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2 M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11 讲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考点 1|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NO.1 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从盟国到对手
1.背景
(1)二战结束后,美国重新打出反共、反苏的旗号,美苏关系逐渐恶化。
(2)二战使世界主要国家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①苏联成为世界一流强国。
②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
③欧洲大国和日本普遍衰落。
④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3)美苏战略利益的对立
①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②苏联要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
2.开始——杜鲁门主义
(1)“冷战”信号:1946 年 3 月,丘吉尔发表演说,呼吁美英合作,对付苏联。
(2)提出:1947 年 3 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和
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3)影响: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概念阐释] “冷战”政策
美国的“冷战”政策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但这并不是说当时世界上没有发生战争。在
“冷战”的大背景下,美国在局部地区则发动“热战”,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二、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1.马歇尔计划
(1)目的: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秩序,防止革命的爆发。
(2)影响:增强了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也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2.北约与华约的建立
比较项目 北约 华约
建立时间 1949 年 1955 年
倡导者 美国 苏联
组织性质 军事政治同盟 军事政治同盟
历史影响 美国称霸全球的行动 标志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轻巧识记]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三、国际局势的持续紧张
1.表现
(1)1949 年,德国分裂。
(2)朝鲜分裂并于 1950 年爆发了朝鲜战争。
(3)1961 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
(4)1962 年,古巴导弹危机。
2.影响
(1)积极: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都不敢轻易动武,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
(2)消极:美苏在世界范围内激烈争夺,天下仍然很不太平。
[轻巧识记]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和“冷战”三者的关系
NO.2 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1.两极格局的特点
史料一 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 1950 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
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
①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
地购买食物。
②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1947 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
款)
史料二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
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③“冷战”结束
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
竞赛……④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 年 9 月 9 日)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从
不同的视角
认识马歇尔
计划
①“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
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有利于欧
洲经济的恢复
②“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控制欧洲的
工具
史料二:列
举了学术界
对美苏“冷
战”的评价
③“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
尚”→美苏“冷战”中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使得近
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④“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冷战”的客
观影响
[学会用史]
(1)结合史料一,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的认识
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
提示:不同:电影描述法国小镇在美国财政援助下生活逐渐好转,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
划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漫画中欧洲人被“绑”在美国的战车上,追逐美国的财政贷款,
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控制欧洲的工具。国际格局:两极对峙。
(2)有人说,“冷战”不等于战争。对此如何理解?
提示:“冷战”是两极对抗的主要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当时世界上没有战争。美国在
“冷战”的大背景下,在局部地区推行“热战”,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因此,题干观点
具有片面性。
(3)根据史料二并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提示: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作出辩证评价。既强调了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
宁,国际局势紧张;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既
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指出“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史论归纳
两极格局对峙局面的特点
(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
