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00 KB
- 2022-03-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来源:广西职业培训网www.gxpx.cn论述题:一、岗位职务描述工作的基本步骤:1、岗位描述是一个全面的、技术性很强的评价过程,这一过程基本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准备阶段(2)调查阶段(3)分析阶段(4)完成阶段2.准备阶段。是岗位描述工作的开始,较为周密的准备工作一般包括:(1)了解基本情况(2)确定调查样本(3)建立相关联系(4)设计调查方案(5)进行人员培训等步骤。3、调查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整个岗位描述过程、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和工作人员等各方面作全面调查和统计。具体工作包括:(1)编制调查提纲和问卷(2)进行实地调查(3)针对性的收集有关岗位工作特征信息及相关数据(4)重点搜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特征性信息(5)要求被调查的员工对各种工作特征和人员特征的发生率和重要性做出等级评定。4、分析阶段:是岗位描述过程的最为重要的阶段,亦可称为核心阶段。分析阶段的具体工作:(1)对已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仔细审核,尽可能将无关信息排除在分析工作之外。(2)以创新精神分析现状,尽可能发现有关工作人员在目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3)对岗位描述的工作要点进行归纳总结,主要包括关键岗位的职责、任务、岗位间的工作关系、岗位职责范围等。5、完成阶段:是岗位描述工作的最后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所收集的信息和调查的结果,综合提出岗位职务描述和岗位规范意见,并据此制定岗位描述相关技术性文件。13
二、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特点:1、人们心理素质上的差异性、性对稳定性和可测量性是人员素质测评得以实施的理论基础之一。2、人员素质测评是一种客观的、间接的和相对的测量手段。3、科学的人员素质测评必须借助于严格的统计学方法作为手段。三、霍兰德人职匹配理论1、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创立的人职匹配理论。1959年,霍兰德在其著作《如何选择你的职业》一书中系统阐述了人职匹配理论的观点,霍兰德将当时美国的职业划分为六种不同基本类型,并认为六种基本职业与六种基本人格是相互对应的,这六种职业类型是:现实性(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性(S)、管理型,又称为企业型(E)、常规型(C)现实型常规型研究型艺术型管理型社会型2、根据职业和人格类型的相互关系,霍兰德得出了以下观点:(1)人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人的人格特征,反过来,人的人格特征有影响着他们对职业的选择,和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的态度、兴趣等因素。(2)人们总是试图寻找能适合自己、发挥自己特长的职业,同时,每一职业也在试图选择适应本职业需要的人。(3)人们对于职业的满意度、稳定性和职业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职之间的匹配。(4)人们的职业行为是人格与职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四、寻找制定培训项目开发关键环节的方法(培训项目需求分析的流程)培训项目开发关键环节的方法1、培训项目开发,包括信息搜集、调查分析、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及开发方案的论证审定等一整套环节。2、找到培训项目开发的关键环节的方法:(1)要掌握寻找特定岗位能力要求的关键要素。可以从下列信息寻找特定岗位能力要求的关键要素:岗位规范书、岗位说明书、岗位任务书、企业出现的新情况、组织环境变化引起的岗位流程再造、企业领导对该岗位能力提出的新要求。13
(2)要掌握寻找特定岗位员工素质差距的方法。员工的素质和岗位工作能力高低,只有对比相应的岗位素质和能力标准才能知晓。(3)要学会抓住主要问题。有效、高效的培训项目,必须是企业急需的,包括现实的和发展中要解决的问题。五、制定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基本依据1.以企业发展为依据2.以中长期培训计划为依据3.以培训需求预测为依据4.以组织优先权为依据5.以培训素材基础台账为依据6.以培训项目报告书为依据六、培训课程开发的特征1.以能力教学为核心的特征2.以操作目标体系为框架的特征3.以满足共性和个性同步发展为主体的特征4.以动态化合灵活性为特征七、培训课程教学大纲与培训课程的关系:1.培训课程开发为培训教学大纲的编制提供依据和前提2.培训课程教学大纲是为培训课程的实施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3.培训课程教学大纲与培训课程两者相辅相成八、培训课程教学大纲与培训项目实施计划之间的关系:培训课程开发是培训项目实施计划与培训课程教学大纲的纽带或桥梁。两者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培训项目实施计划是培训教学大纲的原始依据2.培训课程教学大纲能促进培训项目实施计划落到实处3.培训课程教学大纲能够丰富和完善培训项目实施计划13
