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7.50 KB
- 2021-07-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四节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课后提能 层级练
1.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A.2H++2e-===H2↑
B.Fe2++2e-===Fe
C.2H2O+O2+4e-===4OH-
D.Fe3++e-===Fe2+
解析:选C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正极反应为2H2O+O2+4e-===4OH-。
2.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
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
B.金属护栏表面涂漆
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
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
解析:选A 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即使用了外加电流,A正确;金属护栏表面涂漆,是一种使用外加涂层而使金属隔绝空气和水分的保护方法,B错误;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也是一种使用外加涂层而使金属隔绝空气和水分的保护方法,C错误;地下钢管连接镁块,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错误。
3.下列有关金属的保护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使用的快餐杯表面有一层搪瓷,若搪瓷层破损后仍能起到防止铁生锈的作用
B.白铁(镀锌铁)镀层破损后,铁皮的腐蚀速率很慢
C.轮船的船壳水线以下常装有一些锌块,这是利用了牺牲阴极的阳极保护法
D.钢铁制造的暖气管道外常涂有一层沥青,这是钢铁的电化学保护法
解析:选B 涂层破损后,铁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因而搪瓷层不能对破损部分进行保护,A错误;镀层破损后由于锌的金属性比铁强,和铁构成原电池,锌作负极,保护铁不被腐蚀,B正确;应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错误;应是用沥青作涂层的涂层保护法,D错误。
4.以下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
A.镀锡铁器比镀锌铁器表面破损时更易被腐蚀
B.纯铁不容易生锈
C.镶有相邻的银牙和金牙容易引起头痛
D.输送氯气的钢管易被氯气腐蚀
解析:选D A项中镀锡铁器表面破损时形成原电池,Fe作负极,易被腐蚀,而镀锌铁器表面破损时形成原电池,Fe作正极,被保护;B项中纯铁不能形成原电池,所以不容易被腐蚀;C项中相邻的银牙和金牙容易形成原电池产生电流,使人头痛恶心;D项中铁和Cl2
9
直接发生反应,为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无关。
5.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
B.图2中,插入溶液中的铁棒容易溶解,主要是发生电化学腐蚀
C.图3中,燃气灶的中心部位容易生锈,主要是由于高温下铁发生化学腐蚀
D.图4中,用牺牲镁块的方法来防止地下钢铁管道的腐蚀,镁块相当于原电池的正极
解析:选C 铁棒越靠近海水液面处腐蚀越严重,因为该处O2浓度最大,A错误;铁棒作为电解池的阴极被保护,B错误;镁块相当于原电池的负极,D错误。
6.为探究钢铁的吸氧腐蚀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正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O2+2H2O+4e-===4OH-
B.将石墨电极改成Mg电极,难以观察到铁锈生成
C.若向自来水中加入少量NaCl(s),可较快地看到铁锈
D.分别向铁、石墨电极附近吹入O2,前者铁锈出现得快
解析:选D 铁是负极,失电子被氧化成Fe2+,在正极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OH-,反应式为O2+2H2O+4e-===4OH-,A项正确;将氧气吹向石墨电极的腐蚀速率比吹向铁电极快,D项错误;向自来水中加入NaCl(s),可使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加快腐蚀速率,C项正确;若将石墨电极换成Mg电极,则负极为Mg,Fe被保护,难以看到铁生锈,B项正确。
7.潜艇的金属外壳浸在海水中,在海水和空气的作用下会被腐蚀。
(1)若海水呈中性,一艘钢制外壳的潜艇在海水中发生腐蚀的电极反应式为: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有效地保护潜艇,下列措施中最好的是________。
A.采用纯铁制造潜艇外壳
B.采用耐腐蚀的合金制造潜艇外壳
9
C.在潜艇外壳上涂一层油
D.在潜艇外壳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
答案:(1)O2+2H2O+4e-===4OH-
2Fe-4e-===2Fe2+
(2)D
8.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实验室研究海水对铁闸不同部位腐蚀情况的剖面示意图。
①该电化学腐蚀称为________。
②图中A、B、C、D四个区域,生成铁锈最多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③以锌为负极,采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防止铁闸的腐蚀,图中锌块的固定位置最好应在________处(填字母)。
(2)石墨可用于自然水体中铜件的电化学防腐,完成如图防腐示意图,并作相应标注:
(3)如图所示的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_。
解析:(1)①金属在中性或较弱的酸性条件下发生的是吸氧腐蚀。②发生吸氧腐蚀,越靠近液面接触到的O2越多,腐蚀得越严重。③锌块应固定在腐蚀最严重的C处形成原电池,锌作负极,铁闸作正极,得到保护。(2)要用石墨通过电化学腐蚀保护铜,只能用电解池原理,碳接电源正极,铜接电源负极。(3)当电解质溶液相同时,同一金属腐蚀的快慢是电解池的阳极>原电池的负极>化学腐蚀>原电池的正极>电解池的阴极。
