含义。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是“生命的窗子”,回归文本,因为这句话处于文章的末尾,所以应从全文着眼。“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他已经把雕刻从纪念碑功能中游离出来”“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见雕刻的源起是可以的”“因为他的雕刻在生命的波澜中浮现凝定,生命啄破雕刻的外壳又一次诞生”,找到这些内容然后进行概括即可。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理解句子的含义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一是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二是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三是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四是从分析其表达意图入手。此时要注意:对语句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全文理解的基础上,不能脱离具体语境;重要句子不是很简单,所以在做题时不能把几种方法割裂开来,要综合运用。答题是要注意:要学会多角度理解,越是简洁的句子,其理解的角度越多,内涵越丰富;不要人为地拔高。
3.【2014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 题。
阅历与读书
赵迎辉
①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
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阅历的缘故。有无阅历、阅历多少不仅影响着读书的倾向,某些时候甚至关系到读书的效果。
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正如歌德所说的:“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纸的背面。”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经历的人和事越来越多,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也越来越多,对一些事物的看法逐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时我们的阅历就会日趋丰富。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有的人年龄虽然不大,但却走过许多地方,经过诸多历练,体验过各种身份和角色,经历过复杂岗位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这种经历同样可以让他拥有丰富的阅历。人既然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那么要想增加自己的阅历,就要努力拓宽生命的宽度。培根认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只有亲身体验,躬行践履,才能准确把握社会现实,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从而更加深入地领悟书中蕴含的寓意和韵味。
④然而阅历不等于经历。并不是说只要经历过的,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的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或走过,或听过,或看过,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是感性的。而阅历则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事件的经历及理解程度,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
⑤读书增长阅历,阅历助益读书,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和阅历可以互相代替。人类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能力的必经之路,二者不可偏废。只有将读书和阅历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既潜心书本,又深入生活,并用阅读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阅读,才能做到读书和
阅历相长、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摘编自《学习时报》2013 年10 月28 日)
10.下列对文章中“阅历”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它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人和事增多,阅历自然而然地就会丰富。
B.随着经历增多,经验和教训也增多,对事物的见解逐渐深入,阅历就会越来越丰富。
C.阅历不等于经历,经历是一种经过,所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它只是阅历的基础。
D.在感性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理性思考,这才形成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阅历。
【答案】A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述阅历与读书的关系。(3分)
【答案】阅历和读书相辅相成:阅历可以丰富知识,提高读书能力;读书可以获取新知识,拓展阅历,提
高能力。(意思对即可)
【解析】①②段说阅历影响读书,第⑤段集中阐述了读书与阅历的关系,进行概括即可得出。要明确题目
要求,理清结构、层次关系,抓住关键词语句子归纳作答。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请简述文章②~④段的论述思路。(3分)
【答案】先分析阅历影响读书的原因,继而论述丰富阅历的途径及意义,然后阐明阅历与经历的区别。(意
思对即可)
【解析】②段分析阅历影响读书的原因,③段阐述丰富阅历的途径、意义,④段阐明阅历与经历的区别。
要求在理解段意以及段落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写出对文章思路的分析。首先要扫读全文,把握文章全貌。 然
后,逐段细读,寻找关键词语及中心句,然后用简明的一两句话标示段意,显露出文章的脉络。再分析段
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理清脉络,把握全文的结构。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2014年高考新课标2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炸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
《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D.《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生病者,要判处徒刑一年。
【答案】C
考点:此题考点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B.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
C.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
D.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亡者,要予以严惩。
【答案】B
【解析】A项说法同原文“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
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一致。B项说法中“宋代统治者设立行会”的说法于原文无据,原文是
