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5.50 KB
- 2021-07-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化学用语
最新考纲展示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2)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3)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4)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浊液、胶体和溶液的区别。2.化学用语:(1)掌握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2)掌握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基础回扣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
①煤的干馏 ②蒸馏 ③橡胶的老化 ④煤的气化
⑤焰色反应 ⑥钝化 ⑦电镀 ⑧胶体聚沉 ⑨氧气转化为臭氧 ⑩137I转变为131I
答案 ①③④⑥⑦⑨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的总能量和总质量保持不变( )
(2)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存在着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及数目都不发生变化( )
(4)电解质溶液导电时,必然伴随着化学变化( )
(5)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发光、放热和颜色变化,因而有发光、放热和颜色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6)铁粉加入FeCl3溶液中的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离子反应,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7)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H]-( )
(8)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
(9)明矾的化学式:Al2(SO4)3·12H2O( )
(10)PM2.5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3.有下列10种物质:①明矾 ②消石灰 ③小苏打
④SiO2 ⑤水玻璃 ⑥聚乙烯塑料 ⑦CaO ⑧MnO2
⑨漂白粉 ⑩HClO
(1)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其中属于金属氧化物的是________,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属于酸式盐的是___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
(2)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其中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②③④⑦⑧⑩ ⑦⑧ ⑦ ③
①②③⑦⑧⑩ (2)⑤⑥⑨ ⑤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化合物既可分为酸、碱、盐、氧化物,又可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
(2)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但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
(3)Al2O3可与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SiO2可与氢氟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因而二者均属于两性氧化物( )
(4)KHCO3的水溶溶呈碱性,是碱式盐;NaHSO4的水溶液呈酸性,是酸式盐( )
(5)Na2O2、SO2、CH3COOH等为共价化合物;H2SO4、NaOH、Na2CO3等为离子化合物( )
答案 (1)√ (2)× (3)× (4)× (5)×
5.①溶液、②胶体、③悬浊液、④乳浊液是四种常见的分散系,静置,分散质和分散剂很快分离,其中产生沉淀的是__________;分散系分层的是____________;用一束平行光照射,出现一条明亮“光路”的是________;能通过半透膜的是________。
答案 ③ ④ ② ①
6.纠正下列化学专有名词中的错别字
(1)无机:混和( )物、混( )浊、质量守衡( )、活性碳( )、氨盐( )、摧化剂( )、化学平恒( )、溶( )融、金钢( )石、析( )氧腐蚀
答案 合 浑 恒 炭 铵 催 衡 熔 刚 吸
(2)有机:加层( )反应、乙稀( )、乙酸乙脂( )、油酯( )、戍烷( )、甲笨( )
答案 成 烯 酯 脂 戊 苯
(3)试验:钳锅( )、研砵( )、长茎( )漏斗、蒸溜( )、钠的颜( )色反应
答案 坩埚 钵 颈 馏 焰
7.纠正下列符号书写中的错误
(1)元素符号:镁mg( )、锰mn( )、铝AL( )、钴CO( )
答案 Mg Mn Al Co
(2)CO浓度的平方:c2CO或c(CO)2或c[CO]2( )
答案 c2(CO)
(3)5个电子:5e( )
答案 5e-
(4)单位:摩尔moL( )、毫升ml( )、速度单位mol/L·s或mol/L/s( )
答案 mol mL mol·L-1·s-1或mol/(L·s)
题型1 物质的组成、类别判断
1.(2014·四川理综,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 A
解析 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白磷是磷元素形成的单质,A项正确;漂白粉是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常含有Al2O3、CaO、MgO等杂质,为混合物,B项错误;氯化铵为强电解质,次氯酸为弱酸,是弱电解质,C项错误;葡萄糖是小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
2.(2014·江苏,1)
水是生命之源,2014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的空间取向图像,模型如图。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弱电解质
B.可燃冰是可以燃烧的水
C.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D.0 ℃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大
答案 A
解析 A项,水是一种弱电解质,部分发生电离生成H+和OH-,电离方程式为H2OH++OH-;B项,可燃冰是CH4与H2O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不是可以燃烧的水;C项,O元素有-1价、-2价两种化合价,氢、氧两种元素可以形成H2O和H2O2两种化合物;D项,0 ℃时液态水可以形成冰,其体积增大,密度变小。
