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7.00 KB
- 2021-07-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最新】精选高二化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1
化学试题
1.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已知2H2(g)+O2(g)=2H2O(l) △H=-517.6kJ ▪mol-1,则氢的燃烧热285.8 kJ ▪mol-1
B.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CH3COOH(ap)=CH3COONa(ap) +H2O(l) △H=-57.4kJ·mol-1
D. 已知2C(s)+2O2(g)=2CO2(g) △H1 2C(s)+02(g)=2C0(g)△H2,则△H1>△H2
【答案】A
【解析】A 2mol H2完全燃烧产生2mol的液态水,放出热量是571.6 kJ,所以产生1mol的液态水,放出热量是571.6 kJ÷2=285.8KJ,所以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A正确;B.根据物质的转化可知金刚石的能量高于石墨,物质所含有的能量越低,物质的稳定性就越强,则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B错误;C.由于醋酸是弱酸。电离需要吸收热量,所以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产生1mol的水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4 kJ,因此反应热△H>-57.4
- 27 - / 27
kJ/mol,C错误;D.这两个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则反应热就越小,所以△H1<△H2,D错误。答案:A。
2. 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CH4+H2O3H2+CO,每消耗1molCH4转移12mol电子
B. 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H2O
C. 电池工作时,向电极B移动
D. 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每消耗1摩尔甲烷,转移6摩尔电子,错误,不选A;B、电解质为熔融的碳酸盐,不含氢氧根离子,错误,不选B;C、B极通入氧气,为正极,碳酸根离子向负极移动,错误,不选C;D、电极B上氧气得到电子生成碳酸根离子,正确,选D。
考点:原电池的原理的应用
视频
3. 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恒定为2L的密闭容器里充人2molM和一定量的N发生如下反应M(g)+N(g)⇌E(g)。当反应进行到4min时达到平衡,测知M的浓度为0.2mol ▪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2min时,M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mol▪L-1
B. 4min时,用M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2 mol▪L-1
C. 4min后,向容器中充入不参与反应的稀有气体,M的物质的量不变
D. 4min时,M的转化率为80%
【答案】A
- 27 - / 27
【解析】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恒定为2L的密闭容器里充入2molM和一定量的N,当反应进行到4min时达到平衡,此时测知M的浓度为0.2mol•L-1,平衡时M为0.2mol/L×2L=0.4mol,则:
M(g)+N(g)⇌E(g)
起始量(mol):2 x 0
转化量(mol):1.6 1.6 1.6
平衡量(mol):0.4 x-1.6 1.6
A.4min内M的浓度变化量为0.8mol/L,前2min反应速率大于后2min反应速率,故前2minM的浓度变化量大于0.4mol/L,则2min时M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故A错误;B.4min时,用E表示的反应速率为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4min后,向容器中充入不参与反应的稀有气体,恒温恒容下,反应混合物各组分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M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4min时M的转化率=,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H2O2分解产生1molO2,理论上转移的电子4×6.02×1023
B. 室温下,pH=3的CH3CO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pH>7
- 27 - / 27
C. 钢铁水闸可用粞牲阳极或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防止其腐烛
D. 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时3v正(H2)=2v逆(NH3)
【答案】C
【解析】A.H2O2分解产生1molO2,方程式为2H2O2↑2H2O+O2↑,反应中O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转移2mol电子,故A错误;
B.CH3COOH为弱酸,pH=3的CH3CO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相比较,醋酸过量,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pH<7,故B错误;
C.用牺牲阳极或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铁分别为正极和阴极,都发生还原反应,可防止被氧化,故C正确;
D.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反应,速率关系符合系数比,即v正(H2):v正(NH3)=3: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NH3)=v逆(NH3),则达到平衡时,应为2v正(H2)=3v逆(NH3),故D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为2015年江苏考题第11题,综合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弱电解质的电离、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以及化学平衡等问题,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适中,贴近教材,有利于培养和考查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素养.