九、教材编辑的意义教材编辑是落实培训目标,搞好培训的核心。教材编辑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要通过教材编辑将其贯彻落实。2.是将社会最新科技知识记载传承的手段。3.是保证培训顺利进行、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十、把握好教学系统设计的关键点课程设计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必须加以重视。具体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教学系统设计的关键点:1.把握课程设计的任务(1)课程形式的确定(2)课程结构的确定2.把握课程决策的依据(1)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劳动力市场动态(2)接受培训服务单位的需求(3)学员的具体情况(4)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的内外环境3.把握教学系统设计的要点(1)目标,教学目标提供了教学和学习的方向以及学习过程各阶段要达到的标准。(2)内容,在教学内容组织上,有两点尤其重要,这就是范围和顺序。(3)教材,要精心的选择能够体现教学目标及内容的教材,做到内容丰富,有针对性、实用性,要注意培训教材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4)模式,教学活动的执行模式,主要是指学习活动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5)策略,教学策略是“判断——指令——评价”(6)评价,对课程质量水平的判断过程,重点放在课程目标的针对性,以及课程的实际效果方面。(7)组织,教学活动的具体人员编排形式,包括授课形式和师资安排。(8)时间,教学系统设计者要巧妙地配置有限的教学时间,把课堂时间看成最有价值(9)空间,主要是指教室和技能训练场地。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艺术室、研讨室、调研场所、运动场。13
十一、企业培训教学设计的含义和特点1.企业培训教学设计是以传授技能为主的活动,应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以技能为主线,分析培训教学中的问题与需求,设计培训教学的各个环节。2.企业培训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体现技能教学为主、知识补充的教学思想。(1)培训教学目的建立在对培训系统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之上。(2011-05单)(2)培训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术语来描述(3)培训教学的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以系统理论为基础(4)研究重点放在培训教学计划、方法和媒体的选择上(5)教学评价是设计和修改过程的一部分十二、对于企业培训师的考核及相关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工作:P3661.听课制度2.学员意见的反馈3.考核与鉴定4.薪酬发放5.续聘与解聘十三、培训评估标准的制定P376制定评估标准必须按一定的程序科学进行,不能搞“一刀切”:1.确定评估指标2.构建指标体系3.设立指标等级4.确定权重系数5.进行试评十四、决定培训质量的几项工作P4061.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培训对象是否定位准确,(二)是培训内容是否界定清楚,培训需求文件是决定培训质量的首要文件。通过培训需求文件可以看出培训师是否认清培训需求文件,培训需求文件:包括《培训对象分析表》《能力差距分析表》2.培训活动方案:针对培训需求文件,分析培训大纲,选聘师资,确定培训计划、培训模块、培训陈本预算,培训业务日志:培训业务日志:通过培训业务日志,检查培训计划的执行情况、学员的注册情况、培训计划的执行情况13
培训效果评估与反馈:是要组织学员填写培训前后能力对比表和办班水平评估问卷,并整理分析评估报告,培训效果评估与反馈:并检查其是否科学到位。3.员考勤及纪律情况、培训教师的授课情况、教师和学员意见及改进情况、突发事件处理情况等。4.要请授课教师填写意见反馈表,了解教师满意度及对培训班的意见和建议。十五、控制培训质量的五个控制过程:P4081.分解确定培训需求2.设计和策划培训3.组织和实施培训4.评价培训效果5.培训监视十六、培训实施计划与培训模块设计:p4081.组织培训师集体备课,共同设计培训计划和培训模块2.由培训师共同设计教学形式3.由培训师共同确定模块内容、课时量、考核内容及方式4.教材、讲义、课件的选制与交流控制环节中实施质量控制的工作内容、实施质量控制的环节。2009-11论述、2008-11论述回答此题时需从上面十五和十六两方面进行答题。十七、培训监控:注:也有可能出论述题P4091.检查培训计划的执行星狂2.学员考勤及纪律管理3.检查培训师的培训情况4.教学过程的动态调整等十八、培训工作流程的构成要素:p4101.标准化的培训流程2.程序化的控制过程3.具体化的指导文件4.清晰化的责任分工十九、多媒体教材的特点:P4271.多样性2.智能性3.交互性4.重复性5.可控性13
