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85 MB
- 2021-08-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考点 54.油脂 蛋白质
1.复习重点
1.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性质;
2.肥皂和洗涤剂;蛋白质的组成、性质和用途。
2.难点聚焦
一、油脂的结构和分类:
分类:R1、R2、R3 相同时,为单甘油脂,
R1、R2、R3 不同时,为混甘油脂,
天然油脂多为混甘油脂。
二、油脂的性质
1·物理性质:
ρ<ρ水,粘度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是较好的溶剂。
高级脂肪酸中既有饱和的,又有不饱和的,因此,许多油脂兼有烯烃和酯类的一些化学性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水
解反应 。
2·化学性质
(1)油脂的氢化——油脂的硬化
用途:硬化油性质稳定,不易变质,便于运输。
(2)油脂的水解
①酸性水解
应用:制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②碱性水解——皂化反应
应用:制肥皂和甘油
肥皂是怎样去污的呢?阅读课本 P196 三、了解肥皂的制取和去污原理
以及合成洗涤剂的优缺点。
三、肥皂和洗涤剂
1·肥皂的制取
2·去污原理
亲水基:极性的-COONa 或-COO-- , 可以溶于水,伸在油污外
憎水基:非极性的烃基-R,不溶于水,具有亲油性,插入油污内
3·合成洗涤剂
优点:能在硬水中使用,去污能力强,原料便宜
缺点:引起水体污染
蛋白质
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生物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与蛋白质有关,因此,研究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是相当重要的。
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实验,看一看蛋白质有哪些性质?
【7-6】【7-7】【7-8】
一、蛋白质的组成
含 C、H、O、N、S 等元素,能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天然蛋白质水解最终生成物全是α-氨基酸),故氨基酸是蛋白质
的基石。
二、蛋白质的性质:有的可溶于水,有的难溶。
1·盐析——是可逆过程,用来分离、提纯蛋白质。
2·变性——不可逆,蛋白质失去可溶性和生理活性。
条件:①加热②紫外线、X 射线③加酸、加碱、加重金属盐④一些有机物:如乙醇、甲醛、苯甲酸等
3·颜色反应:带有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
4·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三、蛋白质的用途:
1·组成生物的基础物质,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
2·工业原料:
动物的毛、蚕丝——纺织原料
动物的皮——皮草
动物的骨、皮和蹄——熬制动物胶(如白明胶)
牛奶中——酪素——酪素塑料
※四、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有催化作用
催化特点:
1·条件温和,不需加热
2·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3·具有高效催化作用
3.例题精讲
例 1: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是
A.聚异戊二烯橡胶、淀粉 B.油脂、蛋白质
C.酚醛树脂、纤维素 D.纤维素、淀粉
分析: 聚异戊二烯橡胶即天然橡胶、淀粉存在于植物中,纤维素存在于棉花、木材中,它们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蛋白质也是高分子化合物,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单位,因此,蛋白质也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酚醛树脂是甲醛和苯酚通过缩聚反应合成的,属于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而油脂结构虽然比较复杂,但它是高级脂
肪酸的甘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A、D
例 2:向淀粉溶液中加少量稀 H2SO4 加热,使淀粉水解,为测定其水解程度,需要加入的试剂是
(1)NaOH 溶液 (2)银氨溶液 (3)新制的 Cu(OH)2 悬浊液 (4)碘水
A.(4) B.(2)(4)
C.(1)(3)(4) D.(3)(4)
分析:淀粉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程度可能有三种情况:(1)水解完全,产物为葡萄糖(2)部分水解,产物除葡萄
糖外,还有未水解的淀粉 (3)没有水解要测定淀粉的水解程度,先必须用 NaOH 中和掉水解反应中的催化剂稀 H2SO4,
再选用适当的试剂去分析水解产物的成分,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答案:C
例 3:酶是蛋白质,因而具有蛋白质的特性,酶又是生物制造出来的催化剂,能在许多有机反应中发挥作用,以下
表示温度 t 与反应速度 v 的关系曲线中,有酶参加的是
分析:酶是催化剂,在室温下就能对有机反应充分发挥催化作用,但在稍高温度下,会发生变性而失去催化能力。
答案:D
例 4:用纤维素制取硝酸纤维,是利用纤维素组成中的葡萄糖单元的(1)个(2)基可具有的(3)的性质;用纤
维素制取葡萄糖是利用它(4)的性质。
分析:用纤维素制取硝酸纤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如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了上述反应,这个问题是很容易回答的。
答案:(1)3 (2)醇羟基 (3)醇 (4)能水解
例 5:一定条件下,一个甘氨酸分子和一个丙氨酸分子,可缩合成 C H N O5 10 2 3 试写出该分子的结构简式:(1)
(2) 。
分析:氨基酸分子之间可通过羧酸脱羧基,氨基脱氢后相互连接成肽。
答案:(1)
(2)
4.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45 分)
1.(2000 年广东高考题)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
A.反应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B.反应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C.反应后静置,反应液分为两层
D.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
2.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氢化反应的是
A.油酸甘油酯
B.软酯酸甘油酯
C.油酸
D.乙酸乙酯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牛油是纯净物,它不属于高分子
B.牛油是高级脂肪酸的高级醇酯
C.牛油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水解
D.工业上将牛油加氢制造成硬化油
4.1997 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经过十年研究发现毒蛋白的普鲁西纳。1997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酶的研究方面有杰
出贡献的三位化学家,他们研究了三种磷酸腺苷酶的结构和作用机理。下面关于毒蛋白和三磷酸腺苷的结构性质,叙
述错误的是
A.都是由氨基酸这一基本单位构成的
B.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遇重金属盐都能起反应改变性质
D.前者能水解,后者不能水解
5.总质量一定,不论按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产生的 CO2 为常量的是
①乙炔和苯② 烯烃的同系物③ 甲烷与乙烷④ 甲醛和乙醛⑤ 甲醛和乙酸⑥ 甲醛和甲酸甲酯⑦ 乙酸和果
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⑥⑦
D.①②⑤⑥
6.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蛋白质析出,如再加水也不溶解
B.蛋白质中的蛋白质分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C.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吞服“钡餐”会引起中毒
D.浓硝酸溅在皮肤上呈黄色,是由于蛋白质和浓 HNO3 发生颜色反应
7.将淀粉浆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纸袋中,扎好袋口,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相当一段时间后,取袋内液体分别
与碘水、新制 Cu(OH)2(加热)和浓 HNO3(微热)作用,其现象分别是
A.显蓝色、无现象、显黄色
B.显蓝色、红色沉淀、无现象
C.无现象、变黑色、显黄色
D.显蓝色、变红色、黄色沉淀
8.在有机化合物中,若一个碳原子连有 4 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则这个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有手性碳原
子的物质具有光学活性。下列物质中不具有光学活性的物质是
9.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药物的主要成分都能发生: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水解反应,④中和反应四种反应的
是
二、非选择题(共 55 分)
10.(10 分)参考下列①~③项回答问题。
①皂化值是使 1 g 油脂皂化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②碘值是使 100 g 油脂加成时消耗单质碘的克数。
③各种油脂的皂化值,碘值列表如下:
花生油 亚麻仁油 牛油 黄油 硬化大豆油 大豆油
皂化值 190 180 192 226 193 193
碘值 90 182 38 38 5 126
(1)单纯油(C17H33COO)3C3H5(相对分子质量 884)形成的油,用氢氧化钾皂化时,皂化值为 ,
写出其反应方程式: 。
(2)在下列①~③的括号内填入适当的词句。
①亚麻仁油比花生油所含的 多;②黄油比牛油所含的 多;③硬化大豆油的碘值小的
原因是 。
(3)为使碘值为 180 的 100 g 鱼油硬化,所需的氢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多少升?
(4)用下列结构式所代表的酯,若皂化值为 430,求 n 为多少?完成下面反应方程式:
11.(8 分)A、B 两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都是 C9H11O2N。
(1) 化 合 物 A 是 天 然 蛋 白 质 的 水 解 产 物 , 光 谱 测 定 显 示 分 子 结 构 中 不 存 在 甲 基 , 化 合 物 A 的 结 构 式
是 。
(2)化合物 B 是某种分子式为 C9H12 的芳香烃一硝化后的惟一产物(硝基连在芳环上)。化合物 B 的结构式
是 。
12.(12 分)紫杉醇是一种新型抗癌药,其分子式为 C47H51NO14,它是由如下的 A 酸和 B 醇生成的一种酯:
(1)A 可在无机酸催化下水解,其反应方程式是 。
(2)A 水解所得的氨基酸不是天然蛋白质水解产物,因为氨基不在(填希腊字母) 位。
(3)写出 ROH 的分子式 。
13.(12 分)下面是一个四肽,它可以看做是 4 个氨基酸缩合掉 3 个水分子而得到:
式中 R、R′、R″、R 可能是相同的或不同的烃基,或有取代基的烃基,
称为肽键。今有一个“多肽”,其分子是 C55H70O19N10,已知将它彻
底水解后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
请计算回答:
(1)这个“多肽”是几肽? 肽(填汉字)。
(2)该多肽水解后,有几个氨基戊二酸生成(指一分子该多肽完全水解)? 个(填数字)。
(3)该多肽水解后,有几个苯丙氨酸生成? 个(填数字)。
14.(13 分)下列蛋白质结构片段:
在胃液中能发生水解反应。
(1)上述蛋白质结构片段水解时不可能生成的氨基酸是下列中的 (填序号)。
(2)天然蛋白质在酶的催化下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 。
(3)上述蛋白质结构片段水解反应所生成的各种氨基酸分子中,其碳氢原子数比值最大的氨基酸的结构式
为 。
(4)上述蛋白质结构片段的化学式量是M= ,水解生成的各种氨基酸的式量和为 。
附参考答案
一、1.D 2.A 3.C 4.D
5.解析:若碳的质量分数相同则符合题意。
答案:C
6.AC
7.解析:淀粉酶作催化剂,淀粉水解完全变成麦芽糖,麦芽糖透过了半透膜,酶属蛋白质,为胶体,还在袋中。
答案:C
8.B 9.BD
二、10(1)190 方程式略
(2)①不饱和脂肪酸 ②低级脂肪酸 ③不饱和键少
(3)15.9 L
(4)4 C4H9COOC2H5+KOH C4H9COOK+C2H5OH
(2)α (3)C31H38O11
13.(1)十 (2)4 (3)3
14.(1)BD
(2)α—氨基酸
(4)364 436(或M+72)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www.7caiedu.cn
考点解析复习专题辅导 55.合成材料
1.复习重点
1.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基本性质;
2.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2.难点聚焦
合成材料
1、 主要的合成塑料以及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名称 单体 结构简式 性能 用途
聚 乙
烯 CH2=CH2 -{-CH2-CH2-}-n
电绝缘性很好,耐化学
腐蚀、耐寒、无毒。
耐用热性差,透明性较
差,耐老化性差。
不宜接触煤油、汽油。
制成的器皿不宜长时间
存放食油、饮料。
制成薄膜,可
作食品、药物
的包装材料,
可 制 日 常 用
品 、 绝 缘 材
料、管道、辐
射保护衣等。
聚 丙
烯 CH2=CH-CH3
-{-CH2-CH-}-n
CH3
机械强度较高,电绝缘
性能好,耐化学腐蚀,
质轻无毒。
耐油性差,低温发脆,
易老化。
可制薄膜、可
制日常用品、
管 道 包 装 材
料。
聚 氯
乙烯 CH2=CHCl
-{-CH2-CH-}-n
Cl 耐有机溶剂,耐化学腐
蚀,电绝缘性能好,耐
磨,抗水性好。
热稳定性差,遇冷变硬,
透气性差。
制成的薄膜不宜用来包
装食品。
硬聚氯乙烯,
管 道 绝 缘 材
料等。
软聚氯乙烯,
薄膜、电线外
皮、软管、日
常用品等。
聚 氯 乙 烯 泡
沫塑料,建筑
材料、日常用
品等
聚 苯
乙烯 CH2=CH-C6H5
-{-CH2-CH-}-n
C6H5 电绝缘性很好,透光性
好、耐水、耐化学腐蚀,
无毒,室温下硬、脆,
温度较高时变软。
耐溶剂性差。
可 制 高 频 绝
缘 材 料 、 电
视 、 雷 达 部
件,汽车、飞
机零件,医疗
卫生用具,日
常 用 品 以 及
离 子 交 换 树
脂等
聚 甲
基 丙
烯 酸
甲 酯
( 有
机 玻
璃)
CH2=C-COOCH3
CH3
CH3
-{-CH2-C-}-n
COOCH3
透光性很好,质轻,耐
水、耐酸、碱,抗霉,
易加工,不易破裂。
耐磨性较差,能溶于有
机溶剂。
可制飞机、汽
车用玻璃、光
学仪器、日常
用品等
聚 四
氟 乙
烯
CF2=CF2 -{-CF2-CF2-}-n
耐低温(-100℃)、高
温(350℃),耐化学腐
蚀、耐溶剂性好,电绝
缘性很好。
加工困难。
可制电气、航
空、化学、冷
冻、医药等工
业 的 耐 腐 蚀
耐 高 温 耐 低
温的制品
酚醛
塑料
(电
木)
HCHO 电绝缘性好,耐热、抗
水。
能被强酸强碱腐蚀。
可 制 电 工 器
材 、 仪 表 外
壳、日常生活
用品等。
用 玻 璃 纤 维
增 强 的 酚 醛
塑 料 用 于 宇
航等领域。
环氧
树脂
CH2- CH-CH2Cl
O
CH3
HOC6H4-C-C6H4OH
CH3
高度黏合力,加工工艺
性好,耐化学腐蚀,电
绝缘性好,机械强度好,
耐热性好
广 泛 用 作 黏
合剂,作层压
材料,机械零
件。玻璃纤维
复 合 制 成 的
增 强 的 塑 料
用 于 宇 航 等
领域。
脲醛
塑料
(电
玉)
H2NCONH2
HCHO
NH2
O=C
-{-N-CH2-}-n 染色性、抗霉性、耐溶
剂性和绝缘性都好。
耐热性较差。
可制器皿、日
常生活用品、
玩具、装饰材
料等。制成泡
沫塑料后,可
作隔热材料。
2、主要的合成纤维以及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名称 单体 结构简式 性能 用途
聚对
苯二
甲酸
乙二
醇酯
(涤
纶或
的确
良)
HOCH2CH2OH 抗折皱性强、弹性、耐
光性、耐酸性和耐磨性
都好。
不耐浓碱,染色性较差。
可 制 衣 料 织
品、电绝缘材
料、运输带、
渔网、绳索、
人造血管、轮
胎帘子线。
聚己
内酰
胺(锦
纶)
HN(CH2)5CO -{HN(CH2)5CO}-n
强度高,弹性、耐磨性、
耐碱性和染色性好。
不耐浓酸,耐光性差。
可 制 衣 料 织
品、绳索、渔
网、降落伞、
轮胎帘子线。
聚丙
烯腈
(腈
纶或
人造
毛)
CH2=CH
CN
-{-CH2-CH-}-n
CN 耐光性、耐酸性、弹性
和保暖性都好。
不易染色、耐碱性差。
可 制 衣 料 织
品 、 工 业 用
布 、 毛 毯 滤
布、幕布等。
聚乙
烯醇
缩甲
醛(维
尼纶)
O
CH3-C-O-CH=CH2
CH3OH
HCHO
-{-CH-CH2-CHCH2-}-n
O--CH2-O
柔软,吸湿性、耐光性、
耐腐蚀性、耐磨性和保
暖性都好。
耐热水性不够好,染色
性较差
可制衣料、桌
布、窗帘、滤
布、炮衣、粮
食袋等。
聚丙
烯(丙
纶)
CH2=CH-CH3
-{-CH2-CH-}-n
CH3 机械强度高,耐腐蚀性
和电绝缘性都好。
染色性和耐光性差。
可制绳索、编
织袋、网具、
滤布工作服、
帆布、地毯,
用作纱布(不
粘 连 在 伤 口
上)。
聚 氯
乙 烯
( 氯
纶)
CH2=CHCl
-{-CH2-CH-}-n
Cl 保暖性、耐日光性和耐
腐蚀性都好。
染色性和耐用热性差。
可制针织品、
工 作 服 、 毛
毯、绒线、滤
布、渔网、帆
布等。
聚 乙
烯 CH2=CH2 -{-CH2-CH2-}-n
机械强度高,耐腐蚀性
好。
染色性和耐用热性较
差。
可制渔网、绳
索、耐酸、碱
的织物等。
3、主要的合成橡胶以及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名称 单体 结构简式 性能 用途
丁苯
橡胶
CH2=CH-CH=CH2 -{CH2CH=CHCH2CH2-CH}-n
热稳定性、电绝缘性
和抗老化性好。
可制轮胎、电
绝缘材料,一
般 橡 胶 制 品
等。
顺丁
橡胶 CH2=CH-CH=CH2 -{CH2-CH=CH-CH2}-n
弹性好,耐低温,耐
热。
粘结性差。
可制轮胎、运
输 带 、 胶 管
等。
氯丁
橡胶
CH2=CH-C=CH2
Cl
-{CH2-CH=C-CH2}-n
Cl 耐日光、耐磨、耐老
化,耐酸、耐碱、耐
油性好。
耐寒性差。
可 制 电 线 包
皮、运输带、
化 工 设 备 的
防腐衬里,胶
粘剂等
丁腈
橡胶
CH2=CH-CH=CH2
CH2=CH-CN
-{CH2CH=CHCH2CH2-CH}-n
CN
抗 老 化 性 和 耐 油 性
好,耐高温。
弹性和耐寒性较差。
可制耐油、耐
用 的 橡 胶 制
品,飞机油箱
衬里等
聚硫
橡胶
ClCH2CH2Cl
Na2S4
-{-CH2-CH2S4-}-n
耐油性和抗老化性很
好,耐化学腐蚀。
弹性较差。
可制耐油、耐
苯 胶 管 , 胶
辊,耐臭氧制
品,储油以及
化 工 设 备 衬
里等。
硅橡
胶 (CH3)2SiCl2
CH3
-{-Si-O-}-n
CH3
耐低温(-100℃)、
高温(300℃),抗老
化和抗臭氧性好,电
绝缘性好。
机械性能差,耐化学
腐蚀差。
可 制 各 种 在
高温、低温下
使 用 的 以 及
绝缘材料、医
疗 器 械 及 人
造关节等
丁基
橡胶
CH2=C(CH3)2
CH2=C-CH=CH2
CH3
-{CH2-C(CH3)2}-n
CH2=C-CH=CH2
CH3
-{CH2-C(CH3)2}-n
气密性好,耐热、耐
老化、电绝缘性好,
柔顺性较小,弹性较
差。
可 制 汽 车 内
胎 、 探 空 气
球、气艇、防
毒面具、化工
设备衬里等。
异戊
橡胶
(合
成天
然橡
胶)
CH2=C-CH=CH2
CH3
-{-CH2 CH2-}-n
C=C
CH3 H 与天然橡胶相似,粘
结性良好。
适 用 于 使 用
天 然 橡 胶 的
场合,可制汽
车内外胎、胶
管、胶带、飞
机轮胎等
二、 成聚合和缩合聚合
1、加成聚合(简称加聚):含有 C=C,C=O,C≡C 等不饱和键的单体通过加成反应生成高分子,例如:
n CH2=CH2→-{-CH2-CH2-}-n 聚乙烯
n CH2=CH-CH=CH2→-{CH2-CH=CH-CH2}-n 聚 1,3-丁二烯
n CH2=CH-COOCH3→-{-CH2-CH-}-n 聚丙烯酸甲酯
COOCH3