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每个阵营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
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5)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
2.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史料一 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
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地侵略威胁了和平,①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史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
济的再生,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②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③下表为“马歇尔计划资金分配比”(截至 1951 年)
输入原料和半制
成品
购买粮食、饲料及农
业生产资料
输入机械设备、车辆
等重工业产品
购买燃料 其他
26% 24% 15% 12% 23%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说明了杜
鲁门主义的实质
①“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史料二:说明了马
歇尔计划的实质
②“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经济援
助
③“马歇尔计划资金分配比”→马歇尔计划资金分配在重工业
方面比较少
[学会用史]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
提示:美国总统杜鲁门认为,美国有责任维护世界和平,其实质是公开干预别国内政,
遏制共产主义,谋求世界霸权。
马歇尔计划是欧洲经济援助计划,美国要帮助欧洲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实质是以经济手段控制欧洲,遏制共产主义。
史论归纳
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点
(1)相同点
①背景:都出现在二战后初期,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
②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稳定资本主义统
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2)不同点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提出 针对“希土危机”
针对二战后西欧经济凋敝、政局动
荡,资本主义统治秩序面临威胁
表现形
式
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
采取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
义制度,以此来达到联合西欧各国
共同反共反苏的目的
影响
标志着美国的对外政策已突破以本土
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态势,由局部扩张
转向全球扩张,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
宣言书,标志着“冷战”全面开始
一方面有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政
局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美国
控制西欧,同时也拉动了美国经济
的增长
NO.3 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1.(2016·郑州质检)1946 年初,美国外交官凯南首先提出“遏制政策”,被华盛顿当
局积极采纳。“凯南本人……不相信苏联真的在为共产主义‘圣战’卖力”。这反映出美国
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 )
A.对抗共产主义 B.争夺世界霸权
C.实行政治封锁 D.采用经济制裁
B [材料中提到“不相信苏联真的在为共产主义‘圣战’卖力”,说明美国认为苏联不
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故 A 项错误;材料认为苏联是为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而斗争,是
打着共产主义的旗号来与美国争霸,因而美国也要积极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而 B 项正确;
实行政治封锁、采用经济制裁是措施,不是目的,故 C、D 两项错误。]
2.下面是一幅关于“冷战”的讽刺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对这幅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
A.两极格局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
B.两极格局承认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处与合作
C.美苏两极处于相对均势及“核恐怖平衡”状态
D.两极格局孕育着多极化趋势
C [图片没有涉及战后世界经济发展问题,故 A 项错误;两极格局下,不同社会制度国
家处于对峙状态,不是共处与合作,故 B 项错误;漫画反映的是美苏双方不敢轻易使用核武
器,体现的是美苏势均力敌下的平衡,故 C 项正确;漫画无法体现新兴力量,不能说明两极
格局孕育着多极化趋势,故 D 项错误。]
2.(2017·潍坊模拟)右图是苏联人心目中的马歇尔计划,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摧毁了西欧经济基础
B.西欧成为美国的政治附庸
C.揭示了马歇尔计划的本质
D.反映了当时“冷战”国际形势
C [马歇尔计划是帮助西欧恢复经济,故 A 项错误;从图片可以看出,苏联人心目中的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想用美元打开西欧的市场,控制西欧的国家主权,这是美国的目的,美国
的目的没有完全实现,故 B 项错误;马歇尔计划的本质是从经济上援助西欧,控制西欧,与
苏联心目中的马歇尔计划一致,故 C 项正确;“冷战”的国际形势是美苏两大阵营对立,图
片反映不出,故 D 项错误。]
考点 2|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NO.1 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背景
(1)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
(2)西欧的政治家的推动。
2.过程
(1)1951 年,法、德、意、荷、比、卢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2)1957 年,签订《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 年,三个共同体合并,组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3.影响
(1)经济上:推动了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2)政治上: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易误辨析] 正确区分欧共体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概念
“欧共体”是“欧洲共同体”的简称,成立于 1967 年,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
