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4.89 KB
  • 2022-03-31 发布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为你打开一扇门》 苏教版(2016) (3)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为你打开一扇门 教学目标1、认识阅读文学作品对于人生的意义,进一步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2、理解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学习运用这些修辞方法。3、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文学作品丰富的感情。 世博会,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大门 检查预习1、注音:诠释()憧憬()裨益()潜移默化()2、注释:诠释:憧憬:裨益:潜移默化:危言耸听: 检查预习1、注音:诠释(quánshì)憧憬(chōngjǐng)裨益(bìyì)潜移默化(qiányímòhuà)2、注释:诠释:说明,解释。诠,详尽解释、阐明。憧憬:向往。裨益:益处。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受其他方面的影响、感化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 作者简介赵丽宏,散文家,诗人,上海人,1951年出生于上海。“文革”期间曾下乡插队,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初毕业。在《萌芽》月刊从事多年文学编辑工作,1987年应聘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80年代初出版第一本书,至今已著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共40余部,有多种著作在台湾和国外出版。他写的《雨中》一文收入苏教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本第一册。 朗读训练1、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要求:吐字清楚,读音准确。2、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开展朗读比赛。要求:同学们用心倾听,评选出优胜者,并陈述理由;同时教师对没有获胜的选手要予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解题1、标题中的“你”指的是谁?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怎样的大门?明确:青少年读者。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文学之门。2、这篇课文的标题特别吸引人,你觉得原因是什么?明确:这篇课文的标题具有四个明显的特点:①标题醒目;②恰当运用了比喻;③设计了悬念;④用“你”表示亲切地对话。 理清思路1、课文的题眼是“打开”二字,围绕它,文章是按怎样的思路展开的?明确:“议论大门——初识大门——打开大门”2、课文共五段,可分为几个部分?请概括出每一部分的大意。第一部分(第1、2段),由门谈起,引入话题。第二部分(第3、4段),论述打开文学之门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第5段),激励人们走进文学的大门。 研读1—2段1、文章开头作者是如何引出文学之门的?2、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各是什么意思?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好处。3、作者为什么建议我们打开门,并走进去?4、作者说“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那么怎样才能打开这些大门呢? 研读3—5段1、为什么说文学之门是“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试从第4段找出有关语句回答。2、如何理解“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句话的含义,并举例说明。3、文学之门实在是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你以前意识到文学的重要性了吗?请结合你的阅读感受谈一谈? 找出第4段中心句,并划分层次,概括其大意。(1)中心句: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感情的极为重要的途径。(2)层次:第一层(第1句):阐述文学的特征。第二层(第2-4句):阐述文学的内涵。第三层(第5-8句):阐述文学的功能。第四层(第9-13句):阐述文学与现代人的发展的关系。 品味语言(1)比喻(暗喻):本体与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等连结。举例:文学是……是……;一个民族的文学……是……是……等作用: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优秀文学作品同“历史”和“时代”之间的密切关系。(2)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举例: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作用:加强语势,突出了作者对文学的深厚感情,加深了人们对文学价值的认识。 拓展延伸阅读课后“探究练习一”《致文学》(节选),回答下列问题。1、这两段文字分别从什么角度描绘了文学的魅力? 2、找出这部分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谈谈你的感受。3、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你把生活的帷幕一幕一幕地拉开,让无数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动人心的喜剧和悲剧。”你能从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说出几个不同的角色吗?4、谈谈文中拟人手法和对话方式的作用。 布置作业1、完成语文作业纸。2、背诵课文第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