n CH2=O→-{-CH2-O-}-n 聚甲醛
特点:单体与高分子的组成相同,即元素的质量比,原子个数比相同。单体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例如:
-{ CH2- CH2- CH2-CH=CH-CH2}-n ,单体为 CH2=CH2 和 CH2=CH-CH=CH2
2、 缩合聚合(简称缩聚):单体之间通过脱去小分子(如 H2O 等)生成高分子的反应。例如:
n + n HOCH2CH2OH→ +2 n H2O
n H2N-CH2-COOH→-{-NH-CH2-CO-}-n + n H2O
n + n HCHO→ + n H2O
特点:单体与高分子的组成不同,相差脱去的小分子。单体一般具有 2 个或者 2 个以上的官能团(如-OH,-COOH,
-NH2 等)。
3.例题精讲
[例 1]工程塑料 ABS 树脂(结构简式如下)合成时用了三种单体。
ABS:-{-CH2-CH-CH2-CH=CH-CH2-CH2-CH-}-n
CN C6H5
式中- C6H5 是苯基。这三种单体的结构简式分别是:
、 、
[解析]依单体加聚生成高聚物的特点可知,单烯加聚时高聚物的长链中没有双键,二烯烃加聚时长链中含有一个双键,
依据这样的变化特征推知 ABS 的键节由三部分组成。
[答案]
这三种单体的结构简式分别是:
A:CH2=CH-CN B:CH2=CH-CH=CH2 S:C6H5-CH=CH2
[解题技巧]
高分子化合物按其合成的方法不同,可分为加聚产物和缩聚产物,其加聚产物
的结构特点一般是长链中只含有碳原子;其缩聚产物一般可分为两类,即酚醛类和聚酯、
聚酰胺。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结构中寻找单体的方法是:先确定类型,再分类寻找。
如:聚酯类物质,可从链节中寻找酯的结构: ,这就是断裂处,断裂后 部分加羟基,其余部分加氢。
[例 2]一种广泛运用于电器、工业交通的工程塑料 DAP 的结构简式如下:
,又知甲苯氧化可得苯甲酸、丙烯跟氯气在高温下发生取代反应可生成 3-氯-1-丙烯,
即:① +3[O] +H2O
②CH3-CH=CH2+Cl2 ClCH2-CH=CH2+HCl
今以丙烯和邻二甲苯为有机原料,先制取两种有机化合物,再用它们制成 DPA 工程塑料单体和 DPA 工程塑料。写
出以丙烯和邻二甲苯为有机原料制取 DPA 工程塑料单体和 DPA 工程塑料的相关化学方程式。
[解析]
本题既要求由聚合体辨认单体,又要求由给定的原料合成指定的有机物,综合地考查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先辨认合成 DAP 工程塑料的单体:根据酯基“ ”及单烯烃的聚合性质可推断其单体为:CH2=CH-CH2OH 和
,由此可推知:CH2=CH-CH2OH 应由 CH2=CH-CH3 制得, 应由邻二甲苯氧化而来。
[答案]
(1)CH3-CH=CH2+Cl2 ClCH2-CH=CH2+HCl
(2)ClCH2-CH=CH2+H2O CH2=CH-CHOH2+HCl
(3) +6[O] +2H2O
(4)n
4.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
1.“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利用。生活中废弃的塑料袋、医院的废输液管、废旧轮胎等可以归
为一类加以回收利用。它们属于
A.糖类 B.有机物
C.氧化物 D.盐
2.(2002 年上海高考题)维通橡胶是一种耐腐蚀、耐油、耐高温、耐寒性能都特别好的
氟橡胶。它的结构简式为:
合成它的单体为
A.氟乙烯和全氟异丙烯
B.1,1—二氟乙烯和全氟丙烯
C.1—三氟甲基-1,3—丁二烯
D.全氟异戊二烯
3.(2002 年全国高考题)L—多巴是一种有机物,它可用于帕金森综合症的治疗,其结构简式如下:
这种药物的研制是基于获得 2000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获得 2001 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
下列关于 L—多巴酸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既没有酸性,又没有碱性
B.既具有酸性,又具有碱性
C.只有酸性,没有碱性
D.只有碱性,没有酸性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传感膜和热电膜均是功能高分子材料的产品
B.传感膜能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
C.热电膜能将热能转换成化学能
D.热电膜能将热能转换成电能
5.现代以石油化工为基础的三大合成材料是
①合成氨 ②塑料 ③合成盐酸 ④合成橡胶 ⑤合成尿素 ⑥合成纤维 ⑦合成洗涤剂
A.②④⑦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
6.某药物结构简式为
该物质 1 mol 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消耗 NaOH 的物质的量为
A.3 mol B.4 mol
C.3n mol D.4n mol
7.高分子分离膜可以让某些物质有选择地通过而将物质分离,下列应用不属于高分子分离膜的应用范围的是
A.分离工业废水,回收废液中有用成分
B.食品工业中,浓缩天然果汁、乳制品加工和酿酒
C.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将热能转换成电能
D.海水的淡化
8.最近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 14C 标记的 C60,发现一种 C60 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通过断裂 DNA 杀死细胞,
从而抑制艾滋病,则有关 14C 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 C60 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B.与 14N 含的质量数相同
C.是 C60 的同素异形体
D.与 12C 互为同位素
9.以农副产品为原料可制得高分子材料 它能在乳酸作用下
迅速降解,有希望用于制造一次性饭盒,有关该高分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一定是偶数
B.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为奇数
C.由单体通过加聚反应制得
二、非选择题(共 55 分)
10.(15 分)(2001 年上海市高考题)有一种广泛用于汽车、家电产品的高分子涂料,是按下图所示流程生产的。
流程图中:M(C3H4O)和 A 都可以发生银镜反应;N 和 M 的分子中碳原子相等;A 的烃基上一氯取代位置有 3 种。
(1)写出物质的结构简式:A ;M 。
(2)物质 A 的同类别的同分异构体为 。
(3)N+B D 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类型:X 为 ;Y 为 。
11.(8 分)据有关报道,用聚乙交酯纤维材料 C 制成的医用缝合线比天然高分子材料的肠衣线的性能好。该高分
子化合物的合成过程如下:
(1)写出 A[FY]B 的化学方程式: 。
(2)在一定条件下,A 也可直接合成 C,其化学方程式为: 。
12.(12 分)通常羟基与烯键碳原子相连时,易发生下列转化:
现有下列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E 能溶于 NaOH 溶液中;F 转化为 G 时,产物只有一种结构,且能使溴水褪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简式:A ;B 。
(2)化学方程式:C D ;
F G 。
13.(12 分)苯酚分子中与羟基相连碳原子的邻位及对位上的氢原子有很好的反应活性,
容易跟含羰基 的化合物 (R,R′代表烷基或 H 原子)发生缩合反应
生成新的有机物和水,苯酚还可跟酰氯 反应生成有机酸酯,例如
是一种优良的工程塑料,下图是由苯、丙烯、一氧化碳、氯气、氧气等合成聚碳酸酯的过程(反应条件和部分产
物未写出):
请分别写出制备化合物 A、B 及聚碳酸酯的化学方程式(不必注反应条件,但要配平):
(1)反应① ;
(2)反应② ;
(3)反应③ 。
14.(8 分)某种橡胶分解产物为碳氢化合物。对这种碳氢化合物做以下实验:
①若取一定量的橡胶完全燃烧,使燃烧后的气体通过干燥管,干燥管增重 0.72 克,再通过石灰水,使石灰水增重
2.2 克。
②经测定,该碳氢气体化合物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 34 倍。
③该碳氢化合物 0.1 mol 能和 32 克溴起加成反应。
④经分析,在③的生成物中,溴原子分布在不同的碳原子上,且溴代物中有一个碳原子在支链上。
( 1 ) 该 碳 氢 化 合 物 的 结 构 简 式 是 , 名 称
是 。
(2)该橡胶的结构简式是 ,名称是 。
附参考答案
一、1.B 2.B 3.B 4.C 5.B 6.D 7.C 8.BD 9.AD
二、10.(1)CH3CH2CH2CHO CH2==CHCHO
(3)CH2==CHCOOH+CH3(CH2)3OH CH2==CHCOO(CH2)3CH3+H2O
(4)加成反应 聚合反应
浓 H2SO4
△
考点 56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复习重点
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2.难点聚焦
常用仪器的使用
l.能加热的仪器
(l)试管 用来盛放少量药品、常温或加热情况下进行少量试剂反应的容器,可用于制取或收集少量气体。
使用注意事项:①可直接加热,用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 1/3 处。
②放在试管内的液体,不加热时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l/2,加热时不超过 l/3。
③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
④加热时试管口不应对着任何人;给固体加热时,试管要横放,管口略向下倾斜。
(2)烧杯 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使用注意事项:①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
②溶解物质用玻璃棒搅拌时,不能触及杯壁或杯底。
(3)烧瓶 用于试剂量较大而又有液体物质参加反应的容器,可分为圆底烧瓶、平底烧瓶和蒸馏烧瓶。它们都
可用于装配气体发生装置。蒸馏烧瓶用于蒸馏以分离互溶的沸点不同的物质。
使用注意事项:①圆底烧瓶和蒸馏烧瓶可用于加热,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也可用于其他热浴(如水浴加热等)。
②液体加入量不要超过烧瓶容积的 1/2。
(4)蒸发皿 用于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
使用注意事项:①可直接加热,但不能骤冷。
②盛液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 2/3。
③取、放蒸发皿应使用坩埚钳。
(5)坩埚 主要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
使用注意事项:①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泥三角上直接加热。
②取、放坩埚时应用坩埚钳。
(6)酒精灯 化学实验时常用的加热热源。
使用注意事项:①酒精灯的灯芯要平整。
②添加酒精时,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3;酒精不少于 l/4。
③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④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⑤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⑥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扑盖。
2.分离物质的仪器
(1)漏斗 分普通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普通漏斗用于过滤或向小口容器转移液体。长颈漏斗用于气体发
生装置中注入液体。分液漏斗用于分离密度不同且互不相溶的不同液体,也可用于向反应器中随时加液。也用于萃取
分离。
(2)洗气瓶 中学一般用广口瓶、锥形瓶或大试管装配。洗气瓶内盛放的液体,用以洗涤气体,除去其中的水
分或其他气体杂质。使用时要注意气体的流向,一般为“长进短出”。
(3)干燥管 干燥管内盛放的固体,用以洗涤气体,除去其中的水分或其他气体杂质,也可以使用 U 型管。
3.计量仪器
(l)托盘天平 用于精密度要求不高的称量,能称准到 0.1g。所附砝码是天平上称量时衡定物质质量的标准。
使用注意事项:①称量前天平要放平稳,游码放在刻度尺的零处,调节天平左、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②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
小的砝码。
③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应放在在纸上称量。
④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⑤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零处。
(2)量筒 用来量度液体体积,精确度不高。
使用注意事项:①不能加热和量取热的液体,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在量筒里稀释溶液。
②量液时,量简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简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
(3)容量瓶 用于准确配制一定体积和一定浓度的溶液。使用前检查它是否漏水。用玻璃棒引流的方法将溶液
转入容量瓶。
使用注意事项:①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
②容量瓶的容积是在 20℃时标定的,转移到瓶中的溶液的温度应在 20℃左右。
(4)滴定管 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带玻璃活塞的滴定管为酸式滴定管,带有内装玻璃球的橡皮
管的滴定管为碱式滴定管。
使用注意事项:①酸式、碱式滴定管不能混用。
②25mL、50mL 滴定管的估计读数为±0.01mL。
③装液前要用洗液、水依次冲洗干净,并要用待装的溶液润洗滴定管。
④调整液面时,应使滴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使液面保持在“0’或
“0”以下的某一定刻度。读数时视线与管内液面的最凹点保持水平。
(5)量气装置 可用广口瓶与量筒组装而成。如图所示。排到量筒中水的体 积,即是该温
度、压强下所产生的气体的体积。适用于测量难溶于水的气体体积。
3.其它仪器
铁架台(铁夹、铁圈) 坩埚钳 燃烧匙 药勺 玻璃棒 温度计 冷凝 管 表
面皿 集气瓶 广口瓶 细口瓶 滴瓶 滴管 水槽 研钵 试管
架 三角架 干燥器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
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和操作
规程,保证安全。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
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②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
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③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
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1)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药匙的两端为大小两匙,取药品量较多时用大匙,较少时用小匙。有些块状的药品(如
石灰石等)可用镊子夹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
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图 2),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
把块状的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
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2)液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通常盛在细口瓶里。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瓶口要紧挨着
试管口(图 3),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注意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倒完液体,立即盖紧瓶塞,
把瓶子放回原处。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也可以用量筒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
处保持水平(图 4),再读出液体体积数。
滴管是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试剂的一种仪器。(图 5)。
使用滴管时要注意: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橡胶乳头;不
要把滴管放在试验台或其它地方,以免沾污滴管。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备再用。严禁用未经清洗的
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
(3)浓酸、浓碱的使用
在使用浓酸、浓碱等强腐蚀性的药品时,必须特别小心,防止皮肤或衣物等被腐蚀。
如果酸(或碱)流到实验台上,立即用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或稀醋酸)冲洗,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抹布擦干。
如果只是少量酸或碱溶液滴到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
如果不慎将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如果是浓硫酸,必须迅速用抹布擦式,然后用水冲洗),
再用碳酸氢钠溶液(3%~5%)来冲洗。如果将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万一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溶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要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
要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
2.托盘天平的使用
(图 6)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 0.1 克。
(1)称量前先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如果天平未达到平衡,调节左、右的平衡螺母,使
天平平衡。
(2)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
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记录所加砝码和游码的质量。
(3)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零处。
化学实验称量的药品,常是一些粉末状或是易潮解的、有腐蚀性的药品,为了不使天平受到污染和损坏,使用时
还应特别注意:①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②易
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3.连接仪器装置
(1)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
左手拿橡皮塞,右手拿玻璃管(靠近要插入塞子的一端)。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
用力转动(小心!不要使玻璃管折断,以致刺破手掌),使它插入(图 7)。
(2)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
