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7.50 KB
  • 2021-08-06 发布

2012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实验知识点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1:常见仪器 I.考试要求 了解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II.主要内容 ‎1.容器和反应器的的用途及其使用方法 ‎ 类别 ‎ 名称 ‎ 主要用途 ‎ 使用方法和主要注意事项 反 应 器 直接加热 试管 进行少量物质间的反应 加热前外壁无水滴,最大盛液小于1/3‎ 坩埚 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 加热完放石棉网上冷却 蒸发皿 溶液的蒸发、浓缩、结晶 盛液不超过容器的2/3‎ 隔网 加热 烧杯 溶解、配液、反应器 加热前外壁无水滴 烧瓶(圆/平/蒸)‎ 反应器、液体的蒸馏等 加热前外壁无水滴,平底烧瓶不宜长时间加热 锥形瓶 反应器、接受器 滴定时只振荡,不搅拌 不能 加热 集气瓶 收集气体或暂时贮气 瓶口磨砂,用磨砂玻片涂凡土林封盖 试剂瓶(广/细)‎ 广口:固体;细口:液体药品 见光易变质药品用棕色瓶,盛碱液时用橡胶塞 启普发生器 固-液不加热制取气体 使用前先检查气密性 滴瓶 盛少量液体药品 盛碱液时改用软木塞或橡胶塞 ‎2.计量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 类别 ‎ 名称 ‎ 主要用途 ‎ 使用方法和主要注意事项 量 器 粗量器 量筒 粗量体积的液体(精确度≥0.1 mL)‎ 读数时眼睛平视刻度线,量筒无零刻度 精量器 容量瓶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用前首先试漏,不能加热或配制热溶液 滴定管 酸、碱中和滴定(精确度= 0.01 mL)‎ 不能混装,读数时要眼睛平视 计量器 天平 称量物质的质量(精确度= ‎0.1g)‎ 调“0”点;左物右码;忌称热物质;称量纸;易潮解或腐蚀性试剂放在玻璃器皿中 温度计 测量温度 水银球不能接触器壁,不能当搅拌器使用 酸度计 测量溶液的pH值 使用前应校准,防止打破玻璃电极 ‎3.分离仪器及其他仪器的用途与使用方法 类别 ‎ 名称 ‎ 主要用途 ‎ 使用方法和主要注意事项 漏斗 普通漏斗 注液;分离固液混合物 过滤时应“一贴二低三靠”‎ 长颈漏斗 装配反应器 长管末端插入反应器的液面以下 分液漏斗 分离互不相溶液体;加液装置 分液时,下层下放,上层上倒 其他 ‎ 干燥管 ‎ (U型,球形)‎ 干燥或吸收某些气体 内装固体干燥剂,球型细口处垫小棉球以防堵塞,气流“大进小出”‎ ‎4.组装操作顺序 ‎ ‎(1)仪器组装:自下而上:酒精灯位置→铁架台→铁圈位置→石棉网→烧瓶位置;‎ 自左至右:发生装置→洗气装置→性质实验装置→集气装置→吸收装置。 ‎ ‎(2)药品放置:先固后液。 ‎ ‎(3)实验操作:查漏→排空→加热→验纯→收集。 ‎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2:基本操作 I.考试要求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实验操作 II.基本内容 ‎1.常见化学药品的保存 ‎ 试剂性质 举例 ‎ 保存方法 与空 气的 成分 反应 被氧气氧化 ‎①K、Ca、Na等强还原性的金属;②亚硫酸、亚硫酸盐、氢硫酸、硫化物、亚铁盐等还原性较强的物质;‎ ‎③白磷等易自燃的物质。‎ ‎①保存在煤油中②密封保存③保存在水中 与水蒸汽反应 Na2O2、CaO、浓H2SO4、碱石灰等 密封保存 与CO2反应 NaOH、Ca(OH)2、 漂白粉等碱性物质 密封保存 与试 剂瓶 反应 与瓶塞反应 ‎①NaOH等碱性物质与玻璃塞反应;‎ ‎②汽油,四氯化碳、液溴、KMnO4能与橡胶塞反应。‎ ‎①用橡胶塞 ‎②用玻璃塞 腐蚀玻璃 氢氟酸 用塑料瓶 易挥发 液溴 试剂瓶中加水封 见光易分解 浓HNO3、AgNO3溶液、氨水等 棕色瓶,阴凉处 ‎2.常见化学药品的取用 取用药品 固体药品 液体药品 粉末 块状 一定量 少量 多量 一定量 使用仪器 药匙(或纸槽)‎ 镊子 用托盘天平量取 胶头滴管 用试剂瓶倾倒 量筒、滴定管(移液管)‎ ‎3.溶解与稀释 ‎①固体:用烧杯、试管溶解,振荡、搅拌、粉碎、一般升温等方法可加快溶解速度。‎ ‎②液体:注意浓H2SO4的稀释。当混合浓HNO3和浓H2SO4时,也类似于浓H2SO4的稀释,即必须把浓H2SO4慢慢地注入浓HNO3中。‎ ‎ ③气体的溶解 a.溶解度不大的气体(Cl2、H2S、SO2) b.易溶于水的气体(HCl、HBr、NH3)‎ ‎ ‎ ‎4.