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5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单元评估五(第五单元)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2018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
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下列马克思关注工人阶级
解放的事件,按照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B )
①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②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成立宣
言》
③支持和帮助巴黎公社革命 ④创办《新莱茵报》
A.①③④② B.①④②③
C.④②①③ D.④③②①
解析:①是 1846 年,②是 1864 年,③是 1871 年,④是 1848
年,故其顺序为①④②③。故选 B 项。
2.“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
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
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
来的魔鬼了。”《共产党宣言》的这一段文字主要蕴含了( A )
A.社会发展学说 B.阶级斗争学说
C.资产阶级革命说 D.无产阶级专政说
解析:材料肯定了资产阶级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但同时指出了资
本主义统治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马克思从生产力发展
角度论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A 正确。B、C、D 均
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
3.恩格斯说:“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
我们面前这本那样,对于劳动者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
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
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这本书”是( D )
A.《共产党宣言》 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资本论》
解析:《资本论》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揭露了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揭示出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
的剩余价值,符合题中“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故 D 项正确;《共产
党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
规律,故 A 错误;《人权宣言》阐述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思想,故
B 错误;《拿破仑法典》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确立了资本主义
国家的立法规范,与题意无关,故 C 项错误。
4.马克思曾这样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
在任何部门内发展……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
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材料反映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时代( C )
A.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B.启蒙运动传播了民主思想
C.生产方式束缚人的全面发展
D.福利制度建立并逐渐完善
解析:“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
……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
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表明马克思认为资
本主义时代生产方式束缚人的全面发展,故 C 正确;A、B、D 材料
未体现,排除。
5.1892 年,波兰文版《共产党宣言》序言:“根据《宣言》用
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状况,
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这反映岀《共产
党宣言》( A )
A.其传播与工业革命之间有紧密联系
B.是超越时间和地域的永恒真理
C.其发表标志着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D.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解析:“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
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
展的程度”表明《共产党宣言》的传播与工业革命之间有紧密联系,
故 A 正确;B、C、D 材料未体现,排除。
6.《共产党宣言》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
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这一论
断( A )
A.是对唯物史观的集中表述
B.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提供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依据
D.揭示出当时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解析:“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
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表明这一论断是对唯物史
观的集中表述,故 A 正确;B、C、D 材料未体现,排除。
7.《共产党宣言》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
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
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 B )
①阐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
③强调了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的正义性
④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
志,从材料中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可以
看出其阐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①正确。揭示了资本主义
必然崩溃的秘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②。强调了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的
正义性材料也没有体现,排除③。从材料中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可以看出是描
述未来社会的理想状态,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④正确。
故选 B。
8.“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马克思、恩格
斯在 19 世纪中期写下了这句名言。从此,工人运动开创了一个新纪
元。这里“新”的含义是( A )
A.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格局
C.工人阶级开始争取政治权利
D.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时机已成熟
解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工
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故 A 正确;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格局,揭开了人类历史发
展的新纪元,排除 B;19 世纪初的三大工人运动表明工人阶级开始
争取政治权利,登上了历史舞台,排除 C;该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正
处于上升时期,推翻资产阶级的条件尚未具备,排除 D。
9.如图所示是英国历史学家莫尔顿的《人民的英国史》的目录
节选,这部著作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方法运用到英国历史
的研究。关于英国革命,作者的观点应该是( A )
……
第三章 封建的英国
第四章 封建主义的衰落
第五章 中世纪的结束
第六章 新君主政治与资产阶级
第七章 英国革命的由来
第八章 英国革命
一 长期议会:各阶级与党派
二 内战
……
A.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最根本的动因