3.高考选项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
(2014·广东理综,7A)
(2)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2014·重庆理综,3A)
解析 浓氨水与FeCl3饱和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而不是胶体。
(3)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
(2014·广东理综,7C)
解析 花生油是植物油,是不饱和酯类。
(4)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2014·福建理综,8D)
解析 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是利用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5)BaSO4的水溶液不易导电,故BaSO4是弱电解质(×)
(2013·天津理综,1D)
(6)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2013·四川理综,2A)
(7)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2013·四川理综,2C)
(8)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2013·四川理综,2D)
(9)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7D)
(10)KClO3和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3和SO3为电解质(×)
(2013·重庆理综,2A)
1.物质组成和分类中的认识误区
(1)错误地认为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①若某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的单质混合而成,如O2、O3组成的混合气体就是混合物。
②分子式相同的化合物可能存在同分异构体,如C4H10的结构有两种,正丁烷和异丁烷,二者组成混合物。
(2)错误地认为能电离出H+的物质一定是酸,如NaHSO4为一种盐。
(3)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要明确以下几点:
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MnO2是不成盐氧化物。
③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
④酸性氧化物也可以和酸反应,如SiO2+4HF===SiF4↑+2H2O、SO2+2HNO3(浓)===H2SO4+2NO2。
2.胶体制备及性质中的易错点
制备Fe(OH)3胶体时,应向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1~2 mL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饱和FeCl3溶液不能过量,也不能持续加热,因为过量的FeCl3和加热都会使胶体发生聚沉。
(一)把握分类标准 理清物质类别
1.有资料表明:火星表面富含硫酸盐和硅酸盐。火星上的水可能以冰块和霜冻的形式存在于南北两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上的水中肯定不含SiO
B.水是共价化合物
C.Al2O3·2SiO2·2H2O属于氧化物
D.硅酸钠、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
答案 B
解析 大部分硅酸盐难溶于水,但也有一些硅酸盐能溶于水,如Na2SiO3,所以火星表面上的水中可能存在SiO,A错误;Al2O3·2SiO2·2H2O属于硅酸盐,不属于氧化物,C错误;尽管BaSO4难溶于水,但BaSO4属于强电解质,水属于弱电解质,D错误;水中氢、氧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B正确。
2.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及分类正确的是( )
A.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NH3是电解质
B.明矾、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都是纯净物
C.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D.SiO2、NO2、Al2O3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答案 B
解析 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是因为NH3溶于水发生了NH3+H2ONH3·H2O,NH3·H2ONH+OH-,NH3·H2O是电解质,NH3是非电解质;人造丝是纤维素不是蛋白质;NO2不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
3.下列有关物质分类一定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盐酸、氢氧化钡、明矾
B.弱电解质:甲酸、纯碱、醋酸铵
C.非电解质:液氨、二氧化硫、苯
D.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
答案 C
解析 A项,盐酸属于混合物;B项,纯碱、醋酸铵均属于强电解质;D项,C2H4O2、C3H6O2除可代表羧酸外,还可代表酯类。
(二)明确物质类别的从属关系
4.下表所列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
选项
X
Y
Z
A
光导纤维
酸性氧化物
复合材料
B
纯碱
碱
化合物
C
电解质
化合物
纯净物
D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放热反应
答案 C
解析 A项,SiO2不是复合材料;B项,纯碱不是碱,而是盐;D项,氧化还原反应并不都是放热反应,如C+CO22CO,属于吸热反应。
5.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重叠关系
B.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C.溶液与胶体属于并列关系
D.离子化合物和电解质属于交叉关系
答案 C
解析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A中二者属于包含关系;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也属于包含关系;溶液与胶体同属于分散系,是并列关系;离子化合物和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
(三)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6.下列各图所示的现象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
