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00 KB
  • 2021-04-14 发布

高校行政的工作总结例文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篇一 2018 年是大学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衔接“十 二五”发展的关键一年。学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各项方针 政策,坚持“走强校之路,走特色之路,走开放之路”。在教 育部和省、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 力下,学校各项事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一、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对于学校未来发展有着重要 的指导意义。学校于年 3 月成立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组,全面启动了学校“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工作组 着眼于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结合第 4 次全国教育工作 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精神,立足学校发展实际,按照“求真务实、科学谋划、 突出重点、解决薄弱”的原则,经过前期认真调研、酝酿和 征求意见,于年年底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下一步学校还将制定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 科学研究,国家化工作 3 个“十二五”分规划,把有关任务 进一步分解落实。“十二五”期间,学校将继续彰显为基础教 育服务的办学特色,走“强校之路,走开放之路,走和谐之 路”,不断提高学校综合实力,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的 进程。 此外,学校还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为契机,申报获 批了两个国家试点项目(“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施卓越 教师培养计划”、“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两项试点 的全面开展将对进一步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内部管 理体制机制,扩大社会影响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多年来,学校始终高度 重视本科教学工作,致力于实现国内一流的教育教学水平。 年,学校完成了历时两年时间,由校内外 270 余位专家学者 参与的本科专业评估工作。根据评估结果,学校对 10 多个本 科专业进行了调整,新成立 3 个本科专业,并重新修订课程 计划,启动实施了“大类平台课”建设工作。在此基础上, 各专业进一步明确了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并提出了具体的 改进措施。在本科教学和课程考核方面,学校积极开展了课 堂学习与课后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试点工作,逐步 推动学生课程考核由知识评价转向综合能力评价,由终结评 价转向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引导学生向能力型、创 新型的学习方式转变。 在实践教学方面,学校首批 1800 余名免费师范生进入教 师教育创新实验区进行教育实习。在为期 1 个半月的实习中, 首届免费师范生表现出了很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质量地 完成了一系列实习内容,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2018 年是我校学生在一系列国内外的重大赛事中取得了 优异成绩的一年。在第 21 届温哥华冬奥会上,代表我国参赛 的我校学生获得了两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在我校承办的第 3 届“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中, 我校学生表现优异,包揽了大赛所有组别一等奖。这些成绩 的取得体现了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三、学科建设取得突破进展 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年学校在学科建设方 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适应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的需求,学校调整优化了研究生的培养结构,新设立了金融、 保险等 8 个专业硕士学位点。至此,我校现已有 17 个专业硕 士学位点和 1 个专业博士学位点。结合国家对博士和硕士学 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审核工作进行调整这一契机,学校进行了 新增一级学科点的申报工作。