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5.28 KB
- 2021-05-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28-2-2
(总分:10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最佳选择题(总题数:40,score:100 分)
1.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新的分类方法,基因毒性反应又
称为
【score:2.50】
【A】H 类反应
【B】B 类反应
【C】E 类反应
【D】G 类反应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C 类反应
本题思路:[解析] 基因毒性反应的全称是 gene
toxicity reaction,药品不良反应新的分类方法是
根据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缩写命名的,所以基因毒
性反应又称为 G 类反应。
2.下列由药物固有的药理学作用所产生,一般反应较
轻微,多数可以恢复的是
【score:2.50】
【A】副作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毒性反应
【C】后遗效应
【D】首剂效应
【E】继发反应
本题思路:[解析] 副作用是指在药物按正常用法用
量使用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是药
物固有的药理学作用所产生的,由于药物的选择性
低、作用广泛引起的,一般反应较轻微,多数可以恢
复。
3.下列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不属于药物方面因
素的是
【score:2.50】
【A】药物剂型
【B】G-6-PD 缺乏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用药剂量
【D】药物附加剂
【E】给药途径
本题思路:[解析] 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有药物
方面的因素、机体方面的因素及其他因素等,药物作
用的选择性、药物作用延伸、药物的附加剂、药物的
剂量与剂型、药物的质量和用药时间等属于药物方面
的因素。G-6-PD 缺乏是指某些患者因遗传原因缺少
此酶,致红细胞发育不成熟,当用有些药物时,易诱
导发生溶血性贫血,故 G-6-PD 缺乏所致的不良反应
应属机体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4.二重感染属于
【score:2.50】
【A】后遗效应
【B】继发性反应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变态反应
【D】特异性反应
【E】停药反应
本题思路:[解析]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
使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大量繁殖,引起白色念珠菌等的
继发性感染,此称二重感染。由于药物的治疗作用所
引起的不良后果,常称为继发性反应,也称治疗矛
盾。
5.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新的分类方法,抗生素引起的二
重感染属于
【score:2.50】
【A】B 类反应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C 类反应
【C】D 类反应
【D】E 类反应
【E】F 类反应
本题思路:[解析] 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新的分类方
法,B 类反应,又称为过度反应或微生物反应,其直
接的和主要的药理作用是针对微生物而不是人体。因
此抗生素引起体内耐药菌群的过度生长,引发的二重
感染属于 B 类反应。C 类反应,又称为化学反应,不
良反应取决于药物或赋形剂的化学性质而不是药理学
作用。D 类反应,又称为给药反应,不良反应是因药
物特定的给药方式而引起的。E 类反应,又称为撤药
反应,只发生在停止给药或剂量突然减小后。F 类反
应,又称为家族性反应,反应特性由家族性遗传疾病
或缺陷决定。
6.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是
【score:2.50】
【A】A 类反应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B 类反应
【C】C 类反应
【D】D 类反应
【E】E 类反应
本题思路:[解析] A 类反应是药物对人体呈剂量相
关的反应,可根据药物或赋形剂的药理学和作用模式
来预知。它是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类型,常由各种药
动学和药效学因素决定。
7.关于药物警戒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叙述正确的是
【score:2.50】
【A】监测对象相同
【B】工作内容相同
【C】工作内容不同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工作本质相同
【E】药品不良反应扩展了药物警戒工作的内涵
本题思路:[解析] 药物警戒不等于药品不良反应监
测,其检测对象不尽相同,工作内容也不尽相同,而
且药物警戒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工作本质也不同。
药物警戒是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进一步完善,扩展
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内涵。
8.下列因用药方法不当造成药源性疾病的是
【score:2.50】
【A】A 型
【B】B 型
