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9.75 KB
  • 2021-10-21 发布

第3单元部编语文七上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确凿(záo) 菜畦(qí) 皂荚(jiá)‎ B.相宜(yì) 油蛉(líng) 斑蝥(máo)‎ C.珊瑚(hú) 骨髓(shuǐ) 秕谷(bǐ)‎ D.蝉蜕(duì) 盔甲(kuī) 觅食(mì)‎ ‎【答案】A ‎ ‎【解析】B项,“宜”应读yí;C项,“髓”应读suǐ;D项,“蜕”应读tu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书塾 规则 淋漓 人声鼎沸 B.捕获 绣像 罚跪 风流倜傥 C.云宵 纳凉 严厉 人迹罕至 D.蜈蚣 啄食 蚂蚁 学识渊博 ‎【答案】C ‎ ‎【解析】“宵”应为“霄”。‎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鲁迅故乡绍兴的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草长莺飞的地方。‎ B. 我国未成年人所占网民比例不断提高,调查显示大约有92%左右的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 C. 在异国他乡,不论华人华侨还是中方项目员工来中国大使馆求助,总是能第一时间得到回应与帮助。‎ D. 通过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体味到了童年鲁迅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 ‎【答案】C ‎【解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语意不明、不合逻辑。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A.“春天”与“地方”搭配不当,应将“地方”改为“季节”;B.“大约”与“左右”语意重复,应删去一个;C.正确;D.缺少主语,应删去“让”。‎ ‎4.“三味书屋” 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老者,文中鲁迅对他的看法是( )‎ A.他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鲁迅很讨厌他。‎ B.他对鲁迅很严厉,鲁迅认为这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所以对他很不满。‎ C.他没有多少真才实学,只是常读些令学生难懂的文章,鲁迅觉得他很可笑。‎ D.他很博学,对学生又有一些开明的思想,鲁迅对他很恭敬。‎ ‎【答案】D ‎ ‎【解析】从文中第段“我对他很恭敬”一句可判断应选D项。‎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 C.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D.“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蜡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答案】B ‎ ‎【解析】B项,本文文体是散文,不是小说。‎ ‎6. 下面句子的正确排序为:____________‎ ‎①在泥墙的南端,即与鲁迅家后门墙角接壤处,有块刻有“梁界”两字的界碑。‎ ‎②大园在南,西边有一垛长达四十四米的泥墙,作为与西邻梁家后园的分界线。‎ ‎③百草园在浙江绍兴的鲁迅故居后面,有小园、大园之分。‎ ‎④这块界碑和这垛被鲁迅称为“有无限趣味”的“短短的泥墙”至今仍留存如故。‎ ‎⑤小园在北,向西北角突出,面积约为大园的四分之一。‎ ‎【答案】③⑤②①④‎ ‎【解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阅读这五句话,分析各句的意思,可知③句是总领句,应放在第一位;⑤句的“小园在北”和②句的“大园在南”分别与③句中的“有小园、大园之分”相对应,所以⑤句应放在第二位,②句应放在第三位;④句的“这块界碑”与①句的“有块刻有‘梁界’两字的界碑”相承接,所以④句应放在①句后面。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应排序为:③⑤②①④。‎ ‎7.仿照例句,再写两个你对“童年”的理解的比喻句。‎ 例句:童年是萌芽的小草,充满了生机。‎ 仿句:童年是__________,充满了_______;童年是_________,充满了_______。‎ ‎【答案】 示例:童年是初升的太阳, 充满了活力; 童年是含苞的花朵, 充满了希望。‎ ‎【解析】仿写句子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先分析例句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主题是“童年”,形式上是两个分句,后一句是前一句的特点;其次例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最后按示例的结构形式“童年是xx的xx,充满了xx”仿写即可。‎ 二、阅读理解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8. 选段描写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9. 按要求赏析下面的语句。‎ ‎(1)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加点的词语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我”在泥墙根一带动手做了哪四件趣事?‎ ‎11. 下面对本段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写景调动了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如“光滑”就是从触觉角度来写的。‎ B. 作者写景注重详略,略写了整个百草园之景,详写了泥墙根一带。‎ C. 作者写景注重顺序,前一个“不必说”写静物由高到低,后一个“也不必说”写动物由低到高。‎ D. 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童心童趣:拔何首乌一事体现了儿童天真的好奇心,“又酸又甜”则表明作者亲自品尝过覆盆子。‎ ‎12. 请仿照本段的写法,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写一段话。‎ ‎【答案】8. 百草园春、夏、秋三季的景色  突出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 ‎9. (1)‎ ‎.“泥墙根一带”,地方不大,何况又“短短的”,“单是”它就有“无限趣味”,表明百草园中的趣味到处都是。 (2). 拟人。从听觉的角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蟋蟀叫声的悦耳动听,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 ‎10. 翻砖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根,摘覆盆子。 11. C ‎ ‎12. 不必说翠绿的青山,苍劲的松柏,浮动的白云,湛蓝的天空;也不必说画眉在婉转地歌唱,白头翁在喳喳地嬉戏,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单是山间的那条窄窄的小溪,就有无限乐趣。‎ ‎【解析】‎ ‎8.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阅读选段,结合关键语句来理解。因为菜花是春天开的,鸣蝉在夏天,而蟋蟀鸣叫在秋天,所以本段文字主要写的是百草园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色。