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2.50 KB
  • 2021-07-06 发布

2019届一轮复习鲁科版元素与物质的分类学案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 [教材基础——自热身]‎ ‎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2.同素异形体 ‎(1)概念:同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叫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形成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3)性质差异: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3.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知能深化——扫盲点]‎ ‎1.常见的气体混合物 水煤 气 爆鸣 气 天然 气 焦炉 气 高炉 煤气 石油 气 裂解 气 主要成分 CO、‎ H2‎ H2、‎ O2‎ CH4‎ H2、CH4‎ 等 CO、CO2、‎ N2等 丙烷、‎ H2等 烷烃、‎ H2等 ‎2.常见的液体混合物 氨水 氯水 王水 硬水 水 玻璃 福尔 马林 汽油 主要成分 NH3、‎ H2O Cl2、‎ H2O 盐酸、‎ 硝酸 含Ca2+、‎ Mg2+较 多的水 Na2SiO3、‎ H2O 甲醛、‎ H2O C5~C11‎ 的烃  ‎ ‎3.常见的固体混合物 碱石灰 漂白粉 玻璃 水泥 铝热剂 主要成分 CaO、‎ NaOH Ca(ClO)2、‎ CaCl2   ‎ Na2O·CaO·‎ ‎6SiO2‎ ‎3CaO·SiO2、‎ ‎2CaO·SiO2、‎ ‎3CaO·Al2O3‎ Al、金属 氧化物 ‎ ‎[对点练]‎ 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冰水混合物 ②爆鸣气 ③铝热剂 ④普通玻璃 ‎⑤水玻璃 ⑥有机玻璃 ⑦漂白粉 ⑧TNT ⑨H2SO4‎ ‎⑩含氧40%的氧化镁 ⑪花生油 ⑫福尔马林 ⑬密封保存的NO2气体 ⑭CuSO4·5H2O ⑮液氯 ⑯王水 ‎⑰KAl(SO4)2·12H2O ⑱分子式为C5H10的烃 ⑲分子式为C7H8的芳香烃 以上物质中一定为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一定为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 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⑧⑨⑩⑭⑮⑰⑲ ②③④⑤⑥⑦⑪⑫⑬⑯ ⑱‎ ‎[题点全练——过高考]‎ 题点一 物质组成的基本概念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 B.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C.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 D.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解析:选B A项,化学变化中的单原子分子不能再分,如He、Ne等;C项,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NaCl,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是由分子保持的;D项,可能为混合物,如Na2O、Na2O2。‎ ‎2.(2018·江西南昌模拟)已知:①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它是由硫黄、木炭粉和硝石组成的;②油条中铝含量超标十分普遍,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食品安全隐患。油条无铝配方由碳酸氢钠(小苏打)和臭粉组成。下列关于硝石和臭粉的成分组合正确的是(  )‎ A.KNO3、NH4HCO3 B.KNO3、Na2CO3‎ C.HNO3、(NH4)2CO3 D.NH4NO3、Na2CO3‎ 解析:选A 硝石的主要成分是KNO3,这属于应该记住的知识,对于“臭粉”,顾名思义,其本身会散发出不好闻的气味,应是NH4HCO3,因为NH4HCO3易分解,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NH3。‎ 题点二 纯净物、混合物的判断 ‎3.(2018·铜陵模拟)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①陶瓷 ②水泥 ③玻璃 ④漂白粉 ⑤胆矾 ⑥氯水 ⑦液氯 A.①③⑤ B.②④⑥ ‎ C.⑤⑦ D.⑥⑦‎ 解析:选C ①陶瓷的主要成分是SiO2和硅酸盐,属于混合物;②水泥是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的混合物;③玻璃是硅酸钠、硅酸钙、SiO2的混合物;④漂白粉是CaCl2、Ca(ClO)2的混合物;⑤胆矾是CuSO4·5H2O,属于纯净物;⑥氯水是Cl2的水溶液,含有多种微粒,属于混合物;⑦液氯是液态氯的单质,属于纯净物。‎ ‎4.有下列物质:①氧气 ②二氧化碳 ③臭氧(O3) ④盐酸 ‎⑤铁 ⑥碳酸钠 ⑦空气 ⑧氢氧化钠 ⑨冰、水混合物 ‎(1)其中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②③⑨ (2)⑤ (3)⑥⑧ (4)①③‎ ‎(5)①③⑤ (6)②⑥⑧⑨ (7)④⑦‎ ‎[教材基础——自热身]‎ ‎1.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 ‎2.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树状分类 无机化合物 ‎[知能深化——扫盲点]‎ 物质分类的3大误区 误区1 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1)若某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的单质混合而成,如O2、O3组成的混合气体就是混合物,由 12C和 13C组成的石墨则是纯净物。‎ ‎(2)分子式相同的化合物可能存在同分异构体,最简式相同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同一物质。