左手拿胶皮管,右手拿玻璃管(图 8),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3)在容器口塞橡皮塞
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图 9)。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因为这样做
容易压破容器。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如图 10,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两手紧贴容器的外壁。如果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有气泡
冒出。如果装置漏气,须找出原因,进行调整、修理或更换,然后才能进行实验。
5.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在化学实验中,酒精灯是最常用的加热工具。
在使用酒精灯时,有几点要注意: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
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图 11)。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
来,不要惊慌,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2)给物质加热
酒精灯的灯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个部分。应用外焰部分进行加热。
在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①给液体加热可以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给固体加热可以用干燥的试管、蒸发皿等。有些仪器如集气瓶、
量筒、漏斗等不允许用酒精灯加热。
②如果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擦拭干净,然后加热,以免容器炸裂。
③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应该先进行预热,预热的方法是: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试管。对已固定的试管,可移动酒
精灯,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灯焰固定在放固体的部位加热。
④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也要进行预热,同时注意液体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 1/3。加热时,使试管倾斜
一定角度(约 45°角)。在加热过程中要不时地移动试管。为避免试管里的液体沸腾喷出伤人,加热时切不可让试管
口朝着自己和有人的方向。
加热物质时除常用酒精灯外,还可用电炉、喷灯等。
6.过滤
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的固体物质的一种方法。
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图 14,Ⅲ),打开成圆锥形,把滤纸尖端朝下放入漏斗。滤纸的边缘要比漏斗口稍
低,并紧贴漏斗壁,中间不要有气泡(图 14,Ⅳ)。
如图 15,把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调整高度,使下端的管口靠紧烧杯内壁,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倾倒时,
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流下,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应该把滤液再过滤一次,直到滤液澄清。
7.蒸发
蒸发一般是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不断挥发的过程。
把滤液(或溶液)倒入蒸发皿里,再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见图 16。
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动,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
即停止加热。注意:不要立即把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如果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时,要垫上石
棉网。
8.洗涤仪器
做实验必须用干净的仪器,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因此,一定要认真洗涤玻璃仪器。
现以洗涤试管为例,说明洗涤玻璃仪器的方法。
1、 冲洗法
2、 刷洗法
3、 药剂洗涤法
如果试管里附有不易用水洗净的物质,如油脂、一些难溶的氧化物或盐时,用热的纯碱(Na2CO3)溶液或洗衣粉,可
以洗去油脂;用稀盐酸可以溶解难溶氧化物或盐,洗后都要用水冲洗干净。
洗涤标准: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每次实验完毕。都应该立即把用过的仪器刷洗干净,放在试管架上或指定的地方。
知识归纳 二(常识)
一、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 C1=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
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蛾因用力过猛
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 MnO2 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人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
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展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
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 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
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
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
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①温度对
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
需要塞人少量棉花的实验,它们是加热 KMnO4 制氧气,制乙炔和收集 NH3。其作用分别是:防止 KMnO4 粉末进入导管;
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 NH3 的时间。
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不”15 例
1.实验室里的药品,不能用手接触;不要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能尝
晶的味道。
2.做完实验,用剩的药品不得抛弃,也不要放回原瓶。
3.取用液体药品时,把瓶塞打开不要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不应向下;放回原处时标签不应向
里。
4.如果皮肤上不慎洒上浓 H2SO4,不得先用水洗,应根据情况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
冲洗;若万一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切不可用手揉眼,应及时想办法处理。
5.称量药品时,不能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上;也不能把称量物放在右盘上;加法码时不要用手去拿。
6.用滴管添加液体时,不要把滴管伸人量筒(试管)或接触筒壁(试管壁)。
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3,也不得少于容积的 1/3。
8.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对点另一只酒精灯。熄灭时不得用嘴去吹。
9.给物质加热时不得用酒精灯的内焰和焰心。
10.给试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
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11.给烧瓶加热时不要忘了垫上石棉网。
12.用坩埚或蒸发皿加热完后,不要直接用手去拿同,应用坩埚钳夹取。
13.使用玻璃容器加热时,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似兔容器破裂。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
冲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
14.过滤液体时,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
15.在烧瓶口塞橡皮塞时,切不可把烧瓶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烧瓶。
五、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22 例
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4.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5.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6.点燃 H2、CH4、C2H4、C2H2 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7.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 HNO3 再加 AgNO3 溶液。
8.检验 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 KI 试纸)、H2S(用 Pb(Ac)2 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
气体接触。
9.做固体药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
10.配制 FeCl3,SnCl2 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1.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掖;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滴定
管读数时先等一二分钟后再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12.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五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3.用 H2 还原 CuO 时,先通 H2 流,后加热 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 H2。
14.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 1cm~2cm 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15.安装发生装置时,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16.浓 H2SO4 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 3%一 5%的 NaHCO3 溶液。沾上其他酸时,
先水洗,后涂 NaHCO3 溶液。
17.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18.酸(或碱)流到桌子上,先加 NaHCO3 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19.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 NaOH 溶液中和 H2SO4,再加银氨溶液或 Cu(OH)2
悬浊液。
20.用 pH 试纸时,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到试纸上,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比,定出 pH。
21.配制和保存 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气氧化的盐溶掖时;先把蒸馏水煮沸(赶走 O2,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
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酸。
22.称量药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质量相等的纸(腐蚀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药品。加热后的药
品,先冷却,后称量。
六、特殊试剂的存放和取用 10 例
1.Na、K: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态烷烃中),(Li 用石蜡密封保存)。用
镊子取,玻片上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人煤油中。
2.白 P: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镊子取,立目即放入水中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
3.液 Br2: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
4.I2: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应保存在用蜡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温处。
5.浓 HNO3,Ag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
6.固体烧碱:易潮解,应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保存。瓶口用橡胶塞塞严或用塑料盖盖紧。
7.NH3·H2O:易挥发,应密封放低温处。
8.C6H6、、C6H5—CH3、CH3CH2OH、CH3CH2OCH2CH3:易挥发、易燃,应密封存放低温处,并远离火源。
9.Fe2+盐溶液、H2SO3 及其盐溶液、氢硫酸及其盐溶液:因易被空气氧化,不宜长期放置,应现用现配。
10.卤水、石灰水、银氨溶液、Cu(OH)2 悬浊液等,都要随配随用,不能长时间放置。
七、中学化学中与“0”有关的实验问题 4 例
1.滴定管最上面的刻度是 0。
2.量筒最下面的刻度是 0。
3.温度计中间刻度是 0。
4.托盘天平的标尺中央数值是 0。
3.例题精讲
[例 1] 用 pH 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 pH 值时,规范的操作是( )。
A.将 pH 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溶液倒在 pH 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C.用干燥的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 pH 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D. 在 试 管 内 放 少 量 溶 液 , 煮 沸 , 把 pH 试 纸 放 在 管 口 , 观 察 颜 色 , 跟 标 准 比 色 卡 比 较
(1992 年全国高考题)
分析与解答:
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 pH 值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规范的操作是: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沾有待测溶液,
滴在干燥的 pH 试纸中部,试纸变色,立即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确定溶液的 pH 值。在操作过程中,试纸不能用水润湿,
也不能将 pH 试纸丢放在待测溶液里。本题答案为 C
[例 2]下列有关使用托盘天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称量前先调节托盘天平的零点
B.称量时左盘放被称量物,右盘放砝码
C.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其他固体药品可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
D.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至 0.01g
E.称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 (1996 年全国高考题)
分析与解答: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分析试题,比较托盘天平使用的基本技能,可知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
能称准到 0.1g,而不能称准到 0.01g。对于无腐蚀性和不易潮解的固体药品应放在白纸上称量,而不能将它们直接放
在托盘上称量。托盘天平在使用时要放平、调零,左“物”右“码”等。故叙述不正确的为 C、D。
[例 3] A.苯的硝化反应 B.银镜反应 C.制酚醛树脂 D.由乙醇制乙烯
(1995 年上海市高考题)
分析与解答:
当被加热的物质易燃或易分解,且加热的温度在 80℃以下时,一般可用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最高温度为 99℃)。
苯的硝化反应在 50℃-60℃时进行;乙醇的银镜反应在 50℃-60℃的情况下发生;制酚醛树脂的实验在 80℃左右进行,
而实验室制乙烯要在 170℃下进行,所以由乙醇制乙烯不能用水浴加热。正确答案为 D
[例 4]下列溶液有时呈黄色,其中由于久置时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而变色的是( )。
A.浓硝酸 B.硫酸亚铁 C.高锰酸钾 D.工业盐酸 (1995 年试测题)
分析与解答:
有的化学试剂久置在空气中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其变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久置的浓硝酸显黄色,是因为发生
分解反应:4HNO3=4NO2+O2+2H2O,浓硝酸里溶解了红棕色的 NO2 而呈黄色。久置的 KMn04 溶液也不十分稳定,在酸性溶液
中缓慢地分解,使溶液显黄色:4MnO4
-+4H+=4MnO2+3O2+2H2O。工业盐酸呈黄色,是因为含有 Fe3+杂质。硫酸亚铁在空气
里,Fe2+被氧气氧化为 Fe3+,而使溶液显黄色:4Fe3++4H++O2=4Fe3++2H2O。正确答案为 B。
[例 5] 准确量取 25.00mL 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
A.50mL 量简 B.10mL 量筒 C.50mL 酸式滴定管 D.50mL 碱式滴定管
(1996 年上海市高考题)
分析与解答:
量简是不能准确地计量的仪器,滴定管是较精确的计量仪器。准确量取 25.00mL 溶液,应该用 50mL 滴定管。又因
为碱式滴定管的下端有一段橡皮管,高锰酸钾具有强腐蚀性,能腐蚀橡皮管,量取高锰酸钾溶液要用酸式滴定管。正
确答案为 C
[例 6]不能用水浴加热的实验是( )。先选择填空,再简要说明作此选择的理由。
(1)某试管内装有约占其容积 1/10 的溶液,则溶液的体积是(用字母回答) .
A.约 lmL B.约 3mL C.无法判断
因为 。
(2)拟在烧杯中于加热条件下配制某溶液 50mL,应选择的烧杯是(用字母回答) .
