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1 MB
  • 2021-09-11 发布

2020版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1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1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1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习目标] 1.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作用。2.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之间的关系。3.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1.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太阳辐射。‎ ‎2.大气受热过程的三个环节:‎ ‎(1)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 ‎(2)太阳辐射到达地表。‎ ‎(3)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的同时,再把热量传给大气。‎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三种削弱作用:‎ 代号 削弱作用 成因或特性 ‎①‎ 反射作用 大气中的云层和较大的尘埃对可见光的作用 ‎②‎ 散射作用 大气中的空气分子或细小尘埃对可见光的作用 ‎③‎ 吸收作用 具有选择性:臭氧强烈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 11‎ ‎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能量来源: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即大气主要是吸收A地面辐射而增温。‎ ‎(2)保温原理:大气辐射大部分以B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热量返还地面,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 ‎5.影响:‎ ‎(1)降低白天近地面的气温,提高夜间温度,减小气温日较差。‎ ‎(2)为生命活动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 判断 ‎1.大气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地面。( × )‎ ‎2.三种辐射按波长排列: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 )‎ ‎3.夜晚大气逆辐射比白天强。( × )‎ 探究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 ‎2016年1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白皮书指出,到2017年年底,我国将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实现区域软着陆及采样返回,全面实现月球探测工程“三步走”战略目标。‎ 但民间热议的“月球移民”难度依然较大。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白天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 ℃‎;夜晚温度可降到-‎183 ℃‎。‎ 11‎ ‎(1)请在下图中合适的位置标注太阳辐射、吸收(大气对太阳)、反射(大气对太阳)、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2)月球上的气温变化为什么会如此剧烈?‎ ‎(3)地球、月球与太阳的距离相当,为什么地球上的气温比较稳定?‎ ‎(4)运用“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塔里木盆地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答案 (1)‎ ‎(2)月球上没有大气层,不能对昼夜温度进行调节。‎ ‎(3)地球上有大气层,白天,大气层削弱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温度上升缓慢;夜晚,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使地面温度下降缓慢。‎ ‎(4)塔里木盆地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故昼夜温差大。‎ ‎1.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 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解如下:‎ 11‎ ‎2.大气的受热过程在生活中的应用 现象 原因 晴朗天空呈蔚蓝色 晴天时,太阳光中的蓝、紫色光易被散射 阴沉天空呈灰白色 阴天时,云层厚,大部分太阳光被反射 日出前、日落后天空明亮 大气的散射作用改变了太阳光的方向 白天多云时的气温比白天晴天时低 多云时,云层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夜晚多云时的气温比夜晚晴天时高 夜晚多云时,大气逆辐射强,地面散失热量少 秋冬季节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弱,热量散失多,地面气温低,易出现霜冻、大雾等现象 青藏高原光照强但气温低 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小,但保温作用也弱 利用烟雾防霜冻 烟雾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 ‎(2018·辽宁葫芦岛高一检测)读下图,完成1~2题。‎ ‎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2.与晴天相比,阴天(  )‎ A.白天④强,夜晚③弱,昼夜温差大 B.白天④弱,夜晚③强,昼夜温差小 C.白天④弱,夜晚③弱,昼夜温差大 D.白天④强,夜晚③强,昼夜温差小 答案 1.B 2.B 解析 第1题,地面主要吸收太阳辐射增温,近地面大气主要吸收地面辐射增温。第2题,晴天时,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④强,气温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③弱,对地面保温效果差,气温较低,所以晴天时昼夜温差大;反之,阴天时昼夜温差小。‎ 11‎ 黎明和黄昏,若天气晴朗,太阳即将升起或刚刚落到地平线下0°~6°的这段时间,天空依然明亮,蓝色的天空穹顶与西方地平线之间会浮现出金色至红色的光泽,气象学上称为“曙暮光”,该段时间是风光摄影师最为钟情的黄金时段。下图为“黎明与黄昏时段太阳高度示意图”。完成1~2题。‎ ‎1.