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7.00 KB
  • 2021-08-26 发布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1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21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苏俄人民在挫败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干涉中,开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是在落后的俄国找到了一条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主要集中在新经济政策的考查上,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及影响仍将是关注的重点。“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对苏联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是考查频率较高的区域: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内容涉及工业化建设的方针及成就、农业集体化中的问题及弊端。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苏联工业化的成就、农业集体化的局限、“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仍需重点关注。斯大林模式进一步固定化且弊端日益显露,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相继对其进行改革,这三次改革对苏联的历史发展产生了不同影响。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是考查频率较高的区域: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内容涉及赫鲁晓夫农业及工业改革的措施、赫鲁晓夫改革的特点、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认识。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赫鲁晓夫改革的举措及影响、对二战后苏联改革的认识仍将是关注的重点。‎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2)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不断发动叛乱。‎ - 16 -‎ ‎2.内容 ‎(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3)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4)劳动方面: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3.目的: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支持军事,巩固政权。‎ ‎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特色。‎ ‎5.评价(作用)‎ ‎(1)积极影响 ‎①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 ‎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消极影响 ‎①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 ‎②导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经济、政治危机。‎ ‎2.内容 ‎(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 ‎(2)工业 ‎①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 ‎②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4)分配制度: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评价(作用)‎ ‎(1)经济 ‎①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②苏俄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有了初步好转。‎ ‎(2)政治: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三、斯大林模式 ‎1.形成 ‎(1)工业化之路 ‎①政策: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成就:通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苏联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位和世界第二位。‎ ‎③局限:形成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重工业比重过大,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 ‎(2)农业全盘集体化 ‎①政策: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②状况:1937年,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 - 16 -‎ ‎③影响:为工业化解决了粮食、原料、资金问题;但并未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3)形成: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2.特征 ‎(1)经济方面:实行单一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优先发展重工业。‎ ‎(2)政治方面: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3)思想文化方面:高度集中,个人崇拜,行政干预。‎ ‎3.影响 ‎(1)经济 ‎①斯大林体制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片面发展重工业,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导致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2)政治 ‎①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局的稳定。‎ ‎②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3)思想文化:思想理论单调划一,学术及艺术创作日趋单一,文化创造力受到极大压制。‎ 四、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模式显示出更大的局限性。‎ ‎(2)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与可能。‎ ‎2.内容 领域 措施 结果 农业 方面 ‎(1)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2)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3)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农业形势有所好转,但冒进思想和恶劣气候使苏联农业再度出现危机 工业 方面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政治 方面 ‎(1)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2)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 未找到产生个人崇拜的真正根源,重新陷入个人崇拜的泥淖 ‎3.评价 ‎(1)积极性: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2)局限性: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改革初期 ‎(1)措施 ‎①内容:重点进行工业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 - 16 -‎ ‎②局限: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 ‎(2)结果 ‎①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 ‎②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成为超级大国。‎ ‎2.改革后期 ‎(1)状况:过分追求稳定,改革步伐逐渐缓慢下来。‎ ‎(2)结果: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各种社会矛盾滋生,苏联陷入困境。