在统筹规划,合理设计的基础 上,学校自行审核申报了哲学等 8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点以及法学等 4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为加强学科建 设,学校组织开展了“211 工程”三期中期检查工作,完成了 《大学“211 工程”三期中期检查报告》。年,我校博士研究 生的培养质量继续得到提升,共有 5 篇论文成为全国优秀博 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另有 11 篇论文成为了吉林省优秀博士 学位论文。 在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方面,学校多措并举着力提升研究 生的培养水平。为进一步完善博士生招生办法,学校制定出 台了《2011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办法》,开展了对在岗博士生导 师的考核工作。结合国家关于免费师范生攻读教育硕士的政 策调整,学校研究制定了免费师范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的培养方案。并与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合作,进行了 教育硕士网络课程学习平台的开发。为强化我校教育硕士的 教学实践技能,学校开展了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实习,举行 了研究生教师技能大赛。 四、科学研究呈现良好势头 2018 年,学校科学研究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科 研项目获取能力显著提升,科研经费实现了快速增长。 在文科科研方面,学校作为第一申请单位共获得各级各 类科研项目 249 项,获批经费 3274 万元,其中纵向课题 182 项,经费达 1813 万元,较 2009 年增长了 76%。学校在社科重 大项目申请中再次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研究”、“主要国家高中数学教材比较研究”、“中国农村教 育调查年度报告”3 项课题分别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 题、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类重大招标课题和教育部哲学社会 科学研究发展报告咨询项目上竞标成功。学校全年共发表文 科学术论文 1137 篇,其中 CSSCI 以上级别论文 746 篇,占论 文总数的 62%。发表艺术作品 278 件,其中作品 35 件。年末 检索到的文科 AHCI&SSCI 为 5 篇,ISTP、ISSHP、EI 为 28 篇。 年,学校的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和农村教育研究所两个研究 基地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进入到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 点研究基地下一个 5 年建设规划。 在理科科研方面,去年,我校共获批各类科研项目 221 项,合同经费总额 6425.9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大幅增加,达到 63 项,资助经费 2222 万元,同比增长 38.5%, 再次创造了我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和经费数 的新纪录。科技论文质量和影响力继续稳步提升。在 SCIE 检 索收录的 461 篇论文中,高于学科平均影响因子的论文 206 篇,比上一年度增加 50 篇,占 SCIE 总篇数的 44.7%,增长了 13.3%。2004—2008 年 SCI 光盘版检索收录的我校科技论文年 被引用 787 篇,同比增加 134 篇,增长 20.5%,在全国高校 排名第 28 位;被引用次数共计 3421 次,同比增加 725 次, 增长 26.9%,在全国高校排名第 20 位。此外。去年我校有 1 篇论文入选了 2009 年度“中国百篇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实 现了我校学术论文在此领域的突破。 2018 年,学校共获得 6 项教育部和吉林省科学技术奖励, 其中 1 项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年,学校的科研基地布局得到了进一步 完善,学校新增了 2 所省级重点实验室,“植被生态科学教育 部重点实验室”、“吉林省中药生物工程重点研究室”也以良 好成绩通过了主管部门评估。此外,在年我校有 5 个省部级 重点科研基地建设项目超额完成建设计划既定任务,通过了 主管部门的验收,正式授牌。 2018 年,学校进一步加强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教师 专利申请数量稳步提升。全校共计申请专利 41 项,其中发明 专利 38 项,实用新型专利 3 项。取得授权专利 22 项,这其 中发明专利为 15 项,实用新型专利 7 项。