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 MB
  • 2021-10-11 发布

山东省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四遗传学第十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

  • 5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十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 2 - 2 1 3 4 5 1 .(2019 江苏 ,25)( 多选 ) 下图为某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 , 相关基因用 X B 、 X b 表示。人的 MN 血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 基因型有 3 种 :L M L M (M 型 ) 、 L N L N (N 型 ) 、 L M L N (MN 型 ) 。已知 Ⅰ -1 、 Ⅰ -3 为 M 型 , Ⅰ -2 、 Ⅰ -4 为 N 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Ⅱ -3 的基因型可能为 L M L N X B X B B. Ⅱ -4 的血型可能为 M 型或 MN 型 C. Ⅱ -2 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 1/2 D. Ⅲ -1 携带的 X b 可能来自于 Ⅰ -3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由图可得 , 只看色觉性状 , Ⅱ -1 为色盲患者 , 其基因型为 X b Y, 可得Ⅰ -1 和Ⅰ -2 的基因型分别是 X B Y 和 X B X b , Ⅱ -2 和Ⅱ -3 的基因型为 X B X B 或 X B X b , Ⅱ -2 是红绿色盲携带者的概率是 1/2,C 项正确 ; 只看血型性状 , 由Ⅰ -1 、Ⅰ -3 为 M 型 , Ⅰ -2 、Ⅰ -4 为 N 型 , 可得 , Ⅱ -1 、Ⅱ -2 、Ⅱ -3 和Ⅱ -4 的基因型均为 L M L N , Ⅱ -4 的表现型为 MN 型 ,B 项错误 ; 结合两对性状可得 , Ⅱ -3 的基因型为 L M L N X B X B 或 L M L N X B X b ,A 项正确 ; Ⅰ -3 传到Ⅱ -4 的为 Y 染色体 , 而Ⅱ -4 的为 Y 染色体不会传到Ⅲ -1, 则Ⅲ -1 携带的 X b 不可能来自于Ⅰ -3,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AC - 3 - 2 1 3 4 5 2 .( 2017 全国 Ⅰ 理综 ,6) 果蝇的红眼基因 (R) 对白眼基因 (r) 为显性 , 位于 X 染色体上 ; 长翅基因 (B) 对残翅基因 (b) 为显性 , 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 ,F 1 雄蝇中有 1/8 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 BbX R X r B.F 1 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 3/16 C. 雌、雄亲本产生含 X r 配子的比例相同 D. 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 bX r 的极体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两 亲本均为长翅 , 后代出现残翅 , 则长翅均为杂合子 (Bb),F 1 中残翅果蝇占 1/4 。已知 F 1 雄果蝇中有 1/8 为白眼残翅 , 则 F 1 雄果蝇中白眼果蝇占 1/2 。由此可知亲本与眼色有关的基因型为 X R X r 、 X r Y 。故亲本的基因型为 BbX R X r 、 BbX r Y,A 项正确。 F 1 中出现长翅的概率为 3/4, 出现雄果蝇的概率为 1/2, 则 F 1 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 3/4×1/2=3/8,B 项错误。由亲本的基因型可知 , 雌雄亲本产生含 X r 的配子的比例都是 1/2,C 项正确。白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bbX r X r , 产生的卵细胞和第二极体的基因型都是 bX r ,D 项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4 - 2 1 3 4 5 3 .( 2019 全国 Ⅲ 理综 ,32) 玉米是一种二倍体异花传粉作物 , 可作为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玉米子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 , 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 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 , 杂合子通常表现的性状是       。   (2) 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饱满的玉米子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子粒 , 若要用这两种玉米子粒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 , 写出两种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 解读 本题利用自然条件下的一些饱满的玉米子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子粒 , 主要考查分离定律的验证。该题突破传统的命题思路 , 需要考生首先判断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 然后再利用遗传定律、自交、测交等相关知识写出研究思路和预期结果。本题重视对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考查 , 体现出鲜明的学科特色。 - 5 - 2 1 3 4 5 答案 (1) 显性性状 (2) 思路及预期结果 ① 两种玉米分别自交 , 若某些玉米自交后 , 子代出现 3 ∶ 1 的性状分离比 , 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② 两种玉米分别自交 , 在子代中选择两种纯合子进行杂交 ,F 1 自交 , 得到 F 2 , 若 F 2 中出现 3 ∶ 1 的性状分离比 , 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③ 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 , 如果 F 1 都表现一种性状 , 则用 F 1 自交 , 得到 F 2 , 若 F 2 中出现 3 ∶ 1 的性状分离比 , 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④ 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 , 如果 F 1 表现两种性状 , 且表现为 1 ∶ 1 的性状分离比 , 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 6 - 2 1 3 4 5 解析 (1) 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 , 杂合子表现出来的性状通常是显性性状。 (2) 验证分离定律可用自交或测交的方法。自交法 : 若某种玉米自交后代出现 3 ∶ 1 的性状分离比 , 则可验证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 ; 若玉米都为纯合子 , 则先需要让其杂交获得子代 , 再让子代自交 , 若获得 3 ∶ 1 的性状分离比 , 则可验证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测交法 : 让具有相对性状的玉米进行杂交 , 若子代出现 1 ∶ 1 的性状分离比 , 则可验证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 ; 若玉米都为纯合子 , 则先需要让其杂交获得子代 , 再进行测交 , 若获得 1 ∶ 1 的性状分离比 , 则可验证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 - 7 - 2 1 3 4 5 4 .( 2018 全国 Ⅰ 理综 ,32) 果蝇体细胞有 4 对染色体 , 其中 2 、 3 、 4 号为常染色体。