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5.68 KB
- 2021-05-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重症医学-休克-2
(总分:96.50,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B}}A2 型题{{/B}}(总题数:3,score:3 分)
1.女性,32 岁,孕 4 周。因突然下腹部疼痛,晕倒 3
小时入院,查体: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四肢冷、出
汗,血压:65/50mmHg,心率:125/分钟,体温:
36.8℃。后穹窿穿刺抽出 3ml 不凝血液。治疗上首先
要处理的是
• 【A】迅速补充血容量并手术止血
• 【B】立即输全血
• 【C】大剂量的升压药
• 【D】大剂量的强心药物
• 【E】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宫外孕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治疗上强调
止血与抗休克同时进行。
2.女性,49 岁,既往有乙肝病史多年,因呕血、排
黑粪 3 天入院,查体:体温 38.9℃,脉搏 116/分
钟,呼吸 22/分钟,血压 54/35mmHg,昏迷状态,全
身皮肤黏膜苍白、黄染,皮肤湿冷。双肺呼吸音清,
无干湿性啰音。腹平软,上腹腹壁静脉曲张,腹部压
痛、反跳痛等无法判定,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
(±),肠呜音约 9/分钟。血常规:血红蛋白 42g/L,
引起本次休克的最可能原因是
• 【A】心源性休克
• 【B】梗阻性休克
• 【C】分布性休克
• 【D】感染性休克
• 【E】低血容量性休克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患者休克的原因主要是肝硬化食管静脉曲
张破裂出血,从而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
3.女性,28 岁,因躯干、右下肢烫伤后破溃、疼痛
25 天,高热 4 天入院。患者前胸、后背、右大腿面
积约 35%的皮肤烫伤(深二度 20%,三度 15%),部分
创面涂有黑色膏剂形成硬痂,创面渗出多,见大量黄
绿色脓性分泌物,去除表面药物硬痂后见创面污秽、
脂肪裸露,布满黄绿色脓苔,有腥臭味,可见紫黑色
坏死斑,周围皮肤亦可见出血性坏死斑,创面周围炎
性水肿。若患者出现休克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失血性休克
• 【B】梗阻性休克
• 【C】感染性休克
• 【D】心源性休克
• 【E】低血容量性休克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患者烫伤后创面严重感染易于引发感染性
休克。
二、{{B}}A3/A4 型题{{/B}}(总题数:6,score:46
分)
女性,29 岁,下腹剧痛伴头晕、恶心 2 小时,于
2000 年 11 月 5 日急诊入院。平素月经规律,4~
5/35 天,量多,无痛经,末次月经 2000 年 9 月 17
日,于 10 月 20 日开始阴道出血,量较少,色暗且淋
漓不净,4 天来常感头晕、乏力及下腹痛,2 天前曾
到某中医门诊治,服中药调经后阴道出血量增多,但
仍少于平时月经量。今晨上班和下午 2 时有 2 次突感
到下腹剧痛、下坠,头晕,并昏倒,遂来急诊。月经
14 岁初潮,量中等,无痛经。25 岁结婚,孕 2 产
1,末次生产 4 年前,带环 3 年。既往体健,否认
心、肝、肾等疾病。查体:体温 36℃,脉搏 102/分
钟,血压 80/50mmHg,急性病容,面色苍白,出冷
汗,可平卧。心肺无异常。外阴有血迹,阴道畅,宫
颈光滑,有举痛,子宫前位,正常大小,稍软,可活
动,轻压痛,子宫左后方可及 8cm×6cm×6cm 不规则
包块,压痛明显,右侧(-),后陷凹不饱满。化验:
尿妊娠(±),血红蛋白 90g/L,白细胞
10.8×109/L,血小板 145×109/L。B 超:可见宫内避
孕环,子宫左后 7.8cm×6.6cm 囊性包块,形状欠规
则,无包膜反射,后陷凹有液性暗区。【score:6
分】
(1).休克的概念是
• 【A】休克是剧烈的震荡和打击
• 【B】休克是急性外周动脉紧张度不足所致的周
围循环衰竭
• 【C】休克是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是脸色苍
白,四肢发凉,出冷汗,脉搏细速,尿量减少及
血压降低
• 【D】休克是由于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使组织血液