A.400mL 烧杯 B.250mL 烧杯 C.100mL 烧杯 D.50mL 烧杯
因为
分析与解答:
试管有多种规格,试管的容积有大有小。第(l)小题没有确定试管的规格和容积,则占其容积 1/10 的溶液的体
积是无法确定的。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用烧杯来溶解溶质,一般情况下选用烧杯的容积应比所配溶液的体积大一倍为
宜。如配制 50mL.溶液应选用 100mL 烧杯。正确答案:(l)C。题目并没有指明试管的大小规格(mL);(2)C.选
用烧杯的容积比所配溶液的体积大一倍为最佳选择。
[例 7]实验室里需用 480mL 0.1mol·L-1 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 500mL 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 7.68g 硫酸铜,加入 500mL 水 B.称取 12.0g 胆矾配成 500mL 溶液
C.称取 8.0g 硫酸铜,加入 500mL 水 D.称取 12.5g 胆矾配成 500mL 溶液
(1997 年上海市高考题)
分析与解答:
根据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特点,应配成 500mL 溶液,而加入 500mL 的水是错误的,则 A、C 的操作不正确。再
计算 CuSO4·5H2O 的质量:
0.5L×0.1mol·L-1×250g·mol-1=12.5g。正确答案为 D
[例 8]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写标号)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如果苯酚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分析与解答: (1997 年全国高考题)
本题既考查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又重点考查处理实验过程中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如果不慎将酸
沾到皮肤或衣物上,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如果是浓硫酸,要迅速用抹布擦试,然后用水冲洗),再用 3%-5%的
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如果将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万一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溶
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要边洗边眨眼睛,必要时要请医生治疗。所以 A、B 说法是正确的。苯酚
有毒,在冷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如果不慎将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C
的说法是正确的。浓硫酸溶于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在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
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量简是量取溶液的量具,不能溶解溶液,则 D 的说法是错误
的。本题的答案是 A、B、C
[例 9] A~D 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温度计装置示意图
(1)请从①~⑧中选出必须使用温度计的实验,把编号填入最适宜的装置图A~C下的空格中(多选要倒扣分) ①
酒精和浓硫酸混和加热制乙烯 ②电石跟水反应制乙炔 ③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物 ④苯和溴的取代反
应 ⑤ 石 油 分 馏 装 置 ⑥ 浓 硫 酸 和 二 氧 化 锰 混 合 加 热 制 ⑦ 测 定 硝 酸 钾 在 水 中 的 溶 解
度 ⑧食盐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氯化氢
(2)选用装置 D 做苯的 硝化实验,D 中长玻璃管
的作用是 (1997 年全国高考题)
分析与解答:
本题的第(1)问既 考查了化学实验基本操
作中关于温度计的使用 问题,题目内容十分基础
但知识组合又特别巧妙,而且覆盖了整个中学化学中关于温度计使用的问题。当测量的温度为反应液时应选 A 或 C,
当测量的温度为气体时应选用 B。在第(2)问中考查了苯硝化实验中长下玻璃管的主要作用——冷凝。本题的答案和
评分标准为: (1)A① B③ ⑤ C ⑦(对 1 个 1 分,全对 4 分,错一个扣 1 分,本题不出现负分) (2)
减少苯的挥发(或答起冷凝器作用)(2 分)
[例 10] (1)在进行沉淀反应的实验时,如何认定沉淀已经完全?
(2)中学化学实验中,在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作是
(2000 年广东省高考试题)
分析与解答:
本题考查了关于沉淀、过滤的实验基本操作,重点考查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其答案为:(1)
在上层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层清液置于小试管中),滴加沉淀剂,如果不再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完全。(2)向漏斗里
A B C D
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数次。
4.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
1、以下仪器中,可以不在室温下使用的是-----------A
A 漏斗 B 量筒 C 移液管 D 滴定管
2、下列仪器,刻度“0”在仪器上端的是-----------B
A 水银温度计 B 滴定管 C 容量瓶 D 量筒
3、下列事故处理不当的是------------------------------C
A 酒精着火立即用沙覆盖扑灭
B 浓硝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
C 汽油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 少量酸或碱溶液滴在桌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
4、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平视测量。初次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
为 20 毫 升 。 倒 出 部 分 液 体 后 , 俯 视 凹 液 面 的 最 低 处 , 读 数 为 5 毫 升 , 则 该 学 生 实 际 倒 出 液 体 的 体 积
---------------------------------------------------------A
A 大于 15 毫升 B 小于 15 毫升 C 等于 15 毫升 D 无法确定
5、有一关于实验操作的谜语:“我入水中较安全,水入我中真危险,我与水合多放热,实验牢记保平安。”这一
实验操作是指----------------------------------D
A 将金属钠保存在水中 B 将盛有一粒白磷的一烧杯水加热至 60℃
C 用压强计测某一深度处的水压 D 稀释浓硫酸
6、如图所示,向试管中依次加入约 3 毫升饱和硫酸铜溶液 和约 2 毫升浓硫酸,静止片刻
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C
A 玻璃管中左液面下降,右液面上升
B 试管中的液体明显分为两层,上层呈蓝色,下层无色
C 有蓝色晶体析出
D 有白色固体沉降到试管底部
7、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 NaOH 溶液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BD
A 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已知浓度的盐酸
B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一定体积的未知浓度的 NaOH 溶液
C 滴定时,没有逐出滴定管下口的气泡
D 读数时,视线与滴定管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8、以下仪器:①中和滴定实验用的锥形瓶 ②中和滴定实验用的滴定管 ③容量瓶 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
溶液用于称量的烧杯 ⑤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用的坩埚,用蒸馏水洗净后便可立即使用而不会对实验结果造
成误差的是------------------------D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二、填空
1、(1)图 1 表示 10mL 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 与 B,B 与 C 刻度间相差 1mL, 如果刻度 A 为 4,量简中液体的体积是
________mL。
(2)图 II 表示 50mL 滴定管中液画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 a ,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填代号)
______________。
A. 是 amL B.是(50-a)mL
C. 一定大于 amL D.一定大于(50-a)mL
答案:(1) 3.2 (2 分)(2) D
2、根据从草木炭中提取钾盐的实验,填写下列空白:
(1)此实验操作顺序如下:①称量样品,②溶解沉降,③ ,④ ,⑤冷却结晶.
(2)用托盘天平(指针向上的)称量样品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填下列正确选项的代码) .
(A)左盘重,样品轻 (B)左盘轻,砝码重
(C)右盘重,砝码轻 (D)右盘轻,样品重
(3)在进行第③步操作时,有时可能要重复进行,这是由于 .
(4)在进行第④步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小心地搅动液体,目的是防止 .
(5)所得产物中主要的钾盐有 、 、
等(填化合物分子或名称).
答案(1)过滤、蒸发 )(2)(B) (3)滤液浑浊 (4)液体飞溅 (5)KCl、K2SO4、K2CO3
3、A~D 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温度计装置示意图
(1) 请从①~⑧中选出必须使用温度计的实验,把编号填入最适宜的装置图 A~C 下的空格中
①酒精和浓硫酸混和加热制乙烯 ②电石跟水反应制乙炔
③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和物 ④苯和溴的取代反应
⑤石油分馏装置 ⑥浓硫酸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氯气
⑦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 ⑧食盐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氯化氢
A B C D
(2)选用装置 D 做苯的硝化实验,D 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
答案:(1)A① B③ ⑤ C ⑦ (2)减少苯的挥发(或答起冷凝器作用)(2 分)
4、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
(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
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稀氨水和酚酞 稀氨水中的 NH3 气逸出,所以溶液的颜色变浅
(2)溶有 SO2 的品红 SO2 气体逸出,品红溶液恢复红色
5、现有一定量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请从下图中选用适当
应物只有CaCO3固体,6摩尔/升盐酸和蒸馏水).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实验中Na2O2和Na2O分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应选用的装置是(只要求写出图中装置的标号)
(3)所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填各接口的字母;连接胶管省略).
答案:方法1
(1)2Na2O2+2H2O=4NaOH+O2↑ Na2O+H2O=2NaOH
(2)⑤①④
(3)(G)接(A)(B)接(F)
方法2
(1)2Na2O2+2CO2=2Na2CO3+O2 Na2O+CO2=Na2CO3
(2)⑤②⑥⑦①④
(3) (G)接 (D)(C) 接 (H)(I)[或(I)(H)] 接(J)(K) 〔或(K)(J)〕 接(A)(B) 接(F)
考点 57 物质的制备和检验
1 复习重点
1.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2.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难点聚焦
一、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1、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
(1)设计原则: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
(2)装置基本类型:
装置类型 固体反应物(加热) 固液反应物(不加热) 固液反应物(加热)
装置
示意图
主要仪器
典型气体 O2、NH3、CH4 等 H2、CO2、H2S 等。 Cl2 、 HCl 、 CH2=CH2
等
操作要点
(l)试管口应稍向
下倾斜,以防止产
生的水蒸气在管口
冷凝后倒流而引起
试管破裂。
(2)铁夹应夹在距
试管口 l/3 处。
(3)胶塞上的导管
伸入试管里面不能
太长,否则会妨碍
气体的导出。
(1)在用简易装置
时,如用长颈漏斗,
漏斗颈的下口应伸入
液面以下,否则起不
到液封的作用;
(2)加入的液体反应
物(如酸)要适当。
(3)块状固体与液体
的混合物在常温下反
应制备气体可用启普
发生器制备。
(1)先把固体药品
加入烧瓶,然后加
入液体药品。
(2)要正确使用分
液漏斗。
几种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
1、O2 2KClO3 2KCl+3O2↑
2KMnO4 K2MnO4+MnO2+O2↑
2H2O2 2H2O+O2↑
2、NH3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NH3·H2O NH3↑+H2O
3、CH4 CH3COONa+NaOH Na2CO3+CH4↑
4、H2 Zn+H2SO4(稀)=ZnSO4+H2↑
5、CO2 CaCO3+2HCl=CaCl2+CO2↑+H2O
6、H2S FeS+H2SO4(稀)=FeSO4+H2S↑
7、SO2 Na2SO4+H2SO4(浓)=Na2SO4+SO2↑+H2O
8、NO2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9、N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10、C2H2 CaC2+2H2O→Ca(OH)2+CH≡CH↑
11、Cl2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12、HCl NaCl(固)+H2SO4(浓) NaHSO4+HCl↑
NaCl(固)+NaHSO4 Na2SO4+HCl↑
2NaCl(固)+H2SO4(浓) Na2SO4+2HCl↑
13、C2H4 C2H5OH CH2=CH2↑+H2O
14、N2 NaNO2+NH4Cl NaCl+N2↑+2H2O
2、收集装置
(1)设计原则:根据氧化的溶解性或密度
(2)装置基本类型:
装置类型 排水(液)集气法 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装 置
示意图
适用范围 不溶于水(液)的气体 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 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典型气体 H2、O2、NO、CO、CH4、
CH2=CH2、CH≡CH
Cl2、HCl、CO2、SO2、H2S H2、NH3、CH4
3、净化与干燥装置
(1)设计原则:根据净化药品的状态及条件
(2)装置基本类型:
装置类型 液体除杂剂(不加热) 固体除杂剂(不加热) 固体除杂剂(加热)
适用范围
装 置
示意图
(3)气体的净化剂的选择
选择气体吸收剂应根据气体的性质和杂质的性质而确定,所选用的吸收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杂质,而不能与被提
纯的气体反应。一般情况下:①易溶于水的气体杂质可用水来吸收;②酸性杂质可用碱性物质吸收;③碱性杂质可用
酸性物质吸收;④水分可用干燥剂来吸收;⑤能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或可溶物)的物质也可作为吸收剂。
(4)气体干燥剂的类型及选择
常用的气体干燥剂按酸碱性可分为三类:
①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五氧化二磷、硅胶。酸性干燥剂能够干燥显酸性或中性的气体,如 CO2、SO2、NO2、HCI、
H2、Cl2 、O2、CH4 等气体。
②碱性干燥剂,如生石灰、碱石灰、固体 NaOH。碱性干燥剂可以用来干燥显碱性或中性的气体,如 NH3、H2、O2、
CH4 等气体。
③中性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等,可以干燥中性、酸性、碱性气体,如 O2、H2、CH4 等。
在选用干燥剂时,显碱性的气体不能选用酸性干燥剂,显酸性的气体不能选用碱性干燥剂。有还原性的气体不能
选用有氧化性的干燥剂。能与气体反应的物质不能选作干燥剂,如不能用 CaCI2 来干燥 NH3(因生成 CaCl2·8NH3),不
能用浓 H2SO4 干燥 NH3、H2S、HBr、HI 等。
气体净化与干燥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若采用溶液作除杂试剂,则是先除杂后干燥;若采用加热除去杂
质,则是先干燥后加热。
对于有毒、有害的气体尾气必须用适当的溶液加以吸收(或点燃),使它们变为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物质。如
尾气 Cl2、SO2、Br2(蒸气)等可用 NaOH 溶液吸收;尾气 H2S 可用 CuSO4 或 NaOH 溶液吸收;尾气 CO 可用点燃法,将它
转化为 CO2 气体。
4、气体实验装置的设计
(1)装置顺序:制气装置→净化装置→反应或收集装置→除尾气装置
(2)安装顺序:由下向上,由左向右
(3)操作顺序:装配仪器→检验气密性→加入药品
二、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 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
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①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
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1)生成沉淀法 例如 NaCl 溶液里混有少量的 MgCl2 杂质,可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使 Mg2+离子转化为 Mg(OH)2
沉淀(但引入新的杂质 OH-),过滤除去 Mg(OH)2,然后加入适量盐酸,调节 pH 为中性。
(2)生成气体法 例如 Na2SO4 溶液中混有少量 Na2CO3,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并增加 SO4
2-,可加入适量的稀 H2SO4,
将 CO3
2-转化为 CO2 气体而除去。
(3)氧化还原法 例如在 FeCl3 溶液里含有少量 FeCl2 杂质,可通入适量的 Cl2 气将 FeCl2 氧化为 FeCl3。若
在 FeCl2 溶液里含有少量 FeCl3,可加入适量的铁粉而将其除去。
(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 例如在 Na2CO3 固体中含有少量 NaHCO3 杂质,可将固体加热,使 NaHCO3 分
解生成 Na2CO3,而除去杂质。若在 NaHCO3 溶液中混有少量 Na2CO3 杂质,可向溶液里通入足量 CO2,使 Na2CO3 转化为 NaHCO3。
(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 例如在 Fe2O3 里混有少量的 Al2O3 杂质,可利用 Al2O3 是两性氧化物,能与强
碱溶液反应,往试样里加入足量的 NaOH 溶液,使其中 Al2O3 转化为可溶性 NaAlO2,然后过滤,洗涤难溶物,即为纯净
的 Fe2O3。
(6)离子交换法 例如用磺化煤(NaR)做阳离子交换剂,与硬水里的 Ca2+、Mg2+进行交换,而使硬水软化。
2、物质的鉴别
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
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
判断、推理。
鉴定通常是指对于某一种物质的定性检验,根据物质的化学特性,分别检出阳离子、阴离子,鉴别通常是指对分
别存放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进行定性辨认,可根据一种物质的特性区别于另一种,也可根据几种物质的颜色、气
味、溶解性、溶解时的热效应等一般性质的不同加以区别。推断是通过已知实验事实,根据性质分析推求出被检验物
质的组成和名称。我们要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物质进行鉴别和推断。
1.常见气体的检验
常见气体 检验方法
氢气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混合空气点燃有爆鸣声,生成物只有水。不
是只有氢气才产生爆鸣声;可点燃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
氧气 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氯气 黄绿色,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O3、NO2 也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氯化氢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白雾,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蓝试纸变红;
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冒白烟;将气体通入 AgNO3 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
二氧化硫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能使酸性高锰
