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0.75 KB
  • 2021-06-11 发布

北京市2020届高三高考数学押题仿真卷(四)(Word版附答案)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2020 北京卷高考数学押题仿真模拟(四) 本试卷共 8 页,15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 40 分)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 题目要求的一项。 1. 若集合  02  xxA ,集合  12  xxB , 则 BA  (A) R (B)  2, (C)  2,0 (D)  ,2 2. 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 (0, ) 上单调递增的是 (A) ( ) ln | |f x x (B) ( ) 2 xf x  (C) 3( )f x x (D) 2( )f x x  3. 已知数列 na 满足 1 2 3 22 ( 1,2,3, )na a a a a n       ,则 (A) 01 a (B) 01 a (C) 21 aa  (D) 02 a 4. 将 sin(2 )6y x   的图象向左平移 6  个单位,则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 ) (A) sin 2y x (B) cos2y x (C) sin(2 )3y x   (D) sin(2 )6y x   5. 已知直线 0x y m   与圆 2 2: 1O x y  相交于 ,A B 两点,且 OAB! 为正三角形,则实数 m 的值为 (A) 3 2 (B) 6 2 (C) 3 2 或 3 2  (D) 6 2 或 6 2  2 6. 设 m 是不为零的实数,则“ 0m  ”是“方程 2 2 1x y m m   表示的曲线为双曲线”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 在 ABC! 中, 1AB AC  , D 是 AC 边的中点,则 BD CD  的取值范围是 (A) 3 1( , )4 4  (B) 1( , )4  (C) 3( ,+ )4   (D) 1 3( )4 4 , 8. 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 ①三棱锥的体积为 1 6 ②三棱锥的四个面全是直角三角形 ③三棱锥四个面的面积中最大的是 3 2 所有正确的说法是 (A)①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9. 已知函数 )sin( 1)(  xxf ( 0, 2    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 , 的值分别为 (A) 1, 6  (B) 1, 6  (C) 2, 3  (D) 2, 3  10. 已知正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 2, ,M N 分别是棱 1 1BC C D、 的中点,点 P 在平面 1 1 1 1A B C D 内,点 Q 在线段 1A N 上.若 5PM  ,则 PQ 长度的最小值为 (A) 2 1 (B) 2 (C) 3 5 15  (D) 3 5 5 3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 110 分) 二、填空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11) 复数 ._____1 2 共轭复数的模长是 i i  答案 2 (12)已知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 }na 中, 1 2 4, ,a a a 成等比数列,则{ }na 的前 100 项的和为 ______ . 答案 5050 (13)设抛物线 2: 4C y x 的顶点为 O ,经过抛物线 C 的焦点且垂直于 x 轴的直线和抛物线 C 交于 ,A B 两点,则| | ______OA OB   . 答案 2 ( 14 ) 函 数 2 , 0,( ) (2 ), 0 x xf x x x x      的 最 大 值 为 ______ ; 若 函 数 ( )f x 的 图 象 与 直 线 ( 1)y k x 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实数 k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 . 