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1.00 KB
- 2021-09-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年秋期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月考试
理 科 综 合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糖体是合成和分泌促胰液素的场所
B. 细胞间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C. 线粒体是将葡萄糖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的场所
D.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答案】B
【解析】促胰液素由小肠黏膜分泌,在小肠黏膜细胞的核糖体中合成,A错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运到全身各处,再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二是通过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进行信息交流,三是相邻两个细胞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由通道进入另一细胞从而实现信息交流,可见,细胞间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B正确;葡萄糖氧化分解为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丙酮酸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发生在线粒体中,C错误;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的场所,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D错误。
2. 有关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保存酶时,应选择该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来保存
B. 在ATP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T代表三个高能磷酸键
C. 酶的合成需要ATP,ATP的合成需要酶
D. 检验蛋白酶的催化作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反应物是否完全分解
【答案】C
【解析】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复,因此保存酶时,应选择低温条件,A错误;在ATP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T代表三个磷酸基团,B错误;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蛋白质和RNA的合成均需要ATP提供能量,ATP的合成需要相应酶的催化,C正确;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无论蛋白酶催化的反应物是否完全分解,用双缩脲试剂检验都会呈现紫色,D错误。
3.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催化的专一性时,不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 11 -
B. 孟德尔做了多组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通过F2的性状分离比均接近3:1加以验证其假设
C.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需要50~65摄氏度水浴加热
D. 验证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时,对实验小鼠应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答案】B
【解析】淀粉遇碘液变蓝,用碘液只能检测淀粉是否被水解,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水解,因此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催化的专一性时,不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A正确;孟德尔做了多组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F2的性状分离比均接近3:1,通过设计测交实验加以验证其假设,B错误;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在水浴加热(50~650C)的条件下会生成砖红色沉淀,C正确;欲验证胰岛素有降低血糖作用,应先注射胰岛素溶液,观察小鼠的活动状况,当小鼠出现相关的症状后,为了确定该症状的出现是由血糖降低引起的,还需注射葡萄糖溶液,观察小鼠的活动是否恢复正常,D正确。
4. 现有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体内的一个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时期)和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体内的一个细胞b(处于减数分裂时期),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细胞b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则二者的染色单体数目相同
B. 若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b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二者的色盲基因数目可能相同
C. 若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b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则二者的染色体数目不同
D. 若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b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则二者的核DNA分子数目不同
【答案】B
【解析】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含有2个色盲基因,而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含有2个或0个色盲基因,A正确;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含有92条染色单体,而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含46条染色单体,B错误;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而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含有2个染色体组,C错误;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DNA数目为92个,而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DNA数目也为92个,D错误。
- 11 -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以及区别,理清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才能准确判断各选项。
5. 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的侵害,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B. T细胞和B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并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
C. 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
D. 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主要与B细胞数量下降有关
【答案】A
【解析】胃黏膜参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的组成,可抵御致病微生物的侵害,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A正确;T细胞和B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B错误;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C错误;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主要与T细胞数量下降有关,D错误。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理清非特异性免疫的内涵及其结构基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并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 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群落的垂直结构可提高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B. 群落的物种组成随季节、气候的变化可出现差异
C. 群落的演替速度与方向可受外来物种入侵的影响
D. 群落中所有生物含有的全部基因可构成一个基因库
【答案】D
.........