二十、虚拟现实技术主要有以下四个重要特征:1.多感知性2.临场感3.交互性4.自主性二十一、远程教育培训网络建设的重要意义:(2010-11论述)):1.建设远程教育培训网络是使培训适应快速发展变革的客观要求。2.建设远程教育培训网络是实施个性化培训、满足员工职业发展需要的有效途径3.建设远程教育培训网络是共享优质资源、降低培训成本的重要手段。案例分析题:一、开发培训项目应遵循的原则1、服务性原则:开发培训项目必须明确目的,以企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服从和服务于企业对人员素服务性原则:质提升的实际需求,这也是企业培训部门和培训工作者的价值所在。2、针对性原则:培训内容的安排,必须建立在准确的培训需求预测的基础上,是与培训对象密切相关的,而不针对性原则:能是一般的、泛泛的内容。3、实效性原则:开发培训项目必须考虑到项目的质量和效果,每一个环节的把握都要与最终的培训效果相联系,保证培训项目的切实有效。4、适时性原则:积累性培训不能因为所谓“培训规模”而过于滞后,即时性培训过抓紧安排,不可拖延,前瞻适时性原则:性培训既不能滞后又不能过于超前。5、可行性原则:开发培训项目必须强调可操作性,便于实施。培训项目开发报告书的项目目标、任务说明等都可行性原则: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6、系统性原则:开发培训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统筹考虑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时间等安排,系统性原则:还要充分考虑其他相关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实施条件因素的影响)。13
二、培训课程开发的原则1.一致性原则:开发某一培训课程,其课程目标应在符合企业培训课程体系总目标的前提下,与该培训目标保持一致。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科目都要课程开发,要在内容上切合企业与员工的实际需要,这是一条根本性、核心性和关键性的原则。2.系统性原则:开发培训课程,必须全面体现培训项目或培训活动对培训课程的实际需要,把应当具备的课程门类或科目全部开发出来,并保证其要素的完备性。1.技能性原则:培训课程必须体现以职业技能为主,突出技能操作的特点,服从和服务与技能训练的需要。2.操作性原则:就必须科学安排课程的实操训练或动手能力训练。将每一个科目细化后,分解到培训课程体系中。要在计划好的时间内达到培训的能力目标要求。3.针对性原则:不仅要开发具有共性特点的通用性课程内容,更要开发符合某一特点岗位工作需要的、个性化突出的课程内容,从而真正起到通过课程学习解决岗位工作实际问题的作用。三、培训课程体系确立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课程的目的一定要明确,要与企业培训的总目标相一致,并服从和服务于企业培训总目标,支持企业培训总目标的实现。1.实践性原则:实现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就是实践教学。2.超前性原则:企业教育培训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并按照教育培训发展规律开发、设计课程,这就要求课程设置必须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未来人才市场需求做出准确分析和预测,使培训课程开发具有超前性。3.多元性原则:13
职业培训必须使受教育者具有跨岗位、跨职业的能力。1.基础性原则:强调在课程开发时,注意开发学员的基本功,即基本能力训练和基本知识学习;还要重视开发的基础性工作。2.灵活性原则:强调内容的动态性和开发方法的灵活性。灵活性重在与时俱进,动态地开发和实施。四、培训教材开发工作的组织原则:1.统筹计划原则:培训教材的组织开发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人员、经费、相关保障条件等各个方面。2.三落实原则:在组织开发培训教材时,要做到组织管理三落实:人员落实、任务落实、经费及保障条件落实。3.协调配合原则:培训教材的组织开发是一项繁杂的、多层次、多领域的综合性工作,涉及组织内每个岗位人员,仅凭一两个人往往难以胜任,需要大量的组织工作。因此,既要做到责任分工明确具体,任务落实到人,又要有关责任者搞好协作,主动沟通配合。五、企业培训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1.系统综合原则:必须考虑系统中得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综合分析培训问题对立统一的各个方面。2.针对性原则:企业培训教学活动应针对企业培训工作的性质、特点和各种企业培训对象的不同,设计出不同的教学计划,安排不同的教学进度,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介。3.最优化原则:是企业培训教学设计的中心指导思想,是企业培训教学设计活动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六、评估的组织机构P4011.评估工作领导小组2.评估工作专家小组3.评估工作小组七、开展培训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P4191.预防性原则2.协作性原则3.全员控制、全员参与的原则方案设计题:13
一、岗位规范书1、经验因素:指员工从事某一岗位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经验种类,达到的程度,以及学习岗位技能所必须的经验和技能条件。2、教育因素:包括学校教育、专门训练以及其他专门研究等,还要考虑员工在工作中学习到的某些专门技能知识。3、个人特质因素:包括个性、智力、体力,以及由此衍生的领导能力、协调能力、指导能力和工作勤奋性。4、岗位责任:主要是指从事岗位工作时所负的三方面的责任:(1)在管理、训练和指导方面,对其他员工所、岗位责任:负的责任。(2)在岗位操作过程中,对其他员工安全所负的责任。(3)在岗位操作过程中,对机器设备、生产材料所负的责任。设计示例:设计示例:二、岗位说明书1、一般资料:主要包括职务名称、所属部门、直接上级职位、工资等级、工资水平、所辖人员、定员人数、工作性质等。2、工作描述:工作概要、工作内容(逐项列出)、工作描述:、工作职责(逐项列出)、工作效果(尽量量化)、工作关系(监督、被监督、发展方向、相互转换的岗位、可能升迁的职位、岗位与岗位之间关系)、设备与信息应用情况。3、任职资格说明:本岗位所需最低学历、工作的年限和经验、需要培训的时间和科目、一般能力(计划、协调、、任职资格说明:实施、组织、控制、领导、冲突管理、公共关系、信息处理等)。4、工作条件与环境说明:工作场所、工作环境危险性、工作时间特性、总体工作强度说明、岗位工作的舒适度。5、个性特质要求:情绪稳定性、性格内外向特征、责任心、支配性、主动性等心理特征,以及年龄、性别、身、个性特质要求:体素质等生理特征。三、如何利用测评工具对测评对象进行分析?13
