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00 KB
- 2022-11-2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环境法学》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2、环境法是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法。()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既包括人与环境的关系有包括人与人的关系。()4、预防为主原则最充分地体现了环境保护所必须遵循的市场经济规律。()5、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首创于美国。()6、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被称为污染控制法的“支柱”性制度。()7、综合性环境基本法是我国环境法体系的基础。()8、各国法律对环境影响评价适用的对象和范围规定不同,我国现行环境法律法规的规定,环评制度适用的对象是建设项目。()9、排污者因不可抗力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的,均可申请减半缴纳或者免缴排污费。()10、危害后果不是承担环境行政责任的必要条件。()11、在我国对于因环境侵权所导致的精神损害可援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解决赔偿。()12、我国《水法》确立了水资源的单一所有制,即国家所有制。()13、只要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无论其是否造成大气严重污染的,都要实行限期治理,并处罚款。()14、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或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15、《野生动物保护法》所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自然界所有的野生动物。()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原则最充分地体现了环境保护必须遵循的市场经济法则()。A.环境民主原则B.环境责任原则C.预防为主原则D.协调发展原则2、“三同时”制度是指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及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17\n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B.同时规划、同时施工、同时使用C.同时设计、同时验收、同时使用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3、作为现代环境保护的灵魂,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法律的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环境法基本原则是()。A.协调发展原则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C.污染者付费原则D.公众参与原则4、对人类而言,很多自然资源如土壤、阳光、水、森林等具有两重性:它们()。A.既是自然资源,又是自然环境要素B.既是有限资源,又是无限资源C.既是已被利用资源,又是潜在资源D.既是可更新资源,又是不可更新资源5、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包括()。A.污染防治法B.自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C.污染防治法和自然环境法D.污染防治法和自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6、环境法中的总量控制的规定主要符合的生态规律是()。A.“协调稳定”律B.“能流物复”律C.“负载定额”律D.“时空有宜”律7、首次确立环境决策的公众参与原则,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是()。A.《环境保护法》B.《环境影响评价法》17\nC.《行政许可法》D.《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听证暂行办法》8、揭开中国清洁能源行动序幕的立法是()。A.《环境影响评价法》B.《清洁生产促进法》C.《可再生能源法》D.《环境保护法》9、我国宪法采用了哪种分类方法对环境进行了分类()?A.按照环境的形成B.按照环境的功能C.按照环境范围的大小D.按照环境的不同要素10、环境保护法中“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规定,源出于生态学的()。A.“物物相关”律B.“相生相克”律C.“协调稳定”律D.“时空有宜”律11、构筑环境权的理论基础之一——“公共信托论”是由美国学者()提出。A.A·利奥波德B.科斯C.J·萨克斯D.G·哈丁12、下列哪一制度是环境保护工作实施预防为主方针的基石()。A.“三同时”制度B.许可证制度C.限期治理制度D.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3、环境管理政策进入“综合防治”措施的时期是()。A.产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初B.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14、“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是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A.立法指导原则B.基本原则C.基本制度17\nD.主要任务15、实施清洁生产的主体是()。A.政府B.公众C.社会团体D.企业16、用水单位直接从地下或江河湖泊取水时,应该缴纳()。A.水费B.水资源费C.生态补偿费D.水利建设费17、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受到损失的,负责进行补偿的部门是()。A.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B.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C.省、自治区、直辖市野生动物主管部门D.当地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18、下列哪项原则最充分地体现了环境保护必须遵循的市场经济法则()。A.环境民主原则B.环境责任原则C.国家干预原则D.协调发展原则19、偶发性强烈噪声的排放必须事先向()提出申请。A.当地政府B.当地环境保护部门C.工商行政主管部门D.当地公安机关20、被称为污染控制法支柱的环境法制度是()。A.限期治理制度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C.环境许可证制度D.排污收费制度21、判断某环境区域是否已被污染的依据是()。A.环境质量标B.污染物排放标准C.环保基础和方法标准D.