试纸的使用 试纸的种类很多,如:石蕊试纸(红、蓝)、醋酸铅试纸(检验H2S存在)、淀粉碘化钾试纸、pH试纸等,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除pH试纸外,其余试纸使用前要用蒸馏水润湿;‎ ‎②用试纸检验溶液性质时,要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中部,不可将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 ‎③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时,将试纸湿润后粘在玻璃棒的一端,把试纸放于待测气体的试管口或集气瓶口附近。‎ ‎5.仪器的洗涤 ‎①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②若附着不易用水洗净的物质时,应选不同的“洗涤剂”区别对待。‎ ‎ 待清洗仪器 污物 清洗方法 ‎ 原理 做过KMnO4分解实验的试管 MnO2‎ 浓盐酸,加热 MnO2与浓HCl反应生成易溶的MnCl2‎ 做过碘升华的烧杯 碘 酒精 碘易溶于酒精。‎ 长期存放FeCl3溶液的试剂瓶 Fe(OH)3‎ 盐酸 Fe(OH)3与盐酸反应 做过银镜实验的试管 银 稀HNO3,加热 Ag与HNO3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做过油脂实验的试管 油污 热的纯碱液浸洗 油污遇热的纯碱液发生水解 ‎6.物质的加热 ‎ 加热方式 ‎ 优 点 ‎ 适应范围 ‎ 注意事项 直接加热 升温快,易获得较高温度 瓷质、金属质或小而薄的玻璃仪器(如试管)等 玻璃仪器外壁要干燥 石棉网加热 受热较均匀 较大的玻璃反应器(如烧杯、烧瓶)等 同上 热浴(水浴、油浴、沙浴等)‎ 受热均匀、反应平稳、具有上限温度 ‎①需严格控制温度的(如硝基苯的制取)②需反应混合物静置的(如银镜反应)③蒸馏沸点差较小的混合液 根据不同温度选取热浴方式。加热上限温度为热浴介质的沸点 ‎7.气密性检验 ‎ 凡是有导气的实验装置,装配好后均需检查气密性。‎ 简单装置检验气密性的方法:用双手捂住烧瓶或试管,导管伸入水中,借手的热量使容器内的空气膨胀(或用酒精灯加热),容器内的空气则从导管口形成气泡冒出,把手(酒精灯)拿开。过一会,水沿导管上升,形成一小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注意:若欲检气密装置是一个非气密性装置。先把装置处理成一个密闭系统,再检验。‎ ‎8.过滤 适用范围:不溶性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之间分离 主要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 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指滤纸紧贴漏斗壁;“二低”指滤纸边缘比漏斗口稍低‎0.5cm,液面低于滤纸边缘‎0.5cm左右;“三靠”指漏斗下端管口靠紧烧杯的内壁,玻璃棒末端斜靠滤纸三层那一边,容器口(烧杯口)紧靠玻璃棒中上部。‎ ‎9.蒸馏 适用范围:利用沸点不同以分离互相溶解的液体混合物 主要仪器:蒸馏烧瓶、冷凝管、酒精灯、锥形瓶、牛角管、温度计、铁架台、石棉网等 注意事项:蒸馏瓶垫上石棉网加热,瓶内放几块碎瓷片,防止暴沸;使温度计水银球上缘恰与蒸馏烧瓶支管接口的下缘在同一水平线;冷却水由下往上不断流动,与蒸汽流动方向相反。‎ ‎10.蒸发 ‎①适用范围:通过加热蒸发掉溶剂而得到固体物质 ‎②主要仪器:蒸发皿、三角架、酒精灯、玻璃棒、泥三角 注意事项:倒入蒸发皿中的液体的量一般不得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蒸发液体接近沸腾时,要使用玻璃棒不断地搅动,以防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让余热将剩余的极少量液体继续蒸发至干。‎ ‎11.结晶(重结晶)‎ 适用范围:分离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同的各种可溶性固态物质 主要仪器:蒸发皿、烧杯及过滤仪器 注意事项:结晶的措施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蒸发,减少一部分溶剂而使溶液浓缩达到过饱和而析出晶体(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减少不多的物质,如NaCl、KCl等),另一种是降低温度使溶液冷却达到过饱和而使晶体析出(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显著减少的物质,如KNO3、NaNO3等)。为了得到很纯的晶体,可在得到的晶体中重新加入适量的溶剂加热、溶解、蒸发冷却结晶,这个过程称为重结晶。