A.图①:日光下的树林
B.图②: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C.图③:用激光笔照射氢氧化铁胶体
D.图④:钠的焰色反应实验
答案 D
解析 图①:空气是一种胶体,日光穿过空气照射到地面上,此过程中实际上发生了丁达尔效应;图②:长江水从上游携带着大量的泥沙,主要以胶体的形式存在,在入海口遇到海水,海水含大量的电解质,发生胶体的聚沉而形成三角洲;图④:焰色反应是电子的跃迁释放能量的结果,与胶体的性质无关。
7.下列关于胶体的性质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和消毒剂
B.将饱和的FeCl3溶液加热煮沸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C.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D.提纯胶体用的渗析原理与从悬浊液过滤获取沉淀的原理相似
答案 D
解析 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可作净水剂,它不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于消毒,A项错;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将FeCl3溶液滴入沸水,继续加热至红褐色透明液体停止加热,B项错;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的本质区别是溶液中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C项错。
8.纳米材料是指颗粒直径在1~100 nm范围内的材料。纳米技术所带动的技术革命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远远超过电子技术。下列关于纳米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可制得液溶胶
B.用纳米级金属颗粒粉剂作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C.将单质铜制成“纳米铜”时,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但并不能说明“纳米铜”比铜片更易失电子
D.银器能抑菌、杀菌,纳米银粒子填入内衣织物中,有奇异的抑菌、杀菌效果
答案 B
解析 纳米材料粒子的直径在1 ~100 nm范围内,与胶体粒子直径范围相同,A项正确;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但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B项不正确;与块状固体相比,纳米颗粒直径小,表面积大,因而能使化学反应的速率加快,化学活性增强,C项正确;银为重金属,重金属粒子可使蛋白质变性,故有杀菌作用,D项正确。
题型2 物质变化类型的判断
1.(2014·重庆理综,1)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明矾用作净水剂 B.液氨用作制冷剂
C.氢氟酸刻蚀玻璃 D.生石灰作干燥剂
答案 B
解析 明矾净水的原理是Al3+发生水解反应生成Al(OH)3胶体而具有吸附性,吸附水中悬浮物作净水剂,涉及化学变化,选项A不符合题意;液氨作制冷剂的原理是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而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不涉及化学变化,选项B符合题意;氢氟酸刻蚀玻璃的反应原理为SiO2+4HF===SiF4↑+2H2O,涉及化学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生石灰吸水后与水发生反应:CaO+H2O===Ca(OH)2,涉及化学反应,选项D不符合题意。
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答案 A
解析 A项,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冰箱中的异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正确;B项,油污属于酯类物质,可以在热碱水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和有机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正确;C项,该过程利用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水果产生的乙烯,属于化学变化,故不正确;D项,硅胶起吸水作用,铁粉起还原剂作用,防止食物被氧化,属于化学变化,故不正确。
3.下列关于物质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①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来实现(2013·福建理综,6B)
②自行车钢架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2012·广东理综,7C)
③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2013·山东理综,7B)
④“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2013·福建理综,6D)
⑤232Th转化233U是化学变化(2013·上海,3C)
答案 ②④
解析 ①结晶法获取食盐,蒸馏法淡化海水均是物理变化,错;③煤的干馏、煤的气化、液化等煤加工都是化学变化,错;④“地沟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可用于制肥皂;⑤核素之间转化时,原子核发生了变化,不是化学研究的范畴,错。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
(1)常见的物理变化:①物质三态变化;②金属导电;③蒸馏和分馏;④挥发、升华;⑤吸附、盐析、渗析;⑥溶解、潮解;⑦焰色反应。
(2)常见的化学变化:①风化、硫化、老化、裂化、硝化、钝化、硬化、氢化、水化、皂化、炭化、催化、酯化、同素异形体的相互转化;②脱水、变性;③干馏;④分解、水解、裂解、电解、电镀、电化学腐蚀、电解质溶液导电;⑤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
2.绿色化学的特点
研究对环境没有任何副作用的化学试剂、化学制品和化学工艺。它包括:①开发绿色反应,将原子利用率提高到100%;②使用无毒无害的原料;③选用无毒无害的催化剂;④使用无毒无害的溶剂;⑤发展“绿色工艺”;⑥开发和生产绿色产品。
(一)把握分类标准、判断物质变化
1.下列有关物质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熔融态的Al2O3导电、12C转化为14C都属于化学变化
B.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