如C4H10的结构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二者组成混合物;C2H4与C3H6最简式相同,但前者为乙烯,后者为丙烯或环丙烷。‎ 误区2 溶液呈酸性的物质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一定是碱 ‎(1)NaHSO4、CuSO4、NH4Cl溶液呈酸性,这些物质均属盐。‎ ‎(2)Na2CO3、NaHCO3溶液呈碱性,这些物质均属盐。‎ 误区3 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相对应 ‎(1)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 ‎(3)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Fe3O4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对点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水混合物属于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 B.纯碱属于碱、甘油属于油脂 C.NaHSO4、NaHCO3都属于酸式盐,溶液都呈酸性 D.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解析:选A B项,甘油属于醇,不属于油脂;C项,NaHCO3溶液呈碱性;D项,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 ‎[题点全练——过高考]‎ ‎1.(2018·广东七校联考)中国丝绸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色泽光亮。这种“碱剂”可能是(  )‎ A.食盐         B.火碱 C.草木灰 D.胆矾 解析:选C 由题中信息可知,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应首先排除B项,该“碱剂”的水溶液应呈碱性,则可能是草木灰,因为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K2CO3水解使溶液呈碱性。‎ ‎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 A.混合物:空气、王水、水玻璃、熟石灰 B.化合物:烧碱、氯化氢、干冰、明矾 C.电解质:干冰、胆矾、铁、生石灰、盐酸 D.单质:液态氧、白磷、氮气、碘酒 解析:选B A项,熟石灰是纯净物;B项,全是化合物;C项,干冰是非电解质,铁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盐酸是混合物;D项,碘酒是混合物。‎ ‎3.下表所列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选项 X Y Z A 光导纤维 酸性氧化物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B 纯碱 碱 化合物 C 电解质 化合物 纯净物 D H2SO4‎ 含氧酸 强酸 解析:选C A项,光导纤维属于酸性氧化物,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但不存在从属关系;B项,纯碱不是碱而是盐;C项,电解质是化合物,化合物都是纯净物;D项,H2SO4是含氧酸,但含氧酸不一定都是强酸。‎ ‎ [教材基础——自热身]‎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 从宏观 上判断 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反之为物理变化 从微观 上判断 有旧化学键断裂,同时有新化学键形成的是化学变化;只有化学键断裂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NaCl晶体的熔化 ‎2.常见化学术语的变化类型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三馏”‎ 蒸馏、分馏 干馏 ‎“四色”‎ 焰色反应 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 ‎“五解”‎ 潮解 分解、裂解、水解、电解 ‎“十八化”‎ 熔化、汽化、‎ 液化、酸化 氧化、氢化、水化、风化、钝化、皂化、炭化、催化、硫化、酯化、硝化、裂化、卤化、油脂硬化 ‎3.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关系 ‎[知能深化——扫盲点]‎ 试举例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物质转化过程:‎ ‎①金属+盐―→盐和金属:‎ Zn+CuCl2===ZnCl2+Cu ‎②金属+酸―→盐和氢气:‎ Fe+H2SO4===FeSO4+H2↑‎ ‎③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 CaCaOCa(OH)2CaCl2‎ ‎④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盐:‎ SSO2H2SO3CaSO3‎ ‎⑤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盐:‎ CaO+SO3===CaSO4‎ ‎⑥碱+盐―→碱+盐:‎ ‎2NaOH+CuCl2===Cu(OH)2↓+2NaCl ‎⑦酸+盐―→酸+盐:‎ H2SO4+BaCl2===2HCl+BaSO4↓‎ ‎⑧盐+盐―→盐+盐:‎ NaCl+AgNO3===NaNO3+AgCl↓‎ ‎[对点练]‎ 如图W、X、Y、Z为四种物质,若箭头表示能一步转化的常见反应,其中常温下能实现图示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W X Y Z A N2‎ NH3‎ NO2‎ HNO3‎ B Na Na2O2‎ NaOH NaCl C Fe FeCl3‎ Fe(OH)2‎ FeCl2‎ D Al AlCl3‎ NaAlO2‎ Al2(SO4)3‎ 解析:选D 常温下N2不能直接转化为NH3、NO2、HNO3,A项错误;常温下Na与O2反应生成Na2O而不是Na2O2,B项错误;常温下Fe不能一步转化为Fe(OH)2,Fe和Cl2在点燃时发生反应生成FeCl3,C项错误;Al与盐酸反应转化为AlCl3,与NaOH溶液反应转化为NaAlO2,与硫酸反应转化为Al2(SO4)3,AlCl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转化为NaAlO2,NaAlO2与过量硫酸反应转化为Al2(SO4)3,Al2(SO4)3与BaCl2溶液反应转化为AlCl3,D项正确。