二、非选择题
7. 某实验小组利用新鲜的绿叶为材料,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 11 -
(1)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A、B是滤纸条上的标记,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层析液最先所处的位置是_____(填“A”或“B”)处。
(2)在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过程中,偶然发现某植株缺失第Ⅲ条色素带。
①第Ⅲ色素带应该为_____色,它的缺失会导致植物对_____光的吸收能力明显减弱。
②该实验小组为了研究缺失第Ⅲ色素带的植株(甲)和正常的植株(乙)光合作用速率的差异,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测定了两植株的C02吸收速率,结果如表所示:
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更适合在强光下生活的是植株_____(填“甲”或“乙”.当光照强度为10klx时,植株甲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植株乙;当光照强度为30klx时,植株甲积累的葡萄糖的量约为_____mg•m﹣2•h﹣1。
【答案】 (1). 纸层析法 (2). A (3). 黄 (4). 蓝紫 (5). 乙 (6). 小于 (7). 4.9
【解析】分析纸层析结果:Ⅰ、Ⅱ、Ⅲ、Ⅳ依次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它们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大小刚好与它们在滤纸条上的排列顺序相反,即叶绿素b最小,叶黄素最大。
(1)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常用的实验方法是纸层析法。A、B是滤纸条上的标记,根据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离原理:划线处的不同色素分子需要溶解在扩散到滤纸条上的层析液之后,因扩散速度不同而分离,所以层析液应从划线的左边开始扩散经过划线处,色素分子则溶解、扩散、分离,所以层析液最先经过的位置是A处。
(2)①根据前面的分析,第Ⅲ条色素带代表叶黄素,所以缺失第Ⅲ条色素带的植株不能合成叶黄素。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所以该植株对蓝紫光的吸收能力减弱。
②表中测得的是缺失第Ⅲ条色素带的植株(甲)和正常的植株(乙)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测定了两植株的CO2吸收速率,即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其中光照强度为0时,植株吸收的CO2
- 11 -
速率代表植物的呼吸速率。当光照强度逐渐增大,发现植株乙的净光合速率增大更明显,说明植株乙更适合在强光下生长。当光照强度为15klx时,植株甲的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3.0+3.6=6.6 mg.m-2.h-1;植株乙的光合作用速率=3.6+4.6=8.2 mg.m-2.h-1;显然植株甲的光合作用速率小于植株乙。当光照强度为30klx时,植株甲吸收的CO2的速率为7.2 mg.m-2.h-1,根据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6CO2→1C6H12O6,列式计算积累的葡萄糖的量约为180×7.2÷6×44=4.9mg.m-2.h-1。
【点睛】本题关键要对表格中CO2吸收速率代表的含义要清楚,它是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等于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8.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如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发病与治疗机理,请回答相关问题.
(1)寒冷刺激时__________分泌增多,说明它具有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的功能.此实例说明人的体温调节方式为_______调节。
(2)下丘脑和垂体功能衰退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_____调节,体温调节的枢纽是_____。
(3)从图中可看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机体产生抗体A,该抗体能与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与____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从而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从免疫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____病。
(4)从图中可看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以通过抑制细胞X分泌_______及细胞Y的_______过程来减少抗体A的产生。
(5)和浆细胞相比,图中细胞W不仅能增殖分化而且还能_______。
【答案】 (1). 甲状腺激素 (2). 神经﹣体液 (3). 分级 (4). 下丘脑 (5). 促甲状腺 (6). 自身免疫 (7). 淋巴因子 (8). 增殖分化 (9). 保留对抗原的记忆(或识别抗原)
- 11 -
【解析】试题分析:以题意中“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及弥漫性甲状腺肿的发病与治疗机理”为解题的切入点,梳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体液免疫的过程、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点,从题图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分析作答。
(1)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细胞代谢,具有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的功能,从而增加产热。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此实例说明人的体温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2)分析图示可知: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来调控垂体的活动,再由垂体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来控制甲状腺的活动,因此下丘脑和垂体功能衰退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体温调节的枢纽是下丘脑。
(3)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机体产生的抗体A能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同的生理作用,从而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这是一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过强所致的自身免疫病。
(4)细胞X、Y、Z分别为T细胞、B细胞、浆细胞。分析图示可知:物质C可以通过抑制细胞X分泌淋巴因子及细胞Y的增殖、分化过程来减少抗体A的产生。
(5)图中细胞W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相比,图中细胞W不仅能增殖分化而且还能保留对抗原的记忆(或识别抗原)。
9. 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