‎ ‎12.分液 适用范围: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 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注意事项:下层液体从漏斗下方流出,上层液体由漏斗上口倒出 ‎13.萃取 适用范围: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将其从另一种溶剂中提取出来 主要仪器: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带铁圈)‎ 注意事项:互溶的溶剂不能作为萃取剂(如乙醇与水互溶,不能用乙醇萃取水中的Br2)‎ 附:常见分离和提纯方法 名称 内容 应用实例 倾析 从液体中分离密度较大且不溶的固体 分离沙和水 过滤 从液体中分离不溶的固体 净化食用水 结晶法 从溶液中分离已溶解的溶质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分液 分离两种不互溶的液体 分离油和水 萃取 加入适当溶剂把混合物中某成分分离 用庚烷提取水溶液中的碘 蒸馏 从溶液中分离溶剂和非挥发性溶质 从海水中取得纯水 分馏 分离两种互溶而沸点差别较大的液体 从液态空气中分离氧和氮; 石油的精炼 升华 分离两种固体,其中只有一种可以升华 分离碘和沙 吸附 除去混合物中的气态或固态杂质 用活性炭除去黄糖中的有色杂质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3:实验安全 I.基本要求 ‎1.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意外事故等的处理方法,注意实验室中安全要求。‎ ‎2.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特别是氧化剂、易燃固体、有毒品、爆炸品、易燃气体、 腐蚀品、自燃物品、放射性物品等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 ‎3.了解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和安全性要求,特别要掌握试验设计中的安全装置种类、原理及其使用方法等,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II.基本内容 一..实验安全 ‎1.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 ‎2.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 ‎(1)任何化学药品都禁止手触、鼻闻、口尝。‎ ‎(2)禁止用一盏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3)用试管加热液体时禁止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 ‎ ‎(4)禁止用量过大。药品取用的量要尽可能少,如金属钾与水反应,钾的用量控制为绿豆般大小。用量过大,反应十分激烈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烧瓶内反应溶液的体积一般不宜超过瓶容积的一半,以防冲出瓶外。(5)禁止受热不均。‎ 加热应控制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特别是有机反应,如酯的制备要用小火加热等。‎ ‎(6)稀释浓硫酸时,禁止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二.事故的预防、处理 事故预防 ‎1防止爆炸 ‎①验纯:各种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都有一定的爆炸极限,点燃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②排空:加热制备气体并将气体通入溶液中的实验,要防止因反应容器内压强锐减而造成液体倒吸入热的反应容器内而发生炸裂。所以,用H2、CO还原Fe2O3、CuO之前均要先排空验纯。‎ ‎2防止倒吸 对于需要加热制取的溶解性较大的气体,在收集、检验以及性质实验时要有安全装置以防止倒吸。‎ ‎3防止暴沸 ‎ 加热有机物时,由于它们的沸点一般比较低,一旦温度过高,液体局部过热,会形成暴沸现象,反应溶液甚至冲开橡皮塞溅伤实验者,所以,在反应容器中要放一些碎瓷片。‎ ‎4防止毒害 ‎ ①尾气处理:有毒气体如Cl2、HCl、H2S、SO2、NO2等酸性气体,用强碱溶液吸收(通常用浓NaOH溶液);CO点燃除去;NO先与足量空气混合后再通入碱溶液中;H2和其他可燃性气体,如气态烃虽无毒性,但弥散在空气中有着火或爆炸的危险,应当点燃除去;NH3用浓硫酸吸收。