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8.39 KB
- 2021-07-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单元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考点一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
(1)2 g氦气所含的原子数目约为0.5
×
6.02
×
10
23
(
√
)
(2)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
×
10
23
个分子
(
✕
)
(3)常温常压下,14 g N
2
与7 g乙烯(C
2
H
4
)所含原子数相同
(
✕
)
(4)CH
4
的摩尔质量为16 g
(
✕
)
2.(1)1 mol H
2
SO
4
中含有
个硫原子,所含氧原子与
g水所含氧
原子数相同。
(2)含0.4 mol Al
2
(SO
4
)
3
的溶液中,含
mol S
,Al
3+
的物质的量
0.8
mol(填“>”“<”或“=”)。
(3)以下物质所含H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
①标准状况下,22.4 L CH
4
;②1.5 mol NH
3
;③1.806
×
10
24
个H
2
O;④标准状况下,7
3 g HCl。
答案
(1)6.02
×
10
23
(或
N
A
) 72
(2)1.2 <
(3)③>②>①>④
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1)定义:表示含有①
一定数目微观粒子
的集合体的物理量。符号为②
n
。
(2)单位:③
摩尔
,简称摩,符号为④
mol
。
(3)物质的量的规范表示方法:
2.阿伏加德罗常数
(1)定义:⑤
0.012 kg
12
C所含的原子数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数值约为⑥
6.02
×
10
23
,单位为⑦
mol
-1
,符号为⑧
N
A
。
(2)计算公式:物质的量
n
、阿伏加德罗常数
N
A
与粒子数
N
之间的关系为⑨
n
=
。
3.摩尔质量
(1)定义:⑩
单位物质的量
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为
M
,单位为
g/mol(或g·mol
-1
)
。
(2)数值:当摩尔质量以
g·mol
-1
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
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
(3)计算公式:物质的量
n
、质量
m
和摩尔质量
M
之间的关系为
n
=
。
从“6处着眼”稳解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
N
A
)试题
1.注意“标准状况”“常温常压”等外界条件
使用22.4 L·mol
-1
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标准状况”和“气体”。
(1)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物质(如H
2
O、SO
3
、CH
2
Cl
2
、CHCl
3
、CCl
4
、苯、己
烷、乙醇等)体积为22.4 L时,其分子数远大于
N
A
。
(2)气态物质,在非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时,其分子数不一定等于
N
A
。
2.牢记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高考题中常给出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易误以为无法求解物
质所含的粒子数,实际上,此时物质所含的粒子数与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无
关。
3.
辨清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1)特殊物质中所含粒子(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数目,如Ne、
D
2
O、
18
O
2
、—OH、OH
-
、H
37
Cl等。
(2)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的数目
1 mol硅中含Si—Si键2
N
A
个,1 mol SiO
2
中含Si—O键4
N
A
个,1 mol C
n
H
2
n
+2
中含
共价键数为(3
n
+1)
N
A
。
(3)最简式相同的物质中的微粒数目,如NO
2
和N
2
O
4
、乙烯和丙烯等。
(4)摩尔质量相同的物质中的微粒数目,如N
2
、CO、C
2
H
4
等。
4.运算清楚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1)熟记常考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同时要注意同一种物质在不同
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可能不同。
反应
物质
转移电子数目
Na
2
O
2
+CO
2
(或H
2
O)
1 mol Na
2
O
2
N
A
1 mol O
2
2
N
A
Cl
2
+NaOH
1 mol Cl
2
N
A
Cl
2
+Fe(或Cu)
1 mol Cl
2
2
N
A
1 mol Fe
3
N
A
1 mol Cu
2
N
A
S+Fe(或Cu)
1 mol S
2
N
A
1 mol Fe
2
N
A
1 mol Cu
N
A
(2)当同时给出两种反应物的量时要注意过量问题。
5.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
(1)是否指明了溶液的体积。
(2)是否有弱电解质或可水解的盐,如1 L 0.1 mol·L
-1
的乙酸溶液和1 L 0.1 mol·
L
-1
的乙酸钠溶液中含有CH
3
COO
-
的数目不相等且都小于0.1
N
A
。
(3)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如pH=1的H
2
SO
4
溶液中
c
(H
+
)=0.1 mol·
L
-1
,与电解质的组成无关;0.05 mol·L
-1
的Ba(OH)
2
溶液中
c
(OH
-
)=0.1 mol·L
-1
,与
电解质的组成有关。
(4)不要忽略溶剂水中的H、O原子数目。
6.警惕一些特殊反应
如NO和O
2
不需要条件即可反应,NO
2
和N
2
O
4
之间存在相互转化,合成氨反应等
属于可逆反应。
题组一 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1.
m
g O
2
中含
n
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可表示为(
B
)
A.2
n
B.