现有五个纯种果蝇品系,其中品系1为野生型(长翅、红眼、正常身、灰身),品系2~5都是由野生型品系突变而来,且突变品系各有一个性状为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纯合。如上表表示各隐性性状及其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1)品系3中的雄果蝇(若只考虑翅型和眼色)的基因型是_____,其白眼基因可能来自亲本的__(雌/雄)果蝇;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HHHXa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2)若要做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下列组合中不可以选择做亲本的是__。
A.2和3 B.2和4 C.3和4 D.2和5
不选择以上做亲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HHXaY (2). 雌 (3). HXa、Y、Y (4). D (5). 2和5相关等位基因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 11 -
【解析】试题分析:以题意为切入点:即1号果蝇品系为野生型(显性纯合子),2~5果蝇品系均只有一个性状为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纯合,再结合表格信息显示的性状、基因和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准确定位果蝇1-5号品系的基因型。在此基础上,围绕减数分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相关知识,对各问题情境进行解答。
(1)依题意和分析表格信息可知:突变品系各有一个性状为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纯合。若只考虑翅型和眼色,因长翅基因(H)位于第Ⅱ染色体上,白眼基因(a)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品系3中雄果蝇的基因型是HHXaY。它的白眼基因(a)来自亲本的雌果蝇。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HHXaY)减数分裂时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HHHXa的精子,说明两条第Ⅱ染色体(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分别为HHHHXaXa和YY;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有一条第Ⅱ染色体经过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未分离,因此形成的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HXa、Y、Y。
(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传宗接代中的传递规律。分析表中信息可知:品系2和3中控制翅型和眼色的两对等位基因、2和4中控制翅型和身体形态的两对等位基因、3和4中控制眼色和身体形态的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均可用做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A、B、C错误;品系2和5中控制翅型和体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均位于第Ⅱ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不能用做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D正确。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对(2)的解答。错因是没有把握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并非所有的非等位基因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自由组合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下图甲中基因a、b);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乙中基因A、C)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10. 科学家对一个以槭树、山毛榉和桦树为主要树种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如图.请回答问题.
- 11 -
(1)调查槭树这些树种种的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而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槭树、山毛榉和桦树等树种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2)这个温带森林中,每年每平方米大约有6.28×105 J/(cm2•a)的有机残屑来不及被各种分解者所分解,推测影响分解者分解效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
(3)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输出.这个森林生态系统中,能量由生产者流到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保留小数点后2位).据图中的能量值分析,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中,_____的呼吸作用是能量流动的主要渠道。
(4)太阳能的不断输入是推动该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实现的基础。
(5)少量动物的迁入和迁出,不会使森林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能力。
【答案】 (1). 样方法 (2). 标志重捕法 (3). 竞争 (4). 温度 (5). 大于 (6). 0.85 (7). 分解者 (8). 物质循环 (9). 能量流动 (10). 信息传递 (11). 自我调节
【解析】试题分析:梳理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过程及其稳定性等相关知识,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以明确图中各数字所示的能量数值的含义,据此结合题意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1)调查槭树等植物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槭树、山毛榉和桦树等树种之间因争夺阳光等资源而存在竞争关系。
(2)在温带森林中,每年每平方米大约有6.28×105 J/(cm2•a)的有机残屑来不及被各种分解者所分解,说明分解者的分解能力是有限的,影响分解者分解效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
(3)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2.31×107J/(cm2.a),由于有5.01×106J/(cm2
- 11 -
.a)用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因此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大于输出。已知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2.3×107J/(cm2.a),输入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3.27×105-1.31×105=1.96×105 J/(cm2.a),所以传递效率约为(1.96×105)÷(2.3×107)≈0.85%。据图中的能量值分析,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是能量流动的主要渠道。
(4)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太阳能的不断输入是推动该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这三大功能实现的基础。
