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50 KB
  • 2021-08-26 发布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跟踪检测:第四单元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四单元 第 13 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跟踪检测 |基础达标练| 1.邓小平曾说:“我国在国际上实行开放的政策,加强国际往来,特别注 意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技术,包括吸收国外资金来帮助我们发展。”他意在说 明( ) A.中国发展受到发达国家控制 B.中国与发达国家联系密切 C.对外开放有助于中国的发展 D.中国对外开放步伐已加快 解析:选 C 改革开放有利于引进西方先进的经验及技术成果,引进资金, 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故 C 项正确;中国对外开放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基础上 进行,故 A 项排除;材料不能说明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联系紧密,故 B 项排除; 材料未体现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故 D 项排除。 2.1979 年 7 月,中共中央作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 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其直接结果是( ) A.推行包产到户 B.设立经济特区 C.实行公私合营 D.开展国企改革 解析:选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创是在安徽和四川,故 A 项错误; 1980 年全国人大批准在广东、福建两省建立经济特区,故 B 项正确;实行公私 合营是在 1953~1956 年,故 C 项错误;国企改革是在 1984 年开始,故 D 项错 误。 3.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特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和深圳等经济特区,它们最主要的区别是( ) A.文化习俗 B.政治制度 C.经济模式 D.生活方式 解析:选 B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一国两制”的产物,实行的是资本 主义制度,而深圳经济特区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所以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政 治制度的区别,故 B 项正确。 4.1979 年深圳市常住人口约 31.41 万人,1988 年约 120.14 万人,2012 年 约 1 054.74 万人。深圳常住人口的增长( ) A.适应了外向型经济需要 B.源于人口出生率的提高 C.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升级 D.加速了社会老龄化进程 解析:选 A 1980 年深圳经济特区设立,在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推动下, 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从材料中人口数据的变化来看, 说明深圳常住人口的增长适应了外向型经济的需要。故答案为 A 项。 5.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是 20 世纪 80 年代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 开发区之一。当初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 A.服务于世贸组织的建立,融入世界市场的需要 B.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出口产品 C.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D.加强天津对内地的辐射作用 解析:选 B 国家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为了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 或加工出口产品,故 B 项正确;20 世纪 80 年代世贸组织尚未成立,故排除 A 项;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发展对外开放的需要,不是为了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也不是为了辐射内地,故排除 C、D 两项。 6.1985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 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这一举措( ) A.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B.使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 C.说明外向型经济战略开始确立 D.标志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解析:选 B 1985 年 2 月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推动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使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故 B 项正确;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 1984 年 10 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后, 故 A 项错误;在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的战略提出时间是 1987 年,故 C 项错误;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时间是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不是 1985 年,故 D 项错误。 7.1988 年夏天,一位企业家准备赴新设立的经济特区创业,他在日记中写 道:“在前方的新大陆上,自由和均等的机会正遍地盛开。”该日记作者渡船的目 的地是(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海南 解析:选 D 198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 经济特区,故 D 项正确。 8.1984 年被列入沿海开放城市,20 世纪 90 年代初成为改革开放重点城市 的是( ) A.深圳 B.上海 C.厦门 D.珠海 解析:选 B 根据材料“1984 年被列入沿海开放城市”“20 世纪 90 年代初 成为改革开放重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城市是指上海,故 B 项正确;A、 C、D 三项都是开放的经济特区,均排除。 9.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出现这一现 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完善 解析:选 D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故 A 项排除;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 1992 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故 B 项排除;中国加入世贸 组织是 2001 年,故 C 项排除;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对外开放格局 的形成和发展完善,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不断增加,故 D 项正确。 10.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 放格局,以下各项正确的是( )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 解析:选 C 1980 年确定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设置 经济特区,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开放广州、上海等 14 个沿海开 放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浦东开发区,现在对外开放区已经从沿海地区 向内地发展,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 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故 C 项正确。 |能力提升练| 11.1979 年 7 月,中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20 世纪 80 年代相 继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这些 文件的发布( ) A.表明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B.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有利于对外开放引进外资 D.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解析:选 C 材料列举的各项法律为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与外商合资、经 营等活动提供了规范,使之制度化、法律化,表明政府推进对外开放的决心,有 利于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故 C 项正确;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指的是 2001 年加 入世贸组织,故排除 A 项;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故排除 B 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资企业、中外 合作经营企业不属于公有制企业,故 D 项错误。 12.1985 年,邓小平指出:“外国有的评论家说,中国的现行政策是不可 逆转的。我认为这个看法是正确的。”此处“不可逆转”的判断主要是基于 ( ) A.沿海经济开放区相继开辟 B.经济特区与农村改革的成功 C.人民公社化体制已经撤销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解析:选 B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陆续实行改革开放,1979 年 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成为改革开放的“不可逆转” 政策,故 B 项正确;沿海经济开放区是 1985 年开始实行,故 A 项错误;经济体 制改革之时人民公社化体制并没有完全撤销,故 C 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开始于 1984 年,全面展开符合 1985 年史实,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 D 项错 误。 13.“可以划有明确地域界线的区域,实行类似特区的政策……引进先进技 术和科技项目,开发新产品,兴办新企业。同时,促进老企业的技术改造,优化 经济结构,带动各自腹地经济的发展……”。材料中的“区域”是( ) A.特别行政区 B.民族自治区 C.经济特区 D.沿海经济开放区 解析:选 D 依据材料中的“划出一个有明确地域界线的区域,实行类似特 区的政策”“带动各自腹地经济的发展”等信息可知,材料中的“区域”是沿海 经济开放区,故 D 项正确;材料信息显示的是经济上的政策优惠地区,不是行 政区划上的特区,故排除 A 项;民族自治区并不是在经济上的政策优惠地区, 故排除 B 项;从材料中的“实行类似特区的政策”来看,该区域不是经济特区, 故排除 C 项。 14.中共中央、国务院在雄安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 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它 ( ) A.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关键步骤 B.是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C.改革开放新时期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D.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解析:选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是 21 世纪初,故 A 项错误;雄安 设立新区并不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重要举措,故 B 项错 误;雄安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主要是适应新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故 C 项正确;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20 世纪 90 年代,故 D 项 错误。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那时候我去广西火车站坐车,车站上就挂着大幅标语,写着坚决 抵制来自广东的资本主义倾向”。郭华雄回忆说,当时很多人认为搞改革开放是 资本主义的东西,有很多名词,如“苏修”“资本主义”“搞复辟”等,“一开始, 特区的建设只是作为一个试点,当时珠海景山路的左边是特区,右边就不是了, 它的区域最开始只有 8 平方公里,后来扩大到 10 平方公里,最后才慢慢扩展到 整个珠海。” ——《珠海经济特区好》 材料二:1985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 年 3 月,国务 院进一步扩大了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经济开放区的范围,并把辽 东半岛、山东半岛、环渤海地区的一些市、县和沿海开放城市的所辖县列为沿海 经济开放区。把这些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既可以加快其自身的发展,也可以 带动内地的发展,并使沿海与内地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局面。 ——《影响中国之 60 大事件: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材料一反映了珠海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的什么问题?你对此有何认识? (2)材料二表明了我国对外开放怎样的发展历程?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 响?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那时候我去广西火车站坐车,车 站上就挂着大幅标语,写着坚决抵制来自广东的资本主义倾向”“当时很多人认 为搞改革开放是资本主义的东西”“一开始,特区的建设只是作为一个试点,当 时珠海景山路的左边是特区,右边就不是了,它的区域最开始只有 8 平方公里, 后来扩大到 10 平方公里,最后才慢慢扩展到整个珠海。”等信息,可从遇到阻 力、不认同设立经济特区、珠海经济特区范围很小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结合 所学知识从经济特区作为新生事物被人们接受需要一个过程方面思考作答。第(2) 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1985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把长江三角 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 年 3 月,国务院进一步扩大了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经济开放区的 范围,并把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环渤海地区的一些市、县和沿海开放城市的所 辖县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 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逐步推进,初步形成了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的对外开放格局方面作答即可;第二小问,关于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中外经 济交流、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等方面思考作答。 答案:(1)问题:珠海经济特区的设立在当时遇到了不少阻力,很多人并不 认同设立经济特区的做法;最初的珠海经济特区范围很小。 认识:经济特区作为新生事物被人们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2)发展历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逐步 推进,初步形成了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影响:为进一步拓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快我国经济 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