根据“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可知本段文字突出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9.(1)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找准赏析的角度。这个句子以“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三个词连接,说明了百草园中的有趣景物比比皆是,并做到了详略分明,最后“单是”句,指出了本段描绘的重点,“泥墙根一带”,地方不大,何况又“短短的”,“单是”它就有“无限趣味”,表明百草园中的趣味到处都是。根据这些理解来整理作答即可。 ‎ ‎(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常用的修辞,结合句子内容作出具体分析。从句子内容来看,作者将油蛉、蟋蟀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蟋蟀们给泥墙根一带带来的无限生机与乐趣,表现了愉快的心情,更符合儿童心理。‎ 点睛:词句赏析品味题的答题基本上从修辞和字词角度切入,答案的组织形式可以采用说出修辞名称(找出关键字词),点出修辞内容(点出字词内容),说出修辞作用(说出字词作用)的思路。‎ ‎10.本题考查事件的概括。解答此题在熟知段落内容的基础上,找出事件,用指定的方式概括即可。“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有啪的一声”一句写了两件事,分别为:翻砖找蜈蚣、按斑蝥。后面还写了拔何首乌和摘覆盆子的事。据此作答即可。‎ ‎11.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C. 此项说法不准确,“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来写静物;“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写动物。‎ ‎12.‎ 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这个句式的特点,然后写话。“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前两个“不必说”“也不必说”是略写,后面的“单是”句是详写。解答时可用此句式来介绍我们的课余生活。我们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不必说足球场上的激烈拼杀,也不必说乒乓球台上的风风火火,单是篮球筐下传球投篮的精妙配合,就充满着无限乐趣。‎ ‎《再塑生命的人》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截然(jié) 搓捻(niē) 疲倦(pí) 小心冀冀(yì)‎ B. 惭槐(kuì) 争执(zhí) 绽开(zàn) 花团锦簇(cù)‎ C. 涨红(zhànɡ) 恍然(huǎnɡ) 喷水(pēn) 不求甚解(shèn)‎ D. 唯恐(kǒu) 企盼(qǐ) 譬如(pì) 由然而生(shēnɡ)‎ ‎【答案】C ‎【解析】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A. 应为搓捻(niǎn)、小心翼翼;B.应为惭愧、绽开(zhàn);C.正确;D.应为唯恐(kǒng)、油然而生。‎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绵簇,美不胜收。‎ B.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C.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架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 D.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的来去勿忙中,我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要发生。‎ ‎【答案】B ‎ ‎【解析】A项,“绵”应为“锦”;C项,“架”应为“驾”;D项,“勿”应为“匆”。‎ ‎3.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 B. 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 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 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答案】D ‎【解析】A宽宏大量:待人宽厚,度量大,能容人。使用正确。B开卷有益:打开书本阅读,就会有所得益。使用正确。C草长莺飞:形容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使用正确。D一拍即合: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也比喻因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与语境不符。据此,答案为D。‎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 B. 朱自清曾这样赞美春天:“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 把报刊亭改造成志愿者服务站?还是生活服务便民亭?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D. 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答案】C ‎【解析】C项中的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选择问中间不能加问号,因为一句话还没有说完。‎ ‎5.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1)下午的阳光穿过阳台的金银花,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_____)‎ ‎(2)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_____)‎ ‎【答案】(1)描写 (2)抒情 ‎【解析】常见的表达方式就五种: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1)此句描写了阳光穿过阳台的金银花,照到脸上的景象,所以这是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2)此句运用感叹词“啊”和反问句来抒发情感,所以此句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 ‎6.下列对本文写法特点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 从自己的进步、成长过程体现老师的辛勤培育,从侧面烘托老师的形象。‎ B. 直接描写老师的外貌、动作,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思念之情。‎ C. 运用形象化的比喻来说明抽象事物的本质。‎ D. 凭借触觉去感受大自然,感受老师的关爱,接受老师的教导。‎ ‎【答案】A ‎【解析】文章中没有对老师的外貌描写,故B错;C项太过于笼统,D项没有提到写法上的特点。‎ ‎7.下列对本文主旨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莎莉文老师是一位充满智慧的老师。‎ B.一位好的老师能改变学生的成长道路,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C.