我校还被国家知识 产权局认定为第 4 批“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了学校科研资源的开放共享,学校联合分 析测试中心、电镜中心以及各学院实验中心建立了“大学分 析测试网”,实现了大型科研仪器的开放共享、网上预约,有 效推进了科研基地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五、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推进“高端人才计划”, 师资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年共聘任“东师学者”特 聘教授、讲座教授和教学名师 17 人,19 名青年教师被遴选为 青年学术骨干,1 名教师成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另有 2 位教师当选为第 6 届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和学部委员,7 位教师当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学校全年共引进 和补充教师 78 人、补充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10 人。其中博士 或具有副教授以上职务教师 60 人,占补充教师总数的 76.9%。 具有外校学缘的教师达到 45 人(其中归国博士 8 人),占引 进教师的 57.6%。 六、学生工作成效显著 学校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着力推进全校学生工 作,优化学生工作运行机制。针对我校学生状况,学校建立 了“学校—学院—辅导员—班级—寝室”五级责任制,全面 把握学生思想行为动态。为加强学生成长问题咨询服务,引 领学生成长成才,学校积极完善分层次分阶段的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模式,创建了学生成长咨询室。此外,为进一步加强 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大力探索建立学生心理 素质培养模式,继续完善了“预防教育—鉴别排查—危机干 预—跟踪监控”四位一体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推动实施了 “成长快乐”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工程。 2018 年是学校首届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年,学校多措并举 着力保障就业工作平稳有序运行。由于各省教育厅就业政策 出台进度和具体内容不统一,给免费师范生就业带来了一定 困难。学校对此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学校领导分省包干, 积极走访调研全国就业市场,协调落实就业政策。就业部门 着力开拓就业市场,对接用人单位,指导毕业生就业。这些 工作使得首届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得以平稳顺畅进行。中央电 视台连续第 8 年报道了学校的就业工作,学校还被教育部评 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是部属师范大学中的获 奖高校。 在学生资助工作方面。我校学生学费实现了全部缴清, 贷款毕业生还贷率连续第 4 年保持在 95%以上。在全国首届高 校学生资助工作评选中,我校获得了“全国高等学校学生资 助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七、开放办学拓展深化 2018 年,学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拓展,努力为人 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创造优越的外事环境。全年共聘请短期外 国专家 363 人次,长期外国专家及外籍教师 27 人,他们分别 在 10 个院(所)任教,对学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去 年,学校共派出 100 名学生赴国外学习,派出教师 185 人参 加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等。经国家留学基金委批 准,大学正式成立了外国留学生预科部,首批共招收 23 个国 家的 109 名预科生来校学习。目前,共有 93 个国家近 1300 名长、短期外国留学生在我校学习。此外,去年我校被教育 部批准加入“中非高校 20+20 合作计划”,并与南非比勒陀利 亚大学建立了互助合作关系。一年来,我校还与国外 16 所大 学缔结了友好合作关系,并与美国海外基金会建立了合作项 目。 八、继续教育和民族预科教育稳步发展 2018 年,学校的继续教育和民族预科教育均实现了稳步 发展。全年共招收网络教育学生 15000 人,函授生 1000 人, 新开发网络课程 40 多门。利用我校“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 育网”进行非学历学习的教师达到 150 万人次。结合我校在 教师教育领域的办学优势,学校积极申报“国培计划”项目, 大力开展教师培训。目前,教师培训已成为我校为基础教育 服务的重要亮点。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方面,学生规模进一 步扩大,培养质量实现了稳步提升。现有民族预科教育涵盖 了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两个层次,委培院校达到 22 个,学 校获批成为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 九、净月校区喜迎庆典 2018 年是我校净月校区创建 10 周年,学校以“传承与发 展”为主题举行了一系列隆重、热烈、节俭的庆祝活动。通 过回顾和总结净月校区创建 10 年来建设发展的成就和经验, 增强了全校师生的凝聚力,扩大了社会影响。并以庆典为契 机,进一步挖掘了净月校区的办学潜力,明确了开放办学的 发展方向。 