B.启蒙运动为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C.法国大革命具有直接的激励作用
D.农民是推动革命成功的主要力量
解析:“英国革命”“长期议会”“内战”表明资本主义的发展
是最根本的动因,故 A 正确;B、C、D 材料未体现,排除。
10.《共产党宣言》提出:“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
富增长得还要快。”“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
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
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以上言论( B )
A.促进了早期工人运动兴起
B.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C.属于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潮
D.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解析:“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
快”“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
命的阶级”“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
才能达到”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故 B 正确;A、C、D 材料
未体现,排除。
11.《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敬和
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他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
成了他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这反映出《共产党宣言》( D )
A.将消灭剥削制度作为核心思想
B.认为文人雅士成为剥削的对象
C.强调雇佣关系是顺应世界潮流
D.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解析:“变成了他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
的剥削制度,说明《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已有透彻的
分析,故 D 正确;A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 是对材料表象的
理解,排除;材料无法体现雇佣关系与世界发展潮流之间的关系,故
C 错误。
12.1872~1893 年,马克思、恩格斯先后为《共产党宣言》在
各国出版撰写了 7 篇序言,每篇序言都是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
国情,对宣言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和修改。这表明马克思和
恩格斯( C )
A.关注历史,尊重传统 B.自我革新,关注个人发展
C.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D.关注劳工,理论实践结合
解析:“每篇序言都是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对宣言
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和修改”表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实事求
是,与时俱进,故 C 正确;A、B、D 材料未体现,排除。
13.对十月革命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是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
B.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C.第一次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D.为各国无产阶级作出了榜样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
试,故 C 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A、B、D 三项说法均正确,不符
合题意。
14.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
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
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
所说的“革命”是指( C )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根据题干中“革命”的信息,可排除 B、D 两项;革命后建立的政府
不是由被压迫的群众建立的苏维埃组织,排除 A 项。正确答案为 C
项。
15.“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任何一个国家也
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使得俄国革命比
其他国家先爆发。”材料主要说明( D )
A.沙皇腐朽统治是十月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
B.政治经济状况落后使得俄国社会矛盾尖锐
C.俄国国内矛盾错综复杂促使革命迅速发展
D.一战加剧俄国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的爆发
解析:材料中的“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激
化了俄国各种社会矛盾,从而加速了革命的爆发,故 D 项正确;十
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二月革命已经推翻了沙皇
腐朽统治,故 A 项错误;B 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强调
战争对俄国革命的影响,C 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16.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
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下列各项可以印证“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某种意义上催生了现代化的新路”观点的是( C )
A.1914 年,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
欧洲熄灭。”
B.一战爆发后,一位德国官员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
死的联盟体系,它们是战争的祸根。”
C.列宁成功实践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理论
D.威尔逊的《战争咨文》:“我们很高兴为世界的最终和平和
各民族的解放而战。”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某种意义上催生了现代化的新路”指
的是一战激化了俄国十月革命,即“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
故 C 正确;A、B、D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7.“同志们,我们布尔什维克的同志们,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
经不复存在了!我们一直所说的一定要进行的那一次工农革命,实现
了!”列宁所说的“那一次工农革命,实现了!”指的是( C )
A.巴黎公社建立 B.二月革命的成功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五四运动初步胜利
解析:根据材料“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不复存在了”可知,列
宁说的“那一次工农革命”指的是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故 C 项正确;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
伟大尝试,故 A 项排除;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
产阶级临时政府,故 B 项排除;五四运动初步胜利表现在罢免了三
个卖国贼的职务,没有在和约上签字,释放了被捕的学生,是中国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 D 项排除。
18.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 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
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这次“政局变
动”使俄国( B )
A.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B.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
面
C.解决了民众的温饱问题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家
解析:“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指的是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