‎ ‎ ‎ ‎ ‎ ‎ ‎ ‎ ‎ ‎ ‎ ‎ ‎ ‎ ‎ ‎ ‎ ‎ ‎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内容 ‎(1)经济:制定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 ‎(2)政治 ‎①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②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 ‎③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④将苏联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 ‎2.影响 ‎(1)使苏联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 ‎(2)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知识拓展 余粮收集制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进行管制的经济体制。‎ 名师点拨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来发展生产力,着眼点在于生产关系的变革,结果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知识图解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 16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四个层面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当时俄国的物力、财力,对挫败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干涉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归纳总结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知识拓展 (1)苏联抓住经济危机这一时机,从西方大量进口工业化建设急需的机器设备,加速了工业化进程;罗斯福看到了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于是借鉴苏联的经济管理方法,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农业集体化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是促进农业自身的发展,把小农经济变成现代化大农业(此目的未实现);二是使农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服务。‎ 知识图解 ‎ “斯大林模式”‎ - 16 -‎ 漫画解史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归纳总结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学习感悟】‎ ‎ ‎ - 16 -‎ ‎ ‎ ‎ ‎ ‎ ‎ ‎ ‎ ‎ ‎ ‎ ‎ ‎ ‎ 热考主题一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历史概念]‎ ‎1.租让制 租让制是指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种形式,是苏维埃政权同外国资本家订立的一种合同,即由苏维埃国家与外国资本家订立合同,把暂时无力经营或开发的企业、矿山、森林区等租赁给这些资本家来经营。资本家则以合同的一方或租借者资格获取利润。实行租让制的目的,在于利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生产设备和管理经验,迅速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租借制 租借制是指苏联在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之一,是在苏维埃政权的监督下,把某些国有企业或林地等暂时租给本国资本家、合作社或个体劳动者经营。实行租借制的目的是减轻各级国民经济委员会的负担,加速恢复日用必需品的生产,甩掉国家的财政包袱。‎ ‎[史料实证]‎ ‎[史料一] 1921年12月,梁赞省公民拉尼京的姐姐在给列宁的申诉信中这样写道:“家里一切能拿走的东西都被拿走了:家具、餐具、水桶,奶牛也被宰杀,部分干草被运往县城,另一部分被警察悄悄据为己有。……转瞬之间一个能够养家并向国家交税的可怜的小家庭即遭毁灭。”‎ 读史 1921年3月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故材料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通过材料的描述说明新经济政策在执行中违背了新经济政策的原则。‎ ‎[史料二] 1921年苏俄的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叛乱席卷了全国,甚至连十月革命的中坚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共产党的苏维埃”的口号参与叛乱。为此而震惊的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 16 -‎ 读史 据史料二“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叛乱席卷了全国”可推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空前激化了各种矛盾,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列宁也认识到了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尝试行不通。‎ ‎1.根据史料一,说明当时苏联出现了什么问题?‎ 提示:新经济政策执行中出现了偏差。‎ ‎2.根据史料二指出列宁在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指导思想有何重要变化?‎ 提示:由直接过渡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 ‎[系统认知]‎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实质及影响 ‎(1)特点 新经济政策的“新”是相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旧政策而言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工农联盟,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 ‎①管理方法手段: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②经济体制方面: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2)实质: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3)影响: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素养落实]‎ 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 ‎1.在1920年的苏俄,1卢布的价值相当于1918年1卢布的1/188,相当于1913年的1/13 000。这从侧面反映出( B )‎ A.物资奇缺,阶级矛盾尖锐 B.当时苏俄的物资供应比较紧缺 C.以物易物,市场贸易被取消 D.西方国家对苏俄经济进行封锁 解析:材料反映卢布大幅度贬值,说明物价上涨严重,物资供应紧张,故答案为B项。材料不能反映阶级矛盾尖锐,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以物易物,取消市场贸易的情况,排除C项;从材料中不能看出西方国家对苏俄经济进行封锁,排除D项。‎ ‎2.据下表,导致新经济政策停止的主要原因是( B )‎ 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简表 - 16 -‎ 时间 大事 ‎1921年 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5年 联共(布)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1927年 苏联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方针 ‎1928年 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1929年 苏联宣布停止新经济政策 A.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与制裁 B.经济所有制性质发生冲突 C.个人崇拜盛行 D.新经济政策收效甚微 解析:材料“联共(布)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苏联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方针”“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说明这一时期的苏联开始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而新经济政策允许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所以出现了经济所有制性质的冲突,故B项正确。‎ ‎ 认识新经济政策的发展过程 教材明确指出了新经济政策开始实行的时间是1921年3月,但对于结束时间,课本仅表述为:“1924年1月,列宁病逝,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从1928年起……新经济政策实际上被停止。”