十、办学保障条件不断提升 在制度建设方面,学校对全校范围内的原有规章制度进 行了全面清理,这项工作的完成为进一步规范完善学校规章 制度,实现学校各项工作的制度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净 月校区管理方面,学校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 具有校区特色的工作模式,实现了净月校区管理工作的精细 化和系统化。在财务工作方面,学校积极筹措办学经费、进 一步强化内部控制与财务监督,着力加强预算管理和资金管 理、实现了经费使用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在审计方面,学校 积极发挥内部审计对于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保驾护航作用,大 力推动审计工作创新,完成了一系列预决算审计、基建修缮 项目审计以及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在安全保卫方面, 学校以“安全第一,师生至上”为宗旨,着力建设“平安校 园”、“和谐校园”,实现了校园的整体安全和稳定。在后勤管 理方面,学校后勤部门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加强和改善民 生为着力点,进一步提升后勤保障的服务质量,加强学校工 程质量和卫生监管工作,圆满完成了一系列校园立项改造和 维修工程。在基建方面,学校全年累计投资约 2 亿元,完成 建筑面积近 15 万平方米,学校综合体育馆、净月三期公寓顺 利投入使用,药物基因国家实验室主体建设以及图书馆接层 等工程如期完成,民俗馆布展设计、展品征集进展顺利,完 成了学生新 3 舍建设的开工准备工作。在离退休工作方面, 学校继续深化服务,认真落实好离退休人员的各项待遇,积 极引导老同志发挥作用,参与学校各项建设和发展。在信息 化建设方面,学校启动了数字化校园和一卡通系统的建设。 一卡通系统已经投入使用,我校师生将实现“一卡在手,走 遍校园”的目标。预计到 2011 年下半年,学校的数字化校园 信息平台搭建工作将基本完成。届时,学校将基本实现“全 局数据共享,整体校务管理”的目标。在校友工作方面,学 校继续推进实施“校友资源开发工程”,成立了“大学教育基 金会”,使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支持渠道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此外,学校在图书文献资源建设、档案管理、资产经营、 医疗保障以及社会文化服务等方面也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 作。 当前,学校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 适应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重大 科研项目获取能力上仍很薄弱,100 万元以上的文科项目、 1000 万以上的理科项目方面非常缺乏;管理结构需要进一步 优化,各学院存在课程重复、设备分散、科研封闭的问题, 需要进行有效整合;教师严重缺编,已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 瓶颈,学校缺乏全国知名的学术领军人物和优秀科研创新团 队,这些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总之,2018 年,学校取得了比较丰硕办学成果,各项事 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学校的“十一五”发展划上了 圆满的句号,也为“十二五”的开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1 年,学校将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新起点上,深入推进各 项改革创新,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 篇二 xx 年招生工作基本上算结束了。回顾 1 年,招生办在院 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技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 大力支持与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 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历尽艰难,费尽千方百计,全年 招收新生 770 多人,与去年相比生源下降了,但与同类学校 和一些高职院校相比,我们还是最棒的。 下面由我代表招生办全体工作人员,对 xx 年招生工作做 总结,我想这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策划明年,齐心协力, 再创辉煌”的座谈会。 今天我分三部分总结: 一、向领导简单的汇报一下全年所做的工作; 二、寻找生源下降的原因与我们自身的不足,找一找我 们的差距; 三、探讨xx年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模式来拓宽生源渠道, 谈谈自己的想法。 1、组织落实的前期工作。用这么一句话来概括越过千山 万水,费了千言万语,用了千方百计,各方面工作按照《招 生实施方案》的工作进程实施,从寒假前完成招生简章样版 定稿开始,印刷招生简单 6 万来份,寄发录取通知书 18000 封,面向湖南、云南、贵州、福建、甘肃、湖北;聘用了 8 名学生对有效信息及时跟踪,在湖南、云南、贵州有高中毕 业生成绩一般的,对我们学校几乎是家喻户晓;在湖南生源 好的县市设立招生点 63 个;暑假加班加点,在 40 度高温期 间,陪同沈校长对招生点进行多次督促和指导。 2、在实施与推动工作期间 从学校召开招生动员大会,提出了校领导完成 5 人,中 层干部完成 3 人,每名教职工完成 2 人的硬性指标,校领导 建立一个乡镇合作点、中层干部建立一个校校合作点以来, 培训发动了两百学生参加招生。 