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50 KB
- 2021-08-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3 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一、基础巩固
1.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下图所示的带“贝”的文
字。这说明( )
A.贝用于占卜 B.贝用于祭祀
C.贝是装饰品 D.贝是货币
解析:“买”“贮”“贷”“宝”这些古代带“贝”的文字,其含义都与商品贸易有关。因此,我们可
以推断,贝在当时就是货币。
答案:D
2.唐人王建诗云:“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
A.唐代实行坊市制
B.唐代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夜市
C.唐代茶叶商品化,政府征收茶税
D.宋代出现了夜市,王建的诗不符合史实
答案:B
3.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
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宋代( )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宋代都城很多地方都出售凉食和出租铺席宅舍,这充分说明了宋代
城市的商业功能进一步增强。
答案:D
4.古代中国城市在宋代以前以政治军事职能为主,宋代以后,城市的经济职能大大增强,出
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的政策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区域位置的影响
D.坊市界限的打破
解析:宋代以来,我国商品经济发展较快,这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城市职能的变化。故选
B 项。
答案:B
5.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
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的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解析:本题考查明成祖迁都北京。明成祖迁都北京使得国家的政治中心逐渐转移到北京,
这使得经济发达的南方要为北方的政治中心提供物资支持,因此在客观上促进了南北的
贸易繁荣,故 B 项正确。明代的国家统一早在朱元璋时期已经完成,A 项不符合史实;区
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区域性商帮的形成,故 C 项错误;明成祖迁都北京后,我
国的经济文化格局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其重心仍然在南方,故 D 项错误。
答案:B
6.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下图场景的是( )
《清明上河图》中的街市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千灯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十里余。”
解析:《清明上河图》创作于北宋,其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的商业繁盛景象。西汉时期设
九市,市坊之间有严格界限,至宋代,市坊界限已被打破,故排除 A 项;草市是指乡村和城郊
集市,故排除 B 项;题干没有反映夜市,排除 C 项。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选 D 项。
答案:D
7.“厚往薄来”“倍偿其价”“宣扬国威”“友好交往”,与这四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古代中国历史
现象是( )
A.朝贡贸易 B.民间贸易
C.对外开放 D.闭关锁国
解析: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不以商业为目的,主要是官方交往,宣扬大国实力,故选 A 项。
答案:A
8.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
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 )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明朝的海上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解析:郑和出访海外,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
的联系。
答案:C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
所。 ——《周易·系辞》
材料二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材料三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
绝……盖都人公私荣干,夜深方归也。
——《东京梦华录》
(1)据材料一,指出商业出现的时间。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商业活动的什么特点?
(3)材料三与前两则材料相比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1)原始社会末期。
(2)商业活动的时间有所增加,统一管理,但是仍有严格的时间和地点限制。
(3)变化: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被取消,繁荣程度提高,不再受官府监视。原因:宋代商
品经济发达;政府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政策;农业和手工业的繁荣是基础。
二、能力提升
1.北魏时期出现了“舟车所通,足迹所履,莫不商贩”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
A.小农经济解体
B.商品交易活跃
C.人口大量流亡
D.重农政策被废除
解析:材料中“莫不商贩”说明商品交易活跃,小农经济解体出现在鸦片战争后,A 项错误,C
项与题意无关,D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选 B 项。
答案:B
★2.唐以来十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只有十来座,宋代发展到四十多座,洛阳、扬州、杭
州、广州、鄂州、成都等都是当时繁华的大都市。这是由于( )
A.宋朝人口迅速增长 B.宋朝统一全国
C.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D.小农经济的发展
解析:宋代并未实现大一统;小农经济的发展不能直接促进城市的繁荣,因此,B、D 两项
错误。A 项表述错误,宋代人口相对于唐代人口并未迅速增长。由此可知答案为 C 项。
答案:C
★3.19 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霍芬首次将中国与希腊、罗马的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
路”。现在也有学者根据研究试图将这条交通路线称为“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
路”和“佛教之路”等。这些从根本上说明在古代丝绸之路上( )
A.交通十分发达
B.商业贸易繁荣
C.各种文明相互交流
D.中国丝绸出口地位不断下降
解析:“丝绸之路”“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等称呼反映出这条路线上交通十分
发达、商业贸易繁荣,也说明这条路线成为东西方经济交流的通道;“佛教之路”的称呼反
映出这条路线成为东西方宗教文化交流的通道,故 A、B 两项说法不够全面,C 项正确;丝
绸一直是古代中国出口的重要商品,D 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答案:C
4.有学者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
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在 1800 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按照这一观
点,18 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 )
A.长安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解析:18 世纪末,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因此,正确答案为
D 项。
答案:D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
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
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材料二 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 20 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
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
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
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
——范文澜《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呈现了哪些新特点。
参考答案:(1)由政府设置于城中特定位置;与居民区分开;经营位置、交易时间有限制;政
府重视对市场的管理。
(2)打破了坊市界限;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3)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商业市镇兴起;白银成为当时普遍流通的货币,货币经济占主
要地位;区域性商人群体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相关文档
- 广东省珠海市2020届高三2月复习检2021-08-3115页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江2021-08-314页
- 2017-2018学年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2021-08-317页
- 湖南省株洲市2019届高三教学质量统2021-08-319页
- 山东省淄博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2021-08-3114页
-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2021-08-3110页
- 【历史】山东省淄博市2019-2020学2021-08-3113页
- 【历史】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四中2021-08-3117页
- 2019秋 金版学案 历史·必修3(人教2021-08-3118页
- 【历史】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1-08-3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