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4.50 KB
- 2021-06-1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4讲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学生用书P210]
1.直接证明
(1)综合法
①定义:一般地,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
②框图表示:―→―→―→
…―→
(其中P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Q表示所要证明的结论).
③思维过程:由因导果.
(2)分析法
①定义:一般地,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 、公理等)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
②框图表示:―→―→―→…―→
(其中Q表示要证明的结论).
③思维过程:执果索因.
2.间接证明
(1)反证法:一般地,假设原命题不成立(即在原命题的条件下,结论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的证明方法.
(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p,则q”的过程可以用框图表示为
―→―→―→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综合法是直接证明,分析法是间接证明.( )
(2)分析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要条件.( )
(3)用反证法证明结论“a>b”时,应假设“aab>b2
C.< D.>
解析:选B.a2-ab=a(a-b),所以a0,所以a2>ab.①
又ab-b2=b(a-b)>0,所以ab>b2,②
由①②得a2>ab>b2.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设a,b为实数,则方程x3+ax+b=0至少有一个实根”时,要做的假设是( )
A.方程x3+ax+b=0没有实根
B.方程x3+ax+b=0至多有一个实根
C.方程x3+ax+b=0至多有两个实根
D.方程x3+ax+b=0恰好有两个实根
解析:选A.依据反证法的要求,即至少有一个的反面是一个也没有,直接写出命题的否定.方程x3+ax+b=0至少有一个实根的反面是方程x3+ax+b=0没有实根,故应选A.
(教材习题改编)若,,成等比数列,则logx=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得()2=·,所以=,所以x=.设=y,即==,所以y=2,即=2.
答案:2
(教材习题改编)在△ABC中,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B,C成等差数列,a,b,c成等比数列,则△ABC的形状为________.
解析:由题意2B=A+C,又A+B+C=π,所以B=,又b2=ac,由余弦定理得b2=a2+c2-2accos B=a2+c2-ac,所以a2+c2-2ac=0,即(a-c)2=0,所以a=c,
所以A=C,所以A=B=C=,所以△ABC为等边三角形.
答案:等边三角形
综合法的应用[学生用书P210]
[典例引领]
数列{an}满足an+1=,a1=1.
(1)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
(2)求数列的前n项和Sn,并证明++…+>.
【解】 (1)证明:因为an+1=,
所以=,
化简得=2+,
即-=2,
故数列是以1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2)由(1)知=2n-1,
所以Sn==n2.
法一:++…+=++…+>++…+=++…+=1-=.
法二:++…+=++…+>1,
又因为1>,
所以++…+>.
综合法证题的思路
―→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及已知与结论之
间的联系,选择相关的定理、公式等,确定恰当的解题方法
―→把已知条件转化成解题所需要的语言,主
要是文字、符号、图形三种语言之间的转化
―→回顾解题过程,可对部分步骤进行调整,
并对一些语言进行适当的修饰,反思总结解题方法的选取
[通关练习]
在△ABC中,设a,b,c分别是内角A,B,C所对的边,且直线bx+ycos A+cos B=0与ax+ycos B+cos A=0平行,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证明:法一:由两直线平行可知bcos B-acos A=0,由正弦定理可知sin Bcos B-sin Acos A=0,即sin 2B-sin 2A=0,故2A=2B或2A+2B=π,即A=B或A+B=.若A=B,则a=b,cos A=cos B,两直线重合,不符合题意,故A+B=,
即△ABC是直角三角形.
法二:由两直线平行可知bcos B-acos A=0,
由余弦定理,得a·=b·,
所以a2(b2+c2-a2)=b2(a2+c2-b2),
所以c2(a2-b2)=(a2+b2)(a2-b2),
所以(a2-b2)(a2+b2-c2)=0,
所以a=b或a2+b2=c2.
若a=b,则两直线重合,不符合题意,
故a2+b2=c2,
即△ABC是直角三角形.
分析法的应用[学生用书P211]
[典例引领]
已知函数f(x)=tan x,x∈,若x1,x2∈,且x1≠x2,求证:[f(x1)+f(x2)]>f.
【证明】 要证[f(x1)+f(x2)]>f,
即证明(tan x1+tan x2)>tan,
只需证明>tan,
只需证明>.