视频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H2在负极上失去电子
B. 0.1mol▪L-1Na2CO3溶液加热后,溶液的pH减小
- 27 - / 27
C. 常温常压下,22.4LCl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6.02×1023个
D. 室温下,稀释0.1mol▪L-1CH3COOH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氢氧燃料电池中,H2在负极上失去电子被氧化,故A正确;B.Na2CO3溶液加热,促进碳酸根离子的水解,使得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增大,故B错误;C.常温常压,不是标准状况,22.4LCl2中,不能用公式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自由移动阴阳离子的浓度有关,稀释0.1mol•L-1CH3COOH溶液,使得离子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减弱,故D错误;故选A。
考点:考查原电池基本原理、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NA的计算和导电能力强弱的判断。
视频
6. 向1L含.01moNaAlO2和0.02molNaOH的溶液中缓慢通人CO2,随n(CO2)增大先后发生三个不同的反应,当0.01molc(AlO2-)+c(0H-)
B
0.01
c(Na+)>c(Al02-)>c(OH-)>c(C032-)
C
0.015
c(Na+)>c(HCO3-)>c(CO32-)>c(OH-)
D
0.03
c(Na+)>c(HCO3-)>c(OH-)>c(H+)
- 27 - / 27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向1L含0.01molNaAlO2和0.02molNa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二氧化碳,首先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0.02mol氢氧化钠消耗0.01mol二氧化碳,生成0.01mol碳酸钠;之后偏铝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钠,0.01mol偏铝酸钠消耗0.005mol二氧化碳,生成0.005mol碳酸钠;最后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消耗0.015mol二氧化碳,生成0.03mol碳酸氢钠。A.未通入二氧化碳时,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有c(Na+)+ c(H+)=c(AlO2-)+c(OH-),c(Na+)<c(AlO2-)+c(OH-),故A错误;B.当通入的二氧化碳为0.01mol时,则溶液为含有0.01mol碳酸钠和0.01mol偏铝酸钠的混合液,因为HCO3- > Al(OH)3,所以水解程度CO32-< AlO2-,因此c(CO32-) >c(AlO2-),故B错误;C.形成碳酸钠溶液,+H2O+OH-,H2O H++OH-,离子浓度的关系为c(Na+)> c(CO32-) > c(OH-)> c(HCO3-),故C错误;D.形成碳酸氢钠溶液, + H2OH2CO3 + OH-,溶液显碱性,离子浓度关系为c(Na+)> c(HCO3-)> c(OH-)>c(H+),故D正确。故选D。
视频
7. 在25℃时已知下列三种金属硫化物的溶度积常数(Ksp)分别为Ksp(FeS)=1.6×10-19;Ksp(CuS)=6.3×10-36;Ksp(ZnS)=2.9×10-25。下列关于25℃时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硫化锌、硫化铜、硫化亚铁的溶解度依次增大
- 27 - / 27
B. 将足量的ZnSO4晶体加人到0.1mol/LNa2S溶液中,Zn2+的浓度最大只能达到2.9×10-25mol/L
C. 除去工业废水中含有的Cu2+,可采用FeS固体作为沉淀剂
D. 向饱和的FeS溶液中加人FeSO4溶液后,混合液中c(Fe2+)变大,c(S2-)变小,Ksp(FeS)变大
【答案】C
【解析】A、因为;Ksp(CuS)=6.3×10-36< Ksp(ZnS)=2.9×10-25< Ksp(FeS)=1.6×10-19,所以溶解度,故A错误;B、原硫化钠溶液中硫离子增大浓度为:,所以锌离子最小浓度为:C(Zn2+)=2.9×10-24mol/L故B错误;C、因为Ksp(CuS)=6.3×10-36< Ksp(FeS)=1.6×10-19,硫化铜的溶解度小于硫化亚铁的,所以除去工业废水中含有的,可采用FeS 固体作为沉淀剂,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向饱和的FeS 溶液中加入溶液后,混合液中变大、变小,温度不变,所以不变,故D错误;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A、根据溶度积大小进行比较,溶度积越大,溶解度越大;B、根据溶液中硫离子的增大浓度及计算出锌离子的浓度;C、根据硫化铜与硫化亚铁的溶度积进行判断;D、根据溶度积只受温度影响,与离子浓度大小无关进行分析。