‎ 分类 实例 离子反应方程式 规律1“强制弱”‎ 酸 CH3COONa+HCl CH3COO-+H+===CH3COOH 碱 FeCl3+NaOH Fe3++3OH-===Fe(OH)3↓‎ 氧化剂 Cl2+KI Cl2+2I-===I2+2Cl-‎ 还原剂 Fe+CuSO4‎ Cu2++Fe===Cu+Fe2+‎ 规律2‎ ‎“易溶制难溶”‎ Na2SO4+BaCl2‎ Ba2++SO===BaSO4↓‎ ‎[题点全练——过高考]‎ 题点一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 ‎1.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碘的升华、石油的分馏 B.NH4Cl溶液除铁锈、食盐水导电 C.蛋白质溶液中加饱和(NH4)2SO4溶液、蓝色的胆矾常温下变白 D.热的饱和KNO3溶液降温析出晶体、二硫化碳洗涤试管内壁上的硫 解析:选C 选项A、D都是物理变化;B项,前者是化学变化,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的过程,电解必然会产生新物质,故食盐水导电是化学变化;C项,蛋白质的盐析是物理变化,胆矾变白,说明胆矾失去结晶水,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2.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明矾净化水 B.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解析:选B A项,用明矾净化水是由于明矾电离产生的Al3+发生水解反应,产生了比表面积较大的Al(OH)3胶体的吸附作用所致,与化学反应有关,错误;B项,甘油加水作护肤剂是由于甘油有强的吸水性,与化学反应无关,正确;C项,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是由于料酒和食醋发生反应产生了乙酸乙酯具有香味,发生了化学反应,错误;D项,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是铁单质被氧化产生Fe2O3,发生了化学反应,错误。‎ 题点二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3.(2018·大庆模拟)下列有关物质的应用与性质相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光导纤维可用作通讯材料是因为其具有导电性 ‎②明矾能用于净水是因为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强氧化性 ‎③浓硫酸可用作干燥剂是因为其具有脱水性 ‎④MgO、Al2O3的熔点很高,可制作耐高温材料 ‎⑤氯化铁溶液可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是因为其能氧化单质铜 ‎⑥NaHCO3能与碱反应,因此食品工业上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⑦Al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抗腐蚀性,可制成铝箔包装物品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解析:选C ①光导纤维具有折光性,不具有导电性,错误;②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去水中的悬浮物,不具有强氧化性,错误;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不是脱水性,错误;④MgO、Al2O3熔点高,可制作耐高温材料,正确;⑤氯化铁具有氧化性,能氧化铜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可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正确;⑥NaHCO3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与碱反应生成气体,错误;⑦铝易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阻碍反应继续进行,起到保护作用,所以铝具有抗腐蚀性,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正确。‎ ‎4.(2016·江苏高考)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B.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C.Fe2(SO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 D.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解析:选D A项,SO2漂白纸浆是利用SO2的漂白性,错误;B项,铵盐可用作氮肥,不是利用其受热易分解的性质,错误;C项,Fe2(SO4)3作净水剂,是由于Fe3+水解生成Fe(OH )3胶体,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并沉降,错误;D项,Al2O3‎ 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正确。