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6.00 KB
  • 2021-09-26 发布

河南省2020届高三6月质量检测巩固卷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2019~2020 学年高三 6 月质量检测巩固卷 理科综合 一、选择题: 1.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质网膜直接与高尔基体膜核膜细胞膜相连 B. 植物细胞之间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的运输 C. 线粒体内膜上附着有大量的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 D. 细胞的核膜主要是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的双层膜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物膜系统的功能: (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 (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 (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详解】A、内质网膜直接与核膜、细胞膜相连,与高尔基体膜通过囊泡相联系,A 错误; B、植物细胞之间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的运输,B 正确; C、线粒体内膜上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含有大量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C 正确; D、细胞的核膜属于生物膜,是由脂质、蛋白质等构成的双层膜,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 D 正确。 故选 A。 2. 一种名为 JMJD6 的基因在最具侵袭性的肿瘤细胞增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若用药物 Q 抑制 JMJD6 基因表达,发现相应的肿瘤大小缩小了 80%。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JMJD6 基因表达产物可作为肿瘤标志物 B. 药物 Q 可能促进凋亡蛋白基因表达量增多 C. 癌细胞的侵袭性与其膜上糖蛋白减少有关 D. JMJD6 基因突变后其(A+G)/(T+C)的值也改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 2 - 根据题意“若用药物 Q 抑制 JMJD6 基因表达,发现相应的肿瘤大小缩小了 80%”,说明 JMJD6 基因表达与癌细胞有关。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无限增殖,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使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 【详解】A、根据题意,JMJD6 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或表达量少,因此其表达产物可以作 为肿瘤标志物,A 正确; B、抑制 JMJD6 基因的表达能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相应的凋亡蛋白增多,B 正确; C、癌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细胞间黏着性下降,细胞易扩散、转移,C 正确; D、JMJD6 基因发生突变后,仍然存在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故其(A+G)/(T+C)的值仍为 1, D 错误。 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的能力。 3. 2019 年 8 月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与人类相比,鱼的后代之间的记忆以 “DNA 甲基化”的形式保存着,而人类几乎完全被抹去了这一点。下列关于 DNA 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 构成人类和鱼类 DNA的基本骨架不同 B. 人类和鱼类的 DNA 中碱基数=磷酸数=核糖数 C. 人类和鱼类的 DNA 不同与碱基对数量和排序有关 D. 人类 DNA 甲基化被抹去,说明人类的记忆不会遗传 【答案】C 【解析】 【分析】 DNA 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脱氧核苷酸链,DNA 分子一般是由 2 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 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 且遵循 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 分子中脱氧核苷酸(对)或碱基(对) 的排列顺序蕴含着遗传信息。 【详解】A、DNA 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不同生物中,构成 DNA 的基本骨架都是一样的, 都是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A 错误; B、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因此每个 DNA - 3 - 分子中,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B 错误; C、不同生物 DNA 不同的原因与碱基数量、碱基的排列顺序有关,C 正确; D、人类 DNA 甲基化被抹去,并不能说明人类的记忆不能遗传给后代,可能通过其他方式将一 代人的记忆传递给下一代,D 错误。 故选 C。 4. 如图是某高等动物体内某细胞的分裂图像,A、a,B、b 表示两对等位基因。据图判断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 该细胞 1 条染色体上同时出现 A、a 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 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核 DNA 数可能是 1∶2 D. 该细胞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 AB∶Ab∶aB∶ab=1∶1∶1∶1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中细胞着丝点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所以是初级卵母细胞,在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 Aa 基因,而其同源染色体上是 AA 基因,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 【详解】A、题图细胞中着丝点没有分裂,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A 正确; B、图中显示,1 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分别是 A、a,而其同源染色体的两条 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都是 A,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基因突变,B 正确; C、细胞产生的第一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因着丝点未分裂,染色体数∶核 DNA 数=1∶2,C 正确; D、由图可知,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其最后形成的配子基因型只有一种,即 AB,D 错误。 