“规定从业者必须参加行会”,并没说“宋代统治者设立行会”。C项说法同原文“官府料索”一语一致。D
项说法同原文“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的说法一致。
考点:此题考点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处罚,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B.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C.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政府与行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D.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唐宋法律对今人的启示。
【答案】B
【解析】A项说法可见于原文“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B项“宋代政
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的说法原文无据。C项说法见原文第一段。D项说法同文本末段一致。
考点:此题考点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2014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瑞士数学家、物理学家欧拉善用简洁的函数表达真理,欧拉公式至今仍被认为是最具美感、最有魅力的公式之一。他还曾写下《音乐新理论的尝试》,将数学与艺术美结合在一起。这位天才数学家富有创造力的一生,给后人有益的启示:探究真理的动力中饱含着对美的追求,科学之美可诱发出科学家无限的创造力。
尽管科学家们对科学美的阐述大多是零散的、即兴的,但不难看出他们对科学之美的肯定和重视。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罗素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中“读出音乐般的美妙”,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从达尔文《物种起源》中“见出生物世界无与伦比的统一之美”。我国科学家杨振宁则引用高适在《答侯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来描述狄拉克方程和反粒子理论带来的精神震撼。他还曾以虹与霓为例描述科学之美:小时候看虹和霓,被极美的表面现象所吸引,长大懂得测量后发现这种现象的物理原因,体会到了一种极深层的理论架构的美。
在这些大科学家眼里,科学美是自然和谐之美的映射,是人们发现自然之秘而产生的自我超越感,是从科学和谐统一的思想中产生的愉悦自由的心理体验,是促使他们勇攀科学高峰的重要原动力。
科学美还包括审美直觉和审美灵感,不少科学家在科学创造过程中最初的粗略选择,往往是依靠审美直觉来完成。
比如狄拉克的“单磁核”
假说,就是从磁与电共有的对称美中获得启示,后来被实验证实;物理学家卢瑟福探索原子和结构时有种直觉,感到原子核是一颗“小太阳”;哥白尼在观察太阳系运动景象时这样描述:“太阳乘坐的宝座率领着它周围的行星家族”。正是这些审美想象,启发了科学家的灵感,引导着他们前往成功的彼岸。
反观我们的现实,科学美却被有意无意地冷落甚至剥夺,近乎一件奢侈品。备受推崇的奥林匹克竞赛,已异化为机械的题海战术,孩子们很难在独立思考中享受数学的韵律之美。在科研领域,不少人急功近利,把科学当做追名逐利的敲门砖,失去了探寻更高层次的科学美的机会。 正如但丁所说,美是真理的光辉。漠视科学的美感,就很难探寻到真理的内核。如果在教育中,先让孩子欣赏“虹与霓”的现象美,再引导他们去挖掘背后的科学原理,是否更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在科研中,少一些功利、多一份对美的追寻之心,把单调枯燥的实验变成美的探险,或许更容易到达真理的彼岸。在科普活动中,多一些日升月落、星辰闪耀、遥望火箭腾空而起的美感体验,可能会让不从事科学活动的普通人也能更加崇尚自然、走近科学。
科学本来就是美的,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应是充满新奇体验的美的旅程。
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科学美”内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科学家探究科学真理对极深层理论架构的美的体会和感悟
B.自然和谐之美的映射和科学家发现自然之秘而产生的自我优越感
C.研究科学过程中受审美直觉和审美灵感启发产生的审美想象
D.促使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追求美、探索美的重要原动力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此题要求理解科学美的内涵,即能表明科学美的本质属性的
选项。其中D项不属于其内涵而是科学美的作用。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6.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下列关于科学成果的表述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3分)
A.欧拉的《音乐新理论的尝试》以数学美与艺术美的结合呈现了科学美
B.欧几里德的数学专著《几何原本》具有音乐般的美妙品格
C.狄拉克的反粒子理论具有唐诗“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般的境界
D.狄拉克的“单磁核”假说经实验证实出核与电共有的对称之美
【答案】B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作者说,学习数学时机械的题海战术很难让人享受到数学的韵律之美,你赞同吗?结合原文提供的信息
说明理由。(5分)
【答案】(1)赞同。(2)美是真理的光辉,学习数学会有韵律美的体验和感悟。机械的题海战术是急功近
利的表现,使孩子们失去了探寻科学美的机会。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评价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本题题干包含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表面上是是非问,
但从文本表述“机械的题海战术”和人们共识可知,只能回答“赞同”,剩下的就是根据上下文说明赞同的
理由。上文“科学美被有意无意地冷落甚至剥夺”是论点,题干部分是论据,下文就是论证了,联系题干
把论证部分表述为自己的话就是对自己观点的说明。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6.【2014年高考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母系社会大概相对说来比较平和安定,其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图象化的符号形象也如此。
仰韶型和马家窑型的彩陶纹样,其特征恰好是这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氛围的反照。那各种形态的鱼,那奔驰的狗,那爬行的蜥蜴,那拙笨的鸟和蛙,特别是那陶盆里的人面含鱼的形象,它们虽明显具有巫术礼仪的图腾性质,其具体含义已不可知,但从这些形象本身所直接传达出来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却可以清晰地使人感到:这里还没有沉重、恐怖、神秘和紧张,而是生动、活泼、纯朴和天真,是一派生气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
仰韶半坡彩陶的特点,是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多,其中尤以鱼纹最普遍,有十余种。据闻一多《说鱼》,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但闻一多最早也只说到《诗经》《周易》。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它进一步追溯到这些仰韶彩陶呢?像仰韶期半坡彩陶屡见的多种鱼纹和含鱼人面,它们的巫术礼仪含义是否就在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长久不绝的祝福?
