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6.05 KB
  • 2021-07-09 发布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单元测试卷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3章 单元测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Fe—56 Cu—64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2019·北京十二中期末考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雷雨天气可增加土壤中硝酸盐类氮肥的含量 B.许多领域中利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 C.造成光化学烟雾的罪魁祸首是SO2‎ D.正常雨水中因溶有CO2而显酸性,但其酸性较弱,不属于酸雨 答案: C 解析: 引起光化学烟雾的物质主要是氮氧化物。‎ ‎2.(2019·青海西宁二中期末考试)下列金属和酸能发生反应但不能生成氢气的是(  )。‎ A.铜和稀硫酸 B.铁和稀盐酸 C.锌和稀盐酸 D.镁和稀硝酸 答案: D 解析: 铜和稀硫酸不反应;镁和稀硝酸反应但不生成氢气。‎ ‎3.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硫并验证其漂白性的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15 -‎ A.用装置甲制取二氧化硫 B.用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硫 C.用装置丙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D.用装置丁吸收二氧化硫 答案: D 解析: Cu与浓硫酸混合加热时才能反应生成SO2,装置甲中没有加热仪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A项错误;由于SO2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SO2,即气体应该是“长进短出”,B项错误;SO2有还原性,能够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的MnO‎4‎‎-‎还原为Mn2+而使溶液的紫红色褪去,这不能体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C项错误;SO2是大气污染物,故实验后的尾气不能排入大气,要用碱性溶液吸收,为了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在导管的末端接一个倒扣的漏斗,D项正确。‎ ‎4.下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最适合于(  )。‎ A.用浓硝酸与Cu反应制取NO2‎ B.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取Cl2‎ C.用NH4Cl与Ca(OH)2反应制取NH3‎ D.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O2‎ 答案: D - 15 -‎ 解析: N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A项不正确;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取Cl2需要加热,且Cl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项不正确;用NH4Cl与Ca(OH)2反应制取NH3的反应装置为固—固加热型,且NH3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项不正确;用H2O2溶液与MnO2在常温下制取O2,且O2不易溶于水,D项正确。‎ ‎5.(2019·云南昆明三中期中考试)在pH=1的某溶液中可能存在NO‎3‎‎-‎、I-、Cl-、Fe3+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溶液中滴入溴水,单质溴被还原,由此推断该溶液中(  )。‎ A.含有NO‎3‎‎-‎、Fe3+,不含I-,可能含有Cl-‎ B.含有I-,不含NO‎3‎‎-‎、Fe3+,可能含有Cl-‎ C.含有I-、Fe3+、Cl-,肯定不含NO‎3‎‎-‎ D.含有I-、NO‎3‎‎-‎,肯定不含Fe3+‎ 答案: B 解析: 单质溴被还原,则该溶液中一定存在I-,而I-能被Fe3+氧化,在酸性环境下I-也能被NO‎3‎‎-‎氧化,故该溶液中一定不含Fe3+、NO‎3‎‎-‎,可能含有Cl-。‎ ‎6.(2019·湖北宜昌月考)一支试管中充有20 mL NO气体,倒置于水槽中,现向其中通入一定量的O2,试管内最终剩余4 mL气体,则通入O2的体积可能是(  )。‎ ‎①12 mL ②15 mL ③10 mL ④19 mL A.① B.①② C.①④ D.④‎ 答案: C 解析: NO、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可由总反应4NO+3O2+2H2O4HNO3进行求算。剩余气体可能是NO,也可能是O2,进行如下讨论:‎ 当剩余4 mL气体为NO时,则耗用的NO为20 mL-4 mL=16 mL,需通入的O2的体积为‎3‎‎4‎×16 mL= 12 mL;‎ 当剩余4 mL气体为O2时,则NO耗尽,需通入的O2的体积为‎3‎‎4‎×20 mL+4 mL=19 mL。‎ ‎7.(2019·浙江宁波效实中学期中考试)下列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 15 -‎ A.将某气体先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说明通入的气体一定为SO2‎ B.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通入的气体一定为SO2‎ C.将SO2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红色消失,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D.