C.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沾有油污的器具时涉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D.将盛有NO2气体的密封烧瓶,放入热水中气体颜色加深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答案 C
解析 A项熔融态的Al2O3导电的同时,Al3+和O2-分别在阴阳两极放电是化学变化,12C转化为14C不是化学研究的范畴,不属于化学变化,A项错;B项,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种类型,B项错;D项,2NO2(红棕色)N2O4(无色),ΔH<0,放入热水中,平衡向左移动,颜色加深是化学变化,D项错。
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还原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离子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置换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加聚和加成反应的原子利用率都是100%
答案 D
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分类标准不同,都存在交叉关系。
3.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且都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是( )
A.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冷却NO2气体
B.用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加热氯化铵晶体
C.木炭吸附NO2气体;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
D.向酚酞溶液中加入Na2O2;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答案 C
解析 A项中,后者会发生2NO2N2O4转化;B项中,NH4Cl分解过程中没有明显颜色变化;D项中,易忽视Na2O2的漂白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
(二)绿色化学思想的应用
4.“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公害化学,下列叙述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
A.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型电动汽车,以解决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
B.大力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以缓解能源紧缺
C.研制新型杀虫剂,使它只对目标昆虫有毒杀作用而对其他昆虫无害
D.工业上用废铜制取胆矾CuSO4·5H2O:
2Cu+O2+2H2SO4(稀)+8H2O2CuSO4·5H2O
答案 B
解析 “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不产生废弃物,原子利用率为100%。B项中可燃冰是不可再生资源,而且大量使用必然会加剧温室气体的排放,显然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
5.化学与资源、环境、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PM2.5(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的存在能够形成丁达尔效应
B.煤燃烧时加入少量的生石灰可以减少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排放
C.将造纸废水通过高压水井压到地下,节约生产成本
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答案 B
解析 1微米是1 000纳米,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污染。
(三)用分类思想,理解物质之间的转化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eCl3、Na2O2、CuS均可由相应单质直接化合生成
B.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KNO3固体,铜粉溶解
C.“溶洞”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碳酸钙与水、CO2的反应
D.氢氧化铝、碳酸铵都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酸、碱、盐、单质及其氧化物之间转化关系的有关判断。铜和单质硫化合生成Cu2S,A不正确;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和稀硫酸反应,但能溶于稀HNO3,B正确;碳酸钙与溶有CO2的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又生成的CaCO3沉积下来,并放出CO2,上述反应重复发生从而形成“溶洞”,C正确。
7.(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60周年国庆阅兵车HQE顶级红旗采用全铝车身,铝的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
B.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沾有油污的器具时发生的主要是化学变化
C.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因在“光在纤维中的传输应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做出了突破性成就,而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为SiO2
D.液氨、液氯、液态氯化氢都是非电解质
E.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云、雾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F.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分子数目也不变
(2)人们对酸碱的认识,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
①1887年阿仑尼乌斯提出电离理论。
②1923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和英国化学家劳莱提出了质子论:凡是能够释放质子(氢离子)的任何含氢原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与质子(氢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按质子理论,下列粒子的水溶液既可看作酸又可看作碱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H2O B.NH C.OH- D.HCO