灌流量严重不足,以致各重要器官和细胞功能代
谢发生严重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 【E】休克是机体对外来强烈刺激调节能力的丧
失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休克是由于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使组织血液
灌流量严重不足,以致各重要器官和细胞功能代谢发
生严重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2).该患者初步诊断
• 【A】异位妊娠破裂出血
• 【B】卵巢滤泡或黄体囊肿破裂
• 【C】急性阑尾炎、穿孔
• 【D】急性肠炎
• 【E】菌痢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依据患者有突发下腹痛,伴有急性失血和
休克表现,有停经史和阴道不规则出血史,宫颈举
痛,子宫左后可触及包块,B 超可见囊性包块,后陷
凹有液性暗区。初步考虑异位妊娠破裂出血。
(3).该病导致的出血属于
• 【A】低血容量性休克
• 【B】梗阻性休克
• 【C】心源性休克
• 【D】感染性休克
• 【E】创伤性休克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异位妊娠破裂出血导致患者血容量急剧下
降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
患者,男性,19 岁,外出务工,不慎从高处坠落,
事发后由他人救起。急救现场体检:面色苍白、脉搏
细弱,四肢冷、出汗,左耻骨联合及大腿根部大片瘀
斑、血肿。血压:65/50mmHg,心率:125/分钟,体
温:36.8℃。伤后送医院,途中患者渐转入昏迷,皮
肤瘀斑,最终死亡。【score:10 分】
(1).该患者应属何种休克
• 【A】心源性休克
• 【B】梗阻性休克
• 【C】分布性休克
• 【D】感染性休克
• 【E】低血容量性休克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患者外伤骨折后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
(2).送院前急救现场体检时该患者处于休克的哪一阶
段
• 【A】休克初期
• 【B】休克中期
• 【C】休克晚期
• 【D】微循环淤滞期
• 【E】微循环衰竭期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四肢冷、出汗属于
休克初期的表现。
(3).此阶段微循环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 【A】大量真毛细血管关闭
• 【B】动静脉吻合支开放
• 【C】毛细血管前阻力上升>毛细血管后阻力上
升
• 【D】少灌少流,灌多于流
• 【E】微循环异常是不可逆的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休克早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
小动静脉、微动静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均处于明显
的收缩状态,造成组织少灌少流,严重的缺血缺氧,
其中微动脉和毛细血管括约肌对儿茶酚胺的作用较微
静脉更敏感,故收缩更强烈,因此灌少于流。
(4).该患者出血量估计约为
• 【A】总血量的 5%以上
• 【B】总血量的 8%以上
• 【C】总血量的 10%以上
• 【D】总血量的 15%以上
• 【E】总血量的 20%以上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快速失血量一般超过机体总血量 20%即可
引起失血性休克。
(5).请从病理生理的角度提出抢救此患者的原则
• 【A】止血、纠正酸中毒
• 【B】补充血容量(需多少补多少、及时尽早、心
肺功能允许)
• 【C】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休克早期可用舒张
血管药物、后期在充分扩容的基础上可适当应用
缩血管药物)
• 【D】防治细胞损伤、防治器官衰竭,营养支持
等
• 【E】以上说法均正确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以上说法均正确。
女性,60 岁。上腹痛 2 天,2 天前进食后 1 小时上腹
正中隐痛,逐渐加重,呈持续性,向腰背部放射,仰
卧、咳嗽或活动时加重,伴低热、恶心、频繁呕吐,
吐出食物、胃液和胆汁,吐后腹痛无减轻,多次使用
镇痛药无效。既往有胆石症多年,无明确的肝病史。
查体:体温 39℃,脉搏 104/分钟,呼吸 30/分钟,
血压 90/50mmHg,意识淡漠,侧卧位,皮肤干燥,上
