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7.0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三单元 检测试题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题号
易 中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1、2、3 4、5
辉煌灿烂的文学 7、8、9、11 10、12、13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14、15、18、20 16、17、19
综合 6、21、2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南宋时期,我国开始把磁针与区分方位的装置组成一个整体,这种仪
器近代叫罗盘。这样,舟船遇“风雨冥晦时,唯凭针盘而行”。罗盘这一
装置( )
A.便利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B.由波斯人传到欧洲
C.体现了政府对科技的重视
D.标志着指南技术的诞生
解析:A 据材料中“风雨冥晦时,唯凭针盘而行”可知,罗盘有利于航
海事业的发展,A 项正确;罗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B 项错误;材料体现
不出政府对科技重视的意思,C 项错误;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已出现了世
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D 项错误。
2.文献《三辅旧事》载:“卫太子鼻大,武帝病,太子入省。江充曰:‘上
恶大鼻,当持纸蔽其鼻而入。’”1986 年甘肃天水放马滩 5 号汉墓出土一
张西汉早期的纸质地图。对两段材料进行解读并推断,得出的结论最为
合理的是( )
A.汉武帝时日常使用纸已经十分普遍
B.考古发现的纸质地图与文献记载的纸可以互相印证
C.由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可推定使用纸不晚于西汉
D.文献记载的纸与考古发现的纸都是绘图用纸
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科技。魏晋南北朝时期纸才普遍使
用,A 项错误;《三辅旧事》不属于第一手史料,“互相印证”说法错误,B
项错误;结合材料“武帝病”“西汉早期的纸质地图”可知使用纸不晚
于西汉,C 项正确;“当持纸蔽其鼻而入”中的纸不是绘图用纸,D 项错
误。
3.公元 2 世纪初,主管皇家制造局的尚方令蔡伦总结了以前的造纸经验,
在作坊里以锉、煮、浸、捣、抄等法,生产出的“蔡侯纸”最终传遍了
整个世界。这主要表明( )
A.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B.技术革新需要有利的社会环境
C.官营手工业品质地精良
D.蔡伦推动了造纸术广泛传播
解析:B 蔡伦主要是总结了以前的造纸经验,不完全是“创新”,故 A
项错误;蔡伦主管皇家制造局,这为其技术革新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故 B 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造纸术的改进,不是官营手工业品质地精良,
故 C 项错误;蔡伦的主要贡献是改进造纸术,不是推动造纸术广泛传播,
故 D 项错误。故选 B 项。
4.观察下表,对表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古代中国科技( )
思想 传统科技思想
君为臣纲 臣子研究天文历法是尽“忠”
父为子纲 子女从事医学等活动是尽“孝”
夫为妻纲 专心学习纺织技术,不好言笑是守“节”
A.体现了实用性这一特点 B.缓和了社会矛盾
C.有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D.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解析:D 从事天文历法、医学等活动被加以“忠、孝、节”等伦理标
准,说明传统科技思想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D 项正确。
5.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 14 位天文学家,在 27 个地点(最南至
西沙群岛,最北至北极圈内)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
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这说明( )
A.国家的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B.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
C.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
D.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发展
解析:A 从题干中可获得的信息是,郭守敬在元世祖的支持下进行了
大范围的天文观测,并据此主持编制了《授时历》,这说明元政府很重
视与农业有关的科技的发展,古代政府在促进科技发展方面,特别是实
用科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6.(2019·北京朝阳期中)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
是( )
史实 结论
A
郭守敬主持测定了黄道和赤
道的交角值
元代科技成就全面领先世界
B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任意减省
汉字笔画、紊乱偏旁,造成异
体杂出、一字多形
汉字交流功能削弱
C 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完全取代了雕版印刷
D 明清通俗文学蓬勃发展 市民阶层兴起
解析:B 郭守敬的天文学成就不能代表整个元代科技成就,也不能推
断其在世界的地位,故 A 项错误;战国时期汉字使用的混乱,必然会导致
汉字交流功能削弱,故 B 项正确;由宋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不能推断
当时雕版印刷的使用情况,故 C 项错误;明清市民阶层发展壮大推动了
通 俗 文 学 的 蓬 勃 发 展 , 早 在 宋 代 , 市 民 阶 层 已 兴 起 , 故 D 项