环境基准22、下列哪部法律明确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将作为对地方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A.2004年《固体废物防治法》B.1999年《海洋环境保护法》C.2000年《大气污染防治法》D.2008年《水污染防治法》23、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将环境评价的范围分为规划和()。17\nA.正式评价B.立法C.建设项目D.可免除影响评价24、大气污染排污收费制度可以表述为()。A.达标、超标双重收费的制度B.超标收费的制度C.排放即收费的制度D.达标排放收费、超标排放违法的制度25、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提起环境民事诉讼的主体必须是()。A.任何人B.社会团体C.与诉讼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D.检察机关26、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向海洋倾倒对海洋生物没有剧毒性,但能通过生物富集污染水产品或危害航行、渔业等活动的物质,应当获得()。A.紧急许可证B.普通许可证C.特别许可证D.特殊许可证27、在我国现行国家大气环境标准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B.《环境空气质量标准》C.《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大气环境质量标准》28、由我国首创的防止新污染产生的法律制度是()。A.“三同时”制度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首创于美国C.排污申报登记制度D.排污收费制度29、从狭义上讲,我国现行的自然资源税是指()。A.矿产资源税B.土地使用税C.林特产品税D.水产品税17\n30、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确立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原则是()。A.船东和货主共同承担风险B.船东和保险人共同承担风险C.保险人和货主共同承担风险D.保险人和承运人共同承担风险31、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和消费者产生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不利影响,这被称为()。A.政策失灵B.市场失灵C.环境外部不经济性D.熵的定律32、排污权交易体现了环境法中的()原则。A.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付费原则C.民主原则D.协调发展原则33、在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和安全的紧急情况下,当地人民政府()。A.应当采取强制性应急措施B.可以采取强制性应急措施C.必须采取强制性应急措施D.经请示中央政府采取强制性应急措施34、1999年《海洋环境保护法》确立了()。A.征收超标排污费制度B.征收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制度C.征收排污税制度D.征收排污费制度35、下列不适用《海洋环境保护法》中海洋环境保护限期治理的是()。A.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B.不缴纳达标排污的费用C.在规定的期限内未完成污染物排放削减任务D.造成海洋环境严重污染损害36、率先规定在污染防治方面实行总量控制制度的法律是()。A.《大气污染防治法》17\nB.《海洋环境保护法》C.《水污染防治法》D.《噪声污染防治法》37、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的环保部门对当事人之间就固体废物污染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纠纷作出的处理,在性质属于行政()。A.命令B.调解C.仲裁D.裁决38、我国《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的管理体制是()。A.以流域管理为主、行政区域管理为辅B.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流域管理机构C.以行政区域管理为主、流域管理为辅D.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39、自然保护区内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的区域是()。A.核心区B.缓冲区C.实验区D.外围地带4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A.5分贝B.10分贝C.15分贝D.20分贝41、下列不适用《海洋环境保护法》中海洋环境保护限期治理的是()。A.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B.不缴纳达标排污的费用C.在规定的期限内未完成污染物排放削减任务D.造成海洋环境严重污染损害42、依照我国《森林法》规定,依法转让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使用权的限制条件是()。17\nA.不得将其作价入股B.不得将其作为合资、合作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C.不得将其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的出资、合作条件D.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43、国际社会为贯彻执行《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制定的议定书是()。A.京都议定书B.卡塔赫纳议定书C.蒙特利尔议定书D.赫尔辛基议定书44、排污者可以申请减半缴纳排污费或者免缴排污费的情形是()。A.企业经营亏损B.因治理污染取得明显成效C.因不可抗力D.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45、发达国际与发展中国家对国际环境保护承担有()。A.共同责任B.有差别的责任C.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D.以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承担相应的责任46、不需申请取水许可证的是()。A.直接从地下取水B.直接从江河取水C.为家庭生活、畜禽饮用取水D.直接从湖泊取水47、确认一个污染的地区污染是否严重的根据是()。A.污染物排放标准B.环境基准C.环境方法标准D.环境质量标准48、下列可以成为集体所有权客体的是()。A.滩涂资源B.矿产资源C.野生动植物资源D.城市土地资源49、《水污染防治法》在环境污染防治法律规范中率先规定了()。A.总量控制制度B.排污申报制度C.限期治理制度D.“三同时”制度50、下列制度中由我国首创的是()。17\nA.“三同时”制度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C.许可证制度D.排污收费制度51、我国行政机关对环境纠纷当事人间赔偿责争议作出处理方式是()。A.行政仲裁B.行政命令C.行政调解D.行政裁决52、依照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贮存危险废物必须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并不得超过()。