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50 KB
- 2021-06-1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3讲 大题考法——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第一课时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及证明问题
考向一 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问题
【典例】 (2018·合肥三模)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以抛物线上一动点M为圆心的圆经过点F.若圆M的面积最小值为π.
(1)求p的值;
(2)当点M的横坐标为1且位于第一象限时,过M作抛物线的两条弦MA,MB,且满足∠AMF=∠BMF. 若直线AB恰好与圆M相切,求直线AB的方程.
[思路分析]
总体
设计
看到:求p的值,想到:建立关于p的方程求解.
看到:求直线的方程,想到:求出直线斜率后设出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待定系数法求解.
解题
指导
(1)由抛物线的性质知,当圆心M位于抛物线的顶点时,圆M的面积最小,由=π可得p的值;
(2)依横坐标相等可得,MF⊥x轴,kMA+kMB=0,设kMA=k(k≠0),则直线MA的方程为y=k(x-1)+2,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得,利用韦达定理求出A的坐标,同理求出B的坐标,求出AB的斜率为定值-1,设直线AB的方程为y=-x+m,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列方程解得m=3±2,从而可得直线AB的方程.
[规范解答] (1)由抛物线的性质知,当圆心M位于抛物线的顶点时,圆M的面积最小,
1分
此时圆的半径为|OF|=,∴=π,解得p=2. 3分
(2)依题意得,点M的坐标为(1,2),圆M的半径为2.由F(1,0)知,MF⊥x轴. 4分
由∠AMF=∠BMF知,弦MA,MB所在直线的倾斜角互补,∴kMA+kMB=0. 5分
设kMA=k(k≠0),则直线MA的方程为y=k(x-1)+2,∴x=(y-2)+1, 6分
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得y2=4,
∴y2-y+-4=0, 7分
∴yA+2=,yA=-2. 8分
将k换成-k,得yB=--2, 9分
∴kAB=====-1. 10分
设直线AB的方程为y=-x+m,即x+y-m=0.
由直线AB与圆M相切得,=2,解得m=3±2. 11分
经检验m=3+2不符合要求,故m=3+2舍去.
∴所求直线AB的方程为y=-x+3-2. 12分
[技法总结] 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步骤
(1)设方程及点的坐标;
(2)联立直线方程与曲线方程得方程组,消元得方程(注意二次项系数是否为零) ;
(3)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判别式;
(4)结合已知条件、中点坐标公式、斜率公式及弦长公式求解.
[变式提升]
1.(2018·佛山二模)已知直线l过点P(2,0),且与抛物线T:y2=4x相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其中点A在第四象限,O为坐标原点.
(1)当A是PC中点时,求直线l的方程;
(2)以AB为直径的圆交直线OB于点D,求|OB|·|OD|的值.
解 (1)因为A是PC中点,P(2,0),点C在y轴上,
所以A的横坐标x=1,代入y2=4x得,y=±2,
又点A在第四象限,所以A的坐标为(1,-2),
所以直线AP即直线l的方程为y=2x-4.
(2)显然直线l的斜率不为0,设直线l的方程为
x=my+2,A(x1,y1),B(x2,y2),
又B,O,D三点共线,
则可设D为(λx2,λy2)(λ≠1且λ≠0),
联立方程化简得到y2-4my-8=0,
由韦达定理得y1·y2=-8,
又A,B在y2=4x上,所以x1·x2=4,
因为D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
所以⊥,即·=0,
又=(λx2-x1,λy2-y1),=(λx2,λy2),
所以(λx2-x1)(λx2)+(λy2-y1)(λy2)=0,
即λ(x+y)=-4,
所以|OB|·|OD|=|λ||OB|2=|λ|(x+y)=4.
考向二 圆锥曲线中的证明问题
【典例】 已知椭圆C的两个顶点分别为A(-2,0),B(2,0),焦点在x轴上,离心率为.
(1)求椭圆C的方程;
(2)点D为x轴上一点,过D作x轴的垂线交椭圆C于不同的两点M,N,过D作AM的垂线交BN于点E.求证:△BDE与△BDN的面积之比为4∶5.
(1)解 设椭圆C的方程为+=1(a>b>0).
由题意得解得c=.
所以b2=a2-c2=1.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y2=1.
(2)证明 设M(m,n),则D(m,0),N(m,-n).
由题设知m≠±2,且n≠0.
直线AM的斜率kAM=,
故直线DE的斜率kDE=-.
所以直线DE的方程为y=-(x-m).
直线BN的方程为y=(x-2).
联立
解得点E的纵坐标yE=-.
由点M在椭圆C上,得4-m2=4n2,所以yE=-n.
又S△BDE=|BD|·|yE|=|BD|·|n|,
S△BDN=|BD|·|n|,
所以△BDE与△BDN的面积之比为4∶5.
[技法总结] 圆锥曲线证明问题的类型及求解策略
(1)圆锥曲线中的证明问题,主要有两类:一是证明点、直线、曲线等几何元素中的位置关系,如:某点在某直线上、某直线经过某个点、某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等;二是证明直线与圆锥曲线中的一些数量关系(相等或不等).
(2)解决证明问题时,主要根据直线与圆锥曲线的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等,通过相关性质的应用、代数式的恒等变形以及必要的数值计算等进行证明.
[变式提升]
2.(2018·大庆二模)已知椭圆C:+=1(a>b>0)的焦距为2,且C过点.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B1、B2分别是椭圆C的下顶点和上顶点,P是椭圆上异于B1、B2的任意一点,过点P作PM⊥y轴于M,N为线段PM的中点,直线B2N与直线y=-1交于点D,E为线段B1D的中点,O为坐标原点.
求证:ON⊥EN.
(1)解 由题设知焦距为2,所以c=.
又因为椭圆过点,
所以代入椭圆方程得+=1,
因为a2=b2+c2,解得a=2,b=1,
故所求椭圆C的方程是+y2=1.
(2)证明 设P(x0,y0),x0≠0,则M(0,y0),N.
因为点P在椭圆C上,所以+y=1.即x=4-4y.
又B2(0,1),所以直线B2N的方程为y-1=x.
令y=-1,得x=,所以D.
又B1(0,-1),E为线段B1D的中点,
所以E. 所以=,
=.
因·=+y0(y0+1)
=-+y+y0
=1-+y0=1-y0-1+y0=0,
所以⊥, 即ON⊥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