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5.50 KB
  • 2021-08-26 发布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3 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学业达标] 一、选择题 1.古代货币的形成、发展与古代商业的发展密不可分。下面两幅图的变化, 充分说明了( ) A.古代抑商政策的结束 B.商帮出现后的垄断 C.商品经济的繁荣 D.纸币方便携带,完全取代了金属货币 答案 C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货币的发展变化。纸币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同时纸币的出现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选 C 项。A、B 两项说法错误;D 项 并不是对货币变化的说明,且“完全”说法太绝对。 2.晋商曾自豪地说:“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这一商人 群体活跃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晋商”可以推测,题干讲述的是商帮,商帮的 出现是在明清时期,故 D 项正确。 3.东汉学者班固在《两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 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 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 B.物流通畅的草市 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D.工官监管的夜市 答案 A 解析 宋代以前,我国城市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市坊分离,有严格的空间 和时间限制,所以东汉长安的市属于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故 A 项正确;草 市和夜市在这个时期还没出现,B、D 两项错误;唐以前城市多以政治、军事功能 为主,C 项错误。 4.史载,宋朝“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虚空之屋,每日 凌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此种情形反 映了当时( ) A.坊市界限未被打破 B.宋朝已放弃抑商政策 C.政府放宽市场管理 D.政府不再征收商业税 答案 C 解析 “自大街及诸坊巷”“每日凌晨”“热闹至饭前”说明商业活动打破 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政府对于市的管理不再像过去那么严格,故 C 项正确。北宋 时期坊市界限已经被打破,A 项错误;宋代一直厉行重农抑商政策,B 项错误;北 宋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商业税,D 项错误。 5.通过分析图一、图二、图三,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商业城市分布上发生 的变化是( ) A.古代区域经济发展趋向均衡 B.由北方地区向边疆地区发展 C.由北方向南方和沿海地区发展 D.由黄河中下游地区向全国发展 答案 C 解析 由图片可形象地看到城市分布情况,再结合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 可知选 C 项。 6.北宋时,商店可以在城市随处开设,不再采取集中的方式,坊与坊之间的 墙壁也都拆除了。推动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动力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抑商政策的松动 C.坊市制度的瓦解 D.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 A 解析 材料“北宋时,商店可以在城市随处开设”“坊与坊之间的墙壁也都 拆除了”反映出北宋时期坊市制度逐渐被打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随 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坊市制度被打破,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故 A 项正确,C 项 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政府基本的经济政策,B 项错误;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 与经济重心无关,D 项错误。 7.“丝绸之路”是一个美丽而富有诗意的名字,它是一条“玉石之路”,也 是一条“佛教之路”,更是一条中西方的友谊之路,是沟通欧亚文明的重要桥梁。 它开通于( )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答案 A 解析 西汉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选 A 项。 8.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频繁出现“厚往薄来”“市舶使”“十三 行”等词,此小论文的研究对象应该是( ) A.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B.古代繁荣的大城市 C.自古频繁的中外交流 D.古代发达的造船业 答案 A 解析 “厚往薄来”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朝贡贸易;“市舶使”为唐朝管理对 外贸易的政府机构;“十三行”是清朝时期官府设立的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 故选 A 项。 [等级提升] 9.北魏迁都洛阳后,对洛阳加以扩建,东西 20 里,南北 15 里。城内有大市、 小市、四通市,总称“洛阳三市”。市内有钟鼓,开市、散市都以击鼓为号。市 内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根据所学判断正确的是( ) A.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B.城市管理为唐宋所仿效 C.有利于城市商业有序发展 D.推动了商业市镇的兴起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洛阳实行坊市制度,并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 这有利于城市商业有序发展,故选 C 项。