‎ ‎②有毒气体:制备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5防止烫伤。‎ 热的蒸发皿及坩埚要用坩埚钳而不是用手 ‎6防仪器炸裂。①试管在加热时要先均匀受热然后固定某部位加热。②用试管加热固体时管口要略向下倾斜。③集气瓶中的燃烧反应有固体生成时加少量水或铺细纱。④禁止将热的仪器放入冷水中冲洗。‎ ‎7防止火灾 ‎(1)火灾防止 实验室中可燃物要远离火源。化学药品中有很多是易燃物,在使用时若不注意可能酿成火灾。所以,对易燃物:①必须妥善保管,放在专柜中,远离火源。易燃品、强氧化剂、钾、钠、钙等强还原剂要妥善保管;②使用易挥发可燃物如乙醇、乙醚、汽油等应防止蒸气逸散,添加易燃品一定要远离火源;③进行加热或燃烧实验时要严格操作规程和仪器选用,如蒸馏时要用冷凝器等;④易燃物质用后若有剩余,决不能随意丢弃,如残留的金属钠应用乙醇处理,白磷应放在冷水中浸泡等。‎ 另外,实验室必须配备各种灭火器材(酸碱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器、粉末灭火器、沙子、石棉布、水桶等)并装有消防龙头。实验室电器要经常检修,防止电火花、短路、超负载等引发火灾。‎ 在使用酒精灯时要切忌:①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②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③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④灯壶内的酒精不能超过容积的2/3等。‎ ‎(2)火灾扑灭 a.如果在实验时不慎发生火灾,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①防止火势扩展:移走可燃物,切断电源,停止通风。②‎ 扑灭火源:酒精等有机溶剂泼洒在桌面上着火燃烧,用湿布、石棉或沙子盖灭,火势大可以用灭火器扑灭。小范围的有机物、钾、钠、白磷等化学物质着火可用沙盖灭。③常用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范围见下表:‎ 类  型 药液成分 适用灭火对象 酸碱式 H2SO4和NaHCO3‎ 非油类、电器 泡沫式 Al2(SO4)3和NaHCO3‎ 油类 CO2灭火器 液态CO2 ‎ 电器、小范围油类、忌水的化学品 四氯化碳 液态四氯化碳 电器、汽油、丙酮。不能用于钾、钠、电石、CS2‎ 干粉灭火器 NaHCO3等类,适量润滑剂、防潮剂 油类、可燃气体、精密仪器、图书文件等 b.化学火灾扑救注意事项 ‎①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的化学药品不能用水扑救,如钾、钠、钙粉、镁粉、铝粉、电石、PCl3、PCl5、过氧化钠、过氧化钡、磷化钙等,它们与水反应放出氢气、氧气等将引起更大火灾。‎ ‎②比水密度小的有机溶剂,如苯、石油等烃类、醇、醚、酮、酯类等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否则会扩大燃烧面积;比水密度大且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如二硫化碳等着火,可用水扑灭,也可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③反应器内的燃烧,如是敞口器皿可用石棉布盖灭。蒸馏加热时,如因冷凝效果不好,易燃蒸气在冷凝器顶端燃着,绝对不可用塞子或其他物件堵塞冷凝管口,应先停止加热,再行扑救,以防爆炸。‎ 事故处理 ‎1.创伤急救 用药棉或纱布把伤口清理干净,若有碎玻璃片要小心除去,再用双氧水擦洗或涂红汞水,也可涂碘酒(红汞与碘酒不可同时使用),再用创可贴外敷。‎ ‎2.烧、烫伤急救 可用药棉浸75%~95%的酒精轻涂伤处,也可用3%~5%的KMnO4溶液轻擦伤处到皮肤变棕色,再涂烫伤药膏。‎ ‎3.眼睛的灼伤处理 立即用大量流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如果是碱灼伤,再用20%的硼酸溶液淋洗;若为酸灼伤,则用3%的NaHCO3溶液淋洗。‎ ‎4.浓酸(碱)等强腐蚀性药品处理 使用时应特别小心,防止皮肤或衣物被腐蚀。如果酸(或碱)流在实验桌上,立即用NaHCO3溶液(或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抹布擦干。如果只有少量酸或碱液滴到实验桌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 如果不慎将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用3%~5%的NaHCO3溶液冲洗。