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而成,不能把“欧共体”混同于 1957 年成立的欧洲经济共
同体。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经济恢复发展
(1)原因
①实行民主改革,铲除落后的封建因素。
②美国减免战争赔偿,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
③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爆发后,各国纷纷在日本采购物资。
④政府重视教育,加大投资。
⑤抓住战后科技革命的有利时机,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
(2)表现:20 世纪 80 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条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表现
①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提出“自主外交”方针,加入联合国。
②70 年代初,提出“多边自主外交”方针,实现了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
③70 年代末,日本提出“全方位外交”方针。
④80 年代初,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大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
(2)为了不受美、苏的控制,一些新兴国家决定走独立自主、不结盟的道路。
2.标志:1961 年,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3.宗旨和原则:独立自主和非集团。
4.斗争任务
(1)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
(2)1973 年,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奋斗目标。
5.影响
(1)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2)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3)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概念阐释] 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它包括
政治、经济、科技、国际影响、文教、外交、资源七个方面的实力。其中,经济和科技已经
成为决定性因素。
NO.2 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欧洲走向联合及美欧关系的变化
史料一 (20 世纪 60 年代)①美国跨国公司大批涌入欧洲,欧洲的公司董事、银行家、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官员们和各国政府都充分了解这种局势。他们认为,建立更大的公司来对
付日益激化的国际竞争是关键所在。
如果听任美国工商企业在我们西欧国家的关键工业部门称王称霸的话,那么,②西欧和
英国都不会有光明的前途。决定西欧工业发展方向和速度的将不是我们,而是他们了。
——英国前首相威尔逊的讲话(1969 年 11 月)
史料二 1965~1972 年,③欧洲共同体国家出口增加了 158%,而美国的出口只增加了
80%;1972 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为 13.4%,欧共体为 33.7%。
——《世界当代史》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美国对欧
洲经济控制,西欧
决定走向联合
①“美国跨国公司大批涌入欧洲”→当时国际竞争激烈
②“西欧和英国都不会有光明的前途”→欧洲政治家认识到应
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
史料二:欧共体成
立的影响
③“欧洲共同体国家出口增加了 158%”→欧洲一体化促进了
经济发展
[学会用史]
(1)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和影响。
提示:史料一反映出欧洲一体化是随着美国跨国公司的发展,欧洲出于保障自身经济安
全和提高经济竞争力的考虑而出现的,并不仅仅是要摆脱美国的控制。史料二表明欧洲联合
促进了自身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促进了世界经济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
(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美欧关系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提示:①战后初期,美国通过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恢复经济,并得以控制西欧。
②美国在欧洲采取“冷战”政策,建立北约组织,参加国包括英、法等西欧国家。
③20 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西欧经济的高速发展,美国同西欧国家的控制与反控制的
斗争日趋尖锐。
④随着欧共体的成立和壮大以及欧盟的诞生,欧洲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在国
际舞台上积极摆脱美国的控制,成为多极化趋势下的重要力量。
史论归纳
欧洲一体化的原因、条件和特点
(1)原因
①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现实因素:欧洲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丧失。
③外部因素:美苏的威胁。
④直接原因:1950 年“舒曼计划”的提出。
(2)条件
①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经济联系比较密切。
②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③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历史传统、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
④都强烈要求恢复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
⑤法德两国逐渐实现和解。
(3)特点
①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个领域扩展。
②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③欧洲合作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领域。
④合作的方式由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到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
NO.3 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4.1963 年 1 月法德两国签订的《爱丽舍宫条约》规定:“两国政府在就所有重大的外
交政策问题,首先是共同关心的问题上,采取任何决定前将进行磋商,以便尽可能采取相似
的立场。”这表明( )
A.法德以此来与美苏争夺霸权
B.法德两国和解正式走向结盟
C.法德之间的矛盾彻底消除
D.法德两国摆脱了美国的控制
B [题干关键信息“外交政策问题”“共同关心的问题”“磋商”“相似的立场”等
反映了法德两国结束了敌对的历史,正式结盟,建立起全面战略合作的结盟关系,故选 B
项。法德倾向联合结盟是为了在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下维护自身的利益,排除 A 项;C 项中
“彻底消除”的说法过于绝对;D 项说法与史实不符。]
5.1964 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指出,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是国际局势紧