时政府并存的局面,故 B 正确;A、C、D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9.十月革命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高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
地位,开始承认工会的地位和工会活动的合法化,并禁止雇用童工,
取缔血汗工厂;左翼政治力量快速发展,甚至上台执政并推行某些带
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政策。这些改变说明( D )
A.西方国家借鉴苏俄实行改革
B.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威胁
C.工人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十月革命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解析:依据材料“开始承认工会的地位和工会活动的合法化,并
禁止雇用童工,取缔血汗工厂”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推动
了人类文明发展,D 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国家从俄国革命中
吸取教训,故 A 错误;材料未体现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威胁,故 B
错误;工人阶级仍是被统治阶级,地位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故 C
错误。
20.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取得了成功,但
1927 年中国共产党却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开辟了“工
农武装割据”的道路。这体现了( B )
A.农民阶级成为革命领导力量
B.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C.毛泽东的党内领导地位确立
D.中国共产党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解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取得了成功,
但 1927 年中国共产党却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开辟了
‘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故
B 正确;A、C、D 材料未体现,排除。
21.《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
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
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
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
命”是指( C )
A.进行二月革命 B.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C.发动十月革命 D.巩固苏维埃政权
解析:题干体现的是列宁“在四月份”“号召立即进行二次革
命”,据此可知这是指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要把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即发动十月革命,故 C 正确;A、B、
D 材料未体现,排除。
22.有俄罗斯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由于国家必须实现社会
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现代化’要求决定的。在城市和乡村、在
‘上层’和‘下层’正日益尖锐的矛盾就是这种要求的反映。”对这
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B )
A.退出国际战争成为社会各界普遍要求
B.十月革命是俄国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C.苏俄社会主义工业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D.沙皇专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社会发展
解析:依据材料“(十月)革命是由于国家必须实现社会经济、文
化、政治发展的‘现代化’要求决定的”可以看出十月革命是俄国现
代化的必然要求,故 B 项正确。A 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材料
涉及的是十月革命,不涉及苏俄社会主义工业化,故 C 项错误。材
料涉及的是十月革命,D 项是二月革命的原因,故排除。
23.1917 年 3 月,“彼得格勒自发的示威游行转变为士兵起义,
……布尔什维克无力影响革命自发性蓬勃展开的过程”。判断这次
“革命”性质的主要依据是( A )
A.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B.领导者是布尔什维克党
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权 D.出现两个政权并存
解析:1917 年 3 月彼得格勒自发的士兵起义指的是二月革命,
这次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故 A 正确;B、C、D 材料未
体现,排除。
24.“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
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
实行统治的时代。”列宁的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发表于( D )
A.二月革命中 B.宣讲“四月提纲”时
C.七月流血事件中 D.十月革命胜利后
解析:从材料中的“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
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可以看出,这是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建立的社
会主义国家政权的表现。故选 D。
25.虽然十月革命的主观动机是“引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但
其客观结果却是为东方落后国家的“非资本主义现代化”提供了一
个范例。此处对十月革命客观结果的分析符合( A )
A.现代化史观 B.革命史观
C.阶级史观 D.全球史观
解析:根据材料“为东方落后国家的‘非资本主义现代化’提供
了一个范例”可知,材料是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评价了十月革命的结
果和影响,认为十月革命开辟了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故 A
项符合题意。革命史观和阶级史观主要是从革命、阶级斗争的角度评
价的,与材料主旨不符,故 B、C 项错误。全球史观强调人类社会的
发展是联系的,不符合材料“非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主旨,故 D 项
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26 题 14 分,第 27 题 22 分,
第 28 题 14 分,共 50 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俄国史学界的争论:苏联解体前后,一些持右翼观点的研
究者宣扬,十月革命是以列宁为首的一小撮职业革命家,利用当时俄
国的混乱局势发动的“政变”,“不仅是俄国历史上,而且也是人类
历史上最大的悲剧”。左翼学者提出,十月革命并非偶然发生的,不
仅对俄国而且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学者亚
历山大·舒宾专门著书,详尽分析了俄国 1917 年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
命的发展历程,阐明十月革命发生的必然性,把这场革命称为“伟大
的俄罗斯革命”。
社会舆论:围绕十月革命评价问题,俄罗斯社会舆论调查研究中
心展开调查,该调查一直持续到 21 世纪前十年。调查结果如下。
——摘编自《辩证地历史地看待列宁和十月革命》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俄国发展的相关史实加以论
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14 分)
答案:观点:俄罗斯历史研究领域、社会舆论对十月革命的评价
越来越客观、公正。
论述:苏联解体前,由戈尔巴乔夫等人发起的对斯大林、列宁等
苏共领导人的批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苏共领导人的形象被严重丑
化,苏共和苏联的历史被歪曲,社会思想混乱,国家局势动荡,民族
分离主义猖獗,最终苏共垮台,苏联解体。苏联解体后,社会舆论越
来越肯定十月革命“开创了俄国历史新纪元”“推动了社会经济发
展”,这说明在俄罗斯史学研究者的努力下,俄罗斯史学逐渐回到尊
重史实、倡导爱国主义、捍卫国家利益的轨道上来;而经历了国家解
体、经济衰退、生活困窘的民众,也开始怀念国家的强大、人民生活
安定的苏联时代。所以十月革命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得到了
越来越多的史学研究者和俄罗斯群众的认可。
解析:由“俄国史学界的争论”内容和“社会舆论”评价的走向
可得出:史学界和社会舆论对十月革命的评价从歪曲、否定到逐渐肯
定。结合相关史实从政府导向、史学研究者的努力等方面进行论述。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 年俄罗斯的革命,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
心理变动的显兆。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
……Bolshevism 的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
的新精神的胜利!