已知控制长翅 / 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 2 号染色体上 , 控制灰体 / 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 3 号染色体上。某小组用一只无眼灰体长翅雌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蝇杂交 , 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 8 - 2 1 3 4 5 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杂交结果 ,      ( 填 “ 能 ” 或 “ 不能 ”) 判断控制果蝇有眼 / 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 X 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 / 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 根据上述亲本杂交组合和杂交结果判断 , 显性性状是      , 判断依据是 ①          。   (2) 若控制有眼 / 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 请用上表中杂交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的显隐性 ( 要求 : 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 ) 。 (3) 若控制有眼 / 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 4 号染色体上 , 用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果蝇杂交 ,F 1 相互交配后 ,F 2 中雌雄均有     种表现型 , 其中黑檀体长翅无眼所占比例为 3/64 时 , 则说明无眼性状为      ( 填 “ 显性 ” 或 “ 隐性 ”) 。   - 9 - 2 1 3 4 5 答案 : (1) 不能 无眼  只有 当无眼为显性时 , 子代雌雄个体中才都会出现有眼与无眼性状的分离  (2) 杂交组合 : 无眼 × 无眼 预期结果 : 若子代中无眼 ∶ 有眼 =3 ∶ 1, 则无眼为显性性状 ; 若子代全部为无眼 , 则无眼为隐性性状。 (3)8  隐性 解读 本题通过分析判断果蝇杂交实验结果和设计杂交实验方案 , 考查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规律 , 以及利用所学概念和遗传规律分析具体问题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 10 - 2 1 3 4 5 解析 : 假设 控制灰体 / 黑檀体、长翅 / 残翅和有眼 / 无眼的基因分别用 A/a 、 B/b 和 C/c 表示。 (1) 关于有眼和无眼的性状 , 有眼和无眼在雌雄个体中均占一半 , 所以无法判断 C 和 c 的位置。如果该对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 则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X C X c , 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X c Y, 才会出现表格中的数据 , 据此可判断无眼为显性性状。 (2) 如果 C/c 位于常染色体上 , 则可以利用表格中子代有眼或无眼的雌雄个体杂交 , 如果后代中只有一种表现型 , 则选择的杂交亲本的性状为隐性 , 如果出现性状分离 , 则选择的杂交亲本的性状为显性。 (3) 如果 C/c 位于 4 号染色体上 , 则与 A/a 和 B/b 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 三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 , 长翅和灰体为显性 , 则灰体长翅有眼个体与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杂交得 F 1 基因型是 AaBbCc,F 1 相互交配 ,F 2 的表现型种类 =2 3 =8( 种 ) 。因为黑檀体为隐性 , 长翅为显性 , 所以只有无眼为隐性时才会出现题中的比例 , 即 1/4×3/4×1/4=3/64 。 - 11 - 2 1 3 4 5 5 .( 2018 全国 Ⅱ 理综 ,32) 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 , 豁眼雌禽产蛋能力强。已知这种家禽的性别决定方式与鸡相同 , 豁眼性状由 Z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a 控制 , 且在 W 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 回答下列问题。 (1) 用纯合体正常眼雄禽与豁眼雌禽杂交 , 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          ; 理论上 ,F 1 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               ,F 2 雌禽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为      。   (2) 为了给饲养场提供产蛋能力强的该种家禽 , 请确定一个合适的杂交组合 , 使其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 , 雄禽均为正常眼。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 , 要求标明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 。 - 12 - 2 1 3 4 5 (3) 假设 M/m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m 基因纯合时可使部分应表现为豁眼的个体表现为正常眼 , 而 MM 和 Mm 对个体眼的表现型无影响。以此推测 , 在考虑 M/m 基因的情况下 , 若两只表现型均为正常眼的亲本交配 , 其子代中出现豁眼雄禽 , 则亲本雌禽的基因型为          , 子代中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包括   。   答案 : (1)Z A Z A 、 Z a W   Z A W 、 Z A Z a , 雌雄均为正常眼  1/2   (2) 杂交组合 : 豁眼雄禽 (Z a Z a )× 正常眼雌禽 (Z A W)  预期结果 : 子代雌禽为豁眼 (Z a W), 雄禽为正常眼 (Z A Z a )   (3)mmZ a W   MmZ a Z a ,mmZ a Z a - 13 - 2 1 3 4 5 解析 : 据 题意 , 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 , 正常眼对豁眼显性 , 其遗传方式与性别相关联 , 属于伴性遗传。家禽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ZW 型 , 豁眼性状由 Z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a 控制 , 正常眼性状由 Z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A 控制 , 在 W 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 (1) 雄禽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是 ZZ, 纯合体正常眼雄禽的基因型是 Z A Z A , 雌禽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是 ZW, 豁眼雌禽的基因型是 Z a W, 纯合体正常眼雄禽与豁眼雌禽杂交 (Z A Z A ×Z a W→Z A W+Z A Z a ), 理论上 ,F 1 个体的基因型是 Z A W 和 Z A Z a ,F 1 个体均为正常眼。 F 1 中的雌禽和雄禽交配 ,F 2 中雌禽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Z A W ∶ Z a W=1 ∶ 1,F 2 雌禽中豁眼所占比例为 1/2 。 - 14 - 2 1 3 4 5 (2) 豁眼雌禽产蛋能力强 , 基因型为 Z a W, 正常眼雄禽的基因型为 Z A Z A 和 Z A Z a , 豁眼雄禽的基因型是 Z a Z a 。使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 , 雄禽均为正常眼的杂交组合为 :Z a Z a ×Z A W→Z A Z a +Z a W, 预期结果见答案。 (3) 由题意可知 , 位于常染色体上的 m 基因纯合时 , 影响雌禽 Z 染色体上 a 基因的表达 , 而 MM 和 Mm 对个体眼的表现型无影响。