9
答案:(1)①吸氧腐蚀 ②B ③C(2)(3)④>②>①>③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镀锡的铁)更易被腐蚀
②钢铁表面常易锈蚀生成Fe2O3·xH2O
③锌和铁构成原电池时,铁作负极
④铅蓄电池中铅作负极,PbO2作正极,两极浸到稀H2SO4中
A.只有②④ B.只有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 镀层破损后,白铁形成原电池时,因为锌比铁活泼,易失电子,从而保护了铁,而马口铁破损后,因为形成原电池时,铁比锡活泼,铁被腐蚀,所以在镀层破损后,马口铁比白铁更易被腐蚀,①说法错误;钢铁无论发生析氢腐蚀或吸氧腐蚀,铁都是失电子变成Fe2+,吸氧腐蚀更普遍,O2得电子变成OH-,与Fe2+结合生成Fe(OH)2,Fe(OH)2在空气中很易被氧化成Fe(OH)3,因此铁锈的成分常用Fe2O3·xH2O表示,②说法正确;锌和铁构成原电池时,锌比铁活泼,应该是锌作负极,③说法不正确;④说法正确,故A正确。
2.铜板上铁铆钉处的吸氧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B.此过程中还涉及反应:4Fe(OH)2+2H2O+O2===4Fe(OH)3
C.此过程中铜并不被腐蚀
D.此过程中电子从Fe移向Cu
解析:选A 该图表示为吸氧腐蚀,其中铁铆钉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铜板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当形成Fe(OH)2后,还有4Fe(OH)2+O2+2H2O===4Fe(OH)3这个反应,故A项错误,B、C、D项正确。
3.如图所示,将紧紧缠绕不同金属的铁钉放入培养皿中,再加入含有适量酚酞和NaCl的琼脂热溶液,冷却后形成琼胶(离子在琼胶内可以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9
A.a中铁钉附近呈现红色
B.b中铁钉上发生还原反应
C.a中铜丝上发生氧化反应
D.b中铝条附近有气泡产生
解析:选B a中铁比铜活泼,铁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铜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分别为负极:2Fe-4e-===2Fe2+,正极:O2+2H2O+4e-===4OH-,因此A、C不正确;b中铝比铁活泼,铝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铁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分别为负极:4Al-12e-===4Al3+,正极:3O2+6H2O+12e-===12OH-,因此B正确,D不正确。
4.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Ⅰ和装置Ⅱ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Fe2+
B.装置Ⅰ和装置Ⅱ中正极反应均是O2+2H2O+4e-===4OH-
C.装置Ⅰ和装置Ⅱ中盐桥中的阳离子均向右侧烧杯移动
D.放电过程中,装置Ⅰ左侧烧杯和装置Ⅱ右侧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解析:选D 装置Ⅰ中,由于Zn比Fe活泼,所以Zn作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Fe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由于正极有OH-生成,因此溶液的pH增大。装置Ⅱ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由于正极不断消耗H+,所以溶液的pH逐渐增大,A、B项错误,D项正确;盐桥中的阳离子移向原电池的正极,C项错误。
5.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9
A.图a中,铁钉易被腐蚀
B.图b中,开关由M改置于N时,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
C.图c中,接通开关时Zn腐蚀速率增大,Zn上放出气体的速率也增大
D.图d中,Zn-MnO2干电池自放电腐蚀主要是由MnO2的氧化作用引起的
解析:选B 图a中铁钉与溶液不接触,不能形成原电池,因此不易被腐蚀,A错误;图b中开关置于M时,Cu-Zn合金作负极,由M改置于N时,Cu-Zn合金作正极,腐蚀速率减小,B正确;图c中接通开关时Zn作负极,腐蚀速率增大,但氢气在Pt极上放出,C错误;NH水解使溶液显酸性,Zn在酸性条件下被腐蚀,主要由Zn的还原作用引起,而不是MnO2的氧化作用引起的,D错误。
6.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圈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处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
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
解析:选B 液滴边缘O2多,在碳粒上发生正极反应:O2+2H2O+4e-===4OH-。液滴下的Fe发生负极反应:Fe-2e-===Fe2+,为腐蚀区(a),B选项正确;阴离子应移向负极,即Cl-由b区向a区迁移,A选项错误;液滴下的Fe因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C选项错误;铜螺丝钉在铁板上,Cu不如铁活泼,作正极,负极反应为Fe-2e-===Fe2+,D选项错误。
7.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请回答钢铁腐蚀、防护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9
(1)生产中可用盐酸来除铁锈,现将一生锈的铁片放入盐酸中,当铁锈被除尽后,发生的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哪个装置可防止铁棒被腐蚀________。
(3)在实际生产中,可在铁件的表面镀铜防止铁被腐蚀。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