C.
D.
n
2.(2020浙江1月选考,20,2分)设[
a
X+
b
Y]为
a
个X微粒和
b
个Y微粒组成的一个
微粒集合体,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A.H
2
(g)+
O
2
(g)
H
2
O(l) Δ
H
=-286 kJ·mol
-1
,则每1 mol [H
2
(g)+
O
2
(g)]生成
1 mol [H
2
O(l)]放热286 kJ
B.Cr
2
+
n
e
-
+14H
+
2Cr
3+
+7H
2
O,则每生成1 mol Cr
3+
转移电子数为3
N
A
C.Al
3+
+4OH
-
[Al(OH)
4
]
-
,说明1 mol Al(OH)
3
电离出H
+
数为
N
A
D.1 mol CO
2
与NaOH溶液完全反应,则
n
(C
)+
n
(HC
)+
n
(H
2
CO
3
)=1 mol
解析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可判断A正确;重铬酸根中的铬元素为
正六价,每生成一摩尔铬离子转移电子数为3
N
A
,B正确;氢氧化铝电离出氢离
子、偏铝酸根和水,氢氧化铝是弱电解质,一摩尔氢氧化铝电离出的氢离子数
小于
N
A
,C不正确;根据碳原子守恒,D正确。
易错警示
关于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易混点
(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不能理解成物质的
质量或物质的数量,其单位是摩尔。物质的量的描述对象是微观粒子,如电
子、质子、中子、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等,不能用于描述宏观物体。
(2)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的易混点
①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
-1
或kg·mol
-1
,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的单位为
1,不是同一个物理量。摩尔质量只有当以g·mol
-1
作单位时,在数值上才等于
其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
②熟记几组摩尔质量相同的物质,如H
2
SO
4
和H
3
PO
4
(98 g·mol
-1
);Mg
3
N
2
、
KHCO
3
和CaCO
3
(100 g·mol
-1
);CO、N
2
、C
2
H
4
(28 g·mol
-1
)。
题组二 摩尔质量的计算与应用
3.按要求计算:
(1)由8 g O
2
和28 g N
2
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
。
(2)若
m
g某气体中含分子数
N
个,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
A
,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
(3)在一定条件下,测得混合气体中NH
3
、CO
2
、H
2
O(g)的体积分数分别为
a
%、
b
%、
c
%,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答案
(1)28.8 g·mol
-1
(2)
g·mol
-1
(3)17
×
a
%+44
×
b
%+18
×
c
%
解析
4.某固体A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全是气体。A的分解反应为2A
B
↑+2C↑+2D↑,现测得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氢气的
d
倍,则A的相对
分子质量为
(
C
)
A.2
d
B.2.5
d
C.5
d
D.0.8
d
解析
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氢气的
d
倍,则分解得到的气体的平
均相对分子质量是2
d
,由于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所以2 mol A的质量是5
×
2
d
g=10
d
g,则1 mol A的质量是10
d
g
÷
2=5
d
g,故A的相对分子量为5
d
。
方法技巧
求气体的摩尔质量
M
的常用方法
(1)根据物质的质量(
m
)和物质的量(
n
):
M
=
。
(2)根据一定质量(
m
)的物质中微粒数目(
N
)和阿伏加德罗常数(
N
A
):
M
=
N
A
·
。
(3)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
ρ
(g·L
-1
):
M
=
ρ
×22.4 L·mol
-1
。
(4)根据气体的相对密度(
D
=
):
=
D
。
(5)对于混合气体,求其平均摩尔质量,上述计算式仍然成立;还可以用下
式计算:
M
=
M
1
×
a
%+
M
2
×
b
%+
M
3
×
c
%……
a
%、
b
%、
c
%指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物
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题组三 阿伏加德罗常数
5.(2018浙江11月选考,20,2分)设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
不正确
的是
(
D
)
A.32 g S
8
(分子结构:
)中的共价键数目为
N
A
B.2 g由
O和
2
H
2
O组成的物质中含有的质子数为
N
A
C.8 g CuO与足量H
2
充分反应生成Cu,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
D.标准状况下,11.2 L Cl
2
溶于水,溶液中Cl
-
、ClO
-
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为
N
A
解析
A项中,一个S
8
分子(分子结构:
)中含有的共价键数
目为8,32 g S
8
的物质的量为0.125 mol,所含共价键数目为
N
A
,故A正确;B项中,
O和
2
H
2
O的摩尔质量都是20 g·mol
-1
,而
O和
2
H
2
O的质子数均为10,所以2
g由
O和
2
H
2
O组成的物质中含有的质子数为
N
A
,故B正确;C项中,8 g CuO即
0.1 mol CuO与足量H
2
充分反应生成0.1 mol Cu,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
,
故C正确;D项中,标准状况下,11.2 L Cl
2
的物质的量为0.5 mol,溶于水后只有部
分与水反应,所以溶液中Cl
-
、ClO
-
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不能具体计算出来,
故D不正确。
6.(2018课标Ⅰ,10,6分)
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16.25 g FeCl
3
水解形成的Fe(OH)
3
胶体粒子数为0.1
N
A
B.22.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
N
A
C.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
N
A
D.1.0 mol CH
4
与Cl
2
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
3
Cl分子数为1.0
N
A
解析
16.25 g FeCl
3
的物质的量是0.1 mol,Fe
3+
水解形成的Fe(OH)
3
胶体粒
子是若干Fe(OH)
3
的聚集体,故胶体粒子数目远小于0.1
N