由于x1,x2∈,
故x1+x2∈(0,π),
所以cos x1cos x2>0,sin(x1+x2)>0,
1+cos(x1+x2)>0,
故只需证明1+cos(x1+x2)>2cos x1cos x2,
即证1+cos x1cos x2-sin x1sin x2>2cos x1cos x2,
即证cos(x1-x2)<1.
由x1,x2∈,x1≠x2知上式显然成立,
因此[f(x1)+f(x2)]>f.
若将本例中f(x)变为f(x)=3x-2x,试证:对于任意的x1,x2∈R,均有≥f.
证明:要证明≥f,
即证明≥3-2·,
因此只要证明-(x1+x2)≥3-(x1+x2),
即证明≥3,
因此只要证明≥,由于x1,x2∈R时,3x1>0,3x2>0,
由基本不等式知≥,
显然成立,故原结论成立.
分析法的证题思路
(1)分析法的证题思路:先从结论入手,由此逐步推出保证此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
而当这些判断恰恰都是已证的命题(定义、公理、定理、法则、公式等)或要证命题的已知条件时命题得证;
(2)证明较复杂的问题时,可以采用两头凑的办法,即通过分析法找出某个与结论等价(或充分)的中间结论,然后通过综合法证明这个中间结论,从而使原命题得证.
[通关练习]
已知a,b,c为正实数,求证: ≥.
证明:要证 ≥,
只需证:≥,
只需证:3(a2+b2+c2)≥a2+b2+c2+2ab+2bc+2ca,
只需证:2(a2+b2+c2)≥2ab+2bc+2ca,
只需证:(a-b)2+(b-c)2+(c-a)2≥0,而这是显然成立的,
所以 ≥成立(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
反证法(高频考点)[学生用书P211]
反证法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内容.主要命题角度有:
(1)证明否定性命题;
(2)证明存在性命题;
(3)证明唯一性命题.
[典例引领]
角度一 证明否定性命题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满足an+Sn=2.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求证:数列{an}中不存在三项按原来顺序成等差数列.
【解】 (1)当n=1时,a1+S1=2a1=2,则a1=1.
又an+Sn=2,
所以an+1+Sn+1=2,
两式相减得an+1=an,
所以{an}是首项为1,
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所以an=.
(2)证明:假设存在三项按原来顺序成等差数列,记为ap+1,aq+1,ar+1(p<q<r,且p,q,r∈N*),
则2·=+,
所以2·2r-q=2r-p+1.(*)
又因为p<q<r,
所以r-q,r-p∈N*.
所以(*)式左边是偶数,右边是奇数,等式不等立.
所以假设不成立,原命题得证.
角度二 证明存在性问题
已知四棱锥SABCD中,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又SB=SD=,SA=1.
(1)求证:SA⊥平面ABCD;
(2)在棱SC上是否存在异于S,C的点F,使得BF∥平面SAD?若存在,确定F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证明:由已知得SA2+AD2=SD2,
所以SA⊥AD.
同理SA⊥AB.
又AB∩AD=A,AB⊂平面ABCD,
AD⊂平面ABCD,
所以SA⊥平面ABCD.
(2)假设在棱SC上存在异于S,C的点F,
使得BF∥平面SAD.
因为BC∥AD,BC⊄平面SAD.
所以BC∥平面SAD,而BC∩BF=B,
所以平面FBC∥平面SAD.
这与平面SBC和平面SAD有公共点S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
所以不存在这样的点F,
使得BF∥平面SAD.
角度三 证明唯一性命题
已知a≠0,证明关于x的方程ax=b有且只有一个根.
【证明】 由于a≠0,因此方程至少有一个根x=.
假设x1,x2是它的两个不同的根,即ax1=b,①
ax2=b,②
由①-②得a(x1-x2)=0,
因为x1≠x2,所以x1-x2≠0,
所以a=0,这与已知矛盾,故假设错误.
所以当a≠0时,方程ax=b有且只有一个根.
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需把握的三点
(1)必须先否定结论,即肯定结论的反面;
(2)必须从否定结论进行推理,即应把结论的反面作为条件,且必须依据这一条件进行推证;
(3)推导出的矛盾可能多种多样,有的与已知矛盾,有的与假设矛盾,有的与已知事实矛盾等,但是推导出的矛盾必须是明显的.