错误。
7.《诗经》中的史料可以用于先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研
究,即使诗中的那些草木鸟兽虫鱼,也是古代博物学以及古代农业史、
天文学史等学科宝贵的信实材料。这表明《诗经》( )
A.保存的完整性 B.价值的多重性
C.史料的真实性 D.内容的多样性
解析:D “史料可以用于先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研究”
无法判断其保存是否完整,故 A 项错误;“是古代博物学以及古代农业
史、天文学史等学科宝贵的信实材料”可见其共同作用即为“信史”,
没有多重性,故 B 项错误;“诗中的那些草木鸟兽虫鱼,也是古代博物学
以及古代农业史、天文学史等学科宝贵的信实材料”作为文学作品的
史料可作为研究的参考,不能保证其完全真实,故 C 项错误;“史料可以
用于先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研究”可见其内容繁多,故 D
项正确。
8.(2018·河北邢台期末)据学者考证,《诗经》中的政治讽喻诗主要收
录在《雅》中。其中《大雅》有 7 首,讽谏周厉王的有 5 首,讽谏周幽
王的有 2 首;《小雅》有 46 首,讽谏周幽王的最多,还有周宣王及其他
讽谏对象。这反映出( )
A.《诗经》以统治者为主要题材
B.周人忧国忧民的社会意识
C.《诗经》追求精神解放的特点
D.西周走向衰亡的历史原因
解析:B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中有许多反映社会下
层劳动群众生活的内容,A 项错误;根据题干中“《诗经》中的政治讽喻
诗”“讽谏周幽王的最多,还有周宣王及其他讽谏对象”得出周人忧国
忧民的社会意识,B 项正确;题干反映了《诗经》讽刺社会现实的特点,
得不出“追求精神解放”,C 项错误;材料未反映出西周走向衰亡的历史
原因,D 项错误。
9.(2018·甘肃兰州期末)楚辞产生受到楚地民歌和音乐的直接影响。
当时,《诗》《书》《礼》等已成为楚辞作者诵习的对象,《九歌》中《橘
颂》的句式与《诗经》几乎一致。这表明( )
A.楚辞融浪漫与现实主义风格于一体
B.楚辞是中国诗歌的源头
C.儒家文化是楚辞的核心文化内涵
D.楚辞带有文化融合痕迹
解析:D 楚辞是浪漫主义风格的文学形式,不具有现实主义风格,A 项
错误;《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B 项错误;题中材料信息不能表明儒
家文化是楚辞的核心文化内涵,只能说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C 项错
误;由“《九歌》中《橘颂》的句式与《诗经》几乎一致”可以得出楚
辞已经融合了《诗经》的某些特点,D 项正确。
10.韦庄的《洛阳吟》写道:“万户千门夕照边,开元时节旧风烟。宫官
试马游三市,舞女乘舟上九天。胡骑北来空进主,汉皇西去竟升仙。”这
首唐诗( )
A.反映了长安流行的胡化和异域风尚
B.提供了研究唐代社会生活的资料
C.真实再现当时下层百姓的生活
D.真实地再现了唐朝文化的繁荣景象
解析:B A 项材料中未涉及,“胡骑北来”不等于长安流行胡化和异域
风尚,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宫官试马”“舞女乘舟”“胡骑北来”体现
了唐代社会生活,故 B 项正确;下层百姓与材料中“宫官”不符,故 C 项
错误;材料体现了唐代社会生活,“真实地”用语过于绝对,故 D 项错误。
11.宋词数量巨大,近人唐圭璋主编《全宋词》及孔凡礼编《全宋词补
辑》录存作品达 2 万余首,可考作者 1 430 多人。词在宋代文坛占统治
地位,与唐诗前后相辉映。宋词的繁荣( )
A.得益于社会政治的稳定 B.导致诗歌走向了衰落
C.是时人素质提高的反映 D.迎合了市民生活需要
解析:D 宋代,社会政治与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A 项错误;宋代诗词一
直非常发达,没有走向衰落,B 项错误;宋词的繁荣是一种文学现象,不
能反映当时人们的素质与前代相比是否有提高,C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
识可知,宋词的繁荣能体现文学世俗化,迎合了市民生活的需要, D 项
正确。
12.(2018·湖南长郡中学月考)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更
为突出,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
种强烈的“义理”倾向。这一文学特色( )
A.反映宋代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统治
B.推动了理学官方哲学地位的确立
C.表明文学创作深受传统思想影响
D.反映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的缓和
解析:C 这种“‘义理’倾向”的文学特色,更多是受到传统儒家思想
——理学责任意识的影响,A 项错误;材料不能表明南宋文学与理学官
方哲学地位确立的关系,B 项错误;材料“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
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义理’倾向”表明南宋文学创作,受
到了儒家等级伦理以及理学的影响,C 项正确;材料强调南宋文学中“义
理”色彩,并未涉及内忧外患等信息,D 项错误。
13.(2018·湖北重点高中联考)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语言
由辞藻华丽、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说明
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种变化( )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普遍迅速发展
B.是为了丰富不断发展的文学艺术形式
C.是汉字发展由繁到简趋势的产物
D.适应了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
解析:D 文学平民化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普遍迅速发展说法过
于绝对,A 项错误;题干涉及的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趋势的平民化,B 项
错误;题干涉及的是文学艺术形式,与汉字发展关系不大,C 项错误;题