- 27 - / 27
8. 将2molX和2molY充人2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aQ(g)。2min达到平衡时生成0.8molZ,测得Q的浓度为0.4 mol▪L-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的值为2
B. 平衡时X的浓度为0.8 mol▪L-1
C. Y的转化率为60%
D. 反应速率v(Y)0.6mol▪L-1min-1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平衡时生成0.8mol Z,测得Q的浓度为0.4mol•L-1,则生成的n(Q)=0.4mol•L-1×2L=0.8mol,所以2:a=0.8mol:0.8mol,解得a=2,故A正确;B.平衡时生成0.8molZ,则参加反应的X的物质的量为0.8mol×=0.4mol,故平衡时X的物质的量为2mol-0.4mol=1.6mol,平衡时X的浓度为=0.8mol/L,故B正确;C.平衡时生成0.8molZ,则参加反应的Y的物质的量为0.8mol×=1.2mol,故Y的转化率为×100%=60%,故C正确;D.平衡时生成0.8molZ,则参加反应的Y的物质的量为0.8mol×=1.2mol,所以v(Y)===0.3mol/(L•min),故D错误,故选D。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9. 25℃时,几种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
弱酸的化学式
CH3COOH
HCN
H2S
电离常数(25℃)
1.8×10-5
4.9×10-10
K1=1.3×10-7
K2=7.1X10-15
25°℃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7 - / 27
A.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的pH关系为pH(CH3COOH)>pH(Na2S)>pH(NaCN)
B. amol/LHCN溶液与b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N-),则a一定大于b
C. NaHS和Na2S的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H+)=c(OH-)+C(HS-)+2c(S2-)
D. 某浓度的HCN溶液的pH=d,则其中c(OH-)=10-dmol/L
【答案】C
【解析】A.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最大,硫氢根离子的电离平衡常数最小。酸性越强,则对应盐的水解越弱,等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小,则等浓度的三种溶液的pH关系为:pH(Na2S)>pH(NaCN)>pH(CH3COONa),故A错误;B.等物质的量时生成NaCN,CN-离子水解,则c(Na+)>c(CN-),所以a mol•L-1HCN溶液与b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c(CN-),a可能等于b,故B错误;C.NaHS和Na2S的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所以一定存在:c(Na+)+c(H+)=c(OH-)+c(HS-)+2c(S2-),故C正确;D.该溶液中c(OH-)=10d-14mol/L,水电离出的c(H+)=c(OH-)=10d-14mol/L,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判断各种酸的酸性强弱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盐的水解原理在判断离子浓度大小中的应用方法。本题的易错点为D,先计算氢氧根离子浓度,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
10. 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 )
- 27 - / 27
A. O 1s22s23s24s2
B. K 1s22s23p63s23p64s2
C. N 1s22s22p3
D. Cl 1s22s22p62s33p6
【答案】C
【解析】根据题中所给的信息,结合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分析,A应为1s22s22p4,B为1s22s22p63s23p64s1,D应为:1s22s22p63s23p5。所以A B D均错误;C. N 1s22s22p3C正确。
11. 下列物质中标*号的原子为sp3杂化的是( )
A. *CH2O
B. *NH3
C. *BF3
D.
