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2.00 KB
  • 2021-08-25 发布

福建省泉州市2020届高三模拟测试文综历史试题(二) Word版含解析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泉州市2020届高中毕业班模拟测试卷(二) ‎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 ‎1.《论语》记载,伯牛生病了,孔子去慰问他,隔着窗户握着伯牛的手说:“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这一记载 A. 说明春秋时期已经确立了疫病隔离制度 B. 反映了儒家学派对探视病人的礼节规范 C. 可作为研究当时传染病防治的一手资料 D. 可用于论证儒家“天人感应”思想的来源 ‎【答案】C ‎【解析】‎ ‎【详解】《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籍,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论语》中关于伯牛生病,孔子隔窗慰问的记载能够证明当时可能出现了传染疾病,可作为研究当时传染病防治的一手资料,故选C;该记载不能证明春秋时期建立了疫病隔离制度,排除A;孔子慰问伯牛并没有反映探视病人的礼节规范,排除B;“天人感应”思想是汉代董仲舒提出的,排除D。故选C。‎ ‎2.士族在东汉至唐朝时期的官场所占的比例(%)‎ 东汉末年 东晋南朝 北魏初期 北魏后期 隋朝 唐安史之乱前 唐安史之乱后 ‎29‎ 约80‎ ‎31‎ ‎79.7‎ ‎67‎ 约65‎ ‎56—89之间 据此可知,当时 A. 门第出身对个人仕途具有较大影响 B. 少数民族统治者借鉴中原先进制度 C. 改朝换代沉重地打击了士族的统治 D. 科举制度极大削弱了士族政治特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从东汉到唐代可知,当时官场中士族所占比例较高,说明门第出身对个人仕途是有一定影响的,故选A;表格内容不能体现少数民族统治者对中原先进制度的借鉴,排除B;由表格内容可知看出,即便改朝换代,士族在官场占据的比例也没有明显降低,排除C;科举制出现于隋唐时期,不能说明隋唐之前的情况,排除D。故选A。‎ - 13 -‎ ‎3.唐宋多位皇帝倡导不同宗教和谐共生,如唐玄宗亲自为《孝经》、《金刚经》、《道德经》三本书注释,并将注本颁行天下;南宋孝宗强调“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这说明 A. 儒学已经丧失正统地位 B. 三教合一成为传统文化主流 C. 理学有广泛的思想基础 D. 统治者注重宗教的实用功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可知唐宋皇帝之所以倡导不同宗教和谐共生是为了利用宗教的实用功能,故选D;儒学在中国古代没有丧失正统地位,排除A;三教合一是在宋代,唐代没有实现三教合一,排除B;材料内容无法说明理学具有广泛的思想基础,排除C。故选D。‎ ‎4.1629年,明政府命徐光启监督编纂《崇祯历书》,该书介绍了哥白尼的地球自转说,但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些知识分子对哥白尼的学说持否定意见。哥白尼的学说在当时的中国并没有引起重视。这反映了 A.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 当时科技愚昧落后 C. 知识分子重道轻器 D. 闭关锁国盲目自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明代知识分子对哥白尼学说持否定意见,哥白尼的学说在中国没有得到重视,说明中国知识分子轻视理论,与中国知识分子重道轻器的传统相符,故选C;材料内容不能体现当时君主专制的强化和闭关锁国的内容,排除AD;当时中国的科技虽然轻视理论,但并不能说是愚昧落后,排除B。故选C。‎ ‎5.如图是法国某年报刊上登载的一幅漫画《抬着大炮去北京》‎ 该漫画所体现的历史事件 - 13 -‎ A. 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B. 遭到了中国军民的联合反抗 C. 旨在要求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 直接激发了民主革命的兴起 ‎【答案】B ‎【解析】‎ ‎【详解】抬着大炮去北京的有德国、英国、俄国、美国、法国、日本等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反映的应该八国联军侵华,在这次侵华战争中,侵略军遭到中国军民的联合反抗,故选B;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要求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排除AC;八国联军侵华没有直接激发民主革命的兴起,排除D。‎ ‎6.19世纪后期清政府举办的煤矿企业统计表 名称 开办时间 停办年份及原因 创办人 经营方式 湖北兴国煤矿 ‎1875年 ‎1875年经费无着 盛宣怀(李鸿章幕僚)‎ 官办 台湾基隆煤矿 ‎1876年 ‎1892年亏损 沈葆桢(台湾巡抚)‎ 官办 广西富川煤矿 ‎1880年 ‎1886年质劣 叶正邦(广西地方官)‎ 官督商办 湖北马鞍山煤矿 ‎1891年 ‎—‎ 张之洞(湖广总督)‎ 官办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A.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 B. 民族工业地域分布均衡 C. 民族工业遭到列强的资本制约 D.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表格内容可知,这些官办企业最后都因各种原因而停办,体现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故选D;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争后,排除A;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地区分布并不平衡,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列强资本的制约,排除C。故选D。‎ ‎7.1920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工人和学生首次举行了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194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并规定放假一天;1999年9月,国务院将“五一”节日加上调休,全国放假7天。