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8 M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后作业(十二)
一、选择题
1.下表是某一时期我国部分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对时间及背
景分析正确的是( )
报刊 文章
《农村工
作通讯》
《分田单干必须纠正》
《湖南日报》
《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新动
向》
《湖北日报》
《紧紧扎起社会主义篱笆,绝不让安徽资本主
义毒液蔓延》
《大众日报》 《不容开历史倒车》
A.“一五”计划期间,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阻力
B.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C.文革时期,“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D.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困难中前行
[解析]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
主义公有制,与材料内容分田单干不符,故 A 项错误;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纠正“左”倾错误,但没有实
行分田单干,故 B 项错误;文革时期在“左”倾错误影响下农村以
人民公社化运动为主,与材料中内容不符,故 C 项错误;十一届三
中全会后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的分田单干,但由于改革初期人们对于
分田单干思想认识不够,导致出现材料现象,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2.从 1957 年到 1978 年,中国农村的一个生产队未能向国家交
售 1 斤粮食,反吃了国家 25 万斤返销粮;1979 年以来的两年半时间
中,这个队却向国家交售了 10 万斤粮食,等于以前全队三年的粮食
总产量。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生产自主权扩大刺激了农业生产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重大作用
C.人民公社化运动激发生产积极性
D.取消农业税极大地减轻农民负担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不难得知,材料这种结果出现的原
因是广大农村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而生产自主权的扩大极
大地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 A 项正确;1992 年中央才明确经
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 B 项错误;
人民公社化运动非但没有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反而是极大的挫伤
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 C 项错误;中国的农业税正式取消于 2006
年 1 月 1 日,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3.下列图片体现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三个阶段。这三次
调整都( )
A.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B.适应了不断变化的具体国情
C.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D.坚持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
[解析] 题干中三幅图分别反映的是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运
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中人民公社化运动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明
显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与中国国情不符,并且严重挫伤了农民的
劳动积极性,导致粮食产量大减,故 A、B、C 三项错误;第一阶段,
实行农业的公有化改造,第二阶段公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第三阶段
依旧保留了集体土地公有制,只是实现了家庭承包,经营权下放,它
们的共同点都实行公有制,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4.有学者在评述 20 世纪一段中国农村制度变革史时说:“在生
产管理上,由‘大兵团作战’转变为‘各自作战’,农村社会实现了
生活单元与生产单元的统一。”该制度变革的核心内容是( )
A.建立人民公社 B.“包产到户”
C.农业生产合作社 D.“耕者有其田”
[解析] 由人民公社的集体经营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个体
经营,此时的一个重要内容即包产到户,故选 B;人民公社在生产管
理上是属于“大兵团作战”,与此题所指不符,A 项错误;农业生产
合作社是三大改造的产物,其并没有实现一种从“大兵团作战”到
“各自作战”的转变,C 项错误;耕者有其田是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
义方面的主张,并未真正的实行,D 项错误。
[答案] B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两
权分离”取得良好效果,近年来又实行“三权分置”,拉开了第三次
土地改革的序幕。“两权分离”中的“两权”是指( )
A.所有权、承包权 B.经营权、承包权
C.自主权、承包权 D.所有权、经营权
[解析] 1978 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
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拥有对
土地的承包权,但是所有权仍然归国家,也就是所有权和承包权分离,
A 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6.下表是《1952~1986 年城市与农村的人均消费》(以时价元
计),由此可推知( )
年份 农村的消费 非农村的消费
1952 62 148
1957 79 205
1965 100 237
1978 132 383
1980 173 468
1982 212 500
1986 352 865
A.新中国的经济一直持续快速发展
B.国家对农村的投资远少于城市
C.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差距不断拉大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显著
[解析] 由图表所示可知,1978 年以前新中国的经济发展较为缓
慢,之后才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故 A 项错误;表中只涉及
了 1952~1986 年城市与农村的人均消费的有关数据,没有涉及国家
对农村和城市的投资,故 B 项错误;据所学可知,城市与农村的经
济发展差距在不断缩小,从表中也无法体现出差距拉大,故 C 项错
误;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1978 年到 1986 年,农村的消费水平明显提高,
这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显著,故 D 项正
确。
[答案] D
7.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安徽芜湖一个体户因雇工经营“傻
子瓜子”而致富,名噪一时,当时很多人主张“动他”(对这个个体
户进行处罚)对此,邓小平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
人心不安,得不偿失。”邓小平这样说是基于( )
A.改革的基本政策是人心所向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已明确
C.雇工经营属于社会主义经济
D.经济体制改革允许私营经济存在
[解析] 材料的主旨是说明个体户私营经济存在的政策不动摇,
不是人心向背的问题,故 A 项错误;1987 年,中共十三大召开,系
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材料中“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
期”不符,故 B 项错误;雇工经营属于具体的生产经营方式,不涉
及经济所有制的性质,故 C 项错误;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傻子瓜子”属于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说明改革允
许私营经济存在,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8.广东省某县曾经先后完成了三件大事,一是县经委对县办工
业企业实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二是撤销五个工业主管局,由县经委
直接领导企业;三是在超计划利润提成奖的基础上,县经委实行财政
任务递增包干和超额分成。这些举措( )
A.减少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B.实现了政企分开
C.改革了国营企业的管理体制
D.改变了企业的所有制形式
[解析] 材料中的措施会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而不是减少
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故 A 项错误;材料并没有实现政企分开,只
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增强企业的活力,故 B 项错误;材料通过改
革国营企业的管理体制,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故 C 项正确;材料
无法改变企业的所有制形式,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9.1960 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
针,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1979 年中央又提出了“调整、改革、
整顿、提高”的方针,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后不久我国国民
经济经历的一次全面调整。与前者相比,后者( )
A.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关系为重点
B.结束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是在“左”倾错误影响下被迫进行的调整
D.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进行的主动调整
[解析] 1979 年的经济调整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政策