A
,A项错误;Ar是单原
子分子,22.4 L(标准状况)氩气的物质的量是1 mol,含有的质子数为18
N
A
,B项
正确;甘油(丙三醇)的分子式为C
3
H
8
O
3
,其摩尔质量是92 g·mol
-1
,则92.0 g甘油
含有羟基的数目为3.0
N
A
,C项错误;甲烷与氯气反应的产物中CH
3
Cl、CH
2
Cl
2
、
CHCl
3
、CCl
4
同时存在,1.0 mol CH
4
与足量氯气反应时上述四种有机物的
总物质的量为1.0 mol,D项错误。
7.(2018课标Ⅱ,11,6分)
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常温常压下,124 g P
4
中所含P—P键数目为4
N
A
B.100 mL 1 mol·L
-1
FeCl
3
溶液中所含Fe
3+
的数目为0.1
N
A
C.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
N
A
D.密闭容器中,2 mol SO
2
和1 mol O
2
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
N
A
解析
1 mol P
4
分子中有6 mol P—P键,A不正确;Fe
3+
水解,100 mL 1 mol·L
-1
FeCl
3
溶液中Fe
3+
数目小于0.1
N
A
,B不正确;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CH
4
)和乙
烯(C
2
H
4
)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其中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C正
确;SO
2
与O
2
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无法进行到底,2 mol SO
2
和1 mol O
2
充分反应
后分子总数大于2
N
A
,D不正确。
考点二 气体摩尔体积 阿伏加德罗定律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
(1)2.24 L(标准状况)苯在O
2
中完全燃烧,得到0.6
N
A
个CO
2
分子
(
✕
)
(2)标准状况下,5.6 L CO
2
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
N
A
(
√
)
(3)标准状况下,22.4 L N
2
和H
2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
N
A
个原子
(
✕
)
(4)标准状况下,11.2 L苯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
N
A
(
✕
)
(5)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
A
(
✕
)
(6)常温常压下,2.24 L CO和CO
2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碳原子的数目为0.1
N
A
(
✕
)
2.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
B.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
C.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体体积大小,由构成气体分子的大小决定
D.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 mol任何气体所占体积都约为22.4 L
解析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相同,所以各种气态物质
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A项正确;不同的气体,外界条件可能
相同,也可能不相同,所以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不一定不同,B项
错误;由于气体分子在很大空间内运动,分子本身大小相对于分子间隔很小,
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体体积大小由气体分子数目决
定,C项错误;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约
为22.4 L,D项错误。
1.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2.气体摩尔体积
(1)定义:一定温度和压强下,①
单位物质的量
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
为②
V
m
,单位为③
L/mol(或L·mol
-1
)
。
(2)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在标准状况(指温度为④
0 ℃
,压强为⑤
101 kPa
)下约为⑥
22.4 L·mol
-1
。
(3)计算公式:气体摩尔体积
V
m
、气体体积
V
和物质的量
n
之间的关系:⑦
V
m
=
。
(4)影响因素: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取决于气体所处的⑧
温度
和⑨
压强
。
3.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1)内容
即“三同”(
T
、
p
、
V
)
“一同”(
N
)。
(2)适用范围:单一气体或相互不反应的⑩
混合气体
。
(3)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以下用到的符号:
ρ
为密度,
p
为压强,
n
为物质的量,
M
为摩尔质量,
m
为质量,
V
为体积,
T
为热力学温度。
前提条件
结论
公式
语言叙述
T
、
p
相同
=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
体积之比
等于其物
质的量之比
T
、
p
相同
=
同温同压下,两气体的
密度之比
等于其
摩尔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T
、
V
相同
=
同温同体积下,两气体的
压强之比
等于
其物质的量之比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应用
1.求物质的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同温同压下,气体A的密度[
ρ
(A)]与气体B的密度[
ρ
(B)]之比称为气体A对气体
B的相对密度,
D
=
ρ
(A)/
ρ
(B)=
M
r
(A)/
M
r
(B)。根据气体的相对密度
D
=
可得:
M
2
=
D
·
M
1
。
2.确定气体的分子组成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由气体的体积比推导出气体的分子个数比,再根据质量
守恒定律确定其分子组成。
气体混合后,在运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进行压强或体积等的大小比较
时,需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气体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2)反应后物质的状态是否均为气态。
(3)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否变化。
例如:一氧化氮与氧气混合,迅速化合成二氧化氮(2NO+O
2
2NO
2