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曙暮光”意味着瑰丽绚烂而又转瞬即逝的美图题材,需要抓住黎明或黄昏短短的(  )‎ A.12分钟 B.15分钟 C.24分钟 D.30分钟 ‎2.黎明和黄昏天空依然明亮主要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有(  )‎ A.反射作用 B.散射作用 C.吸收作用 D.折射作用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知,“曙暮光”发生的时间段是太阳即将升起或刚刚落到地平线下0°~6°的这段时间,地球平均每4分钟自转1°,所以摄影爱好者需要抓住黎明或黄昏短短的24分钟,所以C正确。第2题,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主要是通过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来实现的;黎明和黄昏天空依然明亮主要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有散射作用,反射作用的方向是指向宇宙空间的,大气对太阳辐射无折射作用。‎ ‎(2017·河北唐山月考)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和②较小 B.②和③较小 C.③和④较小 D.③和⑤较小 ‎4.与青藏高原小麦产量高、质量好有关的是(  )‎ A.①小②大 B.①大③小 C.③小⑦大 D.④大⑥小 11‎ 答案 3.D 4.B 解析 第3题,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较少,⑤小,大气逆辐射较弱,③小,故青藏高原气温比四川盆地低。第4题,青藏高原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①大,说明光照强烈,白天气温高,大气逆辐射弱,③小,夜晚气温低,气温日较差大,故青藏高原小麦产量高、质量好。‎ ‎5.当地时间‎2017年1月6日,哥斯达黎加的图里亚尔瓦火山喷发,火山灰形成巨大的“蘑菇云”进入大气层,形成火山灰云。结合“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火山喷发形成的“蘑菇云”,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该作用对应图中箭头________和________。‎ ‎(2)“蘑菇云”增强了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该作用对应图中箭头________。‎ ‎(3)从理论上讲,“蘑菇云”会使当地白天地面温度不至于__________,晚上温度不至于____________,昼夜温差会变____________。‎ 答案 (1)① ② (2)③ (3)过高 过低 小 解析 第(1)题,读图判断①表示大气反射作用,②表示吸收作用,③表示大气逆辐射,④表示地面辐射。“蘑菇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反射作用和吸收作用,即①和②。第(2)题,由上题分析知,表示大气逆辐射的箭头为③。第(3)题,理论上,“蘑菇云”白天对太阳辐射有反射和吸收作用,使地面温度不至于过高,夜晚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使晚上气温不至于过低,当地昼夜温差会变小。‎ ‎(2018·湖北武汉十校联考)每年冬天,浙江省农业厅专家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支招。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施:①覆盖防寒(寒潮来前,用网纱等覆盖茶树蓬面,以保护茶树。如图1);②熏烟驱霜(晚霜来前,气温降至‎2 ℃‎左右时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如图2)。读图,完成1~2题。‎ ‎ ‎ 11‎ ‎1.图1中的网纱在冬季主要能够(  )‎ A.防太阳暴晒 B.阻隔霜冻直接接触叶面 C.防病虫害 D.防洪、防涝 ‎2.图2中的熏烟能够减轻霜冻,是因为烟雾能够(  )‎ A.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B.使水汽含量增加,太阳辐射增强 C.使地面温度增加,地面辐射增强 D.使大气温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题,覆盖防寒,即阻断寒潮、霜冻直接接触茶树叶面。第2题,熏烟能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从而起到保温作用。‎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表示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 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 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 答案 3.B 4.B 解析 第3题,根据大气受热过程相关知识可知,图中①②③④依次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物质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较强,而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较少,因此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即图中的②。第4题,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来自地面的地面辐射吸收很少,因此,气温低。‎ ‎(2018·黑龙江高一期中)温室大棚是目前进行蔬菜反季节种植的主要技术手段。回答5~6题。‎ ‎5.温室大棚中CO2增加,可提高蔬菜生长速度,原因是(  )‎ A.CO2能防止病虫害发生 11‎ B.CO2的保温作用可提高夜间温度 C.CO2可提高土壤的肥力 D.CO2是蔬菜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 ‎6.在夏季,菜农有时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其目的是(  )‎ A.增加大气逆辐射,降低棚内温度 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D.增加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答案 5.B 6.C 解析 第5题,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能够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将地面损失的热量返还地面,起到保温的作用,故选B。第6题,夏季太阳辐射强烈,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可削弱太阳辐射,避免大棚内温度过高,减少作物水分蒸腾,故选C。