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3.00 KB
  • 2021-08-23 发布

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时作业4化学实验基础含解析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时作业(四)‎ ‎1.下列关于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一小块干燥pH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B.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的溶液是酸性溶液 C.可以用紫色石蕊溶液作为强酸滴定强碱的指示剂 D.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8.5,此溶液一定是某种碱的溶液 答案 A 解析 将一小块干燥的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中部,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A项正确;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的溶液的pH<10,故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中性或弱碱性溶液,B项错误;石蕊溶液变色不明显,一般不用作中和滴定指示剂,C项错误;pH试纸只能精确到1,故不能测得溶液的pH为8.5,且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强碱弱酸盐溶液,D项错误。‎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装置甲收集SO2‎ B.用装置乙制备AlCl3晶体 C.用装置丙进行中和滴定时,滴定前锥形瓶先用待装液润洗 D.装置丁中使用分液漏斗和容量瓶时,先要检查仪器是否漏液 答案 D 解析 A项,S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要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应将SO2气体从长导管通入集气瓶底部,错误;B项,AlCl3易发生水解,蒸发AlCl3溶液不能制备AlCl3,错误;C项,中和滴定时,滴定前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不能用待装液润洗,若润洗,则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大,导致测定结果偏高,错误;D项,分液漏斗和容量瓶带有活塞或塞子,且使用时要上下颠倒摇匀,故使用前要先检查是否漏液,正确。‎ ‎3.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13‎ A.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B.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C.H2还原CuO实验时,先通H2,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入H2‎ D.称量NaOH固体时,应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等质量的纸,左边纸上放NaOH,右边纸上放砝码 答案 D 解析 浓碱具有腐蚀性,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A项正确;点燃可燃性气体(如CH4、H2、CO等)时,都要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是为防止因气体不纯而发生爆炸,B项正确;做H2还原CuO实验开始时要排除空气,先通入氢气,结束时要防止金属铜被氧气氧化,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C项正确;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和腐蚀性,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称量NaOH固体时,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D项错误。‎ ‎4.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 答案 D 解析 气体受热膨胀逸出,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A项不选;液面高度不变,锥形瓶内气压大于外面的大气压,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B项不选;气体受热,气压增大,将水压入导管,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C项不选;上下移动橡胶管,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装置右端气体的压强应随之变化,两端液面高低有差别,而题图中两端液面水平,说明装置漏气,选D项。‎ ‎5.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气体X,品红溶液褪色,则气体X可能是Cl2‎ B.CO2中含少量SO2,可将该混合气体通入足量饱和Na2CO3溶液中除去SO2‎ C.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D.将SO2气体通入到Ba(NO3)2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此沉淀是BaSO3‎ 答案 A 解析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有漂白性,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气体X,品红溶液褪色,‎ 13‎ 则气体X可能是Cl2,A项正确;饱和Na2CO3溶液也能吸收二氧化碳,故不能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饱和Na2CO3溶液中除去SO2,B项错误;溶液变成红色,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Fe2+,也可能原来就有Fe3+,C项错误;二氧化硫的水溶液显酸性,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将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根,所以将SO2气体通入到Ba(NO3)2溶液中,生成的白色沉淀是BaSO4,D项错误。‎ ‎6.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图①所示装置用于粗盐提纯中除掉泥沙 B.图②所示装置用于蒸干氯化镁溶液制无水MgCl2‎ C.