若两只表现型均为正常眼的亲本交配 , 子代既有正常眼雄禽 , 又有豁眼雄禽 , 所以正常眼雌禽亲本的基因型是 mmZ a W, 正常眼雄禽的基因型为 MmZ A Z a , 子代中豁眼雄禽的基因型是 MmZ a Z a 和 mmZ a Z a 。 - 15 - 网络梳理 —— 填一填 高考必背 —— 记一记 易混易错 —— 判一判 A. 假说 — 演绎法   B. 同源染色体分离   C.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E. 摩尔根   F. 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   G.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H. 产前诊断   - 16 - 网络梳理 —— 填一填 高考必背 —— 记一记 易混易错 —— 判一判 1 .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 .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核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 3 . 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隔代交叉遗传、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的特点 , 典型病例为红绿色盲、血友病。 4 . 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具有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连续遗传、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的特点 , 典型病例为抗维生素 D 佝偻病。 - 17 - 网络梳理 —— 填一填 高考必背 —— 记一记 易混易错 —— 判一判 1 . 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 , 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 , 发现了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 ( √   ) 2 . 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 F 1 的基因型。 ( ×   ) 3 . 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 ,F 1 产生的基因型为 YR 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 YR 的精子的数量之比为 1 ∶ 1 。 ( ×   ) 4 . 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 , 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   ) 5 .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 所以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 ( ×   ) 6 . 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 也存在于体细胞中。 ( √   ) - 18 - 网络梳理 —— 填一填 高考必背 —— 记一记 易混易错 —— 判一判 7 . 含 X 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 , 含 Y 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 ×   ) 8 . 一个家族仅一个人出现的疾病不是遗传病 ; 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   ×   ) 9 . 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自交 , 后代出现 3 ∶ 1 的比例 , 则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一定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   ) 10 . 一对等位基因 (Aa) 如果位于 X 、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 则这对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中的表现与性别无关。 (   ×   ) - 19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热考题点必练 题点 1   分离定律及其应用   1 .(2019 安徽安庆期末 ) 镶嵌显性是我国遗传学家谈家桢在 1946 年研究异色瓢虫斑纹遗传特征时发现的一种遗传现象 , 即双亲的性状在 F 1 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表现出来 , 形成镶嵌图式 , 如图是异色瓢虫两种纯合子杂交实验的结果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20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A. 瓢虫鞘翅斑纹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B.F 2 中的黑缘型与均色型均为纯合子 C. 除去 F 2 中的黑缘型 , 其他个体间随机交尾 ,F 3 中新色斑型占 1/3 D. 新色斑型个体中 ,S A 在鞘翅前缘为显性 ,S A 在鞘翅后缘为显性 名师点睛 据图解可知 ,S A S E 为一对等位基因 , 控制鞘翅前缘和后缘的黑色斑 , 可用分离定律解题。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瓢虫鞘翅斑纹的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 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 ,A 项正确 ;F 2 中的黑缘型与均色型的基因型分别是 S A S A 和 S E S E , 均为纯合子 ,B 项正确 ; 除去 F 2 中的黑缘型 , 其他个体 (2S A S E 、 1S E S E ) 间随机交尾 ,F 3 中新类型占 1/3×2/3×2=4/9,C 项错误 ; 新类型个体中 ,S A 在鞘翅前缘为显性 ,S A 在鞘翅后缘为显性 ,D 项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21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2 .(2019 山东济南外国语期中 ) 某开两性花的植株 , 某一性状由一对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 A 和 a 控制 , 其基因型为 Aa 。若该植株自交 , 后代性状分离比明显偏离 3 ∶ 1( 后代数量足够多 )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 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2 ∶ 1, 原因可能是后代隐性纯合子致死 B. 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 , 原因可能是显性纯合子致死 C. 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1 ∶ 1, 原因可能是含 A 基因的某性别配子致死 D. 该植株 A 和 a 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该性状由一对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 A 和 a 控制 , 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D 项错误 ; 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2 ∶ 1, 原因可能是后代显性纯合子致死 ,A 项错误 ; 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 , 原因可能是隐性纯合子致死 ,B 项错误 ; 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1 ∶ 1, 原因可能是含 A 基因的某性别配子致死 ,C 项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22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策略方法 基因的分离定律解题技巧 ① 分离定律试题的类型 亲代基因型、表现型及 比例 子代 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② 基因型的确定技巧 a. 