答案  ,, 11 (15)已知函数 f(x)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f(0)=0; ②若 f(x)在[0,+∞)上有最小值-1,则 f(x)在(-∞,0]上有最大值 1; ③若 f(x)在[1,+∞)上为增函数,则 f(x)在(-∞,-1]上为减函数; ④若 x>0 时,f(x)=x2-x,则 x<0 时,f(x)=-x2-x; ⑤若 f(x)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则满足这样的 f(x)有无数多个; 其中正确结论的为__________. 4 注:本题给出的结论中,有多个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5 分,不选或有错选得 0 分,其 他得 3 分. 答案 ①②④⑤ 三、解答题共 6 小题,共 85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6.(本小题满分 14 分) 现在给出三个条件: ① 2a  ;② 4B  ;③ 3c b .试从中选出两个条件,补充 在下面的问题中,使其能够确定 ABC ,并以此为依据,求 ABC 的面积. 在 ABC 中,角 ,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 ,a b c , , ,且满足 3sin cos3a C c A ,求 ABC 的面积. (选出一种可行的方案解答,若选出多个方案分别解答,则按第一个解答记分) 解:因为 3sin cos3a C c A ,且 sin sin a c A C  ,所以 3sin sin sin cos3A C C A , 又因为sin 0C  ,所以 3sin cos3A A ,即: 3tan , (0, )3A A   , 6A  . 若选①②: sin sin a b A B  ,则 2 sin sin6 4 b   , 2 2b  ; 1 2 3 2 6 2sin sin( ) sin cos cos sin 2 2 2 2 4C A B A B A B          5 1 1 6 2sin 2 2 2 3 12 2 4ABCS ab C        若选①③:因为 2 2 2 2 cosa b c bc A   ,且 3c b 所以 2 2 34 3 2 3 2b b b b     , 解得: 2, 2 3b c  1 1 1sin 2 2 3 32 2 2ABCS bc A      若选②③: 5 12C A B     , 1 2 3 2 6 2sin sin( ) sin cos cos sin 2 2 2 2 4C A B A B A B          . 而 6 2 4sin 3 1 3sin 22 2 C B     与 3c b 矛盾,所以不能同时选②③. 17. (本小题满分 14 分) 如 图 , 已 知 三 棱 柱 1 1 1ABC A B C , 平 面 1 1A ACC  平 面 ABC , 90ABC   , 1 130 , , ,BAC A A AC AC E F     分别是 AC,A1B1 的中点. (1)证明: EF BC ; (2)求直线 EF 与平面 A1BC 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方法一: 6 (1)连接A1E,因为A1A=A1C,E是AC的中点,所以A1E⊥AC. 又平面A1ACC1⊥平面ABC,A1E  平面A1ACC1, 平面A1ACC1∩平面ABC=AC, 所以,A1E⊥平面ABC,则A1E⊥BC. 又因为A1F∥AB,∠ABC=90°,故BC⊥A1F. 所以BC⊥平面A1EF. 因此EF⊥BC. (2)取BC中点G,连接EG,GF,则EGFA1是平行四边形. 由于A1E⊥平面ABC,故A1E⊥EG,所以平行四边形EGFA1为矩形. 由(1)得BC⊥平面EGFA1,则平面A1BC⊥平面EGFA1, 所以EF在平面A1BC上的射影在直线A1G上. 连接A1G交EF于O,则∠EOG是直线EF与平面A1BC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不妨设AC=4,则在Rt△A1EG中,A1E=2 3 ,EG= 3 . 由于O为A1G的中点,故 1 15 2 2 AGEO OG   , 所以 2 2 2 3cos 2 5 EO OG EGEOG EO OG     . 因此,直线EF与平面A1BC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3 5 . 方法二: (1)连接A1E,因为A1A=A1C,E是AC的中点,所以A1E⊥AC. 7 又平面A1ACC1⊥平面ABC,A1E  平面A1ACC1, 平面A1ACC1∩平面ABC=AC,所以,A1E⊥平面ABC. 如图,以点E为原点,分别以射线EC,EA1为y,z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E–xyz. 