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7.17 KB
- 2021-10-2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第 9 课 秦统一中国
一、选择题
1.(江苏扬州江都二中月考)公元前 221 年的某一天,赢政在宫中大宴群臣,举国一片欢腾,
他们最有可能是在庆祝
A.灭六国,建秦朝 B.商鞅变法成功 C.灵渠的开通 D.长城的修筑
2.(山东高密四中文慧学校月考)右图是一位同学复习中国古代史时绘制的某朝代“疆域四至”示
意图,这个朝代是 (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清朝
3.(广西玉林博白期中)在封建社会里,“皇帝”是最高权力的象征。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
的人是 (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成吉思汗
4.(江苏阜宁期末)中国银行行徽(图 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 2),
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 )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5.(江西九江期末)随着有关秦始皇影视剧的增多,张军对中国第一个皇帝产生了兴趣。围绕着
他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张军和其他人展开了争论。你认为这些措施中意义最大、影响最深远的
是( )
A.推行郡县制 B.统一货币 C.统一文字 D.统一度量衡
6.(陕西中考)“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 )
A.秦始皇统一六国
B.秦始皇统一文字
C.元世祖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
D.元世祖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
7.(山东威海中考)1973 年,在今威海市苘山镇发现了一个秦代铁权(见右图),上有铭文“廿
2
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指隗状)、绾(指王
绾),法度量则不壹(指‘一致’)歉疑者,皆明壹之”。从这篇铭文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
①统一了六国
②统一了度量衡
③用楷书书写
④确立了皇帝称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陕西)“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 )
A.秦始皇统一六国
B.秦始皇统一文字
C.元世祖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元世祖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
9.(湖南永州)20 世纪 90 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
的泥块),上面有上都、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 )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用泥制陶的事实
D.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10.(云南曲靖中考)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用于监督官员的规范执政,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
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刺史
11.(山东东营中考)2014 年是农历马年,仰天长啸的骏马寓意美好。下面关于“马”字的几种
书体,在秦朝时被确定为全国规范文字的是哪一种 ( )
12.(内蒙古包头)秦朝确立了“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规制。这反映出秦朝政治的
本质是 ( )
A.皇权专制 B.任免官吏 C.思想控制 D.言即法律
13.(湖南常德中考)《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
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
存”主要是指 ( )
3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
C.统一文字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
二、非选择题
14.(湖南益阳)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
(2)据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
(3)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个诸侯国?这个诸侯国能够“扫六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4)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约有 800 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 170 多个,战国初期还剩十几个诸
侯国,到公元前 221 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15.(山东泰安中考)(节选)改革和恰当的政策调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此,阅读
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
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两条措施?在实施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逐渐增强,先后灭掉六
国,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秦朝。请写出秦朝为抵御匈奴和促进中原与岭南地区经
济交流修建的两大工程。
16.(广西玉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表格要求。材料:丞相王绾等进言说:“①诸侯刚被击败,
②燕国、齐国、楚国地处偏远,如不设置诸侯王,就无法镇抚他们,③请立皇子们为王,④希望皇
上批准。”
廷尉李斯议论道:“⑤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同族的人很多,可是后代日益疏远,像仇人
4
般互相攻击,诸侯相互讨伐,周天子不能禁止。⑥现在天下依赖陛下神灵得到统一,⑦都设置了郡
县,皇子功臣都用国家赋税多多赏赐他们,很容易就控制了。⑧天下没有异心,这就是安宁的办法
啊。”
——《史记》
讨论主题 (1) ____
人物 主张 理由
王绾
(2)A____(填序号) B____(填序号)
李斯 (3)A____(填序号) B____(填序号)
皇上决策 (4)采纳 A____建____议,推行 B
说明:(2)、(3)每空只能填一个序号,多填、错填不给分。
5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从公元前 230 年至公元前 221 年,秦王赢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故选 A。
2.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与图示
符合,这个朝代应是秦朝。故选 A 项。
3.A
解析:赢政统一六国后建立秦朝,为加强封建统治,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故秦始皇是我国
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4.A
解析:通过观察图片可以看出,古钱币形状外圆内方,联系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货币,以圆
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样式,故 A 项正确。
5.A
解析:为加强封建统治,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
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6.A
解析:“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指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A 为正确选项。
7.B
解析:抓住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指统一天下;“立号为皇帝”,说明皇帝的
称号得到确立;“法度量则不壹”“皆明壹之”,说明度量衡得到统一。由此可知,答案为 B。
8.A
9.D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秦代”“郡名”“县名”。为加强中央集权,秦朝在地方上进一
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
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10.B
解析:结合秦中央集权制可知,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事务,故正确选项是 B。
11.C
6
解析:本题考查点是中国古代书法,考查识记和识图能力。联系所学知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把秦国使用的小篆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
12.A
解析:“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表明秦朝皇帝掌握一切权力。天下事不分大小都由其决
定,反映了皇权专制独断的特点。
13.D
解析: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的限制条件“政治”“虽死犹存”,然后分析各选项,其中 D 符合题
意,因此选 D。
二、非选择题
14.(1)东:齐国:南:楚国。
(2)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各主要诸侯国相继进行变法;等等。(任答两点即
可)
(3)秦国;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
(4)由分裂走向统一。(符合题意即可)
15. (1)措施: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和奖励军功。
工程:万里长城、灵渠。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在仔细阅读材料一的基础上,根据“坏井田,开阡陌”可知反映国家承
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根据“急耕战之赏”可知是奖励耕战。第二小问根据“秦朝”可判断出为抵
御匈奴进攻而修建的工程是万里长城,为促进中原和岭南地区经济交流而修建的工程是灵渠。
16.(1)如何有效管理地方(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
(2)③ ②
(3)⑦ ⑤
(4)李斯 郡县制
相关文档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2021-10-2123页
- 2020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18课 同2021-10-214页
- 人教版七上历史 北京人 同步练习2021-10-213页
- 2020-2021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西汉2021-10-216页
- 人教版七上历史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2021-10-215页
- 人教七年级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2021-10-217页
- 冀教版生物七上《形形色色的植物》2021-10-2110页
- 人教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第五章2021-10-2115页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球2021-10-217页
-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课《发现2021-10-21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