A 项夸大了城市建设的作用;宋朝时坊 市制度被打破,B 项错误;商业市镇的兴起是随着坊市制度被打破、商品经济发展 而兴起的,排除 D 项。 10.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等为 单位计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这表明南 宋( ) A.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B.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 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D.经济控制逐步加强 答案 A 解析 从唐朝到宋代赋税形式由实物赋税到货币赋税的变化,反映了商品经 济的发展,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排除 B 项;中 国古代一直没有放弃重农抑商政策,赋税形式的变化无法体现重农抑商政策的改 变,排除 C 项;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对经济控制的内容,排除 D 项。 11.黄崇德是 16 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 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 说明当时( ) 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③政府放弃 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由“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可以看出①正确;由“积累了巨 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可以看出②正确;③中的“放弃”是对“政府许可”的 曲解;材料中没有涉及商人的地位问题,④不选。故选 A 项。 12.(2018·江苏镇江学测模拟)据《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记载:五代末 期,曾做过商人的后周世宗允许在开封汴河两岸建立商店。宋太祖继承了这一政 策……“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形成了许多商业街 与新型的娱乐行业。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封建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交通便利是商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C.城市商业发展逐渐摆脱时空限制 D.商业发展促进了新的经济因素产生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已来,不得禁止”说明政府不 再对城市商业进行直接管理,商业时空限制得到放松,故选 C 项。 13.下图是隋唐时期著名城市分布图。对图中城市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唐朝丝绸之路的起点 B.②是隋朝大运河的中心点 C.大运河的开通催生了城市③ D.唐朝政府在④设立市舶使 答案 D 解析 唐朝丝绸之路的起点在陕西西安,而①是东南沿海城市,故 A 项错误; ②的位置应该是西安,即隋唐的长安,隋朝大运河的中心点在河南洛阳,故 B 项 错误;③应该是大运河的终点涿郡,早在汉代涿郡就已经形成,大运河是促进其 发展,而非催生该城市,故 C 项错误;从图片可知④是广州,唐朝时政府在这里 设有市舶使,故 D 项正确。 14.唐诗中记载当时的长安城:“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宋 词这样描写当时的汴州:“九陌六街平,万物充盈。青楼弦管酒如渑。”这一变 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B.城市经济功能的加强 C.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 D.不抑工商政策的实施 答案 B 解析 “六街鼓歇行人绝”说明唐代对于商业管理仍然很严格,“市”仍然 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九陌六街平,万物充盈。青楼弦管酒如渑”这几句是说宋 代城市街道纵横宽阔,街上店铺林立,商贸繁盛,娱乐活动多,这说明城市经济 功能加强,故 B 项正确。 15.明朝小说中的许多故事采自唐宋传奇,但主人公却往往由仕宦之子、将 门之后变成了商人。这反映出( ) A.世俗文学成为反封建的载体 B.重农抑商政策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C.商人的社会影响发生了变化 D.社会动荡导致传统价值观的缺失 答案 C 解析 材料未体现反封建,A 项错误。明朝统治者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 项错误。题干信息表明商人逐渐取代仕宦之子和将门之后成为文学作品里的主人 公,这客观上说明了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故 C 项正确。儒家思想始终居于主导 地位,传统价值观并未缺失,故 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6.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比较上面两幅示意图,指出唐朝和宋朝两个时期国内外贸易路线图的主要 区别。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 答案 (1)区别:唐代海陆交通都很发达;宋代海路发达,陆路衰退。 (2)原因:唐朝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和对外交流频繁等;宋朝北方 民族政权并立,陆上丝绸之路衰落,经济重心南移,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和 茶叶生产发达,造船航海技术发达,促进海路交通发展。 解析 第(1)问,由题中两幅示意图可知,唐朝和宋朝对外贸易的通道不同, 唐朝海陆兼有,而宋代只有南方的海上贸易。第(2)问,从唐朝政治、经济、民族 关系和对外关系等方面,分析唐代海陆交通都很发达的原因;宋朝北方民族政权 并立,导致陆上丝绸之路受阻,经济重心南移、手工业的发展、造船航海技术的 进步、政府政策的鼓励,都推动了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