酸钾溶液褪色。
硫化氢 无色有具鸡蛋气味的气体。能使 Pb(NO3)2 或 CuSO4 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或使湿润
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氨气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
时能生成白烟。
二氧化氮 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生成无色的溶液并产生无色气体,水溶液显酸性。
一氧化氮 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立即变成红棕色
二氧化碳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SO2 气体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N2 等气体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一氧化碳 可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燃烧后只生成 CO2;能使灼热的 CuO 由黑色变成红色。
甲烷 无色气体,可燃,淡蓝色火焰,生成水和 CO2;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
乙烯 无色气体、可燃,燃烧时有明亮的火焰和黑烟,生成水和 CO2。能使高锰酸钾溶
液、溴水褪色。
乙炔 无色无臭气体,可燃,燃烧时有明亮的火焰和浓烟,生成水和 CO2,能使高锰酸
钾溶液、溴水褪色。
2.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Na+、K+ 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 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 BaSO4 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Mg2+ 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 Mg(OH)2 沉淀,该沉淀能溶于 NH4Cl 溶液。
(5)Al3+ 能与适量的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 Al(OH)3 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 NaOH 溶液。
(6)Ag+ 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 AgCl 沉淀,不溶于稀 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
(7)NH4
+ 铵盐(或浓溶液)与 NaOH 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 NH3
气体。
(8)Fe2+ 能与少量 NaOH 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 Fe(OH)2 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Fe(OH)3 沉淀。
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 KSCN 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2Fe2++Cl2=2Fe3++2Cl-
(9)Fe3+ 能与 KSCN 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 Fe(SCN)3 溶液,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 Fe(OH)3 沉淀。
(10)Cu2+ 蓝色水溶液(浓的 CuCl2 溶液显绿色),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 Cu(OH)2 沉淀,加热后可转
变为黑色的 CuO 沉淀。含 Cu2+溶液能与 Fe、Zn 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3.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 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 AgCl 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 AgBr 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 AgI 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 I2,使淀粉溶液变蓝。
(5)SO4
2- 能与含 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 BaSO4 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
2- 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 SO2 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 BaCl2 溶
液反应,生成白色 BaSO3 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 SO2 气体。
(7)S2- 能与 Pb(NO3)2 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 PbS 沉淀。
(8)CO3
2- 能与 BaCl2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 BaCO3 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CO2 气体。
(9)HCO3
- 取含 HCO3
-盐溶液煮沸,放出无色无味 CO2 气体,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向 HCO3
-盐酸溶液
里加入稀 MgSO4 溶液,无现象,加热煮沸,有白色沉淀 MgCO3 生成,同时放出 CO2 气体。
(10)PO4
3- 含磷酸根的中性溶液,能与 AgNO3 反应,生成黄色 Ag3PO4 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
(11)NO3
- 浓溶液或晶体中加入铜片、浓硫酸加热,放出红棕色气体。
4.几种重要有机物的检验
(1)苯 能与纯溴、铁屑反应,产生 HBr 白雾。能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物反应,生成黄色的苦杏仁气味的
油状(密度大于 1)难溶于水的硝基苯。
(2)乙醇 能够与灼热的螺旋状铜丝反应,使其表面上黑色 CuO 变为光亮的铜,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乙醛。
乙醇与乙酸、浓硫酸混合物加热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饱和 Na2CO3 溶液,有透明油状、水果香味的乙酸乙酯液体浮
在水面上。
(3)苯酚 能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的三溴苯酚沉淀。能与 FeCl3 溶液反应,生成紫色溶液。
(4)乙醛 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的蓝色 Cu(OH)2 加热反应,生成红色的 Cu2O 沉淀。
5.用一种试剂或不用试剂鉴别物质
用一种试剂来鉴别多种物质时,所选用的试剂必须能和被鉴别的物质大多数能发生反应,而且能产生不同的实验
现象。常用的鉴别试剂有 FeCl3 溶液、NaOH 溶液、Na2CO3 溶液、稀 H2SO4、Cu(OH)2 悬浊液等。
不用其他试剂来鉴别一组物质,一般情况从两个方面考虑:
①利用某些物质的特殊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等),首先鉴别出来,然后再用该试剂去鉴别其他物质。
②采用一种试剂与其他物质相互反应的现象不同,进行综合分析鉴别。
例题精讲
典型例题
[例 1]下列反应适用于实验室制氢气的是( )。
①锌与稀硫酸反应②甲烷热分解③电解稀硫酸④赤热的炭与水蒸气反应
A.只有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④ (1994 年全国高考题)
分析与解答:
实验室里制备气体要操作简单,容易分离,经济实惠,切实可行。甲烷在高温下才能分解成 H2 和 C,实验室里难
办到。赤热的炭和水蒸气反应生成 CO 和 H2,既难反应,又难分离,难以在实验里实现。可用锌和稀硫酸反应、电解
稀硫酸的方法制取氢气。本题答案为 C
[例 2] 今有下列气体:H2、Cl2、CH4、HCl、NH3、NO、H2S、SO2,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填写下列空白:
①当烧瓶干燥时,从 A 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是_ _ _,从 B 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
是 。
②当烧瓶中充满水时.可用来测量 等气体的体积。
③当烧瓶中装入洗液,用于洗气时,气体应从 口进入烧瓶。
分析与解答:
(1)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用排空气法来收集气体要注意气体的密度。由于 H2、CH4、NH3 的密度比空气小,
不与空气发生反应,可用向下排空气的方法来收集,结合本题干燥烧瓶的位置特征,H2、CH4、NH3 应从 A 口进气,把空
气从 B 口赶出。Cl2、HCl、H2S、SO2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与空气不发生反应,应从 B 口进气,将空气从 A 口赶出。NO
能与空气中的 O2 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2)对于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取气法收集;可以用来收集、测量的气体有 H2、CH4、NO。
(3)当烧瓶中装有洗液时,被净化、干燥的气体应从 B 口进入。
[例 3] (1)在没有现成的 CO2 气体发生器的情况下,请你选用下图中的部分仪器,装配成一个简易的、能随开随
用、随关随停的 CO2 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是(填入仪器的编号) 。
(2)若用上述装置制取 CO2 气体,而实验室只有稀硫酸、浓硝酸、水、块状纯碱、块状大理石,比较合理的方案
应选用的药品是 。
(1992 年上海市高考题)
分析与解答:本题要求组装一个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 CO2 发生装置。即利用启普发生器的原理来制备 CO2 气体。
细心观察所给仪器,可用球形干燥管来代替启普发生器的球形漏斗,烧杯代替反应容器,应选用的仪器是 a、c、d、e。
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微溶于水的 CaSO4,阻碍了反应的进行,因而不能同时选用这两种药品。又因为块状
Na2CO3 晶体溶于水,不能用启普发生器来制备 CO2。只能将浓硝酸加水稀释为稀硝酸,再与 CaCO3 反应制备 CO2。应选用
的药品是浓硝酸、水、块状大理石。
[例 4]用示意图中的简易装置可以进行气体的发生和收集。
( l ) 实 验 前 应 如 何 检 查 该 装 置 的 气 密 性 ?
。
(2)拔开试管 a 的橡皮塞,加入 10mL 6mol/L 稀硝酸和 1g 薄铜片,立即将
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反应开始时速度缓 慢,逐渐加快,请写出在试
管 a 中 所 发 生 的 所 有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
( 3 ) 从 反 应 开 始 到 反 应 结 束 , 预 期 在 试 管 a 中 可 观 察 到 哪 些 现 象 ? 请 依 次 逐 一 写
出 。
(4)在反应开始时,可观察到导管 b 中的水面先沿导管 b 慢慢上升到一定高度,此后又回落,然后有气泡从管口
冒出。试说明反应开始时,导管中水面先上升的原因:
:
。
(5)试管 c 收集满气体后,用拇指堵住管口,取出水槽。将管口向上,松开拇指,片刻后,再次堵住管口,将试
管 又 再 倒 置 于 水 槽 中 , 松 开 拇 指 。 此 时 可 观 察 到 什 么 现
象 ?
。(1997 年试测题)
分析与解答:
本题是信息迁移式的实验简答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解题时依据试题信息,细心
观察实验装置图,善于联系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发散思维,用准确的化学语言来解答实际问题。
解题时的思维要点是: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要抓住三点:紧握试管使管内气体受热膨胀;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水又回到导管中。
②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无色难溶于水的 NO,它立即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NO2 易溶
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并使实验装置内的气体压强暂时减小,引起水的倒流。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把导管 b 的下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捂热试管 a,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水
又会回升到导管 b 中。
(2)①3Cu+8HNO3=3Cu(NO3)2+2NO↑+4H2O ②2NO+O2=2NO2
(3)①铜片和稀硝酸反应,有无色气泡产生,反应速率开始缓慢,逐渐加快。②试管 a 上部空间由无色变为浅棕
色,又变为无色。③试管 a 中的溶液由无色变成浅蓝色。④反应结束时,铜片全部反应完。
(4)由于反应开始时产生的 NO 和试管 a 上部空气中的 O2 作用生成 NO2;NO2 易溶于水并与水起反应;使装置内的
气体压强暂时减小,所以导管中的水面会上升至一定高度。
(5)水进入试管,上升到一定高度。试管中气体颜色由红棕色变为无色。
[例 5]1,2 - 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 2.18 g·cm-3,沸点 131.4℃,熔点 9.79℃,
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室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 1,2- 二溴乙烷.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
a 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试管 d 中装有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
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本题中制备 1,2-二溴乙烷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全瓶 b 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 d 是否发生堵塞.请
写出发生堵塞时瓶 b 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容器 c 中 NaOH 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学生在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过许
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1997 年全国高考题)
分析与解答:
本题是是一道综合性的的实验简答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解题时依据试题信息,
细心观察实验装置图,善于联系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发散思维,用准确的化学语言来解答实际问
题。
本题的正确答案及评分标准为:
(1)
CH2=CH2+Br2→CH2BrCH2Br (每式 1 分,共 2 分)
(2)b 中水面会下降,玻璃管中的水柱会上升,甚至溢出. (2 分)
(3)除去乙烯中带出的酸性气体.或答除去 CO2、SO2. (2 分)
(4)原因:
①乙烯发生(或通过液溴)速度过快
②实验过程中,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没有迅速达到 170℃(答"控温不当"亦可)
(两点各 2 分,共 4 分.答其它原因不给分也不扣分)
[例 6]为了除去粗盐中的 Ca2+、Mg2+、SO4
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顺
序是()。
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 NaOH 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 NaC03 溶液 ⑤加过量 BaQ 溶液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⑤②④①③(1991 年全国高考题)
分析与解答:必须了解各个实验步骤的目的,才能分清操作顺序。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的目的是除去 Mg2+,加入
过量的 BaQ 溶液是为了除去 SO4
2-,加入过量的 Na2C03 溶液是为了除去 Ca2+及多余的时”,然后进行过滤,除去 Mg(OH)
2、BaSO、CaC03 等难溶物,然后加适量的盐酸,除去多余的 Na2C03 和调节溶液的 pH 值。综上所述,正确的实验操作顺
序为 C.D。
[例 7]列每组各有三对物质,它们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乙酸乙酯和水,酒精和水,苯酚和水 B.二澳乙烷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
C.甘油和水,乙醇和水,乙酸和乙醇 D.油酸和水,甲苯和水,已烷和水
分析与解答: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本题中不能相淆的物质有:
乙酸乙酯和水,二漠乙烷和水,澳苯和水,硝基本和水,油酸和水,甲苯和水,已烷和水。则能够用分液漏斗
分离的是 B.D 组。正确答案为 B.D。
[例 8]仅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苯、乙酸、四氯化碳 B.乙醇、乙醛、乙酸
C 乙醛、乙二醇、硝基苯以苯酚、乙醇、甘油(lop 年上海市高考题)
分析与解答: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及溶于水时的热效应、液体的密度等特点,都可以作为鉴别一组物
质的条件。如乙酸能溶于水,与水互溶;而苯、四氯化碳难溶于水,但苯的密度比水小,而四氰化碳的密度
[例 9]某学生根据高中课本中硝酸钾受热分解的实验操作来判断硝酸铅的分解产物之一是氧气;将试管中的硝酸
铅加热到熔融,把带有火星的细木条伸进试管口,检验放出的气体,当发现木条复燃时该学生即断言,硝酸铅受热分
解有氧气放出。请你对上述实验及结论的合理性作出评价。如有必要,可提出改进的实验方案。
解题思路: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
①2KNO3 2KNO2+O2↑ ② 2Pb(NO3)2 2PbO+4NO2↑+O2↑
比较反应式①和②,其不同之处是②中除生成 O2 外,还生成了 NO2。这一不同又产生了两个结果,一方面 NO2 稀释
了 O2,O2 仅占混合气体的 20%,而这与空气中 O2 的含量相近,因而此处的 O2 不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另一方面 NO2
本身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为 NO2 受热也能放出 O2;2NO2=2NO+O2。
解答:上述实验及结论在科学上是错误的。由于 NO2 干扰了 O2 的检验,因此应选用 NaOH 溶液除掉 NO2 后再检验。
[例 10] 研究某一化学反应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A~F 属于下列物质中的六种物质:浓硫酸、浓盐酸、浓氨水、稀硫酸、稀盐酸、稀氟水、水、锌粒、铜
片、食盐、高锰酸钾、氯化钙、氧化钙、四氧化三铁、氧化铁、氧化铜、氢气、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氯
气、氯化氢、氨气、氮气、氧气。
实验现象;
(1)D 物质由黑色变为红色
(2)无水硫酸铜粉末放入无色透明的 E 中得到蓝色溶液
(3)点燃的镁条伸入无色无味的 F 中.镁条表面生成一种灰黄色固体物质。将该发黄色物质放入水中,
有气体放出,该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通过分析回答:
l、写出 A~F 的物质名称:
A ,B ,C ,D ,E ,F 。
2、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A 与 B ;
C 与 D ;
E 与无水硫酸铜 ;
F 与 Mg ;
F 与 Mg 的反应产物与水 。
解题思路:“该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是解答此题的突破口,此气体只
能是 NH3,结合题意,F 就是 N2。因此,从限定的反应物中,只能设法从氨水中获取.然后结合发生装置特点(固、液、
不加热)及其他实验现象,便可推断其他的物质。
解答:1、A.浓氨水;B.氧化钙;C.氨气;D.氧化铜;E.水;F.氮气。
2、CaO+NH3·H2O=NH3+Ca(OH)2
2NH3+3CuO 3Cu+N2↑+3H2O
CuSO4+5H2O=CuSO4·5H2O
3Mg+N2 Mg3N2 Mg3N2+6H2O=3Mg(OH)2↓+2NH3↑
实战演练
1、实验室有一包 KCl 和 AlCl3 的固体混合物,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 KCl 和 AlCl3 的质量之比,试根据实验方法和
主要步骤,回答有关问题:
(1)调整托盘天平的零点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应将右边的螺丝向 旋动。
(2)某学生用已知质量为 y g 的表面皿准确称取 W g 样品,他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放上(W+y)g 的砝码,在
左盘的表面皿中放入样品,此时指针稍偏右边,该学生应怎样操作 ;
(3)将样品置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滴入过量的 A 溶液,烧坏 中 有 沉 淀
物,则 A 溶液的名称是 ;
(4)过滤,某学生欲用右图装置操作,错误之处应怎样纠正?