这种表述十分模糊,其具体过程是:1924年1月列宁去世后,布哈林成为新经济政策最重要的支持者。但随着布哈林在苏联党内围绕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争论的失败,1928年新经济政策被斯大林废除,全面开始了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农业集体化全面代替了新经济政策。1929年,苏联正式宣布停止新经济政策。‎ 热考主题二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历史概念]‎ ‎1.斯大林体制 斯大林体制指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政治体制是指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2.集体农庄 又称农业劳动组合。它是十月革命后,苏联劳动农民自愿组成的集体经济组织。集体农庄的主要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庄员所有。土地国家所有,由农庄永久使用。集体农庄实行按劳分配,并允许庄员经营规定的宅旁园地和家庭副业。‎ - 16 -‎ ‎[史料实证]‎ ‎[史料一] ‎ 读史 由史料一中经济增长数据可以看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注意其中的备注信息:“‘一五’时期农业产值为负增长”,说明当时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史料二] 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13.2%,土豆7.5%,牛肉5%。‎ ‎——《中学历史教学》‎ 读史 由史料二第一句可知集体农庄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由第二句可知集体农庄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由第三、四句可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停滞不前。‎ ‎[史料三] 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国家计划力争精确,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在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大国的崛起》‎ 读史 史料三中“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和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的现象,可推知苏联长期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当时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施快速工业化战略。‎ 提示:‎ - 16 -‎ 苏维埃政权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势力包围中;经济技术落后,国防薄弱;如果不快速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经济、技术就不能独立,政权将被扼杀。‎ ‎2.根据史料一、二,阐述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农业所扮演的角色,结果如何?‎ 提示:角色:配合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为其提供资金积累。‎ 结果:使苏联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但也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发展滞后,农民生活徘徊不前。‎ ‎3.根据上述史料,归纳斯大林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 提示:优先发展重工业;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系统认知]‎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1)原因 ‎①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 ‎②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分集中的重要的客观因素。‎ ‎③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 ‎④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及理论上的失误、思想方法的绝对化等,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2)特点 ‎①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农民利益以实现工业化;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②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素养落实]‎ 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 ‎1.下表为1913~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主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变化情况。据此可知,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 C )‎ - 16 -‎ A.被排斥在世界市场之外 B.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弊端暴露 C.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D.农业机械化已基本实现 解析:材料时间及数据显示1928年后,随着两个五年计划的开展,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等多项工业指标排名迅速提升至世界前列,表明苏联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强国,C项正确。‎ ‎2.苏联“二五”计划规定:“轻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将由‘一五’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重工业则由40.1%降为14.5%。”“二五”计划实施的结果,轻工业年增长率为14.8%,重工业则高达19%。材料说明苏联“二五”计划意在( D )‎ A.实现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 B.使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C.完成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D.尝试调整轻重工业发展比例 解析:由材料中“轻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将由‘一五’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重工业则由40.1%降为14.5%”可知,“二五”计划意图实现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协调发展,A项错误,D项正确。材料中只提到了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年增长率问题,没有涉及国家整体的经济结构比例,特别是农业和工业的比重,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 客观评价斯大林模式中的工、农业措施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它的形成,既是一种历史选择,也是社会制度及体制的一种质的进步。‎ 在工业领域,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新型工业化模式。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如第1题)。但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在“二五”计划时期,苏联领导人已意识到这一问题,并主动协调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例,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如第2题)。‎ - 16 -‎ 在农业领域,由于没有处理好生产者(农民)和生产成果(这里主要指农产品)之间的关系问题,因而阻碍了生产力(农业经济)的发展。再就是工业化进程中对农民和农业剥夺得太多,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停滞。但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集体农庄大力推行农业机械化,即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这也提示同学们解题时要从具体材料出发,不能盲目依赖课本知识。