故选 D。 - 4 - 5. C48/80 是一种可激活吞噬细胞的聚合物。为了研究 C48/80 对小鼠注射不同浓度 H7N9 疫苗 免疫效果的影响,某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血清抗体水平和小鼠存活率为一 个月后再次注射 H7N9 疫苗检测得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 疫苗剂量(µg) 是否添加 C48/80 血清抗体水平 小鼠存活率(%) 1 1.5 添加 13 100 2 1.5 未添加 11.3 100 3 0.15 添加 11.3 87.5 4 0.15 未添加 9.67 50 5 0 添加 6.0 0 A. 实验小鼠只要健康性别一致、具有一定的数量即可 B. 注射 H7N9 疫苗剂量越大产生的抗体越多存活率也越高 C. 第 5 组抗体水平低是因为该组小鼠产生抗体的浆细胞数量少 D. 2 和 3 组比较说明,添加 C48/80 不能提高抗体水平和存活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 实验目的是研究 C48/80 对小鼠注射不同浓度 H7N9 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所以实验自变量是 是否添加了 C48/80 和不同浓度的 H7N9,因变量是小鼠的免疫效果,以抗体浓度和小鼠存活率 作为指标;5 组没有注射 H7N9 疫苗。 【详解】A、对实验小鼠的要求是生长状况一致,身体健康、体重相当、生长期相同、性别一 致,并有一定的数量,A 错误; B、在一定范围内,注射的疫苗剂量越大,抗体越多,超过 1.5μg 后,产生的抗体量不能判 断,B 错误; C、第 5 组抗体水平低是因为该组没有注射疫苗,为初次免疫,产生抗体的浆细胞数量少,C 正确; - 5 - D、1 组和 2 组,3 组和 4 组比较,C48/80 的添加可增加抗体水平,第 2 组和第 3 组实验有两 个变量,不能进行比较,D 错误。 故选 C。 6. 在研究生长素向光性和生理作用中,科学家将若干长势相同的燕麦幼苗的顶端放在不含生 长素的琼脂块上,用单侧光照射,然后将琼脂块 a、b、c、d 分别放置在去顶的幼苗顶上,测 量由此造成的弯曲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上述实验可说明幼苗尖端在光下产生的生长素对去顶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B. 将实验 a 和 b 与暗处相似实验比较,结果能表明生长素的产生与光照是否有关 C. 实验 d 表明幼苗弯曲是生长素发生转移,不是背光侧和向光侧产生生长素的速度不同 D. 实验 a 和 c 表明在光照下生长素从向光处转移到背光处,而云母片阻碍生长素的运输 【答案】B 【解析】 【分析】 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单侧光照射,使生长素从向光一侧运输到 了背光一侧,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所以植物 表现出了向光性;因此植物的生长表现出向光性的原因是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的不均匀。 【详解】A、图示四个实验能共同说明生长素对去顶幼苗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不能说明是 幼苗尖端在光下产生的生长素,只有与黑暗中对照实验进行对比才能说明尖端是否能在光下 产生生长素,A 错误; B、将实验 a 和 b 与暗处相似实验比较若弯曲角度都相同,则表明生长素的产生与光照无关, - 6 - 若黑暗处弯曲的角度与光照处不同,则表明生长素的产生与光照有关,B 正确; C、实验 c 和 d 表明,幼苗弯曲是生长素发生转移,而不是背光面和向光面生长素产生的速度 不同,C 错误; D、实验 a 和 c 弯曲结果相同,无法表明生长素从向光处转移到背光处,D 错误。 故选 B。 二、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7. 某科研团队在适宜温度下研究了小麦和高粱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得到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单位:μmol/L)。回答下列问题:(注:CO2 补偿点是指植物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 中的 CO2 浓度;CO2 饱和点是指植物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环境中的最低 CO2 浓度) 小麦 高粱 CO2 补偿点 38 15 CO2 饱和点 50 34 (1)CO2 作为小麦和高粱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在_______(场所)中被利用,参与的反应是 __________(用反应式表示) (2)若大气中 CO2 浓度为 38μmo/L,则小麦植株叶肉细胞中产生的 O2 的去向是________。 (3)更适合在低 CO2 浓度的环境中生长的植物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4)施肥量也会影响小麦和高粱的产量。增施一定量的有机肥可达到增产的目的,从影响光 合速率的外界因素角度考虑,增施有机肥可增产的原因包括: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答案】 (1). 叶绿体基质 (2). C5+CO2 酶 2C3 (3). 进入线粒体(用于细胞 呼吸)释放到环境中 (4). 高粱 (5). 高粱的 CO2 补偿点较小麦低,即高粱在相对较低 的 CO2 浓度下即能正常生长 (6).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可增加农田中 CO2 浓度,提高光合速率 (7).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可增加农田中矿质元素,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 【解析】 【分析】 CO2 补偿点是指植物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 CO2 浓度,由于植物体内的细胞存在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所以在植株的 CO2 补偿点时,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应大于叶肉细胞 - 7 - 的呼吸速率。 【详解】(1)CO2 作为小麦和高粱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被利用,可与 C5 在酶 的催化下固定形成 C3,用反应式表示为: 。 (2)小麦的 CO2 补偿点为 38μmo/L,由于植株中存在不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所以若大气中 CO2 浓度为 38μmo/L,则此时小麦植株叶肉细胞中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产生的 O2 一部分进 入线粒体用于细胞呼吸,另一部分释放到外界环境中。 (3)由于高粱的 CO2 补偿点较小麦低,即高粱在相对较低的 CO2 浓度下即能正常生长,所以更 适合在低 CO2 浓度的环境中生长的植物是高粱。 (4)由于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可增加农田中 CO2 浓度,可提高暗反应速率进而提高光合速率; 另外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可增加农田中矿质元素,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所以增施一定量的有 机肥可达到增产的目的。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和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 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 血糖平衡离不开胰岛素的调节,如图表示胰岛素作用机理的部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在调节血糖方面,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 两点);与胰岛素具有拮抗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使某蛋白质分子磷酸化导致其__________发生变化,活性发生改变; 图示中靶细胞所发生的生理效应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有多种,若某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并不低,其患病原因最 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胰岛素分泌过多或处于饥饿状态下,人体会表现为头晕心慌、四肢无力等低血糖症状,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神经递质、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等 (2).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 8 - (3). 空间结构 (4). 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5). 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受 到破坏,致靶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6). 血糖浓度低,细胞能量供应不足 【解析】 【分析】 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 B 细胞增加分泌胰岛素, 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详解】(1)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因素有血糖含量升高、胰高血糖素增加、神经递 质(乙酰胆碱)的影响。与胰岛素具有拮抗作用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胰高血糖 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升高血糖。肾上腺素也能升高血糖。 而胰岛素是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成葡萄糖,同时还能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 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 (2)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使蛋白质分子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活性发生改变;胰 岛素能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3)若某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并不低,其患病的原因最可能是靶细胞膜上的胰岛 素受体受到破坏,致靶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4)当胰岛素分泌过多或处于饥饿状态下,人体会表现为头晕、心慌、四肢无力等低血糖症 状,是因为血糖浓度低时,细胞能量供应不足。 【点睛】本题结合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图解,考查人体血糖调节相关知 识,要求考生识记人体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具体功能;能分析 题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答题。 9. 某研究人员对某稻田、森林和池塘生态系统的光能利用情况,及每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 呼吸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表(单位:kJ)。回答下列问题: 稻田 森林 池塘 入射太阳能 56.3 102.4 74.2 输入生产者的能量 15.0 34.0 21.3 生产者的呼吸量 5.4 8.5 7.0 (1)三个生态系统中太阳能损失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_生态系统。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能量 流动进行调查研究,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 (2)森林生态系统中输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____kJ,该生态系统中用于生产 者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____________kJ。 (3)在水稻生产上,研究人员采用“养螺灭草”的措施,螺与杂草之间的种间关系为 ____________,螺粪便中的能量来源于第____________营养级,螺粪便中的能量流向 ____________。 (4)如果该池塘受到严重的无机物污染,则会引起藻类大量繁殖现象,从而造成沉水植物和 动物的死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答案】 (1). 稻田 (2). 合理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 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 6.8 (4). 25.5 (5). 捕食 (6). 一 (7). 分 解者 (8). 沉水植物缺乏光照,动物缺乏氧气 【解析】 【分析】 输入生产者的能量÷入射太阳能×100%=光能利用率。