[通关练习]
已知a1+a2+a3+a4>100,求证:a1,a2,a3,a4中至少有一个数大于25.
证明:假设a1,a2,a3,a4均不大于25,
即a1≤25,a2≤25,a3≤25,a4≤25,则a1+a2+a3+a4≤25+25+25+25=100,
这与已知a1+a2+a3+a4>100矛盾,故假设错误.
所以a1,a2,a3,a4中至少有一个数大于25.
综合法的应用
(1)综合法是“由因导果”的证明方法,它是一种从已知到未知(从题设到结论)的逻辑推理方法,即从题设中的已知条件或已证的真实判断(命题)出发,经过一系列中间推理,最后导出所要求证结论的真实性.
(2)综合法的逻辑依据是三段论式的演绎推理.
分析法的应用
(1)逆向思考是用分析法证题的主要思想,通过反推,逐步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正确把握转化方向是使问题顺利获解的关键.
(2)应用分析法要书写规范,常用“要证……”“只需证……”等分析到一个明显成立的结论.
反证法的应用
应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分清命题“p⇒q”的条件和结论;
第二步:作出与命题结论q相反的假设﹁q;
第三步:由p和﹁q出发,应用正确的推理方法,推出矛盾结果;
第四步;断定产生矛盾结果的原因在于开始所作的假设﹁q不真,于是原结论q成立,从而间接地证明了命题p⇒q为真 .
所说的矛盾结果,通常是指推出的结果与已知公理、已知定义、已知定理或已知事实矛盾,与临时假设矛盾以及自相矛盾等都是矛盾结果.
[学生用书P345(单独成册)]
1.用反证法证明某命题时,对结论“自然数a,b,c中恰有一个偶数”正确的反设是( )
A.自然数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
B.自然数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或都是奇数
C.自然数a,b,c都是奇数
D.自然数a,b,c都是偶数
解析:选B.“恰有一个偶数”反面应是“至少有两个偶数或都是奇数”.故选B.
2.分析法又称执果索因法,若用分析法证明“设a>b>c,且a+b+c=0,求证:0 B.a-c>0
C.(a-b)(a-c)>0 D.(a-b)(a-c)<0
解析:选C.0
⇔(a-c)(2a+c)>0⇔(a-c)(a-b)>0.故选C.
3.设a=-,b=-,c=-,则a、b、c的大小顺序是( )
A.a>b>c B.b>c>a
C.c>a>b D.a>c>b
解析:选A.因为a=-=,b=-=,c=-=,
且+>+>+>0,
所以a>b>c.
4.设x,y,z>0,则三个数+,+,+( )
A.都大于2 B.至少有一个大于2
C.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D.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
解析:选C.假设三个数都小于2,
则+++++<6,
由于+++++=++≥2+2+2=6,
所以假设不成立,
所以+,+,+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故选C.
5.已知函数f(x)=,a,b是正实数,A=f,B=f(),C=f,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
A.A≤B≤C B.A≤C≤B
C.B≤C≤A D.C≤B≤A
解析:选A.因为≥≥,又f(x)=在R上是减函数,所以f≤f()≤f.
6.设a>b>0,m=-,n=,则m,n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解析:法一:取a=2,b=1,得m⇐a0,
显然成立,故m0,则f(x1)+f(x2)的值( )
A.恒为负值 B.恒等于零
C.恒为正值 D.无法确定正负
解析:选A.由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当x≥0时,f(x)单调递减,可知f(x)是R上的单调递减函数,
由x1+x2>0,可知x1>-x2,f(x1)b,则f(f(b))>f(b)>b,与题意不符,
若f(b)0,所以Tn<.
6.已知二次函数f(x)=ax2+bx+c(a>0)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若f(c)=0,且00.
(1)证明:是f(x)=0的一个根;
(2)试比较与c的大小;
(3)证明:-20,
由00,
知f>0与f=0矛盾,
所以≥c,又因为≠c,所以>c.
(3)证明:由f(c)=0,得ac+b+1=0,
所以b=-1-ac.
又a>0,c>0,所以b<-1.
二次函数f(x)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
x=-=<=x2=,
即-<.
又a>0,所以b>-2,
所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