腹部轻度肌紧张,压痛明显,可疑反跳痛,未触及肿
块,Murphy 征阴性,肝肾区无明显叩击痛,移动性
浊音可疑阳性,肠鸣音稍弱,双下肢不肿。化验:血
红蛋白 120g/L,白细胞 22×109/L,中性粒细胞
86%,淋巴细胞 14%,血小板 110×109/L,血清尿素
氮 7.0mmol/L,尿蛋白(±),红细胞 2~3 个/高倍,
尿淀粉酶 32U(Winslow 法),腹部 X 线平片未见膈下
游离气体和液平,肠管稍扩张。【score:4 分】
(1).该患者初步诊断考虑
• 【A】急性重症胰腺炎
• 【B】胆囊结石
• 【C】肠梗阻
• 【D】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 【E】消化道溃疡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该病引起休克的机制是
• 【A】胰床周围及腹腔炎症,大量血浆成分外
渗,使有效循环血量降低
• 【B】急性胰腺炎时产生的心肌抑制因子抑制心
脏收缩力,导致血压下降
• 【C】内毒素血症造成全身中毒性损害、血管内
皮损害、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 DIC 等
均促进休克的发生
• 【D】系统性炎症反应所致之血管扩张、血液外
渗及多器官功能损害
• 【E】以上均正确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男性,50 岁,突然畏寒、发热、咳嗽,咳脓性痰,
黏稠。查体:精神萎靡,四肢末梢凉,体温
36.9℃,血压 80/50mnHg,腹部查体无特殊,血白细
胞 18×109/L,X 线胸片:右上肺大叶实变影,叶间
隙下坠。【score:10 分】
(1).考虑诊断可能是
• 【A】急性胆道感染并感染性休克
• 【B】肺炎并感染性休克
• 【C】肝脓肿并感染性休克
• 【D】右气胸并休克
• 【E】休克原因待查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患者高热、肺部体征,X 线胸片示右上肺
叶实变影,伴有休克表现,主要考虑有肺炎并感染性
休克的可能。
(2).需立即采取的处理是
• 【A】病情危重向家属交代预后不良
• 【B】立即静脉滴注高效、广谱低毒抗生素
• 【C】立即采血查白细胞和分类、肾功能等
• 【D】立即建立输液通道行容量复苏
• 【E】即刻联系床头胸部 x 线片,做肝胆 B 超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首先要做的治疗是抗休克。
(3).为指导治疗急需做哪项检查
• 【A】胸部 X 线
• 【B】胸部 CT
• 【C】诊断性穿刺
• 【D】剖腹探查
• 【E】痰培养+药敏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痰培养+药敏实验可以提供病原学依据,
针对病原菌进行有效的治疗。
(4).在病原结果未报前,应经验性选用哪类抗生素
• 【A】大环内酯类
• 【B】氨基苷类
• 【C】氟喹诺酮类
• 【D】第三代头孢菌素
• 【E】青霉素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根据大叶性肺炎的常见致病菌选择青霉
素。
(5).患者经过治疗后,肺部渗出最可能的结局是
• 【A】弥漫肺纤维化
• 【B】局限性肺气肿
• 【C】局部机化性肺炎
• 【D】小囊肿
• 【E】完全吸收不留痕迹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肺炎经过治疗后一般可以完全吸收不留痕
迹。
患者,女性,49 岁,因呕血、排黑粪 3 天入院。患
者 3 天前呕鲜红色血,每天 1~2 次,每次 80~
150ml,无血块,排黑色稀便及暗红色血便,每天
1~2 次,每日 100~150ml,伴头晕、乏力,上腹轻
度闷痛不适,未治疗。入院前 4 小时,再发呕吐鲜红
色血数次,总量约 1000ml,伴头晕、乏力、心悸、
出冷汗,由“120”急送入院。2 年前外院诊断“肝
硬化”(具体不详)。【score:10 分】
(1).患者最可能的休克原因是
• 【A】胃穿孔
• 【B】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 【C】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 【D】大咯血
• 【E】胃溃疡出血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结合患者有肝硬化病史,本次有大出血、
休克表现,原因考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2).需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 【A】急诊胃镜
