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0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文献通考》记载:“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筅库,悉隶三司。”据此可知,该朝政治机构改革( C )
A.废除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B.三省分工协作,相互制约
C.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D.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2.汉武帝亲政后,频繁任免丞相。其在位54年间,先后用相12人,其中4人在任上正常死亡,3人被免职,2人因罪自杀,3人被下狱处死。汉武帝这样做的基本用意是( B )
A.分割丞相的权力以加强皇权
B.改变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C.重用身边的人参与军国大事
D.显示皇权至上、不可僭越
3.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某项制度显示了这样三个理念:第一,人品是可以量化的;第二,人品是可变的;第三,人品高下应该与官位官阶相应。这一制度应是( B )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4.任何官僚组织为了发挥正常的管理效率,都必须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即使是专制君主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僚组织的活动规范和规章制度。最能反映上述现象的政治制度是( B )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内阁制 D.军机处
5.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其相似作用是( D )
A.大幅提高了行政效率
B.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6.从唐“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到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折射思想观念的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C )
A.选官制度的变化 B.时局和战的变迁
3
C.基本国策的改变 D.中央政府机构的变化
7.某学者研究了古代中国政治从“三公九卿”发展到“三省六部”的历史,认为古代中国政治有了一定的“现代属性”。其主要依据是( C )
A.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
B.三省体制下,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
C.皇室事务逐渐从政府部门剥离
D.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提高行政效率
8.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下列诗句与此制度有关的是( D )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B.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C.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
D.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9.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元人所谓‘行中书省’,即是活动的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其意惟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乃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度。”据此可知“行中书省”是( A )
A.中央的派出机构 B.皇帝的顾问机构
C.地方的自治机构 D.中央的并列机构
10.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如果被御史弹劾,轻则纪律处分,重则罢官免职。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C )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C.便于对权力进行约束 D.君主有效地控制了臣属
11.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这说明元朝政治制度与前朝相比( A )
A.君主权力相对削弱 B.分割相权加强君权
C.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D.三权分立制约皇权
1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大致经过“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隋唐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与秦汉时期相比,其最大特点是( B )
A.选拔官员受到世家大族的影响
B.通过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C.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选拔官员
D.以品德素养为标准选拔官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中国古代社会始终面临着中央与地方关系调和的难题。阅读下列材料:
3
材料一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是“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容。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增订本)
材料二 汉之刺史、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自辟”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如“(郡)主簿于属吏中最为亲近,犹今之秘书长,功曹总领众曹,郡吏进退赏罚皆由之……故其权极重”……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增订本)
材料三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
(2)据材料二,指出汉代地方官员任用的特点。这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关系如何?(8分)
(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行省制度在权力运行方面的特征。(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地方权力的变化趋势。(6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太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材料二 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材料一、二摘自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14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西汉至隋朝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12分)
3
相关文档
- 2014高中会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2021-08-2611页
- 2020高中历史 第1单元 天朝的危机 2021-08-262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内忧2021-08-269页
- 高中历史第2单元民主与专制的搏斗2021-08-2613页
- 高中历史第2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第52021-08-2611页
- 2020版新素养同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2021-08-264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单元综合测2021-08-265页
- 高中历史第7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2021-08-263页
- 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22021-08-2618页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021-08-26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