答: ;
(5)甲学生用水多次洗涤过滤所得沉淀物,然后使其干燥,得到 固体纯净物
C,质量为 W2g,C 的名称是 ;
(6)乙学生将过滤所得滤液跟甲学生洗涤沉淀所得液体混合,然 后 蒸 干 溶
剂,再充分加热,最后得到纯净 KCl 固体 W1g,则原混合物中 KCl 与 AlCl3 的质 量之比的计
算式为 。
答案:(1)左;(2)往左盘表面皿上慢慢加少量样品,使指针指向标尺中间;
(3)氨水;(4)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倾倒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5)Al(OH)3;(6)W1:(W-W1)或 W1:133.5W2/78
2、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写标号)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如果苯酚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直接配制
分析与解答:
本题将主要考查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意识。正确答案为 A、B、C
3、将 1 体积选项中的一种气体与 10 体积 O2 混合后,依次通过盛有足量浓 NaOH 溶液的洗气瓶和盛有足量灼热铜屑
的管子(假设反应都进行完全),最后得到的尾气可以是( )。
A.Cl2 B.CO C.CO2 D.N2 (1996 年全国高考题)
分析与解答:
本题将选项中的物质作为可选择的反应物,又要推出反应后的最终产物可能是选项中的何物。试题新颖、灵活,
要善于比较,培养思维的辩证性。解题时应用选项中的四种气体,分别进行上述实验,如将 B 选项中的 CO 进行实验:
CO、O2 都不与 NaOH 溶液反应,O2 与 Cu 反应生成 CuO,CuO 又与 CO 反应,生成 CO2,尾气为 CO2。同理 D 选项的 N2 进行
实验,尾气为 N2。正确答案为 C、D。
3、在右图所示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的气体 a,将滴管中的 b 液体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
夹,烧杯中的液体 b 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 a 和 b 分别是( )。 (1995
年全国高考题)
选项 a(干燥气体) b(液体)
A NO2 水
B CO2 4mol·L-1NaOH
C Cl2 饱和食盐水
D NH3 1mol·L-1HCl
分析与解答:
本题为信息迁移题,将已学习的 HCl、NH3 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进行知识迁移,既要形成喷泉实验,又要液体充满烧
瓶,这是本题的特点。有关化学反应为:
3NO2+H2O=2HNO3+NO,CO2+2NaOH=Na2CO3+H2O, NH3+HCI=NH4Cl。本题答案为 B、D。
4、回答下面问题:
(l)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什么方法?
(2)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量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
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2001 年高考题)
5、实验室利用乙醇脱水制备乙烯的步骤如下;
①在一蒸馏烧瓶中加人 95%的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为 l:3),再加入少量干净的河沙;
②瓶口插上带塞的温度计;
③加热并迅速使反应温度上升到 170℃;
④气体通过稀 NaOH 溶液进行洗气后,用酸性 KMnO4 溶液检验乙烯的还原性。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混合乙醇和浓硫酸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
(2)在反应液中加入河沙的原因是 。
(3)步骤②中温度计水银球的正确位置是 。
(4)加热时,使反应液温度迅速升高到 I7O℃的原因是 。
( 5 ) 步 骤 ④ 中 . 用 稀 NaOH 溶 液 洗 涤 气 体 , 能 除 去 可 能 伴 随 乙 烯 生 成 的 气 体
是 。
答案:(1)将浓硫酸缓慢加入乙醇中并不断搅拌,必要时冷却。(2)河砂对乙烯的生成有催化作用,且能防止
反应中形成大量的泡沫。(3)温度计水银球应浸没于反应液中。(4)若温度在 1400C,生成的主要物质是乙醚并非乙
稀。(5)硫酸与乙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 CO2 及 SO2
3、欲制无水氯化铝并保存备用。现有仪器如下图所示,并有食盐晶体、水、固体烧碱、铝粉、二氧化锰、
浓硫酸等六种试剂。
设计的制取过程是:制氯气 → 加净化和干燥氯气 → 制氯化铝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列仪器中选取必须的几种,连接成一个制无水氯化铝的连续装置,按前后顺序填写图的编号(不
一定填满),并写出各仪器里放入的试剂的化学式
(2)写出实验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⑴③、 ⑦、 ⑤、 ②
NaCl,MnO2,浓 H2SO4、NaCl,H2O、浓 H2SO4、Al,NaOH,H2O
⑵2NaCl+3H2SO4+MnO2 2NaHSO4+MnSO4+2H2O+Cl2↑
Cl2+2NaOH=NaCl+NaClO+H2O
2Al+3Cl2 2AlCl3
6、实验室用 Zn 粒和盐酸反应制 H2,其中含酸雾、水气、硫化氢及少量氧气等杂质气体,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几种
装置,按一定顺序连接,气体通过时,达到每一装置除去一种气体的目的。
(1)它们连接的顺序为 ;
(2)除去 H2S 的离子方程式为 ;
(3)除去 O2 观察到的现象为 。
答案:(1)a→b→e→f→g→h→d→c;(2)H2S+Cu2+= CuS↓+2H+;
(3)溶液由浅绿色逐渐变成黄色
7、实验室可用氯气与金属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该化合物呈棕红色、易潮解 100℃左右时升华。下图是两个学生
设计的实验装置,左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右边的产品收集装置则不同,分别如(Ⅰ)和(Ⅱ)所示。试回答:
(1) 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 D 中的反应开始前,需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应采取的方未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D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装置(Ⅰ)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装置(Ⅱ)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选用些装置来完成实验,则必须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0 年高考试题天津江西卷)
正确答案及评分标准
(1)4HCl+MnO2 MnCl2+2H2O+Cl2↑ (3 分)
或 16HCl+2KmnO4 2KCl+2MnCl2+8H2O+5Cl2↑ (3 分)
(2)B 中的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看到黄绿色气体充满装置,现开始加热 D (3 分)
(3)2Fe+3Cl2 2FeCl3 (2 分)
(4)导管易被产品堵塞;尾气排入空气,易造成环境污染 (2 分)
(5)产品易潮解 (2 分)
在瓶 E 和 F 之间连接装有干燥剂的装置 (2 分)
(其他既能防止产品潮解又能防止尾气污染环境的合理答案均给分)
8、某学生利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测定氧气的摩尔质量。 实 验 步 骤
如下:
①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放入干燥 的试管中,
准确称量,质量为 ag。
②装好实验装置。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产生一定量的气体。
⑤停止加热(如图,导管出口高于液面)。
⑥测量收集到气体的体积。
⑦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 bg。
⑧测量实验室的温度。
⑨把残留物倒入指定的容器中,洗净仪器,放回原处,把实验桌面收拾干净。
⑩处理实验数据,求出氧气的摩尔质量。
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①调整量简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②使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
都冷却至室温;③读取量简内气体的体积。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请填写步骤代号)。
(3)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时,如何使量简内外液面的高度相同?
(4)如果实验中得到的氧气体积是 c L(25℃、1.0×105Pa)的,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氧气的摩尔质量的计算式
为(含 a、b、c,不必化简):
M(O2)=
9. 为了测定人体新陈代谢呼出气体中 CO2 的体积分数,某学生课外小组
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过量 NaOH 溶液吸收气体中的 CO2,准
确测量瓶 I 中溶液吸收 CO2 后的增重及剩余气体的体积(实验时只用嘴吸
气和呼气),请填空。
(1)图中瓶 II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对实验装置尚有如下 A、B、C、D 四种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A. 在 E 处增加 CaCl2 干燥管 B.在下处增加 CaCl2 燥管
C.在 E 和 F 两处增加 CaCl2 干燥管 D.不必增加干燥管
(3〕将插入溶液的管子丁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图中的皿),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
(4〕实验时先缓缓吸气,再缓缓呼气,反复若干次,得如下数据:瓶 I 溶液增重 ag,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为
bL,该呼出气体中 CO2 的体积分数是(列出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若猛吸猛呼,会造成不安全后果,猛吸时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猛呼时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及评分标准
(1)除去吸人空气中的 CO2 (2 分)
(2) D (2 分)
(3)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气体中的(CO2 被充分吸收(3 分)
(说明;只要答出其中一点,就给 3 分)
(4)[(ag/44g·mol-1)×22.4L·mol-1]/[bL+(ag/44g.mol-1×22.4L·mol-1)]
或:(22.4L·mol-1×ag)/(bL×44g·mol-1+ag×22.4Lmol-1)×(5.6a/11b+5.6a)
×(5.6a/11b+5.6a)×100% (3 分)
(5)把瓶 1 中的 NaOH 溶液吸人口中;把瓶 II 中的 NaOH 溶液吹出瓶外。(各 2 分,共 4 分)
10、测定一定质量的铝锌合金与强酸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气的体积,可以求得合金中铝和锌的质量分数。
现有下列实验用品: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800 毫升烧杯、100 毫升量筒、短颈玻璃漏斗、铜网、铝锌合金样品、浓
盐酸(密度 1.19 克/毫升)、水。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设合金样品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不
超过 100 毫升)1999 年高考
(1)补充下列实验步骤,直到反应开始进行(铁架台和铁夹的安装可省略):
①将称量后的合金样品用铜网小心包裹好,放在 800 毫升烧杯底部,把短颈漏斗倒扣在样品上面。
(2)合金样品用铜网包裹的目的是:
正确答案及评分标准
(1)②往烧杯中注入水,直至水面没过漏斗颈。(没答水面没过漏斗颈不给分)(3 分)
③在 100 毫升量筒中装满水,倒置在盛水的烧杯中(量筒中不应留有气泡),使漏
斗颈插入量筒中。烧杯中水面到杯口至少保留约 100 毫升空间。(只要黑斜体中的要点全部答对给 3 分,装满水的量
筒怎样倒置在杯中可不作要求,答或不答不加分也不扣分)(3 分)
④将长颈漏斗(或答玻璃棒)插入烧杯并接近烧杯底部,通过它慢慢加入浓盐酸,
至有气体产生(3 分)
注:实验步骤顺序写错,或者步骤②中加入盐酸,则不论其它步骤回答是否正确,小题(1)均为 0 分。
(2)使样品在反应时能保持在烧杯底适当的位置(或答避免反应时样品漂浮)(2 分)
考点 58 化学实验设计和评价
1.复习重点
1、掌握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2)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基本实验方案。
(3)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2、实验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2.难点聚焦
运用化学实验知识和技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是综合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具体体现。这有助于提高化学实验知识
和技能的水平,培养信息提取和加工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并能发挥大实验题多方位、多层面的考核、检测功
能。
一、解答简单实验设计题的一般过程与思路
化学实验设计题(如高考大实验题)重在培养或考查把已有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新情景的能力,它所选择的课题往
往是没有直接、系统实践过的。从信息加工角度分析解答时,还要能够从题目中敏捷地接受信息,分析评价信息,选
择、调用自己贮存的相关知识,将新信息与已有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解决实验设计的新问题。大致过程与思路如
下:
1、接受信息
接受、分析、筛选信息,明确实验设计的课题、条件和要求。
要求迅速、全面地吸收题目中的新信息,分析提供这些信息的目的,把信息归类、并对各个信息在实现实验设计
中的作用做初步评估。
接受信息主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明确实验课题;二是明确实验条件;三是明确设计要求。
2、实验设计原理
通过对新旧信息的加工开发,实现指定的实验设计。从设计的要求及解决问题的顺序分析,大致有以下两个层次:
一是实验方法的选定。这是从总体上考虑实验方案的设计。一般来说,实验方法主要取决于实验原理,并受实验条件
的制约。二是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设计。装置和操作都是为了具体实验的实验方法,完成实验任务,通常属于实验方
案细节的设计。和基本实验方法比较,它们往往更贴近实验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3、实验设计内容
概括地讲,设计一个实验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根据命题要求,说明设计该实验的原理,画出实验装置。
(2)列出实验操作步骤,说明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3)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包括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实验设计的思维模型
① 明确实验目的、要求
设计实验方案 ②构思实验方法、步骤
③选择实验仪器、药品
①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收集资料 ②收集实验数据
③处理实验问题
①整理资料,数据处理
分析,得出结论 ②分析概括,得出结论
③写出实验报告
三、实验设计试题的类型
掌握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在高考化学实验试题中,实验现象的考查可以是直接考实验现象,也可由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还可将有关实验
现象与实验方法、正确的结论等联系起来。实验结果的分析,通常是分析实验关系、细节和误差等等。实验结果的处
理,可以直接报道数据,也可能是找出相关关系得出公式,或绘制一定的变化曲线等。
2、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基本实验方案
近些年来高考化学实验题中,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试题较多。其中有某个实验操作顺序的设计,也有设计确定某
混合气中组分的实验;有验证鞭个化学原理的设计实验,也有设计某物质纯度的测定实验;有定性实验的设计,也有
定量实验的设计┉┉从题型上看,有简答题、填充题,也有两者兼有的混合题。这些简单实验的试题,大都思考性、
综合性较强,考生必须细心、冷静地审题,联系所学过的实验知识和技能技巧,进行知识迁移、联想、重组,全面而
细致地思考,才能设计出正确的方案或回答试题中的问题。
3、能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识别典型实验装置和绘制其简图,也是从事化学实验的一种必备的能力。在高考化学实验题中识图的试题也是很
多的,主要是有图示实验,由图来说明某具体实验;对一些基本操作或实验装置图判断正误,或将错误部分改正;对
所给的单个仪器、导管、或者几个小装置的识别,然后加以组装,连接成大装置图。绘图的试题目前还不多,主要是
绘制很典型的实验装置简图,或是在题中所给的位置补绘一些仪器简图。所有这些试题都要求学生熟悉常见仪器和典
型实验的装置图,并掌握一定的绘制简图的方法。
4、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综合的实验设计题
近几年在高考化学试题的Ⅱ卷,设置一道大的化学实验题,这些大题的特点是把一些分散的实验综合起来,形成
一个整体的实验题;或者是某些与基本操作、技能或典型实验有关而又易被忽略的重要细节的试题,主要以教材内容
为主进行不同的分解与综合,以达到新的境地。
四、实验复习方法
1、实验复习必须集中和分散相结合,提高重要实验的复现率
“集中”,就是集中复习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集中复习一些综合性的实验专题,集中归纳总结实验知识。而
“分散”则是指一些性质实验、制法实验、验证或探索性实验等应分散到元素化合物、有机物、基本理论等的复习过
程中去。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元素化合物等知识,进一步理解相关的实验原理,提高运用实验手段解决化学问题的
能力,节省复习时间,提高考试成绩。
2、训练发散思维以增强实验设计能力,提高信息迁移水平
实验方案的设计往往有许多途径。为了适应中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中学课本中的某些实验可能不是最优的方案。
所以在实验复习中要根据实验原理来设计实验步骤和装置,掌握一些装置和仪器药品的替代方法,力求使设计的实验
仪器简单、操作便捷、节省试剂、现象明显、安全防污等,培养和增强实验设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近年来,实
验题中新情境试题不断增多,这类试题的特点是将基本的实验操作设计置于新的情境中(主要是中学课本没有的新反
应或新装置或是能使中学生理解的最新科技知识、简化的改进的装置等),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仪器
组装、现象描述、数据分析、考虑安全和防污等,用来考查考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综合及评价的能力。由于
这类实验试题情境新颖、设问巧妙、铺垫得当、知识新、思维量大、所以区分度很好,能确实将一些基础扎实、自学
能力强、思维敏捷、心理素质好的考生选拨出来。所以,新情境实验试题将是今后实验试题的命题方向。
3.例题精讲
[例 1].四氯化锡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在空气中极易水解,熔点-36℃,沸点 114℃,金属锡的熔点为 231℃,拟
利用图中的仪器,设计组装一套实验装置,用熔融的金属锡跟干燥的氯气直接作用制取无水四氯化锡(此反应
过程放出大量的热)。请回答下列各问题。
(1)用玻管(未画出)连接上述装置,正确的顺序是(填各接口的代码字母)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
接________、________
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
(2)装置Ⅵ的作用是___________;装置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冷凝管理冷却水的流向是从__________进入,从__________流出。
(4)实验时应先点燃_____________处酒精灯,加热温度应大于______________℃,待__________即可停
止加热。
(5)已知四氯化锡遇水强烈水解,产物之一是固态二氧化锡,那么四氯化锡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为 。
(6)如果将制取的四氯化锡少许暴露于空气中,预期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7)为了防止污染空气,在装置的最后应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个制备实验。
实验目的是:制备无水 SnCl4
实验原理是:Sn+2Cl2 SnCl4
先制备 Cl2:2H2SO4(浓)+2NaCl+MnO2 Na2SO4+MnSO4+Cl2↑+2H2O
实验的干扰因素是:SnCl4 遇水强烈水解,因此,除去实验中水蒸气的干扰,是实验成败的关键。这里要分
析水蒸气的来源以及除去水蒸气的措施。水蒸气的来自于制 Cl2 和空气中的水蒸气。
题目中提供的信息:SnCl4 的性质在设计方案时要充分利用这些信息。
以上问题清楚了,实验方案就基本确定了。
答案:
(1)B 接 J,I 接 K,A 接 C,D 接 G,H 接 E(或 F)
(2)除去 Cl2 中混有的 HCl 和水蒸气,在制 Cl2 时发生的副反应 2NaCl+H2SO4 2HCl↑+Na2SO4,产生了
HCl;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锥形瓶中使 SnCl4 发生水解。
(3)a、p (4)I 231℃ Sn 粒熔化
(5)SnCl4+2H2O=SnO2+4HCl (6)出现白色烟雾
(7)通入 NaOH 溶液中,吸收多余 Cl2
[例 2].为了测定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纯碱中常含少量 NaCl),某学生设计了实验装置如图
(1)准确称取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的质量(设为 W1)
(2)准确称取一定量纯碱样品(设为 W0),并 放入烧瓶中。从分液漏斗缓
缓滴入稀硫酸,待不再发生气体后。称干燥管的总质 量(设为 W2)。设学生导出
的计算公式为:
Na2CO3 的质量分数= ×100%
试回答:
①W2-W1 表示什么?