‎ 题点三 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 ‎5. (2018·蚌埠模拟)下列说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是(  )‎ ‎①酸性氧化物与碱发生反应 ‎②弱酸与盐溶液反应可以生成强酸 ‎③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④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体系为中性 ‎⑤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两种氧化物反应的产物有气体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③④⑤⑥‎ 解析:选A ①酸性氧化物是能和碱反应生成水和盐的氧化物,如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正确;②弱酸和盐反应生成更难溶的物质时,可以同时生成强酸,如H2S+CuSO4===CuS↓+H2SO4,正确;③酸和盐反应生成弱酸的复分解反应,没有水、沉淀和气体生成,如HCl+CH3COONa===CH3COOH+NaCl,正确;④根据反应2H2S+H2SO3===3H2O+S↓可知,氢硫酸和亚硫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体系为中性,正确;⑤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正确;⑥反应2Na2O2+2H2O===4NaOH+O2↑和3NO2+H2O===2HNO3+NO,都是两种氧化物之间的反应,且反应产物有气体,正确。‎ ‎[教材基础——自热身]‎ ‎1.分散系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分散剂)中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 ‎①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 ‎②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 如:烟属于气固分散系;雾属于气液分散系;悬浊液属于固液分散系;合金属于固固分散系。‎ ‎2.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1_nm ‎1~100_nm ‎>100_nm 分散质粒子成分 离子或小分子 高分子化合物或分子集合体 大量分子集合体 外观特征 均匀、透明 均匀、透明或半透明 不均匀、‎ 不透明 稳定性 稳定,静置无沉淀 较稳定 不稳定,静置有沉淀或分层 分散质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分散质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分类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 悬浊液、乳浊液 实例 食盐水、蔗糖溶液 Fe(OH)3胶体 泥水 ‎3.胶体 ‎(1)Fe(OH)3胶体的制备 ‎①过程: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②化学方程式: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2)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丁达尔现象(或丁达尔效应)‎ 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的现象 应用:鉴别溶液和胶体 聚沉 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 使胶体聚沉的方法:①加入电解质;②加入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③加热或搅拌 应用:三角洲的形成;明矾、铁盐溶液净水;盐卤制豆腐 电泳 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如带正电荷的Fe(OH)3胶体粒子向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一极移动 应用:工厂静电除尘 ‎[知能深化——扫盲点]‎ 记住以下7条,胶体知识轻松破解 ‎(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而不是丁达尔现象。‎ ‎(2)丁达尔现象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3)胶体不带电,胶体中的胶粒能够吸附体系中的带电粒子而使胶粒带电荷,但整个分散系仍呈电中性。‎ ‎(4)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带电粒子而带有电荷,且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 ‎(5)胶体粒子的直径决定了胶体的性质,因胶体粒子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 ‎(6)胶体粒子一般是离子、分子的聚集体,但有些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质,因其分子非常大,一个分子就是一个胶体粒子,它们的溶液是胶体,而且胶体粒子不带电荷。‎ ‎(7)Fe(OH)3胶体粒子是分子的集合体,因此,1 mol Fe3+完全水解得到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NA。‎ ‎[题点全练——过高考]‎ 题点一 胶体的性质与制备 ‎1.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和溶液都是分散系,静置不易产生沉淀 B.蔗糖、淀粉、蛋白质的水溶液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光线通过时,胶体产生丁达尔现象,溶液则无丁达尔现象 D.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先产生沉淀而后沉淀逐渐溶解 解析:选B 蔗糖的水溶液不属于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2.(2018·湖北荆门模拟)500 mL 2 mol·L-1 FeCl3溶液和500 mL 2 mol·L-1明矾溶液分别滴入沸水中,加热制成分散系甲、乙,经测定,甲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 nm 之间,乙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 m 之间。下列关于甲、乙分散系的判断合理的是(  )‎ A.在暗室里用一束明亮的“强光”照射甲、乙,发现甲有丁达尔现象,乙没有丁达尔现象 B.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都是“先聚沉,后溶解”‎ C.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碘酸,最终现象分别是深褐色溶液、无色溶液 D.