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47 KB
- 2022-03-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1)元宵节的晚上,房梁上亮起了彩灯,装有蓝色彩灯的电线与装有红色彩灯的电线哪根长呢?说明你的理由。利用你发现的规律填空AB+ACBCAB+BCACAC+BCABABc>>>议一议
ABc想一想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长度有怎样的关系?
在A点的小狗,为了尽快吃到B点的肉骨头,它选择A—B路线,而不选择A—C—B路线,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CBA想一想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人行横道.A.B想一想横穿马路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从A点到B点为什么还经常有行人斜穿马路而不走人行横道?
人行横道.A.B想一想2.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任意做两个三角形,量出它们每条边的长,计算每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并与第三边比较,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做一做
例1: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cm和8cm的木棒,用长度为2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长度为13cm的木棒呢?动手摆一摆。做一做
解:取长度为2cm的木棒时,由于2+5=7<8,出现了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情况,所以它们不能摆成三角形。取长度为13cm的木棒时,由于5+8=13,出现了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所以它们也不能摆成三角形。做一做
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为什么?(1)3,4,8()(2)2,5,6()(3)5,6,10()(4)3,5,8()不能能能不能练一练
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是否一定要检验三条线段中任何两条的和都大于第三条?有没有更简便的判断方法?窍门:用较短的两条线段之和与最长的线段比较,若和大,能组成三角形,反之,则不能.想一想
例2: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7,第三边长为奇数,求第三边的长。做一做
设第三边的长为x,根据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x<2+7即x<9根据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得:x>7-2即x>5所以x的值大于5小于9,又因为它是奇数,所以x只能取7。解:
等腰三角形一边长9cm,另一边长4cm,它的第三边长是多少?为什么?想一想9cm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现有两根木棒,它们的长度分别为20cm和30cm,若不改变木棒的长度,要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应在下列四根木棒中选取()A.10cm的木棒B.20cm的木棒C.50cm的木棒D.60cm的木棒一、选择题:B练一练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它的周长为()A.9B.12C.15D.12或153.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连续整数,且周长为12cm,则它的最短边长为()A.2cmB.3cmC.4cmD.5cmCB练一练x+x+1+x+2=12
4.若五条线段的长分别是1cm,2cm,3cm,4cm,5cm,则以其中三条线段为边可构成______个三角形。二、填空题:5.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4,则它的周长为。6.如果以5cm为等腰三角形的一边,另一边为10cm,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31710或1125cm
注意等腰三角形在考虑哪条边为腰长时,既要注意有两种情况,还要考虑三角形三边间的关系。
(A)2a-2b(B)2a+2b+2c(C)2b-2c(D)2a-2c()拓展训练
分析:a+b-c可以看作(a+b)-c,b-a-c则可以看作b-(a+c)由三角形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可得:a+b>c,b0,b-a-c<0而由去绝对值法则: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原式=(a+b-c)+(b-a-c)=a+b-c+b-a-c=2b-2c我们可以得到:
(A)2a-2b(B)2a+2b+2c(C)2b-2c(D)2a-2c()拓展训练C
某地有四个汽车停车场,位于如图所示的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现在要建立一个汽车维修站,你能利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在四边形ABCD的内部找一点P,使点P到A,B,C,D四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吗?ABCD拓展训练
ABCDP拓展训练AC、BD的交点P就是我们所求的点点P到A,B,C,D四点的距离之和就是AC+BD思考:一定是点P吗?
ABCDPP1拓展训练任意做一点P1,并与A、B、C、D连接则P1到A、B、C、D四点的距离之和为P1A+P1B+P1C+P1D
ABCDPP1拓展训练在三角形P1AC中,P1A+P1C>AC在三角形P1BD中,P1B+P1D>BD因此我们得到P1A+P1C+P1B+P1D>AC+BD所以点P即为我们所求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