图③所示装置用于以己烯为萃取剂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D.图④所示装置用于制备并验证乙烯的生成 答案 A 解析 粗盐提纯中,由于泥沙不溶于水,而氯化钠可溶于水,因此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除掉泥沙,A项正确;由于氯化镁易水解且水解生成的氯化氢易挥发,若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到的是MgO固体,B项错误;己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不能用己烯为萃取剂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C项错误;制备乙烯时会发生其他副反应,产生的碳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干扰乙烯的检验,D项错误。‎ ‎7.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分离溶于水中的碘 乙醇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B 分离水和乙醇 分液 水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 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 加水溶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大,而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 D 除去水中的CCl4‎ 蒸馏 水与CCl4的沸点相差较大 答案 C 解析 乙醇与水互溶,不能用作分离溶于水中的碘的萃取剂,A项错误;水与乙醇互溶,无法用分液的方法分离,B项错误;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大,而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可用加水溶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的方法,C项正确;水与CCl4互不相溶,可用更简便的分液法分离,D项错误。‎ 13‎ ‎8.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中,粗盐的提纯只涉及除杂、结晶等物理过程 B.过程②中,工业上常用NaOH溶液作为沉淀剂得到Mg(OH)2‎ C.过程③中,直接加热蒸干MgCl2溶液即可得到无水MgCl2‎ D.过程④中,可以选用Na2SO3饱和溶液来代替SO2水溶液 答案 D 解析 过程①中,粗盐的提纯涉及除杂、过滤、结晶等过程,其中镁离子、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要利用化学方法将其除去,A项错误;工业上常选用来源更广、价格更便宜的石灰乳做沉淀剂,用NaOH不符合生产的经济效益,B项错误;镁离子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直接蒸干氯化镁将得到氢氧化镁,氢氧化镁热稳定性差,最终得到氧化镁,为防止镁离子的水解,可在氯化氢气流中蒸发氯化镁溶液,C项错误;④中加入二氧化硫的作用是还原溴单质,Na2SO3饱和溶液中的亚硫酸根具有还原性,也能还原溴单质,D项正确。‎ ‎9.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做焰色反应实验时,铂丝可用玻璃棒、铁丝等代替 B.蒸发皿、坩埚、燃烧匙、烧瓶等仪器可直接加热 C.可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双氧水 D.分离水和汽油两层液体时,先打开活塞使水流出,再将汽油从下口放出 答案 C 解析 玻璃中含有硅酸钠,焰色反应呈黄色,对焰色反应的观察产生干扰,A项错误;烧瓶不能直接加热,B项错误;分离水和汽油两层液体时,先打开活塞使水流出,再关闭活塞,将汽油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D项错误。‎ ‎10.在浓碱作用下,苯甲醛自身可发生反应制备相应的苯甲酸(在碱溶液中生成羧酸盐)和苯甲醇,反应后静置,液体出现分层现象。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理性质 苯甲醛 苯甲酸 苯甲醇 沸点/℃‎ ‎178.1‎ ‎249.2‎ ‎205.4‎ 熔点/℃‎ ‎-26‎ ‎121.7‎ ‎-15.3‎ 溶解性(常温)‎ 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A.苯甲醛既发生了氧化反应,又发生了还原反应 B.可用银氨溶液判断反应是否完全 13‎ C.反应后的溶液先用分液法分离出有机层,再用蒸馏法分离出苯甲醇 D.反应后的溶液中加酸酸化后,用过滤法分离出苯甲酸 答案 D 解析 苯甲醛→苯甲酸,增加了氧原子,属于氧化反应,苯甲醛→苯甲醇,增加了氢原子,属于还原反应,A项正确;苯甲醛含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因此可用银氨溶液判断反应是否完全,B项正确;反应后的溶液分为有机层和水层,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法分离,有机层中苯甲醛和苯甲醇的沸点相差较大,可用蒸馏法分离,C项正确;反应后的溶液中加酸酸化,苯甲酸进入有机层,应该分液后蒸馏,D项错误。‎ ‎11.下列关于应用套管实验装置(部分装置未画出)进行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甲装置可以制取少量H2‎ B.利用乙装置可以验证Na2O2与水反应既生成氧气,又放出热量 C.利用丙装置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X中应放的物质是Na2CO3‎ D.利用丁装置制取SO2,并检验其还原性,小试管中的试剂可为酸性KMnO4溶液 答案 C 解析 甲中实验室制取少量氢气可以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由于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且不溶于水,所以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或者排水法收集,A项正确;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可以在乙装置p导气管口处放置一带火星的小木条进行检验,Na2O2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由于放热会导致乙装置带支管的锥形瓶中空气受热膨胀,可将q管口插入水面以下进行验证,B项正确;丙中外管Y受热充分,NaHCO3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内管X中无气体产生,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可能是Na2CO3的热稳定性好,不分解,也可能是Na2CO3受热不充分没有达到分解温度,应该在外管Y中盛放Na2CO3,内管X中盛放NaHCO3,便可排除Na2CO3受热不充分没有达到分解温度的可能性,C项错误;Cu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在内管管壁有一小孔,二氧化硫可以扩散至内管从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从而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D项正确。