——李大钊《Bolshevism 的胜利》(1918 年)
材料二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的反思和探索的复杂性在于:尽管
中共反思探索中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错误……由于中共总结、反思了大
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放手在农村搞土地革命,抓住了中国革命的根
本问题,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同时,采取了坚决的武装斗争方式,
组织、扩大了革命的军队,与国民党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对抗,适合了
当时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和中国国情,从而很快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
局面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中俄保持密切的高层交往,体现了两国关系的高水平和
特殊性,也凸显了两国关系在各自外交议程中的优先地位。在双方共
同努力下,两国关系的政治优势正在不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合作成
果。双方相互坚定支持对方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定支持对
方维护自身安全和发展权益,树立了大国、邻国关系典范。双方要巩
固传统友谊,加强全面协作,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再攀高
峰,更好惠及两国人民。
——摘自《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记录》
(1)材料一中的“Bolshevism 的胜利”指的是什么事件?怎样理
解该事件是“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在
探索革命道路中出现的严重错误。并概括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
在大革命失败后积极探索出的道路及含义。(6 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影响当前中俄关系的因素。综合上述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俄关系发展带给你的启示。(10 分)
答案:(1)事件:十月革命的胜利。
理解:冲破世界帝国主义阵线,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工人运动从理论变成了现实,开辟人类历史新纪
元;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
代;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
力量(开辟民族解放运动新时代)。
(2)错误:仍然坚持“城市中心论”。
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含义:在共产
党的正确领导下,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坚持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
根据地的建设相结合,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最后占领城市,夺取全
国革命的胜利。
(3)因素:密切的高层交往;外交议程中的优先地位;坚定支持
对方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支持对方维护自身安全和发展权
益;传统友谊。
启示:两国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新型战略合作
伙伴关系的形成;只有坚持合作共赢才能推动两国关系朝着更好的方
向发展;国家利益是影响中俄关系的根本因素;国际格局的变化是影
响中俄关系的重要因素;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异同在特定条件下影
响中俄关系。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可知,事件是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二小问,结合十月革命的意义回答即可。
(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可知,错误是仍然坚持“城市中心论”。
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知,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第三小问,结合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的内涵回答即可。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俄保持密切的高层交往,体现了
两国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也凸显了两国关系在各自外交议程中的
优先地位”“双方相互坚定支持对方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
定支持对方维护自身安全和发展权益,树立了大国、邻国关系典范。
双方要巩固传统友谊,加强全面协作,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
系再攀高峰,更好惠及两国人民”等信息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属于
开放性试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启示是两国相互学习、相互
借鉴、取长补短,推动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只有坚持合作
共赢才能推动两国关系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国家利益是影响中俄关
系的根本因素;国际格局的变化是影响中俄关系的重要因素;意识形
态和社会制度的异同在特定条件下影响中俄关系。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体系,如圣西门、傅
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
展的最初阶段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们虽然曾经看出阶级的
对立……但是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在列宁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俄国曾经出现过许多共产主
义小组。其中,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女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
了一封信,在信中她问道:马克思提出的与大工业、工人阶级紧密联
系的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
欧洲发达国家实现。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
材料三 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
悟的无产阶级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
发达国家开始,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
——[美]曼弗雷德·马伊
材料四 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
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
制度。接着,他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江泽民
(1)根据材料一,分析圣西门等人与马克思、恩格斯认识上的异
同。(2 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马克思与列宁的主张有什么不同?结
合所学知识,简析列宁革命主张的主要依据。(4 分)
(3)根据材料四,分析中国革命与十月革命相比有什么不同特
点?简析其原因。(4 分)
(4)谈谈你对中俄两国选择不同革命道路的认识。(4 分)
答案:(1)同:都看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异:马克
思、恩格斯看到了圣西门等没有认识到的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
(2)不同: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发达的资本主义
国家进行,列宁认为落后国家也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依据: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一战加剧了社会矛
盾;俄国革命拥有一个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等。
(3)不同特点:俄国革命以城市为中心,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
城市”的道路。原因:①中国大城市敌人力量强大,而广大农村敌人
力量薄弱;②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在农村能够积聚和发展革命力
量;③俄国是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工人阶级力量强大;中国无产阶级
力量薄弱。
(4)认识: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国情和革命实践相
结合,才能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解析:(1)本小问的异同,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相同点
是都看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不同点是马克思、恩格斯看
到了圣西门等没有认识到的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
(2)第一小问的不同,对比材料二、三可知,马克思认为社会主
义革命应该首先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列宁认为落后国家也能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第二小问的依据,结合十月革命的背景回答即可。
(3)第一小问的不同特点,依据材料四,结合俄国十月革命的特
点可知,俄国革命以城市为中心,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
路。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俄国和近代中国的国情分析即可。
(4)本小问属于开放性试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只有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国情和革命实践相结合,才能找到正确的
革命道路,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相关文档
- 2019-2020学年历史高中人教版必修12021-08-265页
- 2019-2020历史新航标导学人教必修2021-08-267页
- 云南省玉溪市普通高中2021届高三上2021-08-268页
- 2019版历史人教版必修2训练:第二单2021-08-266页
-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2021-08-264页
-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2021-08-269页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021-08-2615页
-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021-08-2612页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练2021-08-264页
- 2019-2020学年历史高中人教版必修32021-08-2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