将Cl2和SO2分别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答案: B 解析: SO2、CO2与足量碱反应都能生成与BaCl2溶液形成白色沉淀的物质,且沉淀均溶于稀盐酸,A项错误;通入气体后溴水褪色,说明该气体具有还原性,加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故可确定通入的气体为SO2,B项正确;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呈红色是因为溶液呈碱性,通入SO2后,SO2与NaOH反应生成盐,溶液碱性减弱,故红色消失,C项错误;将Cl2通入品红溶液中,Cl2与H2O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从而使品红溶液褪色,而SO2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SO2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二者褪色原理不同,D项错误。‎ ‎8.(2019·江苏南京师大附中期末考试)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相对应的是(  )。‎ A.氯气有毒,不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B.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刻蚀印刷电路板 C.硫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制造黑火药 D.Na2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答案: B 解析: 氯气虽然有毒,但能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所以氯气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A项错误;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故B项正确;黑火药的反应原理为S+2KNO3+3CK2S+3CO2↑+N2↑,S表现出氧化性,故C项错误;过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碳或水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在呼吸面具中Na2O2可用作供氧剂,但利用的不仅是Na2O2的强氧化性,D项错误。‎ - 15 -‎ ‎9.(2019·河北石家庄二中期中考试)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不对应的是(  )。‎ 选项 操作及现象 溶液 A 缓慢通入由反应2NaHCO3Na2CO3+CO2↑+H2O生成的气体,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浑浊消失 Ca(OH)2溶液 B 通入SO2和SO3的混合气体,溶液变浑浊,无任何气体生成 Ba(NO3)2溶液 C 通入S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S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 Ca(OH)2溶液 D 通入(NH4)2CO3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浑浊不消失 Ca(OH)2溶液 答案: B 解析: 石灰水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当二氧化碳增多时,碳酸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A项正确;向Ba(NO3)2溶液中通入SO2和SO3的混合气体时,溶液显酸性,在酸性条件下,NO‎3‎‎-‎表现出强氧化性,能把SO2氧化,自身被还原,生成的气体从溶液中逸出,B项错误;向Ca(OH)2溶液中通入SO2,开始时生成亚硫酸钙沉淀,随着SO2的增多,亚硫酸钙与SO2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钙,浑浊消失,当再加入NaOH溶液时,亚硫酸氢钙与NaOH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溶液又变浑浊,C项正确;向Ca(OH)2溶液中通入(NH4)2CO3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就相当于Ca(OH)2与(NH4)2CO3反应,将生成CaCO3,D项正确。‎ ‎10.(2019·青海昆仑中学期末考试)下列实验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 ‎①采用图甲所示装置收集氨气 ‎②采用图乙所示装置做氯气与钠反应的实验 ‎③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反应生成铵盐的实验 ‎④采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 15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实验①可防止氨气污染空气;实验②对尾气进行吸收处理,可有效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实验④中,铜丝可以上下活动,能有效地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用气球收集反应产生的污染性气体,防止污染空气,故实验①②④均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实验③中,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直接扩散到空气中,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 ‎11.(2019·安徽蚌埠二中期末考试)向50 mL稀H2SO4与稀HNO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假设加入铁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假设C点之前每一段只对应一个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铁粉的总质量m2=5.6 g B.所用混合溶液中c(HNO3)=0.5 mol·L-1‎ C.开始时产生的气体为H2‎ D.AB段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答案: A 解析: 酸性条件下,已知氧化性:NO‎3‎‎-‎>Fe3+>H+,OA段发生反应:Fe+NO‎3‎‎-‎+4H+Fe3++NO↑+2H2O,AB段发生反应:Fe+2Fe3+3Fe2+,BC段发生反应:Fe+2H+Fe2++H2↑,铁粉最终全部转化为Fe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可知,3×n(NO)+2×n(H2)=2n(Fe),即3×0.05 mol+2×0.56 L÷22.4 L·mol-1=2n(Fe),n(Fe)=0.1 mol,质量为5.6 g,A项正确;n(NO)=1.12 ‎ - 15 -‎ L÷22.4 L·mol-1=0.05 mol,则所用混合溶液中c(HNO3)=0.05 mol÷0.05 L=1 mol·L-1,B项错误;开始时产生的气体为NO,C项错误;AB段发生反应:Fe+2Fe3+3Fe2+,D项错误。