• 【B】建立静脉通道输液
• 【C】使用大量去甲肾上腺素
• 【D】止血
• 【E】输 5%葡萄糖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失血性休克患者要针对出血原因进行止血
和抗休克治疗。
(3).常用的复苏液体不包括
• 【A】生理盐水
• 【B】5%葡萄糖液
• 【C】羟乙基淀粉
• 【D】乳酸林格液
• 【E】低分子右旋糖酐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葡萄糖因很快分布到细胞内间隙,且休克
早期有高血糖症,加之机体对糖的利用率较差,且高
血糖症能导致糖尿和渗透性利尿带出钠和水,故此时
宜少用葡萄糖液。
(4).患者经过积极的容量复苏 2 小时后,血压仍低,
查动脉血气提示 pH7.16,此时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 【A】采用大剂量的升压药
• 【B】加大液体输注
• 【C】输入 5%碳酸氢钠
• 【D】输全血
• 【E】输 50%葡萄糖液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pH<7.20 考虑输入 5%碳酸氢钠纠正酸中
毒。
(5).经过积极的止血、纠酸、扩容后,患者意识恢
复,主诉肝区疼痛,心前区疼痛,且一直未排尿,最
终突发呼吸、心搏微弱,并迅速出现呼吸、心搏停
止,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可能原因是
• 【A】肝功能衰竭
• 【B】肾衰竭
• 【C】心力衰竭
• 【D】呼吸功能衰竭
• 【E】以上均是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患者并发了 MODS,出现肝、肾衰竭、心
力衰竭,导致呼吸心搏骤停。
男性,30 岁,半小时前因车祸发生闭合性胸部损
伤。既往体健,无心肺疾病。查体:血压
90/50mmHg,呼吸 40/分钟,脉搏 130/分钟。神清合
作,痛苦状,呼吸困难,浅弱,脉搏快弱,有奇脉,
颈静脉怒张,充盈明显,气管正中,双肺呼吸音清
晰,叩清,无啰音,心律整,心音遥远,未闻及病理
性杂音。腹部及四肢大致正常,无病理反射引出。
【score:6 分】
(1).患者出现休克的原因考虑为
• 【A】分布性休克
• 【B】心源性休克
• 【C】梗阻性休克
• 【D】低血容量性休克
• 【E】失血性休克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根据 BECK 三联症(静脉压升高,血压下
降,脉细快),考虑患者心脏压塞或者心脏破裂,心
外梗阻性休克包括心脏压塞、静脉回流障碍、右心室
后负荷明显增加和左心室后负荷明显增加,心内梗阻
性休克包括瓣膜和结构异常、左房黏液瘤或血栓、乳
头肌功能不全或断裂和室间隔穿孔。
(2).休克早期,下列哪项变化不存在
• 【A】微动脉收缩
• 【B】后微动脉收缩
• 【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 【D】微静脉扩张
• 【E】动-静脉吻合支收缩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在休克早期,动-静脉吻合支可能有不同
程度的开放,血液从微动脉经动静脉吻合支直接流入
小静脉。
(3).治疗原则包括
• 【A】抗休克治疗,输血、输液、镇静、止痛、
吸氧
• 【B】心包穿刺,心包引流
• 【C】尽早开胸探查
• 【D】抗生素防治感染
• 【E】以上说法均正确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休克的治疗包括需要解除原发病和器官功
能支持,更强调梗阻因素的解除。
三、{{B}}B 型题{{/B}}(总题数:2,score:10 分)
• 【A】缩血管药
• 【B】扩血管药
• 【C】补充血容量
• 【D】强心药
• 【E】碳酸氢钠
【score:5 分】
(1).过敏性休克的治疗药物是【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过敏性休克是由于血管扩张引起,如不及
时应用缩血管药物,如肾上腺素将导致患者短期内死
亡。
(2).休克缺血期的发病学治疗主要是使用【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休克缺血期组织灌注不足,故采取的措施
首先应该恢复足够的血液灌注和补足血容量,血容量
恢复正常后,如交感兴奋能很快恢复正常而不需要使
用扩血管药物。
(3).休克淤滞期在补足血容量后应使用【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休克淤滞期是失代偿期,补足血容量后,
应用扩血管药物对于微循环的淤滞常收到良好的治疗
效果。