E.CH3COO- F.Cl-
③1923年路易斯(Lewis)提出了广义的酸碱概念:凡是能给出电子对而用来形成化学键的物质是碱;凡是能和电子对结合的物质都是酸。如
酸(电子对接受体) 碱(电子对给予体) 反应产物
H+ + [OH]- ―→ HOH
试指出下列两个反应中的酸或碱:
H3BO3+H2O===H++[B(OH)4]-
该反应中的碱是________(填“H3BO3”或“H2O”);
CuCl2+4NH3===[Cu(NH3)4]2++2Cl-
该反应中的酸是________(填“CuCl2”或“NH3”)。
答案 (1)ADF (2)②AD ③H2O CuCl2
解析 (1)A项中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B项中热的纯碱溶液水解程度大,碱性强,其溶解油脂的能力强,是化学变化;D项中液氯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液态氯化氢是电解质,其水溶液能导电,错误;F项中化学变化前后虽然原子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但其分子数可能改变,错误,故选A、D、F。
(2)②H2O结合H+为H3O+,又可给出H+为OH-;NH可给出质子但不能结合H+;OH-、CH3COO-、Cl-只能结合H+,可看成碱;HCO可结合H+变为H2CO3,又能给出H+变为CO
,故可视为酸又可视为碱。
③在H3BO3+H2O===H++[B(OH)4]-中,H2O给出电子对,故为碱;在CuCl2+4NH3===[Cu(NH3)4]2++2Cl-中,CuCl2中的Cu2+结合电子对形成[Cu(NH3)4]2+,故为酸。
题型3 化学用语的正确使用
1.(2014·江苏,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B.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Br
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间二甲苯的结构简式:
答案 B
解析 A项,Na2O2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B项,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其质量数为35+45=80,可表示为Br;C项,硫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其结构示意图为,在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S2-,故S2-的结构示意图为;D项,间二甲苯中,两个—CH3处于苯环上相间的两个碳原子上,其结构简式为
2.(2013·海南,2)下列化合物的俗称与化学式不对应的是( )
A.绿矾-FeSO4·7H2O
B.芒硝-Na2SO4·10H2O
C.明矾- Al2(SO4)3·12H2O
D.胆矾- CuSO4·5H2O
答案 C
1.化学用语正误的判断方法
2.化学用语使用的误区
(1)电子式:离子(或根)带电荷,基团不显电性。如OH-为,—OH为。
(2)结构简式需保留官能团,如CH2===CH2,不能写成CH2CH2,还要注意有机物中原子的连接情况,如,不能写成。
(3)水解方程式
①一般均用“”表示,产物不用标注“↓”和“↑”,但完全水解用“===”表示,产物需标注“↑”和“↓”。如Al3++3HCO===Al(OH)3↓+3CO2↑;
②强碱弱酸盐的水解方程式分步书写。如S2-+H2OHS-+OH-、HS-+H2OH2S+OH-。
③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方程式一步写出,如Al3++3H2OAl(OH)3+3H+。
(一)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
1.正确写出下列物质俗名的主要成分或化学式
物质俗名
主要成分及化学式
钡餐、重晶石
BaSO4
绿矾
FeSO4·7H2O
明矾
KAl(SO4)2·12H2O
生石膏
CaSO4·2H2O
胆矾、蓝矾
CuSO4·5H2O
磁性氧化铁
Fe3O4
刚玉(蓝宝石、红宝石)
天然产Al2O3晶体
大理石(方解石、石灰石)
CaCO3
孔雀石(铜绿)
Cu2(OH)2CO3
水晶、石英
SiO2
铝热剂
铝粉+某些金属氧化物
福尔马林
35%~40%的甲醛的水溶液
高炉煤气
CO,CO2等混合气体
水煤气
CO、H2
天然气(沼气)
CH4
液化石油气
C3H8、C4H10为主
光化学烟雾
NOx、烃类在光照下产生的有毒气体
纯碱、苏打
Na2CO3
小苏打
NaHCO3
烧碱、苛性钠
NaOH
熟石灰、消石灰
Ca(OH)2
碱石灰
NaOH与CaO的混合物
双氧水
H2O2
干冰
CO2
(二)物质表示法的正误判断
2.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任何原子均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
(2)H2O的电子式为H+[]2-H+( )
(3)Na2O2的电子式为Na+[]2-Na+( )
(4)CO2的结构式为O===C===O( )
(5)S2-的结构示意图为( )
(6)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
(7)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2H5OH( )
(8)氚的符号为T(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CO2的电子式:
B.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H—Cl—O
C.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D.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C
答案 D
解析 CO2分子中碳氧之间是两对共用电子对;HClO的分子结为Cl—O—H。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或名称,表达错误的是( )
A.COCl2分子的结构式:
B.苯分子的比例模型:
C.碳正离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的比值为3∶2
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 C
解析 碳正离子中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8。
(三)表示物质变化的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注意事项:
(1)切记“答非所问”,看清题目要求是让写化学方程式还是写离子方程式。
(2)方程式不能漏写小分子物质,如酯化反应生成的水。
(3)方程式必须配平,各物质的计量数不能有公约数;离子方程式要满足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化学计量数要与焓变相对应。
(4)有反应条件的必须准确注明反应条件,如:
“点燃、△、电解、催化剂、高温等”。
(5)分清是“===”还是“”,如盐溶液中一种离子水解方程式一定用“”而不能用“===”,其产物也不能标“↓”或“↑”,弱酸、弱碱的电离一定要用“”,完全的双水解反应就不能用“”,必须用“===”,若有气体或沉淀则标“↓”或“↑”;有机化学方程式都用“―→”。