不妨设AC=4,则 A1(0,0,2 3 ),B( 3 ,1,0), 1( 3,3,2 3)B , 3 3( , ,2 3)2 2F ,C(0,2,0). 因此, 3 3( , ,2 3)2 2EF  , ( 3,1,0)BC   . 由 0EF BC   得 EF BC . (2)设直线EF与平面A1BC所成角为θ. 由(1)可得 1=( 3 1 0) =(0 2 2 3)BC AC  ,, , , , . 设平面A1BC的法向量为n ( )x y z , , , 由 1 0 0 BC AC       n n ,得 3 0 3 0 x y y z      , 取n (1 3 1) , , ,故 | | 4sin | cos | = 5| | | EFEF EF      , nn n | , 因此,直线EF与平面A1BC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3 5 . 8 (18)(本小题满分 14 分) 在某地区,某项职业的从业者共约 8.5 万人,其中约 3.4 万人患有某种职业病.为了解这种 职业病与某项身体指标(检测值为不超过 6 的正整数)间的关系,依据是否患有职业病,使用 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了 100 名从业者,记录他们该项身体指标的检测值,整理得到如下统 计图: (Ⅰ)求样本中患病者的人数和图中 a,b 的值; (Ⅱ)在该指标检测值为 4 的样本中随机选取 2 人,求这 2 人中有患病者的概率; (Ⅲ)某研究机构提出,可以选取常数 * 0 0.5 ( )X n n  N ,若一名从业者该项身体指标检测 值大于 0X ,则判断其患有这种职业病;若检测值小于 0X ,则判断其未患有这种职业病. 从样本中随机选择一名从业者,按照这种方式判断其是否患有职业病.写出使得判断错 误的概率最小的 0X 的值及相应的概率(只需写出结论). 解:(Ⅰ)根据分层抽样原则,容量为 100 的样本中,患病者的人数为 3.4100 408.5   人. 1 0.10 0.35 0.25 0.15 0.10 0.05a        , 1 0.10 0.20 0.30 0.40b      . (Ⅱ)指标检测数据为 4 的样本中, 有患病者 40 0.20 8  人,未患病者 60 0.15 9  人. 设事件 A 为“从中随机选择 2 人,其中有患病者”. 则 2 9 2 17 C 9(A) C 34P   , 9 所以 25(A) 1 (A) 34P P   . (Ⅲ)使得判断错误的概率最小的 0 4.5X  . 当 0 4.5X  时,判断错误的概率为 21 100 . 19. (本小题满分 15 分) 已知函数 ( ) cosf x x x a  , aR . (Ⅰ)求曲线 ( )y f x 在点 2x  处的切线的斜率; (Ⅱ)判断方程 ( ) 0f x  ( ( )f x 为 ( )f x 的导数)在区间 (0,1) 内的根的个数,说明理由; (Ⅲ)若函数 ( ) sin cosF x x x x ax   在区间 (0,1) 内有且只有一个极值点,求 a 的取值范围. 解:(Ⅰ) ( ) cos sinf x x x x   . π π( )2 2k f    . (Ⅱ)设 ( ) ( )g x f x , ( ) sin (sin cos ) 2sin cosg x x x x x x x x        . 当 (0,1)x 时, ( ) 0g x  ,则函数 ( )g x 为减函数. 又因为 (0) 1 0g   , (1) cos1 sin1 0g    , 所以有且只有一个 0 (0,1)x  ,使 0( ) 0g x  成立. 所以函数 ( )g x 在区间 (0,1) 内有且只有一个零点.即方程 ( ) 0f x  在区间 (0,1) 内有且只有一 个实数根. (Ⅲ)若函数 ( ) sin cosF x x x x ax   在区间 (0,1) 内有且只有一个极值点,由于 ( ) ( )F x f x  , 即 ( ) cosf x x x a  在区间 (0,1) 内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1x ,且 ( )f x 在 1x 两侧异号. 因为当 (0,1)x 时,函数 ( )g x 为减函数,所以在 0(0, )x 上, 0( ) ( ) 0g x g x  ,即 ( ) 0f x  成立,函 数 ( )f x 为增函数; 在 0( ,1)x 上, 0( ) ( ) 0g x g x  ,即 ( ) 0f x  成立,函数 ( )f x 为减函数, 10 则函数 ( )f x 在 0x x 处取得极大值 0( )f x . 当 0( ) 0f x  时,虽然函数 ( )f x 在区间 (0,1) 内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0x ,但 ( )f x 在 0x 两侧同号,不 满足 ( )F x 在区间 (0,1) 内有且只有一个极值点的要求. 由于 (1) cos1f a  , (0)f a ,显然 (1) (0)f f . 