【答案】B
【解析】ACD均是平面型结构,属于sp2杂化。氨气中氮原子有1对孤对电子,是sp3杂化。答案选B。
12. 下列熔沸点高低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B. HF生铁
D. Mgo>MgCl2
- 27 - / 27
【答案】B
【解析】A、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都是原子晶体,原子晶体的熔沸点的高低:比较共价键强弱,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越短,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因为碳原子半径小于硅原子半径,所以C-C的键长<C-Si的键长<Si-Si的键长,所以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故A正确;B、同类型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溶沸点越高,但是HF分子间存在氢键,熔沸点反常,是卤化氢沸点最高的,故B错误;
C、合金的溶沸点比组分金属低,故纯铁的溶沸点比生铁的高,故C正确。D、氧原子半径比氯离子小,所带电荷量多,所以氧化镁的晶格能大于氯化镁,所以熔点MgO>MgCl2,故D正确;故选B。
点睛:A选项中比较的是原子晶体,比较共价键强弱,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越短,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由此分析判断;注意分子间存在氢键的分子,熔沸点是反常的;
金属的熔点通常比有该金属的合金要高;离子晶体,晶格能越大熔沸点越高,离子半径越小、阴阳离子所带电荷量越多,晶格能越大。
13. 通过复习总结,你认为下列对化学知识概括合理的组合是( )
①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②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中都一定存在化学键
③原子晶体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高,分子量体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低
④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均不能导电的物质称为非电解质
- 27 - / 27
⑤NF3的沸点比NH3的沸点低是因为N-F比N-H键的键能大
⑥过氧化氢和液氮的分子中都有非极性共价键
A. 只有①②⑥ B. 只有③④ C. 只有③⑥ D. 只有⑤⑥
【答案】C
【解析】①错误,与酸起反应也可能是两性氧化物,而且判断是碱性氧化物,还要求生成产物为盐和水;②错误,分子晶体如稀有气体就没有化学键;④错误,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⑤错误,沸点高低应考虑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强弱无关。故A B D选项错误;C正确。
14. 下列各组的几种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可能处于同平面的是( );
A. CH4、CS2、BF3 B. CO2、H2O、NH3
C. C2H4、C2H2、C6H6 D. CCl4、BeCl2、PH3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甲烷是正四面体分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错误;B、氨气是三角锥型分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错误;C、乙烯是平面分子,乙炔是直线型分子,苯中的所有原子都在一个平面上,正确;D、四氯化碳是正四面体型分子,PH3是三角锥型分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分子的空间构型的判断
15. 下列化合物的沸点前者低于后者的是( )
A. 乙醇与氯乙烷
B. 邻羟基苯甲酸与列羟基苯甲酸
- 27 - / 27
C. 对羟基苯甲醛与邻羟基苯甲醛
D. H2O与H2Te
【答案】B
【解析】A、乙醇分子间存在氢键,导致其沸点增大,因而乙醇的沸点高于氯乙烷,A错误。B、邻羟基苯甲酸与对羟基苯甲酸属于同分异构体,邻羟基苯甲酸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导致分子间作用力减小,熔沸点降低,对羟基苯甲酸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导致分子间作用力增大,熔沸点增大,因而邻羟基苯甲酸沸点小于对羟基苯甲酸,B正确。C、对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间氢键,增大了分子间作用力,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减小了分子间作用力,因而前者沸点大于后者,C错误。D、H2O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导致分子间作用力增大,而使其沸点大于H2Te,D错误。正确答案为B。
点睛:分子晶体的沸点的比较,一是看分子和组成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若含有氢键,沸点的变化规律比较特殊,如果为分子间氢键(分子含有对位取代基),沸点增大,若为分子内氢键(分子内含有邻位取代基),沸点降低。二是看若为不同结构分子,看分子的极性,极性越大沸点越高,如CO的沸点高于N2的沸点。
1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正四面体构型的分子中,键建与键之间的夹角均是109028’,如金刚石中碳碳键之间的夹角
- 27 - / 27
B. 粒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的晶体其熔点一般不会很高
C. 离子晶体中含有离子键,不能含有共价键
D. 金属阳离子只能存在于离子晶体中
【答案】B
【解析】A、正四面体构型的分子人,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不一定是109028’,如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其键角为600;故A错误;B、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小,容易断裂,所以粒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的晶体其熔点一般不会很高,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离子晶体一定含离子键,可能含共价键,如NaOH 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故B错误;D、金属单质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所以金属阳离子存在于离子晶体或金属晶体人,故D错误;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17. 据某科学东志报道,国外有一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球形分子,它的分子式为C60Si60,其分子结构好似中国传统工艺品“镂雕”,经测定其中包含C60,也有Si60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有很高的熔点、很大的硬度
B. 该物质形成的晶体属分子晶体
C. 该物质分子中C60被包裹在Si60里面
D.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00
【答案】A
- 27 - / 27
【解析】A.根据物质的性质可知该物质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不可能有很高的熔点和很大的硬度,故A错误;B.该物质是分子晶体,故B正确;C.因为硅原子半径大于碳原子半径,所以物质分子中C60被包裹在Si60里面,故C正确;D.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2×60+28×60=2400,故D正确。故选A。
点睛:C60Si60为分子晶体,分子晶体具有较低的熔点、沸点,硬度小、易挥发的特性;
分子结构好似“镂雕”,则是原子半径大的原子包裹原子半径小的原子;
相对分子质量=C原子个数×C的相对原子质量+Si原子个数×Si相对原子质量。
18. 下列物质变化时,需克服的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的是( )
A. HCl溶于水 B. I2升华
C. H2O电解 D. 烧碱熔化
【答案】B
.....................