(4).低动力型休克可以使用【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低动力型休克即低排高阻型休克,外周血
管阻力升高,所以应使用扩血管药物降低外周阻力,
有助于增加心排血量。
(5).长时间心搏呼吸骤停,应该使用【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心搏呼吸骤停早期(<10 分钟)主要是呼
吸性酸中毒,一般通过呼吸机参数调整,但时间过长
由于组织低灌注,常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应该使用碳
酸氢钠纠酸。
• 【A】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 【B】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 【C】少灌多流,灌多于流
• 【D】少灌少流,灌多于流
• 【E】不灌不流
【score:5 分】
(1).休克早期组织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休克早期即循环缺血期,交感肾上腺髓质
系统强烈兴奋,小动静脉、微动静脉、毛细血管前括
约肌均处于明显的收缩状态,造成组织少灌少流,严
重的缺血、缺氧,其中微动脉和毛细血管括约肌对儿
茶酚胺的作用较微静脉更敏感,故收缩更强烈,因此
灌少于流。
(2).休克期组织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休克期也即循环淤血期,微循环因为持续
地收缩而处于越来越严重的缺血、缺氧状态,造成乳
酸酸中毒及大量局部血管活性物质的堆积。此时微动
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对酸中毒耐受性差,对儿茶酚
胺的反应降低,血管开始松弛,而微静脉和小静脉对
酸性物质的局部代谢产物的耐受性更强,血管继续收
缩,造成了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3).休克晚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休克晚期即微循环衰竭,微循环处于不灌
不流的状态。
(4).循环衰竭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休克晚期即微循环衰竭,微循环处于不灌
不流的状态。
(5).循环淤血期灌流的特点是【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休克期也即循环淤血期,微循环因为持续
的收缩而处于越来越严重的缺血、缺氧状态,造成乳
酸酸中毒及局部大量血管活性物质的堆积。此时微动
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对酸中毒耐受性差,对儿茶酚
胺的反应降低,血管开始松弛。而微静脉和小静脉对
酸性物质的局部代谢产物的耐受性更强,血管继续收
缩,造成了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四、{{B}}多选题{{/B}}(总题数:10,score:16 分)
4.休克发生中的肿瘤坏死因子具有下列何种作用
• 【A】收缩血管
• 【B】扩张血管
• 【C】激活中性粒细胞
• 【D】激活血管内皮细胞
• 【E】激活单核细胞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TNF-α 能激活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
胞增强其吞噬功能,诱导白三烯的产生,也能激活血
管内皮细胞促进细胞间的黏附和内皮圆形舒张因子的
产生,参与休克的发生。但肿瘤坏死因子对血管张力
无影响。
5.休克时细胞代谢障碍表现为
• 【A】ATP 产生减少
• 【B】乳酸产生增加
• 【C】细胞水肿
• 【D】糖原分解减弱
• 【E】细胞内高钾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休克时细胞内有氧氧化受到抑制,ATP 产
生减少,无氧酵解是乳酸增加,钠泵功能障碍使细胞
水肿。休克时细胞内糖原的分解是加强而不是减弱。
6.休克早期机体通过哪些代偿,使回心血量增加而引
起“自我输血”作用
• 【A】容量血管收缩
• 【B】动-静脉吻合支开放
• 【C】肝脾储血库收缩
• 【D】微静脉痉挛解除,淤滞在微循环的血液回
流
• 【E】微循环直接通路开放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休克早期,机体代偿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小
静脉等容量血管收缩和动静脉吻合支的开放,肝脾储
血库收缩使得回心血量增加而起到“自我输血”的作