输入生产者的能量-生产者的呼吸量=生 产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 详解 】(1 ) 根据 表 格 中数 据 可 知, 稻 田 生态 系 统 中太 阳 能 损耗 率 为 ( 56.3-15 ) ÷56.3×100%≈73.4%,森林生态系统中太阳能损耗率为(102.4-34)÷102.4×100%≈66.8%, 池塘生态系统中太阳能损耗率为(74.2-21.3)÷74.2×100%≈71.3%,所以三个生态系统中 太阳能损失率最高的是稻田生态系统。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调查研究,其意义是 合理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森林生态系统中输入生产者的能量为 34.0kJ,由于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为 10%~20%,所以输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最多为 34.0×20%=6.8kJ,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呼 吸量为 8.5kJ,则用于生产者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 34.0-8.5=25.5kJ。 (3)根据“养螺灭草”,可知螺捕食杂草,二者之间的种间关系为捕食,螺粪便中的能量来 源于第一营养级,螺粪便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 (4)藻类大量繁殖会导致水下的光照强度减弱,沉水植物因缺乏光照而死亡。沉水植物的大 量死亡,使水中溶解氧减少,同时分解者分解大量遗体残骸要消耗氧气,进一步加剧了水中 溶氧量降低,所以动物因缺乏氧气而大量死亡。 【点睛】本题考查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掌握能量流动过程中的相关 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 10. 豚鼠的体色有黑色、灰色和白色,其遗传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 D/d 和 R/r 控制。 - 10 - 当个体中同时含有基因 D 和 R 时,表现为黑色;当个体中不含 D 基因时表现为白色;其他类 型表现为灰色。现有两个纯合品系的亲本杂交,其结果如下表: 亲本组合 F1 类型及比例 灰色雌性×白色雄性 黑色雌性:灰色雄性=1:1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结果表明,等位基因 R/r 位于______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 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1 雌雄个体间交配,F2 的毛色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2 中 r 基因 的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 F2 所有个体自由交配,F3 中白毛纯合子的概率是 ____________。 (3)豚鼠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现有一只白色雄性豚鼠,请利用纯合个体 判断其基因型,写出实验思路及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X (2). 由于纯合灰色雌性和白色雄性杂交,F1 雌性都是黑色,雄性都 是灰色,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联 (3). 黑色:灰色:白色=3:3:2 (4). 2/3 (5). 3/16 (6). 5 (7). 让该白色雄性豚鼠与多只纯合灰色雌鼠交配,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 型及比例。若子代黑色:灰色=1:1,则白色雄性豚鼠的基因型为 ddXRY;若子代全为灰色, 则白色雄性豚鼠的基因型为 ddXrY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豚鼠的体色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 D、d 和 R、r 控制,且两对等位 基因独立遗传,所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个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 D 和 R 时,表现 为黑色;当个体不含有 D 基因时,表现为白色;其它类型表现为灰色。实验中纯合灰色雌性 和白色雄性杂交,子一代雌性都是黑色(D-R-),雄性都是灰色(D-rr),可见性状表现与性 别相关联,且 R/r 基因的出现与生物的性别有关,因此等位基因 D、d 位于常染色体上,R、r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是 DDXrXr×ddXRY,子一代的基因型是 DdXRXr(黑色雌性)、 DdXrY(灰色雄性)。据此答题。 【详解】(1)实验中纯合灰色雌性和白色雄性杂交,子一代雌性都是黑色,雄性都是灰色, 可见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联,且 R/r 基因的出现与生物的性别有关,因此等位基因 R、r 位于 X 染色体上。 - 11 - (2)根据分析可知,由于个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 D 和 R 时,表现为黑色;当个体不含有 D 基 因时,表现为白色;其它类型表现为灰色。子一代的基因型是 DdXRXr(黑色雌性)、DdXrY(灰 色雄性)。那么 F1 雌雄个体间交配,F2 的基因型为(3/4×1/2)D_XR -、1/4dd _ _、(3/4×1/2) D_Xr_,故 F2 的毛色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灰色∶白色=3∶3∶2。只考虑 R、r 基因,F2 的基因 型为 XRXr∶XrXr∶XRY∶XrY=1∶1∶1∶1,所以 r 基因的频率为 4÷6=2/3。若 F2 所有个体自由交 配,单独考虑每对基因,F2 中 DD∶Dd∶dd=1∶2∶1,产生的配子 D∶d=1∶1,自由交配后代出 现 dd 的概率为 1/2×1/2=1/4,单独的考虑 R、r 基因,F2 的基因型为 XRXr∶XrXr∶XRY∶XrY=1∶1∶1∶1,产生的雌配子为 XR∶Xr=1∶3,产生的雄配子 XR∶Xr∶Y=1∶1∶2,自由交配的后代中纯合子的概率为 1/4×1/4+3/4×1/4+1/4×1/2+3/4×1/2=3/4,所以 F3 中白毛纯合子的概率是 1/4×3/4=3/16。 (3)白色豚鼠的基因型为 ddXRXR、ddXRXr、ddXrXr、ddXRY、ddXrY 共 5 种基因型。若利用纯合 个体判断白色雄性豚鼠的基因型,可让该白色雄性豚鼠与多只纯合灰色雌鼠(DDXrXr)交配, 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若白色雄性豚鼠的基因型为 ddXRY,则子代基因型为 DdXRXr、 DdXrY,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灰色=1∶1;若白色雄性豚鼠的基因型为 ddXrY,则子代基因型 为 DdXrXr、DdXrY,全表现为灰色。