5.请订正下面的错误。
(1)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2S+3O2===2S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lCl3溶液呈酸性的原因:Al3++3H2O===Al(OH)3↓+3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OH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2OH-===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合成氨反应:N2+3H22NH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上用氧化铝为原料制备金属铝:2Al2O34Al+3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NH4Cl溶液和NaOH溶液加热反应:NH+OH-NH3·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钢铁吸氧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O2+2H2O===4OH-+4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实验室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MnO2+4HCl===MnCl2+Cl2↑+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Cu(NO3)2+2NO2↑+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 g肼气体燃烧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热量16.7 kJ。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H4+O2===N2+2H2O
ΔH=+16.7 kJ。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2Cu2++4OH-===2Cu+O2↑+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a2++OH-+H++SO===BaSO4↓+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铝—海水电池的负极反应式:Al-3e-+4OH-===AlO+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碳酸氢钠在水中电离:NaHCO3Na++H++C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HCO的水解方程式:HCO+H2OH3O++C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NaHSO4熔化时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NH4Cl溶液呈酸性的原因:NH+H2ONH4OH+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NH4Cl固体和消石灰加热制NH3:2NH4Cl+Ca(OH)2CaCl2+2NH3↑+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实验室制Cl2:4HCl(浓)+MnO2===MnCl2+Cl2↑+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实验室利用H2O2分解制O2:2H2O22H2O+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 g氢气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2.9 kJ,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H2(g)+O2(g)H2O(l) ΔH=-142.9 kJ。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S+O2SO2
(2)Al3++3H2OAl(OH)3+3H+
(3)H++OH-===H2O
(4)N2+3H22NH3
(5)2Al2O34Al+3O2↑(冰晶石可不写)
(6)NH+OH-NH3↑+H2O
(7)O2+2H2O+4e-===4OH-
(8)MnO2+4H++2Cl-Mn2++Cl2↑+2H2O
(9)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10)N2H4(g)+O2(g)===N2(g)+2H2O(g)
ΔH=-534.4 kJ·mol-1
(11)2Cu2++2H2O2Cu+O2↑+4H+
(12)Ba2++2OH-+2H++SO===BaSO4↓+2H2O
(13)Al-3e-===Al3+
(14)NaHCO3===Na++HCO、HCOH++CO
(15)HCO+H2OH2CO3+OH-
(16)NaHSO4Na++HSO
(17)NH+H2ONH3·H2O+H+
(18)Cu+2H2SO4(浓)CuSO4+SO2↑+2H2O
(19)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0)4HCl(浓)+MnO2MnCl2+Cl2↑+2H2O
(21)2H2O22H2O+O2↑
(22)H2(g)+O2(g)===H2O(l) ΔH=-285.8 kJ·mol-1[或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相关文档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基2021-07-056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状2021-07-0518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状2021-07-0530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与STSE2021-07-057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方2021-07-0510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与可持2021-07-0513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基2021-07-059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2021-07-058页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常2021-07-0516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计量在2021-07-0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