用。休克早期微动脉阻力大于微静脉,微循环灌注减
少也是自我输血的机制之一。
7.休克早期病人有如下哪些临床表现
• 【A】面色苍白
• 【B】脉搏细数
• 【C】神志淡漠
• 【D】血压均下降
• 【E】面色潮红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休克早期病人因微循环缺血而有面色苍白
和神志淡漠,因心血管代偿反应表现有心率增快,而
血压并不一定下降。
8.抗休克治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容量复苏的液体应包括胶体和晶体,各种
液体的合理组合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 【B】纠正酸中毒根本措施在于改善组织的低灌
注状态
• 【C】首选的缓冲碱为 5%碳酸氢钠
• 【D】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旨在维持血压与组织
灌注
• 【E】积极治疗原发病,维护重要脏器的功能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以上说法均正确。
9.在下列体液性因素中属于血管收缩物质的是
• 【A】组胺
• 【B】内皮素
• 【C】抗利尿激素
• 【D】内啡肽
• 【E】前列腺素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加压素,和内皮素都
有收缩血管的作用,组胺和内啡肽为扩血管物质。
10.休克时细胞代谢障碍表现不正确的是
• 【A】ATP 产生减少
• 【B】乳酸产生增加
• 【C】细胞水肿
• 【D】糖原分解减弱
• 【E】细胞内高钾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休克时细胞内有氧氧化受到抑制,ATP 产
生减少,无氧酵解使乳酸增加,钠泵功能障碍使细胞
水肿。休克时细胞内糖原的分解是加强而不是减弱。
酸中毒时细胞内钾向胞外转移。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分子右旋糖酐(分子量 2 万~4 万)有严
重肾功能减退、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出血倾向者最
好勿用。
• 【B】容量复苏时维持血细胞比容 35%~40%较合
适
• 【C】羟乙基淀粉能提高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
量,容量复苏效率高
• 【D】对肝功能明显损害者以用碳酸氢钠林格液
为宜
• 【E】5%~10%葡萄糖液主要供给水分和热量,休
克早期不宜用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以上说法均正确。
12.梗阻性休克的病因有
• 【A】肺栓塞
• 【B】大量心包积液
• 【C】左房黏液瘤
• 【D】夹层动脉瘤
• 【E】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梗阻性休克是由于血流主要通道受阻而引
起的休克,一般发生于大的血流通道梗阻时,例如肺
栓塞、急性心脏压塞、左房黏液瘤、夹层主动脉瘤、
张力性气胸等;大面积的心肌梗死常导致心源性休
克。
13.梗阻性休克的诊断中正确的是
• 【A】常见的病因是:心脏压塞、肺栓塞
• 【B】CVP 明显升高
• 【C】心排血量明显减少
• 【D】外周阻力明显降低
• 【E】组织灌注差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梗阻性休克时外周阻力升高,余选项正
常。
五、{{B}}A1 型题{{/B}}(总题数:20,
score:21.50)
14.外科常见的休克类型为
• 【A】失血性休克
• 【B】低血容量性休克
• 【C】感染性休克
• 【D】心源性休克
• 【E】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是外科最常
见的两种休克类型。
15.引起分布性休克的因素不包括
• 【A】感染
• 【B】神经源性
• 【C】过敏性
• 【D】张力性气胸
• 【E】烧伤感染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张力性气胸引起梗阻性休克。
16.多巴胺表现出明显的缩血管作用剂量是
• 【A】<5μg/(kg·小时)
• 【B】5~10μg/(kg·/小时)
• 【C】5~15μg/(kg·小时)
• 【D】5~20μg/(kg·小时)
• 【E】10~20μg/(kg·小时)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多巴胺<5μg/(kg·小时)有轻度的血管
扩张作用。中等剂量的多巴胺 5~10μg/(kg·小时)