19.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冰(固态水)中,既有极性键、非极性键、又有氢键
B. 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极性鍵形成的非极性分子
C. 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D. 金属晶体的熔沸点一定比分子晶体的高
【答案】B
- 27 - / 27
【解析】A.在冰中不存在非极性键,存在氢键和极性键,故A错误;B.二氧化碳是直线形分子,结构对称,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碳原子和O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可能不是离子晶体,可能是金属晶体,故C错误;D.金属晶体的熔沸点不一定比分子晶体的高,如钠的熔沸点低于碘,故D错误;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20. 下列式子为分子式的是( )
A. NH4Cl B. Cu C. SiO2 D. I2
【答案】D
【解析】A、NH4Cl是离子晶体,只有离子没有分子,不存在分子式,故A错误;B、Cu为金属晶体,可以表示为铜原子,也可表示为铜单质,没有分子,不存在分子式,故B错误;C、SiO2是原子晶体,SiO2只能表示晶体中Si原子与O原子的个数比为1:2,不能表示分子的组成,故C错误;D、I2是分子晶体,是由碘分子组成的物质,可以表示碘分子,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化学式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分子晶体,所以此题转化为晶体类型的判断;
- 27 - / 27
离子晶体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原子晶体是晶体中所有原子都是通过共价键结合的晶体;分子晶体是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构成的;金属晶体是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以金属键结合而成的晶体;常见的分子晶体有:所有非金属氢化物、部分非金属单质(金刚石、晶体硅等除外)、部分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等除外)、几乎所有的酸、绝大多数的有机物晶体,据此分析。
21. 下列物质中既有配位键,又有离子键,还有共价键的是( )
A. NH4NO3 B. SiO2 C. 冰 D. O2
【答案】A
【解析】考查化学键的判断。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据此可知选项A正确,B中只有极性键,C中有极性键和分子间作用力,D中有非极性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答案选A。
22. 在解释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物质结构间的因果关系时,与键能无关的变化规律是( )
A. 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
B. 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C. 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
D. H2S的熔沸点小于H20的熔沸点
【答案】D
- 27 - / 27
【解析】A、非金属性F>Cl>Br>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氢化物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A不选;B、NaF、NaCl、NaBr、NaI属于离子晶体,离子半径越大,键能越小,熔沸点越低,故B不选;C、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属于原子晶体,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原子半径越小,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与共价键的键能大小有关,故C不选;
D、H2O含有氢键,熔沸点较高,与键能无关,故D选;答案:故选D。
点睛: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氢化物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
离子晶体中,影响熔沸点的因素是离子键的键能;原子晶体中,影响熔沸点的因素是共价键的键能;含有氢键的物质一般熔沸点较高。
23. 金属具有的通性是( )
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②具有良好的传热性③具有延展性④都具有较高的熔点⑤通常状下都是固体⑥都具有很大的硬度
A. ①②③ B. ②④⑥ C. ④⑤⑥ D. ①③⑤