②如果不计称量误差,该生的实验结果有无明显误差?如有,是偏大还是偏小?请简要说明根据并提出补救措
施。
[解析]:这是一道定量实验题
实验目的是:测定纯碱中 Na2CO3 的质量分析
实验原理:稀 H2SO4 与 Na2CO3 反应生成 Cl2,测出 CO2 的质量即可求出 Na2CO3 的质量,继而求出 Na2CO3 的
质量分数。
CO2 的质量为(W2-W1)g,样品质量为 W0g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44
x W2-W1
x= =
Na2CO3%= ×100%
产生误差的原因(即干扰因素)有烧瓶的 CO2 不能都被碱石灰吸收,实验值偏低。CO2 气体混有的水蒸气和空气
中的水蒸气被碱石灰吸收,使实验值偏高,两个因素综合考虑,CO2 的影响是主要的,所以 实验值偏低。
补救的办法:如图
106(W2-W1)
44
53(W2-W1)
22
53(W2-W1)
22 W0
①将蒸馏烧瓶改为集气瓶,利于排出 CO2。
②向集气瓶中通入(已除去 CO2)空气,用空气将烧瓶中 Cl2 尽量排出去。
③在干燥管前连接盛有浓 H2SO4 的试管,以除去水蒸气;
④在 U 型管中装有碱石灰,以吸收空气中的 CO2 气体,经过这些补救措施,实验误差可以降低。
[例 3].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 MnO2 制 Cl2,再用 Cl2 和 Ca(OH)2 反应制少量漂白粉,已知 Cl2 和 Ca(OH)2 制漂白粉是
放热反应,温度稍高即发生副反应:6Cl2+6Ca(OH)2=Ca(ClO3)2+5CaCl2+6H2O,现有三位同学设计的三套装置如图(U
形管中放有玻璃纤维,可使气体顺利通过):
(1)请从以下六方面对上述甲、乙、丙三套装置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将适当的选项序号填于下表内(错选、漏选、
多选均倒扣分)
a.不易控制反应速率 b.容易控制反应速率
c.有副反应发生 d.可防止副反应发生
e.容易污染环境 f.可防止污染环境
1 优点 缺点
甲 装
置
1 1
乙 装
置
1 1
丙 装
置
1 1
(2)请从甲、乙、丙三装置中,选取合理的组成部分(A、B、C、D、E、F、G),组装一套你认为更完善的实
验装置,连接顺序(按气流左到右方向)为_____________,在此装置及甲、乙、丙三装置中,你认为是否还缺少
必要的装置,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评价实验方案的题。该题从是否有副反应发生,是否易控制反应速率,是否防止污染,是否干
扰反应产物等方面进行评价。
答案:
(1)优点 缺点
甲装置 d a、e
乙装置 f a、c
丙装置 b e、c
(2)F~B~E
在 Cl2 中混有 HCl,应在烧瓶和凹形管之间连接一个盛有饱和食盐水的试管,以除去 HCl 气体。
① 仪 器 连 接 的 顺 序 ( 填 编 号 ; 一 起 可 重 复 使 用 ) 是 。 D 中 浓 硫 酸 的 作 用
是 。实验完毕时,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 。
②列出计算Cu的原子量的表达式: 。
③下列情况将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
(a)CuO未全部还原为Cu; (b)CuO受潮; (c)CuO中混有Cu。
(2)如果仍采用上图所示的仪器装置,涉及其他方案,还可测定的物理量有 。
(a)m(Cu)和m(CuO); (b)m(N2)和m(H2O);
(c)m(Cu)和m(H2O); (d)m(NH3)和m(H2O)
[例 4] 实验室里临时需要用NaOH溶液和CO2来制取纯Na2CO3溶液。已知CO2气体在通入NaOH溶液
过程中极易过量生成NaHCO3,且无明显现象。
实验室有下列试剂:①未知浓度的NaOH、②37%的盐酸、③37%的硫酸、④14%的盐酸、⑤大理石、
⑥K2CO3固体⑦Cu2(OH)2CO3。
实验室有下列仪器:铁架台、启普发生器、量筒、烧杯、橡皮管、玻璃导管、分液漏斗。
已知下表中各物质在常温时的溶解度(g/100gH2O)。
Na2CO3 NaHCO3 NaCl Na2SO4 NaHSO4 NaOH
15.9 8.4 35 5.5 20 40
(1)本实验应选用的仪器除启普发生器、橡皮管、玻璃导管外,还需要 .
(2)为保证制得的Na2CO3溶液尽量纯,应选用的药品(填编号)除①外,还需要 。
(3)简要叙述实验步骤,直到制得纯Na2CO3溶液(仪器安装可省略)。
(4)根据给出的溶解度表,求出当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多少时,在配置过程中会有晶体析出(写出
计算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解析] 本题的难点在第(3)问。设计依据是依下列反应原理:
CO2+NaOH=NaHCO3
NaOH+NaHCO3=Na2CO3+H2O
利用定量关系及化学反应制得溶液,因题型新颖,思路新巧,故难度较大。
答:(1)烧杯、量筒。(2)④、⑤。(3)①量取一定量的 NaOH溶液,分成两等分;制取CO2,向其
中一份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③;将两份溶液混匀,摇匀。(4)从表中可知,NaHCO3常温下溶
解度为8.4g。
设常温下100g水中溶解的NaOH质量为ⅹ时,达到饱和。
NaOH + CO2 = NaHCO3
40 84
8.4g ⅹ=4g。
故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偌大于×100%=3.85%时,在步骤②中会有NaHCO3晶体析出。
[例 5] 某课外活动小组学生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原理(过氧化钠与潮湿二氧化碳反应),设计用图 2-7-13 所示的仪
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图中量气装置 E 是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他们用橡皮管接通,并装入适量水。
甲管有刻度(0~15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液面高低。实验室可供选用的药品还有:稀硫酸、盐酸、
过氧化纳、碳酸钠、大理石、水。回答下列问题。
( 1 ) 图 中 所 示 装 置 的 连 接 顺 序 是 ( 填 各 接 口 的 编 号 , 其 中 连 接 胶 管 及 夹 持 装 置 均 省
略): 。
(2)装置 C 中放入的反应物是 和 。
(3)装置 A 的作用是 ;装置 B 的作用是 。
(4)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
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 和 (填写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等待片刻,待乙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即读数。
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d.读数时不一定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解析] E 装置为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正确读数时应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答:(1)⑤、③、④、⑥、⑦、②、①、⑧(⑥、⑦可互换)。(2)大理石;盐酸。(3)吸收混在氧气中未反
应的CO2,吸收CO2中的 HCl 气体(4)a;c。
[例 6]某学生根据高中课本中硝酸钾受热分解的实验操作来判断硝酸铅的分解产物之一是氧气;将试管中的硝酸铅
加热到熔融,把带有火星的细木条伸进试管口,检验放出的气体,当发现木条复燃时该学生即断言,硝酸铅受热分解
有氧气放出。请你对上述实验及结论的合理性作出评价。如有必要,可提出改进的实验方案。
[解析]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
△ △
①2KNO3═2KN02+O2↑ ②2Pb(NO3)2═2PbO+4NO2+02↑
比较反应式①和②,其不同之处是②中除生成 02 外,还生成了 NO2.这一不同又产生了两个结果。一方面 NO2 稀释了
O2,O2 仅占混合气体的 20%,而这与空气中 O2 的含量相近,因而此处 O2 不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另一方面 NO2 本身
也能使带火
△
星的木条复燃。因为 NO2 受热能放出 02:2NO2═2NO+O2。分析到此,问题便一清二楚。
[答案]上述实验及结论在科学上是错误的。由于 NO2 干扰了 O2 的检验,因此应选用 NaOH 溶液除掉 NO2 后再检验之。
[例 7]研究某一化学反应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A-F 属于下列物质中的六种物质:浓硫酸、浓盐酸、浓氨水、稀硫酸、稀盐酸、稀氮水、水、锌粒、铜片、食盐、
高锰酸钾、氯化钙、氧化钙、四氧化三铁、氧化铜、氢气、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氯气、氯气、氯化氢、氨气、氮气、
氧气。
实验现象:
(1)D 物质由黑色变为红色
(2)无水硫酸铜粉末放入无色透明的 E 中得到蓝色溶液
(3)点燃的镁条伸入无色无味的 F 中。镁条表面生成一种灰黄色因体物质。将该灰黄色物质放入水中,有气体放
出,该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通过分析回答:
1、写出 A-F 的物质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A 与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与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 与 无 水 硫 酸 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 与
M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 与 Mg 的 反 应 产 物 与 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是解答此题的突破口,此气体只能是 NH3,结
合题意,F 就是 N2。因此,从限定的反应物中,只能设法从氨水中获取,然后结合发生装置特点(固、液、不加热)及
其他实验现象,便可推断其他的物质。
[解答]1、A 浓氨水; B、氧化钙; C、氨气; D、氧化铜; E、水; F、氨气。2、略。
[例 8]Cu+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Cu2+和 Cu。现有浓硝酸、稀硫酸、稀硝酸、FeCl3 稀
溶液及 pH 试纸,而没有其它试剂。简述如何用最简便的实验方法来检验 CuO 经氢气还原所得到的红色产物中是否含有
碱性氧化物 Cu2O.
[解析] Cu2O 是碱性氧化物,一定可以跟稀硫酸反应,Cu+进入溶液后又可自发生成 Cu2+和 Cu+,Cu2+在水溶液中呈蓝
色,而 Cu 不跟稀硫酸反应。因此可以设想,若 CuO 被 H2 还原的产物全部是 Cu,将其放入稀 H2SO4 中,无变化;若红色
产物中含有 Cu2O,将其放入稀 H2SO4 中,溶液会变成蓝色。
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其它试剂是否可用,如浓 H2SO4、浓 HNO3、稀 HNO3,因为它们都有较强的氧化性,不论红色
产物是 Cu 还是 Cu 和 Cu2O 的混合物,将其分别放入这 3 种酸中均被氧化为 Cu2+,也无法检验。而 pH 试纸则不能用。所
以检验方法是取少量该红色物质放入稀 H2SO4 中,振荡,若溶液变为蓝色,说明产物中有 Cu2O;若溶液不变色,说明产
物中无 Cu2O。
4.实战演练
1.用 pH 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 pH 时,规范的操作是( )
A.将 pH 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的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溶液倒在 pH 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C.用干燥的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 pH 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D.在试管内放入少量溶液,煮沸,把 pH 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2.实验室保存下列药品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氢氟酸贮存在特制的塑料瓶里
B.盛放浓硫酸的广口瓶应当用磨口玻璃塞,不能用橡皮塞
C.盛溴的试剂瓶里加一些水来防止溴挥发
D.在同一层药品橱里存放浓氨水和浓盐酸
3.今有下列实验:①为加快细铜丝和硫蒸气的反应,先将铜丝进行灼烧;②将 0.01 mol/L-1KI 溶液 8~10 滴,滴
入 10 mL 相同浓度的硝酸银溶液中,可制取碘化银胶体;③2%氢氧化钠溶液 4~6 滴,滴入 10%CuSO4 溶液 2 mL 中制取
Cu(OH)2 悬浊液,可直接用于检验醛基;④将等体积乙醇和浓硫酸混合共热制乙烯。上述实验方法中( )
A.①②正确 B.②③正确 C.都正确 D.都不正确
4.关于某溶液中所含离子的鉴别,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入 AgNO3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一定有 Cl-存在
B.加入 NaOH 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NaOH 过量时沉淀又消失,则原溶液一定有 Al3+
C.加入 NaOH 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一定有
4NH
D.加入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一定有大量
2
3CO
5.按下列过程,最终目的能实现的是( )
A. 晶体溶液 蒸发至恒定盐酸
332
2 FeClFeClFeClFe Cl
B. 胆矾溶液 冷却水加热至饱和再蒸发部分
△ ,
4
42
2
CuSOCuOCu SOH
O
C.镀锌铁皮刻痕上 滴各、滴 1KSCNNaCl 几秒后刻痕处显红色
D.醋酸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至 pH=7 蒸发
醋酸钠晶体
6.①加热时试管中盛液量不超过 1/3 容积;②制溴苯时圆底烧瓶上方要安装一根长玻璃导管;③加热时烧杯内盛液量
不超过
2
1 容积;④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中靠近试管口处要塞一团棉花;⑤制乙烯时要在烧瓶里放些碎瓷片.在这
五种实验操作中,主要是为了保证不使液体喷出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7.下列操作,不妥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时,需在左、右托盘上各放一块质量相等的滤纸.