增加心肌收缩力,10~20μg/(kg·小时)出现显著的
血管收缩。
17.休克早期循环血管收缩的主要机制是
• 【A】血管紧张素Ⅱ增加
• 【B】加压素增加
• 【C】儿茶酚胺增加
• 【D】MDF 增加
• 【E】TXA2 增加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休克早期循环中的儿茶酚胺显著增加,使
得微循环血管收缩。
18.感染性休克的基本机制是
• 【A】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
• 【B】循环血容量的丢失
• 【C】泵功能衰竭
• 【D】血流主要通道受阻
• 【E】细菌的严重感染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是感染性休克的
基本机制。
19.反应高动力型休克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主要指标是
• 【A】血压下降
• 【B】小血管收缩,心脏指数降低
• 【C】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楔压降低
• 【D】小血管扩张,心脏指数升高
• 【E】心脏射血分数降低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高动力型休克又称高排低阻型休克,是感
染性休克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发病机制可能与儿茶酚
胺作用于 β 受体,使动-静脉吻合支开放,以及感染
过程中产生的炎症介质使小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
低、回心血量增加而导致心脏指数增加有关。
20.下列关于液体复苏目标与预后评估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复苏的第一个 24 小时,乳酸≤2mmol/L 患
者生存率增加
• 【B】碱缺失反映全身组织酸中毒程度,与预后
相关
• 【C】低血容量休克复苏的终点目标是:神志改
善,心率减慢,血压升高,尿量增加
• 【D】CI>4.5L/(分钟·m2)、DO2>600ml/(分
钟·m2)、VO2>170ml/(min·m2)与预后相关
• 【E】pHi 反映内脏或者局部组织的灌流状态,
对休克具有早期预警意义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在机体应激反应和药物的作用下,神志改
善、心率减慢、血压升高,尿量增加往往不能真实地
反应休克时的组织灌注改善情况,其对评价复苏的效
果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是不能作为终点目标。
21.关于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错误的是
• 【A】常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细菌
• 【B】微循环先后经历缺血期、淤血期和衰竭期
• 【C】TNF-α 与 IL-1 是炎症反应的初始炎症因
子
• 【D】由胰腺分泌的心肌抑制因子可以造成心肌
损伤
• 【E】IL-1、IL-6、IL-10 在促炎反应中发挥了
重要作用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IL-10 是一种抗炎介质。心肌抑制因子是
指休克过程中胰腺在缺血、缺氧时,其外分泌腺细胞
内溶酶体破坏而释放出组织蛋白酶,后者可分解组织
蛋白而产生心肌抑制因子。
22.关于感染性休克的诊断错误的是
• 【A】体温过高(>38.3℃)或过低(<36℃)
• 【B】非神经系统感染而出现神志改变,如表情
淡漠或烦躁不安
• 【C】伴低氧血症和(或)血浆乳酸浓度增高
• 【D】胸部 X 线摄片明显异常表现
• 【E】尿量减少[<0.5ml/(kg·h)]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感染性休克胸部 X 线片不一定有明显的异
常。
23.关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错误的是
• 【A】积极控制感染
• 【B】补充血容量、纠正酸、调整血管舒缩功
能、消除血细胞聚集以防止微循环淤滞
• 【C】维护重要脏器的功能
• 【D】积极恢复全身各脏器组织的血液灌注和正
常代谢
• 【E】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
【score:0.50】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在治疗感染性休克时
不被推荐。
24.不属于晶体液的是