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以及伴性遗传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能 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基因的位置,以及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实验设计分析能力。 (二)选考题: [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 11. 马奶酒是营养价值很高且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高级活性保健饮料。马奶酒的发酵机理是 乳酸菌和酵母菌进行乳酸发酵及酒精发酵。一般微生物优先利用葡萄糖但是近期,中科院微 生物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白逢彦等人在研究马奶酒酵母时,意外地发现菌株在生 长起始期就能优先利用半乳糖,然后同时利用这两种糖进行生长。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团队在研究中发现,在自然发酵乳制品中酿酒酵母并不能利用奶中的主要碳源半乳 糖,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马奶酒中的“特殊”酵母菌产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 (2)纯化马奶中“特殊”酵母菌的关键步骤是___________,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和 平板划线法。在灼烧接种环之后,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原因是____________。 (3)工业生产上为了能反复利用“特殊”酵母菌,需要将纯化后并经过繁殖培育得到的酵母 菌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制成“凝胶珠”,这是使用____________法来固定酵母细胞。 - 12 - (4)若要长期保存优良的工程酵母菌种,可以将酵母菌液与等量的_____________混匀,置于 -20℃的条件下保存。 【答案】 (1). 酵母菌细胞中不能合成半乳糖酶 (2). 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3). 接种 (4). 稀释涂布平板法 (5). 避免温度过高的接种环把菌种杀死 (6). 包埋 (7). 甘油 【解析】 【分析】 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包埋法是指将细胞包埋在多孔载体的内 部而制成固定化细胞的方法。其中,凝胶包埋法是应用最广泛的细胞固定化方法,它所使用 的载体主要有琼脂、海藻酸钠凝胶、明胶等。 【详解】(1)自然发酵乳制品中酿酒酵母并不能利用奶中的主要碳源半乳糖,直接原因是酵 母菌细胞中不能合成半乳糖酶。突变可产生新性状,所以“特殊”酵母菌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2)纯化马奶中“特殊”酵母菌的关键步骤是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 划线法。在灼烧接种环之后,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以避免温度过高的接种环把菌种杀 死,使接种失败。 (3)将酵母菌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制成“凝胶珠”,属于包埋法固定酵母细胞。 (4)长期保存菌种的方法是甘油管藏法,即将酵母菌液与等量的甘油混匀,置于-20℃的条 件下保存。 【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发酵、菌种的纯化和菌种的保存,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识 记和理解能力。 [生物——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 如图可作为多种现代生物技术的流程模式。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上图表示乳腺生物反应器制作流程,A 代表受精卵,则可代表目的基因与载体上的 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表达载体。该流程不能用体细胞代替 A 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上图表示植物细胞融合技术流程,则 C 经过___________形成 D,D 经过___________ - 13 - 过程形成植株 E。该技术的优势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上图表示利用胚胎工程繁殖试管牛的操作流程则供体母牛体内的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受 到___________(激素名称)的调节,从该过程中获得的胚胎干细胞用___________培养可保 持不分化状态。 【答案】 (1). 乳腺蛋白基因启动子 (2). 目前技术还无法使动物体细胞具备全能性 (培育成完整动物个体) (3). 脱分化 (4). 再分化 (5). 可克服植物远缘杂交不 亲和障碍 (6).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性激素 (7). 饲养层细胞(添加了分化抑制剂 的培养液) 【解析】 【分析】 1、植物的体细胞杂交是将不同植物的细胞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形成杂种细胞,进而利用植物的 组织培养将杂种细胞培育成多倍体的杂种植株;植物体细胞杂交依据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 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将药用蛋白基因和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通过显微注射法倒入哺 乳动物的受精卵中,将受精卵送入母体,使其发育成转基因动物;动物进入泌乳期后,可以 通过分泌乳汁生产所需要的药物,称为乳腺生物反应器。 【详解】(1)乳腺生物反应器制作,需要将乳腺蛋白基因启动子和目的基因连接形成表达载 体,由于目前技术还无法使动物体细胞具备全能性(培育成完整动物个体),所以不能用体细 胞代替受精卵。 (2)若上图表示植物细胞融合技术流程,则 C 杂种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D,愈伤组 织经过在分化形成植株 E;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克服植物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3)体母牛体内的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受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性激素(反馈作用)的调节; 胚胎干细胞用饲养层细胞(添加了分化抑制剂的培养液)培养可保持不分化状态。 【点睛】本题以简单的流程图考查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制作、植物体细胞杂交等知识,需要考 生识记其基本流程结合图形分析解答。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