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0 KB
  • 2021-04-17 发布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班级文化建设漫谈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班级文化建设漫谈 ‎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什么是班级文化呢?很多教育专家对此有过高深的诠释与论述。依我的感觉,班级文化,无非就是学生对自己班级的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 我愿意在这个班级学习,在这个班级学习,我感到非常高兴,甚至自豪,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依然会选择在这个班级学习。如果学生能对自己班级产生这样的感觉,我想这个班级的文化建设应该是成功的。‎ 如何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或者说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班级?就此,我谈几点自己个人的观察与体会。‎ ‎ ‎ 一、班主任喜欢自己的班级与学生。‎ 首先,我想我们作为班主任的,应该扪心自问:我喜欢自己的班级吗;我希望自己的班级的学生吗;我是否认真地考虑到我的学生在经过三中初中学习之后,能够达到怎样一种高度?‎ 应该说,大部分班主任还是非常负责的,非常喜欢自己的班级和自己的学生。但依然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现象。例如,有些班主任,每天一到学校就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看到学生做了错事,犯了错误,要么暴跳如雷,痛骂痛打,声泪俱下,心力交瘁;要么不理不睬,不管不问,只要学生没有生命危险,天塌下来都没关系。两种极端处理方式最终都会导致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工作越来越麻木,每天都在巴不得学生早点毕业,班级早点解散消失,好让自己早点脱离这片苦海。‎ 不可否认,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是出于评职称的需要,万般无奈之下接手班主任工作的。我想不管出发点为何,既然选择了当班主任,与其浑浑噩噩地当,不如花点心思,把班主任这项工作做好。也许做着,做着,你就喜欢当班主任了。正所谓:只要行动,就有回报,另一种说法是:行动不一定有回报;但没有行动,肯定没有回报;第三种说法是:既然当了班主任,就好好地享受当班主任的苦与乐。‎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刚开始当班主任,对班级和学生的感情处于空白状态,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不喜欢。但随着班级工作的逐渐展开,随着自己和学生交往的日益密切,班主任从个人情感方面,自然会产生变化。我们的目标是让自己喜欢上自己的班级和自己的学生,因为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们每天都要面对他们。这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为班级管理所做出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学生,同时也为了自己。因为如果自己都不喜欢自己的班级,对自己的班级不具备认同感的话,我们每天都要生活在这个班级中,岂不是度日如年,痛苦不堪。‎ 另外,为了让自己喜欢上自己的班级和学生,适当地降低对于学生的定位,是有必要的。这样我们更容易发现学生的进步,满足于学生的不断成长。学生的成功,可以进一步激发我们更加努力地去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需求。‎ ‎ ‎ 二、学生喜欢自己的班级 一个年级段,少到几个班级,多则十几甚至几十个班级。那么在一个年级段里,不管是按照学习成绩、学生行为规范或其他各个方面,都会引发一系列的竞争。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这种竞争是有必要的。只有竞争,才会知不足,加之反思与改进,自然会提高。‎ 相信一开始,一个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是非常希望自己的班级在竞争中处于领先或强势地位。因此,对于七年级上学期的开学阶段,每个学生都有意无意地对各自班级在整个年级段中的排名进行观察、思考、议论和定位。此时的班主任的先入为主策略非常重要,如果可能,应该尽早向学生灌输“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高要求”的班级管理理念与思想,力争在各项评比中保持领先态势。而学生一旦也认同自己班级在全段中的领先地位,那么自然可以在班级中形成一种凝聚力,学生对自己班级的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同班同学的认同感得到确立,学生的逆反心理在第一时间得到遏止,那么随后几年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也相对会轻松许多。‎ 如果接手的班级在学习基础等方面是相对靠后的,则仍然不应该在行为规范方面有任何的降低,而应继续保持上述“四高”‎ 原则,在班级定位方面则侧重于“超越”强势班级上。我想完全可以利用初中三年时间,把一个原先相对弱势的班级打造成强势班级。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自身所在的正处于不断进步的班级,同样可以产生极大的认同感。‎ ‎ ‎ 三、学生喜欢自己的同学 除了班级以外,学生对自己身边的同学应该具备认同感。一个班级中,大部分学生应该都是可以做到友好、和睦地相处,但个别学生却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形,使得其他学生感觉无法与之相处,甚至坚决反对与之同班。‎ ‎1.  有语言或肢体行为攻击性的学生。此类学生往往来自离异家庭或者家长经常吵架的家庭。由于家庭氛围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或者家中父母亲两人经常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加,导致孩子形成一种思维定式,错误地认为处理事情的唯一方式就是咒骂或暴力。这一群体学生到了班级中,也是非常具备攻击性,丝毫不能受到一丁点的打击。其他同学如果稍微说他一下,他的报复则是异常猛烈与不计后果的。那么,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可以让双方学生学会容忍与体谅,尤其对于家庭离异的学生,更应给予更多的关心与爱护,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耐心细致的帮教,让该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面对无意无心的伤害。‎ ‎2. ‎ ‎ 行为习惯特别不好的学生。此类学生同样可能出于小学阶段的不良行为习惯,未得到有效指导与纠正。此类学生的共同表现往往是:时间观念弱,经常迟到;卫生意识差,随意扔垃圾;组织纪律性弱,上课爱插嘴等等。那么进入初中阶段,必须严正地告诉该生,任何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过失行为付出代价,承担责任。在班级中也应该指定完备且具备可操作性的奖罚措施,并按照既定规则严格执行。我想一个班级的端正班风和严谨学风,其实对这一类学生的行为纠错也是有着无形的巨大的力量的。‎ ‎3.  学习成绩非常好,但不合群的学生。有时候我们可以在班级中发现这样的学生,他(她)的学习成绩很好,但和同学相处不好,同学们对他(她)的认同度很低,在期末评先评优中得票率也很低。对于班级中这些极具个性的学生,他们在与同学相处时产生的一些摩擦、误会甚至冲突,应该理解为正常的。在协调过程中,我们班主任不妨让学生学会扩大他人的优点,缩小对方的缺点,学会多多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之处,对于可能存在的一些缺点,一起帮助对方改正。‎ 如果一个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相互看到身边学生的长处与进步,这对于整个班级的激励作用,也是很大的。‎ ‎ ‎ 四、家长喜欢自己的班级 班级文化建设方面,也包含着学生家长这一群体。事实上,家长们对自己孩子所在班级的感觉,无时无刻不在与别班学生家长间进行着比较。而学生回家后,与家长间的交流十分重要。学生也许会给家长做正面的讲述,也许是负面的,而这直接影响着家长对本班的评价与判断。同时,家长对班级的感觉,又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班级的感受。这种相互影响的感受可能是良性的,抑或是非良性的。因此,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绝对不可以低估学生家长在此间的重要作用。‎ ‎   ‎ ‎ ‎ 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有四、五门主科,另加多门副科。在这么多的任课教师中,总有几位工作能力或成效相对突出的,也有个别老师可能暂时无法得到家长的一致认同与满意,那么班主任合理地演绎好协调作用,委婉地帮助家长们向相应任课教师传达意见,改进工作,力求任课老师在不断发展自身的同时,将更优质的教学服务提供给家长,从而使家长也进一步喜欢自己孩子所在的班级。‎ 与此相类似,班主任同样应该做好各项班级管理工作,使得任课老师也喜欢班级和班级的学生。‎ ‎ ‎ 综上所述,一旦一个班级和班级的学生,有了班主任、学生、家长以及任课老师的喜欢,那么这个班级自然就能呈现出一种和谐的良好发展态势,那么这个班级的文化建设就在无形之中取得成功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