【C】反跳现象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变态反应
【E】致畸作用
本题思路:[解析] 长期用药骤然停药所致的反跳现
象与用药方法不当有关。A 型与 B 型是按量-效关系
进行的分类,变态反应属于与剂量无关的反应,致畸
作用与药物的特殊毒性作用有关。
9.关于可乐定,正确的描述是
【score:2.50】
【A】属中枢 α1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B】属外周 α1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C】属中枢 α2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此项为
本题正确答案】
【D】属外周 α2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E】属中枢 α2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
本题思路:[解析] 可乐定系中枢 α 2 肾上腺素受体
激动剂,可有效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蓝斑核神经元去甲
肾上腺素能神经冲动的传导,并抑制节前交感神经活
动。
10.下列属于麻醉药品的是
【score:2.50】
【A】芬太尼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苯丙胺
【C】氯胺酮
【D】冰毒
【E】摇头丸
本题思路:[解析] 麻醉药品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
和大麻类;精神药品包括镇静催眠药、抗焦虑药、中
枢兴奋药及致幻药。芬太尼属于阿片类,苯丙胺、冰
毒、摇头丸属于中枢兴奋药,氯胺酮是致幻药。
11.重复用药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对药物的反应性逐渐
减弱的状态,称为
【score:2.50】
【A】身体依赖性
【B】精神依赖性
【C】成瘾性
【D】耐药性
【E】耐受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连续反复地应用某一药物,机体
对其反应减弱称为耐受性。若连续反复地应用,导致
机体对其产生适应状态,则为依赖性。成瘾性与药物
依赖性概念相同。耐药性指病原体对抗感染药物产生
抵抗作用,导致抗感染药物抗菌作用降低或消失。
12.高血压伴有支气管哮喘时,不宜应用
【score:2.50】
【A】α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B】钙拮抗药
【C】β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D】利尿药
【E】ACEI
本题思路:[解析] β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可用于治
疗心律失常、心绞痛及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但是非
选择性 p 受体阻断药可阻断支气管平滑肌 β 2 受
体,可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增加呼吸道阻力,这种
作用对正常人影响较少,而对支气管哮喘病人,会诱
发或加重哮喘的急性发作,故非选择性 β 受体阻断
药禁用于伴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
13.可用于阿片类药物成瘾脱毒的抗高血压药物是
【score:2.50】
【A】卡托普利
【B】可乐定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普萘洛尔
【D】硝苯地平
【E】哌唑嗪
本题思路:[解析] 可乐定为中枢性降压药,激动中
枢 α 2 受体,降低外周交感张力,导致血压下降也
可引起镇静;该药还可激动中枢阿片受体,具有类似
吗啡类药物的作用,但成瘾性小,戒断症状轻,故可
作为吗啡类镇痛药成瘾者的脱毒药。
14.下列关于 B 型不良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score:2.50】
【A】与用药剂量有关
【B】一般容易预测
【C】发生率较高
【D】死亡率较低
【E】由遗传因素造成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B 型不良反应通常难以预测在具
体病人身上是否会出现,一般与用药剂量无关,发生
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又分为遗传药理学不良反应和
药物变态反应。
15.下列属于迟发型变态反应的是
【score:2.50】
【A】Ⅰ型变态反应
【B】Ⅱ型溶细胞反应
【C】Ⅲ型免疫复合物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Ⅴ型变态反应
本题思路:[解析] 变态反应共分为四型,速发型变
态反应包括Ⅰ型变态反应、Ⅱ型溶细胞反应和Ⅲ型免
疫复合物反应。Ⅳ型变态反应属于迟发型变态反应。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score:2.50】
【A】A 型不良反应持续时间短,不易预测
【B】A 型不良反应高剂量才会发生,无需做试敏
即可预知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B 型过敏反应持续时间长,易预测
【D】B 型特异质反应,有遗传性,与剂量无关
【E】B 型特异质反应持续时间短,可通过试敏试
验预防
本题思路:[解析] A 型不良反应发生与药物药理作
用有关,常在高剂量下发生、与遗传性无关、无需做
试敏即可预知。B 型过敏反应与剂量无关,低剂量或
正常剂量均可发生,持续时间不定、常有遗传性。
17.下列属于因后遗效应引起的反应是
【score:2.50】
【A】华法林引起出血
【B】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肾上腺皮质萎缩