社会在发展,陶器造型和纹样也在继续变化。和全世界各民族完全一致,占居新时器时代陶器纹饰走廊的,并非动物纹样,而是抽象的几何纹,即各式各样的曲线、直线、水纹、漩涡纹、三角形、锯齿纹种种。
其实,仰韶、马家窑的某些几何纹样已比较清晰地表明,它们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由再现(模拟)到表现(抽象化),由写实到符号化,这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即是说,在后世看来似乎只是“美观”、“装饰”而并无具体含义和内容的抽象几何纹样,其实在当年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内容和含义,即具有非常重要的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的。似乎是“纯”形式的几何纹样,在原始人们的感受却远不只是均衡对称的形式快感,而具有复杂的观念、想象的意义在内。巫术礼仪的图腾形象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成为纯形式的几何图案(符号),它的原始图腾含义不但没有消失,并且由于几何纹饰经常比动物形象更多地布满器身,这种含义反而更加强了。可见,抽象几何纹饰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如前所说,这正是美和审美在对象和主体两方面的共同特点。这个共同特点便是积淀:内容积淀为形式、想象,观念积淀为感受。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7.下列关于“有意味的形式”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意味的形式”是一个经由再现到表现,再到写实,最后到符号化的积淀过程。
B.“有意味的形式”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以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居多,尤以鱼纹最普遍。
C.“有意味的形式”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蕴含。
D.在“有意味的形式”中,原始的图腾含义逐渐消失,抽象的几何纹饰逐渐增多。
【答案】C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8.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母系氏族社会氛围反照了仰韶彩陶纹样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
B.仰韶彩陶中的鱼纹明显包含了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
C.闻一多先生把鱼的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追溯到《诗经》《周易》。
D.仰韶彩陶身上的某些几何纹饰比动物形象更多,其原始图腾含义得到加强。
【答案】A
【解析】A.“反照”原意为光线反射,此处可以理解为“反映”。原文“仰韶型和马家窑型的彩陶纹样,其
特征恰好是这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氛围的反照”转述为“母系氏族社会氛围反照了仰韶彩陶纹样的艺术风
貌和审美意识”,则为主客颠倒,反过来应为“母系氏族社会氛围影响了仰韶彩陶纹样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
识。”B.第二段“它们虽明显具有巫术礼仪的图腾性质,其具体含义已不可知”,“包含了原始巫术礼仪的图
腾含义”是无疑的,只不过其具体含义已不可知。所以第三段最后两问,也是在追问其具体含义。C.见第
三段。D.见第四段和最后一段。从“和全世界各民族完全一致,占居新时器时代陶器纹饰走廊的,并非动
物纹样,而是抽象的几何纹”中可以推断“仰韶彩陶身上的某些几何纹饰比动物形象更多”。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9.从全文来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母系氏族社会的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把图像化符号形象是相对和平安定的。
B.仰韶彩陶中的鱼纹多达十余种,鱼纹意味着先民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的祝福。
C.由图腾形象抽象化而来的几何纹饰,一般包含着形式、想象等观念内容。
D.新石器时期的仰韶彩陶上的动物形象呈现出生气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
【答案】D
【解析】A.见第一段,注意原句中“大概”
的分寸。B.参看第三段的最后两问,原文的语气是揣测的,
虽然从上下文看,有肯定的倾向,但并不十分确定。C.形式是外在的,“包含着”的应为内在的东西,原
文明确了“抽象形式中有内容”。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2014年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儒家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
也有哲学家认为,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典型的就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他说人是受欲望支配的,欲望就意味着匮乏,你缺什么往往就对什么有欲望,而匮乏意味着痛苦。所以,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但是欲望满足以后,人是不是就快乐了呢?非也。欲望满足以后是无聊。叔本华说,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们仅仅从满足身体的、物质的欲望层面来理解的话,幸福确实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超越欲望层面来看幸福,这个观点就不成立了。比如你非常爱读书,你渴望去读那些好书,你知道一些好书在等着你读,那个时候你会痛苦吗?你不会。读完了以后你会无聊吗?不会。你感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你会因此快乐。这就进一步说明,我们谈幸福问题,一定要超越纯粹欲望的层面,要从价值观角度去谈。
(摘编自周国平《幸福的哲学》)
1.下列有关“幸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人说,幸福好像是很主观的个人感觉。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尽相同,对幸福的认识也就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B.按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幸福是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各种事情其实都是获得幸福的手段。
C.亚当·新密、约翰·穆勒一派认为幸福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烦恼,而黑格尔等人乃至马克思的主张则与之相反。