‎ ‎12.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检验浓硫酸和炭反应所得气体产物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3‎ A.若按①→③→②顺序连接,可检验所有气体产物 B.若装置②只保留a、b(过量),同样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C.若圆底烧瓶内炭粉过量,充分反应后恢复到25 ℃,溶液的pH≥5.6‎ D.实验结束后,应按从下往上、从左往右的顺序拆卸装置 答案 B 解析 木炭粉与浓硫酸反应,表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把碳氧化为最高价的二氧化碳,本身被还原为二氧化硫,反应生成SO2和CO2,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2SO2↑+CO2↑+2H2O,装置①用于检验水蒸气,无水硫酸铜遇水反应变蓝;装置②中第一个试剂瓶中品红溶液用于证明二氧化硫存在,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二氧化硫,第三个试剂瓶中品红溶液用于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装置③中澄清石灰水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若装置连接顺序变成①③②,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检验反应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A项错误;装置中第一个试剂瓶中品红溶液用于证明二氧化硫存在,第三个试剂瓶中品红溶液用于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若装置②只保留a、b,需要b中高锰酸钾溶液过量,溶液颜色变浅判断二氧化硫全部除净,同样可以达到实验目的,B项正确;若圆底烧瓶内炭粉过量,随反应进行浓H2SO4最后变为稀硫酸,不与炭反应,溶液pH小于5.6,C项错误;实验结束后,应按从上往下、从右往左的顺序拆卸装置,避免倒吸,D项错误。‎ ‎13.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各文献中所记载的古代化学研究过程或成果不涉及分离提纯操作的是(  )‎ A.《本草纲目》:“(烧酒)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盛露滴。”‎ B.《齐民要术》:“凡酿酒失所味者,或初好后动未压者,皆宜廻作醋。”‎ C.《开宝本草》:“(消石)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 D.《天工开物》:“草木之实,其中蕴藏膏液,而不能自流。假媒水火,凭藉木石,而后倾注而出焉。”‎ 答案 B ‎14.下列关于试剂存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白磷保存在水中 B.新制氯水用棕色试剂瓶盛装 C.固体氢氧化钠用广口瓶保存,并使用橡胶塞或玻璃塞 13‎ D.在FeCl2溶液的试剂瓶中加入少量盐酸,并加入少量铁粉 答案 C ‎1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 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 B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BaCl2溶液,再滴加稀盐酸,若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则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 C 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用pH试纸测定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ClO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pH D 验证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 将硫酸酸化的H2O2滴入Fe(NO3)2溶液,溶液变黄色 答案 A 解析 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搅拌一段时间,Mg(OH)2会和FeCl3发生沉淀转化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铁和氯化镁,经过滤除去氢氧化铁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镁溶液,A项正确;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BaCl2溶液,再滴加稀盐酸,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则沉淀有可能是氯化银或者硫酸钡,所以不能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B项错误;次氯酸钠溶液有漂白性,会将pH试纸漂白,所以无法测定其pH,C项错误;将硫酸酸化的H2O2滴入Fe(NO3)2溶液,此时溶液中存在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可以将Fe2+氧化为Fe3+,则溶液变黄色不能验证过氧化氢的氧化性,D项错误。‎ ‎16.下列药品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短期保存Br2: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 B.锂、钠、钾都保存在煤油中,密封 C.氨水、浓盐酸易挥发,必须保存在棕色磨口细口瓶中 D.红磷无需密封保存 答案 A 解析 液溴易挥发,短期保存液溴,可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水封,瓶盖严密,A项正确;钠、钾可以保存在煤油中,但锂的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应密封在石蜡中,B项错误;氨水、浓盐酸易挥发,密封保存在磨口细口瓶中即可,不需要棕色瓶,C项错误;红磷易被氧化,需要密封保存,D项错误。‎ ‎17.