B.用 25 mL 滴定管量取 25 mL 的氢氧化钠溶液时,需将调好零点的滴定管内所有液体放出.
C.用 10 mL 移液管量取 10 mL 氢氧化钠溶液时,不必把残留尖嘴部分的液体用吸球吹出.
D.用量筒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用将量筒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移入容量瓶.
8.酒精灯不易点燃或燃烧不好,可能的原因有:①酒精灯不用时没盖上灯帽.②灯芯外露部分已烧焦炭化.③灯
内的酒精只占灯容积的 1/2.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只有① C.①② D.只有②
9.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
A.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壁干燥后再预热.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 45°角),外壁干燥后再预热.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
10.下列各组溶液,只用组内溶液互相混合的方法就可鉴别的是( )
A.NaOH、 32CONa 、 3FeCl 、 2MgCl B. 42SONa 、 2BaCl 、 3KNO 、NaCl
C.NaCl、 3AgNO 、 3NaNO 、HCl D. 42SONa 、 32CONa 、 2BaCl 、HCl
11.下列有关使用托盘天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称量前先调节托盘天平的零点;
B.称量时左盘放被称量物,右盘放砝码;
C.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皿里称量,其他固体药品可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
D.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至 0.01 g;
E.称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
12.有些固体药品长期存放时,若因密封不严,则瓶内会逐渐积聚一定量液体,以下各组中的每种药品都有可能
出现这种现象的一组是( )
A.无水硫酸铜,生石灰,烧碱 B.红磷,烧碱,无水氯化钙
C.纯碱,芒硝,熟石灰 D.氯化镁,明矾,氯化钠
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①中和滴定时,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用待测液润洗移液管和锥形瓶,并在锥形瓶内滴入 l mL 指示剂
②配制物质的量溶液时,将称量好的溶质溶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待溶解后立即倾入容量瓶中,继续进行洗涤
和定容
③用 NaOH 溶液和可溶性铝盐溶液大量制取 3)Al(OH
④制取 2)Fe(OH 时,吸取 NaOH 溶液的胶头滴管的末端应插入 4FeSO 溶液中,再逐渐注入 NaOH 溶液
⑤蔗糖加稀硫酸水解后,将水解液滴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后即可见银镜
A.①②③ B.②⑤ C.④ D.以上都不正确
14.为了区别五瓶无色溶液:HCl、 3AlCl 、 23 )Ba(NO 、NaCl、 32CONa ,四位学生都没有用酒精灯,三位
学生另用了试剂,一位学生没有另用任何试剂.其中操作步骤一定最少的是( )
A.甲另用了酚酞试剂 B.乙另用了 NaOH 溶液
C.丙另用了石蕊试液 D.丁不另用任何试剂
15.将 22ONa g 7.8 溶到 100mL 水中,要求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O、Na 的原子量已知)( )
A.以上所给条件已经足够 B.还必须再给出放出气体的体积
C.还必须再给出生成溶液的体积 D.还必须已知 22ONa 的密度
16.在实验室欲用托盘天平称量某物质的质量,称量前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左侧(托盘内无任何其他物质),这时
可考虑进行的操作有:①使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处;②旋转螺母,调节天平至平衡;③将左右托盘对调;其正确的
是( )
A.①或② B.① C.③①② D.①或③
17.现有磷酸钠、盐酸、碳酸钾和氯化钡 4 种溶液,分别盛于 1~4 号的 4 个试剂瓶中,但不知道哪一个试剂瓶盛
何种溶液.若取 2 号和 3 号的溶液混合时,则有气体产生;将 1 号和 3 号的溶液混合时,则有沉淀产生.由此可知盛
磷酸钠溶液的试剂瓶的编号是( )
A.1 号 B.2 号 C.3 号 D.4 号
18.下列物质的制备过程中,要经过 5 个步骤的是( )
A.以黄铁矿、空气、水、磷灰石为原料,制取过磷酸钙
B.以海水、盐酸、石灰石为原料,提炼金属镁
C.以电石、食盐、水为原料制聚氯乙烯
D.以氨、空气、水为原料制硝铵
19.下列实验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
(1)配制 100 g 10%的 4CuSO 溶液,称取 4CuSO g 10 晶体溶于 90 g 水中
(2)测定 4CuSO 晶体中结晶水的百分含量时,所用的晶体已经受潮.
(3)配制一定摩尔浓度的 42SOH 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4)用 98%的浓 42SOH 配制 1∶5 稀 42SOH 时,把 14 g98%的浓 42SOH 溶于 54 g 水中
A.只有(1) B.只有(2) C.(2)(3)(4) D.(1)(3)(4)
20.根据以下叙述制备氯化铜
先将浓盐酸用蒸气加热至 80℃左右,慢慢加入含有 FeO 杂质的 CuO 粉,充分反应,使其溶解,发生以下反应
OH CuCl 2HCl CuO 22 OH FeCl2HCl FeO 22
已知 pH≥9.6 时, 2Fe 可析出 2)Fe(OH pH≥6.4 时, 2Cu 可析出 2)Cu(OH
pH=3~4 时, 3Fe 可析出 3)Fe(OH 在除去溶液中的 2Fe 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可直接加碱,调整溶液的 pH≥9.6 B.加入纯铜粉,将 2Fe 还原为 Fe
C.先将 2Fe 氧化成 3Fe ,再调整溶液 pH 至 3~4 D.通入 SH2 使 2Fe 直接沉淀
21.在一定条件下,萘可以被硝硫混酸硝化生成二硝基物,它是 1,5 二硝基萘 和 1,8-二硝基萘
的混合物,后者可溶于质量分数大于 98%的硫酸,而前者不能.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将这两种异构体分离.
将上述硝化产物加入适量的 98%硫酸,充分搅拌,用耐酸漏斗过滤,欲从滤液中得到固体 1,8-二硝基萘,应采
用的方法是( )
A.蒸发浓缩结晶 B.向滤液中加水后过滤 C.用 32CONa 溶液处理滤液 D.将滤液缓缓加入水中
22.某溶液含有较多的 42SONa 和少量的 342 )(SOFe ,若用该溶液制取芒硝,可供选择的操作有
①加适量 42SOH 溶液,②加金属钠,③结晶,④加过量 NaOH,⑤加强热脱结晶水,⑥过滤.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
A.②⑥③ B.④⑥①③ C.④⑥③⑤ D.②⑥①③⑤
23.(6 分)设计最佳方案,用 24 g KCl 和一定量的 3NaNO 制取 3KNO (不同温度下 KCl、NaCl、 3NaNO 、 3KNO
在水中的溶解度请查溶解度表).
24.(6 分)实验室制备少量碘乙烷:将红磷粉末放入乙醇里,在不断振荡下逐次加入细粒的 2I ,则有反应:
32 2PII 3 2P
)(QPOHIH3COHH3C2PI 3352523 主
)(3HIP)OH(COHH3C2PI 352523 副
待反应缓和后用下图装置进行水浴加热约半小时,反应可基本完成,这时反应液中已无固体颗粒 2I 和红磷,然后
要加入一些物质 X,并拔出直立冷凝管,装上附有 60°弯玻璃管的瓶塞;将导管接于横放的冷凝管上,水浴加热蒸馏
出粗制的碘乙烷,此粗产品中混有乙醇并溶有 2I (纯碘乙烷为无色难溶于水的液体,沸点 72.3℃)
(1) P)OH(C 352 应是哪一类有机物?写出其结构简式.
(2)物质 X 可能是什么?为什么要用它?
(3)装置中竖直冷凝管有何作用?冷凝水从________口进,________口出.
(4)怎样除去粗制品中的乙醇和碘?(指出加入的试剂和操作名称)
25.(9 分)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 4CCl 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
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 50 mL 碘水和 4CClmL 15 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施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A→G________
→E→F
(2)上述 E 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上述 G 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能选用 4CCl 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下列物质,不能作为从溴水中萃取溴的溶剂的是________.
A.热裂汽油 B.苯 C.酒精 D.正庚烷
26.(9 分)有常用玻璃仪器组成的下列六种实验装置(根据需要可在其中加入液体或固体)
(1)能用做干燥二氧化硫气体的装置有________(填代号,下同)
(2)既能用于收集氯气又能用于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装置有________
(3)在氯气和铁反应实验中,能添加在制气和化合反应装置之间以除去氯气中氯化氢等杂质气体的装置有________
(4)在乙烯与溴水反应制二溴乙烷的实验中,能添加在制乙烯装置和加成反应装置之间,达到控制气流使其平衡
目的的是________
(5)若用 C 装置做二氧化硫与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则其中广口瓶的作用是________.
27.(7 分)有机物的 C、H 含量常用燃烧和与 CuO 灼烧等方法使之生成 2CO 和水,测它们的质量求得有机物
中碳和氢的百分含量,现有某固态有机物在加热情况下鼓入足量的氧气使其完全燃烧,今有如下仪器.
(1)为确定某固体有机物的最简式(实验式)下述仪器中最少需要的种类有________种,它们是________,其中
要一前一后用两次的是________,(填仪器编号)其作用前者为________;后者为________.但为完成测定还缺少的
一种重要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为确定固体有机物是烃还是其含氧衍生物,实验依据是________.
(3)为确定其分子式还需知道下述中的
A.熔、沸点 B.定温、定压下蒸气密度 C.固定有机物的体积 D.重要的化学性质
28.(10 分)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气体性质实验.图中箭头表示气体流向.A 表
示一种纯净、干燥的气体,B 是另一种气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装置乙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实验中所用的药品
和干燥剂只能从下列物质中选取: 32CONa 、 3NaHCO 、 2MnO 、 22ONa 、NaCl、无水 2CaCl 、 34HCONH 、碱石
灰等固体和 OH2 、蒸馏水.
根据图中装置和反应现象请回答:
(1)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丁中的干燥剂应选 ________,不选另一种干燥剂的理由是________.
(3)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戊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是(吸热、放热)________反应,可能
发生的什么现象可以证明你的判断________.
(5)当乙中充满红棕色气体后,停止给丙加热,并关闭 a、b 两个活塞,若将已浸入冰水中,则乙中会出现的现
象是_______________,简述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
29.(8 分)实验室常用燃烧分析法来测定有机物中碳和氢的质量分数,这种方法是用氧化铜作催化剂,在
750℃时,用氧气流将样品氧化成 2CO 和 OH2 ,再根据 2CO 和 OH2 的质量求出有机物中碳和氢的质量分数.现用下
列各仪器装置来确定乙炔分子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
回答下列问题:
(1)若产生的气体由左向右流向,各装置导管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
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
(2)装置Ⅰ的作用是_______;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Ⅲ的作用是________.
(3)装置Ⅳ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Ⅴ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前称得Ⅰ、Ⅱ两装置的质量分别变为 g 2m 和 g 2n ,实验完毕,称得Ⅰ、Ⅱ两装置的质量分别变为 g 2m
和 g 2n ,则乙炔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列出算式).
30.(12 分)某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少量的 2Zn 、 Ag 、 Na 、 2
4SO 及一些悬浮的泥沙等不溶物.请你设计
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法回收 Ag 和 O7HZnSO 24 (晶体),要求按先后次序写出实验步骤,并说明每一个步骤的实
验目的(不必写化学方程式,也不必对回收的 Ag 和 O7HZnSO 24 进行洗涤、干燥).
参考答案
1.C 2.A、C 3.D 4.C 5.B、D 7.AB 8.C 9.A 10.AD 11.CD
12.B 13.C 14.C 15.C 16.C 17.D 18.C 19.D 20.C 21.D 22.B
23.本题考查学生称量、加热、溶解、结晶等基本操作,同时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确定有关化学方程式和计算溶解
度.
通过计算知:用 50 mL 70℃热水与 24 gKCl 制几乎饱和的溶液,再用 25 mL 70℃热水与 3gNaNO 28 配制成饱和
溶液,将此两种溶液混合、搅匀、静止、冷却,将陆续析出 3KNO 晶体,至 20℃时,减压过滤使 3KNO 分离出来.
24.(1)无机酸酯
(2)X 可能是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暴沸
(3)回流冷凝易挥发的反应物:a;b
(4)用足量水洗涤,分液除去乙醇,加稀 NaOH 溶液,分液除去碘.
25.(1)C→B→D→A→G→H→E→F
(2)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要让上层液体流出;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G)操
作时漏斗里液体能够流出.
(3) 4CCl 与水不互溶;而且碘在 4CCl 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很多.
(4)A、C
提示:(4)热裂汽油中含有不饱和气态烃如丙烯、丁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26.(1)AEF (2)AB (3)AF(或 AEF) (4)D (5)安全瓶防止碱液倒吸
27.(1)4 a、d、f、h h 吸收 OH2 吸收 2CO 天平
(2)试样质量=碳元素质量+氢元素质量为烃
试样质量>碳元素质量+氢元素质量为烃的含氧衍生物
(3)B
28.(1) OHCONHHCONH 22334
(2)碱石灰;无水 2CaCl 只能吸水,不能吸收 2CO .
(3)
22222 OOO2HO2H 2MnO (或 2222 O4NaOHO2HO2Na )
(4) O6H4NOΔ5O4NH 223
Pt ;放热;反应开始后断开电键 K,铂丝能继续保持红热.
(5)气体颜色变浅; 2NO 发生反应: 22NO QON 42 ,属于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若降低温度,平衡
向右移动, 2NO 浓度减少, 42ON 浓度增大,而 42ON 无色,所以气体颜色变浅.
29.本题考查学生乙炔的制取方法、干燥、氧化原理及产物的吸收测定顺序.由于制得的乙炔气含水对燃烧及产
物测定有影响,故制得的乙炔气体必须先干燥,然后再进行题中的催化氧化,乃至测定产物的质量.所以(1)G、E、
F、H、I、C、D、A
(2)吸收燃烧产生的 2CO 气体;吸收产生的水蒸气;吸收乙炔中的水蒸气.
(3) 22222 HC)Ca(OHO2HCaC
O2HCO45OH2C 22222 C750
CuO
(4) 21844
1212 : nnmm
30.解析:过程如下:
答案:①将废水过滤,目的是除去其中的悬浮泥沙等不溶物;
②往①的滤液中加入足量锌粉,将其中的 Ag 置换出来;
③过滤②中的不溶物,滤出 Ag 和过量的锌粉;
④往③的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使其中的锌粉转化为 4ZnSO 而进入溶液;
⑤过滤,将④中没溶解的 Ag 滤出回收;
⑥将③、⑤得到的滤液合并,蒸发浓缩,使 OH 7ZnSO 24 析出后回收.
相关文档
- 2020高中化学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2021-08-066页
- 2020高中化学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2021-08-066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课时作业212021-08-067页
-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1练习:1_2重要的2021-08-064页
- 高二人教版化学选修一优质课件:1_22021-08-0633页
-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4_1油脂2021-08-065页
- 2020高中化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2021-08-063页
- 高中化学 第四章 第一节 油脂(2)教2021-08-064页
- 2020高中化学 蛋白质和核酸(基础)巩2021-08-066页
-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5课后训练:4_3 2021-08-0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