这些做法 - 13 -‎ A. 有利于推动城市工人运动的发展 B. 有利于改善工人待遇和提高地位 C. 为了服务国家开展各项文娱活动 D. 为了与社会主义国家劳动节接轨 ‎【答案】B ‎【解析】‎ ‎【详解】“五一国际劳动节”由放假一天延长到七天,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结果,因此这些做法有利于改善工人待遇和提高地位,故选B;这些做法是对工人地位的肯定和待遇的改善,与推动工人运动开展无关,排除A;CD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故选B。‎ ‎8.1946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修正土地法草案趣旨之说明》中说:“扶植自耕农。农地以归农民自耕之原则,实符国父耕者有其田之主张。”1947年9月,中共中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规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以上说明 A. 两党都在争取农民阶级的支持 B. 国民党为内战做了充分准备 C. 中共彻底消灭地主阶级的决心 D. 两党大力扶植自耕农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国共两党都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其目的都是为了争取农民阶级的支持,故选A;由国民党公布的《说明》看不出其为内战做了充分准备,排除B;中共主张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但不是彻底消灭地主阶级,排除C;两党的目的是为了争取农民支持,不是为了扶植自耕农发展,排除D。故选A。‎ ‎9.在古代罗马,经君主授权的法学家可以通过答复法律、指导办案、著书立说等方式变更法律。这些法学家具有高深的法学理论素养及对社会敏锐的洞察力。这表明古代罗马 A. 法学家推动法律走向完备 B. 法律变更具有很大随意性 C. 法律适应时代需要而演变 D. 法学家可左右法律的解释 ‎【答案】C ‎【解析】‎ ‎【详解】法学家可以经君主授权变更法律以适应社会发展,说明古代罗马的法律适应时代需要而演变,故选C;法学家是根据社会发展调整法律,所以推动社会走向完备的是社会因素而不是法学家,排除A;“很大随意性”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B;法学家要经过君主授权,所以法学家不能左右法律解释,排除D。故选C。‎ - 13 -‎ ‎10.1824年,美国人吉本斯用汽船在纽约市和新泽西州伊丽莎白镇间摆渡载客,违反了纽约州法律而遭起诉,被纽约州法院禁航。吉本斯不服判决,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最终胜诉。当时新泽西的一家报纸评论:“水域至今终于自由了!”这反映了美国 A. 1787年宪法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 自由主义消除了州权主义观念 C 地方各州法院从属于联邦最高法院 D. 工业革命推动了国家结构调整 ‎【答案】A ‎【解析】‎ ‎【详解】联邦最高法院能够推翻地方法院的判决主要是由于1787年宪法中确立了联邦体制,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故选A;消除了州权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美国地方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各州法院并不从属于联邦最高法院,排除C;美国国家结构的调整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前,排除D。故选A。‎ ‎11.1929年,外国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签订了70多个技术援助协定;到1931年,外国专家与苏联达成的技术援助协定增长到124个,此后签订的技术援助协定逐年增加。这说明苏联 A. 一五计划期间政府加大了工业投入 B. 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 工业化建设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 D. 极力改善与西方的关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苏联于1928年开始一五计划,之后苏联与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签订的技术援助协定不断增加,说明在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加大了工业投入,故选A;苏联始终没有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对农民利益的牺牲,排除C;苏联与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签订技术援助协定并不意味着它极力改善与西方的关系,排除D。故选A。‎ ‎12.如图是国际货币体系变迁示意图。这一变迁表明 A. 经济实力影响经济霸权的确立 B. 国际金融领域从无序走向有序 C. 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最终确立 D. 战后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 - 13 -‎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英镑集团一统天下到多种货币集团并存再到建立以美元为核心的世界货币体系,这个中间伴随的是英美国家实力的变化,说明经济实力影响经济霸权的变化,故选A;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无法说明国际金融领域从无序走向有序,排除B;C项以偏概全,排除;材料内容无法体现经济全球化趋势,排除D。故选A。‎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60至90年代,中外出现了“暂时和好”,国内基本安定,官僚求富求强的“洋务运动”轰轰烈烈,西方技术、资金和人才得以引进,新式海陆军得以编练,一大批近代军工企业、民用企业以及新式学校得以创办,留学生也开始被派遣到海外。