隐性突破法 : 若子代出现隐性性状 , 则基因型一定为 aa, 其中一个来自父本 , 另一个来自母本。 b. 后代分离比推断法 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 ∶ 隐性 =3 ∶ 1, 则亲本基因型为 Aa 和 Aa, 即 :Aa×Aa→3A_ ∶ 1aa 。 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 ∶ 隐性 =1 ∶ 1, 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 即 :Aa×aa=1Aa ∶ 1aa 。 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 , 则亲本至少有一方是显性纯合子 , 即 :AA×Aa 或 AA×AA 或 AA×aa 。 - 23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题点 2   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变式与应用   3 .(2019 湖南株洲质检 ) 油菜为两性花 , 其雄性不育 ( 不能产生可育的花粉 ) 性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 , 其中 M 基因控制雄性可育 ,m 基因控制雄性不育 ,r 基因会抑制 m 基因的表达 ( 表现为可育 )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用基因型为 mmRR 的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实验前要进行去雄处理 B. 基因型为 Mmrr 的植株自交子代均表现为雄性可育 C. 基因型为 mmRr 的植株的自交后代中雄性可育 ∶ 雄性不育 =1 ∶ 3 D. 存在两株雄性可育植株进行杂交 , 后代均为雄性不育植株的情况 名师点睛 解答此题关键是明确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 根据题意 ,M 基因控制雄性可育 ,m 基因控制雄性不育 ,r 基因会抑制 m 基因的表达 ( 表现为可育 ), 因此 M_R_ 、 M_rr 、 mmrr 为可育 ,mmR_ 为不可育 , 然后结合自由组合定律进行分析。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根据题意 , 基因型为 mmRR 的植株不能产生可育花粉 , 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实验前不需要进行去雄处理 ,A 项错误 ; 基因型为 Mmrr 的植株自交 , 子代都含有 rr,r 基因会抑制 m 基因的表达 , 因此子代均表现为雄性可育 ,B 项正确 ; 根据题意 , 基因型为 mmRr 的植株雄性不育 , 不能产生可育花粉 , 不能自交 ,C 项错误 ; 根据题意 , 雄性可育植株基因型有 M_R_ 、 M_rr 、 mmrr, 若要使后代均为雄性不育 , 则子代必须都为 mmR_, 可知不存在两株雄性可育植株进行杂交后代均为雄性不育植株的情况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24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4 .(2020 届山东等级考模拟 )( 多选 ) 鲜食玉米颜色多样、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用两种纯合鲜食玉米杂交得 F 1 ,F 1 自交得到 F 2 ,F 2 籽粒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紫色非甜 ∶ 紫色甜 ∶ 白色非甜 ∶ 白色甜 =27 ∶ 9 ∶ 21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紫色与白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亲本性状的表现型不可能是紫色甜和白色非甜 C.F 1 的花粉离体培养后经秋水仙素处理 , 可获得紫色甜粒纯合个体 D.F 2 中的白色籽粒发育成植株后随机受粉 , 得到的籽粒中紫色籽粒占 4/49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子代性状分离比 27 ∶ 9 ∶ 21 ∶ 7, 比值之和为 64=4 3 , 说明籽粒颜色和甜度由三对自由组合的等位基因控制 , 其分离比可转化为 (9 ∶ 7)(3 ∶ 1), 其中紫色∶白色 =9 ∶ 7, 说明籽粒颜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等位基因控制 ( 假设为 A 、 a 和 D 、 d); 非甜∶甜 =3 ∶ 1, 则甜度由一对基因控制 ( 假设为 B 、 b) 。 A 和 D 同时存在为紫色 , 其余均为白色 ,B_ 为非甜 ,bb 为甜 ,A 项正确 ;F 2 发生性状分离 , 则 F 1 的基因型应为 AaBbDd, 亲本的基因型可为 AAbbDD×aaBBdd, 其表现型为紫色甜、白色非甜 ,B 项错误 ;F 1 的基因型为 AaBbDd, 可产生 AbD 的配子 , 经秋水仙素加倍后可获得纯合紫色甜粒玉米 ,C 项正确 ; 白色籽粒基因型可能为 A_dd 、 aaD_ 、 aadd, 且比例为 3/7(AAdd1/7 、 Aadd2/7) 、 3/7(aaDD1/7 、 aaDd2/7) 、 1/7, 其所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 Ad ∶ aD ∶ ad=2 ∶ 2 ∶ 3, 则随机交配后产生紫粒 (AaDd) 的概率为 2/7×2/7×2=8/49,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AC - 25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策略方法 自由组合定律特殊分离比解题策略 ① 观察 F 2 的表现型比例 , 若表现型各项之和是 16, 如 9 ∶ 7 、 13 ∶ 3 、 12 ∶ 3 ∶ 1 、 1 ∶ 4 ∶ 6 ∶ 4 ∶ 1 等 , 即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 , 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② 将异常分离比与正常分离比 (9 ∶ 3 ∶ 3 ∶ 1) 进行对比 , 分析合并性状的类型。如 9 ∶ 3 ∶ 4 可认定为 9 ∶ 3 ∶ (3 ∶ 1), 即比值 “4” 为后两种性状合并的结果。最后 , 根据异常分离比出现的原因 , 推测亲本的基因型或推断子代相应表现型的比例。 - 26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题点 3   运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中的问题   5 .(2019 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月考 ) 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 3 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 , 其中 :A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 ;B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 ;D 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 A 基因的表达 ; 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 a 、 b 、 d 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 ,F 1 均为黄色 ,F 2 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 ∶ 褐 ∶ 黑 =52 ∶ 3 ∶ 9 的数量比 , 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    ) A.AABBDD×aaBBdd, 或 AAbbDD×aabbdd B.aaBBDD×aabbdd, 或 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 或 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 或 AABBDD×aabbdd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由题意知 , 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 ,F 1 均为黄色 ,F 2 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 =52 ∶ 3 ∶ 9, 子二代中黑色个体占 =9/(52+3+9)=9/64, 结合题干 3 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分配 , 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而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 A_B_dd, 要出现 9/64 的比例 , 可拆分为 3/4×3/4×1/4, 而黄色个体基因型为 A___D_ 、 aa____, 而符合子二代黑色个体的比例 , 说明子一代基因型为 AaBbDd, 亲本为纯合黄色品种 , 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DD×aaBBdd, 或 AABBDD×aabbdd 。