的具体安排,是改革开放的具体执行,故选 D;前者是以调整农轻重
的比例关系为重点,A 项错误;当时没有结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
制,B 项错误;1960 年的“八字方针”是在“左”倾错误下的被迫
调整,1979 年已经结束了“左”倾错误,C 项错误。
[答案] D
10.下图为中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图,推动这一结构变化的主
要因素是( )
A.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结构调整
B.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中国的推动
C.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D.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短缺
[解析] 信息技术革命指的是互联网的普及与全球化,与工业品
出口结构没有直接的关联,故 A 项错误;经济全球化虽然在冷战后
获得更快速度的发展,但该外因并不是促成中国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
因素,故 B 项错误;进入 21 世纪,特别是中国在 2001 年加入世贸
组织后,中国的对外开放达到了一个新的层级和高度,这推动中国对
外出口发生结构性变化,故 C 项正确;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中,在经
济高速增长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科技,而科技的普及只会使资源的消耗
下降而非增加,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11.“个体户”是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开始在人们脑海里扎根
的。下面两张图片是个体户经营情景。这反映了中国(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丰富人们生活
D.中国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解析] “个体户”的出现打破了计划体制下的单一公有制,体
现中国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故选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的确立是在 1992 年,初步建立是在 21 世纪初,与“20 世纪 80 年代”
不符,A 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 1984 年,与题意
不符,B 项错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与题意不符,C 项错误。
[答案] D
12.1992 年初,邓小平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
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本质目的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 D.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解析] 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
质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故 A 项正确;改变计划经济是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与题意不符,故 B 项错误;C 项所述是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手段,D 项所述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
向,故 C、D 两项错误。
[答案] A
13.下面是 1970~2010 年中国价格指数总体运行趋势示意图。
图中圈出的两个高峰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
A.借鉴国外成熟经验 B.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
C.对外开放逐步深入 D.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
[解析] 根据材料图表可以看出两个高峰期分别是 1980 年和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1980 年我国改变原来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故选 D。1980 年我国刚刚实行对外开放,因此借鉴国外成熟
经验的说法错误,A 项错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市场经济并未发
挥主体作用,B 项错误;1980 年我国的对外开放刚刚起步,因此逐
步深入的说法错误,C 项错误。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8 年春,上海农村根据中共中央的号召,开始了农
业生产“大跃进”。同年 9 月 21 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
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上海农村建立了第一个人民公社,即上海
县七一人民公社。到 9 月 30 日,郊区 10 个县全面实现人民公社化,
共建立 103 个人民公社,几乎所有农户都参加,平均每个人民公社达
8000 多户……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上海农业志》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大包干,大
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三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
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
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
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
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邓小平
文选》第二卷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哪一次调整?这种调整给
当时我国的社会经济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什么能
促进农业的发展?
(3)材料三中邓小平对当时农村经济改革形势分析的基本着眼点
是什么?
[解析] (1)由材料一中“上海农村建立了第一个人民公社”可
知当时实行了人民公社制度,但是其违背了客观规律,导致我国农村
生产力长期发展滞后。(2)此问主要结合所学知识来做答。(3)依据材
料三中“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
造条件”可以得出邓小平的分析始终着眼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 (1)1958 年实行人民公社制度。后果:违背客观规律,
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破坏生产力,导致我国农村生产力
长期发展滞后。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克服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使农民获
得生产和分配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发展。
(3)要始终着眼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民币的发展经历了几次调整,其票面图案随着时代的变
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二套人民币 1953 年开始印制,1955 年 3 月
发行。如图是第二套人民币的部分票券和相关内容介绍。
分票中的贰分和伍分正面图案为飞机和轮船,角
票中的贰角和伍角正面图案为火车和水电站,伍
圆和拾圆正面图案分别为身着不同民族服装的
群众和工农像。背面均以国徽和汉、蒙、维、藏
四种民族文字行名和面值为主题。
印钞纸全部从苏联进口,纸面的防伪水印图案也
是从苏联做好后运回。叁圆、伍圆和拾圆由国内
设计,委托苏联代印。
概括指出材料所蕴含的三点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
释。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飞机和轮船”“火车和水电站”可以
看出我国建国初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及工业建设取得的成就;根据材料
“身着不同民族服装的群众和工农像”可以看出建国初期我国实现
了人民当家作主;根据材料“以国徽和汉、蒙、维、藏四种民族文字
行名”可以看出建国初期民族团结;根据材料“印钞纸全部从苏联进
口,纸面的防伪水印图案也是从苏联做好后运回。叁圆、伍圆和拾圆
由国内设计,委托苏联代印”可以看出建国初期苏联对我国的援助。
进行历史阐释要根据时代背景,在材料反映的信息和所学知识之间建
立联系,并进行合理的解释。
[答案] 历史信息:人民当家作主、民族大团结、优先发展重工
业及工业建设取得成就、苏联援助。
历史阐释:
示例:①新中国建立后,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实现了人民当家
作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②1953
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工业建设取
得成就;③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实行了“一
边倒”的外交政策,建立了中苏友好关系。
相关文档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江2021-08-264页
- 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12021-08-2615页
- 2019-2020学年历史高中人教版必修12021-08-265页
- 2019-2020历史新航标导学人教必修2021-08-267页
- 云南省玉溪市普通高中2021届高三上2021-08-268页
- 2019版历史人教版必修2训练:第二单2021-08-266页
-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2021-08-264页
-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2021-08-269页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021-08-2615页
-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021-08-26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