(5)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所以少量动物的迁入和迁出、出生或死亡都不会使森林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
【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3)的解答,正确理顺某营养级获取能量的过程及该能量的去向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流程图如下:
能量的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而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11. 如图为我市环保部门对流经我市落脚河中段水域大肠杆菌进行检测的操作和配方图.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甲中滤膜的孔径应_____(填“大于”或“小于”)大肠杆菌,该计数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
(2)配制图乙中的基础培养基时,除了水分和琼脂以外,还应加入_____、_____.待各成分都熔化后,调整pH和灭菌,待冷却至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_____。大肠杆菌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生长呈黑色菌落,从功能上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培养基。
(3)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样液中的大肠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
(4)要检测样液中的大肠杆菌含量,取1ml河水样本,加入9ml无菌水,充分混匀后,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平板法分别接入0.1ml样液,在37℃的培养箱中放置48小时,5个平板上的黑色菌落数分别为51、50、49.据此可得出1ml河水样本中活菌数约为_______个。
【答案】 (1). 小于 (2). 滤膜法 (3). 无机盐 (4). 氮源 (5). 倒平板 (6). 鉴别 (7). 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8). 5×103(或5000)
【解析】试题分析:熟记并理解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的相关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从题图中提取信息并结合题意作答。
(1)图甲操作的目的是用滤膜过滤待测水样,以获得大肠杆菌,因此滤膜的孔径应小于大肠杆菌,该计数方法的名称是滤膜法。
(2)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图乙中的乳糖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据此可知:在配制图乙中的基础培养基时,除了水分、无机盐和琼脂以外,还应加入氮源。为了避免杂菌污染,倒平板时,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操作。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菌落呈现黑色,从功能上划分,该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
(3) 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样液中的大肠杆菌的操作时,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4) 由题意可知:将10倍的稀释液分别涂布到5个平板上培养,每个平板均接种了0.1mL样液,在37℃的培养箱中放置48小时,5个平板上的黑色菌落数分别为5、51、50、49、102。统计菌落数目时,应将菌落数明显最少和最大的舍弃,所以0.1mL稀释液中平均有(51+50+49)÷3=50个活菌,每毫升稀释液中活菌的数目为50÷0.1=500,则1ml河水样本中活菌数为500×10=5000=5×103个。
12. 绞股蓝叶片对TMV (烟草花叶病毒)具有抗感染能力,原因是其细胞中含有抗TMV 基因,可以合成一种抗TMV蛋白.烟草是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双子叶植物,由于TMV的感染会导致大幅度减产.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TMV的烟草,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理论上,基因组文库含有该生物的_____基因。
(2)科学家从绞股蓝细胞中提取抗TMV 基因转录的RNA,然后合成目的基因.图中①过程表示_____,获得的目的基因必须在两侧添加____和_____。
- 11 -
(3)④过程将重组Ti 质粒导入烟草体细胞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
(4)由图分析,在过程③构建的重组Ti 质粒上应该含有的标记基因是_____基因。
(5)过程⑥可采取________的方法来检测植株是否合成了抗TMV 蛋白.在个体水平的鉴定过程中,可通过________的方法来确定植株是否具有抗性。
【答案】 (1). 全部 (2). 反(逆)转录 (3). 启动子 (4). 终止子 (5). 农杆菌转化法 (6). 卡那霉素抗性 (7). 抗原﹣抗体杂交 (8). 接种烟草花叶病毒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基因工程的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熟记并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并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问题情境,从题图和题意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1)基因组文库包含了一种生物的全部基因。
(3)④过程将重组Ti 质粒导入烟草体细胞的常用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4)由图示信息“在含有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可知,在过程③构建的重组Ti 质粒上应该含有的标记基因是卡那霉素抗性基因。
(5)检测抗TMV 基因是否合成了抗TMV 蛋白,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在个体水平的鉴定过程中,可通过接种烟草花叶病毒的方法来确定植株是否具有抗性。
- 11 -
相关文档
-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3:细胞的2021-09-248页
-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8:遗传的2021-09-245页
-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3:组织培2021-09-247页
- 高中生物(人教版)同步习题:2-1细胞中2021-09-244页
- 2018-2019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中生2021-09-2412页
- 2020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一节生命活动2021-09-243页
- 高中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222021-09-249页
- 2020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2021-09-2412页
- 高中生物必修二2019暑假复习提升配2021-09-246页
- 2020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2021-09-2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