• 【A】生理盐水
• 【B】5%葡萄糖
• 【C】碳酸氢钠林格液
• 【D】乳酸钠林格液
• 【E】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
【score:0.50】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临床常用的胶体液有:低分子右旋糖酐、
血浆或全血、羟乙基淀粉、白蛋白;晶体液有:生理
盐水、碳酸氢钠林格液、乳酸钠林格液等。显然,低
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是胶体液而非晶体液。
25.不属于胶体液的是
• 【A】低分子右旋糖酐
• 【B】血浆或全血
• 【C】乳酸钠林格液
• 【D】羟乙基淀粉
• 【E】白蛋白
【score:0.50】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临床常用的胶体液有:低分子右旋糖酐、
血浆或全血、羟乙基淀粉、白蛋白;晶体液有:生理
盐水、碳酸氢钠林格液、乳酸钠林格液等。乳酸钠林
格液是晶体液而非胶体液。
26.一肝硬化患者因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导致休
克,首先采取的急救措施是
• 【A】急诊胃镜
• 【B】建立静脉通道输液并止血
• 【C】使用大量去甲肾上腺素
• 【D】输注白蛋白
• 【E】输注 5%葡萄糖
【score:0.50】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失血性休克患者止血与抗休克同时进行。
27.在休克补液治疗选择输液量和输血量的比例时务
必使血细胞比容维持在
• 【A】25%~30%
• 【B】30%~35%
• 【C】35%~40%
• 【D】40%~45%
• 【E】45%~55%
【score:0.50】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在休克治疗中,选择输液量和输血量的比
例时,务必使血细胞比容控制在 35%~40%,这对血
液携氧和血液流动均有利。
28.以下哪种疾病可引起梗阻性休克
• 【A】严重的肺部感染
• 【B】恶性心律失常
• 【C】夹层动脉瘤
• 【D】急性胰腺炎
• 【E】消化道大出血
【score:0.50】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主动脉夹层可以导致心脏搏出受阻引起梗
阻性休克。
29.以下哪项不是梗阻性休克的病因
• 【A】肺栓塞
• 【B】大量心包积液
• 【C】左房黏液瘤
• 【D】夹层动脉瘤
• 【E】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
【score:0.50】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大面积的心肌梗死常导致心源性休克。
30.梗阻性休克的治疗原则是
• 【A】针对发生原因进行有效处理
• 【B】大剂量升压药的使用
• 【C】大剂量的皮质激素的使用
• 【D】尽早的补碱
• 【E】常用晶体液进行复苏
【score:0.50】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梗阻性休克的治疗原则是:针对发生原因
进行有效处理。
31.引起梗阻性休克的病因中,不包括
• 【A】心瓣膜狭窄
• 【B】肺栓塞
• 【C】腔静脉梗阻
• 【D】张力性气胸
• 【E】重症肺炎
【score:0.50】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梗阻性休克是由于血流主要通道受阻而引
起的休克,一般发生于大的血流通道梗阻时,例如肺
栓塞、急性心脏压塞、夹层主动脉瘤、张力性气胸
等;重症肺炎一般可以引发感染性休克。
32.引起梗阻性休克的基本机制是
• 【A】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
• 【B】循环血容量的丢失
• 【C】泵功能衰竭
• 【D】血流主要通道受阻
• 【E】细菌的严重感染
【score:0.50】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血流主要通道受阻是梗阻性休克的发病机
制。
33.张力性气胸的主要临床表现不包括
• 【A】大汗淋漓
• 【B】呼吸困难
• 【C】呼吸音消失,叩诊鼓音
• 【D】纵隔向患侧移位
• 【E】颈静脉怒张
【score:0.50】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张力性气胸引起患者梗阻性休克,在上述
临床表现中,D 选项纵隔向患侧移位的说法不正确,
应该向健侧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