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6 MB
- 2022-03-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青岛闻一多像
清华大学校园内闻一多像
云南大学的闻一多塑像
——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诗人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学者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民主战士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闻一多
臧克家简介臧克家(1905--2004)诗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1932年开始写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此后,他陆续出版的诗集,长诗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泥土的歌》、《宝贝儿》、《生命的零度》等十多部。
臧克家于1930年起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可见相知之深。1933年臧克家准备出版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见经传,书店不愿出版他的诗集。闻一多联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发行《烙印》,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在给我的信上说……”,这是闻一多在接到臧克家赞扬他的信后,于1944年9月11日写的回信;课文中提到的“1944年10月12日”那封信,是答复臧克家欲至联大教书的问询的。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知遇相惜亦师亦友
大师笔下的大师巨人心中的巨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学习目标: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了解过渡语段的作用,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学习闻一多先生刻苦的学习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执着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读一读,写一写给下列字词注音:地壳仰之弥高兀兀穷年校补锲而不舍沥尽心血赫然炯炯目光群蚁排衙函寄目不窥园迥乎不同漂白警报迭起气冲斗牛qiàomíwùjiàoqièlìhèjiǒngyáhánkuījiǒngpiǎodiédǒu
1、听准字音,把握情感,心中跟读。听朗读,入情境:2、画出文中你最喜欢的语句、段落。
理清结构指出课文中的过渡段,据此将课文分成两部分
课文结构分析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者(1-7)为探索救国道路,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民主战士(8-18)投身民主运动,不畏敌人,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过渡
学者——闻一多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他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哪些主要成就?“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默读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是怎样说、怎样做的?他身上有着怎样的精神?我从(句子或词语)看出闻一多具有的精神。
总结第一部分学法一、抓住学者特点二、找出学者事迹三、感悟学者精神按照学第一部分的方法学习第二部分
革命者——闻一多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课文记叙了作为革命者的闻一多的哪三件事?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研读第二部分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说、怎样做的?他身上有着怎样的精神?我从(句子或词语)看出闻一多具有的精神。
毛泽东赞扬闻一多: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别了,司徒雷登》
一、观看闻一多演讲视频,看看闻一多的革命者气魄二、练习闻一多演讲内容,感受闻一多革命者形象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演讲比赛《最后一次演讲》(片段)
第二课时
1.“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2.“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是在于救国——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分析下列描写的作用
“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出自闻一多的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先生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究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4、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5、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总结: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来写啊?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对于“学者的方面”,则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单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三本书(学者)三件事(革命家)《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示威游行选材--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夹叙夹议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为学者作为民主战士总领本部分第1、2段总结本部分第7段第8、9段总结本部分及全文第19、20段过渡总领本部分写作手法1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并分析对课文结构所起的作用。
使文章的结构严谨,而且形成了一种旋律,一种气势,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夹叙夹议的作用
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人物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外貌有许多具体描写。这些描写都能起到具体再现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历历在目,触手可及,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写作手法2记叙与描写相结合
叙述、描写抒情化。作者带着对恩师的敬佩之情和对好友的赞美之情写作,能把平常的句子变得不平常。作者在记叙和描写中带上了自己对闻一多怎样的情感?写作要有真情实感
四字词语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写作手法:遣词造句
四字词语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诗兴不作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动不响无声无闻迥乎不同一反既往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警报迭起形式紧张慷慨淋漓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读一读运用四字短语结构整齐,节奏感强精炼含蓄,耐人寻味
对偶句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目不窥园,足不下楼。不动不响,无声无闻。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读一读运用对偶句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解释:望闻问切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望诊是第一步。望:观察病人的颜色、舌苔、表情、发育情况等;闻:听和嗅,即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嗅出病人的气味;问:询问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状、以前所患过的病等;切:用手诊脉或按腹部诊察有没有痞块等。
相关文档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桥之美 (2)_鲁教2022-03-3119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卜算子 咏梅》 2022-03-3122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20 登飞来峰 主2022-03-3113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15天:最后的五个2022-03-317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三颗枸杞豆》 (2022-03-3165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诗四首 归园田居2022-03-3121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第五单元20古代诗2022-03-3119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为梦想,相会在北2022-03-3120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第四单元检测卷课2022-03-3153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大自然的语言 (4)2022-03-3131页