),反应后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小于NO与O
2
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氨气与氯化氢等
体积混合,恰好生成固体氯化铵,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 mol。
题组一 气体摩尔体积
1.在标准状况下,下列四种气体的关系中,从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
D
)
①6.72 L CH
4
②3.01
×
10
23
个HCl分子 ③13.6 g H
2
S
④0.2 mol NH
3
A.体积:④>①>②>③ B.氢原子数:①>②>③>④
C.质量:②>①>③>④ D.密度:②>③>④>①
解析
①6.72 L CH
4
的物质的量为
=0.3 mol,②3.01
×
10
23
个HCl
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③13.6 g H
2
S的物质的量为
=0.4 mol,④0.2 mol NH
3
。根据
V
=
nV
m
知,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
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故体积:②>③>①>④,A错误;甲烷中
n
(H)=0.3 mol
×
4=1.
2 mol,HCl中
n
(H)=0.5 mol,硫化氢中
n
(H)=0.4 mol
×
2=0.8 mol,氨气中
n
(H)=0.2
mol
×
3=0.6 mol,故H原子数目:①>③>④>②,B错误;甲烷质量为0.3 mol
×
16 g·
mol
-1
=4.8 g,HCl的质量为0.5 mol
×
36.5 g·mol
-1
=18.25 g,氨气的质量为0.2 mol
×
17 g·mol
-1
=3.4 g,故质量:②>③>①>④,C错误;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
其摩尔质量比=16∶36.5∶34∶17,故密度:②>③>④>①,D正确。
题组二 阿伏加德罗定律
2.在标准状况下,
m
g气体A与
n
g气体B的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同温同压下,两气体A与B的密度之比为
n
∶
m
B.同质量的A、B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为
m
∶
n
C.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气体A和B的质量之比为
n
∶
m
D.A与B两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m
∶
n
解析
标准状况下,分子数相同的气体A和B,它们的物质的量相同,气体
体积相同。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其相对分子
质量之比,为
m
∶
n
,A错误、D正确;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m
∶
n
,同质量
时由
n
=
可知,分子数之比等于
∶
=
n
∶
m
,B错误;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A
与B的物质的量相同,则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m
∶
n
,C错误。
3.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
)
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
2
和CO
B.同温度、同体积的H
2
和N
2
C.同体积、同密度的CH
4
和NH
3
D.同压强、同体积的O
2
和CO
2
解析
同质量的N
2
和CO,设质量都是1 g,则N
2
中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
2=
mol,CO中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
2=
mol,故A正确;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度、同压、同体积的H
2
和N
2
,一定含有相同的原子
数,故B错误;同体积、同密度的CH
4
和NH
3
质量相同,设质量都是1 g,则CH
4
中
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
5=
mol,NH
3
中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
4=
mol,故C错误;同压强、同体积的O
2
和CO
2
,缺少温度条件,不能判断O
2
和
CO
2
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
归纳总结
(1)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适用于任何气体,也包括混合气体,但不适用于
非气体。
(2)在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中,同温、同压、同体积和同粒子数,四“同”
共同存在,相互制约,只要有三个“同”成立,第四个“同”则必定成立,在实
际应用中往往是“三同”推导“一同”。
(3)“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 L”或“在标准状况下,
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
-1
”,它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特定情况,如下表:
名称
温度
压强
气体体积
气体所含粒子数目
阿伏加德罗定律
同温度
同压强
相同体积
相同
标准状况下
273 K
101 kPa
22.4 L
6.02×10
23
个(1 mol)
相关文档
- 2021版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5微2021-07-0843页
-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5第2讲元2021-07-0878页
-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第2讲化2021-07-0816页
- 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质量评2021-07-0820页
- 浙江省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二2021-07-0847页
- 2021版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0化2021-07-0862页
- 重庆市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二2021-07-0872页
- 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质量评2021-07-0818页
- 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3金属2021-07-08146页
- 湖南版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02021-07-08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