如果是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5.其他化学灼伤的处理 液溴:用1体积氨水+1体积松节油+10体积乙醇混合处理。‎ 白磷:先用5%的CuSO4溶液洗,再用‎1 g/L的KMnO4溶液湿敷。‎ 苯酚:先用大量水洗,再用乙醇擦洗,最后用肥皂水、清水洗涤。‎ ‎6.废液废渣处理 化学实验的废液大多数是有害或有毒的,不能直接排到下水管道中,可先用废液缸收集储存,以后再集中处理。但一些能相互反应产生有毒物质的废液不能随意混合,如强氧化剂与盐酸、硫化物、易燃物,硝酸盐和硫酸,有机物与过氧化物,磷和强碱(产生PH3),亚硝酸盐和强酸(产生HNO2),MnO2、KMnO4、KClO3等不能与浓盐酸混合;挥发性酸与不挥发性酸等。‎ ‎(1)常见废液的处理方法见下表:‎ 废液 处理方法 注意事项 酸碱废液 中和法 分类收集,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将废酸液和废碱液混合 氧化(还原)剂 氧化还原法 分类收集,根据废液性质,将一种废液分次少量加入另一种废液中 重金属离子 沉淀法 根据重金属离子的性质分别用氢氧化物、硫化物或硫酸根处理后再排放 有机废液 燃烧法 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有机废液 萃取回收 通过萃取、分液、蒸馏后回收利用 ‎(2)常见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固体残渣往往有一些重金属盐,对水体和土壤会造成污染,要处理(一般变成难溶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后集中掩埋。汞不慎撒落地面时,要先用硫黄覆盖,使其化合为硫化汞后扫除并妥善掩埋。用剩下的钠、钾、白磷等易燃物,氧化剂KMnO4、KClO3、Na2O2等,易挥发的有机物等不可随便丢弃,防止着火事件发生。有毒物质用剩后不可随意乱扔。‎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4:浓度配制 I.基本要求 掌握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方法 II.基本内容 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步骤:(1)计算 (2)称量或量取 (3)溶解或稀释 (4)转移:待烧杯中溶液冷却至室温后转移 (5)洗涤 (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在同一水平线上(7)摇匀: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 (8)装瓶贴标签:标签上注明药品的名称、浓度。‎ ‎2.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注意事项:‎ ‎(1)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线且标有使用温度和量程规格,只能配制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另外使用温度和量程规格还有滴定管、量筒)‎ ‎(2)常见的容量瓶: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若配制480mL与240mL溶液,应分别用500mL容量瓶和250mL容量瓶。写所用仪器时,容量瓶必须注明规格,托盘天平不能写成托盘天秤!‎ ‎(3)容量瓶使用之前必须查漏。方法:向容量瓶内加少量水,塞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五指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如不漏水,正立,把瓶塞旋转1800后塞紧,再倒立若不漏水,方可使用。(分液漏斗与滴定管使用前也要查漏)‎ 二.质量分数:质量百分比浓度配制(略)‎ 三.考查角度:一计算所需的固体和液体的量,二是仪器的缺失与选择,三是实验误差分析。‎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5:溶液PH I.基本要求 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II.基本内容 ‎1.pH=-lg[H+]→pOH=-lg[OH-],pH+pOH=14‎ ‎2.pH值的适用范围是溶液的[H+]小于或等于1mol/L。‎ ‎3.[H+]是电解质已电离出的H+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4.