蒸干、灼烧FeCl3溶液和明矾溶液会得到对应的固体盐 解析:选C 由题意可知,甲、乙分散系都是胶体,A项错误;Al(OH)3溶于NaOH溶液,而Fe(OH)3不溶,B项错误;FeCl3中的Fe3+能氧化I-生成I2,I2溶于水呈深褐色,C项正确;蒸干并灼烧FeCl3溶液得到Fe2O3,蒸干明矾溶液得到KAl(SO4)2,D项错误。‎ 题点二 胶体性质的应用 ‎3.近年来高铁酸钾(K2FeO4)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水处理方面,高铁酸钾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于一体的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酸钾受热易分解,但在198 ℃以下是稳定的。高铁酸钾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变化过程有(  )‎ ‎①胶体的吸附 ②盐类水解 ③焰色反应 ④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B K2FeO4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FeO2- 4的还原产物是Fe3+,Fe3+水解生成Fe(OH)3胶体,胶体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故能起到净化水的作用。因此,K2FeO4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了①、②、④的变化过程。‎ ‎4.关于胶体的性质与应用,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静电除尘器除去空气或工厂废气中的飘尘是利用胶体粒子的带电性而加以除去 B.明矾净水是利用胶体的吸附性 C.从颜色上无法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D.由于胶粒之间的排斥作用,胶粒不易聚集成大的颗粒,所以胶体的性质相对比较稳定 解析:选C A项,中和胶体粒子的电性能够使胶体聚沉,如静电除尘器吸附带电的飘尘,而使之聚沉除去,正确;C项,Fe(OH)3胶体呈红褐色,FeCl3溶液呈棕黄色,因此可以从颜色上区分,错误;D项,由于同种电荷的静电排斥作用,胶体相对比较稳定,正确。‎                                ‎ ‎[课堂真题集训——明考向]‎ ‎1.(2017·海南高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蔗糖可作调味剂 B.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 C.双氧水可作消毒剂 D.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 解析:选D 蔗糖具有甜味,可以作调味剂,故A说法正确;细铁粉可以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防止食品被氧化变质,故B说法正确;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能消灭细菌和病毒,因此双氧水可作消毒剂,故C说法正确;熟石灰不具有吸水性,不能作干燥剂,故D说法错误。‎ ‎2.(2016·全国卷Ⅲ)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化学性质 实际应用 A Al2(SO4)3和小苏打反应 泡沫灭火器灭火 B 铁比铜金属性强 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 C 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 漂白粉漂白织物 D HF与SiO2反应 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 解析:选B A项,Al2(SO4)3与NaHCO3在溶液中能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生成Al(OH)3沉淀和CO2气体,能灭火;B项,2FeCl3+Cu===2FeCl2+CuCl2,只能说明还原性Cu强于Fe2+,无法说明Fe与Cu的金属性强弱;C项,次氯酸盐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漂白织物;D项,氢氟酸与玻璃的主要成分SiO2反应,生成SiF4‎ 气体和水,故氢氟酸可以刻蚀玻璃。‎ ‎3.(2016·四川高考)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解析:选B A项,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B项,硅胶能够吸收水分,可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正确;C项,二氧化硫在漂白过程中与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了无色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D项,蚊虫叮咬过程中释放出的酸性物质能与肥皂水发生反应,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 ‎4.(2015·重庆高考)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用胆矾炼铜 B.用铁矿石炼铁 C.烧结黏土制陶瓷 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解析:选D A项,胆矾炼铜就是“湿法炼铜”,其原理是将胆矾溶于水,再将铁放入胆矾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是化学反应;B项,铁矿石炼铁是将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加入高炉中,在高炉中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铁单质,是化学反应;C项,黏土烧结制成陶瓷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反应;D项,四氧化三铁常称作“磁性氧化铁”,是磁石的主要成分,打磨磁石制指南针,只是磁石的形状发生变化,是物理变化。