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 MB
- 2022-03-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民俗风情欣赏
社戏鲁迅
解题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相当于“村庄”。社中有“庙”,为了祈求全社平安富足,社庙里每年一定时间都要演戏,这就叫做“社戏”。什么是社戏呢?
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二心集》等。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归省行辈惮撺掇凫水蕴藻家眷桕树撮xǐnghángdàncuānduofúwēnzǎojuàncuōjiù···········
词语解释:归省:回家探望父母。犯上:冒犯长辈或上级。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弥散:扩散,布满。漂缈:高远隐约的样子。
体裁:人物:情节:环境:迅哥儿双喜、阿发、六一公公看戏前1-4看戏5-30看戏后的余波:31-40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看戏前的波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戏归航偷豆六一公公送豆§11—13§22—23速读课文整体感知短篇小说
问题探究?
鲁迅在童年时代,曾随母亲到农村居住过,间或和许多农民亲近。《社戏》取材于自己的童年生活,采用回忆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写就。但已不是作者的自传,而是在生活基础上的艺术概括,所以不能把“我”看成就是鲁迅。探究一:小说中的“我”是鲁迅吗?
探究二:本文的线索是什么?社戏社戏社戏盼看念第一部分:1-4写“我”在平桥村随母亲归省的生活,突出“我”对社戏的盼望。第二部分:5-30写“我”和小伙伴到赵庄去看社戏。第三部分:31-40写看社戏后的余波和“我”对社戏的怀念。
1.请同学们朗读第一自然段。2.第一自然段中有一个词既写出了平桥村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又写出了“我”对平桥村的情感,请同学们把这个词找出来。(“乐土”)读一读,想一想?
探究三:为什么说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得到优待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许多小朋友伴我来游戏;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可以钓虾、放牛大家钓的虾“照例是归我吃”可以看“社戏”
平桥村极偏僻的小渔村“我”的乐土与看戏间关系为盼看戏作铺垫看戏对我吸引力大
“我”看不成戏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盼望焦急失望牵念沮丧
思考:(1)找出看戏前的波折和转机。(2)写看戏前的波折有什么作用?波折:一是叫不到船,二是不准和别人同去。转机:一是八叔的航船回来了,二是少年们愿意和“我”一同去,三是双喜写包票,保证不出事。这样写一是有波澜曲折,烘托了看戏的急切心情,二是初步表现了小伙伴们的热情能干的特点。
“我写包票!船又大;……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
圈出描写少年朋友们开船动作的动词,并体味其运用之妙。动词:拨、点、磕、架(1)充分描绘出小伙伴架船技术的熟练,反映出小伙伴们聪明、能干的特点。(2)表现了去看社戏的愉快心情。
月下航船“我”看社戏的时间在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的?在春末夏初。因课文写“消夏”,"扫墓完毕之后","罗汉豆成熟""两岸的豆麦"。写的是春末夏初时的景物。
在课文第11节中,从哪些感官写景,写出景物的什么特征?这些景物描写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起什么作用?1、这些景物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所特有的清新优美的图景。嗅觉触觉视觉听觉想象(清香)(扑面吹来)(朦胧的月色、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几点火)(歌吹)(戏台、渔火)2、写出了小朋友行船之快。
3、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愉快和迫切的心情。4、抒发了作者热爱农村的感情。
船头看戏
“我”急切想看到的戏好看吗?不好看。1、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没翻。2、想看“蛇精”和“跳老虎”,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3、最怕看“老旦”,并不停地唱着。(以上是正面表现戏不好看)
“我”所急切想看到的戏侧面描写文中写:孩子们“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等这些神态描写,则是从侧面表现了戏不好看。
回望戏台:缥缈得像仙山楼阁
返航途中,再写夜景有什么作用?呼应前文,表现”我”对社戏欲罢不舍的依依情意。
煮罗汉豆在偷吃罗汉豆这一情节中,作者重点描写的是什么?通过对孩子们的语言、动作以及“摸”、“摘”、“煮”、“吃”等几个细节描写,表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和优秀品质。
平安归来“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
豆好吃吗同是六一公公的豆,偷着吃与他送来吃味道为什么不同?
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老人孩子那种淳朴、善良、真挚的感情;再加上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未曾见到过,也是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很少见到的。“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我”对劳动人民深沉而真挚的感情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总结本文通过"我"与农村孩子看社戏前后故事的叙述,赞美农民和农家孩子淳朴的品质和聪明的才干,表现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作业:在《社戏》一课中充满了鲁迅对自己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童年是快乐的,美好的,你有过这样美好的回忆吗?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小短文。
相关文档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夏》 苏教版2022-03-3119页
- 2019年秋(黔东南)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2022-03-3114页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秋咏月诗词2022-03-3138页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秋颂》 苏教2022-03-3110页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秋咏月诗词2022-03-3120页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春》 苏教版2022-03-3130页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秋颂》 苏教2022-03-3119页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端午日》 苏2022-03-3141页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秋咏月诗词2022-03-3130页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卖白菜》 苏2022-03-31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