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0 KB
  • 2021-04-17 发布

教导处范文之课堂教学如何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导处范文之课堂教学如何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 ‎  根据教学理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居于主导地位。这是大家已熟知的。但是,由对这“两个地位”(特别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在教学中体现,缺乏具体的研究,没有现成的可操作程序,因而以上理论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在实际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着整个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抄、背,没有积极思考,发问、质疑的余地,也没有反馈和矫正。这样久而久之,只能培养出一批思维懒汉,他们心甘情愿地等教师来灌,学生的学习能力无法得到发展,教学效果极差。为了适应素质教育,教学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  1、什么是学生的主体地位 ‎  简单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指学生 是教学浩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设施和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而服务。学生应积极地投入教 学活动中去,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是否做到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直接决定着的学生学习结果的好坏。同样一个教师,同样的教科书,同样的教学环境,同样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却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  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知识向大脑输入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知识加工方法,对学习结果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影响着“学”的质量,而学习的主动性包含着:学习的兴趣,学习思维的积极性,学习的自觉性。怎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综合上面论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有内、外两层含义。从内来讲,指学生处于主动、积极和健康的心理状态;从外来讲,指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 ‎  2、学主怎样确保自己的主体地位 ‎  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保障自己的主体地位的决定者,一个会学习的学生,能善于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主动地学习。然而,由于“以教师为中心”传统观念 的影响,学生普遍形成一种依赖教师、迷信课本的心理,根本不懂主动学习的真正含义,他们简单地认为,主动学习,是上课要“认真”地听讲,“勤奋”地一字不漏作笔记、反反复复地背,可是一旦面临问题,就束手无策,望着教师和课本,企图找到现成的答案。从外表来看,学生的一系列行为(听得专心,记得认真,背得痛苦)忙得不亦乐乎,似乎在主动地学习,但实际上,学生的大脑处于“休眠”状态,只是被动地被教师牵着鼻子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那么,学生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呢?‎ ‎  2.1 学生思想观念的改变 ‎  学生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地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主要靠自己,课本只是提供了知识的依据,教师只是自己深入学习的向导,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方可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外延,揭露事物的本质,发现知识内在的联系,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  2.2 善于自我激励学习动机 ‎  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能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才能主动地投入到积极的学习中去。学习动机有四种类型:外部动机,学习目的是为了得到某种奖励(如荣誉、奖金、表扬等);社会动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身边的某些人(如父母,教师等)高兴;成就动机,学习目的是为了体现自身的优越性,获得某种价值感;内部动机,学习的目的是为学习过程能满足自己情感和智力的需要。从第一动机到第四动机,学习者的学习目的逐渐由外向内转移,逐渐由对学习结果关注向学习过程关注转移,从“要我学”自觉地转向“我要学”,从而达到我会学,我能学好。因此,学生自己要善于激励自己的学习动机,促使自己主动热情地投入学习过程。‎ ‎  2.3 善于自我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  如上所述,主动性包括学习自觉性、趣味性和思维 的积极性。具体他讲,学习的自觉性包括学生能自觉地 ‎ 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研究学习方法,总结经验教训,悟出解题技巧,整理听课笔记,建立认知结构~发现和解决问题。学习的趣味性指学生能从知识的学习中、问题的解决中获得满足感,并乐于沉浸在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之中。思维的积极性指学生能够以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去面对知识和问题,善于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挖掘感性知识背后的理性知识,探究规律,悟出道理,乐于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  3、 教师怎样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但并不是说教师可有可无了。事实上,教师 是全部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的外因,如果把课堂教学看成一台戏的话,学生就是演员,教师就是导演,离开了演员戏当然也就演不成了。如果没导演,演员就放任自流,为所欲为,那么这台戏也就混乱一片;只有处理好导演和演员的关系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  3.1 教师要时刻记住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 ‎  要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上来。所以,①备课不能单纯以教材的知识为对象,而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现有的能力水平,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的方法;②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都有自学能力,所以课堂教学中要留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讨论、自悟道理;③变讲师为导师,在课堂教学中绝对不能以我为中心,一味讲授,把知识强行地 “注人”学生的大脑,而要调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 进入教学情境,开动脑筋,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重视在传递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启发、点拨思维的要领;④布置作业要恰当,教师不能迫使学生陷入题海,要促使学生主动地挖 掘知识内在和外在的联系,探索实验的奥秘,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促进知识的加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  3.2 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确保其主体地位 ‎  从理论上讲,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居于主体地位,但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对此往往一无所知,习惯于依赖教师、迷信课本,因此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主体地位,自我激发学习动机,主动地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  3.3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有一句名言:“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针对学生概念糊涂有意设计概念的冲突情景,如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关于浮力的问题通常认为木块浮于水中是因为受到浮力,铁块下沉水中是由于没有浮力和浮力较小。因此教师可设计一个实验,测出悬浮木块的浮力小于下沉铁块所受到的浮力。这一情景与学生头脑中原有的概念有冲突,促使他们主动地思考,探究为什么?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一般课本上的知识通常是科学家早就发现的知识。例:在学习原子模型时,讲完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后,发现经典电磁学理论不能解释卢瑟福模型,研究陷入困境,教师不要急于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假如你是科学家,怎样解决这一矛盾?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反复思考和讨论,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进一步进行实验,考证卢瑟福实验结论是否可靠,如果实验结论成立,则要修改经典电磁理论或者探索新的理论。这种想法与大科学家玻尔的想法完全一样,说明学生也具备科学家的气质,顺势鼓励他们,只要努力你们也能成为科学家,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稳定、持久,还必须提供有效的学习环境,在学生有困难时,提供适时有力的帮助,使学生不断享受到“成功的欢乐”。激发兴趣、 深化兴趣、增强兴趣,这兴趣链的形成和发展正是教师们高超教学艺术水平发挥的必然结果。‎ ‎  3.4 改革教学模式 ‎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要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有所改进:课堂时间主要由老师占用变为主要由学生使用,学生只有在拥有充足的时间之后,才能充分地阅读、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改变教师讲述为主的教学模式,善于创造一个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为学生创造一个比较多的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讨论问题、发表见解的环境。变陈述式教学为导学式或论证式教学。陈述式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按教材的顺序平铺直叙他讲述知识,它虽然具有反映教学的连续性特点,但无法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导学式教学的特点则使学生明确教学目的,大部分的教学内容由学生在充足的课堂时间里自主学习,相互讨论,自我归纳辨析。教师只是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变教材重点、难点知识为问题,引导、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和论证说明,这种教学模式既能让师生双方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又能形成比较完整的教学概念,拓宽加深教材知识,达到能力培养、发展思维的目的。改革课堂教学的操作程序,传统的教学程序(复习引入,新授,巩固和布置作业)其实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操作程序,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就是听讲,做笔记,回答极少的简单问题,这种程序只能用于传授知识,不利于能力和潜能的培养。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探索、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  今天的教育要求培养能力、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研究、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发展潜能和积极创新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而确保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是实现以上共识的前提。这里有大量的工 作要做,要求我们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大胆探索、科学实验,批判地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携手共进,开拓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