3、启用媒体宣传是最多的一年。今年包括劳动厅统一组 织在《湖南日报》上刊登广告,还相继在《三湘都市报》、《潇 湘晨报》、《长沙晚报》时期刊登了近一个月的广告,并且在 开学后,组织精兵强将去火车站和其它学校摆点咨询和挖人。 三、成果 从整体上来说与别的技校相比较而言,还是有点自我安 慰,生涯与去年下降 30%。其它学校有去年一千多,今下降到 了 100 多的,但对于我们招生办来说我们是一种苦,一种累, 一种痛的感觉,投入与产出没有成正比,还没有完成院党委 和学校党委制订的招生计划,对不起领导;同时看到的十万 元大奖变成了水,虽然没有超过预箅 30 万元,但对不起我的 同事们。 第二部分:根据今年生源下降,找一找我们自身的差距 与不足。 1、生源情况在大形势下由计划生育,造成学龄年龄人数 的减少,加之 xx 年是教改第一年高考、复读生减少的原因。 xx 年报考的总人数 41.3 万,录取人数 33.4 万,高校录取率 达 81%点多,而高职院校还出现了降 20 分征集志愿,还有相 当部分高职没有招满的情况,也可以说是政策给我们造成生 源下降。 2、我们学校还处于一种计划经济的思想。学校虽然从 xx 年就提出了“全员参与,全员入市,全员参与招生”,限定每 个教职工的招生任务,但是许多教职工都是为了名额而招生, 没有实质性的进行招生宣传,而发放招生交通补贴,都是按 每个在编和享受正式职工待遇的补发,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并且老师的招生处于一种无组织,都是自行安排,象游击队 一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东一枪,西一枪,甚至放空枪。 3、我从 xx 年被聘为招生主任以来,都在极力推行“县 级招生负责制”以及“定校定人”的宣传办法,可是没有老 师来负责,有老师报了也没效果,其主要力量是依靠招生代 表。由于我们取消对口高考;技能教育又不能套读学历文凭, 在宣传上受到约朿;并且高职学校的生源费都有一千多,在 如今这么竞争激烈的条件下,招生代表不是没有学校招生, 而是看哪个学校容易赚钱;可想而知,谁也不愿从娘屋的拿 钱去做亏本的买卖。加上又不能收预录费,结算时间又长。 依靠招生代表不是长久辶计。根据参加高考的人数我们预测 长沙地区 200 人,实到 187,邵阳预计 150,实到 76,郴州预 计 50,实到 17,常德预计 75.,实到 30。可能对一些招生代 表太信任,造成了大意。 4、没有发挥班主任的真正作用。因为班主任在平时是学 生的管理者,也是接触学生最多的,我们通过编写《招生指 南》发动和选拔学生招生就可以看得出,班主任是不可忽视 的招生得力干将,它有这么多学生,这些学生就是他的招生 代表。我们在核对生源中就发现我们培训的学生,把生源报 给了班主任。班主任又给了一些任课老师。而且造成生源重 复矛盾。 5、在我们倡导全面提高招生服务质量,做好各个招生老 师的保障工作,在院领导支持下,赵主任坐阵院招生办,得 出一个这么一个道理:继续教育学院单纯的成教,录取通知 书就只盖了学院的行政章,也招了两百多高中毕业生,文凭 对许多学生来说还是很重要的,技校发展缺少不了学院的支 持。目前这种招生不利于同步发展。 6、对照我们的策略,生源发动,招生网点以及接待咨询。 虽然我们还是按传统的招生方法,即招生代表一条线,教职 工员工一条线,学生一条线,但我们还启动了湖南职业教育 网,精品教育网和与学院各处室系部衔接,同时对招生点实 行严密的监控和督促,甚至直接干预的多套方案,可是这也 与打仗一样,前线冲锋陷阵的就一个高政文,我们的预算 800 人仅有 30 万(含邮寄、印刷、广告、差旅、办公、接待、署 假学生工资、误歺等等),开创市场很艰难。 7、我们都认识到以就业带动招生,我们简章上几年下来 都对外承诺学生进校即签订就业协议,可是到现在连一份样 本都没有,很多家长都说我们搓骗.因此因这样那样的原因造 成交了学费退费的有三十多,报了到因学校条件或其它原因 而未交费的近五十人的生源流失. 第三,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谈谈 xx 年的招生工作设想, 探讨一下 xx 年的招生模式,用什么样的招生方法来拓宽我们 的生源渠道。因为未来几年是我校争创技师学院,将面临更加 激烈竞争的几年,生源逐年下降,原来我们把高级技工定位在 高中毕业生,可能得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 1、经我们今年钟世界在益阳的招生试点,钟世界完成人, 可以把班主任纳入我们招生队伍中来,根据其各自的优势, 指定县市设立招生点。 2、从部分闲置岗位和多余的教师中,行政命令抽调部分 老师来充当招生代表。 3、向学院学习,把招生任务分配到科室,由校领导牵头, 分区、分片(分地区、分县市)设立招生点。 4、调整招生模式,在招生黄金时间,集中教学,集中放 假,集中教职工带学生参加招生宣传,把学生参加招生,容 入社会实践学分。 5、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把会招生和不愿招生的教职员 工区别开来,给会招生的能招生的老师政策倾斜,打破以往 人平补贴交通费的方法,加大投入力度。 6、向培训中心一样,招生办全体工作人员跑到外面去做 业务,与培训同步,与就业同步,形成长年招生。招生跟做 业务一样,是跑出来的。 7、建议学院,学校有效的利用学院学校报刊,校园网络, 校园网站与招生宣传互动,在 3、4、5、6 月围绕招生,宣传 招生。 8、建议将机电系和五年制大专由技校负责,因为我们招 生代表在各县市都设立了招生宣传点,他们是直接进中学的 宣传者,有利于同步宣传。 我相信只要我们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在学院领导的正 确领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为技校的生源创新高, 我们还是充满信心,我们未来的五年会更有特色,更加兴旺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