莎莉文老师把爱和欢乐带给了“我”,给“我”的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D.由于莎莉文老师的教育,“我”成功地掌握了学习语言的钥匙,最终成为一个作家。‎ ‎【答案】B ‎ ‎【解析】A、C两项的理解不够全面,只说出了一部分;D项在文章中没有涉及;只有B项紧扣文章标题,揭示了文章主旨。‎ ‎8‎ ‎.4月23曰“世界读书日”期间,你所在的学校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为“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班级举行“亲子共读”活动,要求家长和孩子共读一部经典,可你的家长借口工作忙迟迟未读。一天,看到他(她)正在刷微信,请你写几句话劝说。(6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结束后,有同学写下两句读书感悟,请你以此为例,仿写一个句子,表达你的读书体会。‎ 读书就是到智者家串门儿,可以开阔你的视野,増长见识;‎ 读书就是进行生命的化妆,可以充实自我,改变气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爸爸(妈妈),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孩子的第一老师,孩子的兴趣以及对书籍的喜爱,始终离不开你们的引导与帮助,爸爸(妈妈),请您把刷微信的时间留给我,和我一起读书吧。 ‎ ‎(2)示例:读书就是享受乐趣的过程,可以愉悦身心,倍感幸福。‎ ‎【解析】(1)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商量的口吻,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文明得体,表达清楚明白。不能偏离“经典阅读有益身心”这一劝说主题。(2)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读书就是进行生命的化妆,可以充实自我,改变气质”。句式结构为“读书就是……可以……”的比喻句。内容要与前两句相谐,谈的是读书的意义。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二、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回答问题。‎ ‎9. 作者将受教育之前的自己比喻为“大雾中的航船”,有何精妙之处?‎ ‎10. 本段中“光明”一词反复出现,有何表达效果?‎ ‎11. 本段以心理描写为主,采用该描写手法的好处是什么?‎ ‎12. 结合全文,说说莎莉文老师带给海伦·凯勒的最大帮助是什么?请简要总结。‎ ‎【答案】9. 生动而确切,有力的突出了“我”当时的迷茫与失望的心理。 ‎ ‎10. “光明”一词反复出现,烘托出“我”对光明的极度渴望。 ‎ ‎11. 更为全面地突出了作者陷入黑暗世界后内心的痛苦与无助,为下文莎莉文老师的出现埋下伏笔。 ‎ ‎12. 示例:我认为莎莉文老师带给海伦的最大帮助是信心与希望。正是因为拥有了自信与毅力,海伦才最终取得了成功。‎ ‎【解析】‎ ‎9.本题考查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的能力。解答这种问题,首先对句子进行定性,看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次结合该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和句子的含意分析作用,即写出了什么。题目中“将受教育之前的自己比喻为”已表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然后依据比喻修辞的答题模板“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xx事物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情感或心理”进行答题。这里要写的对象是“我”,“大雾中的航船”及“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等词句写出了“我”当时的迷茫与失望的心理。最后,要精炼的整合答案。‎ ‎1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对反复修辞手法及作用的把握能力。要结合文章内容回答,抓住关键词句,依据反复修辞手法作用的答题格式“突出强调了……的心情”回答即可。如“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我”对光明的极度渴望。‎ ‎11.本题考查把握心理描写及其作用的能力。要从两个方面回答,内容上和结构上。首先要了解心理描写内容上的作用: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更为全面地突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然后结合文章内容,抓关键词句回答。本段开头看似是对读者的提问,其实是对自己心理的描述,把陷入黑暗世界比作在雾中航行,“小心翼翼”“心儿砰砰直跳”“唯恐”等词突出了作者陷入黑暗世界后内心的痛苦与无助。结构上的作用要结合上下文回答,照应上文或是为下文做铺垫。下文写“恰恰正在这时,爱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即指莎莉文老师的出现拯救我于黑暗之中。最后从这两方面精练地整合答案。‎ ‎1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本题要结合全文内容,抓住体现莎莉文老师来到海伦身边后,海伦的感受回答即可。紧抓住关键词句,如“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等句子都表明了海伦由陷入黑暗世界后内心的痛苦与无助都变成了对自己的信心与探求世界的美好希望,这些正是莎莉文老师带给海伦的。‎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人不知而不愠(______) 学而不思则罔(______) 思而不学则殆(______)‎ 不亦说乎(______) 三省吾身(______) 传不习乎(______) ‎ 不逾矩(______) 一箪食(______) 好之者(______) ‎ 曲肱而枕之(______) 博学而笃志(______) 逝者如斯夫(______)‎ ‎【答案】 (1). yùn (2). wǎng (3). dài (4). yuè (5). xǐng (6). chuán (7). yú (8). dān (9). hào (10). gōng (11). dǔ (12). fú ‎【解析】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省”是多音字,shěng,xǐng,“三省”读“xǐng”,“说”是通假字,通“悦”,要读通字的拼音“yuè”。“愠”不要读成“wēn”。“笃”不要读成“mǎ”。“夫”不要读成“fū”。“好”是多音字hǎo,hào,“好之者”拼音是“hào”。‎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2)有朋自远方来 ‎ ‎(3)人不知而不愠 ‎ ‎(4)思而不学则殆 ‎ ‎(5)吾日三省吾身 ‎ ‎(6)学而不思则罔 ‎ ‎(7)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8)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9)博学而笃志 ‎【答案】(1)按时。同“悦”,愉快。(2)从。(3)生气,恼怒。(4)疑惑。(5)自我检查、反省。(6)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7)越过。(8)喜爱,爱好。(9)坚定。