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27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6 .(2019 山东烟台期末 ) 小麦粒色受不连锁的三对基因 A/a 、 B/b 、 C/c 控制。 A 、 B 和 C 决定红色 , 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 ,a 、 b 和 c 决定白色。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得到 F 1 。 F 1 的自交后代中 , 与基因型为 AaBbcc 的个体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    ) A.1/64         B.15/64 C.6/64 D.1/16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 , 就是 AABBCC 与 aabbcc 杂交 , 则 F 1 为 AaBbCc 。又因为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有叠加性 , 所以 F 1 自交后代表现型与 AaBbcc 相同的个体有 AAbbcc 、 aaBBcc 、 aabbCC 、 AabbCc 、 aaBbCc 。让 F 1 自交 , 将三对基因分别考虑 ,Aa×Aa 后代是 Aa 的概率为 1/2, 后代是 AA 或 aa 概率为 1/4,Bb×Bb 和 Cc×Cc 后代同理 , 所以后代表现型与 AaBbcc 相同的概率为 :AaBbcc(1/2×1/2×1/4)+AAbbcc(1/4×1/4×1/4)+aaBBcc(1/4×1/4×1/4)+aabbCC(1/4×1/4×1/4)+AabbCc(1/2×1/4×1/2)+aaBbCc(1/4×1/2×1/2)=15/64,B 项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28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策略方法 多基因遗传类试题的解题方法 —— 拆分法 (1) 拆分的前提 : 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 ( 或等位基因 ) 在遗传时 , 各对性状 ( 或基因 ) 是独立、互不干扰的。一种性状的遗传不会影响与其自由组合的另一种性状的数量或分离比。 (2) 拆分方法 : 先分析一对相对性状 , 得到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 , 再按同样方法处理另一对相对性状 , 这样就比较容易地求出每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及各种概率问题。 (3) 重新组合 : 根据上述方法求出各性状的基因型和相应概率后 , 将相关基因组合利用概率的乘法、加法原理 , 就能非常方便地求出所要求解的基因型及其概率。 - 29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必清错混辨析 1 .“ 假说 ” 和 “ 演绎推理 ” 的 2 个易错易混点 (1) 假说的内容 :“ 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 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 ”;“ 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 。 (2) 演绎推理的内容 :F 1 (Dd) 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配子 (D ∶ d=1 ∶ 1), 与隐性个体杂交 ( 测交 ) 时 , 子代表现型有显性和隐性两种且比例为 1 ∶ 1 。 - 30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2. 孟德尔分离定律中 F 2 出现 3 ∶ 1 的 4 个易错易混点 (1) 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 且相对性状为完全显性。 (2) 每一代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 , 且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 (3) 所有后代都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 , 且存活率相同。 (4) 供实验的群体要大 , 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 31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3 . 对基因自由组合理解的 3 个易错易混点 (1) 含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 ,F 2 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并不都是 3/8 。当亲本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 时 ,F 2 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是 3/8 。当亲本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 时 ,F 2 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是 1/16+9/16=5/8 。 (2)F 2 的 4 种表现型中 , 相关基因组合及其比例为 A_B_ ∶ A_bb ∶ aaB_ ∶ aabb=9 ∶ 3 ∶ 3 ∶ 1 。 - 32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3) 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推断亲本基因型 ① 9 ∶ 3 ∶ 3 ∶ 1→(3 ∶ 1)×(3 ∶ 1)→(Aa×Aa)×(Bb×Bb); ② 1 ∶ 1 ∶ 1 ∶ 1→(1 ∶ 1)×(1 ∶ 1)→(Aa×aa)×(Bb×bb); ③ 3 ∶ 3 ∶ 1 ∶ 1→(3 ∶ 1)×(1 ∶ 1)→(Aa×Aa)×(Bb×bb) 或 (Aa×aa)×(Bb×Bb); ④ 3 ∶ 1→(3 ∶ 1)×1→(Aa×Aa)×(BB×__) 或 (Aa×Aa)×(bb×bb) 或 (AA×__)×(Bb×Bb) 或 (aa×aa)×(Bb×Bb) 。 ⑤ 6 ∶ 3 ∶ 2 ∶ 1→(2 ∶ 1)×(3 ∶ 1)→1 对显性基因纯合致死。 ⑥ 4 ∶ 2 ∶ 2 ∶ 1→(2 ∶ 1)×(2 ∶ 1)→ 显性基因纯合致死。 - 33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题点 1   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   1 . 果蝇的红眼 (W) 对白眼 (w) 是显性 , 控制眼色的这一对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 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雄性红眼果蝇与任何表现型的雌性果蝇杂交 , 后代中都不会出现雌性白眼果蝇 B. 雌性红眼果蝇与雄性白眼果蝇杂交 , 后代中不会出现雌性白眼果蝇 C. 雌性白眼果蝇与雄性红眼果蝇杂交 , 后代中不会出现雌性红眼果蝇 D. 