‎ ‎5.(2014·全国卷Ⅱ)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解析:选A A项,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冰箱中的异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项,油污属于酯类物质,可以在热碱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和有机盐,属于化学变化;C项,该过程利用的是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水果产生的乙烯,属于化学变化;D项,硅胶起吸水作用,铁粉起还原剂作用,防止食物被氧化,属于化学变化。‎ ‎[课下能力测评——查缺漏]‎ ‎1.(2018·淮北模拟)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现象 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解析:选C A项,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有丁达尔现象,故A正确;B项,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故B正确;C项,青蒿素的提取用的是低温萃取,属于物理方法,故C错误;D项,剑刃硬度要大,所以用碳铁合金,故D正确。‎ ‎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中,正确的是(  )‎ ‎①混合物:盐酸、漂白粉、氯水、水银 ②化合物:CaCl2、NaOH、HCl、HD ③电解质:明矾、生石膏、冰醋酸、氯化银 ‎ ‎④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④‎ 解析:选C 水银是汞单质,是纯净物,故①错误;HD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故②错误;明矾、生石膏、冰醋酸、氯化银都是电解质,故③正确;C60、C70、金刚石、石墨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④正确。‎ ‎3. (2018·新余模拟)下图所示的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解析:选B A项,生成炭黑的实验中蜡烛的燃烧是化学变化,错误;B 项,净水过程,无新物质生成,主要发生物理变化,正确;C项,小苏打为NaHCO3,柠檬酸为酸性物质,二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O2,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D项,醋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CaCO3反应,生成气体,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错误。‎ ‎4.(2018·胶州模拟)下列对化学知识概括合理的是(  )‎ A.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B.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 C.丁达尔现象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云、雾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D.熔融状态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解析:选C A项,酸性氧化物也可能是金属氧化物,如Mn2O7,错误;B项,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同种化合价也可能对应多种氧化物,如NO2和N2O4中N元素的化合价都是+4价,错误;C项,只有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所以丁达尔现象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云、雾都是胶体,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正确;D项,熔融状态能导电的物质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金属单质,错误。‎ ‎5.德国著名行业杂志《应用化学》上刊登文章介绍:某中德联合研究小组设计制造了一种“水瓶”,用富勒烯(C60)的球形笼子作“瓶体”,一种磷酸盐作“瓶盖”,恰好可将一个水分子关在里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双氧水、水玻璃都是纯净物 B.石墨和C60互为同位素 C.磷酸钙中所含的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C60是化学变化 解析:选D 水、双氧水都是纯净物,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A错误;石墨和C60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B错误;钙元素是长周期元素,C错误;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C60是化学变化,D正确。‎ ‎6.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我国传统制作工艺中,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用氧化铁作外墙涂料 B.铸造司母戊鼎 C.火法炼铜 D.淘金制饰品 解析:选C A项,氧化铁是红棕色固体,利用氧化铁的颜色作外墙涂料,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反应,错误;B项,铸造司母戊鼎是改变合金的形状,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反应,错误;C项,火法炼铜的原理为Cu2S+O22Cu+SO2,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反应,正确;D项,金化学性质稳定,淘金制饰品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反应,错误。