‎ ‎12.下列物质的除杂方法合理的是(  )。‎ ‎①SO2中混有SO3气体杂质,可以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除去杂质;②MnO2中混有少量有机物,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杂质;③SO2中混有HCl气体杂质,可以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2SO3溶液除去杂质;④FeCl3溶液中混有FeCl2,可加入H2O2溶液除去杂质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A 解析: ①浓硫酸可以吸收SO3气体,而不与SO2反应;②加热时,有机物挥发或燃烧而被除去;③HCl和SO2都能与Na2SO3发生反应,不符合除杂要求;④H2O2能将FeCl2氧化为FeCl3,且过量的H2O2缓慢分解为H2O和O2,无杂质引入。故①②④合理。‎ ‎13.S转化为H2SO4有下列两种途径,部分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 途径①:SH2SO4‎ 途径②:SSO2SO3H2SO4‎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途径①的反应体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B.途径②中有两步氧化还原反应 C.由途径①和②分别制取1 mol H2SO4,理论上各消耗1 mol S,各转移6 mol电子 D.理论上,途径②相比途径①对环境的污染小 答案: A 解析: 途径①发生的反应为S+6HNO3(浓)H2SO4+6NO2↑+2H2O,属于浓硝酸和非金属单质的反应,产物中无盐生成,因此浓硝酸只表现出氧化性而未表现出酸性,A项错误;S→SO2、SO2→SO3‎ - 15 -‎ 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SO3→H2SO4属于无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项正确;途径①和②都是S‎0‎→H2S‎+6‎O4,1 mol S失去6 mol电子,C项正确;途径①会产生NO2,理论上对环境的污染相对较大,D项正确。‎ ‎14.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 B.NH4Cl、HNO3和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 C.NH3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NH3与HCl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C 解析: NaHCO3不能用作化肥,A项错误;Na2CO3受热不分解,B项错误;NH3具有还原性,NO2具有氧化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2和H2O,C项正确;NH3与HCl反应,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15.在100 mL混合液中,HNO3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0 mol·L-1和0.10 mol·L-1,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 g铜,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15 mol·L-1 B.0.225 mol·L-1‎ A.0.35 mol·L-1 D.0.45 mol·L-1‎ 答案: B 解析: n(Cu)=‎1.92 g‎64 g·mol‎-1‎=0.03 mol,n(NO‎3‎‎-‎)=0.1 L×0.40 mol·L-1=0.04 mol,n(H+)=0.1 L×0.40 mol·L-1+0.1 L×0.10 mol·L-1×2=0.06 mol。根据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 - 15 -‎ 可知,Cu、NO‎3‎‎-‎过量,应根据H+的物质的量进行计算。n(Cu2+)=‎3×0.06mol‎8‎=0.022 5 mol,c(Cu2+)=‎0.022 5mol‎0.1 L=0.225 mol·L-1。‎ ‎16.为了验证Fe3+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其中实验方案设计或现象错误的是(  )。‎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答案: C 解析: ①氯化铁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得到浅绿色溶液,①正确;②Fe3+与SCN-结合成红色的Fe(SCN)3,②正确;③不发生反应,实验方案及现象均错;④检验的是Cl-,与Fe3+的性质无关;⑤Fe3+与OH-反应生成红褐色的Fe(OH)3沉淀,⑤正确。‎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52分)‎ ‎17.(8分)(2019·甘肃兰州一中期末考试)几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C、D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C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15 -‎ ‎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X:    ;F:    ;G:    。 ‎ 答案: NH4HCO3[或(NH4)2CO3] NO2 HNO3‎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D: ; ‎ G→E: 。 ‎ 答案: 2CO2+2Na2O22Na2CO3+O2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3)实验室里,常用加热          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气体C,常采用          法收集气体C。 ‎ 答案: NH4Cl和Ca(OH)2 向下排空气 解析: C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C为氨气;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NO,则D为O2,E为NO;不同浓度的G溶液与铜反应的产物不同,则G为HNO3,F为NO2;B与NO2反应生成HNO3,则B为H2O;A、C、D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A+Na2O2→O2,则A为CO2;X受热分解生成CO2、H2O、NH3,则X为NH4HCO3或(NH4)2CO3。‎ ‎18.(14分)(2019·辽宁本溪高级中学期中考试)铁、氯、溴、碘、硫、氮等元素均存在多种化合价,其单质及化合物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性质活泼。回答下列问题:‎ ‎(1)KI溶液与一定量的酸性KMnO4溶液恰好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I2和KIO3,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若KI溶液的浓度为0.3 mol·L-1,体积为200 mL,则消耗的KMnO4为    mol。 ‎ 答案: 15I-+8MnO‎4‎‎-‎+34H+5I2+5IO‎3‎‎-‎+8Mn2++17H2O 0.032‎ 解析: 由题意可知,反应物为I-、MnO‎4‎‎-‎、H+,生成物为I2、IO‎3‎‎-‎、Mn2+、H2O,即氧化产物为I2、IO‎3‎‎-‎,还原产物为Mn2+,根据元素守恒及电荷守恒可配平化学方程式。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关系式:15I-~8MnO‎4‎‎-‎,故n(MnO‎4‎‎-‎)=0.3 mol·L-1×0.2 L ×‎8‎‎15‎=0.032 mol。‎ - 15 -‎ ‎(2)将SO2通入Fe(NO3)3溶液中,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但又立即变为棕黄色,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答案: Fe3+被还原为Fe2+ 3Fe2++4H++NO‎3‎‎-‎3Fe3++NO↑+2H2O 解析: 溶液变为浅绿色时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SO‎4‎‎2-‎+4H+,即Fe3+被SO2还原为Fe2+;溶液中的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将Fe2+重新氧化为Fe3+。‎ ‎(3)三氟化氮(NF3)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性质稳定、具有强氧化性的气体。在芯片制造等方面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在潮湿的空气中,NF3与H2O(g)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NF3+5H2O9HF+2NO+HNO3。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反应中生成0.2 mol HNO3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若NF3在空气中泄漏,则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 答案: 2∶1 0.4NA 出现红棕色气体 解析: NF3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由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量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生成0.2 mol HNO3时转移0.4 mol电子。由给出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泄漏的NF3与水蒸气作用生成NO,该物质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生成红棕色气体NO2。‎ ‎(4)将2.24 L(标准状况下)Cl2通入体积为100 mL的FeBr2溶液中,溶液中有‎1‎‎4‎的Br-被氧化为Br2,则原FeBr2溶液中c(FeBr2)=    。 ‎ 答案: 1.33 mol·L-1‎ 解析: 还原性:Fe2+>Br-,故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为Cl2+2Fe2+2Fe3++2Cl-、Cl2+2Br-Br2+2Cl-,根据化学方程式结合题意可得 ‎1‎‎2‎×0.1 L×c(FeBr2)+‎1‎‎2‎×0.1 L×2×c(FeBr2)×‎1‎‎4‎=2.24 L÷22.4 L·mol-1,解得c(FeBr2)=1.33 mol·L-1。‎ ‎19.(9分)(2019·山东日照校级期中考试)某研究小组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SO2与FeCl3溶液反应的相关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 - 15 -‎ ‎(1)在配制氯化铁溶液时,需先把氯化铁晶体溶解在      中,再加水稀释,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操作中不需要的仪器有    (填字母)。 ‎ a.药匙 b.烧杯 c.石棉网 d.玻璃棒 e.坩埚 答案: 浓盐酸 抑制Fe3+水解 ce 解析: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需先把氯化铁晶体溶解在浓盐酸中,再加水稀释,这样操作的目的是抑制Fe3+水解,操作中需要用药匙取固体放入烧杯中进行溶解,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不需要的仪器有c、e。‎ ‎(2)通入足量SO2时C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 ‎ 答案: 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解析: 通入足量SO2时,C中发生二氧化硫与氯化铁溶液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则观察到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3)根据以上现象,该小组同学认为SO2与FeCl3溶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①写出SO2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②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有Fe2+生成:   。 ‎ ‎③该小组同学认为向C试管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即可证明反应生成了SO‎4‎‎2-‎。该做法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 答案: ①2Fe3++SO2+2H2OSO‎4‎‎2-‎+4H++2Fe2+ ②取C中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③不合理 硝酸可以将溶解在溶液中的SO2氧化为H2SO4‎ - 15 -‎ 解析: ①SO2与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亚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SO‎4‎‎2-‎+4H++2Fe2+。②检验有Fe2+生成的方法为取C中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③该小组同学向C试管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则硝酸可以将溶解在溶液中的SO2氧化为H2SO4,会干扰实验,故该做法不合理。‎ ‎(4)D装置中倒置漏斗的作用是                  。 ‎ 答案: 充分吸收气体,防止溶液倒吸 解析: 因尾气易溶于NaOH溶液,倒置漏斗的作用是充分吸收气体,防止溶液倒吸。‎ ‎(5)为了验证SO2具有还原性,实验中可以代替FeCl3溶液的试剂有    (填字母)。 ‎ A.浓硫酸 B.酸性KMnO4溶液 C.碘水 D.NaCl溶液 答案: BC 解析: SO2可与高锰酸钾或碘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体现了SO2的还原性。‎ ‎20.(10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将NOx转变为N2和H2O。某化学兴趣小组拟验证NO能被氨气还原并测算其转化率。‎ 试回答下列问题:‎ - 15 -‎ ‎(1)若制取氨气用A装置,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B装置制取氨气,则分液漏斗和锥形瓶中盛放的药品分别是    。 ‎ 答案: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浓氨水、碱石灰(或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固体)‎ 解析: A装置属“固+固气体”型,发生的反应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B装置属“固+液→气体”型,则可利用浓氨水与碱石灰反应来制取NH3。‎ ‎(2)用C装置制取NO时,用可抽动的铜丝,其优点是  。‎ 答案: 反应可以随时停止与发生,操作方便,可反复使用,节约药品 解析: C装置的优点是铜丝可抽动,因此可以随时停止与发生,操作方便且可反复使用,节约药品。‎ ‎(3)装置⑦的作用可能是 。 ‎ 答案: 吸收未反应的NO 解析: 装置⑦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NO。‎ ‎(4)若进入装置⑤的NO共2 688 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同),氨气过量,最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2 016 mL N2,则NO的转化率为    。 ‎ 答案: 90%‎ 解析: NO与NH3的反应方程式为6NO+4NH35N2+6H2O,由方程式知,2 688 mL NO可以生成2 688 mL×‎5‎‎6‎=2 240 mL N2,NO的转化率为‎2 016 mL‎2 240 mL×100%=90%。‎ ‎21.(11分)某氧化铁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杂质FeSO4。某同学要测定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请回答:‎ ‎(1)操作Ⅰ中配制溶液时,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以外,还必须有    (填仪器名称)。 ‎ - 15 -‎ 答案: 500 mL容量瓶 解析: 操作Ⅰ还需要500 mL容量瓶。‎ ‎(2)反应①中加入足量H2O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答案: 2Fe2++H2O2+2H+2Fe3++2H2O 解析: 反应①中加入足量H2O2溶液,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3)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  。 ‎ 答案: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Ba(NO3)2(或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沉淀洗涤干净 解析: 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即检验洗涤液中是否还存在SO‎4‎‎2-‎,可以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加入Ba(NO3)2溶液或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4)将沉淀加热,冷却至室温,用天平称量坩埚与加热后固体的总质量为b1 g,再次加热并冷却至室温称其质量为b2 g,若b1-b2=0.3,则还应进行的操作是  。 ‎ 答案: 继续加热,冷却到室温后称量,直至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 g 解析: 继续将沉淀物加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直至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 g。‎ ‎(5)若坩埚的质量为42.6 g,最终坩埚与加热后固体的总质量为45.8 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答案: 80%‎ 解析: 加热后得到的固体为Fe2O3,则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5.8-42.6) g×‎112‎‎160‎×‎500 mL‎50 mL÷28.0 g×100%=80%。‎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