若函数 ( )f x 在区间 (0,1) 内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1x ,且 ( )f x 在 1x 两侧异号,则只需满足: (0) 0, (1) 0, f f    即 0, cos1 0, a a     解得 cos1 0a   . 20.(本小题满分 14 分) 已知椭圆 C1:+=1(a>b>0)的离心率为,右焦点 F 是抛物线 C2:y2=2px(p>0) 的焦点,点(2,4)在抛物线 C2 上. (1)求椭圆 C1 的方程; (2)已知斜率为 k 的直线 l 交椭圆 C1 于 A,B 两点,M(0,2),直线 AM 与 BM 的斜率乘积为﹣,若在椭圆上存在点 N,使|AN|=|BN|,求△ABN 的面积的最小 值. 解:(1)∵点(2,4)在抛物线 y2=2px 上, ∴16=4p, 解得 p=4, ∴椭圆的右焦点为 F(2,0), 11 ∴c=2, ∵椭圆 C1:+=1(a>b>0)的离心率为, ∴=, ∴a=2, ∴b2=a2﹣c2=8﹣4=4, ∴椭圆 C1 的方程为+=1, (2)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y=kx+m,设 A(x1,y1),B(x2,y2), 由,消 y 可得(1+2k2)x2+4kmx+2m2﹣8=0, ∴x1+x2=,x1x2=, ∴y1+y2=k(x1+x2)+2m=,y1y2=k2x1x2+km(x1+x2)+m2= ∵M(0,2),直线 AM 与 BM 的斜率乘积为﹣, ∴k1•k2=•===﹣, 解得 m=0, ∴直线 l 的方程为 y=kx,线段 AB 的中点为坐标原点, 由弦长公式可得|AB|==, ∵|AN|=|BN|, ∴ON 垂直平分线段 AB, 当 k≠0 时,设直线 ON 的方程为 y=﹣x, 同理可得|ON|==, ∴S△ABN=|ON|•|AB|=8, 当 k=0 时,△ABN 的面积也适合上式, 12 令 t=k2+1,t≥1,0<≤1, 则 S△ABN=8=8=8, ∴当=时,即 k=±1 时,S△ABN 的最小值为.........................14 21.(本小题满分 14 分) 给定数列 1 2, , , na a a .对 1,2, , 1i n   ,该数列前 i 项 1 2, , , ia a a 的最小值记为 iA , 后 n i 项 1 2, , ,i i na a a   的最大值记为 iB ,令 i i id B A  . (I)设数列{ }na 为 2,1,6,3, 写出 1 2 3, ,d d d 的值; (II)设 1 2, , , na a a ( 4)n  是等比数列,公比 0 1q  ,且 1 0a  ,证明: 1 2 1, , , nd d d  是等比数列; (III)设 1 2 1, , , nd d d  是公差大于 0 的等差数列,且 1 0d  ,证明: 1 2 1, , , na a a  是等差 数列. 解:(I) 1 4d  , 2 5d  , 3 2d  . ----------------3 分 (II)因为 1 0a  ,公比 0 1q  , 所以 1 2, , , na a a 是递减数列. 因此,对 1, 2, , 1i n  , 1,i i i iA a B a   . ----------------5 分 于是对 1, 2, , 1i n  , 1i i i i id B A a a    1 1( 1) ia q q   . ----------------7 分 13 因此 0id  且 1i i d qd   ( 1,2, , 2i n  ), 即 1 2 1, , , nd d d  是等比数列. ----------------9 分 (III) 设 d 为 1 2 1, , , nd d d  的公差,则 0d  对1 2i n ≤ ≤ ,因为 1i iB B  , 所以 1 1 1 1i i i i i i i i i iA B d B d B d d B d A             ,即 1i iA A  ------------11 分 又因为 1 1min{ , }i i iA A a  ,所以 1 1i i i ia A A a    . 从而 1 2 1, , , na a a  是递减数列.因此 i iA a ( 1,2, , 1i n  ).----------------12 分 又因为 1 1 1 1 1 1+ +B A d a d a   ,所以 1 1 2 1nB a a a     . 因此 1na B . 所以 1 2 1n nB B B a    . i i i i n ia A B d a d     . 因此对 1,2, , 2i n  都有 1 +1i i i ia a d d d      , 即 1 2 1, , , na a a  是等差数列. ----------------1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