‎ 热考主题三 苏联的改革与挫折 ‎[历史概念]‎ 苏共“二十大”‎ 在1956年2月举行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作的中央工作报告提出了关于国内外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些新观点。国际方面,赫鲁晓夫强调了两种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国内方面,赫鲁晓夫强调恢复和加强法制;党的建设方面,赫鲁晓夫要求批判“个人崇拜”,恢复“集体领导原则”。苏共“二十大”表明,赫鲁晓夫试图通过批判斯大林,为推行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开辟道路。‎ ‎[史料实证]‎ ‎[史料一] 《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 ‎——[俄]格·阿·阿尔巴托夫 读史 史料一信息“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说明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史料二]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1954~1960年,先后开垦4 000多万公顷荒地。这期间,全国的粮食产量增长了50%以上,其中1/3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但由于经营和管理不善,加上粗放耕作,到20世纪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呈现下降趋势。到1964年,苏联便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 读史 史料二体现了赫鲁晓夫改革的重要措施是开垦荒地、扩大产粮区。史料信息“粮食呈现下降趋势”“到1964年,苏联便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说明苏联的粮食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 ‎[史料三]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第二阶段为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 - 16 -‎ 读史 史料三中三个阶段的增长率“8.4%”“7.1%”“2.8%”,从横向看呈增长趋势,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纵向看,数据递减,说明苏联经济出现严重下滑趋势。从侧面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面临困境,最终以失败告终。‎ ‎1.根据史料一、二,概括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提示:原因: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脱离实际,盲目决策;农业经济管理落后,耕作方式简单粗放。‎ ‎2.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 提示:趋势:经济发展迟缓,进入停滞时期。原因: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阻碍了改革进程;推行霸权主义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个人作风专断。‎ ‎[系统认知]‎ ‎1.战后苏联针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措施 项目 ‎“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 管理 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 产业 结构 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 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因困难重重而转向政治改革 劳动者 态度 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分配 制度 ‎“大锅饭”现象严重 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 ‎2.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 要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要正确处理民族关系;要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坚持群众路线;要抵制“和平演变”,维护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的统一。‎ ‎[素养落实]‎ 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 - 16 -‎ ‎1.1952~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各种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说明赫鲁晓夫( A )‎ A.试图调整国家与集体农庄的关系 B.改变了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 C.使自己成了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 D.收购太多将影响农民积极性 解析:苏联农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提高是这一时期农业改革的直接结果,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对农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等,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农产品价格提高,A项正确。B、C两项说法本身错误,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2.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苏联的报纸发行量迅速增长,到苏联解体前,报纸有8 000多种。在办了登记手续的报纸中,苏共掌握的仅占1.5%。1990年8月,苏联的非正式组织有9万多个,在2 000多个政党中,全国性的政党约20个,共和国一级的有500多个。这一局面说明( A )‎ A.政治公开性改革削弱了苏共的领导力量 B.苏联共产党已失去政权 C.苏联国内的民族分裂活动已经势不可遏 D.历史虚无主义空前泛滥 解析:从材料信息“报纸发行量迅速增长”“苏共掌握的仅占1.5%”“2 000多个政党”等可知,苏联共产党放弃了对媒体和政党组织的领导与政治管制,这与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有关,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不符,排除。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   二战后苏联改革的不足之处及经验教训 ‎(1)缺失:赫鲁晓夫对斯大林个人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添改革的阻力;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 ‎(2)教训: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 热考主题四 考点综合拓展 综合拓展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1.不同点 比较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含义 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 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方式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间接过渡 生产资料 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 16 -‎ 所有制 分配原则 平均主义分配 多种分配形式 ‎(续表)‎ 比较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经济运 行机制 绝对计划调节 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作用和 实践效果 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2.相同点 ‎(1)前提: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 ‎(2)目的:巩固政权,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3)内容: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和分配等。‎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