张和冲突的根源,还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国际经济领域“新秩序”的口号。这反映了不结盟
运动( )
A.要求打破大国对国际政治的垄断
B.希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由反对霸权主义到谋求经济发展
D.主持国际正义、维护世界和平
B [A 项不能体现“明确提出建立国际经济领域‘新秩序’的口号”;B 项全面概括了题
干关于政治和经济的要求;根据题意可知,反对霸权与谋求经济发展是同时提出的,故 C
项错误;D 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6.20 世纪 70 年代的日本外交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以美日同盟为基础的“多边自主
外交”;加强美日关系,同时在中国和苏联之间采取“等距外交”;以美日合作为轴心的“全
方位外交”。由此,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日本迈向政治大国进程中的灵活性
B.美日关系仍是日本外交的核心重点
C.日本渴望以独立身份展开自主外交
D.美国逐渐放松了对日本的外交制约
D [“多边自主外交”“等距外交”和“全方位外交”说明日本迈向政治大国进程中
的灵活性,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信息“以美日同盟为基础”“加强美日关系”
和“以美日合作为轴心”可知美日关系仍是日本外交的核心重点,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题干材料说明日本渴望以独立身份展开自主外交,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美
国逐渐放松了对日本的外交制约,且与史实不符,D 项错误,符合题意。]
考点 3| 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
NO.1 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
(2)内容:进行经济改革未能打开局面;政治改革中宣扬“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
(3)结果:使苏联改革陷入了迷途。
2.东欧剧变
(1)原因
①严重的经济困难。
②苏联改革的影响。
(2)实质: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3)过程
①1989 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
②1990 年 10 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两德统一。
③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走向解体。
3.苏联解体
(1)过程
①1990 年,苏联取消了苏共法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
②1991 年底,俄罗斯等 11 个共和国宣布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
(2)影响: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宣告了“冷战”的终结。
[易误辨析]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受挫,并不
代表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特别是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仍在蓬勃发展。同时也充分说明社会
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是暂时遭遇了挫折。
二、“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
1.表现
(1)美国: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自己主导的“单极世界”。
(2)欧盟:1993 年,欧共体发展为欧盟,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3)日本:经济连年衰退,但仍保持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
(4)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5)俄罗斯: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 国际地位也有了很大改善。
(6)印度、东盟实力不断增强。
2.影响
(1)有利于制约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三、动荡的局势,漫长的历程
1.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原因
(1)“冷战”结束后,长期被抑制的民族、种族、宗教和领土矛盾相继激化。
(2)美国霸权主义的推行。
3.表现
(1)南斯拉夫的武装冲突与美国对南联盟的空袭。
(2)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日趋猖獗。
(3)2003 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轻巧识记]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NO.2 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多极化趋势加强下的世界格局的特点和影响
史料一 只有同欧洲既合作又竞争,才能在全球化中搞活日本的外交……①通过同欧盟
合作,给世界造成日本可以依赖的印象,这在外交上有利。……通过统计可以知道,在联合
国的投票中,日本同欧洲一致的时候比同美国一致的时候多。
——2002 年日本《外交论坛》月刊 7 月号
史料二 ②单极世界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作为一个
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国家,美国比任何国家更有可能轻视这一国际系统和总的挑战。但由
于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美国对挑战的反应及提出
的法令越有效,这一系统将越长久和越稳定。
——[美]威廉·沃尔弗斯《稳定的单极世界》1999 年
史料三 ③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
平与发展两个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冷战”后的世界形势:
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邓小平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三则史料共
同说明了两
极格局结束
后世界多极
化趋势的特
点
①“通过同欧盟合作……日本同欧洲一致的时候比同美国一致的时候
多”→说明随着日本与欧洲实力的增强,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构成了挑战。
②“单极世界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力图独霸世界
③“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
形成”→当今世界新的政治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学会用史]
依据以上三则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这一特点的理由。
提示: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多极化趋势遭遇美国“一极”图谋的挑战。
史论归纳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
(1)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