【答案】A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24. 下列性质适合于分子晶体的是( )
A. 熔点1070℃,易溶水,水溶液导电
B. 熔点10.31℃,液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
C. 熔点3570℃,难溶于水,熔化时不导电
D. 熔点97.81℃质软、导电、密度0.97g/cm3
【答案】B
- 27 - / 27
【解析】A、熔点1070℃,易溶于水,水溶液导电,属于离子晶体的特点,故A错误;B、熔点为10.31℃,熔点低,符合分子晶体的特点;液态不导电,是由于液态时,只存在分子,没有离子;水溶液能导电,溶于水后,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故B正确;
C、熔点3570℃,难溶于水,融化时不导电,属于原子晶体的特点,故C错误;D、金属钠熔点为97.81℃,质软、导电、密度0.97g/cm3,为金属晶体的特点,故D错误;
答案:故选B。
点睛:分子晶体是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和氢键)构成的晶体,由于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力小,所以分子晶体的熔沸点比较低,硬度小;分子晶体不导电,熔化时也不导电,但其水溶液可能导电;熔点97.81℃,质软、导电、密度0.97g/cm3,是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据此分析。
25. 中学教材上介绍的干冰晶体是一种面心立方结构,如图所示,即每8个CO2构成立方体,且在6个面的中心又各占据1个C02分子,在每个C02周围距离(其中a为立方体棱长)的C02有( )
A. 4个 B. 8个 C. 12个 D. 6个
【答案】C
【解析】每个CO2周围距离为a的CO2为12个。
26. t℃时,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通人3mo1和1molB,发生反应3A(g)+B(g)⇌xC(g);经过2min的时间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假设温度不变),剩余的B的物质的量为0.8mol并测得C的浓度为0.4 mol▪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反应过程中,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
- 27 - / 27
(2)x=_______,平衡常数K=_______.
(3)如果向该平衡体系中通人少量氮气、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那么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
(4)若温度不变,再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充人amolC在t℃时达到新的平衡,此时B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C的物质的量为_____(用含n的表达式表示),平衡常数K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1). 0.05mol▪L-1▪min-1 (2). 4 (3). (0.037) (4). 不移动 (5). n (6). 不变
【解析】根据3A(g)+B(g)⇌xC(g);B的平均反应速率可直接用物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值除以时间来求解即。= 0.05mol▪L-1▪min-1
(2)C的物质的量n(C)=2 L×0.4 mol·L-1=0.8 mol,而B的物质的量变化为0.2 mol,所以x=4;可以求得A、B、C的浓度分别为c(A)=1.2 mol·L-1、c(B)=0.4 mol·L-1、c(C)=0.4 mol·L-1,所以代入平衡常数式可得平衡常数k=。
(3)加入氦气,尽管反应体系的压强增加,但该物质不与体系中的其他物质反应,不会导致其他物质浓度的变化,所以平衡不会移动。
(4)达到新的平衡时A、B、C的平衡浓度之比不变,仍为1.2∶0.4∶0.4=3∶1∶1,故n(C)=n mol,平衡常数K不变。
27. 在室温下,下列五种溶液:
①0.1mol/LNH4Cl ②0.1mol/LCH3COONH4
③0.1mol/LNH4HSO4 ④0.1mol/LNH3▪H2O和0.1mol/LNH4Cl混合液
- 27 - / 27
⑤0.1mol/LNH3▪H2O
请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溶液①呈___性(填“酸”“碱”或“中”,其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在上述五种溶液中,pH最小的是______;c(NH4+)最小的是______(填序号).
(3)比较溶液②、③中c(NH4+)的大小关系是②____③(填“>”"<”或“=")
(4)在溶液④中,_____离子的浓度为0.1mol/L; NH3▪H2O和______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0.2mol/L.