‎ 下图为“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不同区域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示区域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深秋或寒冬的夜间,丁地常常出现霜冻,主要原因是(  )‎ A.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B.大气保温作用弱 C.夜晚大气逆辐射强 D.地面辐射弱,大气辐射强 答案 7.B 8.B 解析 第7题,海洋较陆地昼夜温差小,阴天较晴天昼夜温差小。第8题,丁地与甲、乙、丙相比较,海拔高,大气保温作用弱,温度低,故在深秋或寒冬常出现霜冻。‎ 读下表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9~10题。‎ 部分城市某日天气预报表 城市 天气现象(白天/夜间)‎ 最高温/最低温 北京 ‎28 ℃‎‎/‎‎18 ℃‎ 上海 ‎25 ℃‎‎/‎‎19 ℃‎ 哈尔滨 ‎24 ℃‎‎/‎‎11 ℃‎ 西宁 ‎22 ℃‎‎/‎‎3 ℃‎ 11‎ ‎9.该日昼夜温差最小的城市是上海,图中能反映其原因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据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该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2时 B.上海该日的降水可能是受台风影响所致 C.哈尔滨该日的大雾天气可能是冬季气温降低所致 D.该日北京的最高气温比西宁高是因为距海近 答案 9.D 10.B 解析 第9题,昼夜温差小说明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第10题,一天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而不是正午12时,A错;该日哈尔滨最低气温为‎11 ℃‎,不可能为冬季,C错;距海越近,受海洋影响越大,最高气温应该较低,D错误;从气温可以判断此时上海为夏秋季,可能受台风影响,产生降水。‎ 下图为“成都和拉萨某时段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与成都相比,拉萨(  )‎ A.白天大气辐射强 B.夜晚大气逆辐射强 C.白天太阳辐射强 D.夜晚地面辐射强 ‎12.成都和拉萨气温日较差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是两地(  )‎ A.纬度差异较大 B.经度差异较大 C.地面状况不同 D.人类活动的差异 答案 11.C 12.C 11‎ 解析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多阴雨云雾天气,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夜间则大气逆辐射强,昼夜温差小。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夜间大气逆辐射弱,昼夜温差大。两地日较差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地形不同。‎ ‎13.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绘制了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并说明理由。‎ ‎(2)下图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________图,其原因是什么?‎ ‎(3)利用所学原理分析新疆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答案 (1)B 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比晴天时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气温比晴天时高。‎ ‎(2)C 晴朗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再加上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故昼夜温差最大。‎ ‎(3)新疆多晴朗的天气,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解析 第(1)题,阴天时,白天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比晴天低;夜晚水汽含量大,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比晴天高。第(2)题,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晚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气温低。再加上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故昼夜温差大。第(3)题,新疆多晴朗天气,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 ‎14.为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发挥土地生产优势,我国许多地区发展了冬暖式温室大棚,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丰富了我国冬季城乡居民的蔬菜供应。‎ ‎(1)建温室主要是改善农作物生长的________条件,实现这一目的的原理是__________。‎ 11‎ ‎(2)依照菜农的经验,每天下午都要在棚内洒水,以保证蔬菜安全过夜,试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 ‎(3)A、B两位置的蔬菜,长势较好的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什么?口感较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什么?‎ ‎(4)分析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影响。‎ 答案 (1)热量 大气保温效应 ‎(2)棚内洒水可以吸收地面辐射与大气辐射,储存更多的热量。‎ ‎(3)B处 B处保温效果好,热量充沛,蔬菜生长状况好。 A处 A处处在门口位置,温差较大,蔬菜储存糖分多,口感好。‎ ‎(4)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 解析 第(1)题,温室大棚根据大气保温效应原理建造而成,能够改善冬季农作物热量不足的问题。第(2)题,水汽可以吸收地面与大气长波辐射,储存更多热量。第(3)题,A、B两处位置不同,导致热量、温差都存在差异。B处热量较充沛,蔬菜长势较好。A处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产生的糖分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糖分较少,集聚在蔬菜内的糖分多,口感好。第(4)题,大棚技术改变了冬季的光、热、水资源条件,充分利用了气候资源。‎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