‎ ‎7.(2018·福州模拟)下列有关说法或对有关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SiO2既可与NaOH溶液反应也可与HF溶液反应均生成盐和水,所以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 B.SO2 和NH3分别通入水中其水溶液均可以导电,所以SO2和NH3均属于电解质 C.“水滴石穿”不仅包含着“量变到质变”的哲学思想,同时也包含了物理和化学变化 D.14CO2和12CO2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所以14CO2和12CO2属于同素异形体 解析:选C A项,SiO2与HF反应得到产物不是盐和水,SiO2不是两性氧化物,错误;B项,SO2 和NH3溶于水后分别生成电解质H2SO3和NH3·H2O,H2SO3和NH3·H2O电离产生自由离子所以导电,但是SO2 和NH3本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错误;C项,“水滴石穿”的原理主要是CO2溶于水,然后通过化学反应: CO2+CaCO3+H2O===Ca(HCO3)2,将溶解度较低的CaCO3转变为溶解度相对更高的Ca(HCO3)2,正确; D项, 14CO2和12CO2都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D错误。‎ ‎8.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且都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是(  )‎ A.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冷却NO2气体 B.用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加热氯化铵晶体 C.木炭吸附NO2气体;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 D.向品红溶液中加入Na2O2;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解析:选C A项,都发生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B项,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反应,但均无颜色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项,均为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 ‎9.(2018·银川模拟)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B.《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应用了焰色反应 C.“笔、墨、纸、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文房四宝”,用石材制作砚台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D.利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的原因不是浓硫酸跟铝不反应,而是发生钝化 解析:选C A项,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发生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因此会信号中断,即发生“断路”,正确; B项,钾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所以“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是应用了焰色反应,正确;C项,用石材制作砚台的过程主要是对石材进行打磨,是物理变化,错误;D项,利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的原因是发生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不是不反应,正确。‎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丁达尔现象可区分蛋白质溶液与葡萄糖溶液 B.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可以断定该物质是一种纯净物 C.用过滤法无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 D.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制豆腐,是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 解析:选B 由同一种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如O2与O3组成的物质。‎ ‎11.下表各组物质中,可以实现XYZ(每步只发生一个反应)所示转化的是(  )‎ 选项 X Y Z M A Fe FeCl2‎ FeCl3‎ Cl2‎ B C CO CO2‎ O2‎ C CO2‎ Na2CO3‎ NaHCO3‎ NaOH D AlO Al(OH)3‎ Al3+‎ CO2‎ 解析:选B A项,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错误;C项,Na2CO3与NaOH不反应,错误;D项,Al(OH)3与CO2不反应,错误。‎ ‎12.(2018·辽宁瓦房店模拟)‎ 中科院化学所研制的晶体材料——纳米四氧化三铁,在核磁共振造影及医药上有广泛用途,其生产过程的部分流程如下:‎ FeCl3·6H2OFeOOH纳米四氧化三铁 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纳米四氧化三铁可分散在水中,它与FeCl3溶液的分散质直径相当 B.纳米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可作为药物载体用于治疗疾病 C.