(5)室温下测得溶液②的pH=7,则说明CH3COO-的水解程度______(填“>”"<”或“=")NH4+时的水解程度, CH3COO-与NH4+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CH3COO-)____c(NH4+)(填“>”"<”或“=")
【答案】 (1). 酸 (2). NH4++H2O⇌NH3·H2O+H+ (3). ③ (4). ⑤ (5). < (6). Cl- (7). NH4+ (8). = (9). =
【解析】试题分析:(1) 氯化铵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NH4++H2O ⇌ NH3·H2O + H+。(2)五种溶液中硫酸氢铵因为电离出氢离子,所以酸性最强,pH最小;五种溶液中只有⑤是弱电解质的溶液,电离出的铵根离子浓度最小。(3)②中醋酸铵中醋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都水解,相互促进,但③中能电离出氢离子,抑制铵根离子水解,所以③中铵根离子浓度大。(4)0.1mol/L NH3·H2O和0.1mol/L NH4Cl混合液中氯离子浓度为0.1mol/L;
- 27 - / 27
铵根离子浓度与一水合氨的浓度和为0.2mol/L。(5)若醋酸铵溶液为中性,说明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等于铵根离子水解程度,则根据电荷守恒分析,醋酸根离子浓度等于铵根离子浓度。
考点: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
28. 已知W、Y、Z、T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半径依次增大。请填空:
(1)W、Z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写出Z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____;
(2)化合物YW3的水溶液能使酚酞变红,用方程式表示酚酞变红的原因_________;
(3)元素T的原子中电子共占据了7个轨道,则T在元素周期表____周期____族。T的化合物TY熔融时不导电,常用作砂轮及耐高温材料,由此推知,它属于_____.
a离子晶体 b.原子晶体 c.分子晶体 d.无法判断断
(4)YW3属于______(填“极性”、“非极性”)分子其中Y的化合价为______.
【答案】 (1). (2). NH3·H2O⇌NH4++OH- (3). 第三 (4). 第ⅢA (5). b (6). 极性 (7). -3
【解析】由题意可知W为H、Z为C,C的电子排布图为:。
(2)由题意可知YW3为NH3,由于NH3+H2O NH3·H2ONH4++OH-所以NH3的水溶液显碱性。
(3)由后半句“T的化合物TY……”可知TY为原子晶体,Y为N,则T为Al,且Al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占据了7个轨道。
- 27 - / 27
(4)YW3为NH3,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故为极性分子,H为+1价,N为-3价。
29.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一黑火火药,它的爆炸反应为;S+2KNO3+3C 3CO2↑+A+N2↑(已配平)
①除S外,上列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______.
②在生成物中,A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含极性共价键的分子的中心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
③已知CN-与N2结构相似,推算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_.
(2)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Q和T,在周期表中既处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且原子序数T比Q多2。T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价电子)排布为______,Q2+的未成对电子数是________.
(3)在CrCl3的水溶液中,一定条件下存在组成为[CrCln(H2O)]6-nx+(n和x均为正整数)的配离子,将其通过氢离子交换树脂(R-H),可发生离子交换反应:[CrCln(H2O)]6-nx++xR-H→Rx[CrCln(H2O)]6-n+xH+交换出来的H+经中和测定,即可求出x和n,确定配离子的组成。将含0.0015mol[CrCln(H2O)]6-nx+的溶液,与R-H完全交换后,中和生成的H+需浓度为0.1200mol▪L-1NaOH溶液25.00mL,该配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
【答案】 (1). O>N>C>K (2). 离子晶体 (3). sp杂化 (4). 1:1 (5). 3d84s2 (6). 4 (7). [CrCl(H2O)5]2+
- 27 - / 27
【解析】(1)①钾为活泼金属,电负性比较小;C、N、O在同周期,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电负性也逐渐增大;所以O>N>C>K。
②K2S是离子化合物,属于离子晶体,产物中含极性共价键的分子为CO2,其空间构型为直线型,中心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sp;
③HCN中CN与N2结构相同,含有三个键,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另外和之间形成一个σ键,所以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2:2,即为1:1。
(2)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Q和T,在周期表中既处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应该都属于元素Ⅷ,原子序数T比Q多2,可以确定T为Ni,Q为Fe,所以T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价电子)排布为3d84s2,Q2+即Fe2+的未成对电子数是4。
(3)中和生成的H+需浓度为0.1200mol·L-1 溶液25.00ml,则可以得出H+的物质的量为0.12×25.00×10-3=0.0030 mol,所以x=0.0030/0.0015=2;Cr的化合价为+3价,x=2可以得知n=1,即该配离子的化学式为[CrCl(H2O)5]2+。
30. 判断含氧酸强弱的一条经验规律:含氧酸分子结构中含非羟基氧原子数越多该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几种实例如下表所示。
次氯酸
磷酸
硫酸
高氯酸
含氧酸
Cl-OH
- 27 - / 27
非羟基氧原子数
0
1
2
3
酸性
弱酸
中强酸
强酸
最强酸
(1)亚磷酸(H3P03)和亚砷酸(H3AsO3)的分子式相似,但它们的酸性差别很大。亚磷酸是中强酸,亚砷酸既有弱酸性又有弱碱性,由此可推出它们的结构式分别为:亚磷酸______,亚砷酸_______.