酸(HA)、碱(BOH)及其中和反应的pH计算 ‎   类别 ‎      条件 ‎ ‎   近似计算 强酸与强酸 pH值相差≥2,pHA<pHB(等体积混合)‎ ‎ pHA+0.3‎ 强酸与强酸 不等体积混合 ‎ c(H+)混=(C1V1+C2V2)/(V1+V2)‎ 强碱与强碱 pH值相差≥2,pHA<pHB(等体积混合)‎ ‎ pHB-0.3‎ 强碱与强碱 不等体积混合 ‎ c(OH-)混=(C1V1+C2V2)/(V1+V2)‎ 强酸与强碱 pH酸+pH碱=14(等体积混合)‎ ‎ pH=7‎ pH酸+pH碱>14(等体积混合)‎ ‎ pH碱-0.3‎ pH酸+pH碱<14(等体积混合)‎ ‎ pH酸+0.3‎ 注意:‎ ‎(1)PH=5的醋酸稀释10倍后的PH ‎(2)PH=10的氨水稀释到10倍后的PH ‎(3)酸性、与同一金属起始反应速率 取决于c(H+)‎ ‎(4)中和碱的能力、与足量金属产生氢气总量 取决于C(酸)‎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6: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7:检验、分离和提纯 I基本要求 综合运用各类物质的性质,进行常见物质(包括离子)的检验、鉴别、分离和提纯 II.基本内容 ‎⒈鉴定、鉴别及推断的区别 鉴定 鉴别 推断 概念 指用化学方法来确定某未知物质的组成 指根据物质的特性将不同物质一一区别 指通过实验步骤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被检验的物质 特点 根据题目要求可鉴定出未知物的全部或部分组成 只需针对组成上的不同,利用性质上的差异区别开来即可 需要抓住物质的特性进行正确的判断 依据 多为化学性质 物理和化学性质 多为化学性质 分类 全部鉴定;部分鉴定 任选;一种;不加;给定 验证型;装置型;顺序型 解法 直接法;间接法 叙述法;列表法;图示法 正反;逐层;计算;论证;综合 原则 试剂合理,操作简单、反应灵敏、现象明显;‎ 分析合理;推理合律;判断有据 注意 排除其他微粒的干扰 忌把待鉴物质当作已知物来叙述 找准“突破口”‎ ‎⒉常见气体检验 气体 检验方法和实验现象 其他气体的干扰 H2‎ 纯净H2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不纯的H2‎ CO/CH4点燃也呈淡蓝色,生成水;其他不纯可燃性气也产生爆鸣声 点燃有爆鸣声;产物只有水(无水硫酸铜变蓝)。‎ O2‎ 无色无味,使余烬(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助燃(支持燃烧)‎ Cl2‎ 黄绿色,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O3、NO2均能使湿润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HCl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遇Ag+产生白色沉淀;遇浓氨水产生大量白烟;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还有SO2、CO2等。‎ SO2‎ 无色有味;使品红褪色,加热复原;使KMnO4(H+)褪色;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l2使品红溶液褪色,但不能恢复;HCl、CO2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H2S 无色有臭鸡蛋气味,通入氯水中溶液变浑浊;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HCl、CO2、SO2均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NH3‎ 无色有味;遇浓盐酸产生白烟;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唯一溶于水呈碱性的气体 NO2‎ 红棕色有味;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还有Cl2、O3‎ NO 无色无味气体,在空气中迅速变为红棕色。‎ CO2‎ 无色无味,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使燃着木条熄灭。‎ 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还有N2等。‎ CO 无色无味,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且产物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使灼热的CuO由黑色变红色。