和平与发展。
(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
流,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3)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
发展。
(4)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
化的协调平衡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
NO.3 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7.有人认为,苏联的解体造成了单极世界的骄狂自大、无法无天这样一种很不正常的
局面。在他看来,苏联的解体( )
A.导致了国际间力量对比的失衡
B.造成了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
C.为美国实现世界霸权奠定基础
D.阻碍了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A [“苏联的解体造成了单极世界的骄狂自大,无法无天这样一种很不正常的局面”,
体现了苏联的解体导致了国际间力量对比的失衡,故 A 项正确。]
8.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义”“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
联解体”。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 )
A.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B.从经济区域集团化到全球经济一体化
C.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世界形势由稳定和平到紧张动荡
C [杜鲁门主义体现了两极格局,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和中国振兴体现了多极化趋势
的出现,苏联解体体现了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故 C 项正确。]
9.如果要给下面漫画选择一个主题,最贴切的是( )
A.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生存
B.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C.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 [材料内容体现的是美式民主在其他国家不能推广,由材料可以看出,美国试图将美
式民主嫁接到世界的众多国家,但均以失败而告终,显示了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企
图干预其他国家的政治,故 D 项正确。]
主题一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美苏“冷战”对峙
[主题立意]
战后的美国成为全球性的超级大国,充当着资本主义的霸主;而苏联成为横跨欧亚大陆
的社会主义强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战时共同敌人的消失,这两
个主要的战时盟国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不同,各自操控下的势力集团不断加
强政治、经济、军事联系,日益确立了以欧洲为重点,涉及亚洲、美洲的全球性的严重对峙
局面,给整个国际关系带来长期深刻的影响。
[知识交汇]
两极格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两国长期处于均势,使
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
但却使大国行事遵守一定的界限。
②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2)消极影响
①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
义政策。
②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
③美苏两强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
④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带来不利影响。
主题二 全球政治力量的分化与组合——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
[主题立意]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是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
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多极化趋势主要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
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
实质是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
权政治。
[知识交汇]
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国际关系的特点
(1)两极格局结束是在和平条件下发生的,和以往格局变动相比,不可能通过战后谈判
确立新的世界格局,只能通过大国间力量的消长与分化组合自然地形成,因此新旧格局的交
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2)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但是,美国仍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
国;另一方面,两极格局压制下的地区性军事强国的侵略欲望会增强,民族矛盾、宗教矛盾、
领土纠纷会暴露和激化。因此,世界还充满着动荡和冲突。
(3)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多元的力量结构有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政治、
经济、军事、外交上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体现了国际中心舞台多元化的特点。
本讲全国卷命题情况分析
考纲 考题统计 情境创设 相关考点
(1)美苏两极对
峙格局的形成
(2)多极化趋势
在曲折中发展
(3)两极格局的
瓦解和多极化趋
势的加强
2016·全国乙卷·35
美国对西欧进行经济援
助的政策
马歇尔计划
2015·全国卷Ⅱ·35
撰写两极格局的专著,
贯穿全书的主线
两极格局的确立
与解体
2013·全国卷Ⅰ·32 西欧六国率先联合
欧洲一体化的背
景
把握高考规律 领悟高考真谛
真题实战 解题支招
1.(2016·全国乙卷·35)1947 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
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
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
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美国敦促欧洲方
面拟定联会性质
的计划,此计划
将带来怎样的影
响,深度思考,
即一目了然
A [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的最终目的是要控制欧洲,进而遏制苏联。因为美国深刻认
识到,没有任何一个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国家能抵挡得住苏联,而美国远在
美洲,故而通过马歇尔计划让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对抗苏联,故 A 项正确;B 项说法错误,
排除;欧洲此前已出现对峙,排除 C 项;美苏“冷战”导致德国分裂,排除 D 项。]