答:16PF人格测验,又称为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是由美国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得卡特尔教授创立的。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共包括187道“是非折衷”型选择题,适用于16岁以上青年及成年人群。一般职业能力测验是由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于1993年开发的一种用于人员选拔的能力倾向测验,也是目前在企业、职业学校当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测验。一般职业能力测验共分为六部分能力测验:(1)注意力稳定性(2)空间感知能力(3)逻辑推理能力(4)数字运算能力(5)阅读理解能力(6)手眼协调能力*会根据测评结果进行分析,参见P222四、撰写培训项目开发报告书(培训项目开发报告书的主要内容)1、培训项目的名称:有以培训对象命名的(如班组长培训)、以培训内容命名的(如企业安全生产培训)、以培训对象和内容命名的(如班组长管理技巧培训)2、培训目的:培训项目的必要性、理由、依据(即所做的需求分析)3、培训项目的目标:(一)是培训对象应达到的培训目标,即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指标等;(二)是有关培训项目工作、目标的目标要求,即培训项目的时间、成本等。4、培训项目的任务说明:阐明此项培训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要满足的具体要求及实现各项目标所开展的主要活动等。5、培训项目的费用预算。6、培训项目的经济效益:对企业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五、拟定培训项目实施计划书拟定培训项目实施计划书1.培训项目实施计划2.确认培训计划的目的3.确定培训的目标4.确定培训的对象及内容5.确定培训规模6.确定培训方式(指脱产集中培训等)7.确定培训时间8.确定管理者9.确定培训教师确定培训方法10.确定考核方式方法11.确定培训场所12.确定培训设备13.预算培训费用14.预测培训效果六、设计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课程体系的内容)1.培训课程体系的名称2.培训课程体系的设计依据(企业的实际培训需求)3.培训课程体系设计的目的、目标4.培训课程体系中的具体课程名称及简要内容七、制定教学大纲(培训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13
1.说明部分:培训课程内容设定的意义;培训目的、任务和基本思想、教材的编写原则、教材的排列以及教学方法的原则性建议2.大纲本文:(1)大纲的主要部分,要把培训课程所涉及的各学科知识、技能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提纲挈领地列出(2)教学安排(根据培训的目的、课程内容、培训时间的要求,统筹教学计划,做到培训目的、内容和时间安排协调一致。(3))确定教学方式方法(即采用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或实际操作,或者其他方式,都需要明确写出)八、教案设计(编写教案/组织教学活动的几个环节)1.组织教学1-2分钟。稳定学员情绪、集中学员注意力、安定培训秩序,运用讲述、提问方式)2.导入新课(3-5分钟。检查已有知识掌握,对已有知识复习、巩固、加深,有目的的加强新旧知识的练习,导入新课再现学习新课的必须的知识和技能,进而引入新课。设法激起学员学习新课的兴趣和动机。)3.讲授新课(1/2-2/3的时间为宜,本环节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使学员掌握新知识和新能力。培训师在讲授时,应按照知识、技能点的内在联系,贯彻有关的学习原则和所选用教学方法的要求,用清晰的表达、明快条理的板书、板画,将本课的内容、要点,正确无误地传授给学员并指导学员进行学习,使学员对教材有全面的了解。)4.巩固新课(5-10分钟。加深理解、当堂消化和巩固,可用提问、复述、当堂练习等方法,检查学员理解、巩固新课掌握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弥补,也为完成课外作业做好准备。)5.布置课后练习(1-2分钟。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员独立工作的能力。)九、拟定培训评估方案(评估方案的主要内容)P3941.明确评估对象和评估主体;2.明确评估目的;3.选择评估者;4.明确参与者;5.明确制定评估方案的框架思路十、拟定培训质量管理工作方案p4141.培训项目简介2.质量管理的目的3.质量管理的部门、人员及其分工4.质量管理的方法5.质量管理的指标6.质量管理的步骤13
7.质量管理的内容及工具8.质量管理的报告及反馈做本设计题时,需结合决定培训质量的的工作内容、培训质量控制过程、培训实施计划与培训模块设计三部分来答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