在反应①中环丙胺的作用可能是促进氯化铁水解 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6FeOOH+CO===2Fe3O4+3H2O+CO2‎ 解析:选A 纳米四氧化三铁可分散在水中形成胶体,比FeCl3 溶液的分散质直径大,A项错误。‎ ‎13.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又称“孔雀石”[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和CO2、H2O。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铜①,铜绿②,A③,Cu(OH)2④,BCu ‎(1)从三种不同分类标准回答,“铜绿”属于哪类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④、⑤的化学方程式:‎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 答案:(1)盐、铜盐、碱式盐(或碳酸盐)‎ ‎(2)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3)④Cu(OH)2△,CuO+H2O ‎⑤CuO+H2△,Cu+H2O ‎(4)① ②③ ④‎ ‎14.(2018·忻州模拟)现有NH3、CO、Na、Na2O2、Fe、NO、NO2、F2、SO2、SOCl2等中学化学教材中出现过的物质,根据它们的组成及性质进行如下分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分类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 ‎(2)淡黄色固体最终位于________组,它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组有一种气体常用作工业上冶炼铁的还原剂,写出高温下它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Ⅱ组某种物质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5)B组中有一种物质在高温下能与水蒸气反应,若该反应过程中有8×6.02×1023个电子转移,则有________g该物质参与反应。‎ ‎(6)Ⅱ组另有一种物质滴入水中与水剧烈反应,常用于某些盐的脱水以制取无水盐,写出该物质与AlCl3·6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从图形看,为树状分类法,结合相关信息可知:‎ A组为F2;B组为Fe、Na;C组为CO、NO;Ⅰ组为NH3、Na2O2;Ⅱ组为NO2、SO2、SOCl2。(2)淡黄色固体是Na2O2,其电子式为。(3)CO为还原性气体,在高温下可还原Fe2O3:3CO+Fe2O3高温,2Fe+3CO2。(4)3NO2+H2O===2HNO3+NO,NO2发生了自身氧化还原反应,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元素质量比为2∶1。‎ ‎(5)铁在高温下能够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高温,Fe3O4+4H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转移8 mol电子,有3 mol Fe 参加反应,质量为168 g。(6)SOCl2遇水发生剧烈水解,可以起到除去水的作用,AlCl3·6H2O与SO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l3·6H2O+6SOCl2===AlCl3+12HCl↑+6SO2↑。‎ 答案:(1)树状分类法 (2)Ⅰ ‎ ‎(3)3CO+Fe2O3高温,2Fe+3CO2 (4)2∶1 (5)168‎ ‎(6)AlCl3·6H2O+6SOCl2===AlCl3+12HCl↑+6SO2↑‎ ‎1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下面的实验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首先取少量蒸馏水于洁净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反应原理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1)判断胶体制备是否成功,可利用胶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时,有些同学没有按要求进行,结果没有观察到胶体,请你预测其现象并分析原因:‎ ‎①‎ 甲同学没有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是将稀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结果没有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在实验中没有使用蒸馏水,而是用自来水,结果会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丙同学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长时间加热,结果会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同学按要求制备了Fe(OH)3胶体,但是他又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了稀H2SO4溶液,结果出现了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随后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①若用稀FeCl3溶液,则水解产生的Fe(OH)3量太少,看不到红褐色液体。②自来水中含有较多的电解质,使胶体聚沉。③长时间加热使胶体发生聚沉。(3)加入稀H2SO4后,Fe(OH)3会聚沉而产生红褐色沉淀,随后H2SO4会与Fe(OH)3发生中和反应,使沉淀溶解。‎ 答案:(1)丁达尔现象 ‎(2)①透明的红褐色液体 FeCl3溶液太稀,生成的Fe(OH)3太少 ‎②生成红褐色沉淀 自来水中含有电解质,胶体发生聚沉 ‎③生成红褐色沉淀 长时间加热使胶体发生聚沉 ‎(3)①电解质H2SO4使 Fe(OH)3胶体聚沉而产生沉淀 ‎②Fe(OH)3+3H+===Fe3++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