‎ 火焰呈淡蓝色的有H2、CH4等;使灼热的CuO由黑色变红色的还有H2等。‎ CH4‎ 无色无味,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生成CO2和H2O;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褪色。‎ 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的还有H2、CO C2H4‎ 无色稍有味,使KMnO4或溴水褪色;火焰明亮,有烟。‎ 使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褪色的还有C2H2‎ C2H2‎ 无色无味(由电石生成的乙炔有特殊难闻的气味),使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褪色;火焰明亮,有浓烟。‎ 使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褪色的还有C2H4‎ ‎3常见离子检验 离子 试剂或方法 实验现象 干扰 H+‎ ‎①紫色石蕊试液;‎ ‎①变红;‎ ‎②锌片或Na2CO3溶液 ‎②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Na+‎ 焰色反应 黄色火焰 K+‎ 焰色反应 浅紫色火焰 Na+‎ Mg2+‎ NaOH溶液 白色沉淀,不溶于过量的碱 Al3+‎ NaOH溶液 白色沉淀,溶于过量的碱 Fe2+‎ ‎①NaOH溶液;‎ ‎①白色沉淀→灰绿色→红褐色 ‎②先加KSCN,再加氯水。‎ ‎②先无明显变化,再变红色。‎ Fe3+‎ ‎①NaOH溶液;‎ ‎①生成红褐色沉淀;‎ ‎②KSCN溶液。‎ ‎②溶液呈血红色。‎ Cu2+‎ NaOH溶液;‎ 蓝色沉淀,加热则沉淀变黑。‎ Ag+‎ 含Cl—溶液,稀硝酸 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 Ba2+‎ 稀硫酸或硫酸盐溶液 白色沉淀 Ca2+‎ NH4+‎ OH—,加热 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OH—‎ ‎①无色酚酞试液;‎ ‎①变红;‎ ‎②紫色石蕊试液。‎ ‎②变蓝。‎ Cl—‎ AgNO3溶液,稀HNO3‎ 白色沉淀 Br—‎ AgNO3溶液,稀HNO3‎ 浅黄色沉淀(溴化银)‎ I—‎ ‎①AgNO3溶液,稀HNO3‎ ‎①黄色沉淀;(碘化银)‎ ‎②新制氯水,淀粉溶液。‎ ‎②淀粉溶液变蓝。‎ CO32—‎ ‎①H+,澄清石灰水;‎ ‎①气体,变浑;‎ HCO3—‎ ‎②BaCl2溶液,稀盐酸 ‎②白色沉淀,溶于稀盐酸 HCO3—‎ ‎①H+,澄清石灰水;‎ ‎①气体,变浑;‎ CO32—‎ ‎②Ba(OH)2溶液,稀盐酸 ‎②白色沉淀,溶于稀盐酸 SO42—‎ Ba2+,稀硝酸 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 SiO32—‎ SO32—‎ ‎①H+,品红溶液;‎ ‎①有气体产生,品红褪色;‎ ‎②Ba2+,稀盐酸 ‎②白色沉淀,溶于稀盐酸,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2—‎ ‎①稀硫酸或稀盐酸;‎ ‎①生成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②Pb(NO3)2溶液。‎ ‎②有黑色沉淀。‎ NO3—‎ 铜屑,浓硫酸,加热 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变蓝。‎ PO43—‎ ‎①AgNO3溶液,稀HNO3‎ ‎①黄色沉淀,溶于稀硝酸;‎ ‎②Ba(NO3)2溶液,稀硝酸 ‎②白色沉淀,溶于稀硝酸。‎ AlO2—‎ 稀盐酸 先有白色沉淀,后溶解。‎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8:实验设计评价 I.基本要求 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 ‎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II.基本内容 ‎1.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步骤:‎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 物质的制备实验方案设计 物质的性质实验方案设计 物质的检验实验方案设计 综合性实验方案设计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方案设计→仪器选择与组装→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与数据记录→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报告。