D.西方“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人们在满足自身灵魂、精神的需求后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答案】(3分)C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近代以来,英国哲学家休谟等人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你若只追求一时的、跟前的快乐,最终你得到的也许是更大的痛苦。
B.伊壁鸠鲁认为,物质欲望的满足不能使人快乐,只有满足了生命本身需要的那种快乐才会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C.叔本华认为人生充满着痛苦和无聊,人受欲望支配,欲望没满足的时候体是痛苦的,而满足以后则无聊,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
D.在幸福这个问题上之所以众说纷纭,是因为每个人看重的不同。我们若仅从满足身体和物质欲望的层面理解.就不会有幸福感。
【答案】(3分)B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快乐主义”认为,身体健康、灵魂安宁让人们感到很快乐很幸福,人们应该从长远的角度看待快乐,并理智地去寻求快乐和幸福。
B.中国哲学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也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属于“快乐主义”,庄子认为与天地精神往来快乐无限。
C.中国的儒家思想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这种思想和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康德等人强调的精神满足比较接近。
D.人们渴望得到幸福,但是想获得真正的幸福,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脱纯粹物质欲望的支配,丰富精神的世界,寻求心灵的满足。
【答案】(3分)B
【解析】B项扩大范围,具体信息在第五段,原文说“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
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由此可知,选项中“中国哲学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也强调精神自由
的快乐”错误。A项信息在原文第三段。C项信息在原文第五段。D项信息在原文最后一段。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
为分析综合C。
8.【2014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常识教育牵涉以下重大命题: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传承人类社会的基本核心价值观,塑造基本社会共识;传承人类优秀思想文化学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和促进社会进步。
换言之,常识教育的命意和专业化教育不一样,后者主要措意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职业个体,乃至于螺丝钉似的现代“部件人”(工具主义个体),或为学术而学术,为科技而科技,专意在促进专业学术发展和科技进步(有时甚至可能忽略对科学技术的价值判断和伦理反思)。常识教育则有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培育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判断的自由个体,以及随之而来的普遍的人文精神氛围和社会公共生活,抵御知识的异化、人的异化、制度的异化与社会的异化,促进社会的共同福祉。
另外,专业化教育往往着眼于知识的精深,常识教育则着眼于知识的基本、根本与全面,一为专家之学,一为通人之学。但这里的通人之学又不同于中国古代“通者千篇以为,万卷以下,通人也”的通儒硕学,或所谓的“大通人”(仍是相对而言),这显然只能要求极少一部分人。此处所谓的通人并非意味着博闻广识,无所不通,事实上以人类有限的时间精力和智力水平而言,不可能做到“天上地下,无所不知”的地步,而在于对涉及人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世界之间关系的基本常识的了解,尤其是涉及个体心灵生活和现代公共生活的最基本相关知识的掌握。换言之,常识教育或通识教育永远是与人类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相对而言的,是对最核心、最重要的基本常识的教育与掌握。
就此而言,常识教育或通人教育就是人的教育,旨在立人,培养基本的人,或所谓的“小通人”。专家亦必须具备“小通人”的相关常识,即先成为基本自由个体,然后才是专家和成就专家之学。“大通人”则不敢苛求所有个体,而且“大通人”亦可或亦须有一二专家之学,而有专家之成就业绩。专家之学不必苛求所有个体,“小通人”之学却须人人具备,这便只能通过教育,亦即普及的常识教育来实现。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教育素质和水平,便决定了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人及其生活的整体品质和水平。常识教育水平高,则人民安居乐业,自由幸福指数高,社会稳定,国家繁荣昌盛。
12.本文以 比照,主要从 和知识两个方面对常识教育加以辨析阐释。(4分)
【答案】专业化教育 命意
考点: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下列关于“常识教育”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常识教育是培养自由个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共同进步的通人教育。
B.常识教育关涉到文化传承创新、个体心灵生活和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等问题。
C.常识教育要求掌握人类最核心和最重要的知识,是抵御知识的异化的教育。
D.常识教育是伴随人类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普及性教育。
【答案】C.
【解析】C项张冠李戴,原文为“常识教育或通识教育是对最核心、最重要的基本常识的教育与掌握”,要
掌握的是“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基本常识”,而不是“知识”,概念范围扩大。比对概念要仔细。“常识”
与“知识”一字之差,意义有别。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专业教育虽注重知识精深,学术发展和科技进步,但有忽略对科技的价值判断和伦理反思的可能性。
B.通识教育把“小通人”作为培养目标,其水平与人的素质、自由幸福指数和社会文明程度息息相关。
C.专家之学以通人之学为基础,是成为大通人的重要途径,不过只适合特定的人群,不具备普遍意义。
D.通人之学既不同于“大通人”之学,又不同于“小通人”之学,也不同于中国古代所谓的通儒硕学。
【答案】D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