干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趋势逐渐平民化,与市民阶层的需要密切
相关,D 项正确。
14.(2018·北京春季学业水平考试)研究商代的历史,需要解读的文字
是( )
解析:A 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化产物。A 项文字属于甲骨文,B 项属于小
篆,C 项属于隶书,D 项属于行书。
15.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如图“五岳独尊”石刻所示的书
法艺术为( )
A.金文 B.篆书 C.楷书 D.草书
解析:C 楷书的特点是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图中的字体为楷书。
16.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
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
括为( )
A.天人合一 B.诗画合一
C.情景合一 D.知行合一
解析:C 天人合一是董仲舒的主张,不是中国画的特点,故 A 项错误;诗
画合一是指诗与画的结合,与材料的内容“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
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不符,故 B 项错误;“注
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
写”表明注重用画面来传情达意,是情与景的结合,故 C 项正确;知行合
一是心学大师王阳明的主张,不是中国画的特点,故 D 项错误。
17.如图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史论教授徐书城的著作《宋代绘画史》
的目录,该目录可以反映出宋代绘画( )
序言
第一章 五代宋初的绘画
第一节 宫廷花鸟画体制的创建
第二节 “三家山水”——五代宋初的山水画盛况
第三节 五代宋初的人物画
第二章 北宋宫廷绘画的“写实”形态
第三章 南宋宫廷绘画新姿
第四章 宋代宫廷画院的机制
第五章 文人画的起源和发展——文人的“写意”艺术
第六章 文人画和院体画的一统趋势
第七章 辽、金、西夏的绘画艺术
第八章 宋代的画论与画史
A.表现范围扩大和题材分工较细致
B.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绘画风格
C.使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走向巅峰
D.最突出的成就体现在文人画方面
解析:A 题中目录反映宋代的绘画有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宫廷
画、文人画等,故 A 项正确;题中目录没有反映宋代绘画吸收其他民族
的绘画风格,故 B 项错误;从题中目录看不出宋代绘画与其他朝代的比
较,故 C 项错误;题中目录只是在第五、第六章介绍了文人画,是众多绘
画中的一种,故 D 项错误。
18.近代有美术史家曾言:“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
味也明矣。”该学者旨在强调文人画的特点是( )
A.描绘山水,讲究布局 B.注重诗意,画中有诗
C.诗书画印,素养齐全 D.表现个性,蕴含精神
解析:D 材料“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
说明文人画强调通过山水或其他之物着重表达人的情感,D 项正确。其
余各项均与材料内容不符,故排除。
19.(2019·河北保定期中)中国宋代绘画中常常追求“中和”之美,所
谓“中和”就是适中与和谐,主张对象的折中与统一,要求人与自然、
主观与客观的和谐。这反映出宋代绘画( )
A.注重写实与写意的结合
B.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C.审美观与审美标准发生巨变
D.注重抒发自己的主观情趣
解析:B 材料中未涉及写实与写意,故 A 项错误;材料中“中和”是中
庸之道的主要内涵,故 B 项正确;美在和谐,材料中“适中与和谐”不能
反映发生巨变,故 C 项错误;注重抒发主观情趣,与材料中“主观与客观
的和谐”不符,故 D 项错误。
20.有学者在其论文中整理素材(部分)如下表,其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
徽、汉调 京之皮黄(京剧)
发音
两派唱白纯用
方言乡语
平仄阴阳、尖团清浊分别甚清,颇有昆曲
家法
唱腔
汉调净角用窄
音假嗓
皮黄净角用阔口堂音,系本诸昆腔
行为 京剧,举止、气象雍容大雅,较诸徽、汉两派,判若天渊
A.昆曲与徽汉两调之差异
B.京剧起源,昆曲贡献更大
C.徽、汉两调各有其特点
D.京剧是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
解析:B 从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京剧在发音、唱腔、行为等方面与徽、
汉调差异明显,而与昆曲相近,由此可得出从京剧起源来看,昆曲比徽、
汉两调贡献更大,故 B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古代绘画首先是笔墨、线条的艺术,正是笔力、用墨和线
条造就了中国画独特的气韵和每个画家不同的风格。其次,中国画取
“散点透视”的方法塑造形象,且不受空间、时间和事物实际比例的限
制,更加自由、灵动。最后,中国画是把书法、诗歌、题款、钤印与装
裱等综合在一起的一门综合艺术。
——蒋孔阳《中国绘画的基本特点》
材料三 欣赏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
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有关中国古代书写材料和文字历
史演变的脉络。(6 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古代文人画的特点。(8 分)
(3)依据材料三,从中可以看出辛弃疾的作品有怎样的风格?结合所学
知识,分析作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背景?(6 分)
解析:本题是图文结合的材料分析题。第(1)问首先观察图片,获取书写
材料的脉络信息,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文字演变的趋势和过程。第(2)
问从材料二中提炼、概括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第(3)问从材