‎ ‎【解析】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说”在这里指:同“悦”,愉快;“愠”,生气,恼怒;“罔”,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3.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 博学而笃志。‎ C.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答案】C ‎【解析】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C项中“说”通“悦”,喜悦,高兴。其他选项没有通假字。‎ ‎4.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人不知而不愠 B. 温故而知新 C. 学而时习之 D. 择其善者而从之 ‎【答案】A ‎【解析】A项的“而”:表转折关系;B项的“而”:表承接关系;C项的“而”:表b承接关系;D项的“而”:表承接关系。故选A。‎ ‎5.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 B. 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 温故而知新;博学而笃志 D. 学而时习之;传不习乎 ‎【答案】D ‎【解析】A.了解/得到;B.指学过的知识/指学问和事业;C.表承接/表并列;D项“习”均译为“复习”。‎ ‎6.下面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C.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D.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答案】C ‎【解析】C项有误,该项应为“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7.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记录____________言行的一部书,是______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________家。‎ ‎(2)人们常说的“四书”是指《________》《大学》《中庸》《________》这四部书。‎ ‎【答案】 (1)孔子及其弟子 儒 丘 仲尼 教育 ‎ ‎ (2)论语 孟子 ‎【解析】牢记有关孔子和“四书五经”的文学常识。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 ‎8.按要求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 ‎(1)《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学习周围人的长处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往的朋友中,许多人都是优点和缺点并存的,怎样对待他们的优缺点呢?《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出了答案。‎ ‎(3)《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5)孔子强调要珍惜时间,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 ‎(2)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 ‎(3)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4)饭疏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 ‎ (5)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解析】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即可。“罔”“殆”“曲肱”“斯夫”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古诗文名句的书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二、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0. 文中谈学习态度的句子有哪些?本文教导我们对待学习应有怎样的态度?‎ ‎11. 文中谈学习方法的句子有哪些?本文教导我们对待学习应有怎样的方法?‎ ‎12. 文中谈品德修养的句子有哪些?本文教导我们应有怎样的品德修养?‎ ‎【答案】9. (1)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2)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3)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4)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是一个最普通的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 (5)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 ‎10. 语句: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态度:学习应该谦虚好学,善于借鉴别人的优点,以学习为乐。 ‎ ‎11. 语句:①学而时习之。②温故而知新。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方法:注重复习,学思结合。 ‎ ‎12. 语句:①人不知而不愠。②吾日三省吾身。③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④匹夫不可夺志也。⑤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修养:要宽容别人,心态平和;要坚持自我反省;要能坚守节操和志向,安贫乐道。‎ ‎【解析】‎ ‎9.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殆”疑惑;“博学”,广泛地学习;“切问”,恳切地发问求教。‎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熟读文本,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句意来判断,然后分类概括。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导我们应该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应该谦虚好学,善于借鉴别人的优点,以学习为乐。‎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熟读文本,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句意来判断,然后分类概括。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教导我们在学习时,注重复习,学思结合。‎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熟读文本,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句意来判断,然后分类概括。个人修养:人不知而不愠;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宽容别人,心态平和;要坚持自我反省;要能坚守节操和志向,安贫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