(2)亚磷酸和亚砷酸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亚磷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亚砷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亚磷酸和亚砷酸中分别加人浓盐酸,分析反应情况,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3). H3PO3+2NaOH=Na2HPO3+2H2O (4). H3AsO3+3Na0H=Na3AsO3+3H2O (5). 亚磷酸为中强酸,不与盐酸反应;亚砷酸可与盐酸反应,H3AsO3+3HCl=AsCl3+3H2O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分子中含有非羟基氧越多,酸性越强,磷酸中含有2个羟基,而砷酸含有3个羟基,所以酸性亚磷酸大于亚砷酸;正确答案:,。
- 27 - / 27
(2)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是与羟基上的氢反应,亚磷酸含有2个羟基,与2个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亚砷酸含有3个羟基,与3个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正确答案:,。
(3)亚砷酸为两性,既可以与强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而亚磷酸只能与强碱反应,所以亚砷酸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正确答案:
,。
点睛:该题的解答过程一定要依据题给定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31. 碳族元素包括C、S、Ge、Sn、Pb.
(1)碳纳米管由单层或多层石墨层卷曲而成,其结构类似于石墨晶体,每个碳原子通过_______杂化与周围碳原子成键,多层碳纳米管的层与层之间靠______结合在一起.
(2)C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Si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H,则C、S、H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断SnBr2分子中Sn-Br键的键角_____120°(填”>”“<”或“=”)
(4)铅、钡、氧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是:Pb4+处于立方晶胞顶点,Ba2+处于晶胞中心,O2-处于晶胞棱边中心。该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___,每个Ba2+与_____个O2-配位。
- 27 - / 27
【答案】 (1). sp2 (2). 范德华力 (3). C>H>Si (4). < (5). PaBaO3 (6). 12
【解析】试题分析:(1)石墨是无限的六边形平面网状结构,每个碳原子轨道与邻近的三个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所以是SP2杂化,这些平面网状结构再以范德华力结合形成层状结构.因碳纳米管结构与石墨类似。所 以多层碳纳米管每个碳原子通过SP2杂化,层与层之间靠范德华力结合在一起。
(2)据共用电子对偏向电负性大的原子,已知C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Si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H,故有C>H>Si。
(3)SnBr2分子中,Sn的价层电子对数是(4+2)/2=3,配位原子数为2,故Sn含有孤对电子,SnBr2空间构型是V型,键角<120°。
(4)铅、钡、氧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是:根据均摊法可知,Pb4+处于立方晶胞顶点,每个晶胞含有Pb4+:8× 1/8=1个,Ba2+处于晶胞中心,Ba2+:1个,O2-处于晶胞棱边中心,O2-:12×1/4 =3个,故化学式为PbBaO3,Ba2+处于晶胞中心,O2-处于晶胞棱边中心,共有12个,故每个Ba2+与12个O2-配位。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
林州一中2016级高二开学检测
化学答案
- 27 - / 27
相关文档
-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2021-07-0512页
- 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一节 脂肪烃(2)2021-07-055页
- 云南省2020届高三4月高中毕业生复2021-07-058页
- 2018江西省教学教材研究室高中化学2021-07-0559页
- 初高中化学衔接32质量守恒法、原子2021-07-052页
- 高中化学选修2人教版同步练习及测2021-07-054页
-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后优化训练:4-2021-07-057页
- 2020高中化学专题3常见的烃第一单2021-07-0512页
- 2020高中化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水平2021-07-0512页
-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2021-07-05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