①A电极对应的金属是________(写元素符号),B电极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电镀前铁、铜两片金属质量相同,电镀完成后将它们取出洗净、烘干、称量,二者质量差为5.12 g,则电镀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为________ mol。
③镀层破损后,镀铜铁比镀锌铁更容易被腐蚀,请简要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Fe2O3和盐酸反应生成Fe3+,2FeCl3+Fe===3FeCl2。
(2)B项是牺牲阳极(Zn)的阴极(Fe)保护法,D是外加电流的阴极(Fe)保护法。
(3)①电镀的特点是:待镀金属作阴极,镀层金属作阳极,则A为阳极应是铜,B为阴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
②两极质量差为5.12 g,则每极变化质量为=2.56 g,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0.08 mol。
③镀层破损后易形成原电池,铁比铜活泼,铁作负极更易被腐蚀。
答案:(1)2FeCl3+Fe===3FeCl2
(2)BD
(3)①Cu Cu2++2e-===Cu
②0.08
9
③铁比铜活泼,镀层破坏后,在潮湿环境中形成原电池,铁为负极,加速铁的腐蚀(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8.如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金属腐蚀条件的实验装置图,试分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起始时甲、乙、丙三套装置的导管中液面高度相同,过一段时间后液面最高的是________。铁粉腐蚀的速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用甲、乙、丙填写)________。
(2)通过甲、乙装置的对比说明钢铁中碳的含量越________(填“高”或“低”)越易腐蚀。
(3)乙装置中发生电化学腐蚀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乙、丙装置研究的结果分析,可采用何种防护措施来减缓金属的腐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解析:铁粉、炭粉—食盐水构成原电池,发生吸氧腐蚀,故乙中液面最高;甲中铁粉中的少量碳也能发生吸氧腐蚀,但由于C的含量少,故不如乙中Fe腐蚀得快,丙中乙醇为非电解质,铁粉、炭粉形不成原电池,Fe受到保护,故可把钢铁放在油脂或有机溶剂中进行防护。
答案:(1)乙 乙>甲>丙(2)高(3)2H2O+O2+4e-===4OH-(4)将金属放在油脂或有机溶剂中
9.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弱酸性条件下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类型的影响因素,将混合均匀的新制铁粉和炭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如图1)。从胶头滴管中滴入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的压强变化。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编号
实验目的
炭粉/g
铁粉/g
醋酸/%
①
为以下实验作参照
0.5
2.0
90.0
②
醋酸浓度的影响
0.5
36.0
③
0.2
2.0
90.0
(2)编号①实验测得容器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2。t2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其原因是铁发生了________腐蚀,请在图3中用箭头标出发生该腐蚀时电子流动方向;此时,炭粉表面发生了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
(3)该小组对图2中0~t1时压强变大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
假设一:发生析氢腐蚀产生了气体;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探究醋酸浓度对电化学腐蚀的影响时,应保证炭粉和铁粉的质量与参照实验相同,因此实验②中铁粉为2.0 g;对比实验①和③可知,铁粉的质量及醋酸的浓度相同,而炭粉的质量不同,显然探究的是炭粉的含量对铁的电化学腐蚀的影响。
(2)当铁发生析氢腐蚀时,由于生成H2,容器的压强不断增大,而发生吸氧腐蚀时,由于消耗O2,容器的压强不断减小,t2时容器的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说明铁发生了吸氧腐蚀,此时Fe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炭粉作正极,O2在其表面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3)Fe发生电化学腐蚀时,放出热量,使体系的温度升高。
答案:(1)②2.0 ③炭粉含量的影响
(2)吸氧 还原 2H2O+O2+4e-===4OH-
(3)反应放热,温度升高
9
相关文档
- 2019高中化学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2021-07-055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化学第四章电化2021-07-059页
- 2020年高中化学 第4章 电化学基础2021-07-055页
- 广西专用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2021-07-0542页
- 2019届二轮复习电化学基础作业(全国2021-07-0512页
- 2019届二轮复习电化学基础作业(全国2021-07-0513页
- 2020年高中化学 第4章 电化学基础2021-07-055页
- 2019高中化学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2021-07-055页
- 高中化学第四章电化学基础3电解池12021-07-053页
- 2019届二轮复习电化学基础作业(全国2021-07-0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