中国进入一个特定时期,就是“同光中兴”。中国拥有了亚洲第一的兵工厂、钢铁厂、近代海军等。但中国仅仅是逐渐吸收、引进、建立了单独的某个企业、某个工厂、学校。是属于个体的西化,其国家整体的建设,仍然以儒家思想、封建制度而建设的。所以,企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受到了当时既得利益者——封建势力的严重制约。整个社会没有进入机械化大生产阶段,单一的建造个别的工厂企业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整个社会、国家的落后局面依然继续。‎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等 材料二 二战后,欧洲国家经济普遍衰落,社会动荡。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提议建立"欧洲合众国",其他人士的类似声明不断提出。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号召欧洲人团结起来、共同规划一个他们自己的重建欧洲计划,由美国为这一计划提供资金。此后,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当该计划临近结束时,西欧国家中除了德国以外的绝大多数参与国的国民经济都已经恢复到了战前水平。在接下来的20余年时间里,整个西欧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可以说这与马歇尔计划不无关系。马歇尔计划减弱了历史上长期存在于西欧各国之间的关税及贸易壁垒,使西欧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并最终走向一体化。‎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同光中兴”的主要原因并简要评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欧洲复兴的特点和启示。‎ - 13 -‎ ‎【答案】(1)原因: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国内政局相对稳定;洋务派积极向西方学习,自强求富。评述:清政府官员引进西方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培养近代人才;一定程度上抵制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推动中国社会转型。但这只是中国的局部近代化,局限于器物层面,未能实现真正的中兴。‎ ‎(2)特点:取得外部支持;加强联合,走一体化的复兴道路;经济恢复发展迅速。启示:国家复兴,需要和平稳定环境;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结合。‎ ‎【解析】‎ ‎【详解】(1)据“中外出现了‘暂时和好’,国内基本安定,官僚求富求强的‘洋务运动’轰轰烈烈,西方技术、资金和人才得以引进”可知“同光中兴”出现的原因主要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有关,主要表现为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国内政局相对稳定;洋务派积极向西方学习,自强求富。据“中国拥有了亚洲第一的兵工厂、钢铁厂、近代海军等”可知“同光中兴”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是引进了西方技术,创办了近代工业,培养了近代人才,并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但根据“单一的建造个别的工厂企业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整个社会、国家的落后局面依然继续”可知“同光中兴”只是中国局部的近代化,限于器物层面,没有实现真正中兴。‎ ‎(2)特点:据“美国为这一计划提供资金”得出取得外部支持;据“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得出加强联合,走一体化的复兴道路;据“西欧国家中除了德国以外的绝大多数参与国的国民经济都已经恢复到了战前水平。在接下来的20余年时间里,整个西欧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得出经济恢复发展迅速。启示: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内容,对二战后欧洲经济复兴的启示可从和平稳定的环境、国际交流与合作、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作答。‎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时间 内容 - 13 -‎ ‎1920年 由于多次的交谈,一些当时的马列主义者,更加明白了苏俄和苏共的情况,得到了一致的结论:“走俄国人的路”。‎ ‎1928年 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1928年 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有农民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 ‎1956年 适当调整和平衡工业与农业两大产业、重工业与轻工业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要坚持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1982年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搬照抄别国经验,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92年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整理 从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参考答案:‎ 示例一:‎ 论题: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中国革命与建设问题。