【C】服用头孢哌酮时喝酒引起的酒醉现象
【D】庆大霉素的抗生素后效应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E】沙利度胺引起的海豹婴
本题思路:[解析]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的抗生素
后效应属于一种后遗效应。
18.下列属于 A 型不良反应的是
【score:2.50】
【A】非那西汀引起的间质性肾炎
【B】抗疟药引起的视神经毒性
【C】普萘洛尔引起的心脏传导阻滞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D】G-6-PD 缺乏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E】氯霉素引起的不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本题思路:[解析] A、B 属于 C 型不良反应;D、E 属
于 B 型不良反应。
19.下列属于 U 类反应的是
【score:2.50】
【A】西立伐他汀引起的横纹肌溶解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B】不是药理作用所能预测的,也与剂量无关,
减少剂量通常不会改善症状,必须停药
【C】该药再次使用时可使症状得到改善,反应的
可能性更多与给药时程有关,而非与剂量有关
【D】取决于药物的化学性质,而不是药理作用
【E】因药物的特定给药方式而引起
本题思路:[解析] 按照世卫组织对药品不良反应的
分类,U 类反应也称未分类反应,是指引起不良反应
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如他汀类引起的横纹肌溶解
症,西立伐他汀是该类药物中致横纹肌溶解症最严重
的一个药物,已于 2001 年被撤出市场。
20.在临床用药中,和治疗作用可以相互转换的是
【score:2.50】
【A】后遗效应
【B】变态反应
【C】继发性反应
【D】特异质反应
【E】副作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药物用于治病,可产生有利于机
体的治疗作用,也可产生一些与治疗目的无关或对机
体有害的副作用。然而,它们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
定条件下,依用药目的不同,两者是可以互相转化
的。
21.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score:2.50】
【A】药物
【B】疾病
【C】药物不良反应
【D】人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具体每个人
本题思路:[解析] 药物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药物
的利用及其效应的应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人群。
22.下列各期临床试验中,尤其需要药物流行病学专
家合作的是
【score:2.50】
【A】Ⅰ、Ⅱ
【B】Ⅰ、Ⅲ
【C】Ⅱ、Ⅲ
【D】Ⅱ、Ⅳ
【E】Ⅲ、Ⅳ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我国现行的临床试验方法与要求
和国际上通行的基本一致,共分为Ⅰ、Ⅱ、Ⅲ、Ⅳ四
期,其中Ⅲ、Ⅳ临床试验尤其需要药物流行病学专家
合作,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和更广泛的用药人群中评价
药物的药效,尤其是可发现发生率不高的不良反应。
23.首剂效应属于
【score:2.50】
【A】A 型不良反应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B 型不良反应
【C】C 型不良反应
【D】放大作用
【E】过度作用
本题思路:[解析] A 类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
应、后遗效应、首剂效应、继发反应和停药综合征。
24.进行药物流行病学调查,专题研究,做出结论并
发布公告的时期是
【score:2.50】
【A】信号出现期
【B】信号检测期
【C】信号评价期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信号加强期
【E】信号处理期
本题思路:[解析] 宏观评价又称数据集中后评价,
即收到一批同类报表后,经系统研究和分析后统一评
价,可产生药物警戒信号、采取措施等。一般分为三
期,即信号出现期、信号加强期和信号评价期。信号
评价期即大量信号产生需对该产品采取相应措施的时
期,即不良反应可被确认、解释与定量,也可以说是
信号检验期或随访期,一般需通过深入研究,如进行
药物流行病学调查,专题研究,做出结论并发布公告
等。
25.抗胆碱药物、神经节阻滞药可引起无力性肠梗
阻,利舍平引起心动过缓,均属于
【score:2.50】
【A】消化系统药源性疾病
【B】循环系统药源性疾病
【C】功能性改变的药源性疾病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D】神经系统药源性疾病
【E】器官病变的药源性疾病
本题思路:[解析] 按病理学分类是指按照药源性疾
病的病理学特点,将其分为功能性改变的药源性疾病
和器质性改变的药源性疾病。前者指药物仅仅引起人
体器官或组织功能的改变,这种变化多数为暂时的,
停药后能迅速恢复正常,无病理组织变化,如抗胆碱
药物、神经节阻滞药可引起无力性肠梗阻,利舍平引
起心动过缓等。
26.下列药源性疾病与用药剂量关系最不密切的是
【score:2.50】
【A】不同厂家的药品因赋形剂不同所致生物利用
度改变导致的药源性疾病
【B】华法林和苯妥英钠合用致出血
【C】长期用药骤然停药所致反跳现象
【D】呋塞米引起的皮疹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泛影葡胺用于椎管造影时,静脉注射过快引
起死亡
本题思路:[解析] 可将药源性疾病按给药剂量及用