‎ ‎2.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类型:‎ ‎2.1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设计:‎ 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的一般思路:‎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用品 选择 根据信息结合产物的性质设计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结合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选择最优方案 具体方案设计 ‎ ‎ ‎2.2物质的性质实验设计 分析物质的结构或所属类型典型代表物的性质 物质可能具有的一系列性质 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 推测 设计的基本思路: ‎ 对物质性质的求证,关键在于设计出简捷的实验方案,做到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而且安全性好。‎ ‎2.3.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基本思路:‎ 利用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等)或化学性质进行物质检验,使被检物质与加入的试剂作用,转变为某种已知物质,或产生某种特殊现象(生成气体、沉淀、显现特殊颜色等),从而确定该物质的存在。‎ 物质检验方案设计中的试剂选择 ‎(1)证明酸性:①pH试纸或酸碱指示剂;②与Na2CO3溶液反应;③与Zn等反应。‎ ‎(2)证明弱酸性:①证明存在电离平衡;②测定对应盐溶液酸碱性;③测量稀释前后pH的变化。‎ ‎(3)证明氧化性:与还原剂(如KI、SO2、H2S等)反应,产生明显的现象。‎ ‎(4)证明还原性:与氧化剂(如KMnO4、浓HNO3等)反应,产生明显的现象。‎ ‎(5)证明为胶体分散系:有丁达尔效应。‎ ‎(6)证明有碳碳双键(或三键):使溴水或酸化的KMnO4溶液褪色。‎ ‎(7)证明酚羟基:①与浓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②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紫色)。‎ ‎(8)证明醛基:①与银氨溶液作用产生光亮银镜;②与新制Cu(OH)2悬浊液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Cu2O。‎ ‎(9)证明醇羟基:与羟酸发生酯化反应,其产物不溶于水,有水果香味。‎ ‎(10)比较金属的活动性:①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②与酸反应的快慢;③与盐溶液反应;④组成原电池;⑤形成的阳离子在电解池阴极的放电顺序;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11)比较非金属的活动性:①置换反应;②与H2反应的难易及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③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强弱;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12)比较酸(或碱)的酸(或碱)性强弱:较强的酸(或碱)能制得较弱的酸(或碱)。‎ ‎2.4.综合性实验方案的设计 综合性实验方案的设计,主要以教材内容为主考查学生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或考查学生对典型实验有关而又易忽略和重要细节的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题必须依据反应原理、基本实验操作和亲自动手实验的经验来解答。‎ ‎3.评价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科学性:实验原理,准确,实验流程合理。‎ ‎②安全性:保护人身、保护环境、保护仪器。‎ ‎③可行性:条件允许,效果明显,操作正确。‎ ‎④简约性:做到步骤少,时间短、效果好等基本要求。‎ ‎⑤经济性:原料利用率用高,所用原料易得,价廉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