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0 KB
  • 2021-04-28 发布

地理(心得)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引导法初探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地理论文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引导法初探 ‎ ‎[摘要]: 现代社会需要智能型的人才,能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去开拓未知领域,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把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学会如何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爱好,增强学习主动性,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就是从这一目标出发,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对地理教学中的引导法进行了初步探讨。[要害词]: ‎ 地理、引导法、课堂教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积极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认知结构参与着整个学习过程,根据自己先前的经验,与他人的协商、会话和交流中,建构知识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假如学生的知识能够被发掘并与所学内容发生联系,学生的知识体系就会更加联贯和彻底。为了促进这一迁移的发生和保持,最有效的策略是利用适当的引导性材料对当前所学内容加以定向和引导。这类引导性材料与当前所学新内容之间在包容性、概括性和抽象性等方面应符合认知同化理论的要求,即便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要素。引导过程存在以下两个性质:条件性和动态性。首先,引导是非常具体的,而且又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只存在于含有某种相同要素的领域。理解知识应用的方式和时间是我们对共同要素的一种内化过程。引导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效积极的学习往往都涉及引导。例如,在学习地理时,我们会调用日常的生活经验。我们在处理日常问题时,实际也是自己对原有经验和知识的一个迁移。引导一方面促使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又用新的经验使原有的建构体系得以强化。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切实把握影响学生地理学习的各种因素,采取有效的引导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正确地利用引导法?笔者根据自己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结合地理学科特点,总结出以下几点,以供参考。一、正确再现与新授知识紧密相关的已有知识 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综合性这一学科特点决定了地理新旧知识之间,与相邻学科知识之间存存着紧密联系,因此,在讲授新知识之前,适当复习再现与之相关的已有知识是必要的,且能够促进学习主动性的产生。如我在教 “地球大气运动”时,以巧妙提问的方式设计引言帮助学生再现初中物理热胀冷缩以及压强的有关基本知识,使学生迅速理解把握了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同样,讲地面风和高空风的风向形成原理时,适当再现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偏向和牛顿力学第三定律的知识也是必要的。当然,与新授知识无关或相关不大的已有知识,是不能在课堂上随便再现的。否则,将会学生新知识的学习产生干扰。二、分析综合,由因导果、由果溯因,教会思维方法 ‎ 在分析的基础上才有综合的可能;通过综合,才能将分析的结果上升为事物的整体概念,熟悉到事物的本质。教师要对分析综合、比较、推理等逻辑思维方法进行举例,要指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思考。如学习北美气候时,根据课本文字和地图材料,提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分别通过北美洲什么地方?北美在五带中主要位于哪个带、以什么气候类型分布为主?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何处?北纬 40°--60°地区属于什么风带、什么洋流流经大陆西岸、对沿岸气候有何影响、该地区属何种气候类型?为什么北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没有西欧广阔?在讲述 “人口的增长和分布”知识点时,用我国人口的增长图,结合我国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基本特点,告诉学生,中国最大的优势不是自然资料,我国人均耕地不到0.1公顷,约为世界人均数的1/3;森林覆盖率为13.9%,这低于世界平均30%的水平,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低的国家之一;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水平一半;中国最大的优势应该是人才资源。在未来30年内中国将保持6--8亿的劳动力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60%左右,非凡年轻劳动力多。在产业发展方面应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同时要克服人口增长过快的矛盾,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具有重大的意义。