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50 KB
- 2021-04-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导处范文之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课程纲要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课程纲要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文化思想在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的得到了全面而集中的体现。从小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不仅可以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好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打牢做人的根基,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基础科学习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一、课程性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蕴含着中华人文精神的基因,是中国人永恒的精神家园,是创造性人才所必备的精神底蕴。人文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诵读中,学生的识字能力、记忆力、理解力等各方面能力都得以培养。工具性是课程的重要特点。二、课程目标1、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学生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了解,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2、诵中感悟,感受经典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性,学习诚信、仁爱、正直、宽容等中华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健全人格。3、直面经典,让学生受到文学的滋养,、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新世纪人才。4、在诵读过程中,有机地展开科学的朗诵、演讲等基本技能训练,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5、在阅读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6、通过诵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开发学生的记忆潜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7、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积极构建校园阅读文化生态。8、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三、课程内容(一)古诗文选古诗文作为一种文学载体,一直以来被语文教材选作范例。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上已明确规定了各年级要求背诵的篇目。结合学生实际,我们将一些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古诗文作为诵读的首选。(二)古代蒙学在所有的蒙学书中,最流行的便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经》,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文理,而《弟子规》则与《三字经》一样,三字一句,合辙押韵,便于学生诵读。(三)四书五经中国古代有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中国的“圣经”。“四书五经”是中国人读了几千年的教科书,包含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理想与治国之道,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为此选编了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这些传统经典让学生
诵读。四、实施建议(一)实施原则1、趣味性原则课程的开发照顾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课程的内容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兴趣、乐趣,真正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2、教育性原则传统经典文化具有认识、审美、娱乐和教育的功能,所以课程的实践必须考虑其教育功能,要能通过诵读经典,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3、整体性原则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兼顾全体,以低起点、高规格、抓全面、促个性作为指针。4、差异性原则在实施本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学生层次性、差异性,强调面向全体,但决不能忽视由于受个人修养、禀赋、爱好制约而呈现的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给予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要求和切合实际的指导。(二)实施建议1、每日课前、操前诵读形成常规。每周一节诵读小课,进行经典吟诵、演讲、表演等学习活动。每学期评选班级“少年君子”、“诵读之星”、“进步之星”,激发学生诵读热情。2、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平台,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3、学生建立“诵读笔记本”,摘抄自己喜欢的经典句段,撰写诵经读典的体会和感受。学校每学期组织评选“优秀诵读笔记”。4、设立经典诵读评价卡。评价卡分别由“教师、家长、小组、自评”
四部分组成,形成评价体系,使经典诵读持久、有效地进行。5、开展一次经典诵读主题活动或读书节。6、利用家访向家长介绍诵读的目的、意义,开展亲子诵读,形成完整的诵读体系。7、建立学生的诵读档案,积累好实验的一系列过程资料,如:学生诵读情况分析、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分析、家长意见征询、班级活动方案、记录照片、好做法经验推广等。五、评价建议评价应更多地关注对象的发展,通过评价,学生逐步形成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经典诵读的评价决不只是学生对经典量上的积累甑别,更应强调学生通过直面经典后,他对经典诵读的兴趣保持,运用经典指导语言、行动的提高等方面。(一)评价内容1、学生参与经典诵读的态度及表现。2、学生诵读经典的成果。3、学生直面经典后对言行的控制和指导表现。(二)评价形式1、学生自评、互评:学生对照参加本课程以来的变化,自己对自己、自己对他人评价。2、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投入程度及运用技巧的能力,给学生适当的评价。教师可以用档案袋、成绩表等方式作简单记录。3、学校评价:学生对被评价者的表现给予合适的评价。5、家长评价:家长对学生及本课程实施成效作出评价。(三)评价建议1、本课程不采用书面考试可考查的方式,评价依据平时的记录和学生的成果。2、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跟踪性评价的方式。评价以激励为主,评选“少年君子”、“诵读之星”、“进步之星”。3、学生成果展示注意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