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3 MB
  • 2021-08-26 发布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8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即时训练必修2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 8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即时训练 必修 2 一、选择题 1.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 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该材料从本质上表明 ( ) A.商品输出是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B.列强侵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C.列强侵略导致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西方侵略造成中国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C [由材料外国纺织品的输入导致“女红失业”、煤油等产品的输入导致“东南数省之 桕树皆弃为不材”,可以看出中国的自然经济在外国的侵略下逐渐解体。答案选 C 项。] 2.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 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 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 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B.引进了一批外商企业 C.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 D.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 A [“旧轨”意指封建制度,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但创办了一批近代 工业,却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A 项最符合题意。] 3.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首先产生于沿海的通商口岸,主要是因为( ) ①自然经济解体程度较深 ②外商企业的创办带来近代生产技术 ③便于产品运输销 售 ④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奠定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与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没有多大关系,故排除④。] 4.1896 年,清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 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政府( ) A.思想保守,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C.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 [抓住时间 1896 年,注意理解“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反映了中日甲午战争后,为扩大税源,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5.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 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是( ) A.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D.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D [张謇的“不幸”主要源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A、B、C 三项分别 是政策、经济和思想因素,不是“根源”,故答案为 D 项。] 6.近代以来,许多人士投资近代企业。从下表中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 1840—1894 年间投资民族企业的人数比例表 投资者 所占比例(%) 官僚、地主 30.86 一般商人 18.52 手工作坊主 7.41 华侨商人 7.41 A.部分官僚、地主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B.民族资本来源多样化 C.投资者主要来自国内 D.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D [表中数据显示投资民族企业的人数比例,没有体现出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 7.据《宝山县续志》记载:清光绪末年至民国年间,宝山县“境内工厂,邑人所创办 者大多为棉织类……淞口以南接近沪埠,水陆交通尤适宜于工厂,故十年之间,江湾南境客 商投资建厂者,视为集中之地……自棉织以外,凡金、木、玻璃、卷烟以及化学制造之属略 备”。从中获取的信息不包括( ) A.棉纺织业是当时最主要的行业 B.民族资本垄断了当时上海的工业 C.工业门类不断延伸和发展 D.当时已经有外地客商投资工业 B [“邑人所创办者大多为棉织类”表明 A 项不符合题意,“江湾南境客商投资建厂 者”表明 D 项不符合题意,“自棉织以外,凡金、木、玻璃、卷烟以及化学制造之属略备” 表明 C 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 项。] 8.“见物即购,尽量将金圆券花去,深恐一夜之间币值大跌致受损失。”“米煤布匹 等必需品,连迷信品锡箔、白钱甚至棺材等也在抢购之列,物资紧张,人心恐慌,整个社会 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上述现象应该出现在(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 C [题干材料反映了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状况,故选 C 项。] 9.右图是 1927 年蒋介石和宋美龄在上海结婚的历史照片,对该照片反映的历史信息解 读正确的是( ) A.国民大革命冲击了守旧思想,传统婚礼被正式废弃 B.西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C.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D.上海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窗口,一些国人接受西式婚礼 D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辛亥革命以 后,新式婚礼增多,但传统婚礼并未被正式废弃,故 A 项错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当时西 装并未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故 B 项错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婚姻属于政治联姻, 体现不出恋爱自由,故 C 项错误。图片中人物穿着西装、婚纱,说明西式婚礼已经被部分国 人接受,故 D 项正确。] 10.陈旭麓先生说:“经历了英法联军之役后,士大夫们痛苦地名之曰:‘庚申之 变’……中国社会中的人们已经体会到有一种不受欢迎,但又无法抗拒的变化正在发 生。”“庚申之变”后 30 年中国社会的变化有( ) A.“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 B.“不剪发不算革命,并且也不算时髦” C.“已缠者令其必放,未缠者毋许再缠” D.“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A [“庚申之变”实际上指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年),“庚申之变”后 30 年(1890 年前)西方文化的传入引起中国社会的一些变化,故 A 项正确;B、C、D 三项反映的 是辛亥革命后的变化,时间不符,故排除。] 11.上海石库门住宅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如右图)。近代洋场风情的现代化生活, 使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文 化。综上所述,石库门的出现反映了( ) ①近代中国建筑的完全欧化 ②近代中国生活模式的转型 ③近代中西文化的交融 ④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B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查学生解读图片材料获取准确信息并做出判 断的能力。图文材料表明上海石库门住宅既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特征,还融合了西方文 化的某些内容,由此可见,近代中国生活模式出现了转型,体现了近代中西文化的交融和近 代中国社会的转型,②③④均符合史实,B 项正确。①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A、C、D 三项。] 12.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轮船运输 D.航空运输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72 年李鸿章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运动中由军 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具有打破外国垄断中国航运 业的积极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人的权益。据此判断本题选 C 项。] 13.右图是中国近代时期一张老照片,从中体现发生变化的社会生活领域是( ) A.服饰 B.建筑 C.通信 D.婚礼 C [图片人物穿的是传统服装长袍马褂,故 A 项错误;图片没有反映建筑物情况,故 B 项错误;图片人物在接电话,反映的是通信工具的变化,故 C 项正确;图片没有体现婚礼, 故 D 项错误。] 14.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交通变迁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中国近现代交通工具的变迁折射出外来文明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 ②交通工具的 更新在城市比较显著,在乡村比较迟缓 ③中国近代造船业发端于辛亥革命 ④牵引力由人 力、畜力向机械化动力的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B [③表述错误,中国近代造船业发端于洋务运动,故选 B 项。] 15.“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中央亦有丝,有丝两头系。……安得如电光,一闪 至君旁。”黄遵宪(1848—1905)这首《今别离》诗反映的是( ) A.铁路交通的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 C.电报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信息传递方式 D.西方建筑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 C [从题干材料“中央亦有丝,有丝两头系”“电光”“一闪至君旁”可知黄遵宪描述 的是电报,故选 C 项。铁路、西装和建筑与题干中内容无关,排除 A、B、D 三项。] 二、非选择题 16.“案例研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有效途径,一个典型的“案例”能够折射出一段完 整的历史画面。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代企业发 展的整个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8 年瑞蚨祥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 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蚨祥绸 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 也相继设立。 材料二 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瑞蚨祥创办时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动? (2)材料二中青岛瑞蚨祥生产经营销售额 1912 年后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扼要指出 其成因。 【解析】 第(1)问应根据时间 1868 年创建、1893 年后的几年发展迅速的时代背景来 判断分析。第(2)问应根据图片的变化趋势作答,以 1925 年为界,先上升后下降;然后结合 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答案】 (1)变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企业产生和发展。 (2)趋势:1912-1925 年逐年上升,1925-1949 年逐年下降。上升原因:中华民国的成 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提倡使用国货;群众性的 反帝爱国斗争。下降原因:外国资本卷土重来;日本侵华(日本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的压 制;长期的战乱。 17.交通工具的变迁折射出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马车 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通车 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冯如和他设计的飞机 材料二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 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 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 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交通近代化的趋势和推动中国交通进步的主要因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交通工具变革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和课本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冯如和 詹天佑等人的努力即科学家的因素;轮船招商局是洋务企业,代表的是政府的政策。第(2) 问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即可回答。 【答案】 (1)趋势:牵引动力从人力、畜力到机械动力。推动因素:科学家的勤奋钻 研,政府政策的推动。 (2)进一步打破封闭式的自然经济的束缚,加强了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 观念,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促进了人员、商品的流通和信息的传递,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