下列选项中,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13‎ A 将过量CO2通入CaCl2溶液中 无白色沉淀出现 生成的Ca(HCO3)2溶于水 B 常温下将Al片插入浓硫酸中 无明显现象 Al片和浓硫酸不反应 C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蓝色 浓氨水呈碱性 D 将SO2通入溴水中 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答案 C 解析 CO2不能与CaCl2反应,A项错误;Al常温下遇浓H2SO4会发生钝化,B项错误;SO2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与SO2的漂白性无关,D项错误。‎ ‎18.关于化学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操作可除去碱式滴定管胶管中的气泡 B.图b装置可用作蒸馏时的接收装置 C.图c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D.图d装置可用于除去Cl2中的水蒸气 答案 A ‎19.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镊子夹住pH试纸蘸取NH4Cl溶液测溶液的pH B.洗涤沉淀时将沉淀转移至烧杯中,进行冲洗后过滤,并重复2~3次 C.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应缓慢地将碱溶液倒入酸中,防止液体飞溅 D.使用滴定管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时,不能将滴定管内液体放空 答案 D ‎20.下列实验装置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装置①可用于制取H2、CO2或NH3‎ 13‎ B.装置②可用于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C.装置③可用于以NH4Cl和Ca(OH)2固体为原料,实验室制NH3‎ D.装置④可用于除去Cl2中的HCl 答案 D 解析 装置①可用于固液反应不加热制取气体,可以制取H2、CO2或NH3,A项正确;氯化氢极易溶于水,但是不溶于四氯化碳,所以装置②可用于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并防止倒吸,B项正确;装置③可用于固固加热制气体,所以实验室可以用NH4Cl和Ca(OH)2固体为原料制NH3,并用碱石灰干燥,C项正确;氯气和氯化氢都可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装置④不可用于除去Cl2中的HCl,D项不正确。‎ ‎21.下列利用图中装置进行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a中的物质 b中的物质 c中收集的气体 d中的物质 A 浓氨水 NaOH NH3‎ H2O B 浓硝酸 Cu NO2‎ NaOH溶液 C 稀盐酸 浓硫酸 HCl H2O D 浓硫酸 亚硫酸钠 SO2‎ NaOH溶液 答案 A 解析 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应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装置c中的导管应改为短进长出,A项错误;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密度大,且二氧化氮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和亚硝酸钠,B项正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故和稀盐酸混合时能产生氯化氢,氯化氢密度比空气大且易溶于水,C项正确;用浓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能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硫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D项正确。‎ ‎22.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13‎ A.用装置甲快速制取少量的氯气 B.用装置乙干燥氨气 C.用装置丙制取并收集无水AlCl3‎ D.利用装置丁制取硫酸和氢氧化钠,其中b为阴离子交换膜,c为阳离子交换膜 答案 B 解析 高锰酸钾溶液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且不需要加热,应该采用固液混合不加热型装置,A项正确;氨气与无水氯化钙能够发生络合反应,所以不能用氯化钙干燥氨气,B项错误;加热条件下氯气和Al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铝易水解,无水氯化钙能吸收水分且和氯化铝不反应,所以能实现实验目的,C项正确;阴离子交换膜只能阴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只能阳离子通过,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阴极附近有大量的OH-生成,Na+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则c为阳离子交换膜,阳极上OH-放电生成氧气,同时阳极附近有H+生成,SO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b进入阳极,D项正确。‎ ‎23.四氯化锡(SnCl4)用作媒染剂和有机合成上的氯化催化剂。实验室制备四氯化锡的装置如图(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已知:①金属锡熔融时通入干燥氯气反应可生成四氯化锡;②无水四氯化锡熔点-33 ℃,沸点114.1 ℃;③无水四氯化锡遇水蒸气生成白色烟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⑥、⑦的试管中依次盛装MnO2、饱和食盐水、浓H2SO4、NaOH溶液 B.实验时滴加浓盐酸反应一段时间,然后再点燃④处的酒精灯 C.⑤装置用于收集SnCl4,浸泡在冷水浴中效果更好 D.⑥⑦两个试管可以用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来代替 答案 A 解析 二氧化锰在常温下不与浓盐酸反应,高锰酸钾在常温下可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故①、②、⑥、⑦的试管中依次盛装KMnO4、饱和食盐水、浓H2SO4、NaOH溶液,A项不正确;实验时滴加浓盐酸反应一段时间使装置④充满氯气(排出空气),然后再点燃④处的酒精灯,B项正确;⑤装置用于收集SnCl4,浸泡在冷水浴中使其液化,效果更好,C项正确;⑥、⑦两个试管可以用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来代替,能同时起到干燥和除去多余氯气的作用,D项正确。‎ ‎24.