2.(2015·全国卷Ⅱ)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
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
“确立”与
“解体”是一
始一终,代表着
两极格局的开
始与结束,贯穿
其中的是美苏
两国的博弈与
较量,实力是决
定因素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根本利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美苏的战时同
盟关系瓦解,出现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在美苏对峙中,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经
济结构不合理,再加上勃列日涅夫时期与美国的军备竞赛,苏联经济负担不断增长,
后来经济发展进入停滞状态,戈尔巴乔夫改革时,经济不断下滑,而后政治改革失败,
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故 C 项正确。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两国的根本利益也
不相同,A 项表述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两
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故 B 项错误。美苏双方的敌对意识没有淡化,苏联
解体的原因之一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长期对苏联的“和平演变”,故 D 项错
误。]
3.(2013·全国卷Ⅰ)1950 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
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
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
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
A.屡遭战争重创 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近 D.历史上关系紧密
西欧六国的联
合首先实现了
对煤、钢等重要
战略物资的联
合管控,明确表
达了避免战争
的愿望
A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分析欧共体成立的背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一些
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联系日益紧密,产生加强经济联合的要求,但影响西欧经济联合的
重要因素之一是历史上的多次战争导致西欧国家间宿怨较深,尤其是法、德两国,因
此法国首倡的“舒曼计划”的意图就是以经济合作化解政治矛盾与宿怨,实现地区永
久和平,以有利于西欧经济发展。由此分析可知,直接原因为战争重创的影响,故选 A
项。]
史学界关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多极化的四种不同看法[史观应用]
[理论阐释]
观点一 “一、三、五”体系:日本东京大学副教授田中明彦 1991 年提出,“冷战”后
的世界,军事上存在着美国一个中心;经济上存在着美、日、德三个中心;在
赋予正统性上存在着美、俄、英、法、中五个中心。上述三种力量可称为“一、
三、五”体系
观点二
“多权力中心说”:亨利·基辛格 1993 年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
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
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
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
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如日本和欧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
样,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以及前苏联的某些国家”
观点三
“一、二、五”体系:中国学者多持此种看法:从综合国力上看,当推美国一
家;从军事上看,仍是美俄两极,因为它们仍拥有经过裁减后的绝大部分核武
器和世界军费开支的一半以上;政治上将出现美、俄、欧、中、日五个力量中
心。在过渡时期还可能出现某些地区强国和工业新兴化国家、地区
观点四
单极——多极结构:少数中国学者主张,目前的世界处于“单极——多极结
构”,即美国独霸下的多极结构,但另一些学者认为这一提法低估了美国的相
对衰落和多极结构对美国起制约作用的一面
[思考感悟]
有关当今多极化趋势的不同看法,人教版和人民版教材中的“世界格局多极化”都有论
述。北师大版教材“跨世纪的世界格局”采纳了观点三,可见我国学者普遍的看法是:当今
世界上,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壮大,
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
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针对训练]
1.下图是 1990 年绘制在柏林墙残留墙体上的一幅涂鸦作品(MOSCOW、CHINA、EVERYHERE、
BERLIN:莫斯科、中国、任何地方、柏林)这反映了( )
A.作者对世界秩序重构的想法
B.两极格局与“冷战”正式宣告结束
C.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流
D.围墙处处成为阻碍民主的藩篱
A [“莫斯科、中国、任何地方、柏林”体现的是柏林墙外的世界,故图片反映出在东
欧剧变、两极格局受到冲击时期人们对世界新秩序的思考与期盼,故 A 项正确;两极格局正
式结束的标志是 1991 年苏联解体,故 B 项错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在“冷战”之
后,故 C 项错误;柏林墙是美苏大国强权政治的表现,阻碍了世界政治民主化,但体现不出
1990 年柏林墙上图画的内涵,故 D 项错误。]
2.亨廷顿认为某一世界格局不具有稳定性,因为“大国对于美国的限制、威胁感到愤
懑,而美国也因不能随心所欲而感到失望,它们之间的紧张和冲突成了这一格局的主要特
点。”这一世界格局是( )
A.单极格局 B.两极格局
C.多极格局 D.单极加多极格局
D [“美国也因不能随心所欲而感到失望”说明美国不能建立单极世界,故 A 项错误;
“美国也因不能随心所欲而感到失望”说明两极格局已经瓦解,故 B 项错误;“大国对于美
国的限制、威胁感到愤懑”说明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而美国也因不能随心所欲而感到
失望,它们之间的紧张和冲突成了这一格局的主要特点”说明多极格局的出现,故单极加多
极格局更准确,多极格局不够全面,故 C 项错误,D 项正确。]
相关文档
- 2021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专题八2021-08-2637页
-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2021-08-266页
- 2020高考历史复习高频考点:新中国初2021-08-2618页
- 高考历史经济史部分最新模拟题考前2021-08-2644页
-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备战202021-08-2619页
- 高考历史复习 法国政治的基本特点2021-08-264页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2讲两极格局的2021-08-2612页
- 2021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专题十2021-08-2635页
- 高考历史精讲精练精析专题14资本主2021-08-2675页
- 高考历史专题课时训练:马克思主义的2021-08-2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