雄性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来源于父本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雄性红眼果蝇 X W Y 与任何表现型的雌性果蝇杂交 , 后代雌性一定是红眼 , 不会出现雌性白眼果蝇 ; 雌性红眼果蝇 X W X w 与雄性白眼果蝇 X w Y 杂交 , 后代中可能会出现雌性白眼果蝇 ; 雌性白眼果蝇 X w X w 与雄性红眼果蝇 X W Y 杂交 , 后代中雌性果蝇都是红眼 ; 雄性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 所以来源于母本 答案 解析 关闭 A - 34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2 .(2019 山东济南期末 ) 研究表明果蝇的眼色受两对等位基因 A 、 a 和 B 、 b 控制 , 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若用纯合红眼雌蝇与纯合白眼雄蝇交配 ,F 1 中雌蝇全为紫眼、雄蝇全为红眼 ; 让 F 1 雌雄果蝇相互交配 ,F 2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眼 ∶ 红眼 ∶ 白眼 =3 ∶ 3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 、 b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 控制眼色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F 1 中紫眼雌蝇的基因型为 AaX B X b D.F 2 中白眼雄蝇的基因型有 3 种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已知纯合红眼雌蝇与纯合白眼雄蝇交配 ,F 1 中雌蝇全为紫眼、雄蝇全为红眼 , 表现型与性别相关联 , 推知紫眼和红眼的遗传为伴性遗传 ,B 和 b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A 项错误 ; 又由于有色眼∶白色眼 =3 ∶ 1, 该比例符合杂合子自交的结果 , 因此可以确定 A 、 a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 因此控制果蝇眼色的两对基因在遗传上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B 项错误。分析图形可知 : 白色果蝇基因型是 aa__, 红眼果蝇基因型是 A_X b X b 或 A_X b Y, 紫眼果蝇基因型是 A_X B _ 。用纯合红眼雌蝇 (AAX b X b ) 与纯合白眼雄蝇 (aaX _ Y) 交配 ,F 1 中雌蝇眼色表现为紫眼 (A_X B _), 说明亲本中纯合白眼雄蝇的基因型为 aaX B Y, 故 F 1 中紫眼雌蝇的基因型为 AaX B X b ,C 项正确 ,F 1 红眼雄蝇基因型为 AaX b Y, 则 F 2 中白眼雄蝇 aaX _ Y 的基因型有 aaX B Y 、 aaX b Y, 共 2 种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35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策略方法 1 . 判断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 X 染色体上 (1) 已知性状显隐性 : 选择纯合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杂交。 ① 后代雌雄表现型相同 ,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 后代雌雄表现型不同 ,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2) 未知性状显隐性 : 正交、反交实验。 ① 结果相同 , 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② 结果不同 , 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 36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2 . 判断基因在 X 染色体上还是在 X 与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雌性隐性纯合子 (X a X a ) 和雄性显性纯合子 (X A Y 或 X A Y A ) 杂交 , 若子代雌性全为显性 , 雄性全为隐性 , 则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 若子代雌、雄个体都为显性 , 则基因位于 X 与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3 . 判断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 X 与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具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子一代 , 子一代相互交配 , 观察子二代的表现型 , 若子二代中无论雌、雄都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 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 若子二代中雄性或雌性全为显性性状 , 则基因位于 X 与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 37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题点 2   人类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与概率计算   3 .( 2019 福建三明质检 ) 图 1 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庭系谱图 , 该基因可能位于图 2 的 A 、 B 、 C 区段或常染色体上 , 下列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    ) A. 该遗传病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图 2 的 A 区段 , 因为男性患者多 C. 无论是哪种单基因遗传病 ,Ⅰ-2 、 Ⅱ-2 、 Ⅱ-4 一定是杂合子 D. 若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则 Ⅲ-2 为携带者的可能性为 1/4 - 38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答案 : C   解析 : 由图 1 可知 ,Ⅱ - 1 和 Ⅱ - 2 无病生有一患病孩子 Ⅲ - 1, 根据 “ 无中生有为隐性 ” 的特点可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由图 2 可知 , 若致病基因出现在 A 片段 , 则患者只有男性 , 而 B 段 (X 、 Y 同源区段 ) 、 C(X 特有区段 ) 、常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在男性、女性中均可能出现。该致病基因可能位于 B 、 C 片段及常染色体 , 故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或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或 XY 同源区段遗传 ,A 项错误。由于 A 区段为 Y 染色体特有区段 ,X 染色体上无同源区段 , 若致病基因位于 A 区段 , 则患者只有男性 , 由图 1 可知 , 患者男女都有 ,B 项错误。无论是哪种单基因遗传病 , 分三种情况讨论 ( 相关基因用 A 、 a 表示 ), 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则 Ⅰ - 1 基因型为 aa, 子代中 Ⅱ - 3 患病基因型为 aa , - 39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则 Ⅰ - 2 表现正常基因型为 Aa,Ⅱ - 2 、 Ⅱ - 4 表现正常且其父亲为患者 , 则 Ⅱ - 2 、 Ⅱ - 4 基因型都为 Aa; 若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则 Ⅰ - 1 基因型为 X a Y, 子代中 Ⅱ - 3 患病基因型为 X a Y, 其中 X a 来自 Ⅰ - 2, 则 Ⅰ - 2 表现正常基因型为 X A X a ,Ⅰ - 2 、 Ⅱ - 4 表现正常且其父亲为患者 , 则 Ⅱ - 2 、 Ⅱ - 4 基因型都为 X A X a 。若为 X 和 Y 染色体上同源区段的隐性遗传病 , 则 Ⅰ - 1 基因型为 X a Y a , 子代中 Ⅱ - 3 患病基因型为 X a Y a , 其中 X a 来自 Ⅱ - 2, 则 Ⅰ - 2 表现正常基因型为 X A X a ,Ⅱ - 2 、 Ⅱ - 4 表现正常且其父亲为患者 , 则 Ⅱ - 2 、 Ⅱ - 4 基因型都为 X A X a ,C 项正确。