A.90天B.180天C.一年D.两年53、依照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其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的审批机关是()A.国务院B.国务院环保部门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C.国务院国土资源部门54、依照我国《水法》的规定,水资源规划分为()。A.全国水资源战略规划和流域综合规划与流域专业规划B.全国水资源战略规划和区域综合规划与区域专业规划C.全国水资源战略规划和区域综合规划与流域综合规划D.全国水资源战略规划和流域规划与区域规划55、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中最基本的法律制度是()。A.自然保护区制度B.自然资源权属制度C.土地资源管理制度D.自然资源规划制度56、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坏赔偿提起的民事诉讼时效期为()。A.1年B.2年C.3年D.20年57、将限期治理纳入行政责任规定的范畴的法律是()。A.《水污染防治法》B.《固体废物防治法》C.《大气污染防治法》D.《海洋环境保护法》17\n58、首先提出人类环境这一概念的是()。A.1945年联合国大会B.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C.198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D.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59、可持续发展原则的首要要求是()。A.保护改善生态环境B.协调社会经济发展C.满足人民基本需要D.合理使用自然资源60、进行环境管理、处理环境纠纷的直接依据是()。A.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B.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C.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D.环境标准三、多项选择题1、在我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取得方式主要有()。A.法定取得B.开发利用取得C.强制取得D.天然孳息与自然添附E.继承2、根据2011年5月起施行的《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的规定。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分为()。A.预报B.初报C.续报D.处理结果报告E.事后环境影响评价报告3、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海洋环境保护中限期治理的适用条件是():A.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的;B.在规定的期限内未完成污染物排放消减任务;C.造成海洋环境严重污染损害;17\nD.未能交纳排污费的;E.造成海洋环境轻度环境损害;4、构成我国环境法体系的是()。A.宪法关于环境资源保护的规定B.环境资源保护单行法规C.环境保护基本法D.环境标准E.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资源法律规范5、环境法的民主原则的主要理论依据有()。A.“环境公共财产”论B.“公共委托”论C.“环境权“论D.“环境外部不经济性“论E.“零增长“论6、我国对自然保护区实现分区保护,具体分为()。A.无人区B.教学实习区C.核心区D.缓冲区E.实验区7、我国《草原法》规定,草原包括()。A.高寒草原B.草山C.草地D.荒漠草原E.草甸草原8、《环境保护法》第41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承担责任的方式有()。A.排除危害B.恢复原状C.赔礼道歉D.处以罚款E.赔偿损失9、我国对自然保护区实现分区保护,具体分为()。A.无人区B.教学实习区C.核心区D.缓冲区E.实验区10、就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而言,经济学家提出,将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方法主要有()。A.签订协议方法B.直接管制方法C.经济刺激方法D.停业整顿方法E.处以罚金的方法11、处在环境法律关系的调整最初始阶段,体现了预防为主的目的的环境法基本制度有()。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B.环境标准制度C.“三同时”制度D.环境许可证制度E.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制度17\n12、限期治理的适用范围一般包括()。A.排放污染物超过标准的单位B.实行总量控制地区,排放污染物超过总量C.未完成排污削减任务的单位D.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擅自开工建设的单位E.造成严重污染的单位13、我国对文化遗迹地的保护手段包括()。A.作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加以保护B.划为单独的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名胜区加以特别保护C.定为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D.作为普通区域的组成部分采取特别措施加以保护E.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14、目前不征收排污费的废物有()。A.进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污水B.按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方法储存的工业固体废物C.按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方法处置的工业固体废物D.机动车、飞机、船舶等排放的污染环境的噪声E.放射性物质15、法律规定的不得新建排污口的区域包括:()A.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B.重要渔业水域;C.海滨风景名胜区;D.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遗迹所在区域。E.二级饮用水源区16、下列哪些因素是承担环境行政责任的必备要件()。A.行为人的过错B.行为的违法性C.行为的危害后果D.违法行为一危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E.行为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17、下列关于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权限和效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17\nA.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国家通行的排污标准B.国家排污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地方排污标准C.