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 非金属性:S>C 13‎ 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2SO3溶液的pH 前者的pH比后者的大 B 在KBr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再加入CCl4,充分振荡 液体分层,下层呈橙红色 氯的非金属性比溴强 C 炭粉中加入浓硫酸并加热,导出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 有白色沉淀产生 有SO2和CO2产生 D 向AgNO3溶液中滴加少量NaCl溶液,然后再向其中滴加KI溶液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生成黄色沉淀 溶解度:‎ AgCl>AgI 答案 B 解析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2CO3和Na2SO3溶液,酸的酸性越弱,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其钠盐溶液的pH越大,酸根离子水解程度:CO32->SO32-,所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2CO3和Na2SO3溶液,其pH前者大于后者,说明H2CO3的酸性弱于H2SO3,但亚硫酸不是硫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能用于证明C的非金属性弱于S,A项错误;在KBr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再加入CCl4,充分振荡,液体分层,下层呈橙红色,证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从而证明氯的非金属性强于溴,B项正确;炭粉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钡溶液中都不反应,无法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现象错误,C项错误;向AgNO3溶液中滴加少量NaCl溶液,然后再向其中滴加KI溶液,硝酸银溶液足量时,部分与氯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后加入碘化钾再反应生成碘化银黄色沉淀,无法证明是由白色沉淀氯化银转化为黄色沉淀碘化银,无法得到溶解度:AgCl>AgI,D项错误。‎ ‎25.氧化铅(PbO)是黄色固体。实验室用草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分解制备CO,其原理为:H2C2O4CO↑+CO2↑+H2O。某课题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CO还原氧化铅并检验氧化产物(已知CO能使银氨溶液产生黑色沉淀)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②④⑤中的试剂依次为碱石灰、银氨溶液、澄清石灰水 B.实验时,先点燃装置①处酒精灯,当装置⑤中产生连续气泡且有明显现象后再点燃装置③处酒精灯 C.实验完毕时,先熄灭装置①处酒精灯,再熄灭装置③处酒精灯 D.尾气处理可选用点燃、气袋收集、NaOH溶液吸收等方法 答案 B 解析 装置①中发生反应产生CO、H2O和CO2,装置②中用碱石灰除去H2O和CO2,‎ 13‎ 装置③中发生主体反应:CO+PbOPb+CO2,但④中若放置银氨溶液,会吸收CO2,⑤中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无法检验CO2,故装置②④⑤中的试剂依次为碱石灰、澄清石灰水、银氨溶液,A项错误;实验时,先点燃装置①处酒精灯,当装置⑤中产生连续气泡且有明显现象后,即装置中的空气已被排尽后,再点燃装置③处酒精灯,B项正确;实验完毕时,先熄灭装置③处酒精灯,再熄灭装置①处酒精灯,否则极容易发生倒吸造成危险,C项错误;尾气处理装置主要用于处理未反应的CO,尾气处理可选用点燃、气袋收集,但CO不与NaOH溶液反应,故不能用NaOH溶液吸收,D项错误。‎ ‎26.用下列装置完成相关实验,不合理的是(  )‎ A.用a制备并收集氨气 B.用b制备并检验乙炔 C.用c蒸馏海水得到淡水 D.用d分离Na2CO3溶液与CH3COOC2H5‎ 答案 B 解析 实验室通过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制备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A项合理;电石中的杂质与水反应能生成硫化氢气体,硫化氢也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项不合理;用蒸馏法可以淡化海水,C项合理;CH3COOC2H5难溶于Na2CO3溶液,可用分液法分离,D项合理。‎ ‎27.某同学结合所学知识探究Na2O2与H2能否反应,设计装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A气密性的检查方法:直接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当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且保持高度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B.装置B中盛放浓硫酸,目的是除去A中挥发出来的少量水蒸气 C.装置C加热前,用试管在干燥管管口处收集气体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13‎ D.装置A也可直接用于Cu与浓硫酸反应制取SO2‎ 答案 C 解析 装置A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关闭K1,然后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当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且保持高度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A项不正确;A中产生的H2混有HCl和水蒸气,HCl与水蒸气都能与Na2O2反应,干扰实验结果,所以B中试剂应能除去HCl和水蒸气,可用固体NaOH或碱石灰,B项不正确;装置C加热前,应先通H2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可用试管在干燥管管口处收集气体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若听到“噗”的一声,则说明氢气已纯净,C项正确;Cu与浓硫酸反应制取SO2需要加热,故装置A不能直接用于该反应,D项不正确。‎ ‎28.六价铬有毒,而Cr3+相对安全,工业含铬(CrO3)废渣无害化处理的方法之一是干法解毒,用煤不完全燃烧生成的CO还原CrO3。在实验室中模拟这一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CO由甲酸脱水制得,实验结束时熄灭酒精灯的顺序是(  )‎ A.Ⅲ、Ⅰ、Ⅳ       B.Ⅰ、Ⅲ、Ⅳ C.Ⅲ、Ⅳ、Ⅰ D.Ⅰ、Ⅳ、Ⅲ 答案 A 解析 CO由甲酸脱水制得,生成的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最后需要点燃除去,Ⅲ装置中发生的反应是CO还原CrO3,需要冷却后再停止通一氧化碳气体,防止还原产物被氧化,所以实验结束时熄灭酒精灯的顺序是Ⅲ、Ⅰ、Ⅳ,故选A项。‎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