三、运用地图引导学生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性,可表现在不同的地图上。地图是地理教学中不能分割的信息载体,非凡有利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发展。因此,要充分利用地图,引导学生熟悉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要在专题地图的制作上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思维 能力,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发展思维的创造性。如以同一纬度不同地区作比较,教师指导学生分析阅读各专题地图,进行以下思维活动:赤道、南回归线、南纬 40°纬线通过南美洲、澳大利亚大陆的位置,各处在什么气压带风带?沿海有哪些洋流?海陆位置、地形及洋流对气候有何影响?各大陆分别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哪些反映出地带性分布、哪些属于非地带性?最后得出南美洲、澳大利亚气候的主要特征。然后运用地图提出假设:若安第斯山脉呈东西走向,南美气候会发生什么变化?若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移,沙漠面积、气候将怎样变化?学生从这类具体事例中受到思想启迪,激发出思维的创造性。四、重视生活中感性知识经验对地理学习迁移的影响 先前的知识不仅包括学生带到课堂的个体学习,也包括学习者作为社会角色而习得的知识,如家庭背景、文化、民族等。依附在文化知识上的意义也对促进迁移十分重要-也就是,它鼓励人们使用所学的东西。为此,教师应该因人而异,制定针对学生的教学计划,把不同文化背景看作是建构的动力。主动确定学生带到学习情境中的相关知识及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建构可以有效促进迁移。当学生接受新概念和新知识时,往往会联想到生活中原有的一些旧概念和体验。这时,教师应适时地帮助学生回忆、回味、促进学习正迁移的产生。我在讲授 “海陆热力差异”‎ 的基本原理时,帮助学生适当回味:夏天游泳时,脚踩在地面和水中的感觉:水凉陆热。冬天户外活动则正好相反,这对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海洋热容量比陆地大,夏季,陆地增热快,海洋增热慢;冬季,陆地散热快,海洋散热慢这一原理起了积极促进作用。但是联想生活中的旧概念和经验与新概念、新知识之间有本质区别时,有时会产生学习负迁移现象。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两者本质差异防止学生学习负迁移的产生。如我在教“正午太阳高度”知识时,帮助学生深刻分析我们生活中的“正午12时”概念是指“北京时间正午12时”,而“一日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中所指“正午”是“地方时正午12时”因此学生关于“我们这里12点时,并不是一天中最大太阳高度角时”的疑问自然消除了。    五、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诱发求知欲 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发散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创设诱发学生好奇求知、积极思考的情境,引导学生答疑解难。如在学习工业生产布局可设疑:海南省有丰富的铁矿,但为何目前还没有钢铁企业?而上海煤铁缺乏,为何钢铁工业很发达?学生解答后,可再进一步提问:随着海南经济特区的建立、生产力的发展,哪些不利条件可改变?今后能否建大型钢铁厂?由此使学生熟悉到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复杂性,把握工业布局方面的基本知识。六、积极预防不利引导 ‎ ‎1、预防因旧知识概括强化,影响新知识的接受,产生负引导由于学习涉及到先前经验的迁移,一个人现有的知识也能成为学习新知识的障碍。有时,学生会觉得新信息似乎不可理喻,而人们在完全误解新信息时所构建的信息联贯表征会导致更大的问题情境产生,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教师必须设法让学生的思维便得直观,寻找方法来帮助他们更改错误的概念,形成新的概念。有时,当已概括的旧知识在头脑的信息较强时,干扰新知识进入大脑破层,尤其是当新旧知识相近或相似,新旧知识产生 “矛盾”时,旧知识“先入为主”,影响新知识的接受。如当学生在“地图”这一章学习并概括强化了知识,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后,对于“时区与日界线”这一部分知识(西十二区位于日界线东侧,属西半球,东十二区位于日界线西侧,也属西半球以及“东西半球的划分”中东经16°线的东侧是西半球,西侧属东半球)则较难理解,从而导致区时换算、方位辨别等的错误。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假设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心经线,来设计世界地图,那么中国的位置会怎样?东西时区与东西半球之间的关系又会怎样?经过绘图思考,学生会发现:我国才真正位于世界的东方,而地还应上绝大多数东时区位于东半球,少数东时区(即东十二区和东十一区的大部分)位于西半球,同理,绝大多数西时区位于西半球,少数西时区(即西一区的大部分位于东半球)。通过这种变式教学和换位思考,既防止学生负迁移的产生,又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2、预防不适当地以偏概全的引导有些地理原理只是某些地区或某个时候具有一定意义,假如教师以偏概全,那后果不堪设想。如有些教师帮助学生不适当地归纳:凡是临江地区,气候就湿润;凡是寒流经过地区,都是干燥的沙漠;凡是山地迎风坡都多雨;凡是西风带控制区都多雨,信风带控制区都少雨等等,这都带有很严重的知识片面性,因此学生在深入学习中就很难理解,象 “北非西部临海为何沙漠广布”,“东亚四周有千岛寒流经过,为何无沙漠”,“‎ 南美马塔哥尼亚高原地处西风带,为何却是干燥的沙漠覆盖”等诸如此类问题。[参考文献]: 1.褚亚平《中学地理教学法》(第二版)2.王树生《中学地理教材教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