料三中可看出作品风格以豪放为主,依据一定时期的文化是当时社会
政治、经济的反映,并结合辛弃疾所处的时代进行回答。
答案:(1)书写材料:经历了甲骨、竹木简、绢帛、纸的演变过程。汉字
演变经过了由繁到简的演化过程,经历了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的
演变。(6 分)
(2)特点:作品的意境角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强调“以形写神”,
寄托作者的思绪情怀,表达文人的心境,往往寄托于山水花鸟的意趣之
中;艺术特征角度:集诗、书、画、印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格调高雅、
神韵超然等。(8 分)
(3)风格:辛弃疾的作品以豪放为主。社会背景:反映了当时南宋统治者
苟且偷安,而广大人民渴望早日收复中原,结束分裂局面。(6 分)
22.宋代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层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
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
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
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
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
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
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
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
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
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
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根据
《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
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
完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
“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1)据材料一,指出宋代阶级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 分)
(2)材料二称“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结合所学知识
加以说明。(6 分)
(3)据材料三,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6 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宋代经济文化的总体认
识。(4 分)
解析:第(1)问,材料一中“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层正式产生的年代”
反映出市民阶层正式产生。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南针、火药、
活字印刷术都发明或成熟于宋代。第(3)问,材料三朱熹针对“整个社
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之说,
“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
旨”,体现出关注国家政治的忧患意识;朱熹提出“以正心诚意作为治
国平天下的根本”,强调道德对社会的重要性;朱熹提出“推完事物的
原理,以获得知识”,主张力行,具有务实倾向。第(4)问,属于开放性题,
从经济、文化各自的发展或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分析即可。
答案:(1)变化:市民阶层正式产生。(4 分)
(2)说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活字印刷术的发
明。(6 分)
(3)进步之处:理学思想具有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崇尚道德,强调
道德对社会的重要性;主张力行,具有务实倾向。(6 分)
(4)认识:城市经济繁荣,出现符合市民阶层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的通
俗文化;儒学发展到新高度并形成严密的哲学体系。(4 分)(其他认识酌
情给分)
相关文档
- 【历史】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高级中学2021-08-2615页
-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021-08-2612页
- 2020版同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培2021-08-263页
- 【历史】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19-22021-08-2614页
- 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通关检测历史试2021-08-2611页
- 【历史】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2021-08-2612页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三江2021-08-264页
- 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跟踪检2021-08-267页
- 【历史】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202021-08-2610页
- 2019-2020学年新培优同步人教版高2021-08-2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