若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则 Ⅲ - 1 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 X a Y, 该致病基因来自于 Ⅱ - 2(X A X a ), 因此 Ⅲ - 2 为携带者的可能性为 1/2,D 项错误。 - 40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策略方法 遗传图谱及计算类试题解题方法技巧 遗传类题目以遗传推断题 ( 包括遗传系谱图 ) 的形式出现的居多 , 在解答时遵循以下模板 : 第一步 , 阅读题干 , 明确相对性状有几个 ; 第二步 , 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 第三步 , 判断是符合分离定律还是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 第四步 , 判断是常染色体上的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 第五步 , 根据已知条件书写能确定的亲、子代基因型 ; 第六步 , 推断未知的基因型 ; 第七步 , 计算概率 , 计算概率前一定要先看看亲本的基因型是否确定 ; 第八步 , 检查。 - 41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必清错混辨析 1 . 有关 “ 基因在染色体上 ” 的 4 个易错易混点 (1) 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 , 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2) 摩尔根运用假说 — 演绎法 , 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萨顿的假说。 (3)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 , 呈线性排列。 (4) 在基因型的书写中 , 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需标明其位于常染色体上 ,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则需将性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一同写出 , 如 X B Y 。一般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写在前 , 性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写在后 , 如 DdX B X b 。 - 42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2 . 分析伴性遗传时的 2 个易错易混点 (1) 分析隐性遗传病 , 如果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她的儿子全是患者 , 则是伴 X 染色体遗传。 (2) 分析显性遗传病 , 如果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全是患者 , 则是伴 X 染色体遗传 。 - 43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3 . 辨析人类遗传病、家族性疾病、先天性疾病的 4 个易错易混点 (1) 家族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 , 如传染病。 (2) 大多数遗传病是先天性疾病 , 但有些遗传病可在个体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才表现出来 , 所以 , 后天性疾病也可能是遗传病。 (3) 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会患遗传病 , 如白化病基因携带者 ; 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患遗传病 , 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4) 用集合的方式表示遗传病与其他两类疾病的关系 , 如下图所示 : - 44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有关遗传方式判断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题点 1   遗传规律的验证实验   1 .(2019 山东菏泽一模 ) 某种肉鸡 (ZW 型 ) 羽毛的银色和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 受位于 Z 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S 、 s) 控制 , 其中银色对金色为显性。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题干信息 , 设计一组实验方案能够根据毛色直接判断子一代鸡的性别 ( 写出实验组合和结论 ):     ,   并写出杂交图解。 (2) 理论上肉鸡自然种群中 ,s 基因频率在公鸡与母鸡中的大小关系是        。   - 45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3) 羽毛生长的快慢受另一对等位基因 (A 、 a) 控制 , 慢羽对快羽为显性 , 下图甲、乙、丙是某银色慢羽公鸡中等位基因 (A 、 a) 与等位基因 (S 、 s) 可能的三种位置关系 。 ① 请将图丙补充完整。 ② 请设计一组最简单的实验判断该银色慢羽公鸡中等位基因 (A 、 a) 与等位基因 (S 、 s) 的位置关系 ( 假设各种基因型雌雄肉鸡均有 , 不考虑基因突变与交叉互换 , 写出表现型及比例 ):       。   - 46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答案 : (1) 选择金色公鸡与银色母鸡杂交 , 子一代中金色鸡均为母鸡 , 银色鸡均为公鸡 杂交图解如下 : (2) 相等的 - 47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3) ① 如图所示 : 丙 ② 让该只公鸡与多只金色快羽母鸡杂交 , 观察子一代的性状及分离比。若银色慢羽公鸡 ∶ 银色慢羽公鸡 ∶ 金色快羽公鸡 ∶ 金色快羽母鸡 =1 ∶ 1 ∶ 1 ∶ 1, 则如甲情况所示位置 ; 若银色快羽公鸡 ∶ 银色快羽母鸡 ∶ 金色慢羽公鸡 ∶ 金色慢羽母鸡 =1 ∶ 1 ∶ 1 ∶ 1, 则如乙情况所示位置 ; 若雌雄均有金色快羽、银色快羽、金色慢羽、银色银羽 , 则等位基因 (A 、 a) 与等位基因 (S 、 s) 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 如丙情况所示 ( 合理即可 ) - 48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解析 : (1) 若通过一次杂交培育出根据毛色特征就能识别出雌雄的雏鸡 , 则父本应该选择基因型为 Z s Z s 的个体 , 母本应该选择基因型为 Z S W 的个体 , 即选择金色公鸡与银色母鸡杂交 , 子一代中金色鸡均为母鸡 , 银色鸡均为公鸡。杂交图解参见答案。 (2)S 、 s 基因位于 Z 染色体上 , 理论上肉鸡自然种群中 ,s 基因频率在公鸡与母鸡中相等 , 因为母鸡中的 s 基因只能来自公鸡。 (3) ① 两对等位基因之间的位置关系可能有三种情况 : 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 如图甲、乙 , 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图示参见答案。 ② 判断该银色慢羽公鸡中等位基因 (A 、 a) 与等位基因 (S 、 s) 的位置关系 , 可让该只公鸡与多只金色快羽母鸡杂交 , 观察子一代的性状及分离比。若银色慢羽公鸡 ∶ 银色慢羽母鸡 ∶ 金色快羽公鸡 ∶ 金色快羽母鸡 =1 ∶ 1 ∶ 1 ∶ 1, 则如甲情况所示位置 ; 若银色快羽公鸡 ∶ 银色快羽母鸡 ∶ 金色慢羽公鸡 ∶ 金色慢羽母鸡 =1 ∶ 1 ∶ 1 ∶ 1, 则如乙情况所示位置 ; 若雌雄均有金色快羽、银色快羽、金色慢羽、银色慢羽 , 则等位基因 (A 、 a) 与等位基因 (S 、 s) 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 如丙情况所示。 - 49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策略方法 辨析两大遗传定律的实验方法 (1) 看清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 , 验证性实验不需要分情况讨论直接写结果或结论 , 探究性实验则需要分情况讨论。 (2) 看清题目中给定的亲本情况 , 确定用自交还是测交。自交只需要一个亲本即可 , 而测交则需要两个亲本。 (3) 不能用分离定律的结果证明基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因为两对等位基因不管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 还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 在单独研究时都符合分离定律 , 都会出现 3 ∶ 1 或 1 ∶ 1 的比例 , 无法确定基因的位置 , 也就没法证明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 50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题点 2   遗传方式判断的实验设计   2 .(2019 山东烟台一模 ) 有人从一个野生型红眼果蝇种群中偶然发现了朱红眼 (a) 、亮红眼 (b) 两个隐性突变型个体 , 已知 a 基因位于 2 号常染色体上 , 但 b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未知。现利用纯合亮红眼雄果蝇和纯合朱红眼雌果蝇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 ,F 1 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 F 2 , 结果如下表 , 回答下列问题。 - 51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1) 分析实验结果 , 亮红眼突变基因 b      ( 填 “ 在 ” 或 “ 不在 ”)2 号染色体上 , 做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   该杂交实验中纯合朱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F 2 突变型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   (2) 若该果蝇的正常刚毛 (D) 和小刚毛 (d) 、裂翅 (E) 和直翅 (e) 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个纯合品系 : ① 正常刚毛裂翅、 ② 正常刚毛直翅、 ③ 小刚毛裂翅。假设 D/d 、 E/e 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 X 染色体上 , 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 , 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 ( 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 , 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 - 52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答案 : (1) 不在  F 2 性状分离比接近 9 ∶ 7, 是 9 ∶ 3 ∶ 3 ∶ 1 的变式 ,a 、 b 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aaBB   4/7   (2) 选择 ② × ③ 杂交组合进行正反交 , 观察 F 1 雄性个体的表现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 若正交得到的 F 1 中雄性个体与反交得到的 F 1 中雄性个体正常刚毛 / 小刚毛、裂翅 / 直翅这两对相对性状的表现均不同 , 则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 X 染色体上。 ( 或选择 ② × ③ 杂交组合进行正反交 , 观察 F 1 个体的表现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 若一组子代为正常刚毛裂翅雌 ∶ 正常刚毛直翅雄 =1 ∶ 1, 另一组子代为正常刚毛裂翅雌 ∶ 小刚毛裂翅雄 =1 ∶ 1, 则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 X 染色体上。或选择 ① 雄性正常刚毛裂翅 × ② 雌性正常刚毛直翅 , ① 雄性正常刚毛裂翅 × ③ 雌性小刚毛裂翅进行杂交实验 , 观察子代表现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 若前者子代正常刚毛裂翅雌 ∶ 正常刚毛直翅雄 =1 ∶ 1, 后者子代为正常刚毛裂翅雌 ∶ 小刚毛裂翅雄 =1 ∶ 1, 则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 X 染色体上。 ) - 53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解析 : (1) 根据题干信息和表格分析 , 子一代和子二代的表现型在雌雄性中没有差异 , 说明两对等位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 ; 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接近于 9 ∶ 7, 是 9 ∶ 3 ∶ 3 ∶ 1 的变形 , 说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 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且子一代野生型的基因型为 AaBb, 子二代野生型为 A_B_, 突变型为 A_bb 、 aaB_ 、 aabb 。亮红眼突变基因 b 不在 2 号染色体上 ; 已知子一代的基因型为 AaBb, 则亲本纯合朱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aaBB, 子二代中突变型雌果蝇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_bb ∶ aaB_ ∶ aabb=3 ∶ 3 ∶ 1, 其中杂合子占 4/7 。 (2) 根据题意分析 , 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 D 、 d 和 E 、 e 都位于 X 染色体上 , 则可以选择具有相对性状的 ② 正常刚毛直翅与 ③ 小刚毛裂翅进行正反交实验 , 观察 F 1 雄性个体的表现型。若正交得到的 F 1 中雄性个体与反交得到的 F 1 中雄性个体正常刚毛 / 小刚毛、裂翅 / 直翅这两对相对性状的表现均不同 , 则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 X 染色体上。 - 54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策略方法 基因位置的判定技巧 (1) 探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X 染色体上 ① 在已知基因显隐性的前提下 , 可选择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纯合雄性个体进行杂交 , 即雌隐 × 雄显。若后代雌性全为显性 , 雄性全为隐性 , 则为伴 X 染色体遗传 ; 若后代全为显性且与性别无关 , 则为常染色体遗传。 ② 在不知基因显隐性时 , 根据正交和反交的结果进行判断。若正反交结果相同 , 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 若正反交结果不同 , 则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2) 探究基因位于 X 、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还是仅位于 X 染色体上 选用隐性雌性个体 × 纯合显性雄性个体 , 观察 F 1 的性状表现。 ① 若子代全表现为显性性状 , 则相应的控制基因位于 X 、 Y 的同源区段。 ② 若子代中雌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 , 雄性个体全表现为隐性性状 , 则相应的控制基因仅位于 X 染色体上。 - 55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必清错混辨析 逆推法解答遗传实验结果预测题的 2 个易错易混点 (1) 此类题目多为探究性实验 , 实验结果可能有多种。实验结论比较容易写出 , 但一般很难直接写出实验结果。若实验结论已给出 , 可以从所给实验结论入手 , 逆推可能的实验结果。 (2) 在没有给出实验结论时 , 应注意思路上是先设想可能的结论 , 然后逆推实验结果 , 但在书写答案时仍应把结果写在前 , 结论写在后 , 不能把结论写在前 , 结果写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