药方法分为以下三类:与剂量有关的反应、与剂量无
关的反应和与用药方法有关的反应。与剂量无关的反
应:此类反应一般难以预测和逆转,包括过敏反应、
免疫反应和药物遗传学的影响,呋塞米引起的皮疹属
过敏反应。
2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score:2.50】
【A】能引起心律失常的药物有强心苷、胺碘酮、
普鲁卡因胺、钾盐等
【B】肾上腺素可引起室性期前收缩,新斯的明可
引起心动过缓、血压下降或休克
【C】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喹那普利
和雷米普利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D】肼屈嗪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或心绞痛
【E】麻黄碱、多巴胺、去氧肾上腺素、苯丙胺、
酚妥拉明、异丙肾上腺素等均可引起心动过速
本题思路:[解析] 有些药物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损
害,如能引起心律失常的药物有强心苷、胺碘酮、普
鲁卡因胺、钾盐等,肾上腺素可引起室性期前收缩,
新斯的明可引起心动过缓、血压下降或休克,肼屈嗪
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或心绞痛。其他药物如麻黄碱、
多巴胺、去氧肾上腺素、苯丙胺、酚妥拉明、异丙肾
上腺素等均可引起心动过速。
28.动物实验证明,部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前庭毛
细胞有破坏作用,下列最严重的药物是
【score:2.50】
【A】新霉素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阿米卡星
【C】大观霉素
【D】二氢链霉素
【E】庆大霉素
本题思路:[解析] 动物实验证明部分氨基糖苷类抗
生素对前庭毛细胞破坏的严重度依次为:新霉素>庆
大霉素>二氢链霉素>阿米卡星>大观霉素。
29.身体依赖性是一种药理学反应,产生身体依赖性
的药物不包括
【score:2.50】
【A】苯丙胺
【B】巴比妥类
【C】吗啡
【D】海洛因
【E】磺胺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身体依赖性是一种药理学反应。
可以产生身体依赖性的药物有阿片类(如阿片、吗
啡、海洛因等)、镇静催眠药(巴比妥类)和酒精等。
30.下列关于副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score:2.50】
【A】副作用是与治疗目的相关的不适反应
【B】副作用和治疗作用之间不可相互转换
【C】副作用是药物的固有反应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D】副作用不可以恢复
【E】副作用对机体没什么伤害
本题思路:[解析] 副作用是指在药物按正常用法用
量使用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副作
用是药物固有的药理学作用所产生的,由于药物的选
择性低、作用广泛引起的,副作用一般反应较轻微,
多数可以恢复。例如阿托品用于解除胃肠痉挛时,会
引起口干、心悸、便秘等副作用,而当用于麻醉前给
药时,其抑制腺体分泌作用可减少呼吸道分泌,则可
以防止分泌物阻塞呼吸道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从而
成为治疗作用,而减少腺体分泌产生的口干又成为副
作用。由此可见,有时副作用和治疗作用之间是可以
相互转变的。
31.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包括
【score:2.50】
【A】科学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
【B】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
究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科学性研究
【D】实验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科学性研究
【E】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科研性研究
本题思路:[解析] 药物流行病学应用的是流行病学
的原理和方法。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描述
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
32.已确认有致畸作用的是
【score:2.50】
【A】普萘洛尔
【B】沙利度胺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咖啡因
【D】庆大霉素
【E】可乐定
本题思路:[解析] 药物致畸作用最终的结果是导致
胎儿死亡、婴儿出现机能或结构异常。如沙利度胺刚
上市时,被认为用药安全,在欧洲曾被广泛用于孕妇
的早期妊娠反应,然而几年后发现用过此药的孕妇常
分娩四肢短小的畸形胎儿。
33.下列关于药源性疾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score:2.50】
【A】药源性疾病是医源性疾病的主要组成部分
【B】药源性疾病是人们在应用药物时引起的不良
反应
【C】药源性疾病不包括误服,过量,不正确使用
药物引起的反应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药源性疾病又称为药物诱发性疾病
【E】药源性疾病是因药物的原因而导致机体组织
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
本题思路:[解析] 药源性疾病又称药物诱发性疾
病,是指人们在应用药物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时,
