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0 KB
- 2021-04-1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开拓进取 做新时期的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班主任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班级工作的政治方向、学习质量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而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教育是为了一切的学生,更是为了学生的一切。那么在这个全新的时期我们如何去开展班主任工作呢?
一、班主任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班主任工作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工作,班级的—切教育活动必须作用于全体学生。在班集体建设中,班主任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他在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如:考察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在知与不知、会与不会、能与不能、成熟与幼稚等诸多矛盾中,班主任起着重要作用。当然,在具体实践中,班主任还必须深刻地认识班级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班主任只有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锻炼多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组织管理好班集体。
二、班主任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所谓“学生观”,即“关于学生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的基本观念体系”(《教育大词典》)。通俗地说,学生观就是教育者对学生的总的认识和看法。传统意义上的学生观往往只是对学生静态的“已然”
的看法;而新的学生观不仅包括对学生现有状态的认识,也包括对学生潜力的“应然”的认识,并根据这种潜能对他们寄予积极的期待。
新课程最基本的理念是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前提是科学地认识我们每天面对的学生,科学地认识我们的教学,进而科学地确定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的一切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正确的教育观首先是正确的学生观,因为学生观决定着也制约着教育者对学生的态度和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等。具体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持以什么样的看法决定和制约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如果教师对学生没有一种理性的认识和健康的情感,就不可能有对学生真正的、有效的教育。
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只有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广博地吸收和借鉴传统教育理论的优秀成果,与新时代的要求紧密结合,与班级实际紧密结合,确立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学生观,才能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
三、班主任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就是在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的前提下,正确把握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那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哪些基本规律呢?
首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统一性特点。人,作为一个个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个体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发展的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指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心理的发展则指认识能力与个性的发展,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方面。人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统一的,也是一个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过程。
其次,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特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的连续不断的、按一定顺序渐进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具有量的积累,且有质的飞跃。量变的过程,表明了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而质变的过程,则标志着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其三,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特点。青少年身心各方面机能构造的变化和发展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的阶段、顺序、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以及各年龄阶段的特征,大体上都是相同的、稳定的。也就是说,同龄阶段的青少年在身心的发展上,总是呈现着共同的特征。但是,这种稳定性只是相对而言,在不同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某些年龄特征会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内发生变化。
其四,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还具有不均衡性和差异性特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在经历从低级向高级的顺序发展时,其速度和水平都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这种不均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是不均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由于遗传素质、家庭环境、受教育条件的不同,个人努力和实践的不同,同龄儿童的不同个体存在着个别差异。这首先表现在身心同一方面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不同;其次表现在不同方面发展上;最后还表现在青少年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上。
掌握了这些基本规律,我们在工作中,就能够确立正确的思想,选择科学的教育内容,组织设计出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教育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青少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班主任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社会发展到今天,到底需要怎样的人才?班主任如何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当代少年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就是使一个自然的人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的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个体的脑力和体力充分自由地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对于各类人才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社会各部门的反映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无论什么岗位,无论职务高低,都需要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思维方式,较强的动手能力。除此之外,更需要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而后者显然已成为公民从业上岗的普遍性要求。事实证明: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等基本要求,已成为广大青少年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基础条件。那种有知识、缺文明,有学问、缺教养,有理论、缺实践的人,显然无法获得现代社会的认可与欢迎。
在人的基本素质中,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高的道德修养是最重要的素质。班主任工作理所当然要教给广大青少年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教他们做人,做品质高尚、身心健康的人。
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倡导的素质教育,千方百计地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仅凭满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新时期的广大班主任必须加强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教育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把本职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