‎ 阐述: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曾出现了许多理论,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托古改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三民主义都没能完成近代中国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无产阶级,联合广大农民阶级,进行艰苦卓绝的二十多年斗争才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民主革命的反帝反封任务。‎ - 13 -‎ 在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建设问题上,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并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启了工业化,但没能完成中国经济工业化的转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搞官僚资本控制国民经济,不仅未能实现中国经济工业化,反而排挤民族资本使之逐渐陷入绝境。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建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总结:历史事实有力的证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使中国走向民主独立、实现现代化建设。‎ 示例二:‎ 论题: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解决中国革命与建设问题。‎ 阐述:中共成立初期,主张“走俄国人的路”,领导了大规模的工人运动,企图凭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工人阶级单枪匹马完成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却惨遭军阀镇压而失败。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一度迷信苏联“中心城市暴动论”的革命道路,一再围绕大城市企图展开暴动却屡遭失败。这些都说明中国革命无法根据现有的别国经验解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共产党员分析中国的国情,打破俄国革命模式,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的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农村包围城市之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在社会主义的改造和建设上,中国共产党人也一贯善于通过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以和平赎买的方式成功改造了资本主义工商业,总体平稳快速的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阶段,毛主席针对苏联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发表《论十大关系》,被历史发展证实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特别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结合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国情,实事求是,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行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飞速发展,中国国力得到极大增强。‎ 总结: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才能解决中国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问题。‎ ‎【解析】‎ - 13 -‎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材料内容总结论点,再引用史实围绕论点展开论述。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马列主义在实现中国的基础上都发挥了指导思想的作用,因此既可以围绕“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中国革命与建设问题”的论点展开论述,也可以围绕“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解决中国革命与建设问题”的论点展开论述。引用史实准确,言之有理即可。‎ ‎15.材料 村社是俄罗斯最基层的农村社会组织。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村社仍具有重分土地的经济职能,但重分土地的周期普遍延长,一些公社重分期限达24年,有的村社从改革起就没有重分过土地。改革后国家将村社正式纳入基层行政组织,使其管理更为正规化。村社在充当国家执行人的同时,依旧要维护村社的集体利益。“农民紧抱着村社不放,甚至不敢想象没有村社自己能否生存”。在暴力夺取地主土地的斗争中,村社更成为了农民天然的组织形式。列宁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 ‎“村社最大程度的努力吸收所有成年居民”参加村社大会。妇女也可以参与村社大会,一些地区妇女甚至拥有表决权。酗酒是俄国古老农村公社的陋习。1861年,村社推出了第一批关于反对酗酒的决议,掀起反酗酒运动,还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 ‎——摘编自王文娟《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村社职能嬗变的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1861年改革后村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俄国1861年改革后村社的作用。‎ ‎【答案】(1)经济职能弱化;行政管理更加正规化(行政管理职能加强);社会职能加强;具有一定的民主精神;具有双重职责。‎ ‎(2)积极: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化);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生活;促进基层民主化进程;村社成为农民反对专制统治的斗争团体和武器,为1905年革命奠定了基础。