因药物的原因而导致机体组织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
性损害,引起生理功能、生化代谢紊乱和组织结构变
化等不良反应,由此产生临床症状的疾病。药源性疾
病是医源性疾病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由药品不良反应
发生程度较严重或持续时间过长引起的。药源性疾
病,不仅包括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所产生的
不良反应,还包括由于超量、误服、错用以及不正常
使用药物而引起的疾病,一般不包括药物过量导致的
急性中毒。事实上,药源性疾病就是药品不良反应在
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较为严重的后果。近年,随着药物
品种的增多,新型中药制剂的涌现,非处方药物的应
用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药源性疾病发生率逐年增
多,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34.不能引起药源性肝疾病的是
A.四环素类
B.他汀类
C.抗肿瘤药
D.头孢类
E.甲氧苄啶-磺胺甲 唑
【score:2.50】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肝脏是人体内进行解毒及药物转
化的主要器官,最易遭受药物或毒物的损害,可直接
通过干扰细胞功能或细胞膜的完整性、免疫介导性膜
损伤等,造成肝细胞损害。其作用机制可由药物或药
物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药物过敏反应、特异质反
应、干扰微粒体酶代谢活性等引起或几种机制同时发
挥作用而导致发病。能引起药源性肝疾病的药物有四
环素类、他汀类、抗肿瘤药等,复方制剂如甲氧苄啶
-磺胺甲 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异烟肼-利福平
的肝毒性比单个药严重,其原因为其中一种药物能诱
导 CYP450,增加另一种药物的毒性代谢产物生成增
加。
35.药物或毒品滥用的治疗目标为
【score:2.50】
【A】控制戒断症状、远离毒品、预防复吸
【B】控制戒断症状、远离毒品、回归社会
【C】控制戒断症状、预防复吸、回归社会 【此
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预防复吸、远离毒品、回馈社会
【E】控制戒断症状、预防复吸、回馈社会
本题思路:[解析] 药物或毒品滥用的治疗目标包括
控制戒断症状、预防复吸与回归社会三个方面。目前
控制戒断症状的方法较为成熟,但消除精神依赖性,
预防复吸尚缺少有效的方法。对于吸毒者,要使他们
回归到正常生活、脱离吸毒人群,目前存在较大的困
难。这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还更多涉及心理与社会
问题。
36.治疗阿片类药物的依赖性,不包括
【score:2.50】
【A】美沙酮替代治疗
【B】可乐定治疗
【C】东莨菪碱综合治疗
【D】5-HT3 受体阻断药昂丹司琼治疗 【此项为
本题正确答案】
【E】心理干预
本题思路:[解析] 对药物依赖性患者进行治疗,应
首先根据患者滥用药物的种类及所呈现的特殊临床问
题,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使患者从精神活性物质的
毒性作用中逐步解脱,并尽量减轻戒断症状。此过程
称为脱毒。药物脱毒治疗应停止使用毒品,让患者完
全脱离原来的生活环境,进而采用依赖性较低、作用
时间较长的同类型药物进行替代递减治疗。阿片类药
物的依赖性治疗包括美沙酮替代治疗、可乐定治疗、
东莨菪碱综合治疗、预防复吸、心理干预和其他疗
法。
37.下列不属于药源性疾病防治措施的是
【score:2.50】
【A】加强合理用药意识,慎重用药
【B】加强管理
【C】加强联合用药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监督患者的用药行为
【E】加强临床药学服务
本题思路:[解析] 正确、有效、安全的用药是预防
药源性疾病的有效措施。尽量减少联合用药,使用复
方制剂一定要了解所含药物成分,避免不良的药物相
互作用。
38.关于药物警戒关注的对象,以下哪个是最佳选择
【score:2.50】
【A】药品不良反应
【B】药品标准缺陷
【C】药物不良事件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药品质量问题
【E】用药失误和滥用
本题思路:[解析] 药物不良事件不一定与药物治疗
有因果关系,它包括药品不良反应、药品标准缺陷、
药品质量问题、用药失误和滥用等。药物不良事件可
解释不合理用药及医疗系统存在的缺陷,是药物警戒
关注的对象。
39.具有家族性特点的是
【score:2.50】
【A】A 型不良反应
【B】B 型过敏反应
【C】B 型特异质反应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B 型非特异质反应
【E】C 型不良反应
本题思路:[解析] B 型不良反应指与药物常规药理
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通常难以预测在具体病人身上
是否会出现,一般与用药剂量无关,发生率较低但死
亡率较高。B 类反应又分为遗传药理学不良反应和药
物变态反应。前者又称特异质反应,专指由于基因遗
传原因而造成的药物不良代谢,是遗传药理学的重要
内容。
40.氨基糖苷类的主要不良反应不包括
【score:2.50】
【A】耳毒性
【B】肾毒性
【C】变态反应
【D】造血系统毒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神经肌肉阻滞
本题思路:[解析]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
有耳毒性、肾毒性、神经肌肉阻滞和变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