省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地方排污标准时,可略低于已有国家排污标准D.地方排污标准须报国务院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备案E.国家排污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地方排污标准18、我国环境法规定的环境行政责任方式有()。A.环境行政处分B.环境行政处罚C.环境行政赔偿D.环境行政强制执行E.环境行政监督检查19、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可以划定为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的是()。A.尚未达到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区域B.国务院批准划定的酸雨控制区C.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D.烟尘控制区E.二氧化碳污染控制区20、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适用于我国领域内和我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包括()。A.新建基本建设项目B.改建基本建设项目C.扩建基本建设项目D.区域开发建设项目E.引进建设项目21、根据2008年《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下列哪些组织可以依法支持因水污染受到损害的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A.各级地方人民政府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C.法律援助中心D.环境保护团体E.律师事务所17\n2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比较普遍采用的经济刺激的几中形式有()。A.财政援助B.低息贷款C.税收D.免缴排污费E.政府定价23、目前我国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形式是()。A.征收自然资源税B.征收自然资源费C.出售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特许权D.向收益者收费E.征收自然资源税和征收自然资源费24、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将固体废物分为()。A.可降解废物B.工业固体废物C.城市生活垃圾D.危险废物E.不可降解废物25、下列社会组织中哪些属于国际环境法的主体()。A.国家B.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C.欧洲联盟(EU)D.根据环境条约建立的国际组织E.非营利性的环保组织26、我国《刑法》规定的“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罪名包括()。A.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B.非法处置或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C.非法猎捕和狩猎罪D.非法占用耕地罪E.破坏矿产资源罪27、在环境保护发达的国家,对因果关系推定的的证明方法主要有()。A.盖然性因果关系B.流行病学因果关系C.间接反正说的因果关系D.优势证据说的因果关系17\nE.自由心证的因果关系28、环境刑法在惩治犯罪适用刑罚上基本遵循的原则是()。A.及时原则B.有效原则C.责任推定原则D.双重处罚原则E.责任法定原则29、在环境纠纷中确认各方所出示的证据是否合法的依据是()。A.环境基础标准B.环境质量标准C.环境标准样品标准D.环境监测方法标准E.污染物排放标准30、下列哪些因素是承担行政责任的必备要件()。A.行为人的过错B.行为的违法性C.行为的危害后果D.违法行为一危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E.行为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四、简答题1、简述环境民主原则的内涵2、简述环境法的特征3、简述环境噪声污染?它与环境噪声的区别.4、简述我国水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5、简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6、简述2008年《水污染防治法》所确立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制度。7、简述法律上的环境与自然科学上的环境的关系。8、根据我国相关立法,简述水污染民事责任的承担。9、简述环境标准体系及其法律意义。17\n五、案例分析题(一)2005年8月,由于天气干旱,农民甲的农作物缺水,甲便将某化肥厂排放的污水引入自己的农田灌溉,结果造成农作物死亡,甲要求化肥厂承担赔偿责任,遭到化肥厂的拒绝。理由是化肥厂并未故意将污水排入甲的农田,而是由甲主动引污水灌溉所为,故化肥厂不承担任何责任。问:(1)化肥厂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2)如果甲提起诉讼,可以谁为被告?由谁来举证?甲提起诉讼的最后期限是何时?(二)某市电化厂(甲)是生产树脂的厂家。1976年建厂以来曾多次发生氯气泄露事故而受到该市环保局多次批评或严重警告、罚款等处理。但是却一直能杜绝氯气事故的发生。2005年1月1日上午该厂又一次发生氯气泄露,使与之比邻的某钢铁厂(乙)正在上班的56名职工受到不同程度的毒害。其中有2名职工因受害严重而住院治疗。为此,市环保局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对甲处以1.5万元罚款,并责令甲赔偿乙直接经济损失1.28万元。甲不服,直接向其所在地的该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乙也以请求赔偿直接经济损失13.3万元为由要求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问:(1)法院应当就该行政决定书作怎样的判决?(2)法院在受理该案后对乙的请求应当如何处理?为什么?(三)2010年2月17日,原告张某承包的鱼塘发生死鱼事故,当地渔业环境监测站经实地调查后,认定本次事故的原因是上游陈某等4家养猪户和一家豆制品公司长期排放生产、生活污水,引起水质严重恶化所致。同年12月17日,鱼塘再度发生污染事故,当地渔政、环保部门采集水样,化验结果显示鱼塘水质中的高锰酸盐、氨氮等严重超标,已不适合鱼类养殖。经渔业环境监测站评估,此次事故造成23万余元损失,张某为此向法院起诉,要求上述5家污染户共同赔偿此次损失。其中4家养猪户对于污染侵权行为相互推委,仅一家出庭参加诉讼;而豆制品公司则在诉讼中提出,其公司于2010年11月初经环保部门现场监测,并提供了监测报告,报告显示豆制品公司的废水和其他污染物排放基本达标,已通过了环保验收。17\n问:(1)张某是否可以仅向其中一个侵权人索赔,侵权者负连带责任?(2)豆制品公司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3)张某是否也可以请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调解处理?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