局限:村社是沙皇政府控制地方基层的重要工具,保留浓厚的封建残余。‎ ‎【解析】‎ ‎【详解】(1)根据“分土地的周期普遍延长,一些公社重分期限达24年,有的村社从改革起就没有重分过土地”得出经济职能弱化;根据“改革后国家将村社正式纳入基层行政组织,使其管理更为正规化”得出行政管理更加正规化;根据“村社在充当国家执行人的同时,依旧要维护村社的集体利益”得出社会职能加强;具有一定的民主精神;具有双重职责。‎ ‎(2)根据“妇女也可以参与村社大会……村社推出了第一批关于反对酗酒的决议,掀起反酗酒运动,还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后,村社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推动俄国近代化,一定程度上保障农民生活,促进基层民主并成为农民反对专制统治的斗争团体和武器。但局限性表现村社是沙皇政府控制地方基层的工具,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 - 13 -‎ ‎16.材料 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出访途中提出美国在亚洲的新政策,其要点是:越战结束后,美国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并恪守业已承担的条约义务。但除非受到核大国的威胁,美将鼓励其亚洲盟友自己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的责任。1970年2月8日,尼克松在向国会提交的第一篇国情咨文中,把只是针对亚洲的新政策正式发展为美国新的全球战略即“尼克松主义”,宣布要以“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三原则作为尼克松主义的“三个支柱”。其内容是:美国从实力地位出发,通过对话和谈判稳住苏联;承认西欧、日本同美国的“伙伴关系”,来获得盟国的支持,牵制苏联,达到战略收缩的目的;同时利用中苏矛盾,制约苏联,使美国在外交上有更大的主动权。并指出,其中心点是,美国将不再承担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 ‎——摘编自赵平安、张仲明等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尼克松主义”出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尼克松主义”的影响。‎ ‎【答案】(1)背景:受越南战争影响,美国实力受损;西欧、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美国霸主地位动摇;中国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及中苏矛盾的影响;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 ‎(2)影响: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有利于世界和平;调整了美国与西欧、日本的关系,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效地维护了美国自身的战略利益;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苏联的扩张,世界局势相对稳定。‎ ‎【解析】‎ ‎【详解】(1)综合材料内容可知“尼克松主义”出台的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结合所学可从越南战争影响、美国实力衰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发展、美国霸主地位动摇、中国实力增强以及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等方面总结其出台的背景。‎ ‎(2)据“美国将不再承担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并结合所学可知,“尼克松主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调整美国与中国、西欧、日本的关系,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多极化趋势发展,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苏联的扩张,保持了世界局势的相对稳定。‎ ‎17.材料 ‎ - 13 -‎ ‎ 1510年,王阳明到江西庐陵县任职,其间庐陵县发生瘟疫,王阳明发告民书:“今灾疫大行,无知之民,惑于渐染之说,至有骨肉不相顾疗者。汤药膻粥不继,多饥饿以死。乃归咎于疫”……王阳明一方面“思所以救疗之道,惟在诸父老劝告子弟,兴行孝弟。各念尔骨肉,毋忍背弃”,号召“洒扫尔室宇,具尔汤药,时尔饘粥”;另一方面“贫弗能者,官给之药。”。王阳明认为“虽已遣医生,老人分行乡井,恐亦虚文无实”,主张“父老凡可以佐令之不逮者,悉已见告。”至当年十月王阳明离开庐陵时,疫情已基本解除。‎ ‎——摘编自王阳明《告满庐陵父老子弟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王阳明的战疫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王阳明的战疫理念。‎ ‎【答案】(1)措施:做好居家清洁消毒工作,阻断疫情蔓延;行孝悌之道,妥善照料病人,树立榜样,予以表彰;官府提供有效帮助,派出医生下乡救治。加强对救治工作的监督监察。‎ ‎(2)评析:王阳明抓住了战胜瘟疫的关键,一方面通过教化和激励,激发孝悌之心,让百姓积极参与;另一方面,政府及时协调调度资源。这些措施,有利于官民同心,同心同徳,对疫情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 ‎【解析】‎ ‎【详解】(1)据“洒扫尔室宇,具尔汤药,时尔饘粥”得出做好居家清洁消毒工作,阻断疫情蔓延,官府提供有效帮助,派出医生下乡救治;据“思所以救疗之道,惟在诸父老劝告子弟,兴行孝弟。各念尔骨肉,毋忍背弃”得出行孝悌之道,妥善照料病人,树立榜样,予以表彰;据“父老凡可以佐令之不逮者,悉已见告”得出加强对救治工作的监督监察。‎ ‎(2)综合材料内容可知,王阳明的战疫理念抓住了战胜瘟疫的关键,一方面宣传教化,一方面由政府协调各种资源,很好的抑制了瘟疫的流行。‎ - 13 -‎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